造血系统淋巴癌吃大虾吗6肿瘤患者跟母亲父亲的血液有关系吗

关注今日:1 | 主题:153609
微信扫一扫
简单回顾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的变迁
页码直达: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这个帖子发布于2年零60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2016新版已经问世,回顾一下老版本吧2001版2008版WHO 造血与淋巴系统肿瘤分类(2016版,来自 发的博客~)一. 髓系肿瘤(一)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1.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BCR-ABL+2. 慢性嗜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4.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PMF,纤维化前期/早期PMF,明显的纤维化期5.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6.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非特指型(NOS)7. 骨髓增殖性肿瘤,未分类型(二) 肥大细胞增多症(三)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PDGFRA,PDGFRB,或FGFR1,或PCM1-JAK2异常的髓系/淋巴系肿瘤1. 伴PDGFRA重排的髓系/淋巴系肿瘤2. 伴PDGFRB重排的髓系/淋巴系肿瘤3. 伴PGFR1重排的髓系/淋巴系肿瘤4. 暂定分类:伴PCM1-JAK2的髓系/淋巴系肿瘤(四)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1.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2. 不典型慢性髓性白血病(aCML), BCR-ABL-3. 青少年粒单细胞白血病(JMML)4. 伴环铁粒幼细胞及血小板增多的MDS/MPN(MDS/MPN-RS-T)5. MDS/MPN, 不可分类(五)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 伴单系病态造血的MDS2. 环铁粒细胞增多的MDS环铁粒细胞增多及单系病态造血的MDS环铁粒细胞增多及多系病态造血的MDS3. 伴多系病态造血的MDS4. 原始细胞过多型MDS5. 伴孤立del(5q)的MDS6. MDS,未分类型7. 待定:儿童难治性血液细胞减少(六) 伴遗传易感性的髓系肿瘤1. 无既往病史或器官发育异常者AML伴遗传性CEBPA基因突变*髓系肿瘤伴遗传性DDX41 基因突变2. 既往有血小板疾病者*髓系肿瘤伴遗传性RUNX1 基因突变髓系肿瘤伴遗传性ANKRD26基因突变髓系肿瘤伴遗传性ETV6基因突变3. 伴有其它器官功能异常髓系肿瘤伴遗传性GATA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相关的髓系肿瘤(范可尼贫血)与端粒酶生物缺陷相关的髓系肿瘤(角化不良症)与神经纤维瘤病、Noonan综合征(目前确定与PTPN11、SOS1、RAF1、BRAF、KRAS、NRAS、SHOC2和CBL突变有关,50%PTPN11突变)或Noonan综合征样疾病相关的青少年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与唐氏综合征相关的髓系肿瘤(七)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及相关恶性肿瘤1. 伴重现性基因异常的AMLAML伴t(8;21)(q22;q22.1);RUNX1-RUNX1T1AML伴inv(16(p13.1q22)或t(16;16)(p13.1;q22);CBFB-MYH1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伴PML-RARAAML伴t(9;11)(p21.3;q23.3);MLL-KMT2AAML伴t(6;9)(p23;q34.1);DEK-NUP214AML伴inv(3)(q21.3q26.2)或t(3;3)(q21.3;q26.2);GATA,MECOMAML(原始巨核细胞型)伴t(1;22)(p13.3;q13.3);RBM15-MKL暂定型:AML伴BCR-ABL1AML伴NPM1基因突变AML伴双CEBPA基因突变暂定型:AML伴RUNX1基因突变2. 伴MDS相关改变的AML3. 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4. AML, NOS微分化型AML未成熟型AML成熟型AML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原始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纯红血病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的全髓性白血病5. 髓系肉瘤6. 唐氏综合征相关的髓系增殖一过性髓系增生异常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白血病二、混合细胞肿瘤(一)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PAL)1. 