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打印机扫描提示一个问题阻止出现这么多图片是哪里设置问题还是?

扫描仪只能扫描图片怎么办
以前扫描出的图片有两种选择,1启动word文档,2启动图片,现在只有图片了。怎么办?
09-09-29 &匿名提问
亮度和对比度的设置是128,由于扫描的牌子不同,所以做好调到中间,或大10.你扫描后还可以用photoshop修改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扫描仪是输入设备,是把图象转换成数字信号。如果把网上的图片打印出来,是数字信号转换成真实的需要输出设备,只要有打印机就足够了。看来你对扫描仪不是太了解,给你发个资料看看就明白了。以前,面对一些带有文字的档案,美术图形,以及一些美丽的图案,人们总会想:如果能将这些都转换到计算机里,然后进行必要的编辑,那样该有多好啊!人们的这种梦想早已有之,只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正所谓科技以人为本,于是科学家们开始努力探索解决的途径。1984年,这种梦想成真,扫描仪面世了,它的发展史从此开始了。短短二十年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笔者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查阅,整理成文,希望能透过扫描仪的发展史能让读者加深对它的认识,了解它的发展前景。一、概述  扫描仪是一种捕获影像的装置,可将影像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储存和输出的数字格式。扫描仪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例如将美术图形和照片扫描结合到文件中;将印刷文字扫描输入到文字处理软件中,避免再重新打字;将传真文件扫描输入到数据库软件或文字处理软件中储存;以及在多媒体中加入影像等等。  1884年,德国工程师尼普科夫(Paul Gottlieb Nipkow)利用硒光电池发明了一种机械扫描装置,这种装置在后来的早期电视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到1939年机械扫描系统被淘汰。虽然跟后来100多年后利用计算机来操作的扫描仪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扫描技术。  扫描仪是19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它由扫描头、控制电路和机械部件组成。采取逐行扫描,得到的数字信号以点阵的形式保存,再使用文件编辑软件将它编辑成标准格式的文本储存在磁盘上。从诞生到现在扫描仪产品种类纷繁复杂,从下面的表格简单地介绍一些常见的类型。手持式扫描仪 诞生于1987年,当时使用比较广泛,手持式扫描仪扫描幅面窄,难于操作和捕获精确图像,扫描效果也差。1996年后,各扫描仪厂家相继停产,从此手持式扫描仪销声匿迹。 馈纸式扫描仪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平板式扫描仪价格的下降,这类产品也于1997年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鼓式扫描仪 又称为滚筒式扫描仪,鼓式扫描仪是专业印刷排版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产品,它使用的感光器件是光电倍增管。这种电子管,性能远远高于CCD类扫描仪。 平板式扫描仪 又称平台式扫描仪、台式扫描仪,这种扫描仪诞生于1984年,是目前办公用扫描仪的主流产品。扫描幅面一般为A4或者A3 大幅面扫描仪 一般指扫描幅面为A1、A0幅面的扫描仪,又称工程图纸扫描仪。 底片扫描仪 又称胶片扫描仪&英寸甚至更大,光学分辨率一般可以达到2700dpi的水平,更高精度的产品则属于专业级产品。 笔式扫描仪 又称为扫描笔,该扫描仪外形与一支笔相似,扫描宽度大约只有四号汉字相同,使用时,贴在纸上一行一行的扫描,主要用于文字识别。 条码扫描仪 又称为条码阅读器、笔式扫描仪。有很多类型,其中一种与笔式扫描仪外形相似,主要用于条码的扫描识别,不能用来扫描文字和图像。 实物扫描仪 其结构原理类似于数码相机,它拥有支架和扫描平台,分辨率远远高于市场上常见的数码相机,只能拍摄静态物体,扫描一幅图像所花费的时间与扫描仪相当。 3D扫描仪 结构原理也与传统的扫描仪完全不同,生成的文件是能够精确描述物体三维结构的一系列坐标数据,输入3DMAX中即可完整地还原出物体的3D模型,无彩色和黑白之分。   应用扫描仪最多的领域是出版、印刷行业,此外还可以在办公中用于资料制作、资料管理和档案管理等。