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邻居是假教师资格证,而且还是假猴王冒名顶替的原因,怎么没人查呢

1996年颁发的教师资格证被人冒名顶替,怎么申诉_百度知道
1996年颁发的教师资格证被人冒名顶替,怎么申诉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天津环宇教育
专注教师资格证、教师事业编招聘
天津环宇教育
天津环宇教育是由师大、教科院、工程师范老师协助创办于2007年,正式注册于2011年,环宇遵照教育部指示,特开设:教师资格证培训、会计资格证、教师事业编培训、等多元化的培训课程,并覆盖天津各区县。
你可以直接给当地教育部门反映这个事情,只要你有根据,这个就没有问题的。加油,组织这种事情的发生。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客户端下载
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安徽宿州一女子被人冒名顶替当老师16年
信息日报综合
原标题:【信报调查】安徽宿州一女子被人冒名顶替当老师16年记者曹诚平报道:在教体局的档案里,身份证号、照片、毕业证等相关信息都是自己的,可是在学校上班的,却是另一个人。安徽省宿州市的王莹莹女士,怎么也搞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她想来想去,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该市埇桥区顺河乡中心学校上班的老师“王莹莹”,冒用了自己这个真王莹莹的身份信息,顶替自己上班16年。11月30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通过梳理有关信息,联系采访相关部门和当事人,还原了这起冒名顶替事件的经过。媒体报道的画面截屏怎么回事?社保和公积金交不进去1976年出生的王莹莹,于1995年9月至1997年7月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会计专业。由于父母都是教师,毕业后,家里利用教育系统内招的机会,托人帮她申请教师一职。由于英语水平有些欠缺,她还专门到上海进修英语。进修期间,家人告诉她,没有找到接受单位,教师工作没有搞定。于是,王莹莹就一直在上海、东莞等地漂泊,直到2013年结婚后,才回到宿州。2016年5月,王莹莹所任职的公司为她缴纳社保,却发现怎么也交不进去,于是,她来到埇桥区人社局查询,工作人员却说她早在2001年3月开始,就已经交了社保,工作单位是顺河乡中心学校。王莹莹觉得很奇怪,就来到顺河乡中心学校,却惊讶地发现,学校里果真有一个名叫“王莹莹”的女老师。“王莹莹”老师承认,在社保局交纳社保的“王莹莹”正是她。对方告诉王莹莹,这个事情由她来处理好了。过了一个月,王莹莹的单位要为她交纳住房公积金,却发现公积金也交不进去,原因和社保一样,也是已经有人交了。经查询,又是和顺河乡中心学校的“王莹莹”老师缴重了。假“王莹莹”一直在这所学校工作疑云顿生:是不是有人冒用了我的身份信息?两次奇怪的重合,令王莹莹顿生疑云:顺河乡中心学校这个“王莹莹”老师,是不是冒用了自己的身份信息?这个工作,是不是本来就是自己的?王莹莹来到埇桥区教体局,经查询,发现“王莹莹”老师档案里的照片、身份证号、毕业证等信息,都是自己的。“从档案看来,我1999年就被录用了,可是在学校上班的却是另一个‘王莹莹’,而且她是在2001年才上班的。那么在这两年中,为什么没有人通知我这个真王莹莹来上班?”带着疑问,王莹莹又找到“王莹莹”老师,对方承认,她真名叫黄晓娟,于2001年利用王莹莹的原始学籍档案,以及相关证件、照片等,办理了教师资格证、职称证等,从2001年3月开始,冒名王莹莹上班。“王莹莹”老师同时承认,她的“王莹莹”身份证,也是2008年花了3000元办的。假“王莹莹”,曾用名苗娟自动离职后教师资格证被冒名顶替怎么办_百度知道
自动离职后教师资格证被冒名顶替怎么办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陕西新华电脑软件学校
百度知道合伙人官方认证企业
陕西新华电脑软件学校
