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灵耀X笔记本系列笔记本怎么样,好不好

当前位置:
华硕灵耀X(i7 8550U/8GB/512GB)
基础参数:
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8M)
内存容量:8GB
硬盘容量:512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屏幕尺寸:
核心/线程:
内存容量:
硬盘容量:
显卡芯片:
显存容量:
电池类型:
续航时间:
约9小时,具体时间视使用情况而定
华硕灵耀X(i7 8550U/8GB/512GB)性能稳定,散热良好,使用感非常好。它的外观和质量都有一定的保障,且品牌的售后服务也做的很好。流畅的使用体验和稳健的性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可能。
华硕灵耀X(i7 8550U/8GB/512GB) 全部型号
处理器:Intel Core i5-GHz/L3 6M)
内存容量:8GB
华硕灵耀X(i7 8550U/8GB/512GB) 相关视频
请选择型号
Intel Core i7-GHz/L3 8M)
Intel Core i7-GHz/L3 9M)
Intel Core i5
热门城市:
加载中,请稍候...
华硕笔记本排行榜
笔记本新品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硕),品牌为“ASUS”,公司成立于...
官方网站:
联系电话:800-820-6655华硕灵耀X评测:只有1kg的笔记本到底有多厉害? | 爱活网 Evolife.cn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
已有账号, 立即
已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立即点击密码重置链接修改密码!
验证邮件24小时内有效,请尽快登录您的邮箱点击验证链接完成验证。若未收到邮件请先确认是否在垃圾邮件中。
确认新密码
确认新密码
30天内免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没有账号? 立即
Follow us on
@EVOLIFE 公众账号
@爱活新鲜播
@EVOLIFE.CN
On Instagram
Follow our feed
华硕灵耀X评测:只有1kg的笔记本到底有多厉害?
华硕灵耀X评测:只有1kg的笔记本到底有多厉害?
激战四核八线程
感谢AMD的旁敲侧击,让英特尔推出第八代低电压CPU的时候直接增加了两个计算核心,轻薄笔记本也因此拥有了四核八线程的台式机待遇。但高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温度、能耗比等诸多问题,也导致发布之初没有更换模具的笔记本只能降频运行,或者全速状态下只能做“三分钟真男人”。
为了发挥这块CPU全部性能,众厂商想出了很多方法,例如增加风扇,更改内部散热结构。灵耀X则直接在风扇上下足功夫,工程师先在风扇周边设计了一套导风槽,用于优化进气和排气的流动效果,让空气流动再提升13.4%。
紧接着风扇扇叶使用了LCP液晶聚合物制作,厚度为0.3mm,确保在高温环境中不会变形。而这样的扇叶有71个,最高能实现比上一代散热系统高出40%的散热效果。按照华硕的说法,一整套设计最终笔记本最终会在上一代散热系统的基础上再向下降低5℃。
实践出真知,这里我们使用Intel ExtremeTuning Utility测试的时候,CPU平均温度会维持在70℃左右,CPU最高频率仍然可以达到3.74GHz,不过更多时候是在3.2GHz上下徘徊。这样的表现已经是旗舰级轻薄笔记本应有素质。
因此在CineBench R15、PCMark 10、PCMark 10 Express、PCMark 10 Extended、Intel ExtremeTuning Utility Benchmark的表现中,灵耀X给出成绩也可圈可点。
而核显UHD620在3DMark 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表现也依然与同级别产品看齐,在虽然指望用其来运行游戏不太靠谱,但对于Lightroom、Photoshop轻度的图形性能加速,让工作更为顺畅轻而易举。
在PCMark 8 Work Conventional Battery life测试环境中,50Wh的锂聚合物电池。在灵耀X的50%屏幕亮度下不间断运作,可以持续将近5小时的时间。而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日常文字输入、浏览网页、处理图片的综合使用环境下,应付一整天的工作时间不插电毫无压力。
全部评论&1条
版权 (C)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用心做好高端!华硕灵耀X笔记本评测:不仅仅只是轻薄用心做好高端!华硕灵耀X笔记本评测:不仅仅只是轻薄数码沃百家号一、前言:轻薄的极致!华硕灵耀X笔记本上市目前来说,笔记本中最难做的就是轻薄本,然而就是这种被DIY玩家嘲笑毫无性价比的产品,却成为了众多一线厂商竞相展现自己实力的舞台,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出一款极致精致的轻薄本。近日,华硕发布了基于Intel第八代酷睿处理器平台的旗舰级轻薄本产品灵耀X。在以往华硕灵耀家族的产品线中,灵耀S是面向入门级用户的,灵耀U则是面向中端主流市场,灵耀家族的顶点产品则是灵耀360。不过灵耀X的诞生直接把灵耀360拉下王座,不论是性能还是工业设计,灵耀X都是吊打灵耀360的存在。在Windows轻薄本领域,DELL有引以为傲的XPS 13系列,惠普则拥有旗舰的商务轻薄本Envy 13。灵耀X诞生的使命除了是要超越自家前辈之外,意图也要超越这些优秀的竞争对手。灵耀X 12.9mm厚度,1.05kg的重量刷新了华硕13英寸笔记本轻薄的极限,放大到整个业内来说,能做到如此的产品也是屈指可数。轻薄并不是灵耀X的全部,在其他方面华硕也力求做到完美。