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2. MPAL伴t(9;22)(q34.1;q11.2); BCR-ABL13. MPAL伴t(v;11q23.3);MLL重排4. MPAL, B/髓系,NOS5. MPAL, T/髓系,NOS三、淋巴细胞系肿瘤(一)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NOS2. 伴重现性基因异常的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9;22)(q34.1;q11.2);BCR-ABL1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v;11q23.3); KMT2A重排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12;21)(p13.2;q22.1);ETV6-RUNX1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超二倍体染色体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亚二倍体染色体伴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5;14)(q31.1;q32.3)IL3-IGH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1;19)(q23;p13.3);TCF3-PBX1暂定类: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CR-ABL1样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iAMP213. 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暂定类:早期T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NK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二) 成熟B细胞肿瘤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2. 单克隆B细胞增多症(MBL)3. B幼淋细胞白血病(B-PLL)4. 脾脏边缘带淋巴瘤(SMZL)5. 毛细胞白血病6. 脾脏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未分类脾脏弥漫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HCLv)7.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Waldenstrm 巨球蛋白血症8. 未明意义的单克隆球蛋白病,IgM型9. μ重链病10. γ重链病11. α重链病12. 未明意义的单克隆球蛋白病,IgG/A型13. 浆细胞骨髓瘤(PCM)14.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15.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粘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带淋巴瘤(MALT淋巴瘤)16. 结内边缘带淋巴瘤儿童结内边缘带淋巴瘤17. 滤泡淋巴瘤(FL)原位滤泡恶性肿瘤十二指肠型滤泡淋巴瘤18. 儿童滤泡淋巴瘤19. 伴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20. 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21. 套细胞淋巴瘤(MCL)原位套细胞恶性肿瘤2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 NOS)生发中心型(GCB型)激活B细胞型(ABC型)23. 原发中枢DLBCL24. 原发皮肤DLBCL,腿型25. EBV+ DLBCL26. EBV+皮肤粘膜溃疡27. 与慢性炎症相关的DLBCL28.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29. 原发纵膈(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30.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31. ALK+大B细胞淋巴瘤32. 浆母细胞淋巴瘤33. 原发渗出性淋巴瘤34. HHV8+DLBCL,NOS35. 伯基特淋巴瘤36. 伴11q异常的伯基特样淋巴瘤37. 伴MYC及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HGBCL)38. HGBCL, NOS39. B细胞淋巴瘤,未分类型,有DLBCL与经典型何奇金氏淋巴瘤之间的特征(三) 成熟T及NK细胞恶性肿瘤1. T幼淋细胞白血病(T-PLL)2.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3. 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4.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5. 儿童系统性EBV+T细胞淋巴瘤6. 水疱种豆样淋巴增殖性疾病7.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8. 结外NK/T淋巴瘤,鼻型9. 肠道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10. 单形性嗜上皮细胞小肠T细胞淋巴瘤胃肠道惰性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1. 