另外,如专用的卡片扫描仪、CT扫描仪等其它的扫描仪不在列举之中。二、技术  自1984年第一台扫描仪问世以来,扫描仪经历了从黑白扫描、彩色三次扫描过度到现在的彩色、一次扫描仪,扫描仪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下面笔者从扫描仪五个比较重要的因素的技术革新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索扫描仪的发展道路。  (1)光学分辨率  扫描仪的分辨率可分为光学分辨率和最大分辨率,我们主要以“光学分辨率”为准。光学分辨率一直是扫描仪产品最为关键的性能指标,是影响扫描效果的清晰程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300dpi的产品曾经在市场上盘踞多年,在经过1999年的一场价格大战的厮杀后终于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把扫描仪市场的主流地位让给了600dpi的产品。2002年,国内外几大厂家风风火火地将1200dpi光学分辨率的扫描仪产品推向市场,从此600dpi难觅踪影。到了2004年,2400dpi光学分辨率的扫描仪成为市场的热点。  (2)色位  色位是影响扫描效果的色彩饱和度及准确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里先介绍一个用来度量概念--位。位(Bit)是计算机最小的储存单位,以0或1来表示位的值。愈多的位数可以表现愈复杂的影像信息。  依次从8 位灰阶用来更精确地表现一般的黑白照片到用24 位彩色,通过红绿蓝信道结合后可产生 1677 万种颜色的组合,此时的24 位的色彩也称作全彩。然后又从36 位彩色到42位,再到48位,发展相当迅速。  (3)扫描元件  扫描仪的核心部分是完成光电转换的部件——扫描元件(也称为感光器件)。目前市场上扫描仪所使用的感光器件主要有四种:电荷藕合元件CCD、接触式感光器件CIS、光电倍增管PMT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CMOS。  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于发明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藕合装置),与电脑晶片CMOS技术相似,也可作电脑记忆体及逻辑运作晶片。CCD的感光能力相对低,但CCD技术不断发展,又由于CCD的体积小、造价低,所以广泛应用于扫描仪。  1998年,互补氧化金属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简称CMOS) 诞生了,它是一种新型的图像传感技术。对于CMOS技术的研究已有数十载,但直到20世纪末把它应用于制作图像传感器。CMOS的优点是结构比CCD简单,耗电量只有普通CCD的1/3左右,而且制造成本比CCD要低。同年,一种基于CMOS技术的传感器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lmage Sensor,简称CIS)也诞生了。CIS扫描仪将光源、聚焦镜片及感应器一同固定于一个外罩内,不须调节、预热,所以比CCD扫描仪起动快。CIS扫描仪体积比CCD扫描仪更小,而制造成本也更少,但品质上还是比CCD稍逊一筹,并且CCD的技术比CIS要成熟。  (4)接口类型  扫描仪的接口是指扫描仪与电脑主机的联接方式,目前扫描仪常见的接口方式有SCSI、EPP、USB三种。  1979年SCSI技术诞生。早期的扫描仪大都是SCSI接口。优点是传输速度较快,扫描质量高;缺点是需要开机箱安装一块SCSI卡,要占用一个ISA或PCI槽以及相应的中断,安装相对复杂,有可能和其他配件发生冲突。  没过几年,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的缩写)接口技术诞生。和SCSI的扫描仪相比,其速度较慢,扫描质量稍差,但安装方便,兼容性好,大多采用EPP接口的扫描仪后部都有两个接口,一个接计算机,另一个接其他的并口设备(一般是打印机)。  1994年诞生USB(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技术,当时是由 PC 界的几位“巨人”——康柏、IBM、Intel和Microsoft共同推出的,旨在统一外设如打印机、外置Modem、扫描仪、鼠标等的接口,以便于安装使用,取代以往的串口、并口和PS/2接口,USB 标准真正颁已经是1996年了。又过了两年,USB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业界巨头们共同制定了USB1.1标准,使USB技术更加成熟可靠,真正发展起来。  (5)扫描仪配置软件  扫描仪配置包括软件图像类、OCR类和矢量化软件等,这里不能不介绍OCR。简单地说,OCR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扫描仪将一份文稿的图像输入给计算机,然后由计算机取出每个文字的图像,并将其转换成汉字的编码。  早在1929年,Taushek就在德国获得了一项有关OCR(光学字符识别)的专利。欧美国家为了将浩如烟海、与日俱增的大量报刊杂志、文件资料和单据报表等文字材料输入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从50年代就开始了西文OCR技术的研究,以便代替人工键盘输入。文字识别软件(OCR)的出现,实现了将印刷文字扫描得到的图片转化为文本文字的功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字输入手段,大大提高了用户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为扫描仪的应用带来了进步。这是扫描仪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三、主要品牌及其代表产品  (1)全友(Microtek)  全友(Microtek)是全球首家将CCD成像技术应用于图像扫描产品的厂家。1984年世界第一台扫描仪诞生于台湾全友,在此之前,图像的数字化只有电分一条途径,可以说全友开创了世界先河。MICROTEK多年来致力于科技的创新与推广,获得包括双光源、双平台(E.D.I.T-Emulsion Direct Imaging Technology)等技术在内的许多专利,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扫描仪生产制造厂商。全友公司不仅在美国洛杉矶、圣荷塞、新奥尔良三个城市都设有研发中心,在台湾科学园、上海也有研发中心。中晶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友电脑股份有限公司(MICROTEK) 在中国大陆投资2570万美元设立的独资企业。全友公司在全球扫描仪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中晶的产品一向以设计严谨、参数真实、制作精良、性能可靠而饮誉业界,它们不以虚高的所谓技术参数哗众取宠,造型也趋于稳重保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Microtek开创了如今如火如荼的扫描仪产业新纪元。  1984年,推出世界第一台桌上型光学黑白影像扫描仪。  1985年,推出世界第一台300dpi桌上型光学黑白影像扫描仪。  1986年,推出世界第一台桌上型平台式黑白影像扫描仪。  1992年,推出世界第一台36位胶片扫描仪ScanMaker 45t,这标志着平台式扫描仪已进入高分辨率、高彩色还原度的时代。  1993 推出第一代正负片透光式影像扫描仪scanMaker35t。  1999年10月,全球第一台42位单次1200dpi扫瞄器ScanMaker X12USL诞生。    (2)清华紫光  1988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它是清华紫光的前身,1993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更名为清华紫光集团。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营IT和通讯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集清华大学的特殊优势和近20年的市场积累,以品牌、资源、资金为发展支点,以 &简单、高效、健康&为管理思想,突出主营业务方向。在扫描仪这个领域,清华紫光有较长的历史,有强大的实力。1989 年,清华紫光第一个将扫描仪引入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第一个自有品牌的扫描仪诞生在紫光;紫光OCR 文字识别技术世界领先;紫光图档系统等众多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等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磁场干扰,关闭显示器再重新启动试下,或者用显示器调节按钮选中“消磁”功能(一般是个U形磁铁图标)