陕西新华电脑软件学校隶属于著名的新华教育集团。是国家信息化教育全国示范基地、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回去质问学校让学校给出一个解释和补偿如果学校不能给你解释的话你就去找教育局的人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安徽宿州“冒名顶替当教师16年”事件被举报人:等待公正的结果
安徽宿州“冒名顶替当教师16年”事件被举报人:等待公正的结果
放学时分,顺河乡中心学校校门口的水泥路旁,家长接学生的三轮车整齐停放在两边。
澎湃新闻网消息,安徽宿州市埇桥区顺河乡中心学校在当地被叫做“马场中学”,位于距离城区20多公里的顺河乡,有约900名学生。这里位置偏僻,在通往学校的路上会经过一片片农田。因为深冬季节的严寒,校园周围的大树掉光了叶子,路边还有临街的商铺,但几乎闭门不开。
乡民眼中的“城里人”苗娟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冒用“王莹莹”的名字,做了16年的教师,直到真的“王莹莹”找来,并举报了她。
根据当地媒体此前的报道,2016年5月,王莹莹所任职的公司为她缴纳社保,却发现怎么也交不进去,无奈之下去到埇桥区人社局查询,工作人员告诉她,顺河乡中心学校有一位叫“王莹莹”的老师2001年3月至今一直在缴纳社保。等她到了埇桥区顺河乡中心学校,突然发现在这里也有一个“王莹莹”。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举报,一时之间舆论汹汹。
12月初,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通报调查结果,称现顺河乡中心学校教师“王莹莹”确系冒名顶替王莹莹教师身份参加工作,其曾用名为苗娟。决定对该冒名顶替者停止工作、停发工资,并开展进一步全面调查工作。
冒名顶替是怎么发生的,上述通报并未说明。不过,该通报表明:对于顶替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王莹莹和苗娟各执一词,王莹莹称对此毫不知情,苗娟称王莹莹家人知晓此事,并存在有偿提供原始资料,协助自己办理冒名顶替等行为。
“因该事件时间跨度历时16年之久,顶替事件具体过程因当事双方各执一词,当事人中有2名关键经办人均已去世,证据链无法形成,调查取证工作正在克服困难推进。”
12月11日,埇桥区相关部门一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告诉澎湃新闻,专项组的调查一直在进行,工作人员也都在加班加点取证。
12月14日,苗娟通过曾经的学校同事婉拒了澎湃新闻的采访。“一切情况已向专项调查组说明,等待有关部门给出公正的结果。”苗娟的同事向澎湃新闻转述她在电话里的回复。
顺河乡中心学校校门口。
学生眼中的“顶替者”苗娟:对课堂纪律要求严格
王莹莹早在今年年初就曾向当地有关部门实名举报,称自己身份信息被人冒用。11月14日,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召开局长办公会,作出对苗娟停止工作、停发工资的先期处理决定。在媒体介入报道后,12月1日,官方再次作出回应,称现顺河乡中心学校教师“王莹莹”(即苗娟)确系冒名顶替王莹莹参加工作。
当地媒体报道称,据宿州市埇桥区人社局的资料显示,在举报人王莹莹的名下,自2001年3月起缴纳社保,工作单位即是顺河乡中心学校。也就是那时起,苗娟在该校当起了教师,一干就是16年。
苗娟在给学生上课。 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报道 截图
顺河乡中心学校在当地被称作“马场中学”,位置偏僻,距离市区20多公里。开车从省道转向学校,要经过一片农田。深冬时节的顺河乡气温快要接近零度,学校四周的大树已经“秃”了身子。校门外是条双向通车的水泥路,路边商铺的卷帘门几乎常闭不开。时而大卡车经过,轮胎带起的扬尘飞散空中。澎湃新闻了解到,学校有约900个学生,全乡六年级至九年级的孩子几乎都在这里读书。