肝脾T细胞淋巴瘤12.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3. 菌样肉芽肿14. Sèzary 综合征15. 原发皮肤CD30+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淋巴瘤样丘疹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6. 原发皮肤 T细胞淋巴瘤17. 原发皮肤CD+8+侵袭性嗜表皮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18. 原发皮肤肢端CD8+ T细胞淋巴瘤19. 原发皮肤CD4+小/中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20. 外周T细胞淋巴瘤,NOS (PTCL, NOS)21.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22. 滤泡T细胞淋巴瘤23. 伴TFH表型的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24.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ALK+25. ALCL, ALK-26. 乳腺植入相关ALCL四、何奇金氏淋巴瘤(HL)1. 结节淋巴细胞为主的HL2. 经典型HL(cHL)结节硬化型cHL富淋巴细胞cHL混合细胞型cHL淋巴细胞耗竭性cHL五.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一) 浆细胞高增殖性PTLD(二)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性PTLD(三) 明显滤泡增殖性PTLD(四) 多形性PTLD(五) 单形性PTLD(B-及T/NK细胞型)(六) cHL 型PTLD六、组织细胞及树突细胞恶性肿瘤(一) 组织细胞肉瘤(二)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三)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肉瘤(四) 中度树突细胞肿瘤(五)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六)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七) 成纤维母细胞网状细胞肿瘤(八) 弥漫性青少年黄色肉芽肿(九) Erdheim-Cheter 病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UjsJml1001 编辑于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2016版成熟 B 细胞淋巴瘤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和单克隆 B 细胞增生(MBL)第四版分类中 MBL 指外周血单克隆 B 细胞,最高达 5×109/L,所有 CLL/SLL 前都有 MBL,低计数 MBL(外周血中计数<0.5×109/L)发生 CLL 机率低,高计数 MBL 需每年随访。外周血 CLL 细胞<5×109/L 且缺乏髓外病变时,即便有血象减少或疾病症状,CLL 诊断也不成立。CLL/SLL 增殖中心(PC)中 Cyclin D1 表达率为 30%,如果 PC 是大的 / 融合和 / 高增殖分数,提示预后不良。2. 滤泡淋巴瘤(FL)、原位滤泡肿瘤(ISFN)、儿童型滤泡淋巴瘤和其它相关淋巴瘤ISFN 需与 FL 部分累及淋巴结鉴别,染色体数量异常少于 FL。正常个体循环中可存在 t(14;18)(q32;q21)IGH/BCL2 易位细胞,高水平 t(14;18) 淋巴细胞(>10-4)预示发生 FL 风险更高。儿童 FL 将成为 2016 分类中的独立主题,表现为淋巴结内大的高度增殖滤泡,典型中心细胞和突出母细胞样滤泡中心细胞,分级多为 1-2/3,无 BCL-2 重排,可有 BCL-2 表达,缺少 BCL-6 和 MYC 重排,低恶变潜能。IRF4 重排大 B 细胞淋巴瘤经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年,是新的临时分类,典型发生于咽淋巴环和 / 颈部淋巴结,分期早,肿瘤呈弥漫生长时与 3B 级 FL 或 DLBCL 相似。表达 IRF4/MUM1 和 BCL-6,增殖指数高,一半以上表达 BCL-2 和 CD10,少数 CD5 阳性,多为 GCB。更新认为消化道 FL 是一种变体,但 12 指肠型 FL 是独特的局限性低级别 FL,不同于其它消化道 FL,与 ISFN 有交叠,许多特征与结外边缘带淋巴瘤一致。此外有一种弥漫性低级别 FL,表现为大的局限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 BCL-2 重排,有 1p36 缺失。3. 套细胞淋巴瘤(MCL)、白血病性套细胞淋巴瘤和原位套细胞肿瘤(ISMCN)MCL 是侵袭性小 B 细胞淋巴瘤,有二种惰性变体,如果 MCL 起源白血病性 MCL、IGHV 突变、SOX11 阴性的 B 细胞,虽然常累及外周血、骨髓和脾,临床多为惰性,若继发 TP53 异常极具侵袭性;某些 MCL 增殖指数很低,其临床表现也相对惰性。ISMCN 较少进展,其特征是存在 Cyclin D1 阳性细胞。4. 小 B 细胞淋巴瘤新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影响第四版认为毛细胞白血病(HCL)无特异遗传学改变,现在明确 BRAF V600E 几乎见于所有 HCL,但不存在于 HCL 变体或其它小 B 细胞淋巴瘤,近一半 HCL 变体中有 MAP3K1 突变。