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一家公司面试,老板给年纪大的老板做设计和我弟一样大!比我小好几岁

今天去一家网络科技公司面试,那个老总跟我说从我一进入他们公司,手_百度知道
今天去一家网络科技公司面试,那个老总跟我说从我一进入他们公司,手
今天去一家网络科技公司面试,那个老总跟我说从我一进入他们公司,手机里的信息就已经全部被获取到了,想问问这可能吗,我也是做it的...
今天去一家网络科技公司面试,那个老总跟我说从我一进入他们公司,手机里的信息就已经全部被获取到了,想问问这可能吗,我也是做it的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zxw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321
获赞数:642
毛线,他有这么牛的技术就不做科技工司了!你又没连接他们的网!别听他吹和这么神乎其神!
我也觉得有点不可能
铭泰海鲜城知道合伙人
铭泰海鲜城
采纳数:131
获赞数:288
擅长:暂未定制
可能的,如果你链接到了他们的wifi即使没有的话你的qq微信也是会有你的信息的传递,或者是对你的考验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我傻了个傻知道合伙人
我傻了个傻
采纳数:35
获赞数:45
擅长:暂未定制
怎么可能?
没有连接通过什么获取?
我也这么觉得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去一家公司面试, 老板老是盯着我看, 问我平时压力大不大|大妈|面试|老板_新浪网
去一家公司面试, 老板老是盯着我看, 问我平时压力大不大
去一家公司面试, 老板老是盯着我看, 问我平时压力大不大
邯郸人外出,当被问及是哪里的人时,因为地方偏僻,知者寥寥,加上口音发音不准,总会被人误听为是海、南,“哦,海、南,风景如画的地方”! 而每当这个时候,邯郸人总是在尴尬之余,不厌其烦向对方说:不是海、南,是邯郸,古代赵国古都,成语之乡,难道这个你也没听说过?去一家公司面试, 老板老是盯着我看, 问我平时压力大不大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爱情谈着谈着就变淡了,有的婚姻过着过着就结束了。感情;在甜蜜的的时候你就是你爱人手心里的宝贝,不懂得经营婚姻,一言不合就说分手;离婚。自然的也就变成了大家说的婚姻是坟墓,爱情是坟墓。【情感点评:如果你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不要怪别人,先找自己的问题,如果连自己的问题都找不到,那说明你们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姑娘,这妆有点不适合你李大妈乐呵呵地跑来告诉张大妈:“下个星期,儿子带我去欧洲旅游,坐头等舱、住五星级宾馆。”  张大妈问:“你儿子加工资了?”  李大妈笑道:“不是,他最近炒股赚钱了。”张大妈听完,眉毛拧成了个疙瘩。  送走李大妈,张大妈对老伴嘟囔道:“李大妈的儿子炒股赚钱了,我炒股赔钱了,我怎么觉得他们一家子旅游是我埋单呢?”中午正在捅下水道,外卖小哥送来了一份鸡排,我手里拿着棍子不方便接就让他给我放到桌子上,外卖小哥:“我以前就是专业疏通下水道的,我来帮你吧,”说着就掏出了工具,十分钟就搞定了,他擦了擦汗笑着说:“给你留个电话,下次堵了还叫我,”当初孤身一人来到这个陌生城市,老婆顶着和家人断绝关系的压力,跟我结婚了,当时我花了几块钱买了个假金戒指给她戴在了无名指上。如今我事业有成,就偷偷定制了个同款式的纯金戒指,悄悄给她换了过来。两天后她突然摊开手努着嘴对我说:老公,我把戒指不小心弄丟了。我:啊,现在可是真的呀。老婆:嘻嘻,我说的是两天前的哪只,哪只闪着不锈钢光泽的金戒指。截屏看你以后女对象长什么样我有一兄弟喜欢一女汉子,两人的关系也不错,经常一起打球,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告白,谁知这女汉子说“我只把你当兄弟啊!”他万念俱灰的低下头,我和几位兄弟就在附近,我们以为这场告白就此结束时,他突然抬起头来,收起了之前的失落,重新换上‘希冀’的神采,试探的问:“兄弟,能搞基吗?”本文为大鱼号作者儒千仞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编者按:本文作者TOM SZAKY是美国做回收利用、环保的TerraCycle公司的创始人及CEO。创建TerraCycly已是TOM SZAKY的第七次创业经历。2006年,TerraCycle被Inc.杂志评选为&全美最酷小型&,Tom也被评为&30岁以下,全美第一CEO&。TerraCycle公司创始人及CEO TOM SZAKY面试有长有短,有的可持续几个月,有的坐下来聊了几句就有了结果。但是前者适合公司的高级职位,我认为太长的面试周期对招聘一般员工并不合适。在过去的十来年里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试风格。首先,我不是很看重简历的内容,但关注这几个问题:应聘者是否频繁跳槽,是否跨行业跳槽;在一个公司做的是否长久。这很重要,因为人员不稳定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我认为,文凭只对工作经验不满5年的人有用。工作5年后,应聘者毕业于哪所学校、在学校里的表现如何已经不重要了(我只有高中文凭)。反应学历越高的人期望晋升的越快,不是在你这里就是到别的公司。当然,对科学或会计方面的职位,学历还是很重要的。我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简历的格式。不管是求职还是表述一个创意,都要向别人阐释清楚,这在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简历是否一页纸说清楚了?用语措辞是否流畅、给人以好印象?另外,我认为看推荐信是浪费时间。哪个应聘者会附上对自己不利的推荐信?那篇推荐信不是满篇吹嘘夸奖?我的前员工们常让我给他们写推荐信,我发现写一些溢美之辞比写一定批评、否定的话并作出分析解释要容易的多。我对招聘我前员工的人和公司又没有兴趣,我为什么要浪费我的时间为他们写那么多细节问题。所以,我会自己挖掘出我所需要的信息,作出判断,而不是靠应聘者提供的推荐信。我一般把面试时间控制的比较短,更多地凭自己的直觉去判断。所以,一般我的面试时间只有5-10分钟。首先,我会问他/她为何想到TerraCycle工作。我希望应聘者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能感染我。如果他/她对我们所做及我们的梦想没有激情,甚至不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那面试就到此为止了。然后我会让应聘者具体描述一下他们在过去的工作中所犯过的最严重的错误,让他/她把具体细节讲清楚。让我吃惊的是很多应聘者都稍作思考后说自己没犯过什么大错误。在我看来,这样的应聘者不是在撒谎就是一点也不敢冒险。这两样都可以搞砸面试了。我最后的问题是测试一下应聘者的专业知识,但我不会只问无关痛痒的小问题。比如,有应聘市场职位的,我可能会问:&假如我们在2000英里外一个城市的项目运营不佳,现在给你10天时间,5000美元的预算(意思是说你要让这个项目扭亏为盈),你会怎么做&其实我也不是非要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很多人,遇到稍微有点非常规的问题,就答不上来了,并说那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样这个人就直接被否掉了。我面试的目的,首先是看应聘者是否有激情&&员工的最优质资源;然后,看他/她是否勇于接受挑战,是否喜欢让不可能变为可能;最后,我会问他们为什么想加入我们公司&&是薪水高还是说这里更有家的氛围。这样,那些只走寻常路的被排除在外了,并且你也知道了他/她是真心热爱这份工作还是只把这里当做他50多个职业停靠点中的一个。当然,我们也测试应聘者必要的技能(不要轻信他们简历中所写的)。我们测试大字速度&&他们是单指打字吗?如果这个职位需要用Excel,我们也测试Excel水平。我们会给他一堆数据,让他整理成表格,并生成对数曲线图。如果是PowerPoint,会让他做一个幻灯片。我早已记不清有多少人对他们的技能撒谎了,所以测试必不可少。对那些坚持的人我也很看重。如果有人一直给我发邮件或打电话,或者是比常规的求职工作做的更多、更认真,我觉得他们不只是要找份工作,而是对我们的工作真的很感兴趣。所以当我们拒绝时不一定是拒绝,坚持和使性子可是两码事。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都会犯错误。我的面试里基本上四次中有三次是成功的。如果新招的人在最开始的几周或几月中,和公司难以融合,就像把方形的桩打到圆形的洞里一样难,那我会辞退他。你可以教给他各种技能,但人的本性是很难改的。(Via)相关阅读:
24小时报不停
ST长生11个一字跌停:市值蒸发141.8亿
斗鱼就主播调侃南京大屠杀言论致歉,将清查直播内容
星巴克与阿里巴巴或将合作推出送咖啡服务
日本近铁百货集团宣布入驻京东全球购
华为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销售收入3257亿元,同增15%
B 站公告:APP 下架整顿时间从 7 月 26 日到 8 月 25 日
兴牧生物科技获得波奇网千万级股权投资
款多多完成1.6亿元C轮融资,深度赋能珠宝首饰业
“骑电单车”获千万美金A+轮融资,KYMCO Capital领投
Twitter美国内容团队重组,视频仍是战略重点
印度宣布对进口太阳能电池征收25%的保障措施关税
特斯拉尝试Model 3新交付方式:直接送车上门
小米生态链架构调整:成立贵金属、投资部等部门
美窝家装完成A轮融资7000万,正式开启城市扩张
工信部就信息安全问题问询腾讯、携程、爱奇艺等
FF宣布启动整车组装,贾跃亭称提前完成阶段任务
黑莓卷土重来,即将在海外市场发布两款新机
2020年移动支付规模达2万亿美元,苹果支付占比超过50%
搜狐高管解读财报,预计明年二三季度盈利
调查:美国报社编辑部员工人数10年下滑45%
拼多多称正遭受罕见波次网络舆情攻击
法国将全面禁止初中以下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交通运输部推进信息公开,网约车被纳入“重点公开范围”
阿里巴巴回应“CDR搁置”:条件允许就回来
FF 91首台白车身完成,汉福德工厂已启动整车组装
黄峥发布致员工信:坚持本分,从消费者切身利益开始持续改
特斯拉发周边产品,“冲浪板”全球限量200件
廉价版新iPhone边框将变窄,或优于高价版
腾讯与三星成立合资公司欲联手开发AI设备
法拉第未来宣布完成FF 91白车身,12月向客户交付整车
诺基亚获迄今规模最大5G合同:运营商采购35亿美元设备
「麦淘亲子」完成近千万美元B+轮融资
医联完成10亿元D轮融资,中投中财领投红杉华兴参投
谷歌挖来索尼游戏老兵:或从事Yeti游戏流媒体业务
特斯拉欧洲建厂计划已进入谈判阶段
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营收523亿美元,同比下滑4.13%
搜狐第二季度营收4.86亿美元 同比增长5%
传亚马逊开发新手机 回应:只是开发App界面原型
B站公告称APP下架整顿时间从7月26日持续到8月25日
IBM、巴克莱、花旗等与外汇结算提供商测试区块链应用商店
秒拍被永久下架?官方回应称正在积极整改
印度或将要求亚马逊、Facebook等在当地存储数据
富士康否认大规模裁员、关闭产线 但存在“汰弱留强”
麦当劳推出”数字货币“MacCoins,给巨无霸汉堡庆生
SpaceX引领新一轮太空竞赛,火箭发射越来越便宜
腾讯否认发币传闻,腾讯区块链不发行数字货币
OPPO拆分子品牌Realm,主打性价比攻占年轻人市场
医美APP更美D1轮融资5000万美元
Slack收购企业内部协作领域的前霸主Hip Chat和Stride
