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禁用了英特尔i7核显什么型号显卡,而英伟达显卡也不能用了

我笔记本有两个显卡,一个是英伟达,一个是因特尔,当这英伟达的那个_百度知道
我笔记本有两个显卡,一个是英伟达,一个是因特尔,当这英伟达的那个
我笔记本有两个显卡,一个是英伟达,一个是因特尔,当这英伟达的那个显卡启动时玩游戏就会蓝屏,但禁用这个显卡后就没有这个情况了,驱动是最新的。求解...
我笔记本有两个显卡,一个是英伟达,一个是因特尔,当这英伟达的那个显卡启动时玩游戏就会蓝屏,但禁用这个显卡后就没有这个情况了,驱动是最新的。求解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杨心康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111
获赞数:179
擅长:暂未定制
首先你说的英伟达显卡是独立显卡,事专门来进行游戏用的显卡因特尔显卡是自带的显卡,也就是核显,这个显卡由于功率低,平时一般都是默认使用这个显卡,玩游戏的时候,你可以手动切换换到独立显卡就可以了
怎么切换?
随啥都不安知道合伙人
随啥都不安
采纳数:79
获赞数:170
擅长:暂未定制
一般在玩游戏的时候显卡会自动切换。你的可能没有切换成功把。 显卡驱动并不是最新的就是最好的。你是用什么软件更新的驱动?建议不要用360驱动,去官网下载。另外右键显卡设计,全局设置成因特卡的显卡。电源设置成高性能。
反正一点击启用 NVIDIA
GeForce 840M进游戏就蓝屏,电脑重装过系统也是也样
进入游戏就蓝屏?你的这个配置玩LOL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的是I5-4210M GTX960的显卡,玩起来都120的FPS。 蓝屏的话建议从显卡驱动着手检查一下。不要用360驱动更新,去官网更新。 你问下卖电脑的或者百度下你的显卡,问下最佳的显卡驱动是哪一款。一般的公测的15年的最好。 右键桌面NVIDVI 显卡设置, 全局设置点击选择840M显卡。然后点击应用。另外电源设置调成高性能模式。
容颜已弑fly知道合伙人
容颜已弑fly
采纳数:47
获赞数:52
你说的一个是核显一个是独显吧
因特尔那个是核显
恩 核显就是一般看视频什么的够用 独显的话适合玩游戏 比如比较热门的lol 开核显的话fps最多60 开独显就能立马飙到120+ 开个高质量什么的也绰绰有余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NVIDIA,这回真的被“冤枉”了NVIDIA,这回真的被“冤枉”了雷锋网百家号雷锋网按:随便冤枉人,还讲不讲理了!这几天,围绕着英伟达的一份使用禁令,国内的人工智能和科技圈展开了极其热烈的“讨论”,但随着昨天英伟达公布官方意见,这件事终于水落石出。结论只有一个——英伟达这次真的被“冤枉”了。重新审视NVIDIA新规,疑问究竟在哪里?首先我们先来重新“复盘”一下新规,以及此次整个事件的爆发。此次的新规定实际上来自于英伟达英文官网的GeForce驱动下载页面,用户在下载驱动之前必须勾选相应的许可协议(与安装软件之前必须勾选的那种相似)。这也意味着——所有使用GeForce驱动软件的用户,默认实际上是都同意了本许可协议。争议性的内容出现在“授权许可”部分中的“限制”项中,具体说法为“数据中心并不被许可使用该软件,除非数据中心在进行区块链运算。”这一内容最早被德国科技杂志golem.de发现并实时报道,随即被用户“booooomba”发上Reddit论坛,但在新闻的描述中却悄然发生了改变——“The new NVIDIA EULA prohibits Deep Learning applications to be run on GeForce GPUs.(新的NVIDIA EULA禁止在 GeForce GPU上运行深度学习应用程序。)”究竟为什么“booooomba”会选择这个角度来诠释新规,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份新规的确带来了以下几个疑问:这项规定中所指的“数据中心”究竟是指什么? 