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图片与阵挛性斜颈有什么区别?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罗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强直型与阵挛型痉挛性斜颈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强直型与阵挛型痉挛性斜颈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痉挛性是一种局部的运动障碍性疾病【1】,其发病机理与丘脑旁束变形有关【2】。本病主要表现为头颈部不自主向一侧运动伴颈肌痉挛,严重者需要借助手才能矫正头位,患者生活无法自理,更无法正常工作,十分痛苦。本院近5年收治痉挛性78例,给予个性化的三联术治疗,现将随访1年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42例,女性36例,病程1~5年,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0岁。本组病例按肌肉痉挛的方式分型,肌肉呈持续性痉挛状态的为强直型,占56例,其中包括旋转型ST 41例,侧屈型ST 7例,后仰型ST 5例,前屈型ST 2例,混合型ST 1例;肌肉呈阵发性发作状态的为阵挛型,占22例,其中包括旋转型ST 15例,侧屈型ST 4例,后仰型ST 2例,前屈型ST 1例。1.2 术前颈肌CT/ MR扫描: 由于痉挛肌群长期的不随意运动,必然使自身肥厚增粗。而各痉挛肌在异常运动中的运动量不相同,增厚程度必存在差异,故将颈部痉挛肌肉分为三个等级。原动肌:痉挛肌肉较对侧同名肌肥大50%以上;协同肌:痉挛肌肉较对侧同名肌肥大20%以上,50%以下;随从肌:痉挛肌肉较对侧同名肌肥大不足20%。1.3 术前肌电图(EMG)描记:EMG可以帮助找出颈部参与痉挛的肌群,可以揭示痉挛肌和拮抗肌的功能状态及级别。根据EMG描记颈部痉挛肌肉的电活动,同样将痉挛肌分成三级:原动肌:为大量运动单位相互重叠,呈完全干扰相, 频率20~50周/ 秒,震幅大于1200 微伏;协同肌:为减弱或不完全干扰相, 频率10~20周/ 秒,震幅在400~1200微伏;随从肌:为单个运动单位成串出现,有静息区, 频率5~10周/ 秒,震幅小于400微伏。1.4 手术方法针对ST姿态分型采用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和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二联或三联术),包括术式一:选择性颈后痉挛肌肉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术式二:一侧选择性颈神经1~6(C1~6)后支切断术。术式三:对侧副神经切断术或加胸锁乳突肌切除术。旋转型ST和侧屈型ST采用术式一、二、三,即三联术;后仰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一和术式二合用;前屈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三;混合型ST采用分期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和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手术要点:对原动肌作去神经术加肌切断双重处理;对起协同肌作去神经术加部分肌切断处理;对随从肌作单一去神经术处理。2 结果疗效评定标准:手术后随访6个月,将疗效分为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四级。无效: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好转:偏斜角度较术前改善、减轻不足50%;显效:偏斜角度减轻超过50%,头颈部姿态大致正常;痊愈:头颈部恢复正常活动和姿态,能从事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本组共78例,其中56例强直型ST组中痊愈41例(73.2%),显效12例(21.4%),好转3例(5.4%),无效0例,痊愈率加显效率合计为优良率(94.6%)。22例阵挛型ST组中痊愈7例(31.8%),显效8例(36.4%),好转6例(27.3%),无效1例(4.5%),优良率为68.2%。两组病例均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P&0. 05,说明两组病例的手术疗效有明显的差别,强直型ST比阵挛型ST手术疗效更高。3 讨论迄今国内外文献尚未有对痉挛性病因和病理的明确定论。目前对其致病原因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理论,支持中枢性理论的学者认为致病灶位于纹状体苍白球—丘脑,也有定位于中脑红核和黑质。Freikman认为周围变可能是微血管对副神经的压迫【3】 。基于以上论点:临床上有颅内定向手术和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但有关的疗效报道均有不确定因素。陈信康于1969年首先提出ST是由颈部一组局限肌群引起,主张一种周围神经切断和肌切断手术(二联术),手术优良率为80%。80年代又介绍ST四种临床分型和四种相匹配的手术方法,手术优良率为83.13%【4】。1994年后进一步改良,增加了颈神经后支切断【5】(三联术),手术优良率为87.19%。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和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疗效佳,归因于痉挛肌群严格局限在颈部,并且术后未引起头颅姿态异常和活动障碍【6】。强直型ST与痉挛型ST的发病比例大约2.7:1【7】。本组病例分为两组,其中强直型ST56例,阵挛型ST22例,发病比例为2.5:1,与国内其他学者报道的相近。根据肌电图(EMG)描记结果,给两组病例予以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和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治疗,术后辅以物理治疗及对拮抗肌的康复训练,随访半年,对两组病例作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强直型ST手术优良率为94.6%,阵挛型ST手术优良率为68.