360搜索上线原创图片认证区块链平台“图刻”
支付宝小程序预计本周内全量开放
净资产转负,乐视网再度大跌创出新低
MH370调查报告公布:无法确认客机失联原因
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BATJ包揽头部位置
阿里最新股权结构曝光:高管和董事合计持股降至9.5%
物联网芯片和平台供应商蜂电完成60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招商局创投
中国移动将发布一款基础百元机
iMassage垃圾短信纵横,苹果称无法完全屏蔽
微软Surface仙女座曝光,双屏三向视频通话
太阳能无人机明年将正式试飞,可连续飞行一年
共享住宿空间品牌千屿获融资,要将滴滴模式引入酒店行业
福特申请车顶无人机专利,可被用作备用传感器
电信运营商上半年数据出炉,联通4G用户增速放缓
亚马逊正在研发新手机,原型机操作很直观
健身品牌「Shape塑健身」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要做数据驱动的健康管理平台
传滴滴收购ofo谈判进入尾声 滴滴不予置评公司愿意花钱和成本去培养一个完全的新手
时间: 4:44:13
&&&&&&&&五百强女白领的职业经历谈&&&&在天涯发现一个老贴,时间跨度挺大,写得很有意思,还发现她跟我一样是ACCAer,还在同公司工作,哈哈,先脱水拜读在去套磁。分割线---------------------------------------------------------------------------------------------上班一年之二-今天下午面试别人的心得今天下午又和部门头头interview了一个人,心得如下:interviewee在外资企业工作了七年,包括三洋和松下,申请我们公司在宁波的一个经理职位。30岁,未婚,姿色很一般。老板每次面试问的一样的问题有: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自己的前一个老板对自己的评价是怎么样的。自己对前一个老板是怎么样的。在工作中怎么样完美处理和老板之间一个激烈的矛盾冲突。熟悉什么软件我的心得:一定要举简要的例子来支持自己说的话。答问题一定要答到点子上。那个interviewee在一个问题上纠缠了半天也没答到要害,搞得气氛很沉闷。自信!!!我老板用英文问,那个candidate用中文答,语言很重要。工作经验很重要,personality很重要,视野很重要。要明确回答自己在这个新公司的target,一年,三年,五年target。最后我老板问她expetivepayment,她说thirtyfivethousandstofiftyfivethousands.老板叫我记下来,我就想当然记了。送走她以后老板才说她要3万5到5万5,我晕死了!狮子大开口啊。老板的评价是“开价太高了,英语不行”。我感觉这个面试很沉闷。临走没有对我老板说thankyou和byebye,这一点也被老板事后批评了。那个人的bra穿得很糟糕,象两个铁饼一样突出来。职场中的形象和能见度往往重要过专业素养。&&&&&&&&&&&&分享到推荐273人666人喜欢喜欢&&&&&&&&?&&&&3:31:39抹茶上班一年回顾之三--跟着老板面试别人我的老板很有意思,他要面试别人经常叫上我一起,也让我问问题。我觉得这对我很好,可以让我学到很多工作以外的东西,自己将来跳槽也有个谱,^_^。面试的穿着打扮和气质很重要,有几个人就穿得挺猥琐,我想在见面的前五分钟的第一眼印象和谈吐就已经决定了结果了。面试的目的主要是拿到这个新公司的offer,但是同一个职位经常有好几个人申请,所以任何面试和跳槽都是有不定性的。几次面试,我的一点认识:1。轻易别跳槽。即使跳也要在公司里爬高了一些了再出去找更高的职位。我参加过我老板对别人的好几次面试,只有一次是成功的,那个唯一得到offer的例子还是我们公司里的同事内部申请了我们部门的一个职位,本身大家都很熟悉了,工作上经常打交道的。基本上外部应聘的来被我老板面试的,没有一个得到offer的,而且好几个得到的评价都不高,甚至评价较低,包括一个七年外企工作经验的经理(就是上次我说bra穿得好似铁饼的那个jj)。2。我相信很多大公司在寻找中层经理人的时候都是优先在公司内部提拔的,所以还是在公司里面好好做的好,先爬高一些,出去才好找更高的位置。而很多大公司在寻找高层经理人的时候都是外部招的,最常见的是通过猎头,所以我觉得自己去找高层的位置是很难的,而且也很难拿到这些信息。3。根据我在公司一年以来的观察,能留下来的,在某个部门干上两年的人,都是挺厉害也很适合这个职位的。好几个人都是新来干了几个月就走掉(要么公司不满意要么自己不想干了)。还是原先的员工最自信,并且老板最满意最喜欢的,还是干了两年的那些个,有升职的机会我想一定会先升他们的。&&&&&&&&4。相比之下,校园招聘的面试真的轻松好玩多了。基本不问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也不会问为什么跳槽,前老板如何看你和你如何看前老板之类的常见又难答的问题。社会招聘的面试很tough,而且来面试的人肯定是目前没有工作,或者铁了心想离开之前的工作,这种心情下来面试真的是好痛苦。在跳槽的时候,新老板很关注被面的人有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这个时候其实很矛盾的,如果面人申请的是和原来工作内容基本没啥大变化的职位,老板会觉得这人在同样的职位和水平干&&&&&&&&&&&&了好几年会没什么发展和转变的空间。如果申请的是和原来工作内容差别比较大的职位(这个差别不是指从科学家应聘厨师的差别,而是在同一部门中的转不同职位都算是很大的差别了),老板又会因为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而根本不考虑他(昨天那个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公司不会花额外的钱和成本去培养一个社会招聘的人。而校园招聘就好多了,公司愿意花钱和成本去培养一个完全的新手。&&&&&&&&5。面试别人的人也会成为被面试的人。比如我老板,还有将来的我,呵呵。&&&&&&&&?&&&&3:34:11抹茶上班一年回顾之四--老板的语录我老板对我说过的一些话,不好意思有英文,英文是原话,中文是翻译。旧老板(新加坡人):Dontbefrightenedinthiscompany.Neverbefrightened.在这个公司里永远不要被吓倒。&&&&&&&&Networkisveryimportant,communicationisveryimportant,youneedtobuildyournetworkinthiscompany.Seekhelpsfromotherswhenyouencounterdifficulty.人际网络很重要,交流很重要,你要在这个公司里建立你自己的网络,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寻求别人的帮助。任何事情做三遍,才能真正的熟练。如果团队领导做了决定,其他人必需服从,否则工作将无法开展下去。&&&&&&&&新老板:Dontargue.不要争辩Bossisalwaysright.老板永远是对的。不要越级。不要对老板说“你作为领导应该怎么样怎么样”Aftermydecision,justfollowup.在我做了决定之后,大家都跟着做。&&&&&&&&&&&&旧老板:Youareverygood,youlearntfastandworkedhard.你很能干,你学得很快,你工作很努力。新老板:你不幽默,不幽默的女孩子嫁不出去。&&&&&&&&旧老板:我看到你能一个人静静地留在这里加班而从不抱怨,我就相信你一定能把这份工作做好。&&&&&&&&新老板(中国人):别加班了,你应该去找男朋友,去约会,去减肥,去买衣服,去美容,去整容(!)&&&&&&&&旧老板:youdonthaveahusband,youdonthaveafamily,youshouldtaketheXXexam,thenyouwillbebetterandbetter!你又没老公,你又没家庭,你应该去考xx证书,然后你就会越混越好。&&&&&&&&新老板(有时对我讲英文)youdonthaveahusband,youdonthaveafamily,youshouldgotofixedaboyfriend,otherwiseyourstandardwillbelowerandlower.你又没老公,你又没家庭,你应该去找一个男朋友,否则你的标准会越来越低。&&&&&&&&新老板:你应该花费你业余时间的一半来打扮,花你周末的全部时间来打扮。&&&&&&&&&&&&Gotoattendthissingleparty,bidahandsomebachelortospendweekendwithyou,Iwillgiveyou500rmbbudget.你去参加这个单身派对吧,投标一个单身帅哥陪你过周末。我帮你出500块钱。&&&&&&&&我给你介绍我的mba同学吧,你想要。。。。。的主编还是想要。。。。。的总经理?&&&&&&&&(语重心长地)多读点书,考到xx,你现在比我刚毕业的时候起点高多了。&&&&&&&&?&&&&3:34:52抹茶上班一年之5--在职人员跳槽面筋我申请公司内部的一个职位,今天早上作为candidate被面试。是电话面试,时间一个小时。面试官其中一个是香港人,说话听得不是很清楚,好几个问题重复问他,晕。印象比较深的和难答问题有:1。有什么businessdevelopment的经验和skill。要求举例子。具体到,如果把一个项目的proposal推荐给公司高层,需要那些指标和内容来说服公司高层接受这个建议。预期IRR达到多少才是一个可以被公司高层接受的proposal。还有一些名词的理解,例如costofcapital,回报率,npv算法。&&&&&&&&2。在工作中跟老板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如何说服老板。要求举例子&&&&&&&&3。自己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自己喜欢在项目中和团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求举例子。4。如何去了解一个目标资产的经营情况。&&&&&&&&5。是否知道如何使用DCFMODEL(不懂)Businessvaluation如何衡量。&&&&&&&&&&&&6。参加过什么financial方面的培训。&&&&&&&&7。PROJECTMANAGEMENT的流程。一个project的actionplan包括那些要点。(我答:什么事,谁做,如何做,在哪里做,deadline和完成任务的bottomline)&&&&&&&&8。Buninessintelligence/awareness具体到,有没有剪报的习惯,看什么杂志。爱看什么书9。如何定下自己的performance目标。对2003年performance满意否。对今年的绩效有什么评价。还有没有进步的空间。&&&&&&&&10。好胜心强否?(举例子)&&&&&&&&11。timemanagement的skill具体到,目前如何安排一个月里的工作。如何分配每天的时间。自己的备忘录checklist是如何分类和管理的。&&&&&&&&12。如何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工作之外有什么社会活动。(想跟他说我工作之外还特长挖坑灌水)&&&&&&&&13。对我即将去工作的城市有什么认识。&&&&&&&&如果我得到这个offer,location不在广州,呵呵。还真的有点难舍难分啊。。。。。。&&&&&&&&今天学到的interviewskill是,学会举例子。今天遇到的困难是,遇到好几个专业名词,都不会。都是那个香港人问的,忘了跟他说“不会的东西可以学!”&&&&&&&&&&&&PS:那是两年前我内部申请我们公司北京的一个职位,offer给了一个清华大学的MBA。那时候我还完全对ACCA无概念,现在回顾起来问的问题其实都是2.4和3。7里头的,现在我都可以答出来。