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今天小米港交所放宽规则,小米申请在港上市上市就破发的情况

  7月6日,香港首只同股不同权的新股小米公布中签结果,IPO价格定在每股17港元,净筹资239.75亿港元。
  7月9日,小米将正式登陆港交所,当天上午小米董事长及CEO雷军将主持敲钟仪式并发表致辞,但现在市场开始担心,小米是不是会尴尬破发。
  超额认购约9.5倍
  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公告称,将香港IPO价格定在每股17港元,净筹资239.75亿港元。
  香港发售股份共收到10.35亿股有效认购申请,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香港发售股份总数1.09亿股的约9.5倍。
  国际发售初步提呈的发售股份获轻微超额认购。分配给国际发售承配人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23.98股发售股份,相当于全球发售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约110%。
  另外,小米集团公布7位基石投资者持股情况,其中,国开装备产业投资基金认购3047万股发售股份、天海投资有限公司认购1385万股发售股份、中国移动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认购4616万股发售股份、中投中财娱乐认购8824万股发售股份、招商局旗下CMC Concord认购1294万股发售股份、保利集团旗下Grantwell Fund LP认购1454万股发售股份、高通Qualcomm Asia Pacific Pte。 Ltd。认购4617万股发售股份,合共认购2.52亿股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完成后已发行发售股份约11.58%。
  对应市值540亿美元
  以17港元/股的价格计算,对应小米市值约540亿美元。
  一只股票应该值多少钱?这是困扰市场的普遍性问题,但很少有公司像小米这样,找出合理估值区间变得如此困难。
  在此之前,一些机构给小米的估值都在800亿-940亿美元的区间内。但是消化了小米的招股书后,一度乐观的投资人也开始回调预期。5月9日,在小米提交IPO申请后一周,已经有投资人将小米的估值调整到600亿-700亿美元。
  而目前540亿美元的估值也是自市面上流传的小米1000亿美元估值之后,跌至750亿美元,再跌至550亿美元的最终数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估值与2014年底小米第五轮融资时450亿美元的估值相距不远。
  会破发吗
  不过,尽管小米已经按照新股发行价确定区间的低位发行,但仍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小米周一(7月9日)上市仍有可能破发。
  据报道,7月6日,小米暗盘开盘报价16港元/股,较招股价17港元低近6%。
  暗盘交易指的是场外交易市场进行的交易。港股交易一般是交易时段通过港交所系统撮合,但暗盘交易不通过交易所系统,而是通过某些大型券商的内部系统进行报价撮合。这种交易一般在新股上市前和收盘后进行。
  一些券商提醒客户,若小米在7月6日的散户场外交易中破发,持货较高的融资认购客户若不愿补仓,下周一正式交易时可能被代为卖出。
  值得一提的是,国金证券分析师唐川在日前发布的研报中称,基于基本面估值,对小米集团给予 减持 评级,12个月目标价16港元。他还称,每股18.82港元是目前小米估值的上限。
  还有哪些新经济公司赴港?