为什么区块链运算会被排除在外?“限制”条款中其他三项都是常见的产品权利,为什么会在第四条出现一条如此具体的规定?接下来,雷锋网就这三个主要疑问做进一步的解析。关键疑问1:究竟NVIDIA想限制什么?昨天,NVIDIA官方给雷锋网的回复中,可以明确得知一点——此次新规定针对的对象并不是普通的GeForce显卡用户,而是大型数据中心。而在拥有这些大型数据中心的,往往是各大云服务商。将GTX1080Ti放进服务器NVIDIA官方声明中是这样说的:“不鼓励用户在严苛的大规模企业环境中不恰当的使用我们的GeForce和TITAN产品”。同时NVIDIA还强调:“研究人员通常会将GeForce和TITAN产品用于非商业用途或其他不以数据中心规模运作的研究用途。NVIDIA无意禁止这些用途。”通过这两条阐述,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两个、需要同时满足的关键界定标准:是否商业用途、数据中心规模。将这两个条件结合起来,我们能得到的就是目前正在向用户提供“GPU云计算”服务的大中型云服务商们。关键疑问2:为什么要“放”区块链一马?在很多之前的报道中,很多媒体都或多或少加入了一种“描述”:“NVIDIA这次限制了数据中心,却放过了比特币挖矿!”,有的友媒甚至在标题上大大的写着“英伟达新禁令:不能随便用GeForce显卡跑深度学习(挖矿可以)”,但事实真的是如此么?首先需要澄清的第一点是,NVIDIA从来就不支持GeForce系列产品用来挖矿。今年年中,NVIDIA就曾在某显卡品牌活动上直接表示:“NVIDIA不鼓励GeForce游戏显卡挖矿,不鼓励用户这么做,要挖矿请使用专门的挖矿显卡型号”。虽然截至目前这句话仍未写在任何规定当中,但NVIDIA在今年年中拿出的专用挖矿GPU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年NVIDIA推出的挖矿专用显卡代号“P106-100”,在消费级市场的GeForce GTX1060显卡“修改”而来,但不仅没有硬件图像输出接口,就连Dirext功能(微软的显示API软件,目前Windows上的各类游戏都需要此软件才能运作)也在物理层面上被阉割掉。如此大费周章的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保护消费级市场。在比特币曾经辉煌的年,AMD的HD7000系列也曾发生过长时间的断货现象。但随着年比特币大幅降温,越来越多曾经用于挖矿的AMD显卡“重返”消费级市场,这一批经过挖矿“虐待”的产品极大地冲击了AMD的消费级产品市场,所带来的售后问题更是让AMD叫苦不迭。对于显卡挖矿潮这件事,NVIDIA实际上一直有着警戒之心,今年早些时候由ICO带动的“挖矿潮”兴起时,国内很多NVIDIA显卡OEM厂商在产品包装外部专门贴上表示:“如果本产品被用于挖矿,我们将保留拒绝保修和维护的权利。”从AMD的前车之鉴、到OEM厂商生命、再到专门矿卡P106-100的推出,NVIDIA躲挖矿还躲不及呢,怎么可能对它表示支持的态度呢?P106矿卡的驱动实际上由GeForce驱动修改而来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次的规定中还会对区块链运算放一马呢?在一位显卡行业专业人士最终告诉了雷锋网其中的奥秘果——不是NVIDIA支持区块链,而是GeForce驱动实际上“间接”也用在挖矿专用显卡上。至于为什么不专门弄一个系列的驱动嘛,NVIDIA没那个功夫,也不想花那个功夫。关键问题3:NVIDIA为什么要如此“突出”这项规定?虽然说驱动的用户协议通常大家都会点同意,但NVIDIA将其与众多的产品最基础规定放在一起,可见这项规定的重要性。为什么NVIDIA要如此“突出”这项规定?直接原因除了NVIDIA官方在声明中提到的产品适用性担忧之外,更重要的是NVIDIA对于明晰消费市场、企业市场区分的渴望。必须提前着重说明的是,这跟钱有关,但并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因为在整个半导体产品市场,这种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从NVIDIA的竞争对手AMD,到CPU老大英特尔,实际上都有着自己的市场区隔。