90%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或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存在 MYD88 L265P 突变,据此修订了 LPL 诊断标准。尚未发现 CLL/SLL 特异性突变; MCL 的许多异常会累及同一区域,导致 TP53 缺失,特征性突变主要影响 ATM 和 CCND1;CREBBP 和 KMT2D 突变在 FL 早期极常见,20-25%FL 还存在 EZH2 突变。5.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1)细胞起源分类第四版分类根据基因表达特征将 DLBCL 分成生发中心 B 细胞样(GCB)、活化 B 细胞样(ABC)和不能分类 DLBCL,目前根据免疫组化分成的 GCB 和非 GCB 亚组与分子分类并不完全符合。(2)意义重大的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5%~15% DLBCL 具有 MYC 重排,可与 BCL2 易位同时发生,也可与 BCL-6 易位同时发生,称作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更新中称作「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伴 MYC 和 BCL2 和 /BCL-6 重排」;30%~35%DLBCL 表达 MYC 蛋白,20%~35% 同时表达 BCL-2,但多数不携带 MYC/BCL2 异常,称「双表达(DE)淋巴瘤」,提示预后不良。(3)EB 病毒阳性(EBV+)大 B 细胞淋巴瘤和 EBV+ 皮肤粘膜溃疡(MCU)第四版中有一分类「老年 EBV 阳性 DLBCL」,实际上年轻患者也不少见,故将「老年」改为「非特指」,即「EBV+DLBCL,NOS」。MCU 从 EBV+DLBCL 分离出来,成为新临时分类。6. 伯基特淋巴瘤(BL)对 BL 的发病机理有了更深理解,争议是没有 MYC 易位的 BL 是否存在,因为有一类与 BL 形态、表型以及二代测序结果都很相似的淋巴瘤,虽缺乏 MYC 重排,但有 11q 异常,比 BL 核型更复杂,MYC 水平更低,临床与 BL 相似,命名为「伴有 11q 异常的伯基特样淋巴瘤」。7. 高级别 B 细胞淋巴瘤(HGBL)伴 / 不伴 MYC 与 BCL2 或 BCL-6 易位第四版分类「B 细胞淋巴瘤,无法分类,特征介于 DLBCL 和 BL(BCLU)」将被取消,具有 MYC 与 BCL-2 和 /BCL-6 重排的 LBCL 可能纳入「HGBL,伴有 MYC 与 BCL-2 和 /BCL-6 重排」,但若满足 FL 或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标准则不纳入。母细胞样改变或介于 DLBCL 与 BL 之间却又缺乏 MYC 与 BCL-2 和 /BCL6 重排者放入 HGBL,NOS。成熟 T 和 NK 细胞肿瘤1. 结内 T 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 T 细胞淋巴瘤(AITL)、滤泡 T 细胞淋巴瘤(FTCL)、外周 T 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FTCL 和 AITL 归于一类,具有滤泡辅助性 T 细胞(TFH)表型的结内 PTCL 也纳入其中。AITL 反复再现遗传学异常包括 TET2、IDH2、DNMT3A、RHOA 和 CD28 突变以及 ITK-SYK 或 CALA4-CD28 基因融合。PTCL,NOS 包括三种亚型,分别过表达 GATA3、TBX21 和细胞毒基因, GATA3 型预后差。2.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ALK 阳性、ALK 阴性、乳腺假体相关第四版已有 ALK 阳性和 ALK 阴性 ALCL,二者特征相近,不同于其它 NK/T 细胞淋巴瘤,此次 ALK 阴性 ALCL 分类由临时转为正式。ALK 阴性 ALCL 部分存在融合性突变,部分存在 6p25 染色体上 DUSP22 和 IRF4 重排,部分存在 TP63 重排。6p25 位点改变还可见于淋巴瘤样丘疹病(LYP)和原发皮肤 ALCL,WHO 将 LYP 分作 A、B、C、D、E 和 6p25 重排亚型。硅胶和盐水假体都可以导致乳腺假体相关 ALK 阴性 ALCL,多表现为假体与纤维包囊间血性液体,从植入假体到发生淋巴瘤平均需 10 年。不侵犯包囊时推荐切除包囊和假体,如果已侵犯包囊,则有淋巴结受侵和全身播散可能。3. 细胞毒 T 细胞淋巴瘤和白血病成熟 T 和 NK 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具异质性,近年又鉴定了乳腺假体相关 ALCL、消化道惰性 T 细胞增殖性疾病(LPD)和原发肢端皮肤 CD8+T 细胞淋巴瘤,后二者通常含有 CD8 阳性 T 细胞,临床经过惰性。多年前认为肝脾 T 细胞淋巴瘤(HSTCL)起源于γδT 细胞,但实际上有些起源于αβT 细胞,不过临床和遗传学表现相近。而皮肤 T 细胞淋巴瘤中,γδTCL 具有侵袭性,蕈样霉菌病的γδ变体或其它 TCLs 的临床经过惰性。肠病相关 T 细胞淋巴瘤(EATL)有二种亚型,Ⅰ 型仍称为肠病相关 T 细胞淋巴瘤,与乳糜泻密切相关;Ⅱ型称为单一性趋上皮肠道 T 细胞淋巴瘤(MEITL),与乳糜泻没有关联。4. 皮肤 T 细胞淋巴瘤第四版临时分类「原发皮肤 CD4+TCL」,细胞为 TFH 表型,但不具备结内 TFH 淋巴瘤的反复再现性突变,临床行为几乎都为惰性,此次命名为「原发皮肤 CD4 阳性小 / 中等大小 T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反应了其恶性潜能不确定性。5.EBV 阳性 T 细胞和 NK 细胞淋巴瘤儿科 EBV 相关 T 和 NK 细胞增殖性疾病包括二类:慢性活动性 EBV 感染和儿童全身 EBV 阳性 T 细胞淋巴瘤,前者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后者呈爆发性临床过程,通常表现为噬血细胞综合征。霍奇金淋巴瘤(HL)NLPHL 生长模式变化很大,可进展为弥漫性 T 细胞丰富的增殖状态,与富含 T 细胞组织细胞的大 B 细胞淋巴瘤(THRLBCL)相关,所以 NLPHL 进展时命名为「NLPHL,THRLBCL 样转化」,侵袭性增加。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HDCN)增加了 Erdheim-Chester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版主