  但不管是不是会破发,小米上市都有标杆意义。
  港交所今年4月30日发布了IPO新规,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以及 同股不同权 公司赴港上市。小米是首尝螃蟹者,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个超级独角兽美团点评。
  事实上,过去这段时间,除了小米、美团点评外,找钢网、同程艺龙、映客、多益网络、宝宝树等多家内地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将寻求在香港进行IPO,并已递交招股书。
  其中,6月21日,在线旅游企业同程艺龙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据消息人士透露,计划融资额在10-15亿美元之间;6月25日上午,港交所网站上挂出了美团点评递交的招股书,有报道称其目标募资金额为60亿美元。
  还有一些公司动作更快,比如,6月29日,猎聘网母公司有才天下猎聘正式在香港上市,指尖悦动也预计将于7月12日挂牌上市。
  针对新经济企业扎堆赴港IPO,接受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均表示,这是企业的理性选择,相比国内IPO的审批制度,香港的注册制更为灵活且没有排队时间限制,针对同股不同权和未盈利生物制药公司制定的IPO新政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不过,新经济赴港上市需要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潜在的上市破发。
  比如猎聘网母公司有才天下猎聘发行价为33港元,但截至7月6日收盘,报32.4港元,已经破发。
  此外,被称为 新经济五剑客 的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雷蛇和平安好医生,除阅文集团外,其他均已跌破发行价。
   新经济五剑客 最新收盘价情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雷军致全员公开信
  上市前夕,雷军在一封致公司全员的公开信里说,上市仅仅是小米新的开始,上市从来不是我们的目标。
  首先,我们要力争尽快冲入世界三强;其次,我们会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品类拓展;第三、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尽早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仅这三条策略,就保障了小米未来的成长性。
  公开信全文
  小米同学们,
  明天将是激动人心的一天。经过八年的奋斗,我们就要在香港主板上市了。
  创业至今,小米的历程是由勇气和信任支撑的奇迹。回想过去,八年风风雨雨都历历在目。日,在中关村银谷大厦一间很小的办公室,一家叫小米的小公司静悄悄地开业了,到现在我都依稀记得,当时只有13名员工,除了我、林斌、阿黎和KK四名联合创始人之外,还有范典、刘新宇、王海洲、李明、屈恒、秦智帆、李伟星、孙鹏和管颖智这9名创始团队成员,他们9位同学今天还依然活跃在小米的各个重要岗位上。那一天,我们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就开干了。谁也没想到,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此后实现了史诗般光辉的创业历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们一上来就杀入手机行业。这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对于初创公司而言,无疑是挑战 地狱难度 ,国际上有苹果和三星,国内有华为和联想,每一个都是遥不可及的庞然大物。小米,这样一个10多人的小公司,初期毫无硬件行业经验,全凭无畏的勇气和巨大的创新,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出人意料做到了中国第一。之后仅用了三年半,又成为了印度第一。
  过去八年,台风口的猪,我们当过,大起大落,我们也经历过&&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我们是一支敢打敢冲、不屈不挠、不断创造奇迹的英雄团队!
  这八年中,在我们的参与和推动之下,中国的山寨机已被彻底消灭;中国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品质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便宜,并在全球强势崛起;对设计和体验的重视,深入人心;移动互联网应用迅速普及,深入渗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小米也成为了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通过生态链产品改变了100多个行业,全面推动了商业效率的提升,进入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建起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物联网平台。不仅是手机,小米电视也已经拿下了中国第一,小米手环、移动电源、平衡车等也斩获了十多个第一,在众多领域一次又一次证明了 小米模式 的先进性。
  数字说明一切:2017年我们收入1146亿元,7年时间就跨过了1000亿营收门槛。2017年收入同比增长 67.5%,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更是高达 85.7%。我们的电商及新零售平台贡献的收入占比 63.7%。另外,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8.6%,也达到了 99亿元的惊人规模,今年Q1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又提升至9.4%。这充分证明了我们互联网的业务能力,我们可以把硬件和电商带来的流量转换成收入和利润。
  明天小米就要上市了,此时此刻,我和每位小米员工一样,无比兴奋!
  一、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够成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的成功。
  小米IPO发行价 17元港币,估值 543亿美元,已经跻身有史以来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而且是香港资本市场第一家 同股不同权 创新试点,这是属于所有小米人的巨大成功!
  经历八年艰辛的创业,所有的小米创业者都将赢得奋斗的果实!截止今天,我们一共有超过7000名员工持有股票或期权,IPO后大家将获得资本市场给予的福报。
  巨大的成功同样属于一路上信任小米、支持小米的投资者。比如,最早期的VC,第一笔500万美元投资,今天的回报高达 866倍!