当然根源还是消费级市场和企业级市场的差异。消费级市场用户的用途往往比较简单,同时对于产品的需求也比较集中。例如GPU,你只要图形性能好和运行稳定就可以了。但对于企业来说,只提供硬件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给他们开发各种软硬件接口,你需要对各种应用场景进行适配,你需要提供各种企业级服务,甚至是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技术协助。这些羊毛自然应该出在羊身上,也就造成了价格差距。NVIDIA针对不同GPU加速应用推出的解决方案如何分别对消费级市场、企业级市场这“两群羊”分别进行合理的收费,最终成为了半导体行业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对能够产生商业收益、同时又需要更多产品服务的云服务商收更多钱,这本身就是“合乎常理”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消费级产品比企业级更便宜”甚至可以理解为“NVIDIA合理地收取企业级市场费用,进而降低消费级市场的成本”。这不仅是公司整体策略的取舍,更是市场竞争法则最终选择出来的结果。附加说明:消费级产品真的不适用于企业级市场么?正如上面所说,消费级市场和企业级市场“天差地别”,其中一个最好的说明就是两者的使用环境差距:消费级市场GPU通常安装在机箱内,需要自己完成整个散热过程,同时使用时长较短、使用频次较低。企业级市场,GPU通常都被“塞”进服务器机架中,通常只装备散热器而依靠外部力量(风、液体)来完成散热过程,使用时长非常长、使用频次非常高、稳定性要求永远优先。这也让两个市场的产品在各方面差异性巨大,例如外形。以同样使用GP102核心(具体型号不同)及关键处理器参数十分接近的的GeForce GTX1080Ti和Tesla P40为例。前者和后者的外形是完全不一样的:GTX 1080Ti,图片来自:太平洋网络GTX1080Ti自带涡轮风扇,同时显卡散热器尾部并不可以流通空气,这种散热方式在消费级PC市场的使用环境中非常高效。而Tesla P40则采用了无风扇、头尾贯通的设计。可以数张紧密地排在服务器中,同时不影响散热效果。除了外观上的不同外,NVIDIA实际还会花一些潜在的功夫。虽然GPU生产过程中用着相同的材料和工艺,但最终的成品往往还有一些细微差距。例如有些GPU能够在较低的电压下工作、有的GPU拥有更高的超频性能等等,这些细微的差距再加上NVIDIA在产品参数上的区别调校,最终形成了服务器产品的冗余性。主流云服务商用的就是企业级产品在结合众多因素考虑之后,相信你或许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至少在雷锋网看来:这次新规只是NVIDIA对于自身产品业务的一次明晰,而“不幸”中招的企业,都是之前“不按云服务行业规矩”的公司。雷锋网就此还专门采访了国内的云服务巨头阿里云和腾讯云,其中阿里云表示不予置评。但根据雷锋网查询,阿里云实际上一直与NVIDIA保持着密切的合作,NVIDIA最新的Tesla V100系列GPU也已经到了阿里云手中,正在部署之中。腾讯云给出的回应则更加直接:“用GeForce GPU打造企业级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服务,然后来售卖这种做法,我们并不推荐。从企业级用户的需求来看,他们更看重稳定性。Telsa系列稳定性,能效比的确有优势。”在询问道NVIDIA与其合作的价值时,腾讯云工程师表示:“NVIDIA对我们硬件上的支持是非常迅速的。腾讯云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度开发,推出了多款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有趣的是,亚马逊AWS今年10月就已经引入了NVIDIA的8路Tesla V100 GPU加速器,并且作为全新的云服务提供给终端用户。这样看来,虽然用GeForce在账面上更划算,但这样去打造企业级服务的云服务商,其实只是行业“异类”。