可见平时做好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啊。&&&&&&&&?&&&&3:38:02抹茶上班一年回顾之六--帮新同事training了两个小时&&&&&&&&部门新来一个同事,刚才我给他training了两个小时,因为他要和我做非常类似的工作。听众还有我另外一个同事和我老板。主要给他讲了我们下面6个合资企业和广州办公室的业务。讲了我的工作,讲广州这边怎么跟海外打交道。我给他讲我平时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人,里里外外有30多个,一半在国内,一半是国外的同事。这些同事跟我关系都挺好,我最喜欢的是在伦敦的brent,见过两次,加起来7天,打过很多次电话。拥抱过一次。他今年41岁,很帅很帅。他将来一定会做到我们group的vicepresident的!还讲了很多我现在做的technical的东西。我觉得自己真是才思泉涌,越讲越起劲。。。。这些都是我这一年里面在工作上学到的东西,自己从来没有总结,真正有机会说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心里对工作有这么多的东西好讲。平时对工作其实很少放在心上,但是不知不觉这些东西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training完了我同事说我思路很清晰,讲得很好。但是说我工作上的逻辑就没这么清楚,:(我不禁想是不是因为我的经验尚少?还是我真的水平有限?我另外一个同事还说我presentation作得好,表达能力很好,原话还说“名校出来的学生就是不一样”。真是不好意思啊。&&&&&&&&我老板对我很好,让我带新同事带三个月。不过这个新同事本来就很厉害,是加拿大的CGA.去年我进来的时候,没有人专门带我,每次去问人还挨了不少骂。我觉得每个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很重要的,至少影响自己工作的风格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同事知道我喜欢上bbs来说我工作上学到的事情,说我很好,喜欢share自己的想法和心得。我老板叫我不要上bbs总是说他的事情和发表他的语录。。。。。呵呵&&&&&&&&?&&&&3:43:16抹茶上班一年回顾之七--今天培训的员工发展今天广州的人力资源经理给我们讲员工发展,下面是一些比较通用的笔记。1。公司发展和员工发展是互相影响的。2。任何公司的组织架构都是金字塔型,在上面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领导力。做GM的一定要对公司的各个部门有了解,最好在主管营运的部门有工作经验。3。如何预测自己的公司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a.公司有没有完善和公平的人才发展系统和培训计划。b。自己部门的领导是不是了解并且帮助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c。自己有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想想如何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干。&&&&&&&&4。一个公司里面,谁好用,谁不好用,老板心里一清二楚。好机会总是给了老板心里觉得好用的那些人。5。大学毕业生的前三年,主要发展自己的focusfunctionability(不好意思不知道中文意思)大学毕业前三年做好自己的业务工作。三年之后用两年发展领导力和管理能力。我心想五年之后还不升官发财怎么办???&&&&&&&&6。人才的波士顿矩阵&&&&&&&&risingstar|Highpotentialtobeexeco||--------------------|----------------------------|emergingleader|functionalexpertise|&&&&&&&&&&&&往上面走是发展领导力,往友边走是发展专业技能,---------------------------------------------&&&&&&&&7.优秀员工的三大竞争力--鉴别自己的技能,识别和达到更高职位所需的技能。基础竞争力--比如说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会开车,数字逻辑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等。核心竞争力--领导力能力,谈判,项目管理,决策力,行动力,处理危机和冲突等等。专业竞争力--比如说财务、金融、计算机、业务拓展、市场和销售、公关。&&&&&&&&8。个人职业发展的几个工具只介绍一个能适合每一个人的,就是做好1年3年5年10年的职业目标,鉴别实现这些目标在不同的阶段需要那些技能和知识。好机会总是钟情那些有准备的人。&&&&&&&&9。HR经理说,一个职位总是留给最合适的人,不一定是留给最好最厉害的那个人。我说,和找老公道理是一样d。:)&&&&&&&&?&&&&3:44:12抹茶上班一年回顾之八--第一次遭遇办公室人情陷阱我老板要走,我同事叫我和她两个人自己出钱请老板还有老板的家人吃个饭,因为老板平时对我们确实不薄。我们想在中信三楼的流金岁月请他吃,于是叫我去约老板,但是老板征求了老婆的意见是说,叫我们去他们住的星河湾的会所请他们吃。我再转告给我同事,我同事很不爽,说“哪有这样的,他老婆怎么这样的。”并且同事叫我“去跟老板讲,星河湾太远了,我们不去番禺吃,我们就在中信请!!”我和这个同事平时开玩笑习惯了,我就附和了她一句,说“是呀,我们好心好意请她吃饭还要上门去请,太不行了”&&&&&&&&&&&&稍后我和同事老板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这段对话从我的同事口里说出来,就变成了,老板的老婆叫我们去星河湾吃饭,是我说“他老婆真是的,我们好心好意请她吃饭还要上门去请”。我同事挑逗我的那些话就完全没说过了。。。。。sigh。觉得自己是第一次遭遇办公室人情陷阱,以后要小心小心。。。。。平时在公司大家都比较随便,我的同事和老板经常一起开玩笑,所以我也以为我也可以这样说话。我这次的教训是,不管别人多随意的说笑,不要以为自己也可以这样。。。。。。&&&&&&&&?&&&&3:45:34抹茶工作一年回顾之九--女同事和女老板公司里有些同事也给我感到他们身上有些很好的personality。尤其是女的,在我眼里她们在工作和家庭上都兼顾得很好。如果学到她们身上的最突出的个性优点,我自己也能变成很好的。比如我同部门的一个同事,她给人感觉她对人很好很热心,有什么烦的事情她塞给我,但是有好的事情她也会叫上我。她会说话,和每个人都挺聊得。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不作老板,有这种个性使她在公司里左右逢源。特别顾家。我有时候很蠢很木,但是我努力作一个随和的人。另外一个是个挺漂亮的jj,30多岁,很多人说她很聪明很有悟性。我工作了一年,身边公认的聪明又有悟性的女人其实是很少的。这个jj是把工作和个人生活分得很开那种。我刚来的时候她的工作交接给我,她自己升职去做经理了。那时候我经常被她凶,有一次被当众骂哭了。。。。。但是现在我们经常在一起嘻嘻哈哈说说笑笑,天知道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是属于有实力的海龟派。。。。有一个jj我很喜欢她,中大管院的。我们两做的工作类似,所以我经常去问她,我们遇到问题经常一起商量和讨论,她有不清楚的也很信任的来问我。除了专业能力,这个jj最讨人喜欢的地方是总是面带微笑和耐心。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让人觉得很愉快。我觉得其实一天下来一直面带微笑是很难的,尤其是发自内心。还有一个香港来的女老板,自己做事认真,也很适当关心别人,我不是他们team的她也经常理我,问问工作怎么样。每次我有不明白的问题,她总是用普通话给我解释得很清楚,还不忘跟我“谢谢”我同事评价她是标准的外企女老板。这四个人让我看到女人如何play普通员工和领导人的角色,当然我们年龄尚小,不用太世故而失去本色:)&&&&&&&&&&&&?&&&&3:47:01抹茶上班一年回顾之十--人来人往,我们是谁昨天跟老板和外地直接对他汇报的人开了最后一个电话会议,今天就是我老板在公司的lastday了。他正在收拾东西,很快就走了。我不敢说他在这里的十个月在公司赢得了多少的威信和声望,但是对我来说,是很唏嘘的。昨天下班的时候我是和他一起下楼走出门口的。后来我坐在车上,等红灯的时候他刚好从面前的人行横道穿过。我知道他是走到宏城广场去坐楼巴回家,跟朋友说载他一段吧,然后我打开车门大声叫他的名字,他却听不到直接过马路走了。。。。。。我当时觉得我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们的一生中,不知道会有多少次这种情况,想叫的人从面前经过,大叫他,他却不会听见,然后自己很无奈。&&&&&&&&这个老板从一开始就对我很好,他刚来的时候我觉得他傻乎乎的,连在哪里租房子怎么填报销单怎么报医药费,都要问我。整天宣扬自己如何怕老婆,找我帮他交电话费。时间长了,会觉得员工和老板之间的了解很多。他对我的coaching其实很多,尤其关心我的个人问题,因为那时候我整天在加班,心情也很茫然。工作上也帮我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方向,之后怎么实现就靠我自己的努力了。&&&&&&&&我真的很感激他,虽然他的确很普通,不是一个很伟大的老板。&&&&&&&&我们公司经常有新同事来,旧同事走。。。。。。我在这里一年,至少欢迎了20个新同事,送走了8个左右,其中两个是我的老板。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但是我经常会想起离开的人们,想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工作开不开心,生活得是不是愉快。看到这些离开的同事,觉得职场很是冷暖,经常都是,人未走,茶已凉。&&&&&&&&这个老板临走几天已经不怎么跟我们很频繁的说话了,而平时有不少时间在讨论工作,或者说说笑笑。我发现每个同事要走之前,其他跟他比较好的同事,也都没什么表示,很少再表现出平时刻意的友好和热心关怀。&&&&&&&&&&&&也许这就是公司职场吧。我想起我读过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虽然我毕业了,但是我还是可以回到校园里去走一走,只要是我愿意的时候。但是离开了这个公司的人,很难再有理由再走进来。离职之前,会要求退还电脑,注销信用卡,交还门卡,还回机密文件,清理工资,甚至要被人监督着交接工作,表示自己和这个公司再无任何瓜葛。&&&&&&&&新人来,旧人往,对于公司和同事来说,我们是谁呢?&&&&&&&&?&&&&3:48:19抹茶上班一年之11-我们有多重要&&&&&&&&一年前刚上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对公司挺重要的。呵呵,我知道自己那时候是很naive。HR的人总是说,你们本科生对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资源,公司给了你们一个很好的发展项目,你们是非常受到重视的。后来我觉得我的老板也好重要哦。他是亚洲业务的财务总监,他提出辞职的时候,我还说“一个月招不到人接替你的,你这么重要,他们不会放你走的。”结果上周我老板走了,管理层需要3个月的时间来找人,于是我在这三个月里面都没有老板,公司暂时也不需要财务总监(!)昨天我对我们部门的那个同事说:“你好重要哦。”我是很认真的,因为她要给全公司的人讲课,还要负责下面6个合资企业的审计。我的同事马上说:“我对公司一点也不重要,我对谁都不重要。