  我相信,小米的创业故事将启发和激励更多创业者!如果100年后人们评价小米,我希望他们认为小米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卖出了多少设备,赚回了多少利润 。而是我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探索实践了商业的终结形态&&与用户做朋友,实现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最大程度的统一,证明了靠锐意创新的勇气、持之以恒的勤奋、踏踏实实的厚道就能够成功。
  二、上市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沉甸甸的责任。
  国际资本市场风云变幻,有十几万的投资者积极参与认购了小米的股票,包括李嘉诚、马云、马化腾等行业领袖,这是对小米管理层和员工莫大的信任和重托。我们唯有继续奋斗,才能回报这份信任。
  未来我们将始终坚持和用户交朋友,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始终坚持将创新和品质并举。创新决定我们能飞得有多高,而品质能决定我们走得有多远,品质永远是我们生命线。我们将矢志不渝地在全球打造广受尊重的中国品牌。
  三、上市仅仅是小米新的开始。
  世界会默默奖赏勤奋厚道的人。明天小米即将上市,是对我们奖赏的一部分。但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上市从来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奋斗不是为了上市,我们上市是为了更好地奋斗。成功上市只是小米故事中的第一章的总结,第二章更加华丽绚烂。
  我们的高管团队经过反复的测算,坚信未来我们还有无限的成长空间。首先,我们的智能手机业务排在全球第四,而智能手机仅看存量就是个巨大的市场。我们要力争保证持续的高速成长,力争尽快冲入世界三强;其次,我们会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品类拓展,还有很多千亿级的市场等着我们一仗仗打过去,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第三、国际市场广阔天空大有可为。一季度小米的国际业务在全部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达到36%。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尽早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仅这三条策略,就保障了小米未来的成长性。
  伟大公司总是诞生于伟大的时代,全新的物种总是与全新的时代同频共振。今天的中国进入了创业者的黄金时代,产生了一批领跑全球的新经济公司。作为互联网新物种,小米是幸运的,在这样的土壤和环境中,长成了一家全球罕见,电商、硬件及互联网服务齐头并进的全能型公司。我们的雄心不止于此,我们于新时代应运而生,更想亲手推动时代的前进。
  此时此刻,我无比激动,在内心回响的是几年前小米的一句广告语:
   我们的名字叫年轻,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不断向前,无所畏惧,去探索、去改变、去拼搏,让世界看清我们的样子,我们的时代来了!
  我爱小米,我为小米自豪!
  我爱你们,小米同学们,我为你们自豪!
  明天,让我们一起见证伟大时刻!
相关文章推荐小米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1810 开盘惨遭破发
就在刚刚,小米正式于香港上市,股票代码为&01810&,其发行价为17港元。
从港交所实时显示的行情看,小米开盘价为16.6港元,较17港元的发行价下跌2.35%,惨遭破发。按开盘价计算,小米集团市值达到473.26亿美元。
之前小米公布了IPO配售结果,小米公告称共收到1,034,986,800股认购申请,相当于超额认购约9.5倍。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小米在港上市 7月23日将纳入恒指 首日破发怎么看?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7月9日,小米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雷军(左六)在上市仪式上鸣锣。当日,小米集团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首家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上市企业。 新华社发(王申 摄)
7月9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与发行价每股17港元相比,开盘价下跌2.35%,为16.6港元,总市值为3714.4亿港元(约为473.3亿美元)。截至收盘,小米股价固定在16.8港元,相比发行价下跌1.18%,总市值为3759亿港元(约479亿美元)。相比雷军7月8日披露的小米估值543亿美元,小米市值IPO首日蒸发64亿美元。
从被市场一致看好,到估值一路下调,上市前暗盘股价多次破底,这家港交所首个同股不同权试点企业,把今年以来的IPO热推向了高潮。尽管定价在区间下限,并且开盘后股价即遭破发,但创始人雷军依然显示出信心决心。9日晚举办的小米香港主板上市庆功宴上,雷军表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
上市首日小米市值缩水64亿美元