写在最后:吃水也要喂一口打井人作为并行计算、乃至人工智能时代的主要“动力源”,NVIDIA的数款GPU利用自身不断提升的性能在带动着整个行业前进。而且NVIDIA做的并不仅仅是打造产品这一项,开发软硬件接口、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孵化创业公司、举办技术峰会等等。与其黑NVIDIA“垄断”,倒不如说NVIDIA自身技术不断的“跃进”,造就了其产品和服务中的巨大优势。但因为一个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发展快而去限制它,防止它“垄断”,是否又违背了技术发展和市场发展的本意,或者说那才是真正的“滥用”权利呢?吃水,除了自己喝,还请喂一口打井人。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雷锋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雷锋网——关注智能与未来!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英伟达显卡发展史及产品型号大全(上)*
我的图书馆
英伟达显卡发展史及产品型号大全(上)*
显卡,相信玩过电脑的都不陌生,大型游戏,没有一个好显卡是不行的。同样,从事CAD,3D类的工作也需要到显卡。所以,显卡对于电脑来说,至关重要。虽然大家都知道显卡,但是你们了解显卡的发展史吗?今天来讲下英伟达显卡的发展史。1995年:NVIDIA STG-2000X英伟达发布的第一款可以真正意义上被称为显卡的产品,就叫做NVIDIA STG-2000X。NVIDIA STG-2000X于日发布,采用英伟达第一代NV1架构制造,由英伟达授权SGS-Thomson为其生产。具体参数我已经为大家整理在下面的表格中。NV1芯片不仅同时支持2D/3D处理能力,同时还拥有当时流行的音频处理能力,NV1拥有350MIPS的音频回放引擎。在当时那个年代NV1的性能已经达到了傲视群雄的实力。但因为该卡缺少顶点着色器(Vertex Shaders),因此该卡在现在看来,几乎不具备游戏性能。英伟达为这张卡配备了1MB的EDO显存,这样的容量似乎小得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的灰阶色彩以及非常低的分辨率(640X480\600X800)显示效果下,并没有什么瓶颈。STG-2000X的长度是168mm,单槽设计,并且支持VGA+DB13W3接口输出。虽然该卡整体性能不错,但是市场表现并不出色。1995年:胎死腹中的NV2由于NV1的市场表现平庸,因此在NV1之后英伟达一度陷入了财政危机,不过幸运的是,当时游戏机领域巨头——世嘉仍然看好英伟达,并资助英伟达进行NV2显示核心的研发。【上图】世嘉游戏机NV2样板由于在日本市场Direct3D标准并没有被游戏开发人员接受,因此世嘉也并不在意英伟达继续使用二次方程贴图,如果不是世嘉当时为NV2的研发注入资金,相信英伟达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但世嘉最终还是放弃了NV2,转而为其DC游戏主机选择了3Dfx的技术,因此最终NV2芯片的研发被迫停止。经历了NV1的市场惨淡和NV2的胎死腹中,英伟达终于开始了反思,其实NV1的失败完全就在于其实用的接口技术没能得到开发人员的支持,最终英伟达决定要做当时业界第一个不使用自主API接口的3D公司,转而使用微软的Direct3D技术。由于Direct3D支持不同的显卡使用相同的程序代码,而且英伟达也有了强大的微软作为后盾。另外,英伟达还决定放弃多媒体加速芯片的研发,而专注于PC专用的2D/3D显卡,以降低研发成本。(取材自PCHome)1997年:RIVA 128在确定了未来产品的研发方向之后,英伟达也正是开始了NV3芯片的开发,也就是英伟达第一款堪称成功的显示核心——RIVA 128在RIVA 128的研发过程中,英伟达不仅召回了曾经在NV1失利后被迫辞退的研发人员,而且RIVA 128的研发也一直处于保密状态。最终在1997年4月,英伟达正式发布了RIVA 128芯片。