希望楼主能够解读一下WHO 2016的一些变化以及其中的道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2016 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WHO 分型解读: 继 2008 年 WHO 修正 AML 分型后,今年 WHO 终于再次修正了 AML 的分型。下面通过表格对比 2008 年与 2016 年 AML 的 WHO 分型总结存在哪些不同:1. AML 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PML-RARA 融合基因可产生于除 t(15;17)(q24.1;q21.2) 以外的复杂基因重排。因此,为强调 PML-RARA 融合基因的重要性,WHO 将「APL 伴 t(15;17)(q22;12q);PML-RARA」重命名为「APL 伴 PML-RARA」。基因名称的更新:将「MLL」改为「KMT2A」。此外,因 inv(3)(q21.3q26.2) 或 t(3;3)(q21.3;q26.2) 并非融合基因,而是通过复位远端 GATA2 增强子激活 MECOM 的表达,同时引起 GATA2 单倍剂量不足,故将「AML 伴 inv(3)(q21.3q26.2) 或 t(3;3)(q21.3;q26.2);RPNI-EVI1」重新命名为「AML 伴 inv(3)(q21.3q26.2) or t(3;3)(q21.3;q26.2); GATA2, MECOM」。因研究发现 AML 预后改善相关的 CEBPA 突变与双等位基因相关而与单基因无关,故将「AML 伴 CEBPA 突变」更名为「AML 伴 CEBPA 双等位基因突变」。2 个新命名的亚型:AML 伴 BCR-ABL1(暂命名) 和 AML 伴 RUNX1 突变(暂命名)。新增的 AML 伴 BCR-ABL1(暂命名)用以区分对 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敏感的罕见初发 AML(de novo AML)。AML 伴 RUNX1 突变代表一种生物学上的特殊亚型,相比较 AML 其他亚型而言,提示可能存在较差的预后。2. 非特殊类型的 AML除急性红白血病外其他分型不变。原急性红白血根据有无原始粒细胞显著增多分为红白血病和纯红白血病。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稚红细胞比例 ≥ 50% 且原始粒细胞 ≥ 20%。纯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稚红细胞比例>80%,且原始粒细胞<20%。在新的分型中,原始粒细胞数被计入总髓细胞百分数,绝大多数总原始细胞 &20% 的 AML 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亚型。骨髓中幼稚红细胞 ≥ 50%,原始粒细胞 ≥ 20% 且符合 AML 伴 MDS 相关改变的标准,诊断为 AML 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原始粒细胞 ≥ 20% 但不符合 AML 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或 AML 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诊断标准,诊断为 AML 非特殊类型的其他亚型。AML 非特殊类型中的急性红白血病仅保留了纯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稚红细胞比例 &80%,原始粒细胞 &20%)。3. 取缔了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8 Baidu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22:04&&&&&&浏览8361次
病情描述:宝宝生下来就没出现过新生儿黄疸.手术前免疫力都很好,这几天做了手术,感冒咳嗽.麻药刚醒眼睛都哭肿了.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LCA)CD45分子在所有白细胞上都有表达,称为白细胞共同抗原(leukocyte common antigen,LCA)。CD45由一类结构相似,分子量较大的跨膜蛋白组成,广泛存在于白细胞表面,其胞浆区段具有蛋白质酷氨酸磷酸酶的作用,能使底物P56lck和P59fyn上酪氨酸脱磷酸而激活,在细胞的信息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CD45是细胞膜上信号传 导的关键分子,在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功能调节及信号传递中具有重要意义,CD45的分布可作为某些T细胞亚群的分类标志。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更多相关问答→ 淋巴瘤患者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淋巴瘤患者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健康咨询描述:
体检发现颈部一无痛肿块,夜间偶见盗汗,颈部有瘙痒症状,无其他任何症状,目前已经切除肿块,冰冻显示淋巴瘤,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淋巴瘤患者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副主任护师
擅长: 慢性肝炎,肝硬化,乙肝,大三阳小三阳等常见肝病问题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对于晚期淋巴瘤患者,可以采取中药的保守治疗,手术是不能进行了,化疗是可以缓解一下症状的,但是中药的配合治疗是必须的,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期限。
擅长: 食管癌,肺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鼻咽癌,咽喉癌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您好,淋巴瘤具体分型是那一种?每个分型,治疗方案和预后都不一样。&&&&&&指导意见:&&&&&&建议把淋巴瘤具体分型上传。还要做免疫组化。根据分型及免疫组化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淋巴瘤对于化疗有较好的效果,建议化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服用抗肿瘤中成药口服液,综合调理一段时间,在杀瘤的基础上,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复发转移。还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内环境,起到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以上是对“淋巴瘤患者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淋巴瘤正常是可以考虑手术、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的,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治疗的方式,治疗的同时饮食和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多吃高蛋白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高脂肪类的食物,治疗同时保持稳定的情绪。
疾病百科| 淋巴瘤
挂号科室:血液科
温馨提示:饮食调理上,要注意多吃滋阴清淡、甘寒生津的食物,如荸荠、鸭梨、鲜藕、冬瓜、西瓜、绿豆、香菇、银耳等食品。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年龄高峰在31~40岁,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峰略往前移。男女之比为:2~3:1。...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食欲异常、淋巴结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参考价格:194.8
参考价格:39
参考价格: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淋巴瘤《生存调查报告》发布,患者最担心的竟是……
来源:羊城派 作者:余燕红 
  文/羊城派记者 余燕红  你还记得《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吗?是的,剧中女主患的正是淋巴瘤。淋巴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血液癌症,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  9月15日,全国第一份由淋巴瘤患者做的《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调查报告》于“世界淋巴瘤日”在京发布。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联盟候任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表示,这份报告既反映了患者看病就医的困难、恐惧,也看到了患者对医生治疗方案的满意度。  治疗费用太高?高价药物今年7月进了国家医保目录  据了解,淋巴瘤之家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发布的这份《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调查报告》,由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支持。调查共收集了1090份数据样本,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推断出中国淋巴瘤患者及家属总体的生存状态。羊城派记者注意到,在随机受访的1090 份患者样本中,50%为已康复患者。  淋巴瘤之家负责人洪飞从淋巴瘤患者的诊疗情况、经济负担、心理情况及想获得的支持等角度,现场解读了该报告。从患者的心理情况来看,只有36%的患者不在意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他们对于不愿意告诉别人病情的最大担心是:歧视、婚姻状况和失业。  