“初二她带过我们班,教数学。”24岁的林丽(化名)也曾是苗娟的学生,12月11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在她印象里,苗娟身形偏瘦,以前扎个马尾戴着眼镜。对于苗娟冒名顶替一事,林丽表示自己刚知道时有些吃惊。“她是个好老师。”林丽回忆,有一年自己辍学在家,苗娟曾两次上门拜访,劝她继续读书。“我家(离这)两三里路,(路上)条件又不怎么好,都是骑自行车。”
“她(苗娟)已经没在学校了。”12月13日放学后,该校一名学生告诉澎湃新闻,由于学校只有两个化学教师,苗娟此前带的九(1)班和九(4)的化学课现在暂时合并在一起上。
在这个乡镇学校,和学校其他老师一样,苗娟除了教一门主课,即化学,还会兼任一两门其他课的教学。“她教化学的,教书还可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顺河乡教师称,苗娟家住宿州市区,平时经常往返于学校和市区,在乡民眼中,她是个“城里人”。
事发前,苗娟是学校九(1)班和九(4)班化学课老师,班里两名学生向澎湃新闻说起苗娟表示,“人不错的”。不过,由于九年级这学期刚开始上化学,他们跟苗娟接触不多。“要不是电视里放,都不知道她姓啥”。
16岁的学生李翔(化名)称,初一时苗娟教过他生物,平时较为严厉。12月13日,澎湃新闻在学校门口遇见一名曾经上过苗娟生物课的女学生,她也表示苗娟对课堂纪律向来要求严格。“吃东西就罚站一节课,很严肃。”
当地村民告诉澎湃新闻,顺河乡中心学校多年前教师工资不高,“没人愿意来教”。12月14日,学校一名姓岳的教师也证实,苗娟刚进校时工资只有两三百,现在涨到三四千,但早年常会遇到工资被拖欠三四个月的情况。
校方:苗娟本就持有专科文凭
在此前安徽电视台的报道中,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2001年开始,苗娟利用王莹莹的原始学籍档案及相关的证件、王莹莹的照片,办理了教师资格证和职称证书。
但近日澎湃新闻调查时,有当地知情者透露,苗娟早年毕业于安徽某高校,后通过了正常渠道考取了教师资格证。11日下午,澎湃新闻来到埇桥区教体局监察室向工作人员进一步求证苗娟教师资格证的真实性,对方称“此事已移交上级”。
举报人王莹莹接受采访画面 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报道 截图
在之前当地媒体的报道中,有顺河乡中心学校的教师曾表示,苗娟是分配来的老师。12月12日,该校一名不愿透漏姓名的老师告诉澎湃新闻,苗娟是专科毕业,就算不顶替王莹莹,也有其他机会当上老师。
12月14日,顺河乡中心学校一名岳姓教师也向澎湃新闻确认,苗娟持有专科文凭。当被问及是否能查看苗娟的教师资格证存底时,他表示,所有资料都已经上交调查组,学校没有留存复件。他说,自己所见过的苗娟的材料上都是“王莹莹”的名字和苗娟本人的照片,但是身份证号码是否为苗娟本人拥有自己并不清楚。“没这件事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苗娟’。”
苗娟:情况已向调查组说明,等待公正的结果
12月1日,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的回应还提到,因事件时间跨度历时16年之久,顶替事件具体过程因当事双方各执一词(王莹莹表示自己毫不知情;苗娟则称王莹莹家人知晓,并存在有偿提供原始资料协助顶替等行为),且当事人中有2名关键经办人(时任顺河乡教办室主任周超、时任马场中学校长刘宏仁)均已去世,证据不充分,证据链暂无法固定,调查取证工作正在克服困难推进。此外,苗娟在被调查过程中还提供了新的线索。而知情人刘群英(王莹莹母亲)被其家人以各种原因拒绝与调查组见面。调查组将加大调查力度,尽早查清整个事件涉及的方方面面。
12日,一名具有十余年办案经验的业内人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关键人物死亡、关键证据缺失是调查此类案件中最被动的事。不过,即使当事人中有2名关键经办人均已去世,证据链可能无法形成,但此前苗娟在接受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采访时称其舅舅知悉当年顶替事件的情况,结合物证情况,也可顺藤摸瓜。
12日之后的三天,澎湃新闻多次来到宿州市大河南西街附近的一处临街连排老式居民楼。据知情人透露,苗娟此前曾在此居住。不过,数次敲门均未有人应答。随后,澎湃新闻从楼里邻居处得知,苗娟一家在几年前已经搬离。