【上图】当时显卡巨头ELSA(艾尔莎)制造的RIVA 128RIVA拥有128位内存总线,像素填充率达到100Mpixel/s,性能已经强于当时赫赫有名的3Dfx公司的Voodoo显卡,成为当之无愧的王者级显卡。在1997年底,戴尔、Gateway、Micron等知名整机厂商都开始使用RIVA 128显卡,而在零售市场中,RIVA 128也获得了包括帝盟、华硕、艾尔莎、STB和Canopus等厂商在内的大力支持。1998年:RIVA 128ZX而不到半年的时间,英伟达就趁热打铁,推出了更先进的128ZX显卡,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上图】英伟达公版RIVA 128ZX显卡RIVA 128ZX不仅将显存容量翻倍到8MB,更是加入了对OpenGL技术的支持。而英伟达的竞争对手3Dfx直到1998年9月才推出同时拥有2D/3D处理能力的Voodoo Banshee。1999年:RIVA TNT2英伟达在1999年的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新款显卡:Riva TNT。事实上在1999年,英伟达发布了不少于5款的TNT2系列显卡。包括:TNT2 Ultra、TNT2 M64 Vanta、TNT2 M64 Vanta-16、TNT2 M64、TNT2 Pro等。TNT2在TNT的基础上,采用了更先进的制造工艺,更高的核心频率以及更大的显存容量。【上图】来自华硕生产的RIVA TNT2 Ultra1999年10月:Nvidia Geforce 256(SDR显存版)英伟达于日在英特尔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Geforce 256 SDR显卡,为了体现这一跨越的进步,英伟达将Geforce 256的核心代号直接从之前TNT2的NV5飞升到了NV10!Geforce 256的主要意义体现在:1.首次提出了硬件处理几何图形的T&L技术;2.支持硬件视频位移补偿和MPEG-2视频压缩;3.是第一个完全支持DriectX7技术的显卡;4.英伟达在GeForce 256中首次提出了GPU的概念。【上图】Geforce 256 SDR显卡2000年2月:Nvidia Geforce 256(DDR显存版)英伟达在2000年2月发布了Geforce 256的DDR显存改进版本,基本参数与SDR产品相似。【上图】Geforce 256 DDR*注:150MHz DDR显存等效于300MHz SDR显存2000年:Nvidia Geforce 2Geforce 2可以理解为第二代Geforce产品,包括众多的兄弟型号。Geforce 2系列最早发布的两款产品是Geforce 2 GTS和Geforce 2 GTS Pro,都是于日发布的。这个系列显卡相比此前的GeForce 256,不仅提升了显示核心频率,更提供了双倍于后者的像素填充率,另外GeForce 2 GTS还加入了S3TC、FSAA等技术,并加强了MPEG-2视频解码能力。而Pro版则是将标准版的显存频率从166MHz提升到了200MHz。Geforce 2系列其他兄弟包括:Geforce 2 MX、Geforce 2 Ultra、Geforce 2 Pro等。其中,GeForce 2 MX是GeForce 2 GTS的简化版本,面向主流市场,阉割了2个像素渲染管线,并降低了显示核心频率,这也是英伟达历史上首次针对低端市场推出相应的独立显卡。从这一代开始,英伟达产品线开始变得丰富,并针对不同需求人群开发了不同的市场。【上图】Geforce 2 GTS Pro2001年:Geforce 2的再开拓与Geforce 32001年更像是英伟达向大众消费者普及产品的一年,虽然早在2月27日,英伟达就对Geforce 3系列进行了发布,但是正式的两款产品发布并上市一直延迟到了10月份,包括Geforce 3 Ti200和Geforce 3 Ti500。而在此之前,英伟达一口气推出了Geforce 2 MX200、MX400以及它们的衍生型号不少于5款入门消费级产品。