灵耀X搭配了Intel目前最顶级的低电压处理器i7-8550U,配合先进的散热技术,相比上一代产品在核心数翻倍的同时工作温度降低了5度;内置50Wh容量的锂聚合物电池,除了使用寿命可以达到普通锂电池3倍之外,还可以实现13小时的续航;机身集成的3个USB3.1 Type-C接口,均支持充电、视频传输、数据传输功能,可以轻松外接扩展显示器,带来更好的工作以及游戏体验;内置的哈曼卡顿音响系统配合华硕精心调制的AudioWizard音效软件,可以获得更加舒适的声音体验。好了,废话少说,让我们正式进入测试环节。华硕灵耀X笔记本的配置参数如下:以上是我们收到的型号,灵耀X系列中还有16GB内存 、1TB SSD这样的高端产品,也有搭配i5-8250U主打性价比的型号。二、外观:经典的同心圆设计 内置哈曼卡顿音响系统正面依旧是华硕经典的同心圆发丝纹,纳米压印微影技术的水晶外壳,可以折射光线。同时,优雅的玫瑰金钻石切边工艺,使它更显尊贵的气质。创新高跟鞋转轴设计,打开屏幕后机身会上扬5.5°,可以获得更好输入手感、增强散热效果、提升底部音箱的音效体验。屏幕底部的边缘上设计了防滑脚垫,一方面稳固机身,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边缘材质的磨损。13.3英寸LED背光Full HD 的广视角屏幕,5.81mm窄边框,屏幕占比高达85%。拥有72% NTSC的广色域以及178°的可视角度,在工作环境中,确保多角度情况下都能轻松看到屏幕内容。一体化成型设计的全尺寸键盘,人性化布局,并带有三级键盘背光调节功能,键程1.2mm,能够提供非常舒适的输入体验。每一个键帽都做了0.2mm的内凹键腹曲线,能够非常舒适的贴合手指,让长时间键入始终保持精准与舒适。玻璃材质覆的触控面板,可支持Windows 多指手势。触控板右上角配置了指纹识别器,支持Windows Hello,轻轻一触即可扫描登入操作系统。前置的高清摄像头。内置哈曼卡顿品牌扬声器,结合华硕SonicMaster美声大师音效技术,智能音效调节,获得更清澈的高音与更低沉的低音。右侧有一个Type-C USB 3.1接口以及充电指示灯。左侧是2个 Type-C型的USB 3.1 Gen 2接口,屏幕底部转轴处还有一个3.5mm的耳麦一体接口灵耀X机身上三个USB-C接口均支持充电、视频传输、数据传输功能。充电头支持5V3A、9V3A、15V3A、20V3.25A输出标准。最高输出功率可以达到65W。附送的Type-C扩展坞,集成了一个USB3.0接口、HDMI输出端口和一个Type-C接口。三、性能测试:办公性能逼近高端桌面平台CPU性能测试:灵耀X笔记本采用了Intel i7-8550U,基础频率1.6GHz,单核睿频最高4.0GHz,在评测中,全核睿频最高达到了3.4GHz,在负载不太高的情况下,可以长时间保持3.2GHz的全核频率。在进行CPU-Z这样的测试时,灵耀X的CPU可以长时间保持3.1GHz的频率稳定运行,实际的测试结果也很惊人,单线程452分,多线程性能达到了惊人的1952分,这个成绩已经逼近桌面的i7-6700。在CineBench R15中,灵耀X单线程分数为159,多线程成绩为596。单线程测试中,i7-8550U单核频率可以稳定在3.8GHz左右,多线程测试时频率保持在2.7~3GHz之间。PCMark 8 Work模式的测试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笔记本的办公性能。定位为商务本的灵耀x有必要来跑一次这样的测试。最终灵耀X在PCMark 8 Work中得到了4181分。如果对于这个分数没有概念的话,i7-7700K在同样的测试中能跑5000分左右。灵耀X的办公性能能够逼近7700K这样的高端桌面平台。磁盘性能测试:华硕灵耀X内置了一块三星PM961 512GB PCI-E SSD,这是三星面向高端OEM市场推出的SSD产品。在AS SSD Benchmark中,灵耀X总分为3922,4K随机读取48MB/s,随机写入118MB/s。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灵耀X顺序读写速度分别达到了3100MB/s和1558MB/s,非常强悍。温度测试:测试时室温28度,测试软件为最新的ADIA64 V5.97 4618 Beta版本。最新版本的AIDA 64 FPU程序对于移动CPU非常不友好,在拷机过程中,i7-8550U默认15W的TDP被硬生生的拉到了30W,之后温度飙到90度,触发了机身高温保护机制开始降频,最终TDP稳定在10W的水准。此后一个小时的拷机过程中,CPU温度一直保持在65度左右。这里要做一点说明,如上图所示,I7-8550U在灵耀X体内,即便功耗飙到24W的时候,此时温度依然可控,维持四核2.8GHz的频率,直到1分钟后CPU功耗升到30W才开始降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灵耀X内部散热要优于普通的轻薄本。小编测试过的部分轻薄本在TDP达到14W的时候就会触发高温保护机制,然后大幅降频。续航测试:灵耀 X内置了50Wh锂聚合物电池,也可以将它看作是容量13500mAh的3.7V锂电池,这在轻薄本中算是很大的容量了。官方宣称可以实现13小时的续航,我们用PCMark8来检验一下。测试时关闭所有其他进程,屏幕亮度调为50%。在PCmark8 的Work模式续航测试,灵耀X跑出了5小时34分的成绩。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日常文字输入、浏览网页、处理图片的综合使用环境下,应付一整天的工作时间不插电毫无压力。重量:实测笔记本净重为1061克,充电头重量为214克,旅行重量仅为1275克。对比下其他一线厂商最新型号同尺寸的商务轻薄本,DELL XPS13 净重1.2千克,惠普ENVY13净重1.3千克。在轻薄方面,灵耀X几乎已经做到了极致。灵耀X测试成绩汇总如下:四、总结:用心打造的高端轻薄本对于轻薄本而言,最重要的无外乎就是重量、外观、做工、办公性能,在这些方面华硕灵耀X都已经做到了相当的高度。1.05kg的重量,12.9mm厚度,使它拥有了极致的便携性;独特的同心圆金属拉丝工艺,铝合金一体成型机身,玫瑰金钻切边缘,使它更显尊贵的气质;三星PM961 512G SSD、i7-8550U配合优秀的散热设计,使它办公性能媲美高端台式机,大大提升您的办公效率。在其他细节方面,高跟鞋转轴设计、72% NTSC广色域IPS屏幕、5.81mm窄边框高达和85%的屏占比、内置哈曼卡顿音响系统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华硕打造这款产品的良苦用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数码沃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优质内容的科技媒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01关公战李白+俄罗斯套娃的产品线产品:
&&&&前几天说到华硕更新了自己的2018款S系列,除了被全新的设计惊艳到之外。我感觉更多的依旧是一声叹息:&&&&“ 高贵的阿苏斯什么时候才能好好给自个产品分类起名字?”& & 如果不了解这其中情况,请不要马上扣帽子“这是一篇黑阿苏斯的”然后关闭网页。打开各大论坛及电商评论区以及问答平台,你会发现一系列很有趣的华硕专属问题:& & ”为什么我买的华硕A型号,检测是B型号?“&&&&”华硕A型号笔记本和B型号以及C型号到底有什么差别啊?我看外观和配置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笔记本处理器从笔者刚接触消费笔记本的2013年三代酷睿处理器一直发展到了8102年的八代酷睿处理器,可是这类问题,你每年都能搜到”最新款“。华硕总是喜欢基于一个模具设计做出无数个”影分身“,而某大师等第三方检测后型号都会和本机不一致,这不是你买到假货了,而是正常现象。我们这一期要说的灵耀家族也是一样,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官网对于这个产品系的分类有多么的混乱:华硕官网笔记本分类下的“S系列”检索结果&&&&如图,我们在华硕官网的笔记本分类下选择”S系列“,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华硕主流系列,随意点开一个产品,基本就是我们认知的华硕S系列初代款或者迭代款以及2018新款,窄边框+多彩机身,虽然看起来眼花缭乱(这个待会吐槽)但是至少还是一个家族放在一个系列里面了。在这里先科普下华硕的灵耀S系列在海外部分是属于Vivobook的(嗯没错,容易理解成某手机大厂出的笔记本)。&&&&这个单独出来的Vivobook S是什么鬼,点开一看是一款叫做S406的产品,与S4200基本一致,更为轻薄而且带有背光键盘,可为什么要独立出来呢?&&&&如果大家觉得我在吹毛求疵的话,那么继续往下看,我无意中点到了V / VM / Vivobook 系列,然后点开这个V406,看到起始页介绍的参数,我突然觉得很熟悉 。&&&&这明明是一个东西好吧,图片和参考厚度重量等文案一毛一样,玩俄罗斯套娃呢!&&&&可怕的并不局限于S系列,灵耀中高端系列众所周知是UX/U系列,实际上海外实际上主要以UX命名居多,华硕在国内的U系产品中较为入门的划拨为U而旗舰产品划为UX,然后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划拨U系的”Zenbook Pro“& & U 5500? 我书读的少不要骗我,这本子明明是万众瞩目的UX501接班人,就这么变成了U5100的小伙伴?&&&&有人也许认为,华硕商城不是主要的购买的渠道,只要电商平台搜索到就好,何况现在一个系列下面好多型号很正常,也有人说华硕会根据分销渠道不同进行不同的命名。 但是,如果从官方上它的分类划拨就呈现出混乱的状态,那么在分销和零售时又如何指望可以明细定位呢?特别是如今,几乎所有渠道版本都在不同电商平台销售,没有明确的分类指导又如何让普通消费者正确选购呢?&&&&02灵耀家族起源:旗舰出身到一代神机产品:
&&&&本期将重点梳理华硕灵耀家族的前世今生以及这个暑假该如何选购一台“灵耀***型号”而非“灵耀笔记本哦具体型号我忘了”。&&&&1. 出身名门的U303&&&&灵耀这个名字诞生应该上溯到2015年5月底,但灵耀系列的始祖其实正是后面被划入灵耀高端序列的的Zenbook UX/U系列。2014年夏季,华硕在台北电脑展亮出了自己的新款旗舰Zenbook笔记本(点击查看测评),其18毫米1.4公斤三面全金属机身、A面同心圆拉发丝工艺的精致设计以及13.3英寸3K超高分辨率镜面触控屏、玻璃触控板、50Wh超大电池的完美组合惊艳全场。&&&&随后在2014年Q3华硕又推出了同模具的屏幕简装版(点击查看测评),换装72% NTSC色域的全高清雾面IPS屏,i5 4210U处理器+4G内存+500G机械硬盘+GF840M独显的硬件配置,在当时指导价为5499元。也许现在看来并不突出,可是在2014年能够搭配IPS屏幕的该价位超极本都少之又少,何况是一块广色域屏幕。如果再算上它的其他规格基本与UX303一致,散热结构和扩展性良好,这款产品几乎可以算得上当时的小米笔记本了。&&&&更为有趣的是,在许多第三方商家报价中,U303LB系列价格一度下探到4800元甚至更低的价位段。而U303本身除了2.5英寸SATA3硬盘位外,还预留了一个半高的mSATA固态硬盘接口,虽然这类规格的固态硬盘中出自大厂的产品少之又少,但总归是可以双硬盘的。&&&&彼时固态硬盘还没有降到2016年涨价潮前夜的最低点,所以购买一块240G以上的固态总体价位偏高,而低价位产品的入门主控+普通TLC颗粒组合让人不敢入手。可以说在这个价位,购买到一款总体设计与如今中高端笔记本无太大差别的产品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单就屏幕来看,其他厂商的入门超极本,当时基本停留在“1080P雾面即可”的状态。虽然后期有转轴故障,但至今很多论坛“老司机”提起U303,仍旧是赞不绝口。&&&&2. 网游本始祖A401/A501&&&&时间到了2015年,U303迭代到了五代酷睿处理器继续销售,同时华硕推出另一款定位更入门的高性价比产品A401/501系列。其AC面采用金属材质,机身厚度约21毫米,重量2KG,与现在很多“极致轻薄大屏全能本”基本规格一致。其孪生型号包括K401/501、V405/505,以及后来定位和模具设计更为低端但是命名巧妙的V555。