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用药处方图片排脓方处方

十种秘方治疗阑尾炎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十种秘方治疗阑尾炎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治疗阑尾炎的各种民间偏方(1)
发布时间:
阑尾炎 阑尾炎是指阑尾的化脓性疾病,但有急慢性之分。若有下腹固定压痛对急性阑尾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若是慢性阑尾炎则多有急性阑尾炎史,仅有右下腹不适感或隐痛,可因活动、饮食不节而诱发。本病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 [方二]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方三] 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 [方四] 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4次服,每日—剂。本方可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五] 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各,枳壳、丹皮、黄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方六] 更多: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 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七] 大蒜60克,芒硝、大黄各刃克。先将大蒜、芒硝合捣如泥状敷腹部最痛处(局部先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2小时后去药,再取大黄粉醋调外,敷6---8小时,共为一次,必要时数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八] 新鲜马齿苋120克(于者30克),绿豆30--60克。煎汤,分2--3次服下。 本方对急性阑尾炎有效。 [方九] 苡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 [方十]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将其捣烂研细,用开水冲服。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查询工具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便民查询网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治疗阑尾炎10方(偏方验方)
&&&&百拇医药网治疗阑尾炎有秘方吗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治疗阑尾炎有秘方吗
我母亲 有两年的阑尾炎病历 今年比较严重两月前检查脓肿挺厉害 医生建议先消炎 然后再做手术 一直吃着消炎药 问一下 用这方面的秘方吗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问题解答仅供参考。
治疗阑尾炎秘验方锦草解毒汤:地锦草1两,陈槐花5钱,白头翁3钱,侧柏炭3钱,地榆炭1钱,祁艾炭1钱,金银花3钱半生半炒,山药5钱半生半炒,台党参8钱,黑芥穗2钱,粉甘草3钱 ,茯苓5钱,连翘2钱,菖蒲2.5钱,蒲公英5钱。水煎,分两次空心服,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服后无反映。此方治疗肠痈,以地锦草为君,凉血解毒为主,佐以参、苓、山药,菖蒲等强壮健胃剂,标本兼治,方意周全,病虽垂危亦能治愈。服用本方,一剂痛减,十余剂即可治愈。多年来,收治多人,无不痊愈。
一、治阑尾炎秘方
1 肠痈汤 【组成】①生大黄(后下)、蒲公英各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②生大黄,丹皮各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冲服)。【用法】方①每日1~2剂,水煎服,日服2~4次。方②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功用】清热泻下。【主治】阑尾炎(急性用方①,兼治阑尾脓肿;慢性用方②)。【加减】方①加减:阑尾脓肿去芒硝,同时配合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日1次,连刺3天。又外敷法:方用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方②加减: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疗效】随证选用,疗效颇佳。2 清热消炎汤【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组成】生石膏、金银花、冬瓜仁各30克,连翘20克,知母、山栀子、乌药各10克,生地榆、滑石各12克,丹皮、桃仁各10克,败酱草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日服2~4次。【功用】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方解】急性阑尾炎多由肠内积聚,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而成热毒,故肿暴发而痛剧烈。热蒸于外则发高烧,此方退烧止痛,功效颇速。方用石膏、知母清阳明之热,内可以消肿,外可以退烧;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而消肿痛;生地榆、败酱草凉血消肿而治恶疮;冬瓜仁为肠痈要药;山栀子、滑石祛湿热而疗疮疡;丹皮、桃仁活血凉血而消肿毒;乌药理气散郁以止痛;酒军、瓜蒌清理肠胃,肠胃秽污清除而无蒸发生热之机,则肿易消而痛自止;竹茹清胃止呕。一般服药一二小时即能止痛。【主治】急性阑尾炎。