从患者的经济负担角度,报告显示,60%的淋巴瘤患者需要自付的治疗费用在10-50万元之间,只有12%的淋巴瘤患者需要自付的治疗费用在5万元以下。洪飞说:“70%的淋巴瘤患者会使用靶向、免疫治疗药物,超过40%的患者要花费超过家庭年收入3倍以上的费用来使用标准治疗。”  好消息是,随着今年7月人社部更新了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用于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利妥昔单抗纳入36种,最大化减轻了淋巴瘤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0省份公布了新版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或执行国家版医保方案。患者担心淋巴瘤太难治能做好规范化治疗,60%有望获得治愈  淋巴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血液癌症,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可随着淋巴和血液播散,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我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68/10万人,居各类癌症发病的第8位,近几年呈增长趋势。  这些患者中,占比最多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在采用标准治疗后,临床治愈率最高可达70%,5年总生存率为58%。  “癌症的高发在公众中造成了很多恐慌,患者和家属总是‘谈癌色变’,但其实不用怕。淋巴瘤是目前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它的治疗过程本身,也没那么可怕。”朱军介绍道,“大部分的肿瘤都强调‘早诊早治’很重要,但淋巴瘤并非完全如此。有些类型的淋巴瘤发展很缓慢,可以长时间观察等待,甚至还有可能自愈;有些则要尽快治疗,治愈的希望也很大。”淋巴瘤,年轻人最易中招  淋巴瘤最早从淋巴结开始,如长在脖子、腹股沟、腋下等淋巴结核处,表浅的淋巴结发病最多。此外,还可以发生在胃肠道、泌尿系统、肝脾等。近年来,淋巴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目前以30—45岁的中青年人为主,且以男性偏多。  为何在年轻人中发病率高?  朱军分析,淋巴系统是人体很重要的免疫组织,青壮年时期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因此容易产生恶性改变。“另外,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心理压力大、工作压力增加、生活不规律以及过度疲劳等都是淋巴瘤的发病诱因之一。”  他提醒,预防淋巴瘤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在凌晨零点到3点务必休息,如果熬夜,免疫系统就没有办法得到休息,容易引发淋巴瘤。  此外,淋巴瘤的病因比较复杂,淋巴癌发病率逐渐增高,与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长时间处在通风不良的环境里,染发或使用非环保的装潢材料等都有关系。不当的饮食方式也会增加淋巴瘤的发生,如饮食中食品添加剂过多,蛋白质摄入增多,或是维生素和蔬菜的摄入减少,都会加大淋巴瘤的发生概率。  淋巴瘤有哪些早期症状?  “常规治疗一周仍然持续发烧,是淋巴瘤的信号之一,需及时到医院确诊。”朱军介绍,“由于恶性淋巴瘤的表现比较隐匿,不痛不痒,很多患者会将发烧等症状与感冒病症混淆。”  他建议,个人对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脖颈、锁骨区域或腋窝、腹股沟部位,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的“淋巴结结核”和“慢性淋巴结炎”,反复出现淋巴结肿大,或者长期低热、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多汗、消瘦等情况,应及时检查,争取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疾病的蛛丝马迹。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谢哲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淋巴瘤《生存调查报告》发布,患者最担心的竟是……
  文/羊城派记者 余燕红  你还记得《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吗?是的,剧中女主患的正是淋巴瘤。淋巴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血液癌症,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  9月15日,全国第一份由淋巴瘤患者做的《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调查报告》于“世界淋巴瘤日”在京发布。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联盟候任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表示,这份报告既反映了患者看病就医的困难、恐惧,也看到了患者对医生治疗方案的满意度。  治疗费用太高?