&&&&&&&&该系列内部结构方面,除V505LX搭载GTX950M所以散热规格较高外,其他五代酷睿低压+GF940M配置版本的设计结构基本一致。14寸版本与U303一样,多一个半高mSATA接口;15寸则是多一个m.2 2280(仅支持SATA3总线)接口,屏幕全系采用全高清TN屏也符合其定位。该产品在价位段上相比U303进一步下探,在当时各家的同级产品对比中,优势也较为明显。甚至可以说,2017年夏季由发起的“轻薄网游本”风潮的鼻祖应该就是华硕A501。A501拆机图,图片来自百度贴吧@奥拉猪汪,V505LX版为双风扇&&&&3. 探索极致的U305/U306&&&&与此同时,苹果的话题产品new MacBook12发布后,UX/U产品线的新丁UX305F(国内称U305F)登场,赶上了全新酷睿M处理器的大潮。整机在延续UX系列元素的同时,得益于酷睿M平台超低功耗的特性,厚度和重量大大缩减,薄至12.3毫米,轻至1.2公斤,全面对标苹果12寸。但是由于酷睿M在带来超低功耗和发热的同时,性能也大大缩减;加之厂商多迎合Intel的概念化设计,直接采用无风扇被动散热导致酷睿M平台产品多数无法达到理论的超高睿频,因而整体体验不佳。而苹果则得益于闭环生态的先天优势,可以实现多数OS X平台和硬件的良好契合。图片来自什么值得买@木小偶,当时酷睿M笔记本基本都采用这种无风扇设计&&&&U305F虽然有极致的设计但却倒在了当时初代酷睿M平台的局限性上,无论是零售商还是用户对于这类产品的实际定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很多用户实际体验与预期有较大心理落差。再加上U305自身存在的如依旧较宽的边框和不配备背光键盘等问题,使得U305进军高端遭遇滑铁卢,渠道价格一降再降。&&&&图片来自NBC,UX305U以及UX306U都改为主动散热&&&&之后华硕相继推出了U305UA、U306UA等产品,总体的设计和规格基本承袭自U305,只不过采用15W TDP处理器的UA款会采用风扇主动散热的设计。此外,不同版本可能在USB接口数量和布局有微调。升级方面,U306重新加入背光键盘,补足之前的遗憾。总体来说,U305系模具将机身尺寸做得更小巧,视觉冲击力更高,机身结构也较为紧凑。但是也牺牲了一定的扩展性,加之B面边框控制不够理想,冲击高端略显乏力。&&&&&在2016年,U303顽强续命(因为太超前,也确实没有太多可以大改的地方,除了他的转轴),更新为U303UB换装六代酷睿+GF940M的组合。一个令人遗憾的点是,这一代砍掉了之前存在的半高mSATA接口。从此想要延续“神机传奇”,就要采用传统的更换固态而非加装固态的操作了。其他一切照旧,配色在原有的烟棕色基础上新增了玫瑰金和香槟金,扩大了受众,特别是玫瑰金曾经几度断货。无数代理商“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热度堪比2015年夏季全国断货的飞行堡垒ZX50!当时因为手机而兴起的玫瑰金&&&&4. 灵耀元老U3000&&&&故事讲到这里,2016年6月初,华硕确立新代言人为井柏然,当时因《微微一笑很倾城》、《盗墓笔记》等影片而风头正盛的流量新宠。而同时推出了U,命名为”灵耀本“,此后,华硕U/UX系列产品逐步开始并入灵耀系列,在增强在中国区的品牌辨识度。首发仅5999的i7 8G 512G 金属本&&&&灵耀U本身脱胎于U303U,基本就是U303的核显版本,所以依旧保留了多数U303的优良传统,至于散热模组,由于全网找不到U的拆机图,所以只能猜测是基于U303独显版去掉一个热管及风扇。因此首发i7 8G 512G SSD 5999的价格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如果真的都是”真材实料用好药“,其实多年套用一个老模具和物料方案也不会被吐槽,U303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上一段我基本采用标全称的方式来标明产品名,而非用简单的系列型号。这是因为,U与之后的U3000UA7***/CA6***并非同一模具,七代处理器版本的U3000采用的是之前提到的U306超薄款模具该款。U3000也推出了七代酷睿M的版本,在外观和内部结构以及重量厚度上有很多变动,详情参考上面U305/U306的部分,这里不再赘述。所以结论是,六代平台的U3000U与七代版的内部扩展性和尺寸规格都有较大差别,只是配置基本没有太大改变所以大家没有关注到。而此时,灵耀系列的发展还是非常被大家看好的。03全盛之后尾大不掉,谁才是真的灵耀产品:
&&&&说一句文艺点的话,再强大的英雄也终将老去。U303纵然性价比超群,但面对市场上一众支持双硬盘及双通道内存扩展的产品,仍有些力不从心。&&&&5. 屏幕翻车的U310&&&&灵耀U310UQ(衍生机型RX310)应运而生。除了改善扩展性外,对接口也进行了调整,将需要转接的miniDP换成了通用性更好的HDMI。看官网介绍,高素质屏幕、全金属机身设计这些特性都得到保留。官方声称为72%NTSC的IPS屏幕&&&&&可问题恰恰就在屏幕上,一般来说,官方参数称标配或者重点强调的,至少在主力出货版本或者中高配版本上搭载。但许多用户反映在U310UQ的i5/940MX的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版本上搭载的屏幕实际上都是全高清TN屏幕,且色域远低于标称数值。但在许多第三方电商平台甚至媒体平台的文中,哪怕i3/4G/128G版本都言之凿凿的写着”72%NTSC、广视角“。笔者就是其中一个相信产品介绍的人,于是力荐朋友购买了一台,结果拆封开机那一刻,内心崩溃。随后的测试数据不出意外,果然是一款标准的普通色域全高清TN屏。诚然这可以用”可选、具体数值以出货版本为主“来解释。可是至少从这款产品开始,UX系列用户也要加入关注屏幕参数的大军了。图片来自某电商平台截图& & 6. 小插曲不断的新神机U4000&&&&2016年的主力产品除了U303UB(下半年更换为U310)、U3000UA以及U306U外,许久没有更新的A501系列突然诈尸,更新了换装6代处理器,标配512G固态硬盘的U4000 / U5000。