【上图】Geforce 2 MX2002001年10月英伟达发布的Geforce 3系列支持DriectX 8.0技术,它拥有5700万个晶体管,支持可编程的pixel shaders(像素渲染管线),但由于核心频率较为保守,性能上并没有超越上一代GeForce2的顶级型号GeForce 2 Utra。GeForce 3的两个版本产品分别是面向中低端市场的Ti 200和面向高端市场的Ti 500。【上图】Geforce 3 Ti 2002002年:Nvidia Geforce 4 MX和Geforce 4 Ti英伟达在2002年2月发布了面向中低端市场的Geforce 4 MX显卡以及面向中高端市场的Geforce 4 Ti系列产品。这两系列产品也非常有趣,其中:MX系列:继续沿用Geforce 2的架构,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NV17架构;Ti系列:继续沿用Geforce 3的架构,并且在其基础上开发出NV25架构。GeForce 4 MX和GeForce 2 MX一样也是使用2个渲染管线,但却拥有更高的核心频率,同时,GeForce 4 MX在显存管理方面也得到了加强。但遗憾的是GeForce 4 MX仍然是一款DriectX 7.0显卡,尽管性能上表现优秀,但在DriectX普及的年代,无法支持最新的DriectX版本是GeForce 4 MX的一个硬伤。在型号上,MX系列包括MX420、MX440以及MX460,其中:MX420的核心频率为250MHz,使用166MHz的SDR显存,MX440的核心频率为275MHz,使用200MHz的DDR显存,而MX460的核心频率则提高了300MHz,使用225MHz的DDR显存。。【上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英伟达MX 420【上图】面向高端消费者的英伟达MX 4602003年:英伟达的补救措施由于NV30的失败,英伟达很快就推出了继任者GeForce FX 5900显卡,这款显卡沿用了NV30的架构,但却使用了的256bit显存并提高了定点运算能力。英伟达还面向主流市场推出了FX5600(NV31)和FX5700(NV36)。FX5000系列最高端的型号是FX5950 Ultra,当然,你或许知道有几张卡叫PCX 5900、PCX 5950等。PCX系列前缀的显卡就是第一代采用PCI-E接口的FX5000系列显卡,然而,这一代产品并不是原生PCI-E接口,而是属于内部转接,即由AGP 8X转PCI-E X16。【上图】FX5950 Ultra&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请选择删除原因
确定推荐该回答?
我电脑现在是英特尔显卡驱动,我下载了英伟达显卡驱动。怎么样吧英特尔换成英伟达
这个情况肯定是双显卡造成的,Intel是集显,现在IntelCPU都有集显,英伟达是这个型号笔记本带的独显,两者是可以切换的。已解决问题
笔记本上英特尔主板对AMD显卡兼容和支持会不会不如英伟达呢
笔记本上英特尔主板对AMD显卡兼容和支持会不会不如英伟达呢
和发热量有关系吗 求高手详细解答
浏览次数:1280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不会的!英特尔的处理器强过AMD。但英特尔的显卡方面远不如AMD和NVIDIA。所以无论台式还是笔记本,独立显卡除了AMD就是NVIDIA,别无选择。无论使用的处理器是AMD的还是intel的,只要你的主板提供了对应的显卡插槽,且电源的供电没问题就可以支持。笔记本厂商在制造笔记本时首先会对本本的硬件兼容性进行测试,然后再进行损耗和破坏性测试,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不兼容的问题,当然也必不可免有时候会出现有故障的机器,不过这种几率通常比较少。发热量主要跟显卡的制程和性能有关系,制程越先进发热量越低,性能越高,耗电和热量也就会越高。正规的本本在生产笔记本时都会考虑好本本的散热结构,因此本本有一定的热量是正常的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机箱嗡嗡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