7月9日,小米集团上市首日破发,收盘价为16.8港元,相比发行价下跌1.18%,成交额为76.824亿港元,总市值为3759亿港元(约479亿美元)。相比雷军7月8日披露的小米估值543亿美元,小米市值IPO首日蒸发64亿美元。
7月6日,小米将香港IPO价格定在每股17港元,这是其发行价区间17-22港元/股的下限,对应市值为3803.94亿港元(约484.73亿美元)。小米上市当日,股价开盘即遭遇破发,开盘价为16.6港元,随后更是一度下跌5.67%。尽管随后不断回升,但截至收盘时,股价仍未突破发行价。
当日同时,香港恒生指数却开盘走高,9日交易日收盘后上涨372.88点,涨幅为1.32%。
挂牌交易之前,小米的认购并未如此前预期那样大火,公告显示,其香港发售和国际发售均属于轻微超额认购。整体来看,全球发售34.33亿股认购,只是发行量的1.57倍,中签率为100%。
早间,面对小米开盘即破发,雷军在鸣锣开市后接受媒体采访说,“刚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告诉我,比他想得好得多”。最近大势不好,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公司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9日晚举办的小米香港主板上市庆功宴上,雷军表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
将纳入恒指,A股投资者可借港股通购买
7月9日,新京报记者从香港恒生指数公司获悉,小米将被纳入香港恒生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公司称,由于小米集团符合恒生综合指数的快速纳入指数规则要求,相关指数的成分股将于日起生效。
香港恒生指数公告称,小米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环球综合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香港恒生指数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之后,小米集团将成为沪港通投资标的,A股投资者可以借道港股通购买小米股票。
此前的5月7日,恒生指数公司特地宣布从第三季度起将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纳入恒生综合指数选股范畴,业界普遍看好7月9日上市的小米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根据香港恒生指数公司相关规定,只要新上市股票在首个交易日市值位列现有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的前10%,该股票会在上市之后第10个交易日,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及其分类指数。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小米上市后将在10个交易日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创下港股史上被纳入恒生指数最快纪录。这意味着,小米将和腾讯、工商银行等个股一样,成为香港股市最优质的资产之一,同时,小米将成为沪港通投资标的,普通投资者投资小米将更加便捷。
1 如何看待小米上市首日破发?
尽管有国家队作为基石投资者,小米开盘后仍破发。截至收盘,小米股价为16.8港元,全天跌幅为1.18%。
其实,9日盘前已有破发迹象。挂牌交易前,耀才证券和辉立交易场两家暗盘交易市场皆将小米的暗盘交易价开报16港元,低于小米确定的17港元IPO价格,最终两家交易市场收报分别相对IPO定价下跌4.7%和5.3%。
对于破发,雷军表示,小米IPO从低点开始,未必不是好事。“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把公司做好,以经营做核心”。
破发将对小米产生怎样的影响,已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一位持有小米股票的分析师表示,“从机构角度,目前的估值比较合理,如果长期发展来说,比较值得期待”。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偏悲观,看空大于看多。
目前小米的投资者主要集中为三类,短期投资者因破发而卖出,遵循其投机交易原则,财务投资者则更看重经营业绩和增长潜力,而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管理层。后两者则从长期观察小米的价值,会留出有一段时间观望。
7月9日,敲锣前有持有小米股票的分析师表示,首日破发并不影响长期价值,微微蹲下是好的情况。
上述持有小米股票的分析师对媒体表示,小米一旦破发,可以委托承销商重新在市场上冲销,对股价起到稳定作用,绿鞋制度会持续一段时间稳定小米股价。但收盘后,一位港股投资者告诉记者,绿鞋机制似乎并未启动。
2 雷军持股市值达150亿美元
小米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6.8港元,对应总市值为3759亿港元(约479亿美元)。
根据招股书披露,按照雷军持股比例31.41%计算,其持有股票市值约为150.45亿美元,相比17港元/股发行价对应的市值蒸发约20.1亿美元。
小米高管团队中,林斌持股最高约为13.33%,黎万强持股约3.24%,洪峰持股约为3.22%,刘德持股约为1.55%,王川持股约为1.12%。也就是说,持股最少的王川身家也将约为5.4亿美元,而最高的林斌将达到63.9亿美元。
开盘后,雷军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一个星期,在想大家投资了我们,万一跌得很难看,怎么出去见人”。但这一个星期下来,尤其过去一两天,他开始觉得IPO从低点开始是一个新的开始,未必不是好事。