不要搞错,不是现在京东还在售的七代处理器的窄边框U4000,而是实实在在的A401/501模具产品,规格与之完全一致,整机最大亮点就是512G固态硬盘,因此反而售价不输真正的U系列。如果看作是一款不值得推荐的产品可是512G固态硬盘带来的日常体验确实不错。可无论从哪方面,实在与U系列毫无关系,除了蹭热度可能真的想不出别的理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对比下上文对A501的配图& &&&&&&随后U4000UQ就与U4000UQ展开相爱相杀。2017年8月后,整个行业在5000价位段掀起了窄边框狂潮,华硕也推出我心中比较真正续写U303传奇的接班人——U4000窄边框版。该机关联型号包括RX410和U410,采用6毫米窄边框的14寸72%NTSC色域IPS屏幕,18毫米厚、1.4公斤重,内置板载内存+空插槽以及一个m.2 2280固态硬盘位(SATA3总线)和2.5英寸SATA3硬盘位。颜色可选玫瑰金与银色,整体结构与U310类似。结合当时的行业情况来看,U4000窄边框版可以是真正接过U303大旗延续”神机“之名的产品。这款模具也被沿用到如今,更新了少量八代U的版本。来自百度贴吧@,窄边框版拆机图,黑色贴纸下为板载内存&&&&而”相爱相杀“在哪里呢?首先在六代平台,两个U4000UQ命名毫无差别,仅凭名字让人无法区分。其次宽边框版本U4000”锲而不舍“顽强的更新到七代处理器,于是你在华硕产品线有可以找到两个&U&,两者甚至连基本款配置都一样,恐怕除了售价已经没有办法区分了。当然,2017年后,这款让人纠结的”元老版“U4000终于退休。&&&&可是问题还没有结束。原本作为中高端系列的灵耀即使推出价位下探的机型,也不宜过度地下探。这就包括缩减一些承袭下来的关键特性如高素质屏幕。灵耀”元老版“U4000已经算是一次打乱用户对灵耀品牌认知的操作了。可是随后,我们见到了一款新秀——U410UV,本以为只是将独立显卡有940MX调整为920MX,作为不同销售渠道机型区分,可是各电商平台给出的屏幕数据让我大跌眼镜:&&U410UV版屏幕仅采用分辨率(TN面板无疑了)&&&&定档旗舰机的U/UX系列(U4000海外代号UX3410),居然推出一款从低到高全系”标配“分辨率的产品。无论任何产品策略的说法,都没办法消除这样产品的存在对于整个系列口碑的减分。特别是如果将其作为走量产品来主推,就更会影响灵耀的整体形象。继U,U310/RX310之后,再来一个旗舰产品的低素质屏幕版本,做一个尴尬的”走量“,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 U系列基本是作为更极致更紧凑版的U4000的形象出现的,15.9毫米、1.2公斤重对于独显本来说还不错。在蓝色和粉色款上做的烤漆镀膜工艺虽然耐刮性一般,但在控制重量的前提下视觉上复刻了A面玻璃美如画的UX301,这在后来的U3100上还可以看到这种设计。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板载4G内存的版本,在现如今5500档位中这种版本的确实让人很纠结。&&&&7. 真旗舰灵耀3系列&&&&其实灵耀系列产品中,真正可以算比肩当初的UX301/UX303以及UX501(Zenbook Pro)的应该还是灵耀3系列,包含灵耀3(UX390,13寸)、灵耀3 Deluxe(UX490, 14寸)、灵耀3 Pro(U5500VE,15寸,Zenbook Pro)。三款产品虽然发布时间有偏差,但总体隶属同年款式的一个系列。&&&&由于时隔多年才推出,虽然有华硕美轮美奂的工业设计背书,但是在XPS13占据窄边框标杆、X1C成为旗舰象征、Spectre13名冠全球最薄。UX390作为华硕高端超极本回归作品虽然很努力,但始终存在感薄弱,叫好不叫座。当然自身也有诸如采用SATA总线固态、不支持雷电的Type-C等缺陷,总之始终让人觉得,距离旗舰差了那么点意思。&&&&而即使是引以为豪的910克超轻机身,也有牺牲手感使用特殊材料实现799克机身重量的三星,以及早已跻身”900克俱乐部“的LG来竞争。其实为多数用户所关注的灵耀系列,主要集中在U及后面说到的S系列。旗舰机产品注定不是用来走量的,只是希望旗舰产品一向设计精巧的华硕,能够凭借灵耀X再次成为有代表性的”新高端势力“。&&&&而有关UX490和U5500VE,基本没什么需要单独评价的,这个价位的产品不存在处处槽点的问题。华硕已经基本将量产机做得和概念机一样精巧了,对于标压U+GTX显卡组合的灵耀3 Pro,我们要看做搭载高性能处理器的大屏,而非机身轻薄的高性能本。看待产品,每个人的视角有所不同,并不存在什么”不能满血运行就是原罪“之类的说法。04成功的下探+命名的混乱,灵耀S系列产品:
&&&&8. 初代灵耀S,有神机也有遗憾& & & & 2017年6月初期,灵耀S系列开售,包含S和S四款,其中为独显版本。产品定位更像是灵耀U系列的青春版,同样拥有轻薄的机身和窄边框屏幕。线上主推为S4000UA系列,采用14寸72%NTSC色域的全高清雾面IPS屏,7.8毫米窄边框,18/20毫米厚,1.6公斤重。扩展性基本延续了U4000的状态,板载+空槽内存扩展,m.2 英寸SATA3双硬盘位。线上版标配256G固态硬盘,配合首发4500左右的起售价性价比十足。&轻薄多彩高颜值而且常用接口齐全&&&&而主打线下的S4100在屏幕素质上就有些难受了,虽然官方数据可以选配IPS,但是依旧和U310一样停留在纸面参数。实际上与U410UV一样采用了的TN,只能理解成不同版本及价位针对不同渠道的策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S5*00与S4*00在这一代的模具设计是不同的,14寸版本明显有更多的华硕A/F/K系列的影子,以至于有媒体传闻S4000系将要完全取代传统的A/F/K系成为新的入门产品。而S5*00系列采用更为新潮的模具,简洁紧凑,一体感更强。&左侧为SU,右侧为SU&&&&相比同级其他产品如2017款14,以及来看,其实若能完整搭载所有产品特性,那么灵耀S并不落下风。但由于版本搭配不当,导致实际上全能的版本几乎没有在售。在实际购买时只能选择屏幕素质较好的S4000核显版以及S5100中配版本,虽然有S4000UA这样的新一代神机出现,但从整个系列的整体角度看,S没有突出竞争力,甚至说没有办法达到同级基本水平。