修复一下系统,如果故障依旧,检查一下显卡驱动,重装一下。1、开机按F8不动到高级选项出现在松手,选“最近一次的正确配置”回车修复。2、开机按F8进入安全模式后在退出,选重启或关机在开机,就可以进入正常模式(修复注册表)。 3、如果故障依旧,请你用系统自带的系统还原,还原到你没有出现这次故障的时候修复(或用还原软件进行系统还原)。 4、如果故障依旧,使用系统盘修复,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SFC /SCANNOW 回车(SFC和/之间有一个空格),插入原装系统盘修复系统,系统会自动对比修复的。 5、如果故障依旧,在BIOS中设置光驱为第一启动设备插入原装系统安装盘按R键选择“修复安装”即可。6、如果故障依旧,建议重装操作系统。显卡常见故障诊断如下(1)显卡接触不良故障:显卡接触不良通常会引起无法开机且有报警声或系统不稳定死机等故障。造成显卡接触不良的原因主要是显卡金手指被氧化、灰尘、显卡品质差或机箱挡板问题等。对于金手指被氧化造成的接触不良,可以使用橡皮擦拭金手指来解决;对于灰尘引起的接触不良,一般清除灰尘后即可解决;对于硬件品质造成的接触不良,通常通过替换法来检测,一般采用更换显卡来解决;对于机箱挡板问题造成的接触不良,通常显卡无法完全插入显卡插槽,可采用更换机箱来排除。(2)兼容性问题:兼容性故障通常会引起电脑无法开机且报警声、系统不稳定死机或屏幕出现异常杂点等故障现象。显卡兼容性故障一般发生在电脑刚装机或进行升级后,多见于主板与显卡的不兼容或主板插槽与显卡金手指不能完全接触。显卡兼容性故障通常采用替换法进行检测,一般采用更换显卡来排除故障。(3)显卡元器件损坏故障:显卡元器件损坏故障通常会造成电脑无法开机、系统不稳定死机、花屏等故障现象。显卡元器件损坏一般包括显卡芯片损坏、显卡BIOS损坏、显存损坏、显卡电容损坏或场效应管损坏等。对于显卡元器件损坏故障一般需要仔细测量显卡电路中的各个信号来判断损坏的元器件,找到损坏的元器件后,进行更换即可。(4)显卡过热故障:由于显卡芯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有比较好的散热条件,如果散热风扇损坏将导致显卡过热无法正常工作。显卡过热故障通常会造成系统不稳定死机、花屏等故障现象。出现显卡过热只要更换散热风扇即可。(5)显卡驱动程序故障:显卡驱动程序故障通常会造成系统不稳定死机、花屏、文字图像显卡不完全等故障现象。显卡驱动程序故障主要包括显卡驱动程序丢失、显卡驱动程序与系统不兼容、显卡驱动程序损坏、无法安装显卡驱动程序等。对于显卡驱动程序故障一般首先进入“设备管理器”查看是否有显卡的驱动程序,如果没有,重新安装即可。如果有,但显卡驱动程序上有“!”,说明显卡驱动程序没有安装好、驱动程序版本不对、驱动程序与系统不兼容等。一般删除显卡驱动程序重新安装,如果安装后还有“!”,可以下载新版的驱动程序安装。如果无法安装显卡驱动程序,一般是驱动程序有问题或注册表有问题。(6)CMOS设置故障:CMOS设置故障是由于CMOS中显示相关选项设置错误引起的故障。常见CMOS设置故障主要包括:集成显卡的主板,CMOS中的显卡屏蔽选项设置错误;如“AGP Driving Control”选项设置错误(一般应为“AUTO”),“AGP Aperture Size”选项设置错误:“FAST Write Supported”选项设置错误等。CMOS设置错误一般用载入默认BIOS值修改即可。(7)显卡超频问题:显卡超频问题是指使用时为了提高显卡的速度,提高显卡的工作频率而导致的电脑故障。出现问题后,可以将频率恢复到出厂默认设置即可。如果需要驱动,建议安装驱动精灵2008 ,安装之后,使用其自动更新驱动功能,它会自动下载并安装最新版本驱动,包括网卡、声卡、显卡、USB等,免去寻找和安装之苦。 下载安装后,打开驱动精灵,会自动检测你电脑的硬件信息,检测完毕后,点击“驱动更新”按钮,切换界面,然后点击“自动安装”,再点击右下角的“开始更新”按钮。驱动精灵2008 Beta4 驱动人生 2008正式版软件详细信息。   驱动人生是芯片级驱动管理程序,全智能扫描识别所有硬件的万能驱动维护专家(识别硬件,智能匹配驱动、自动下载、安装、更新、备份、卸载等),支持所有品牌(如Intel、nVidia/3DFX、AMD/ATI、VIA/S3、Realtek、C-Media、Marvell、ADI、IBM、Creative、Broadcom、Conexant、 SigmaTel、Matrox等)的主板、显卡、声卡、网卡、调制解调器、摄像头、无线、打印机、扫描仪、读卡器、阵列卡、蓝牙、手写板、读写器、USB、1394、Bluetooth、Display、Image、MEDIA、Modem、Net、PCMCIA、SCSIAdapter、 SmartCardReader、System、MODEM、串口、并口等设备的识别与驱动,全面兼容Win9x/Win2000/WinXP/Win2003/Vista/Win2008等主流操作系统,已与国内著名显卡品牌七彩虹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全面为七彩虹提供硬件检测、驱动研 发、驱动升级等服务。 下载网址:超级兔子也有更新驱动的功能。