【加减】大便燥结,加酒军9克,瓜蒌30克,甚者加元明粉;呕吐加竹茹20克;如痛已缓解,阑尾部有包块,加茜草12克,山慈菇10克,乳香、没药各5克。【疗效】多年使用,屡获奇效。3 化瘀消炎汤【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组成】五灵脂、蒲黄各9克,乳香、没药各6克,赤小豆、元胡、川楝子、乌药、桃仁各10克,赤芍12克,败酱草30克,冬瓜仁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解】慢性阑尾炎,多由饮食失调,或食后奔走,大肠运化紊乱,气血凝滞而致右下腹痛,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故方用五灵脂、蒲黄、乳没、桃仁、赤芍活血化瘀以止痛;赤小豆清热消肿而排脓毒;川楝子、元胡、乌药理气散瘀;山慈菇、冬瓜仁消痈肿;败酱草破瘀散结;三棱、莪术化瘀软坚,合之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主治】慢性阑尾炎。【加减】如有肿块,加山慈菇10克,三棱、莪术。【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4 新备急丸【来源】金如寿,《经验方》【组成】巴豆霜、生大黄末各8克,生黄连末14克。【用法】上药共和匀,装入肠溶液胶囊,每粒0.3克。每次服2~3粒(成人量),温开水送下,一般连服3天。【功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方解】方中巴豆霜峻下逐瘀;大黄泻热毒、行瘀血、荡积滞;黄连清热消炎解毒。三药合用,作用迅速,用之得当,可取速效。【主治】各种类型阑尾炎,尤其对急性阑尾炎(瘀滞型)、急性蜂窝组织炎及慢性阑尾炎(蕴热型)有良效。【加减】如体温过高,可用金银花30克煎水,待冷后送服本丸。【疗效】临床屡用效佳,服药后一般4小时左右开始排便,随之热退痛止。【附记】如服药后4小时不排便的,可再服1次。药后腹泻不止,可口服5%颠茄合剂20毫升,或用硫酸阿托品0.3~0.5毫克肌肉或皮下注射。5 阑尾脓肿方【来源】金如寿,《经验方》【组成】红藤、败酱草各30克,当归尾9克,皂角刺15克(或用炮山甲9克),大黄15~24克(后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日2剂。【功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通里消积。【方解】方中红藤活血通络、解毒;败酱草清热消炎、散瘀排脓;当归尾活血祛瘀;皂角刺活血消肿;大黄攻下泻热、通下消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瘀排脓、通里消积之功。【主治】阑尾周围脓肿。【疗效】临床屡用,确有良效。6 阑尾化瘀汤【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组成】川楝子、金银花各15克,延胡索、牡丹皮、桃仁、大黄(后下)、木香各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功用】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方解】方中川楝子、元胡、木香行气止痛;金银花、牡丹皮清热消炎;桃仁、大黄化瘀解毒。本方是由《金匮要略》的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化裁而成,其消炎止痛作用较原方更胜一筹。【主治】阑尾炎(气血瘀滞型),症见阑尾炎初期,发热、白细胞正常或很高,腹痛局限,压痛仅见于右下腹,有反跳痛。【加减】便秘甚者,加芒硝9克(分冲);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各9克;血聚成块者,加红藤30~60克。【疗效】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普外科验证观察,结果:共治疗210例,治愈者192例(占91.4%),无效者18例(占8.6%)。主要适用于瘀滞型阑尾炎,临床热象不显著,如不寒不热,或仅有微热,脘腹胀闷,嗳气纳呆,恶心反胃。气滞重者则腹痛绕脐走窜,血瘀重则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或出现肿块。大便正常或秘结、尿清或黄、脉弦紧或涩或细。舌苔白,舌质正常或有紫斑。【附记】本方为天津南开医院经验方。7 阑尾清解汤【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组成】金银花60克,大黄25克,蒲公英、冬瓜仁各30克,牡丹皮15克,川楝子、生甘草各10克,木香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清热解毒,攻下散结,行气活血。【方解】方中金银花、蒲公英消炎解毒;丹皮凉血活血;冬瓜仁化瘀排脓;川楝子、木香行气止痛;大黄攻下泻热;甘草解毒。又因病势急剧,热毒较重,故用大剂量的药物围歼之,顿挫热毒上炎之势,故取效颇速。【主治】急性阑尾炎(热毒期),症见发热恶寒(或不恶寒),面红目赤、唇干舌燥、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痛拒按、腹肌紧张、大便秘结,舌尖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洪或滑数。常用于急性阑尾炎,伴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肝脓肿、盆腔及膈下脓肿。【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附记】本方为天津南开医院经验方。8 红藤汤【来源】倪和宪,《光明中医》(3)1988年【组成】红藤60~90克,紫花地丁15~20克,蒲公英、金银花各15克,连翘、丹皮各10克,桃仁6~10克,赤芍10克,冬瓜子15克,炙乳没各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频服。使药液在体内保持一定浓度,有利于迅速控制炎症的发展,缩短疗程。【功用】清热败毒,消痈散结,活血定痛。【方解】本方为仲景大黄牡丹皮汤去硝、黄,合景岳红藤煎加减而成。