&&&&图片来自NBC,S4000与S4200系列基本一致& & 9. S4200:设计走向正轨,选配一头雾水&&&&之后的问题就与当年的U4000如出一辙,不过这次仅仅是命名问题。2017年国庆前,S4200系列上架,虽然属于第二代S,但实际上更像是补足版,IPS屏幕版本更多,外壳与S5100设计一致,而内部结构没有做太多改动。金属拉丝版可选蓝灰色与金色,而其他颜色版本顶盖的材质和处理也有所不同。&&&&而在月底开售其他版本后,似乎从命名上又让人摸不着头脑。S5100直接顺位更新八代处理器以及后期增加MX150版,而新S4200在京东命名成为了S4000VA/VN,使得独显版和集显版在型号前几位的数字也没有了区别。最后结果就是如下的情况:&&&&S4000UA: 14英寸 FHD IPS(72) / 7th+核心显卡 / 初代模具&&&&S4100UQ: 14英寸 HD TN / 7th+940MX独显 / 初代模具&&&&S4200UQ: 14英寸 FHD IPS/ 7或8th+ 940MX独显 / 新模具&&&&S4000VA: 14寸 FHD IPS / 8th+核心显卡 / 新模具&&&&S4100VN: 14寸 FHD IPS / 8th+MX150独显 / 新模具然后就会衍生如下的常规问题:&&&&”所以我应该买S4000还是S4000还是S4200? “& &” 为什么你推荐我买S4000(V)而不是S4200,明明S4000(U)是老款啊?“&&&&这种不必要的误会实际上大可以通过名称区分以及标注2017或者2018款再或者如刚刚看到开始预售的新款灵耀S一样冠以S2区分。而不是真的要靠科普帖来再次帮助用户选择。刚刚在京东开启预约的灵耀S2系列&&&&此外,之前引起电商平台对于U310等产品的屏幕参数描述出入,官方的介绍页面其实也有一定误导作用。“可选”、“选配”随处可见,但实际上并不是采用直销平台可定制的方案,也就是说这些“可选项目”基本是要已确定搭载的版本为准。而以目前在售的S4000 (4200)和S5100的八代酷睿产品来看,官方介绍的这个“选配背光键盘”并没有出现,更没有在介绍页面明确标注,哪些版本是搭载背光的。截自京东的评论图,S4000VA顶配版依旧无背光直到灵耀S2上面仍不明就里的”可选背光键盘“&&&&我们以一款二合一产品的触控笔搭载情况描述为例看一下。产品描述页对选配件所在版本有清楚的描述&&&&所以说有选配版本不怕,可怕的是选配版本成为镜花水月,最终消费者和业界人员都迷茫的时候,人们在首发购买时,要么持币观望,要么带来较高的退货率,那就真适得其反了。&&&&差点忘记提及,其实灵耀这一代还有个很有趣的超轻薄款,国内型号S406/V406。这款产品除了是我目前唯一已知2017款灵耀S中有背光键盘可选的产品,他的散热设计也让我眼界大开。下图是来自NBC的拆机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也许国行版本与这个设计有所出入,持有这款产品且有能力动手拆机的朋友欢迎供图指正。图片来自NBC,S406采用了让人十分不解的散热设计&&&&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款S406的规格,相比S4200系模具18毫米、1.4公斤的规格,S406薄至14.8毫米、轻至1.16公斤。采用板载4G/8G超低电压内存+明确标明支持PCIe NVMe的m.2接口,散热模组方面有些奇特,风扇与热管鳍片并没有像传统一样紧贴在一起,甚至哪怕同样风扇仅承担将送风作用的 Xpro也没有将风扇与散热模组距离放的太远。有关国行版本S406是否与这个结构相同,以及该结构的具体原理及表现,暂无数据测试参考。& & 10. 灵耀S2会是改变的开始吗?&&&&而如今,华硕最新的灵耀S2已经在京东开启预约,颜值、设计、配色得到全面进化。详细描述可以参考之前的新闻以及。采用三面窄边框+Ergolift转轴设计,外加多彩的撞色设计,让S系列令人眼前一亮。首发版本为14/15英寸的i7版,但描述依旧是“选配“满天飞,虽然京东版本多数情况下都至少在参数上”高大全“,但是整个系列版本分级的不明确还是可能会在未来让消费者迷茫。人们要的并不是最低配与最高配的所有体验一致,那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不要让影响到消费者选择和评价的参数太模棱两可。当大家习惯性看到华硕新品预约,就做好了所有关键特性甚至是基本特性自己到手会是“选配”的时候,那么就真的是信任危机了。[经销商]&京东商城[产品售价]&5999元05什么灵耀值得买--UX系列篇产品:
& & 从系列来看,华硕灵耀目前可以分为:灵耀Vivobook S(包含S初代14,S14,S15,S2-14/15);灵耀Zenbook U(在售主要型号U3000UF,U3100U,U4000U窄边框,U4100U);灵耀Zenbook X/S(在售主力UX390/490 即灵耀3,U5500VE即灵耀3 Pro,UX391即新发布的灵耀X)&&&&1. 灵耀Zenbook UX系&&&&先从高端说起,灵耀3系列整体都采用七代处理器平台,所以介意这一点的可以直接跳过灵耀3部分去看灵耀X,对&标注参数带来的高性能感“仍有需求的可以考虑等灵耀X之后搭载新平台处理器的灵耀UX旗舰序列。&&&&灵耀3的12英寸版缺少雷电接口但整机只有900克重,适合对小本有需求的人群,而如果你需要一款极其轻薄的,13毫米1.1公斤极致轻薄的灵耀3 Deluxe是可以考虑入手的。灵耀3系列的遗憾就是没有八代处理器版本可选,但对他的用户群是绝对够用的(除了用14寸版本外接雷电显卡坞的极客)。华硕Zenbook系旗舰产品带给你的灵动美感在一线产品中是数一数二的,如果说各家旗舰都各有调性的话,那么华硕的调性就是充满着设计力量的美。[经销商]&京东商城[产品售价]&7499元&&&&灵耀3 Pro与戴尔XPS15,联想ideapad720S-15一样,都属于一线品牌中将的硬件与超极本的机身结合在一起的旗舰产品。从硬件上性价比不如同配游戏本,从尺寸上受限于硬件和散热不能做成LG Gram15一样的至轻尤物。虽然许多人在选购的时候都在想“我要性能”+“我的电脑不能太丑太厚重”可是落地到实际产品出现,基本不是嫌贵就是嫌性能不够,非常矛盾的结果。&&&&而打造这类轻薄高性能产品所做的努力是远远大于打造一款走量游戏本的,但往往市场受众并没有“云评测”和“云呼吁”的玩家数量多。