下载地址:常见的显示器故障现象如下:(1)开机无显示、显示器经常不加电。(2)显示器屏幕上的字符显示比较模糊。(3)显示器有色斑。(4)显示器出现波浪状的彩色条纹。(5)显示器有异味。(6)从显示器发出连续的“啪啪”声。(7)在某种应用或配置下花屏、发暗(甚至黑屏)、重影、死机等。(8)显示器缺色、散焦、屏幕过亮或过暗、有回归线。(9)修眠唤醒后显示异常。(10)显示器屏幕上出现局部颜色不正。(11)显示器光栅暗淡。(12)显示偏色、抖动或滚动、显示发虚、花屏等。(13)屏幕参数不能设置或修改。(14)亮度或对比度不可调,或可调范围较小。(15)屏幕大小或位置不能调节,或可调范围较小。(16)显示器开始一切正常,用一会后屏幕底色变白,关掉显示器,过一会重开又正常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扫描仪是输入设备,是把图象转换成数字信号。如果把网上的图片打印出来,是数字信号转换成真实的需要输出设备,只要有打印机就足够了。看来你对扫描仪不是太了解,给你发个资料看看就明白了。以前,面对一些带有文字的档案,美术图形,以及一些美丽的图案,人们总会想:如果能将这些都转换到计算机里,然后进行必要的编辑,那样该有多好啊!人们的这种梦想早已有之,只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正所谓科技以人为本,于是科学家们开始努力探索解决的途径。1984年,这种梦想成真,扫描仪面世了,它的发展史从此开始了。短短二十年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笔者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查阅,整理成文,希望能透过扫描仪的发展史能让读者加深对它的认识,了解它的发展前景。一、概述  扫描仪是一种捕获影像的装置,可将影像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储存和输出的数字格式。扫描仪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例如将美术图形和照片扫描结合到文件中;将印刷文字扫描输入到文字处理软件中,避免再重新打字;将传真文件扫描输入到数据库软件或文字处理软件中储存;以及在多媒体中加入影像等等。  1884年,德国工程师尼普科夫(Paul Gottlieb Nipkow)利用硒光电池发明了一种机械扫描装置,这种装置在后来的早期电视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到1939年机械扫描系统被淘汰。虽然跟后来100多年后利用计算机来操作的扫描仪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扫描技术。  扫描仪是19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它由扫描头、控制电路和机械部件组成。采取逐行扫描,得到的数字信号以点阵的形式保存,再使用文件编辑软件将它编辑成标准格式的文本储存在磁盘上。从诞生到现在扫描仪产品种类纷繁复杂,从下面的表格简单地介绍一些常见的类型。手持式扫描仪 诞生于1987年,当时使用比较广泛,手持式扫描仪扫描幅面窄,难于操作和捕获精确图像,扫描效果也差。1996年后,各扫描仪厂家相继停产,从此手持式扫描仪销声匿迹。 馈纸式扫描仪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平板式扫描仪价格的下降,这类产品也于1997年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鼓式扫描仪 又称为滚筒式扫描仪,鼓式扫描仪是专业印刷排版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产品,它使用的感光器件是光电倍增管。这种电子管,性能远远高于CCD类扫描仪。 平板式扫描仪 又称平台式扫描仪、台式扫描仪,这种扫描仪诞生于1984年,是目前办公用扫描仪的主流产品。扫描幅面一般为A4或者A3 大幅面扫描仪 一般指扫描幅面为A1、A0幅面的扫描仪,又称工程图纸扫描仪。 底片扫描仪 又称胶片扫描仪&英寸甚至更大,光学分辨率一般可以达到2700dpi的水平,更高精度的产品则属于专业级产品。 笔式扫描仪 又称为扫描笔,该扫描仪外形与一支笔相似,扫描宽度大约只有四号汉字相同,使用时,贴在纸上一行一行的扫描,主要用于文字识别。 条码扫描仪 又称为条码阅读器、笔式扫描仪。有很多类型,其中一种与笔式扫描仪外形相似,主要用于条码的扫描识别,不能用来扫描文字和图像。 实物扫描仪 其结构原理类似于数码相机,它拥有支架和扫描平台,分辨率远远高于市场上常见的数码相机,只能拍摄静态物体,扫描一幅图像所花费的时间与扫描仪相当。 