方中以红藤为主药,用以清热败毒,消痈散结;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连翘以协助红藤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桃仁、丹皮、赤芍、乳香、没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定痛,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变炎性病灶;冬瓜子化痰排脓消痈,为内消之要药。合而用之,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活血定痛之功。全方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散瘀为辅,有相辅相成之妙用。方中活血化瘀药剂量宜小不宜大,必须在大剂量清热解毒药足以控制炎症发展的前提下配合应用,方能收到如期的效果。反之,活血化瘀药用量过大,清热解毒药量不足,不仅不能取效,反而有扩散病灶之危害,切宜注意。本方药性平和,疗效迅速,在临床运用中,尚未发现其副作用。【主治】肠痈(阑尾炎),不论未化脓或已化脓者,或阑尾炎穿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者。【加减】阑尾炎穿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者,应配合四环素滴注。【疗效】屡用屡验,疗效甚佳。9 加减双合汤【来源】沈炎南,《光明中医》(3)1988年【组成】生大黄6克,牡丹皮9克,桃仁6克,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各12克,金银花9克,蒲公英12克,当归、赤芍各9克,红花、广木香各6克,川楝子、延胡索各9克,制没药6克。【用法】上药用水3碗,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功用】清热解毒,行气祛瘀,消痈止痛。【方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妇女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本方由大黄牡丹皮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而成。方用薏苡、败酱加金银花、蒲公英,渗湿利水,清热解毒以助大黄荡涤湿热,而拔痈毒;以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加当归、赤芍、红花以助桃仁活血,破血中蓄瘀,更加木香、川楝子、延胡索、没药行气止痛,冬瓜仁直达病所,排除败浊,恢复生肌,使恶血外泻,痈毒内消。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行气祛瘀、消痈止痛之功。【主治】妊娠肠痈(慢性阑尾炎)。【疗效】疗效显著。服药后多安渡危证。不仅保了大人,亦保了胎儿,“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诚非虚言。10 金蒲汤【来源】朱日升,《江西中医药》(2)1988年【组成】金银花、蒲公英、冬瓜子各30~60克,大活血15~30克,木香6~10克,生大黄10~20克(后下)。【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分4次服,每6小时服1次。轻者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方解】《诸病源候论》云:“肠痈者,……使邪气与营卫相干,在于肠中,遇热加之,气血蕴积,积聚成痈,热积不散,化而为脓。”《外科正宗》也云:“夫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入小肠而成也。”病为湿热壅遏肠腑,故本方重用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冬瓜子渗利湿邪,使湿热分消;以木香理气化滞;大活血活血祛瘀,使瘀滞得化;再根据“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原理,用生大黄泻热、逐瘀、通便,引导湿热脓毒之邪从肠道排出体外。合而用之,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之功。【主治】各种类型急性阑尾炎。【加减】小儿剂量酌减。如热盛便秘者,加芒硝;气滞痛甚,加川楝子、炒枳壳;湿盛苔腻者,加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合并脓肿者,加败酱草、桔梗,或赤芍、桃仁,甚至加三棱,莪术。【疗效】治疗25例,其中辨证分型为瘀滞型5例,成脓型14例,脓溃型1例,脓肿型5例。全部临床治愈。有2例曾有复发,仍用本方治愈。疗程最短3天,最长12天,平均7天。【附记】阑尾周围脓肿,加用余氏消炎镇痛膏和芙蓉软膏(1∶1)和匀外敷局部,有较好的镇痛作用,药膏要敷得厚一些,大一点。必要时配合穿刺抽脓。二、治疗阑尾炎的偏方 治疗阑尾炎的偏方1: 虎杖40克,石膏50克,冰片2.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右下腹部,外加油纸覆盖。每日换药3次。 疗效:治疗多例,效果明显。
阑尾炎治疗方法2:【组成】大黄15克、牡丹皮9克、桃仁9克、冬瓜15克、芒硝6克(分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大黄为主,合以桃仁、丹皮而奏祛瘀消肿之功,合以芒硝而奏荡涤攻下之效,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
阑尾炎偏方3 : 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
阑尾炎偏方4: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阑尾炎偏方5: 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三、急、慢性阑尾炎
适应症:慢性阑尾炎