雷军描述,小米路演时候曾火得不得了,很多投资者不停找雷军要额度,但在最后一两天遇到压力,整个完成路演定价,压力才真正开始,因为三大股市天天跌,跌的心都碎了。
对于小米的边界,雷军表示,肯定有边界。“我定了三个原则:同一个用户叠加;都在小米电商核心零售平台上,不搞新渠道;有没有能力做”。他透露,小米一季度同比增长85.7%,“这么大规模保持这样的增长,前所未有”。
3 小米期货期权推出,允许“做空”
小米上市首日,港交所便推出小米期货及期权,允许市场“做空”,这在港股市场并不常见。此前被称为港股“四大独角兽”的阅文集团、众安在线、易鑫集团、平安好医生,上市首日均未推出期权期货。
对此,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小米上市第一天推出小米的衍生品,意在给市场削峰平谷,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不至于大幅下跌和剧烈波动。过去香港历史上只对两家公司做过这样的事情。
李小加进一步解释道,这类衍生品在ICBC(工商银行)和AIA(友邦保险)做过。“这并不是说某个公司有什么特殊,我们要给这个公司做,关键是因为这样的公司规模足够大,市场对其关注的兴趣足够深”。
李小加透露,港交所对小米集团的判断,估计头一天会吸引大量的交易,而且这个交易本身有相当的深度,投资者有足够的兴趣,风险管控也能承受得住。希望让这个产品交易活跃起来,而且能给不同取向的投资者,不同的需求以满足。
此前7月4日晚间,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首家在香港新上市机制下以不同投票权架构上市的公司小米集团股份,将于日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市场上市交易。小米上市日将向投资者提供多项产品选择:小米期货及期权,小米衍生权证,并纳入认可卖空指定证券的名单。
4 李小加回应港股破发潮
近期,越来越多的企业赴港上市,包括小米、美团、华兴资本等明星企业。今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已冲至全球首位,其中有200家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了申报稿,同比增长65.29%。
不过,港交所的另一项数据也很惊人。根据Wind统计,截至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资公司里,有13家公司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占比高达68.42%。
面对近期赴港上市的新股大面积破发,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7月9日表示,“监管者不可能说哪个公司好哪个不好,交易所就服务两个人,有钱的和用钱的。”
对于市场上关于港交所过度发入场券,投资者没保障的疑问,李小加表示,“我们从来不想找多少家公司上市,也没追求数量的动力。交易方式是你愿意来就来,来了也是一视同仁”。
对于港交所上半年改革完成后的扎堆上市潮,港股下半年是否可能迎来坏消息的提问,李小加称,多元化的市场只要有交易就不存在好坏。港交所作为交易所应该非常中立,既站在发行者又站在投资人角度。
】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康宁
国搜头条 更多阅读>>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历史上的今天
联系邮箱 :
联系电话 :(+86 10)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京ICP证:号小米港交所上市看点:股价破发、财富效应、商业模式下一步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记者 钱玉娟从被市场一致看好、备受基石投资者积极认购,再到估值一路下调、暗盘股价多次破底,近来的资本市场被香港这个首支同股不同权的新股小米(01810-HK)搅动的风云多变。
今天上午,小米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也真正迎来了市场大考。
首日股价破发
小米此前公告显示香港发售和国际发售均属轻微超额认购。数据显示,小米此次全球发售共获34.33亿股认购,相当于发售量的1.57倍。其中公开招股部分共收到10.35亿股认购,香港公开发售可认购股数1.09亿股,而国际配售部分则共收到23.98亿股认购。
经济观察报记者从公开资料中获悉,小米认购倍数相较此前在香港上市的一些新经济股,如阅文集团、平安好医生等而言,后者认购倍数几乎超过600倍,与前者差距甚远。
另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7月6日,小米在辉立,耀才两大香港本地券商的暗盘交易平台开市价均报16港元,跌破发行价;盘初报价16.26港元,最低价一度触及15.5港元。小米暗盘价在几日内的多次破底,不禁让投资者担忧起来,而今承压已久的小米首日股价如期破发,开盘跌2.35%报16.6港元,最终收报16.1港元,较此前每股17港元的招股价跌5.3%。
对此,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小米上市即破发在港股市场并非罕见,近来在港上市的多家“独角兽”公司,上市后也同样遭遇破发。像易鑫、众安在线等股价持续下挫,尤其是平安好医生上市次日收盘下跌3.2%,与首日最高价相比下跌20%,比招股价也跌了14%,随后下跌至50港元以下。