14日,学校一名岳姓同事通过电话联系了苗娟,苗娟思考之后婉拒了澎湃新闻的采访。岳老师转述,苗娟在电话中表示一切情况已向专项调查组说明,等待有关部门给出公正的结果。
对于该事件,上海申浩(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子湄表示,此案中苗娟冒名顶替当老师的行为所造成的法益侵害不仅是姓名权利,还包括了他人的身份权利;其危害性不只是包含个人,而是涉及社会的管理秩序。
“就目前信息来看,苗娟冒用手段可能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即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 罗子湄称,从民事法律关系上观察,应当认定为侵犯个人身份权(包括并不限于姓名权、受教育权,还包括其他身份权),被侵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而从行政法律上看,冒名者以欺诈所获得各种国家许可,应予以撤销。
另外,澎湃新闻了解到,苗娟的户籍资料上“曾用名”那一栏里面写的是“苗娟”,“姓名”一栏则改成了“王莹莹”,而她在学校当老师以来一直都使用的“王莹莹”一名。
对于改名一事,罗子湄律师称:“从法律层面上讲,我国公民享有自主的姓名权。自然人成年后,也可以通过姓名变更手续,变更自己的姓名。另一方面,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来确定登记姓名以外的笔名、艺名以及其他相应的名字,任何人都不得干涉,但也不可违反风序良俗。”
顺河乡中心学校校园。
而在该顶替事件中,外界所关心的是否存在人事审查管理和公权力监管的疏漏,官方回应中也表态称,已由区纪委、区公安分局、区教体局、区人社局、区编办、区法制办等单位组成专项调查组,“对于在此次事件中涉及违规、违纪、违法的相关部门或人员,埇桥区将坚决依法依规惩处,绝不姑息。”
11日,埇桥区相关部门一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告诉澎湃新闻,专案组的调查一直在进行,工作人员也都在加班加点取证。
原标题:宿州“冒名顶替当教师16年”事件被举报人:等待公正的结果“冒名顶替当教师16年”事件被举报人:等待公正结果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顺河乡中心学校在当地被叫做“马场中学”,位于距离城区20多公里的顺河乡,有约900名学生。这里位置偏僻,在通往学校的路上会经过一片片农田。因为深冬季节的严寒,校园周围的大树掉光了叶子,路边还有临街的商铺,但几乎闭门不开。
乡民眼中的“城里人”苗娟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冒用“王莹莹”的名字,做了16年的教师,直到真的“王莹莹”找来,并举报了她。
根据当地媒体此前的报道,2016年5月,王莹莹所任职的公司为她缴纳社 保,却发现怎么也交不进去,无奈之下去到埇桥区人社局查询,工作人员告诉她,顺河乡中心学校有一位叫“王莹莹”的老师2001年3月至今一直在缴纳社 保。等她到了埇桥区顺河乡中心学校,突然发现在这里也有一个“王莹莹”。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举报,一时之间舆论汹汹。
12月初,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通报调查结果,称现顺河乡中心学校教师“王莹莹”确系冒名顶替王莹莹教师身份参加工作,其曾用名为苗娟。决定对该冒名顶替者停止工作、停发工资,并开展进一步全面调查工作。
冒名顶替是怎么发生的,上述通报并未说明。不过,该通报表明:对于顶替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王莹莹和苗娟各执一词,王莹莹称对此毫不知情,苗娟称王莹莹家人知晓此事,并存在有偿提供原始资料,协助自己办理冒名顶替等行为。
“因该事件时间跨度历时16年之久,顶替事件具体过程因当事双方各执一词,当事人中有2名关键经办人均已去世,证据链无法形成,调查取证工作正在克服困难推进。”