我只对我的1岁半的儿子最重要”&&&&&&&&看了昨天yangting写的那个30岁的帖子,我不禁想,我们究竟有多重要,我们对谁才是最重要。我现在已经渐渐觉得我们对公司并没有那么重要了。大公司是一碗水,舀走其中一瓢,它仍然波澜不惊的是同样的一碗水。&&&&&&&&我的老板说,他在香港和美国交个人所得税的时候,只要能证明自己的儿子没工作,老婆没工作,还有他和老婆的双方父母都没有工作,就可以按照人数少交很多的个人所得税。这些人,都是他的“dependence”,翻译成中文叫做依赖者。&&&&&&&&&&&&我想了一下,我现在没有一个依赖者,所以我觉得无牵无挂,生活来比较的轻松。对于我老板来说,虽然他赚的钱是我的数倍,但是他的dependence的数目是我的无穷倍,因为我的是零。&&&&&&&&将来我的父母肯定是我的dependence,十年以后,他们要靠我照顾。他们能很健康平安的生活,也许家里会有不少事情要我来帮他们扎主意。以后我的小孩也是我的dependence,我要教育和抚养他们。&&&&&&&&所以,我们对自己的dependence最重要。为了让这些dependence能够好好的,我们对于自己的价值也越发的显得重要了。所以我要好好工作,好好活着,首先让父母放心和逐渐享受到我的报答。&&&&&&&&还有一个人,我也希望我对他很重要。在他忙碌的时候我能照顾他,在他失意的时候我能开解他,在他得意的时候我能一同分享.如果你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个人人,一定要给他/她知道,你就是这么的重要,:)&&&&&&&&?&&&&3:48:42小大叔(坐火车时不要打瞌睡)相当有道理!MARK&&&&&&&&?&&&&3:50:38抹茶上班一年之12--我老板从月薪200元到4w元的故事之前有个全国出名的帖子,说一个人怎么从月薪400变成4w,引起不少的轰动。我觉得那个人的经历比较取巧,赶上了好时候,所以发达了。我的老板,是从200块薪水混到4w,韬光养晦,闻鸡起舞,有一些传奇的色彩。我来讲讲&&&&&&&&&&&&他的经历。&&&&&&&&我老板1991年从一所很普通的大专毕业,跑到深圳的玩具厂打工,就是那种很多顺德东莞典型的私人工厂。当时他的工资是两百块,住在工厂的宿舍,据说身边全是打工妹。不过我想那时候200块可能和现在1000块差不多呱?&&&&&&&&他做了两年然后跳去一家酒店,做一个普通的会计,也不是什么好工作吧?好在有了一些工作经验,工资变成了600块。&&&&&&&&那个时候外资会计事务所开始进入中国,最先到深圳。我老板申请到深圳的德勤10年前那个ACCA的半工半读的工作。每天上半天班,上午在事务所打工,大概做些复印打印的工作,给那些香港来的的会计师打打杂。下午就有半天可以自己读书,他在那里接触到中国最早的ACCA教育,每天下午到晚上在读ACCA,有时候宿舍关电了还跑到酒店里的洗手间里去借灯光读书。然后用两年半的时间考到了ACCA,是中国最早一批得到ACCA资格的中国人。。。。&&&&&&&&他在德勤拿到的工资是3000块,我想那时候是很高的薪水了。四大刚进来的时候,还是很大方的。&&&&&&&&ACCA很难考,需要大量的时间阅读和做练习,所以我老板在毕业之后的六年时间里都是没有女朋友的,可怜的光棍一个。又没钱,又没事业,又不帅,个子也很矮(1米6)&&&&&&&&这期间AA安达信也进了中国,正是需要本地人才的时候,于是我老板结束了德勤的半工半读,跳到安达信成了AUDITMANAGER.&&&&&&&&到1997年,我老板从安达信被挖走,漂泊到重庆的一家外资的电厂做财务经理。那个电厂在很偏僻的地方,发电的原料是煤,他每天早上上班先穿过一大堆黑色的煤,然后到办公室。他在重庆这个厂做了六年,从财务经理爬到总经理。&&&&&&&&&&&&更大的老板觉得这个员工踏实,忠心耿耿,于是资助他去芝加哥大学读EMBA.那个东西的学费是7。8万美金,每个月要到国外读书一个星期,总费用超过100万了。但是他的公司资助他,于是他从一个大专生成为了美国名校的EMBA。&&&&&&&&EMBA还没读完他就跳到我们公司做了亚洲的财务总监了,年薪超过50W,具体多少我就不讲了。因为是中国第一批ACCA,所以很早又成为了FCCA的会员。在安达信做了两年,安达信很多香港人,他被一个香港的注册会计师带了两年,就申请成为了香港的注册会计师。&&&&&&&&到现在,他已经不需要靠工资去生活了。他在重庆的时候买的几套房子现在都升值了。他自己的工资花得也不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跟老婆结婚以后少花很多钱”。他们一家3口,加上老婆的妈妈在这边照顾,一个月下来生活上花的钱跟我一个人差不多。此外还投资股票和基金(一早就叫我每个月坚持拿1000块来买基金,只要跟着他买哪种就好了。)&&&&&&&&?&&&&3:52:00抹茶上班一年之13-大公司用人的条条框框大公司像一缸水,舀走其中一瓢,它还是波澜不惊的一缸水。我一不小心掉到了这么一缸水里面,水有多深,至今自己还不知道。我发现大公司里用人的条条框框实在是非常多。举个例子,我现在的职位是财务总监的助理,不是文秘性质那种。级别是第十级,五年之后我应该能到第九级,如果我还在这里的话。如果不是应届毕业生,社会招聘那种,进来就是第九级,至少也要3、4年经验的。在第九级认真干两年,升到部门经理或者主管,变成第八级。从第十爬到第八,可以说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工作绩效,加上一些机遇,和老板的赏识。第八级以后,条条框框就开始了。&&&&&&&&第八级的所有员工会放在一个PROGRAMME里面,直接上司和HR经理,以及大老板,会定期开一个员工发展的会议(叫做PEOPLEDEVELOPMENT)。直接上司在这些会议里面对自己的员工提名,把比较突出和具有潜力的员工放入RISINGSTAR和HIPOPOOL.将来提拔第七级的高级经理的时候,就优先从这些第八级进了RISINGSTAR的员工中挑选。有的人先进了这个人才库,但是表现不如人意,也许在下一此员工发展会议上就被踢出来了。公司的同事谁在hipo里面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每个人都好像瞎子摸象一样在这里混。有的比较会混的人,也有的是真的很能干的,这些人户流户流就从risingstar这里脱颖而出了。&&&&&&&&&&&&到了第七级之后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潜力测试,人才发展论坛。我们公司的第七级到第六级的人,多数是35岁左右,海龟,精力充沛,有海外工作的经验。在这个阶段的测试,是测试这些人能否具有爬到5、6级的潜力,还会不少的度身定做的培训,例如培训此人的领导力,影响力,财务知识等等。我觉得其中最好的是一个一年半的培训,这些人每个月会有一个星期集中到一起上课,一起上课的人都是公司里不同业务来的经理,上课之余大家一起搞teambuilding。上这一年半的课相当于读了一个在职MBA,质量和机会都很好。再有提拔机会的,就从这些人里挑。公司在全世界的人才策略都是这样,5、6级上的人,再参加各种各样的测试,到人才发展论坛上去发言去展示自己。再这些级别的测试没有通过的,就永远只能在5、6级上横向发展了。。。。。。。45级中的优秀员工会放入GLOBAL的DEVELOPMENTPROGRAMME,再有不断的测试和跟踪。这些人通常会从集团2、3级的那些大大老板中间找一个MENTOR,这些导师要发挥COACHING和指导的作用,并且在更高层的职位中帮他们留意提拔的机会,和给他们推荐。。。。。这些人的推荐真的很重要。我觉得这些条条框框显得很重要又很可笑,HR是这样执行的,管理层是这样做的。但是他们好像总是在内部找不到合适的人。在中国地区,每次真正有了高管的职位,都是找猎头从外面的大公司去挖。不少同事对这些条条框框感到很腻味,我的心得是,老板对自己的看法是很重要的。很多机会都是自己的老板给的,我同事就跟我说“老板认为你行,你就行!”&&&&&&&&?&&&&3:53:47抹茶上班一年之14:用绩效说话有人说:工作很痛苦。有人说,工作很快乐。工作以后,我听得最多也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绩效”,英文是performance。有的公司可能是用“业绩”,在我们这里还是翻成绩效比较好。我在上班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更没有想到公司里有一个重要的职位是performancemanager”绩效经理。绩效经理的直接上司是管strategy,planningandperformance的,就是战略,计划和绩效。在公司里,我们会看个人的绩效,团队的绩效,公司的绩效。&&&&&&&&&&&&个人的绩效就是个人在工作上的表现,这个最简单了,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到了年底秋后算帐的时候,最直接的就是看个人有没有做好常规的工作,如果手头有项目在做的,再看看项目完成的情况,如果在日常工作之外,你还有其他的贡献,老板就会对这个人评价比较高。打分的时候,会有好几个等级,我们分为OSE+E-EU.就是outstanding,superior,efficientplus,efficient,efficientminor,unacceptable。我一向只追求efficientplus,没有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毕竟拿到O和S的是很少数的人,而且每个人都很强的,所以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个人每年的绩效会被HR记录下来,和发奖金,升职,加薪水100%直接联系。所以我会有一种“不能行差踏错”的感觉。不同的岗位对绩效有很不同的衡量标准,我觉得做销售的是压力最大的,因为他们的绩效,随时都要用实际数字来体现,包括签单的数量金额,增长率等等乱八糟的,要经常被老板push去完成硬性的销售指标。销售的绩效,真正是很辛苦地“做”出来的。团队的绩效是由个人的绩效组成的,这种组成并不是个人绩效的代数相加这么简单。经理要对自己团队的绩效负责。所以我觉得做头目压力会很大,要是部门里有一两个故意坏事的人,那就惨了。难怪我的同事跟我说“做老板的,只要会管人就行了”。我常常在想,managepeople的skill能从哪里来呢?到了公司的绩效,范围就更广了。最主要是财务指数要达标,说白了就是要卖多少货,赚多少钱。同时公司也很看中其他方面,比如说对环境没有造成污染,没有发生安全事故,没有员工伤亡,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实现包容性和多样性,有没有培养应届毕业生,对社会和社区有没有贡献。不同的方面是有不同的权重的,加权得到公司的绩效。&&&&&&&&我也经常想,如果我自己拥有一个小公司,我会最注重哪方面的绩效。我会不会变得像绝大部分的私人老板一样,只看重利润,而故意忽略掉其他的。工作之外,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有绩效的,只是生活的绩效常常被我们自己所忽略了。生活绩效比较好的人,能够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在人群也会很受欢迎和拥有声望。我常常在做很多浪费时间和青春的事情,自己订下的事情总是自己做不到,不能专注。我想做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但是,我们不得不靠绩效来证明自己,用绩效来说话。。。。。&&&&&&&&?&&&&3:54:22抹茶&&&&&&&&&&&&上班一年之15:应对组织结构变化&&&&&&&&工作以后,目前,我最害怕的事情是失业。第二感到害怕的就是组织结构的变化,英文称为re-structure或者re-organize。这一年里面,我亲身经历的,或者看到的,有以下几种情况。而且,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我想,其他的公司和个人,也时不时会遭遇到组织结构变化的好处和坏处。对员工个人影响最坏的一种,是该公司在组织重组的时候,cut掉一整个部门。