与此同时,还要面临半年后新平台产品推出但是老平台产品因为非核心硬件部分成本过高而无法大幅度降价的尴尬,也就变成网友们常说的:& &“你这款本子散热不够强、处理器也不是八代的,凭什么这么贵!” &&&&这类从传统“性价比”角度来看是毫无价值的。但是从他用料和研发成本上看又是下了很大的苦功,而且即使存在降频,其稳定运行状态的性能也基本要比多数的短时高性能状态要更为实用!所以在现阶段如果你需要一台轻薄且可稳定的相对高性能的,特别是对品质感和设计有要求,U5500VE仍旧值得你考虑,推荐购买i5版,目前针对七代标压处理器的产品购买i7。。。万事看价格。[经销商]&京东商城[产品售价]&9999元&&&&灵耀X从产品角度目前没有什么问题,华硕的工业设计一贯是十分登峰造极的,只是在八千段位的产品上华硕已经很久没有叫好又叫座的明星产品占位了,所以灵耀X在我看来似乎是一款重回巅峰的产品,要挑战的对手还是不少的。希望灵耀X可以成为新的UX301/301。&&&&有关灵耀360系列,这个旗舰翻转本似乎无论从用户还是官方角度发声量都不大,确实不甚了解。虽然是灵耀3时代的ID设计,但是搭载了八代酷睿平台。作为翻转本,在11毫米、1.1公斤的机身内整合了支持压感手写笔的屏幕、侧键指纹识别、华硕传统笔记本结构下使用的Ergolift转轴可谓亮点多多,可谓是灵耀家族目前最多才多艺的一位。实力看起来不错,可为何没有被推到与同价位其他旗舰翻转本掰手腕的地位呢?有使用该系列产品有心得的朋友也可以评论区为大家分享。近乎全能的灵耀360[经销商]&京东商城[产品售价]&9999元06什么灵耀值得买--U系列篇产品:
&&&&U系列目前在售主要机型为U4100UN,U3100UA/UN,U4000UQ/UA,U3000UF四款,其中U3000UF前段时间有过专门的推荐,4500价位较为出色的拥有越级体验的产品,除了不是窄边框和显卡没有满足“也要GTX的云端玩家”心中的MX150外,同价位其他体验中应该都是排在前列的。& & U是整个U系列里面最接近UX的产品,板载内存无缘U系列扩展性好的光荣传统。所以尽量不要购买4G内存版本的产品,更不要指望购买了独显版真的可以火力全开的完美吃鸡,否则还要飞行堡垒干什么。超极本想要有高性能要么堆叠出极致的散热,以目前的水平,怕是做出来真的可以称为黑科技了;要么就冒着牺牲稳定性和增加售后成本的风险采用“烫死不降频”的策略。所以对于他俩的独显版,看作一个可以偶尔玩玩中小网游而又不会给内存和处理器太多压力的存在就好。&&&&要注意的是,U4100不同颜色,对应了不同的顶盖工艺以及是否有指纹识别功能。已知蓝色与粉色采用的是抛光镀膜的工艺,所以光彩照人的同时也更容易留下划痕。而金色与灰色采用的依旧是金属同心圆拉丝的工艺。而且指纹识别功能只在尊爵蓝配色有配备。U3100则是蓝色采用了抛光镀膜工艺并且顶盖做了2.5弧面边缘工艺,全系标配指纹识别。基于金属机身表层又多了更多加工&&&&具体配置版本方面,U4100我推荐购买i5 6G 2G版本,其他版本都不是很推荐。而U3100有核显版与MX150独显版,选择却决于个人需求,目前是否有独立显卡 不 影响诸如电脑日常流畅度 、能不能用十年、能不能屏幕显示效果更好等问题!&&&&新工艺+刀锋轻薄是这几年新的U系转型的趋势,而扩展性、“良心散热”、“神机”这些名号,以后出在S系列的概率会更大。什么产品干什么事是很好的想法,希望阿苏斯可以拎的清,而不是又变成换名字的俄罗斯套娃。[经销商]&京东商城[产品售价]&6199元[经销商]&苏宁第三方[产品售价]&6499元& & U4000UQ是最让人心疼的一款,八代产品线似乎真的把他选择性忽略了,只更新了一款U的双硬盘核显版本。看起来大有U4100取代U4000的意思。而U4000独显版止步于七代+940MX版本,目前i5 8G 512G 2G版本京东历史最低为4999。如果遇上这个价格,那么我对他和U3000UF的态度一样:价格合适,又有核心配置外的其他亮点,如窄边框,14英寸广色域IPS,三面金属、玻璃触摸板等。从体验来说,这个“国军”入的值。对于倾向颜值、又对13寸觉得屏幕小的女孩子,入手这款会在质感上胜过同价位其他产品。[经销商]&京东商城[产品售价]&4999元&&&&U3000UF基本参考上文,屏幕13英寸,没有窄边框但是素质依旧很高,处理器用上八代但显卡没有上MX150。但如果你对尺寸没有执念也不在乎窄边框,那么相对于U4000我是更推荐这款U3000UF的(记住是U!)[经销商]&京东商城[产品售价]&4599元&&&&最后,还是很怀念U303那个时代带给笔者的惊艳和美好回忆。07什么灵耀值得买--S系列篇产品:
&&&&上篇说灵耀U将不再走老一代路线,那么许多人口中的“神机”将更多诞生在S系列。目前灵耀S系列几乎自诞生以来所有机器都处于在售状态,灵耀S目前主要问题是标配背光键盘的版本实在是太少太少,非常让人费解。但音质总体不错,华硕的中端产品的音箱给人一种很澄澈洪亮的听感,不知道与他宣传的磁铁共振音箱以及“美声大师”音频调教是否有关。多彩配色是一个亮点,但目前在售的S14似乎可选色不多。下图为笔者梳理出的 灵耀S主要型号及区分,相对来说会比直接看型号要来的清楚:这是目前在售的主要灵耀S,加粗型号为较为推荐的产品& & 上图的四款灵耀S除了新上市的灵耀S2外,其他都存在旗下型号较多的特点。加粗型号为我推荐的产品,在14英寸里,如果在4500预算想要找一个屏幕色彩非常棒的,可能除了灵耀U系的老款外就只有这款S4000UA了,此外还有标准网线接口,所以针对使用场景传统的人群很是受用。至于S4100UQ这类独显全能本,如果说S4000UA虽然平台不够新但至少有亮点,那么标配768P TN屏的S4100UQ的亮点,就只有没看过本篇的人才觉得是吧。[经销商]&京东商城[产品售价]&4599元&&&&S15的产品细分比较少,对于大屏爱好者而又对屏幕素质无所谓的用户,那么那款S5100UA目前市面上几乎绝迹,如果遇到可以在4500价位入手,不失为一种选择。只是中国的国情下,需求大屏的多数人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要独显”。&&&&而S5100UQ尽量购买双硬盘版本,如128G+500G版本。单机械硬盘版本中有部分是133*768 TN屏版本,但是没有明显的标注!因为笔者就曾经购买过一款S5100UQ 的“高清”版本,那感觉,仿佛回到当初买RX310的时候。目前4999的S5100UQ京东自营在售版本很适合全能需求党入手。