3D扫描仪 结构原理也与传统的扫描仪完全不同,生成的文件是能够精确描述物体三维结构的一系列坐标数据,输入3DMAX中即可完整地还原出物体的3D模型,无彩色和黑白之分。   应用扫描仪最多的领域是出版、印刷行业,此外还可以在办公中用于资料制作、资料管理和档案管理等。另外,如专用的卡片扫描仪、CT扫描仪等其它的扫描仪不在列举之中。二、技术  自1984年第一台扫描仪问世以来,扫描仪经历了从黑白扫描、彩色三次扫描过度到现在的彩色、一次扫描仪,扫描仪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下面笔者从扫描仪五个比较重要的因素的技术革新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索扫描仪的发展道路。  (1)光学分辨率  扫描仪的分辨率可分为光学分辨率和最大分辨率,我们主要以“光学分辨率”为准。光学分辨率一直是扫描仪产品最为关键的性能指标,是影响扫描效果的清晰程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300dpi的产品曾经在市场上盘踞多年,在经过1999年的一场价格大战的厮杀后终于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把扫描仪市场的主流地位让给了600dpi的产品。2002年,国内外几大厂家风风火火地将1200dpi光学分辨率的扫描仪产品推向市场,从此600dpi难觅踪影。到了2004年,2400dpi光学分辨率的扫描仪成为市场的热点。  (2)色位  色位是影响扫描效果的色彩饱和度及准确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里先介绍一个用来度量概念--位。位(Bit)是计算机最小的储存单位,以0或1来表示位的值。愈多的位数可以表现愈复杂的影像信息。  依次从8 位灰阶用来更精确地表现一般的黑白照片到用24 位彩色,通过红绿蓝信道结合后可产生 1677 万种颜色的组合,此时的24 位的色彩也称作全彩。然后又从36 位彩色到42位,再到48位,发展相当迅速。  (3)扫描元件  扫描仪的核心部分是完成光电转换的部件——扫描元件(也称为感光器件)。目前市场上扫描仪所使用的感光器件主要有四种:电荷藕合元件CCD、接触式感光器件CIS、光电倍增管PMT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CMOS。  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于发明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藕合装置),与电脑晶片CMOS技术相似,也可作电脑记忆体及逻辑运作晶片。CCD的感光能力相对低,但CCD技术不断发展,又由于CCD的体积小、造价低,所以广泛应用于扫描仪。  1998年,互补氧化金属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简称CMOS) 诞生了,它是一种新型的图像传感技术。对于CMOS技术的研究已有数十载,但直到20世纪末把它应用于制作图像传感器。CMOS的优点是结构比CCD简单,耗电量只有普通CCD的1/3左右,而且制造成本比CCD要低。同年,一种基于CMOS技术的传感器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lmage Sensor,简称CIS)也诞生了。CIS扫描仪将光源、聚焦镜片及感应器一同固定于一个外罩内,不须调节、预热,所以比CCD扫描仪起动快。CIS扫描仪体积比CCD扫描仪更小,而制造成本也更少,但品质上还是比CCD稍逊一筹,并且CCD的技术比CIS要成熟。  (4)接口类型  扫描仪的接口是指扫描仪与电脑主机的联接方式,目前扫描仪常见的接口方式有SCSI、EPP、USB三种。  1979年SCSI技术诞生。早期的扫描仪大都是SCSI接口。优点是传输速度较快,扫描质量高;缺点是需要开机箱安装一块SCSI卡,要占用一个ISA或PCI槽以及相应的中断,安装相对复杂,有可能和其他配件发生冲突。  没过几年,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的缩写)接口技术诞生。和SCSI的扫描仪相比,其速度较慢,扫描质量稍差,但安装方便,兼容性好,大多采用EPP接口的扫描仪后部都有两个接口,一个接计算机,另一个接其他的并口设备(一般是打印机)。  1994年诞生USB(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技术,当时是由 PC 界的几位“巨人”——康柏、IBM、Intel和Microsoft共同推出的,旨在统一外设如打印机、外置Modem、扫描仪、鼠标等的接口,以便于安装使用,取代以往的串口、并口和PS/2接口,USB 标准真正颁已经是1996年了。