我有个同事以前在shell就是这样,shell在1999年裁掉了他那一整个部门,大家全都失去了在shell的工作。术业有专攻,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不可能提前做好准备跳到其他的部门找退路,而且坏消息通常都是到最后才给人知道。还有一种比较坏的情况,是公司对整体的经营方向和发展策略做重大的调整。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在中方和外方合资的公司里,当一方决定撤出这个业务的时候,员工也会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通常公司会给一些现金补偿,但是不多,算是资助员工一段时间去重新找工作。这两情况,最伤害的其实是员工的感情。我在上海遇到一个同事,说到被剥离出公司,激动到流泪。说是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想。人们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我看到的好几个大老板上台的时候,也会对手下的组织结构动一动,来显示一下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或者实现其他的一些目的。我老板刚来的时候就是如此。这一年里面,亲身经历或者看到以上几个变化的例子,我常常想,怎么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部门的变化会这么频繁???每次变化之后,常常需要1到2个月的时间来重新走入正规,员工也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心理上的,生产力上的,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但是,管理者永远都是认为结构重组是好的,不然他们也不会这样做。也有的人,善于把握机会,就成为组织结构变化的受益者。最近我老板离开的事情,对我是个不小的震动。他可以来去自由,不需要受到公司是否雇佣他的约束,来的时候很风光,走的时候也是潇潇洒洒。离开一个星期之后他已经想不起我的名字了,因为前台mm跟我说,他打电话来要转我的分机,但是想了半天想不起我叫什么名。因此我留意了一下那些在组织重组中得益的人,他们无一例外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做好了准备,这样,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能够随时无牵无挂的对过去说byebye。我那个shell的同事在email里对我说“BePreparedforchange(对变化做好准备)”。我想在,职场里,要想泰然自若和游刃有余,就是提前对变化想好对策。&&&&&&&&&&&&?&&&&3:55:00抹茶上班一年之16:工作的offer,生活的offer&&&&&&&&毕业前找工作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阶段:彼时,所以该面试的想面试的公司都面过了,也收到了几个据信,自己最想要的那个offer,始终是没有消息。期间是一段苦闷的等待。那时候我们宿舍的几个mm都说“等搞定工作,就再也不用想和offer有关的任何事情了”&&&&&&&&那时候我也是想,工作了,我再也不用想offer。可是现在我发现,我的工作和生活,演变成是在追求各种各样不同的offer。前段时间我申请我们公司内部调动的一个职位,是在北京,有7个人去竞争,最后他们没有选我。得到offer的那个人确实是很厉害,清华的MBA,之前有五年的工作经验,在我们公司也两年多了,实力非常强,据说长得还十分帅。可是我不知道,这个offer对他来说,会不会像对我一样这么重要。有的同事跳槽,都是得到了不错的offer才走。如果没有其他的offer,我便不敢离开现在的工作。这个时候宁波的老板想要我过去,对我抛出橄榄枝,我们双方都抛了抛媚眼,觉得这是个情投意合的offer。但是广州的大老板不放我走,觉得我应该继续留在广州。所以这个offer只好去找另一个人。我忍不住想,我们在工作的岁月里,会受到其他公司的诱惑,或者想跳槽想升职的时候,就不得不努力去追求那些更好的offer。除了工作的offer,我们还有生活的offer。比如说对一个人倾心,如果那个人不给出感情的offer,这份心意便是单相思。如果两个人互相给对方offer,那他们就会结婚,从此在一起不离不弃的生活。有的人用情三心二意,给出好几个感情的offer,这样的人我们说他很花心,但是还是有不少女孩想要他的offer。&&&&&&&&在英文写email的时候,有同事会说,今天我offer你一个午餐吧,他意思是要请吃饭。还有的同学在申请出国,拿到了学校的offer又不知道去不去是好。有同事在找房子的时候也老是说offeroffer,意思是房东愿不愿意以他开的价钱把房子租给他。我有时觉得很纳闷,有时又觉得很好玩,不知道明天的我又能得到一个什么offer呢?但是我知道了,想要得到好offer,就一定要有努力加上一些不错的运气,所以我说“谋offer在人,成offer在天”。&&&&&&&&BTW,我喜欢好offer。我找jas去买笔,他不给我offer;我找jocular去买虾子,他不给我offer;我想要系分gg&&&&&&&&&&&&,没有系分gg给我offer。这些生活中的offer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和满足虚荣心,所以,有offer真的很好。。。。?!!?_^&&&&&&&&?&&&&3:55:37抹茶上班一年之17:工资的意义&&&&&&&&前段时间有个很好的朋友,患了急性肾衰竭,住院半个月,医药费花了1w5。工作一年攒的钱,住院一次全花光。我那时觉得很郁闷,难道我们努力工作赚的钱,是用来看病的?上班之前,心里总是想,自己有工资真好啊,可以买想买的东西,去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东西。从小就有人对我们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读书高”如果是指工资高,那我会觉得很爽。我观察了一下周围的人(指正常在企业或者机关上班拿工资的人),对待工资的态度大概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像我们这样刚毕业一两三年的虾兵蟹将,拿着不多的工资,大部分用在吃饭买衣服和交房租还有应酬朋友。对于男孩子来说,金钱的压力会更大一些,因为大家都觉得男生是买房子买车子的主力。如果想读mba,还得自己先存一笔可观的mba学费。第二种是工作了五年左右的人,或者少数像yangting,这样的riceperson,5l工资除了生活,还可以供楼之余小打小闹的炒炒股票买买基金。我们公司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人,自己买了房子和车,有一个小孩,经常全家出去旅游,每个月能够固定的投资一点钱在股票和房子上。。看起来生活很滋润,其实也是靠工资在活。&&&&&&&&第三种是我老板那样的中年成功人士。在公司做管理层,一年几十万,但是用于生活的钱已经很少。大部分的钱用来投资股票,这种人买的都是很稳健的股票,不会赚大钱,也不会亏,还能享受股票分红。然后给小孩买一些国外的教育基金,或者去炒海外的股票(据说比国内的股市正规许多)。再有钱的投资个比较好的生意,弄个小公司。我希望将来我和我老公是这样的人。&&&&&&&&我的老板和同事,时常建议我,虽然我现在显然是第一种人,但是我可以提前进入第二种人。我可以先买个小房子,用每个月租房的钱来供个小房子,将来可以租,可以卖,和老公吵架了还&&&&&&&&&&&&可以潇洒的离家出走,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可是我现在不想买房子,那最好的提前进入第二种人的方法就是每个月买基金。这个我已经想了很久了,我可以每个月买1000块的基金,强制性存钱,顺便享受一下作为投资者的感觉。可是我一直都没钱,因为我老是想着把钱拿来享受生活。^_^。&&&&&&&&我不是很喜欢想将来的事情,但是最近知道了那个朋友生病的事情之后,我觉得很困惑,我们的工资到底用来享受的?还是用来生存的?还是用来留着养老看病的?&&&&&&&&?&&&&3:59:23抹茶工作快五年之一:你也是南美洲丛林的一只蝴蝶我们公司人很多,从工号就能看出一个人在这干了多少年。行销部有个小工号,接受我发给她的数据,和预算部LQ关系非常恶劣,对LQ很凶,LQ也毫不掩饰对她的讨厌,导致我也有点先入为主觉得这个人很难搞。今天她提了一个问题,我解答时最后附了一句“十分佩服你的钻研精神”,这个答疑的邮件也cc给了她领导。然后她回话说:“过奖过奖,偶很少被表扬的”。我就想,是不是她在她们部门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员工,其他人对她态度不是那么nice,她就会有一些脾气转发到对她服务的部门的人头上。今天还有一件事,我叫IT的一个男生改一个数据库上的东西,我们部门某个平时一贯嚣张的小头目追了一个邮件催他,还CC给IT的大领导。结果这个男生做完了也不太友好的回了一个:“抄送领导可以提高事情的重要性,让大家都重视它,但复杂的事情总需要点时间来解决。劳烦吴总耐心等待,泡杯茶叶,逛两圈回来下班前我就会解决了的。”一天之内两个类似的case,有时候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不好,是不是因为他在他的部门受了委屈。有时候我们受了委屈,是不是又发泄给我们周围的同事和我们的家人、朋友,就像南美洲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可能会导致澳洲的一场旋风。我们不经意的态度,也许会影响到别人一整天的心情和与周围人的关系。我想起自己前几天也是这样:早上我叫我们部门一个男同事跟我去IT开会,他正在&&&&&&&&&&&&忙别的事情走不开,又一时不好说不去,就支支吾吾了一会。我看出来他没空,而且我们俩平时还挺熟悉的,我就说“你去就去,不去就不去,yesorno就行了,不用想理由的。”说完我就转身急着去开会了。等我开会回来,他给我写了两个邮件,一个说我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发那么大的脾气,另一个还跟我道歉,说是他不好,改天请我吃饭。其实我很晕,因为我根本没感觉我在发脾气,只是有点着急,但是却给了别人一个“发很大脾气”的错觉。还好我们俩还算有点友情,他主动来问我,如果换一个人,也许就心存怨恨,我也不知不觉的跟人结下了梁子。办公室就是一个小社会,冤冤相报何时了。很多时候,一个人引发的怒火,往往被迁怒到另一个比较好惹的人头上,因为不管我们工作能力怎么样,识别办公室里谁好惹,谁不好惹还是很容易的。每天在办公室里,不妨多多给别人包容和微笑,也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好心情吧。&&&&&&&&?&&&&&&&&0:01:32Im(爱自由)M&&&&&&&&?&&&&0:01:34抹茶从毕业的那一天开始,我一直觉得自己在职场上很幸运:到BP上班的第一天,老板就说:这是个大公司,你会遇到很多的问题,youshouldneverbefrightened,尽管去问别人。BP搞校园招聘,我和另一个男生去宣讲会介绍自己的经历,他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作为应届生,只要在你能够asktherightquestionfromtherightperson,总会有人帮到你”。在这样的氛围里三年半,使得我的哲学渐渐形成:作为问问题的人,要找到答这个question的rightperson是最快的获得答案的方法;而作为被问问题的人,如果答不了这个问题,就应该告诉他他应该去问谁。而今天在H公司的一件事,令我想到要把这个哲学写出来:早上开了两个会,在两个会中间的休息的五分钟,有个供应链的男同事打我电话问我一个关于集团发货的一个很共性的问题。