“市场应该依照常态来看待。”张刚指出,香港市场的发行制度与内地不同,属于注册制,“盈亏自负,并非稳赚不赔。”小米破发对于参与认购的投资者而言的确会带来账面亏损,但这些投资者是具备一定承受能力的,这一现象也都在他们的投资判断范围之内,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破发就会带来巨大损失,更不应出现“拿散户垫底”的说法。
对此,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最近资本市场大势不好,短期股价并不是最重要的,长期价格才是关键,“过去一个星期焦虑的是万亿跌的很难看,怎么见人。但过去8年有起有落的小米实际上都很顺利,这次IPO从低点开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把公司做好。”实际上,雷军在昨日(7月8日)的公开信中也谈到,“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成功。”
雷军的身家财富引关注
根据小米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包括雷军在内的董事会7人,高管团队共13人。 根据此前招股说明书披露,部分高管的持股情况如下:除去雷军持有31.41%的股权外,林斌持股13.3286%(位列除雷军外高管团首位),黎万强持股3.2375%,其他高管中,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主要负责互联网服务)洪锋持股占比3.2207%,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主要负责生态链)刘德持股1.5494%,高级副总裁(主要负责小米电视)王川持股1.1149%。
随着小米股价的公布,其公司市值减至约540亿美元,以此粗略估计,林斌所持股份价值近72亿美元,黎万强持股市值约17.5亿美元,洪锋持股市值超17亿美元,刘德持股市值为7.5亿美元左右,王川持股市值在6.2亿美元左右。,而雷军总计持股市值约170亿美元。
再据2018年2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雷军财富为160亿美元,排名也创下历年之最,较此前上升65位,位列第80位。而今300亿美元左右身家的雷军,也仅次于马化腾、马云、许家印、王健林等人,或成功跻身中国富豪榜上前五。
不少业内人士预测,若未来小米的市值能突破1500亿美元,雷军或有望问鼎新首富。
另外,小米员工的身价问题也被舆论瞩目。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官方了解到,截止小米招股书披露的时间点,小米员工中已经有5500多人选择持股的方式,再结合小米长期以来实行的可以选择2/3的报酬+股权;也可以选择1/3的报酬+股权;亦全部拿现金这三种工资结算方式推导,不少员工或因股权激励而身家倍增,但就坊间传闻的摇身变为亿万富翁的说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位列小米工号前1000的员工对此不予置评,他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为集团上市感到高兴的同时,能享受到福利待遇也是对我们底层员工的一种鼓励,未来会更积极的投入到研发创新的事业中去。”
商业模式下一步
2018年不少科技企业选择上市,甚至一大波国内的新经济公司计划登陆资本市场,对于投资者来看,企业IPO是为了实现资本增值,而这则是他们将财富变现的最佳渠道。
张刚认为,尽管小米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占有率排在前列,究其欠缺核心技术这一掣肘难题,成为小米此次IPO募集资金的重要原因,以源源不断支持其创新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
加之中国手机市场已然要迎接2020年5G时代的到来,各个手机厂商在品牌、技术、创新服务和供应链等多方面加大着投入,小米通过IPO来引入资本,或对未来的发展带来强大利好。
但有别于其他的互联网企业,手机市场的资本化进程很慢,并且竞争尤以产品轮高低。张刚认为,一直以来小米在手机市场便以价格战闻名,在日趋白热化竞争的市场格局中,除性价比外,小米将如何提升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优势,或成为在手机这个残酷赛道上竞争发展的关键。他还提出建议,即使已经IPO,小米依然要反思的是在手机市场已是红海的今天,在“华米OV”格局的当下,如何以资本运作来保证后发力,以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小米的招股书中发现,尽管小米宣称不靠硬件,靠软件、内容运营就可以挣钱,但其依然不能摆脱靠小米手机、小米电视等硬件产品盈利的现实,值得发问的是,小米接下来不仅要积极应对全球手机产业的激烈竞逐,还要时刻迎接资本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另一重考验,未来这段路走得并不容易。
作为小米资本想象力的新零售和互联网业务,在阿里、腾讯、京东、百度等先发巨头势力的注目下,如何跑出有效的路径,进而通过类似小米手机一样的逆袭战役实现上位,这将影响未来股票的长期走势。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小米IPO或对中国的互联网和高新科技企业起到一定的范例作用,互联网及科技企业或反思最长远的发展方式为何;而对投资机构而言,小米IPO或让它们对于其他互联网企业的投资策略更趋于谨慎。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在港交所上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