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病例均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因此,采用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和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治疗强直型ST是安全有效的。阵挛型ST手术疗效相对欠满意,原因可能是:阵挛型S T的临床表现以及脑~神经~肌肉的生理、生化过程有异于强直型S T,但目前还不能做出全面的阐述和解释。相对强直型ST而言,阵挛型S T的原动肌、协同肌、随从肌三个等级的痉挛肌肉更易发生“角色”转换。由于阵挛型ST病人颈部不停的抖动,其痉挛肌的肥厚程度比强直型ST的更大,而其对侧的拮抗肌却更萎缩,从而导致术后颈部力量不稳,疗效不满意。作者从中得到几点启示:针对阵挛型ST,术前须反复多次作颈部肌肉EMG描记检查,综合影像核对描记结果,增强判断原动肌、协同肌、随从肌的准确性;改良手术方法,例如扩大协同肌的切除范围,并将随从肌部分切除;能否考虑联合中枢性的立体定向手术进行互补,从而达到良好的解痉目的。这些疑问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Leplow B,&Böttcher M,&Schönfeld R. Botulinum toxin therapy for&spasmodic torticollis: medical and non-medical adjunct treatment[J]. Nervenarzt.&):493-497.[2] Sedov AS,&Medvednik RS,&Raeva SN. Neuronal mechanisms of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movements in parafascicular (CM-PF) thalamic complex inspasmodic&torticollis&patients[J]. Ross Fiziol Zh Im I M Sechenova.&):498-512.[3] Freckmann N, Hagenah R, Herrmann HD, et al.Treatment of neurogenic torticollis by microvascular lysis of the accessory nerve roots - indication, technique, and first results[J]. Acta Neurochir (Wien). -4):167-75.[4] Xinkang C.Selective resection and denervation of cervical muscles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modic torticollis: results in 60 cases[J].Neurosurgery. ):680-8.[5] Chen X, Ma A, Liang J, et al. Selective denervation and resection of cervical muscles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modic torticollis: long-term follow-up results in 207 cases[J].Stereotact Funct Neurosurg. -3):96-102.[6] 熊左隽,王璐,姬绍先,等.旋转型痉挛性的手术治疗[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72~74.[7] 姬绍先,陈信康,周国俊,等.痉挛性的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341~344.作者简介:罗勇,硕士,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孙文中路2号(邮编:528400),电话:,e-mail:。&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1:18
罗勇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罗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罗勇大夫提问
罗勇的咨询范围: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臂丛神经撕脱伤后顽固性疼痛、肢体神经病理性顽固性疼痛、丘脑痛、癌性疼痛、帕金森、原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扭转痉挛、小儿脑瘫、精神性疾病、难治性癫痫、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脑积水、颅内肿瘤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好评科室
神经外科分类问答人活着,究竟是为自己活,还是为别人而活,还是两者皆有。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大富大贵,而有些人一生下来就要抗下来自整个家庭的压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人轻生,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因为他们觉得活着很难。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常人都如此,更何况是痉挛性斜颈患者了。
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上升,人们却对健康越来越忽视,各种疾病接踵而至,是不是经常起来的时候就感觉脖子酸痛,活动受限,别以为只是落枕,要小心是痉挛性斜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如何分辨落枕与痉挛性斜颈之间的区别。
什么是“落枕”?