他问我的问题是“哪些情况下发货会产生负数”。这个问题我答不了他,但是我知道我们部门另一个女生QQ能够解答这个问题;在我的哲学里,&&&&&&&&&&&&我不觉得开完会后再午休后让他等我的回答等3.5hrs是最好的solution;于是我告诉他去问QQ。可是他到QQ那里,问的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某地区部某个月的发货是负数”;这个不是共性的问题应该由我来答,QQ就不乐意答(确实不是她的职责)。于是她就给我们领导发邮件,说这种细节问题应该由我这个team的人来直接答复。那个领导,没搞清楚情况,就转给我,说“不管事实如何,回答对考核数据的是我们的职责一部分,应该自省吾身”。我接受他的这个观点,但是我不认为他应该把这个邮件bcc给了我这个team的其他人(有的人真的很笨,他主送给了我,又bcc给了我,我就知道肯定有一个list被贴在了bcc的那一栏,也不看看姐姐我是谁。)然后我就走过去给领导讲了一番我一开始说的找rightperson问rightquestion的那个哲学,我还跟他讲,这件事你没调查清楚不应该bcc给其他同事。他的哲学是,我们公司讲的是首问负责制,如果你答不了这个问题,别人问到你,宁可让他等。在这个公司,首问负责制是一把双刃剑,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而很少直接指向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向。上礼拜帐务的总裁和我们部门座谈,就说“你们是集团报告中心,报告中心发布考核数据,对产品线和地区部的奖金包有直接影响,所以你们在面对疑问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己。”工作快五年了,我还是做不到这样的“保护自己”。我问别人问题,通常开场白是“我有XXXXX问题,我是否应该问你”,如果答案是no,我会那我该问谁,绝不浪费时间去纠缠。如果被问到我不合适回答的问题(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我也不会跳出来说这个问题不该来找我。财经体系几乎所有的共享中心都设置了“服务质量投诉信箱”,管员工报销的部门被投诉得最多,还有专用的投诉信模板,投诉了还能得到一个“回执”,所有的报告发布模板都显著的注明“投诉请找XXX”,打内部的IT求助热线,首先听到一段录音“为了保证IT热线服务质量,您的对话会被录音”。。。在这样的氛围里,每个人都谨小甚微,宁愿拖拉等待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因为我们都要“保护自己”。&&&&&&&&我还是坚定自己的哲学,但是下回我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我懒得再告诉别人一个更快的渠道。可是,这样,真的好吗?&&&&&&&&?&&&&&&&&0:02:15Mayday(哀莫过于心不死)&&&&&&&&&&&&m&&&&&&&&?&&&&0:02:31抹茶上班五年系列之三----生活中的时间管理和执行力今天下午过得很fighting3:05离开A9行政中心(打车40元)3:30到达布吉国土局,交契税、印花税,领房产证,办理房产抵押给银行4:00办好国土局手续,本以为星期三可以顺利到广州提取攒了五年的住房公积金,被告知要15个工作日才能拿到取公积金必须材料之一的按揭合同。取不到钱就没法按时开工装修,延期入住,会打乱我8月9月的计划。无奈,4:10走到国土局对面的布吉燃气办管道气开通。我们这里已经是用天然气了,当年在BP的时候,LPG(液化气)LNG(天然气),天天都会说到这几个词。开通燃气需要材料:房产证复印件,身份证扣款存折复印件,业主本人办理。交100元买了4年的安全保险,交318元买管子(管子要这么贵吗?以前老妈就是卖液化气的,家里的气啊管子啊,好像从来都不花钱的。BP的胶管也是赠送的。)办LNG的过程中给中国银行办按揭的杨经理打电话,问能不能借用按揭合同一天让我去取公积金。杨小姐让我直接到布吉中国银行去借,她给我打声招呼,并告知布吉中行是5点钟下班。飞奔打车10元,4:40到达布吉中行,办公室的几个人都说不能借,我说了不少好话,她们打电话给领导请示,终于还是答应借。这样我就可以星期三去广州啦,故地重游啊。杨经理人很不错,关键时候帮了忙,我还去过她家看她家的装修。有时候找人办事,帮忙说话,确实能发挥不小的作用,怪不得鬼佬的英汉字典里已经开始有“guanxi”这样的单词。5:再次打车10元到布吉有线电视,00开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周六周日不上班,工作日5:30就下班,请假一小时就少50几蚊,加上布吉那个地方总是想打车不高兴坐bus,所以还是今天很幸运的刚好办完有线电视人家就下班了。需交身份证扣款存折复印件,开户费100元,只开了客厅一个线,加一个房间多50元,每月多7元。其实我电视都不想买,要不是最近看地震,根本不开电视,而且网络电视PPLIVE也根本不收钱、5:30再次打车35元回家。请假三个小时,办完了这些事,以后都不用去布吉了,稍微在哪个地方耽误个10分钟,就得跑第二趟过去。觉得自己还有点executivepower。&&&&&&&&&&&&今天看了一个时间管理的学习材料,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相当于是一个帐户,浪费账户里的balance,就是会计的损,善于利用,就是会计的益。并且要缩小时间管理的周期,按照每天或者每周来管理自己时间的“pl损益表”,对损益表进行RV2review,就是以前BP的yvonne姐姐教的reconciliation,validation,verification,RV2原理来自SOX法案,却可以利用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0:03:12抹茶上班五年系列之四--爱护东西,减少不增值的作业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是上班的,所以这周末只有星期天放假,这么宝贵的时间却用来做不增值的事情,令人懊悔。早上把豆浆机摔坏了,自从牛奶涨价我就一直喝豆浆穷人啊没办法,只好拿着豆浆机的下半截去售后服务那里修理。坐339到田贝,找到田贝花园某栋某座某房间,路上耗时一小时,然后花5分钟修好了。我本来是想坐335到了上海宾馆再打车去田贝,这样就得花更多的时间奔波在烈日下。还有笔记本也因为我的疏忽被水打湿了,又把笔记本送到电脑城去检测,说要换主板才可以,我的妈啊这是又花时间又花钱特别在我装修房子资金紧张的时候。用了四年的笔记本,主板换也不是,不换也不是。回想以前,我也弄坏过一些东西,或者洗坏了比较好的衣服,或者喜欢的衣服弄点油渍啊印子的,都没什么感觉,因为那时候感觉不缺时间还很高兴能换新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东西还是要爱护,不然就得花额外的时间和金钱去修补。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被不增值的事件A占用,就没法用来做更重要的B这件事,也许C事件就得因此后排,影响到D的结果。在克林顿推荐的howtocontrolyourtimeandyourlife这本书里面,就多次提到“减少不增值的作业”,把事情分成Alist,Blist,Clist,时间和精力不得不少用在B,Clist的事件上。这本书很好,也令我变得很势利,因为除了事件,当我对着一个人的时候,我也不自觉的把他放到我心里的Alist,Blist,Clist,我觉得这样很不好,但是也没有办法。如果人人都看了这本书并且这样做,后果不堪设想。GG说我不会爱护东西,他的手机、PSP、MP3、刻录机,都保管得比较好。所以我以后要爱护东西,避免非正常损失。(我司专门有一份报告叫做非损报告,记录各个产品和区域的不必要的存货损失,是要影响绩效考评和奖金的)。同理,东西坏了,可以修理,可以换新的,最多是花时间花钱;对亲情爱情更要精心爱护,因为感情是难以维修的,也不可能有零配件可以一换就好。&&&&&&&&&&&&?&&&&0:03:30小青年烟波钓叟(时而理性时而癫狂)m&&&&&&&&?&&&&0:06:03抹茶上班五年系列之五---学习的计划与状态上周五应SOPHIE美眉的邀请,参加了深圳ACCA学员学习小组的活动,给各位学员分享了P3(businessanalysis)的学习经验。活动开始大家都介绍了自己考试的计划和目前的状态,我印象很深的有几个:一个学友自称起点不高,从大专生考到本科生,考到研究生,考了CICPA,考了税务师,现在又来搞ACCA。这个姐姐我觉得她很有学习的计划和状态,不畏艰辛,是我们的榜样。在我的前东家B公司,有几个这样的好榜样,起点不算高,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奋斗,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受到他们的经历和精神的影响,才会一鼓作气去考证书。这种属于有计划,有状态,通常都所向披靡;运气好的话,事业生活都能两得意。还有一个学友说自己很早就开始考证书,中间移民去了新西兰,在新西兰生了两个孩子,现在又开始捡起书本来学习考试。这样的经历我觉得也很不错,一边考证书,一边实现家庭的计划。有时候一门心思去拼搏去争取什么东西也不见得快乐,生活要有张有弛,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战略和计划。我以前的同事Katherine,在B公司做到经理,考到了ACCA证书,回家做了全职太太;还有anne,证书考了一大半,在加拿大生了对龙凤胎,令我羡慕得很啊。女人,在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目标和计划;怪不得说日本女人的理想是“外表搞搞好,混个名牌大学毕业,再找个好婆家,这辈子就不用发愁了”。还有另一个讲师,考试过程很顺利,现在全职太太,顺带当讲师,她说因为有了一个证书防身,可以更自由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这点我也很有同感,我自己就是在B公司的时候憋着一股劲考证,然后来到深圳,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孤单考证快乐很多。还有的是在国企工作,为了提升自己,也在考ACCA。我认识个公务员MM,非常的可爱,我几乎每门课的课本都折价卖给了她,我考得比她领先很多。但是我考完以后就以为自己有一证防身了就一直松懈自己,而那个MM已经开始在中大管理学院读MBA了,她工作那么稳定还能做到孜孜不倦,稳步跑到了我的前面。我也和大家分享了我自己的经历:03年毕业,04年开始考证书,05年12月搞定四门,06&&&&&&&&&&&&年6月搞定三门,从来没有补考过,整个过程没有浪费时间和金钱。之所以有这样的计划,是因为我想到深圳来和阿呆团聚,我不想两个人再各自漂泊;之所以有这样的状态,是因为B公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支持大家考试,因此周围几个同事都有了很好的平台来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此外就是有几个好朋友给了我激励,他们也许不知道,他们的经历对我有多大的影响。我觉得工作后保持学习的计划和状态真的很重要,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坚持每天学习一个科目30分钟,3年后他也能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工作了几年碌碌无为,有的人又去读了MBA。周五的ACCA活动令我觉得心潮澎湃,有点找回了以前的状态。以后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多和上进的人交流,才会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0:07:44抹茶工作六年系列之二:老板的语录我工作的第一年,有两个老板,一个是给我offer的新加坡人,我上班以后他正好要调走了,来了一个美国海归老板。