12月11日,埇桥区相关部门一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项组的调查一直在进行,工作人员也都在加班加点取证。
12月14日,苗娟通过曾经的学校同事婉拒了澎湃新闻的采访。“一切情况已向专项调查组说明,等待有关部门给出公正的结果。”苗娟的同事向澎湃新闻转述她在电话里的回复。
学生眼中的“顶替者”苗娟:对课堂纪律要求严格
王莹莹早在今年年初就曾向当地有关部门实名举报,称自己身份信息被人冒用。11月14日,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召开局长办公会,作出对苗娟停止工作、停发工资的先期处理决定。在媒体介入报道后,12月1日,官方再次作出回应,称现顺河乡中心学校教师“王莹莹”(即苗娟)确系冒名顶替王莹莹参加工作。
当地媒体报道称,据宿州市埇桥区人社局的资料显示,在举报人王莹莹的名下,自2001年3月起缴纳社 保,工作单位即是顺河乡中心学校。也就是那时起,苗娟在该校当起了教师,一干就是16年。
顺河乡中心学校在当地被称作“马场中学”,位置偏僻,距离市区20多公里。开车从省道转向学校,要经过一片农田。深冬时节的顺河乡气温快要接近零度,学校四周的大树已经“秃”了身子。校门外是条双向通车的水泥路,路边商铺的卷帘门几乎常闭不开。时而大卡车经过,轮胎带起的扬尘飞散空中。澎湃新闻了解到,学校有约900个学生,全乡六年级至九年级的孩子几乎都在这里读书。
“初二她带过我们班,教数学。”24岁的林丽(化名)也曾是苗娟的学生,12月11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在她印象里,苗娟身形偏瘦,以前扎个马尾戴着眼镜。对于苗娟冒名顶替一事,林丽表示自己刚知道时有些吃惊。“她是个好老师。”林丽回忆,有一年自己辍学在家,苗娟曾两次上门拜访,劝她继续读书。“我家(离这)两三里路,(路上)条件又不怎么好,都是骑自行车。”
“她(苗娟)已经没在学校了。”12月13日放学后,该校一名学生告诉澎湃新闻,由于学校只有两个化学教师,苗娟此前带的九(1)班和九(4)的化学课现在暂时合并在一起上。
在这个乡镇学校,和学校其他老师一样,苗娟除了教一门主课,即化学,还会兼任一两门其他课的教学。“她教化学的,教书还可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顺河乡教师称,苗娟家住宿州市区,平时经常往返于学校和市区,在乡民眼中,她是个“城里人”。
事发前,苗娟是学校九(1)班和九(4)班化学课老师,班里两名学生向澎湃新闻说起苗娟表示,“人不错的”。不过,由于九年级这学期刚开始上化学,他们跟苗娟接触不多。“要不是电视里放,都不知道她姓啥”。
16岁的学生李翔(化名)称,初一时苗娟教过他生物,平时较为严厉。12月13日,澎湃新闻在学校门口遇见一名曾经上过苗娟生物课的女学生,她也表示苗娟对课堂纪律向来要求严格。“吃东西就罚站一节课,很严肃。”
当地村民告诉澎湃新闻,顺河乡中心学校多年前教师工资不高,“没人愿意来教”。12月14日,学校一名姓岳的教师也证实,苗娟刚进校时工资只有两三百,现在涨到三四千,但早年常会遇到工资被拖欠三四个月的情况。
校方:苗娟本就持有专科文凭
在此前安徽电视台的报道中,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2001年开始,苗娟利用王莹莹的原始学籍档案,办理了教师资格证和职称证书。
但近日澎湃新闻调查时,有当地知情者透露,苗娟早年毕业于安徽某高校,后通过了正常渠道考取了教师资格证。11日下午,澎湃新闻来到埇桥区教体局监察室向工作人员进一步求证苗娟教师资格证的真实性,对方称“此事已移交上级”。
在之前当地媒体的报道中,有顺河乡中心学校的教师曾表示,苗娟是分配来的老师。12月12日,该校一名不愿透漏姓名的老师告诉澎湃新闻,苗娟是专科毕业,就算不顶替王莹莹,也有其他机会当上老师。
12月14日,顺河乡中心学校一名岳姓教师也向澎湃新闻确认,苗娟持有专科文凭。当被问及是否能查看苗娟的教师资格证存底时,他表示,所有资料都已经上交调查组,学校没有留存复件。他说,自己所见过的苗娟的材料上都是“王莹莹”的名字和苗娟本人的照片,但是身份证号码是否为苗娟本人拥有自己并不清楚。“没这件事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苗娟’。”
