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2018年福州师范大学分数线的新生群吗

Sina Visitor System(从一片落叶开始)
(英国房多多)
(英国房多多)
第三方登录:知乎 - 发现更大的世界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Inconspicuous手机验证码登录忘记密码?登录没有帐号?注册下载知乎 App福建15所高校上榜2018“中国最好大学”!有你母校吗
来源:福建日报
  今晨(26日)
  作为全球四大大学排名系统之一
  拥有15年历史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最新发布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除我国港澳台地区外的实力最强的600所内地大学“排排坐”
  其中,福建共有15所高校上榜
  厉害了 我的福建
我们首先来看看,
  福建哪15所高校上榜?
  有没有你的母校?
  那么也有小伙伴会问了,
  排名怎么来的?
  评选标准是什么?
  评选标准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化四个维度,使用的都是最能体现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例如新生高考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论文数量与质量、成果转化收入等,因此排名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学的竞争性地位。2018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首次引入了“社会捐赠收入”指标,用来测量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声誉。
  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认为,与大多数排名相比,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公布了排名的原始数据,使得排名完全透明,体现了对排名结果负责、接受外界检验的态度,也提高了排名结果的参考价值。编制中,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详细说明各项指标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并直接公布各项测量指标的原始数据,方便他人核实验证或作个性化分析,可获取其详细排名方法、单项指标排名和个体学校数据等更多信息。
  由于今年达到综合排名门槛标准的学校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排名名单从去年的500所增加到600所。这600所高校完整覆盖了我国内地所有31个省级行政区,以及除军事、艺术以外的所有院校类型。
  分析这份排行榜可以发现,“双一流”相关高校在2018排名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排名前30位的全部是“双一流”高校,其中28所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在百强大学(因并列关系,共101所)中,“双一流”高校有88所。上海地区进入百强之列的高校,均为“双一流”高校。
  与此同时,也有13所非“双一流”的百强高校,凭借过硬的指标表现上榜。这13所学校主要是医科院校,以及地处江苏(如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广东(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如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如华侨大学)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
  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600强全名单)
  上下滑动查看▼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合肥工业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哈尔滨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内蒙古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沈阳医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新乡医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桂林医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
吉林财经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常熟理工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湖北医药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大连交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重庆文理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盐城工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苏理工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玉林师范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河北地质大学
湖北工程学院
沈阳工业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承德医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徐州工程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
郑州师范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湖南商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安阳师范学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
潍坊医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
滨州医学院
川北医学院
广东金融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西安医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
济宁医学院
北京农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淮海工学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
海南医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石河子大学
长治医学院
牡丹江医学院
浙江外国语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湖北科技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
吉林医药学院
泰山医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湖北理工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
忻州师范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宁波工程学院
沈阳化工大学
赣南医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遵义医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
哈尔滨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常州工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
石家庄学院
中原工学院
蚌埠医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辽宁科技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通化师范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佳木斯大学
沈阳工程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河南工程学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皖南医学院
岭南师范学院
赣南师范大学
洛阳理工学院
太原工业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天津农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
荆楚理工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湖南工程学院
鞍山师范学院
淮阴工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成都医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井冈山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青海师范大学
合肥师范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
齐鲁师范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
周口师范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湖南工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浙江万里学院
安阳工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攀枝花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
平顶山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
塔里木大学
  接下来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福建此次入围15所高校
  厦门大学
  (第22名)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8个学院(含76个系)和14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46个福建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9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31个博士后流动站;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交叉学科;24个专业学位学科授权。(以上数据截至日)
  福州大学
  (第67名)
  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设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共有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一级学科硕士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23个工程领域),本科专业78个。(数据截至2017年3月)
  华侨大学
  (第86名)
  华侨大学1960年创办于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设立、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1983年中共中央确定华侨大学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1997年,坐落于福建厦门集美学村的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03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2006年厦门校区正式启用。2017年学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侨大学现有31个学院,94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现有30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学科实力稳步提升,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工程、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排名中,学校16个一级学科上榜。2017年学校跻身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百强。(数据截至日)
  福建医科大学