他俩交接工作的那几个月里,一个叫我往东,一个喊我往西,传递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给我,对我之后的人生观和发展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上班第一天,新加坡老板说:Dontbefrightenedinthiscompany.Neverbefrightened.在这个公司里永远不要被吓倒。&&&&&&&&Networkisveryimportant,communicationisveryimportant,youneedtobuildyournetworkinthiscompany.Seekhelpsfromotherswhenyouencounterdifficulty.人际网络很重要,交流很重要,你要在这个公司里建立你自己的网络,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寻求别人的帮助。任何事情做三遍,你就会真正的熟练。&&&&&&&&Youcantalkwithmeaboutanythingyouwanttotalk.你有什么想要讨论的,都可以提出来。美国海归老板来了说:Don’targue.不要争辩Bossisalwaysright.老板永远是对的。&&&&&&&&&&&&不要越级。不要对老板说“你作为领导应该怎么样怎么样”Aftermydecision,justfollowup.在我做了决定之后,大家都跟着做。如果团队领导做了决定,其他人必需服从,否则工作将无法开展下去。(工作几个月后)新加坡老板说:Youareverygood,youlearntfastandworkedhard.你很能干,你学得很快,你工作很努力。美国海归老板说:你不幽默,不幽默的女孩子嫁不出去。新加坡老板说:我看到你能一个人静静地留在这里加班而从不抱怨,我就相信你一定能把这份工作做好。海归老板说:别加班了,你应该去找男朋友,去约会,去减肥,去买衣服,去美容,去整容(!)新加坡老板说:Youarenotmarried,youdonthaveafamily,youshouldtaketheXXexam,thenyouwillbebetterandbetter!你又没结婚,你又没家庭负担,你应该去考xx证书,然后你就会越混越好。海归老板说:Youarenotmarried,youdonthaveafamily,youshouldgotofixedaboyfriend,otherwiseyourstandardwillbelowerandlower.你又没结婚,你又没家庭负担,你应该去找一个男朋友,否则你的标准会越来越低。你应该花费你业余时间的一半来打扮,花你周末的全部时间来打扮。这样你才能找到一个好老公。&&&&&&&&Gotoattendthissingleparty,bidahandsomebachelortospendweekendwithyou,Iwillgiveyou500rmbbudget.你去参加这个单身派对吧,投标一个单身帅哥陪你过周末。我帮你出500块钱。&&&&&&&&我给你介绍我的芝加哥大学mba同学吧,你想要第一财经日报的主编还是想要XXX公司的总经理?&&&&&&&&&&&&但是有一天,海归老板还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多读点书,考到xx证书,你现在比我刚毕业的时候起点高多了。两年半前我要离开广州来深圳和我GG团聚,留在好公司还是改变已经4年半异地恋的状态我觉得真是个艰难的抉择,于是我写邮件给已经调回新加坡的老板说我要离开了,感谢他给了我人生第一份工作。新加坡老板回邮件说:Iamsurprisedbythis,butIrespectyourdecision.Wemustdowhatourhearttellsusistherightthingtodo.Beingwithyourboyfriend(orhusbandtobe)istherightstep.Marriagewillhavenomeaningifhusbandandwifeliveapartfromeachother.Workwithpassion–itisthepathtodoingagreatjob.他总是在我矛盾忧郁的时候,用一两句话让心情豁然开朗,语言的力量真是神奇。多年后我发现,这两个老板传达给我的东西,是来到HW以后没有一个领导能做到的,包括工作技能和softskill.来了HW,转正得A加薪500之后,第一次打考评领导说:你这次考评得C,因为通常新员工第一次考评都是C。第二次打考评领导说:你加班比较少,说明做的贡献比较少,所以这次考评你得C。第三次打考评领导说:因为部门工作调整,这次我们这个team全是C,不过你放心,公司不会让雷锋吃亏的。HW的领导们也有不少的语录,也让我印象深刻,常常无语凝塞:这个投诉我不清楚到底你有没有错,但是希望你日省三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推荐来的这个人开价太高,他要1万但是我们只能给5千,虽然他是MBA毕业,但是在我们公司的待遇高低要看个人的贡献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在服务业务部门的时候,要放低姿态,要谦卑;在遭到误解和投诉的时候,要放高姿态,要宽容。更大的领导则说:我经常骂你们,我都担心自己将来会遭报应。各位亲爱的老板们,见识不同,见地就不同,他们的语录我都将深深藏在心里,也在我的工作6年系列中重温一下吧。&&&&&&&&?&&&&0:08:04抹茶&&&&&&&&&&&&工作六年系列之三--大公司用人的条条框框在第一家公司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跨部门的交流,其中HR部门召集的communication总是最受人关注的,因为这是一个让大家都来complaint的好机会,常常让HR招架不住。同事们抱怨得最多的就是福利不够好,收入不够高,其实当时在我看来已经相当不错了。抱怨得第二多的就是公司用人的条条框框太多,很难有机会内部提拔。我记得当时HRDirector是这么跟大家说的:公司发展和员工发展是互相影响的。只有公司发展了,员工才能往上走。想想也是,尤其在HW,每次部门一拆分的时候,就提拔上来一堆领导;有时候说部门要合并了,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啊,那多出来的领导往哪儿放呀?”其实任何公司的组织架构都是金字塔型,在上面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领导力。当generalmanager的一定要对公司的各个部门有了解,最好在主管营运的部门有工作经验,也就是HW说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懂业务”,“要有一线的经验”,更夸张的是最近喊得响的口号“把指挥部建在听得见炮声的地方。”几年前,过来人就告诉我,要预测自己在一个地方能不能得到发展就看这三个:a.公司有没有完善和公平的人才发展系统和培训计划。b。自己部门的领导是不是了解并且帮助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c。自己有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想想如何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干。我真的很感激那些帮助过我的过来人,他们总是毫无保留的给我传道授业解惑。在一个部门里面,谁好用,谁不好用,老板心里一清二楚。好机会总是给了老板心里觉得好用的那些人。好用不好用其实是主观的,要看老板的口味,还要看兵和将之间match不match。为了减小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达到一定的相对公平,大公司的HR们想出了一套套的测评方式来充当人才的试金石,鉴别员工的技能和潜力。比如:基础竞争力--包括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逻辑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等。核心竞争力--领导力能力,谈判,项目管理,决策力,行动力,处理危机和冲突等等。专业竞争力--比如说财务、金融、计算机、业务拓展、市场和销售、公关,融资并购等。如果一个员工的trackrecord不错,就是performance一向比较好,再经过HR精心设计的assessmentcenter,比较有潜力的员工就来到了一个PROGRAMME里面。直接上司和HRDirector,以及大老板,会定期开一个员工发展的会议(叫做PEOPLEDEVELOPMENT)。有的人先进了这个talentpool,但是表现不如人意,&&&&&&&&&&&&也许在下一此员工发展会议上就被踢出来了。公司的同事谁在highpotential里面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每个人都好像瞎子摸象一样在这里混。有的人是真的很能干的,这些人吱流吱流就从highpotential里面脱颖而出了,成为了risingstar。以前公司能成为risingstar的多数是35岁左右,海龟,精力充沛,有海外工作的经验。在这个阶段,领导们继续观察这些人能否具有向上爬的潜力,还会不少的度身定做的培训,例如培训此人的领导力,影响力,财务知识等等。我觉得其中最好的是一个一年半的培训,这些人每个月会有一个周末集中到一起上课,一起上课的人都是公司里不同业务来的经理,上课之余大家一起搞teambuilding。上这一年半的课相当于读了一个在职MBA,质量和机会都很好。再有提拔机会的,就从这些人里挑。有的人没有很好的show出自己,sell自己,就永远只能在同一级别上横向发展了,或者他们离开了,HR发一个通告,说他们去“seekingotheropportunityoutsidethecompany”。我现在工作的公司,条条框框更多了,普通员工得首先成为“骨干”才能有机会,而且不像外企那么隐秘,谁是骨干,谁不是骨干,好像在每个人额头上戳了一个章一样的显而易见。成为“骨干”之后再进“干部后备队”,才能有机会参加一系列的基层管理者培训,基层管理者还要经过很多的考验,有的称为“关键事件”记在HR档案,有的基层领导很快就被一把捋了下来。其实所有的条条框框,无非是两个词:努力+机遇。我们都想努力成为最好最厉害,但是promotion通常给了最合适的哪一个。&&&&&&&&?&&&&0:09:17抹茶我的工作六年系列之四----学习型组织难能可贵大学的那几年我学习不很努力,巨讨厌考试,所以毕业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心里想:终于可以再也不用学习了。没有想到的是,我误打误撞的来到了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的公司,同事们都以爱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是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一开始我是在FCA(FinancialControlAccounting)这个function,在这个领域会想要追求一些qualification的证书,所以FCA的同事好几个都在考ACCA或者CGA。每年的6月初和12月初,是ACCA考试期,财务部好几个座位都要空上10来天,因为都请假在家突击了。老板和同事对请10几天假去考试这事儿司空见惯,老板也十分乐意批假。每次考试后,大家互相share考试的心得体会;成绩发布时更是互通消息,不管结果令人郁闷还是开心,都共同分享,这种感觉非常之好。04年12月是我第一次参加ACCA考试,惴惴不安心里没底,我的同事阿Anne在考试前一&&&&&&&&&&&&天给我发了条短信,告诉了我一条非常关键的tips。