方剂1 川楝子15克,延胡索、丹皮各9克,桃仁、木香、大黄各10克,金银花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急性阑尾炎气血淤滞,湿热蕴结 方剂2 党参、白术、陈皮、半夏、香附、西茴、乌药、元胡各9克,广木 香、砂仁、甘草各6克,云苓12 克,丁香5克,白芍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阑尾炎 方剂3 红藤、地丁各30克,赤芍20克,桃仁、生军、玄明粉(冲)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化脓性阑尾炎 方剂4 川连6克,淡黄芩、山栀、生军、玄明粉(冲)各10克,川柏、丹皮各12克,赤芍20克,红藤30克,银花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坏疽性阑尾炎 方剂5 败酱草、金银花、紫花地丁、马齿苋、蒲公英、制大黄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四、治疗阑尾炎偏方验方
1、薏米粥治阑尾炎
薏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适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
2、金银花蒲公英治阑尾炎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清热解毒、化淤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
3、白芍甘草治阑尾炎
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克,枳壳、丹皮、黄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4、地榆槐花治阑尾炎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5、中药煎剂治阑尾炎
金银花60克,蒲公英60克,地丁草60克,连翘30克,丹皮24克,乳香9克,没药9克,青皮12克,甘草12克,枳壳9克,广木香6克,赤芍12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适用于各型阑尾炎,一般服药1剂就能奏效,3—5剂可愈。
6、大田螺治阑尾炎
大田螺、荞麦面各适量。大田螺捣碎、去壳,将其肉捣成烂泥,用荞麦面拌成糊,再捣和。摊于布上贴在腹上阑尾部,每日换药2次。清热解毒,适用于阑尾炎。
7、鲜姜芋头泥治阑尾炎
鲜姜、鲜芋头、面粉各适量。先将姜和芋头去粗皮,然后洗净、捣烂为泥,再加适量面粉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每次敷3小时。散淤定痛,适用于阑尾炎。
8、白花蛇舌草等治阑尾炎
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忍冬藤各25克,生薏苡仁、茯苓各20克,川军(后下)、芒硝(冲服)、桃仁(冲碎)、丹皮各10克,紫花地丁草30克,生甘草12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适用于急性阑尾炎,效果良好。
9、石膏桐油治阑尾炎
生石膏12克,黑桐油适量。将生石膏研为细沫,用黑桐油与生石膏粉混合搅拌成糊状,外敷疼痛区,一般2—3日更换1次,如药干枯或滑动,则需要随时更换。适用于阑尾炎,有显效。
10、鬼针草治阑尾炎
鬼针草、败酱草各30克。将上述药加水3碗,煎至1碗,频频呷服。每日服1剂,重症患者每日服2剂。治疗阑尾炎有奇效。 五、
治疗阑尾炎的偏方
1、新鲜大蒜12头,芒硝100克。
制用法:将大蒜去皮,与芒硝共捣成糊状。同时先在右下腹皮肤上涂凡士林一薄层,然后敷上糊剂,3小时后除去,每日1次。
疗效:3—5日愈。
2、 大黄、侧柏叶各2份,黄柏、泽泻、薄荷各1份。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以水蜜调煮成糊状,敷于右下腹部,每次60克,外加油纸覆盖。每日1次。 疗效:治疗多例,均痊愈。 六、民间秘方治阑尾炎
到田野拔野生白花蛇舌草。每次100克(鲜)洗干净,槌、将槌烂的草药放在手心内,用力压出草药(过滤),加蜂蜜一汤匙,每日服两次,连服两日痊愈,三十多年来未见复发。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治阑尾炎的偏方大全治阑尾炎的偏方大全食物的一面百家号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体温升高、呕吐等不适。治疗阑尾炎的偏方归纳如下:1.独蒜乌鱼汤乌鱼一尾,去鳞后洗净切块;独蒜150克剥去外皮,洗净;适量冬笋、火腿切成丁,备用。菜籽油50克,猪油约10克,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炖煮,入食盐适量调味即可。本平有补脾暖胃,消炎利水的功效,适用于急性阑尾患者康复期、慢性阑尾炎患者服食。2.蒲公英绿豆汤绿豆1000克淘洗干净,猪棒骨500克,洗净砸破,两者入锅中,加水适量,效果炖煮至骨肉分离时,去骨来加入洗净的蒲公英幼苗100克和适量食盐,煮约3分钟即成。空腹趁热服食。日服3次,有抗菌消炎、利尿除湿的功效,适用于阑尾炎、胃肠炎症患者。3.石榴皮煎剂石榴皮适量。用适量清水煎煮石榴皮,将石榴皮制成100%煎液,烘干研粉装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粒。石榴皮有抗菌消炎、收敛止血的作用,适用于慢性阑尾炎、肠炎、胆道感染等。4.败酱薏仁附子散薏苡仁60克,炮附子6克,败酱草30克。所有药材共研为细末,混合均匀,每次9克,每日2次,用米汤送服。薏苡仁可排脓消痈,振奋阳气,适用于化脓性阑尾炎。5.金银花煎剂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所有材料用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解毒、化淤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有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等。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食物的一面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找山间美膳,寻原味食材,健康生活八十年。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阑尾炎用药处方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