苗娟:情况已向调查组说明,等待公正的结果
12月1日,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的回应还提到,因事件时间跨度历时16年之久,顶替事件具体过程因当事双方各执一词(王莹莹表示自己毫不知情;苗娟则称王莹莹家人知晓,并存在有偿提供原始资料协助顶替等行为),且当事人中有2名关键经办人(时任顺河乡教办室主任周超、时任马场中学校长刘宏仁)均已去世,证据不充分,证据链暂无法固定,调查取证工作正在克服困难推进。此外,苗娟在被调查过程中还提供了新的线索。而知情人刘群英(王莹莹母亲)被其家人以各种原因拒绝与调查组见面。调查组将加大调查力度,尽早查清整个事件涉及的方方面面。
12日,一名具有十余年办案经验的业内人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关键人物死亡、关键证据缺失是调查此类案件中最被动的事。不过,即使当事人中有2名关键经办人均已去世,证据链可能无法形成,但此前苗娟在接受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采访时称其舅舅知悉当年顶替事件的情况,结合物证情况,也可顺藤摸瓜。
12日之后的三天,澎湃新闻多次来到宿州市大河南西街附近的一处临街连排老式居民楼。据知情人透露,苗娟此前曾在此居住。不过,数次敲门均未有人应答。随后,澎湃新闻从楼里邻居处得知,苗娟一家在几年前已经搬离。
14日,学校一名岳姓同事通过电话联系了苗娟,苗娟思考之后婉拒了澎湃新闻的采访。岳老师转述,苗娟在电话中表示一切情况已向专项调查组说明,等待有关部门给出公正的结果。
对于该事件,上 海申浩(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子湄表示,此案中苗娟冒名顶替当老师的行为所造成的法益侵害不仅是姓名权利,还包括了他人的身份权利;其危害性不只是包含个人,而是涉及社会的管理秩序。
“就目前信息来看,苗娟冒用手段可能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即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 罗子湄称,从民事法律关系上观察,应当认定为侵犯个人身份权(包括并不限于姓名权、受教育权,还包括其他身份权),被侵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而从行政法律上看,冒名者以欺诈所获得各种国家许可,应予以撤销。
另外,澎湃新闻了解到,苗娟的户籍资料上“曾用名”那一栏里面写的是“苗娟”,“姓名”一栏则改成了“王莹莹”,而她在学校当老师以来一直都使用的“王莹莹”一名。
对于改名一事,罗子湄律师称:“从法律层面上讲,我国公民享有自主的姓名权。自然人成年后,也可以通过姓名变更手续,变更自己的姓名。另一方面,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来确定登记姓名以外的笔名、艺名以及其他相应的名字,任何人都不得干涉,但也不可违反风序良俗。”
而在该顶替事件中,外界所关心的是否存在人事审查管理和公权力监管的疏漏,官方回应中也表态称,已由区纪委、区公安分局、区教体局、区人社局、区编办、区法制办等单位组成专项调查组,“对于在此次事件中涉及违规、违纪、违法的相关部门或人员,埇桥区将坚决依法依规惩处,绝不姑息。”
11日,埇桥区相关部门一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告诉澎湃新闻,专案组的调查一直在进行,工作人员也都在加班加点取证。
(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对此文亦有贡献)
Sina.cn(京ICP000000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假猴王冒名顶替真猴王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