可以说这条短信直接帮助了我考试过关,并且在那之后的所有paper中都屡试不爽。我另一个同事Purple姐姐,离开B公司以后还托她妈妈来公司找我借textbook去复印,而我没有那本书我又去找另外一个姐姐借。ACCA证书的战壕在里我们都是战友。04年底当时的芝加哥大学MBA老板辞职了,几个月的时间里都是另外一个部门的香港女老板代管我们。我认为香港女老板不怎么了解我们每个人,但是在年底performancereview的时候她却对我说,她认为考到证书是我05年的一个重要的priority,她会support我,希望我努力学习,不辜负她的期望。当时的整个中信office,学习的气氛都很好。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五,员工俱乐部都会安排lunchlearn的活动,在大会议室,一人一个lunchbox有时候是pizza或者三文治,share的主题可以是同事去云南旅游的照片秀,有个同事以前是卖红酒的,给大家介绍红酒的知识和正确的品尝方法。05年公司开始在中国投放大量的电视广告,市场部的同事在lunchlearn给大家做了一系列的brandcampaign的分享,包括品牌宣传的主题是如何定下来的、一支电视广告是怎么拍出来的、如何量化评估广告投放的效果、如何调查消费者习惯和对品牌的awareness,一路听下来感觉对marketing这行有了不少的了解。我初入公司的时候只是这些活动的参与者,后来我成了员工俱乐部成员,也成了活动的组织者。有个一系列的careerdevelopmentstory,由公司的资深领导给大家讲他们的经历,职业道路上关键的变化和选择。有一次我邀请前面那个香港女老板来讲故事,我给定了个很不低调的主题叫“successfulbusinesswoman”,那个女领导说了很多事业和家庭之间如何balance的感想,给了我不少的启发。lunchlearn重在social和sharing,还有很多的trainingcourse.我工作第一年就参加了growwithcoach,financialfoundation,presentationskill,communicationskill等等,这些培训重在培养softskill。又请了红十字会的医生来给大家讲了2天的日常医护和急救知识,HR所以我是懂得包扎绷带、简单处理外伤烧伤、止血、和人工CPR心肺复苏术的(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实践),红十字会的医生认为大家应当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保护自己和帮助别人。还有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培训反响很不错,但是要花三天时间,老是安排在北京上海,直到我离开老东家都没有机会参加,真遗憾。但是我后来自己找了书来看,也算是知道了这七个习惯是啥。当时我们这些资历浅的员工普遍反馈在英语方面缺乏自信,于是每周五的下午,有两个小时的英语课程,请了一个外籍老师来教英语。这个课程结束后,我部门的老板觉得很不错,就我们部门自己请了一个外教来专攻口语。我们部门就3、4个人,遇到另外那几个同事出差或者请假的时候,就我自已一对一的和外教聊,那段时间真是感觉自己的口语突飞猛进啊。事实上我工作以后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英语,到了H公司以后,也打算保持这种状态。当时我的导师看我是外企来的,托业又考了很高分,就建议我帮助同事们学英语。我张罗了一个每周三晚上的Englishworkshop,前一个小时由一个speaker来做一个presentation,然后大家对他的主题提问,后一个小时大家找一个热门的话题来freetalk。规矩是不许说中文,说一句中文罚款5块用于下一次买零食,那段时间是收了不少的“fiveyuan!”的。这个workshop张罗了半年,因为参加的人老是变来变去没有人长期坚持,经常都是来了新员工听说这个民间活动很有趣就来参加几次,等新员工转正了工作忙了,就不来了。所以我老是领着一帮口语很初级的新人玩这个,&&&&&&&&&&&&看不到别人的持续提高,对我自己也没有提高。我那个导师在发起阶段还是挺积极的,上班时也老是要和我说英语。但是几个月以后,他明明下班没什么事也不来参加workshop了,令我很疑惑,这个活动可是他强烈要求组织的。很久以后,某天,我在部门的公共文件夹上无意间看到了他的《2007年优秀导师评奖材料》,赫然写着“带领新员工组织部门英语活动,明显提升了部门英语学习气氛”。算算时间,他就是拿了优秀导师奖之后就不参加了,当时我的心情真是很hurt了。在老东家的学习型组织里,学习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大家都觉得学习很光荣。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们,化妆打扮拍拖结婚一样都不耽误,现在也都在考某些专业证书或者读MBA课程,可以说提升自己是生活的一部分。根据我这几年的观察,很多外企都是以成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并且各有特色。学习型组织难能可贵,要付出人力的成本,额外的费用,长期的积累,高层的支撑。所以,如果是职场新人,如果能加入这样的组织,一定会终身受益的。&&&&&&&&?&&&&0:10:01抹茶我的工作六年系列之五----职业转型之路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在现今这个时代,男的女的都怕入错行。在大城市已经竞争很激烈,要是做着一个不对自己胃口的工作,还不得不赖以养家糊口,真是双重的痛苦。我也不想一直当会计,所以我曾经尝试过转型,也对别人转型成功的故事很感兴趣。工作之后,想在职业上转型,有以下几条路:第一种,辞职转专业读研。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工作1-2年的职场新鲜人身上,如果是非常年轻比如说二十岁就本科毕业了,或者第一份工作实在烂得难以忍受,可以考虑。成功转型的前提,是在职场上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一些基本技能和softskill不应转型后再从头学习。第二种,通过考专业证书实现职业转换。有相当比例的ACCA学员,都从事过与财务不沾边的工作,通过学习考试得到财会行业的敲门砖。这种转行通常不得不从entrylevel做起,相当于要从头开始,可能要接受package较低的offer。同理,很多行业都可以通过证书入行,例如律师执照、同声传译、营养师、厨师证,等等。我对这种渠道的态度是不置可否,因为我们对自己没有从事过的行业都是雾里看花,看上去很美,走进去了才知道适合不适合,而这时候可能已经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去搞证书了,还荒废了自己原本的武功。这条路其实是双向的。有一次参加ACCA组织的workshop,猎头公司的总监Louisa分享她自己的经历,PWC做了9年,在ACCA和CPAAustralia双证在手,还觉得totally是一个wrongjob。然后到猎头公司干了6年,从顾问做起,当上总监。我自己倒是觉得,如果有一证在手,不妨大胆去尝试一下其它的挑战:进,说不定可攻占新的领域;退,底子还在。&&&&&&&&&&&&第三种,读MBA成为万金油,那么恭喜你,各行各业都可以去试试了。MBA教育重在培养leadership和generalmanagement,也分marketing,finance,HR,operation等方向。第四种,在本岗位上老老实实干活,等待机会实现内部转岗。这是一种很安全的方式,转岗后周围也都是熟人,有基础,有人脉,有环境,福利待遇不变。我老东家有好几个秘书MM都转做marketing或者HR了。还有两个MM,从前台做起,没有很好的学历背景,现在也发展得非常好,我特别佩服她们。运气好的背后,是经历了艰辛,付出了努力。我还知道沃尔玛中国的财务部总监,是从会计clerk就是装订凭证的文员做起,八年做到director,是沃尔玛中国的传奇人物。B公司的HR经常放出内部转岗职位,在大家本来就不平静的心里激起一些波澜,但是前提条件都是申请人要在本职位上干满1年(后来改为2年),同时在本岗位上的绩效要好。所以不要期望自己的工作没能力干好,找到内部转岗就闪人。第五种,就是毅然抛弃过去的一切,跳槽或者自主创业的。例如某ACCA培训学校的M校长,自己办学校,和那些名气显赫的大培训机构竞争,现在也开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珠海等教学点了。我们公司不少老员工离开,辞职创业很成功,其中不乏神人。当然我们大部分都不是神人,对待职业前途又有顾虑,就不得不修炼内功,等待机会。我以前B公司的同事老A,做ITsupport十几年,35岁时考到CGA证书,然后刚好我们公司财务部出来一个内部岗位,他没有任何相关经验,也应聘上了。现在也是manager了。他就是完美的结合考证书入行和公司内部转岗这两种方式,得偿所愿,同时他会对公司忠诚度高。有的时候一次转型不过瘾的,还能转第二次第三次。我06年认识的朋友J,之前在高校的行政部门工作,考到ACCA以后,年到四大做auditor。07后来当ACCA兼职讲师也很进入状态,就辞了四大的工作当专职讲师,培训学校发展起来以后,他就负责华南区的工作,成为了华南区的封疆大吏。看得出他很enjoy目前的职责,但也许他还会有下一次转型。我自己也曾有过两次职业转换的机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没有付诸实践,有时候想想,如果我选了另外一个职业,也许生活会是另一个状态,说不定还能有更大的成就。04年上半年我们B公司放出来一个内部招聘的职位,BusinessDevelopmentCoordinator,base在北京,我的各项硬性指标都符合要求,于是我apply了。由于不是广州的职位,所以电话interview,in的时候就被动了。我对几个问题影响很深刻。专业知识上问了我NPV(netpresentvalue)怎么算,一个投资project的IRR(internalreturnrate)达到多少可认为项目可行,这两个我会答,但是我发散得不好,说了一些很教条的理论,显得很土。另外还问我,日常社交是怎么样的,一般有什么social,我回答我生活很单纯,除了同学校友以外没有广泛的来往(放在今天,我不可能这样说)。还问了我,有没有剪报的习惯,对新闻时事商业环境是否敏感。那个offer后来给了我们公司另一个MBA,素质是很好的,我也很服气。不过事后想想,面试问的这些问题,都是BusinessDevelopment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而我却没有经过思考和准备。这次内部转岗的失败对我有点打击,因为不想将来找工作的时候再如此的被动,不想在温水中煮青蛙失去竞争力,几个月后我就开始考证书了。07、08年参加了一些ACCA的学员studygroup活动,讲了几次考试技巧,培训学校的M校长和中审的培训老师都邀请我去当兼职讲师。当时我对考点知识点都记得很清楚,在论坛上写了很多的考经,学习方法还历历在目,但是我感觉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去当一个兼职讲师,因为要对学员负责,要背培训学校的通过率,所以我没有走出这一步。其实我感觉自己是很适合干这个&&&&&&&&&&&&的,兴趣所在说不定能在培训界混得风生水起,这个机会我却没有去试一试。除了这两次,这几年我都没有再尝试或者考虑过转行,毕业六年了只跳槽一次算是很低。表面上忠诚度高,其实我内心知道自己不想当会计,也是一个wrongjob。看看别人成功的经历和故事,要想转型,还是要自己先getre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板喜欢年纪大的人上班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