&&&&S5100UN比较有趣,有一款采用了16G傲腾+1T机械的组合,运行起来与固态+机械的版本流畅度基本一致,不过价格较高。而标配8G内存的产品是与i7处理器搭配的,i5目前没有看到8G版,所以购买后大家应该都会考虑购入一根内存加装。最后补充一句,S5100属于15英寸同价位较为轻薄的产品了,相比其他2KG的产品做到18毫米、1.7公斤值得表扬。[经销商]&京东商城[产品售价]&4999元&&&&灵耀S14系列设计趋于主流风格,但没有极其突出的亮点。B面窄边框的45%NTSC的全高清IPS雾面屏,但这个参数相信大家已经烂熟于心,主流的轻薄全能本基本都已经如此。而单讲屏幕边框,实际上7.8毫米的宽度也确实处在窄边框中下水平,而灵耀S2边框才达到目前的主流水平。从基本特性上,官网上“选配”的指纹识别与背光键盘在S14甚至整个S上都踪迹难寻。所以看上S14系列的恐怕:1是京东促销价,2是喜欢S14的设计语言。&&&&S14总给人一种“可以推荐购买这款但也可以推荐其他款”的感觉。没有很不合格的地方但又没有独特突出的亮点。而S2上工业设计和配色的突破已经扳回一城,就看会不会又被“选配”的“策略”玩坏。&&&&SV与S4200U本为一款产品,只是主要销售渠道不同,已知S4200UA核显系列标配为768P屏幕,而S4000VA、S4100VN则标配IPS屏幕。所以为了避免“中奖”,优先推荐这两款。[经销商]&京东商城[产品售价]&4999元[经销商]&京东商城(链接描述中有写背光实际上标错)[产品售价]&5299元&&&&此外,还有四款特殊型号,其中三款不属于灵耀系列,还有一款就是之前聊到散热设计很奇妙的“高端版”灵耀S:前三款常被有意无意的认作灵耀家族,最后一款属于灵耀但存在感低& & 思聪本一直是华硕较为入门系列,脱胎于早年的上网本Eeebook,多采用凌动//入门处理器,配合轻薄多彩的机身以及固态硬盘,在价位段,对于性能需求不高而偏好轻薄、静音、长续航的人来说很合适。E406采用与灵耀S14类似的窄边框工艺,这在各家入门产品中算是首个,所以颜值上更胜一筹。只不过要注意以合适价格购入,不要被误导为S系列就好。刚才说到固态硬盘,与E403类似,E406搭载的实际上是EMMC闪存颗粒而非常规意义的固态硬盘,体验上虽然比机械硬盘好但是并不能拆卸更换。这款产品目前在京东售价3699,目前不是很推荐这个价格入手。&&&&K505系列产品则更像是专供“某些渠道”的产物,认准最高配的A9 / 8G / 128G+500G / 2G的版本来购买,满足等办公需求以及日常操作流畅还是可以的。可是结合4399的售价就会发现,为什么不买A505ZA呢?何况又有多少人买得到AMD A9的“顶配版”呢?&&&&A505ZA其实完全可以被放在灵耀系家族做进一步下探价格作用,放在顽石系列有些“埋没人才”的感觉。这款的综合素质与前两款不同,无论是性能暴强且C+G二合一的锐龙处理器,还是流畅度标配8+256,以及窄边框的全高清IPS雾面屏。可是我甚至几乎很难在官方以及各大科技媒体找到一丁点的真 测评。作为急需证明“我能行”的锐龙版产品,居然找不到任何测试数据,实在是让人很难理解。&&&&而姑且以目前已有的锐龙产品来看,即使采用了保守的性能调度,锐龙处理器也基本会强于上代低压i5,所以无论是首发的3999还是目前的4399,在华硕的15英寸轻薄产品中,这都是绝对值得力推的一款。& &&[经销商]&京东商城[产品售价]&4399元&&&&S406以目前的产品分布看。绝对算是S系列当中的“旗舰”,不仅仅是很戏剧性的因为整个S中已确认版本只有它配备了背光键盘,更在于其无论是内部设计还是14毫米、1.2公斤的超轻薄规格。由于没有样机测试,具体信息可以参考外媒NBC的测评文章。这个惊为天人的散热设计出现在消费类非旗舰产品实在是让我很意外。这款可以看作较为正常而无明显短板的14英寸入门超极本了。不同于其他S14系列,这款的内存是板载不可加装更换的,所以购买4G版本前慎重考虑。看不出差别吗?我也看不出来&&&&[经销商]&京东第三方(8G/256G以链接为准)[产品售价]&4999元&&&&灵耀S2目前在京东开售,5i7/8G/256G/2G 5499的起售价真正做到了“水桶机”的状态。15寸版本直接16G内存好评,预计日后还会推出8G版本。不过6799的16G+512G虽然数据上威武霸气,但是购买时建议三思后行。特别是本身有意向购买14英寸版本不要因为15英寸官配数据较高就放弃,因为S2系目前都是具备内存和硬盘扩展能力的,完全可以购买5499版本进行后续升级。&&&&其实对于S2,真正令人担心的是目前仅开售了“高配版本”,后续版本释出后是否会延续模棱两可的“可选”、含糊不清的“选配”?我们的确不得而知。对于5499起售的灵耀S4300UN,我目前的建议很简单:买买买!& & 编辑结语:可能有人说这篇文章过于吹毛求疵,产品线中出现不同版本区隔很正常。但重点不在这里,可以有分类,但至少要让用户对于“什么是选配的”以及“在什么版本上会有”这类基础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要用户国内查资料来反复确认。保证用户“真正意义上的“知情权,一方面要靠对用户的长期教育,就好像如今”i7就是好“深入人心甚至趋于畸形追捧的状态一样;另一方面,厂商的产品信息规格标注的标准似乎也要做出调整。分类可以,千万不要分的支离破碎。&&&&”有能力“配背光而没有具体的可选版本、”有能力“选广色域广视角但却出货TN起步,这种能力,似乎每个产品都可以作为自己的卖点。&&&&在产品规划者的眼中,也许一个产品线是摩天大楼100层上眺望的美景,但不要忘记大楼由无数人建成也有无数人居住。他们不会同样住在100层,更不需要从100层的所谓“高度”去思考和理解,而是只需要保证自己的那一层是美景就好。所以每一个产品版本至少要确保其客户是你所设计的人群,而不是单纯的概念饼图和数据调研结论做出的决策。
08产品参数对比
华硕灵耀S 2代 S4300UN和华硕U和华硕灵耀S 2代 S5300UN有什么区别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下载ZOL APP秒看最新热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硕灵耀X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