  (第154名)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前身是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首任校长侯宗濂(1900年-1992年),系中国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800多人、博士研究生260多人、硕士研究生2800多人,在校留学生4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4900多人。设有普通本科专业26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学成果奖3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学团队、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5个,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等4门。省级教学成果奖39项,特色专业8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学团队9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精品课程37门。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1个,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学校设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4所(含临床医学院2所),临床教学医院24所,专业实践教学基地87个,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以上数据截止日)
  福建师范大学
  (第199名)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决定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现有本科专业83个(2017年招生专业76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3513人,各类研究生7420人。校本部拥有1700多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7.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0%;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含青年)入选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海外)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成员3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8人。(以上数据截至2017年9月)
  福建农林大学
  (第220名)
  福建农林大学是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在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高效益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学校现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8个领域)。设有国家和部省级创新平台119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7个,位居福建省属高校首位、全国农林院校前列。(2018年1月更新)
  集美大学
  (第233名)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现有21个学院,6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及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经济、法、教育、文、理、工、农、管理、艺术等综合性的专业结构体系。有8个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其中2个特色重点学科),1个水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应用经济学、体育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农业、工程、教育、税务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以上数据截至2018年1月)
  闽南师范大学
  (第233名)
  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大学,前身为漳州师范学院。2013年4月,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现有18个教学院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0300余人。设有61个本科专业,建立了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专业授权类别(19个学科领域),4个博士人才培养方向。(数据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
  福建中医药大学
  (第258名)
  福建中医药大学原名福建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校设有13个学院(部),2个研究院;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药学、护理学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市场营销、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影像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康复治疗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海洋药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20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多人,其中研究生1500多人。
  厦门理工学院
  (第337名)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被誉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的国家中心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现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车辆工程和电气工程),5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艺、法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20508人(含研究生284人,留学生113人);专任教师106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44.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为90%,“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42.3%,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 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数据截止2017年10月)
  福建工程学院
  (第403名)
  福建工程学院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学校肇始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风。1908年开始举办工业教育,开设了铁路、电报两科,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1953年后分立为福建机电学校及福建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两校随时代变迁几易校名,后由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福建中华职业大学、福建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调整合并,于2002年成立福建工程学院。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200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68人(含外国留学生),15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5个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学术型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据截止2017年10月底)
  闽江学院
  (第427名)
  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现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硕士学位培育单位、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设有15个学院(系),拥有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开设本科专业55个,涵盖经、法、文、史、理、工、管、艺等八大学科门类;建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服务产业应用型专业群6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9万人。(数据截至日)
  泉州师范学院
  (第489名)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亚文化之都——福建省泉州市。现有两个校区:东海校区、诗山校区,占地1185亩;另有校企合作软件学院(江南校区),占地105亩。学校是省级“平安校园”,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状”,连续六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
  现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专业和课程改革”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以及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1项;获评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更新时间:2017年5月)
  龙岩学院
  (第496名)
  龙岩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著名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是根植并成长于红土地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原福建资源工业学校并入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正式升格更名为龙岩学院。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重点学科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市教学名师37人,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建立42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成立闽台客家研究院、中央苏区研究院,设有动物医学研究所、闽西食品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等30个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科研学术机构;升本以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746项;获各级政府奖多项,其中,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青年佳作奖1项,多位教师获得龙岩市科学技术奖、专利奖和闽西文化奖。(数据更新:日)
  莆田学院
  (第521名)
  莆田学院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海上“和平女神”妈祖故乡、著名侨乡——莆田市区,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由福建省政府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11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获评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平安校园,福建省花园式单位。
  拥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包括计算中心、电教中心、网络中心),40个实验室,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实习实训基地 210个,其中部级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直属附属医院1个,非直属附属医院3个,教学、实习医院38个。(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4月)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罗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州师范大学是211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