又过了两年,USB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业界巨头们共同制定了USB1.1标准,使USB技术更加成熟可靠,真正发展起来。  (5)扫描仪配置软件  扫描仪配置包括软件图像类、OCR类和矢量化软件等,这里不能不介绍OCR。简单地说,OCR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扫描仪将一份文稿的图像输入给计算机,然后由计算机取出每个文字的图像,并将其转换成汉字的编码。  早在1929年,Taushek就在德国获得了一项有关OCR(光学字符识别)的专利。欧美国家为了将浩如烟海、与日俱增的大量报刊杂志、文件资料和单据报表等文字材料输入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从50年代就开始了西文OCR技术的研究,以便代替人工键盘输入。文字识别软件(OCR)的出现,实现了将印刷文字扫描得到的图片转化为文本文字的功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字输入手段,大大提高了用户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为扫描仪的应用带来了进步。这是扫描仪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三、主要品牌及其代表产品  (1)全友(Microtek)  全友(Microtek)是全球首家将CCD成像技术应用于图像扫描产品的厂家。1984年世界第一台扫描仪诞生于台湾全友,在此之前,图像的数字化只有电分一条途径,可以说全友开创了世界先河。MICROTEK多年来致力于科技的创新与推广,获得包括双光源、双平台(E.D.I.T-Emulsion Direct Imaging Technology)等技术在内的许多专利,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扫描仪生产制造厂商。全友公司不仅在美国洛杉矶、圣荷塞、新奥尔良三个城市都设有研发中心,在台湾科学园、上海也有研发中心。中晶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友电脑股份有限公司(MICROTEK) 在中国大陆投资2570万美元设立的独资企业。全友公司在全球扫描仪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中晶的产品一向以设计严谨、参数真实、制作精良、性能可靠而饮誉业界,它们不以虚高的所谓技术参数哗众取宠,造型也趋于稳重保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Microtek开创了如今如火如荼的扫描仪产业新纪元。  1984年,推出世界第一台桌上型光学黑白影像扫描仪。  1985年,推出世界第一台300dpi桌上型光学黑白影像扫描仪。  1986年,推出世界第一台桌上型平台式黑白影像扫描仪。  1992年,推出世界第一台36位胶片扫描仪ScanMaker 45t,这标志着平台式扫描仪已进入高分辨率、高彩色还原度的时代。  1993 推出第一代正负片透光式影像扫描仪scanMaker35t。  1999年10月,全球第一台42位单次1200dpi扫瞄器ScanMaker X12USL诞生。    (2)清华紫光  1988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它是清华紫光的前身,1993年,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更名为清华紫光集团。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营IT和通讯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集清华大学的特殊优势和近20年的市场积累,以品牌、资源、资金为发展支点,以 &简单、高效、健康&为管理思想,突出主营业务方向。在扫描仪这个领域,清华紫光有较长的历史,有强大的实力。1989 年,清华紫光第一个将扫描仪引入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第一个自有品牌的扫描仪诞生在紫光;紫光OCR 文字识别技术世界领先;紫光图档系统等众多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等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印机扫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