高价药物今年7月进了国家医保目录  据了解,淋巴瘤之家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发布的这份《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调查报告》,由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支持。调查共收集了1090份数据样本,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推断出中国淋巴瘤患者及家属总体的生存状态。羊城派记者注意到,在随机受访的1090 份患者样本中,50%为已康复患者。  淋巴瘤之家负责人洪飞从淋巴瘤患者的诊疗情况、经济负担、心理情况及想获得的支持等角度,现场解读了该报告。从患者的心理情况来看,只有36%的患者不在意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他们对于不愿意告诉别人病情的最大担心是:歧视、婚姻状况和失业。  从患者的经济负担角度,报告显示,60%的淋巴瘤患者需要自付的治疗费用在10-50万元之间,只有12%的淋巴瘤患者需要自付的治疗费用在5万元以下。洪飞说:“70%的淋巴瘤患者会使用靶向、免疫治疗药物,超过40%的患者要花费超过家庭年收入3倍以上的费用来使用标准治疗。”  好消息是,随着今年7月人社部更新了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用于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利妥昔单抗纳入36种,最大化减轻了淋巴瘤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0省份公布了新版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或执行国家版医保方案。患者担心淋巴瘤太难治能做好规范化治疗,60%有望获得治愈  淋巴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血液癌症,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可随着淋巴和血液播散,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我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68/10万人,居各类癌症发病的第8位,近几年呈增长趋势。  这些患者中,占比最多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在采用标准治疗后,临床治愈率最高可达70%,5年总生存率为58%。  “癌症的高发在公众中造成了很多恐慌,患者和家属总是‘谈癌色变’,但其实不用怕。淋巴瘤是目前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它的治疗过程本身,也没那么可怕。”朱军介绍道,“大部分的肿瘤都强调‘早诊早治’很重要,但淋巴瘤并非完全如此。有些类型的淋巴瘤发展很缓慢,可以长时间观察等待,甚至还有可能自愈;有些则要尽快治疗,治愈的希望也很大。”淋巴瘤,年轻人最易中招  淋巴瘤最早从淋巴结开始,如长在脖子、腹股沟、腋下等淋巴结核处,表浅的淋巴结发病最多。此外,还可以发生在胃肠道、泌尿系统、肝脾等。近年来,淋巴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目前以30—45岁的中青年人为主,且以男性偏多。  为何在年轻人中发病率高?  朱军分析,淋巴系统是人体很重要的免疫组织,青壮年时期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因此容易产生恶性改变。“另外,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心理压力大、工作压力增加、生活不规律以及过度疲劳等都是淋巴瘤的发病诱因之一。”  他提醒,预防淋巴瘤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在凌晨零点到3点务必休息,如果熬夜,免疫系统就没有办法得到休息,容易引发淋巴瘤。  此外,淋巴瘤的病因比较复杂,淋巴癌发病率逐渐增高,与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长时间处在通风不良的环境里,染发或使用非环保的装潢材料等都有关系。不当的饮食方式也会增加淋巴瘤的发生,如饮食中食品添加剂过多,蛋白质摄入增多,或是维生素和蔬菜的摄入减少,都会加大淋巴瘤的发生概率。  淋巴瘤有哪些早期症状?  “常规治疗一周仍然持续发烧,是淋巴瘤的信号之一,需及时到医院确诊。”朱军介绍,“由于恶性淋巴瘤的表现比较隐匿,不痛不痒,很多患者会将发烧等症状与感冒病症混淆。”  他建议,个人对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脖颈、锁骨区域或腋窝、腹股沟部位,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的“淋巴结结核”和“慢性淋巴结炎”,反复出现淋巴结肿大,或者长期低热、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多汗、消瘦等情况,应及时检查,争取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疾病的蛛丝马迹。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羊城派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谢哲编辑:
新闻排行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肿瘤患者的饮食指导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