落枕或称为“失枕”,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以冬春季多见。落枕在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但晨起后却感觉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一般表现为起床后感觉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有两侧剧痛者,或一侧重,一侧轻,由于身体由平躺改为直立,颈部肌群力量改变,可引起进行性加重,甚至累及肩部及胸背部。由于疼痛,会是颈部活动不利
人的一辈子并不长,常常听到有人说活在当下,但现实生活中的人,又有多少是活在当下呢?
他们大多都活在自己想象中的未来里,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错觉,将来的自己一定会成为很了不起的人,但大多数的人等到老的时候才会醒悟,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憧憬未来本没错,但错在只会一顾的幻想,而不付出实际行动。
痉挛性斜颈是肌张力障碍疾病中的一种,局限于颈部肌肉,该病以成年肌张力障碍局限性发作最为常见。纵观医学史,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方法有很多,但总体来说效果却并不乐观,可以大概的分为以下几类:
1.A型肉毒素注射:最为简单的治疗方法,通过肉毒素的毒性作用在局部注射肌肉神经接头兴奋性的传导障碍,导致暂时的肌肉-神经分离,从而缓解神经对肌肉的过度兴奋作用,缓解其痉挛的症状,使肌肉得到放松,从而最终缓解颈部痉挛的症状,有效率能达到30~50%。
但肉毒素的缺点也不可忽视,肉毒素容易产生过敏反应,部分患者还会有中毒症状,肉毒素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一般在2~3个月,因为周围神经的再生过程往往需要这么
什么是痉挛性斜颈?
是肌张力障碍疾病中的一种,局限于颈部肌肉,由于颈部肌肉的间断或只需的不自主收缩,引起头部歪斜、姿势异常。本病症以成年人多见,但至今病因尚未明确。其发病率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女性的发病率通常是男性的1.5~1.9倍。临床表现在早晨起床的时候较轻,情绪紧张激动,行走时或是身体器官受到刺激症状都会加重,在安静的时候症状会减轻,入睡时症状会消失。该类疾病的病情多变,从轻度或是偶尔发作到难于治疗等不同程度,本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可持续终身,还可导致限制性运动障碍及姿势畸形。
王常在教授研究此病近40年了,经过大量治愈患者研究得出的“舒颈扶正汤”纯中医疗法。
第一阶段:内服外用双向结合治疗能更好的穿透血脑屏障,发挥药效增强疗效;
第二阶段: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周身血氧代谢,疏通经络,平衡阴阳。
第三阶段:改善神经元代谢,修复脑神经损伤,恢复神经系统支配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1.安全性:主要
这个世界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吃的越来越好,过得也越来越滋润了。但是时代的便捷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那就是运动量的减少,而工作时间又长,疾病就随之而来,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怪异,罕见病也越来越多,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痉挛性斜颈这个病。
痉挛性斜颈是什么?
痉挛性斜颈,一种以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引起的头颈部歪斜,姿势异常,用通俗的话语来说就是“歪脖子”,这种疾病会在情绪紧张激动的时候症状会加重,可是只要一安静下来或是躺着睡觉的时候症状就会消失,或是减轻,这就是典型的痉挛性斜颈的症状表现。痉挛性斜颈一般被发现的时候,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如果在当时你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在辅以药物治疗,一般都可以很快的治疗好,彻底的治愈。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在刚刚发现的时候都可以立即康复,因为痉挛性斜颈是一种慢性疾病,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可能不在意,以为是落枕啊,太劳累了等等。等到病情加重的时候才会注意到它,可到了那个时候就可能已经耽误了好长时间了。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部肌肉不由自主收缩引起的头部歪斜,姿势异常。这种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一直都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常见的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对少部分患者有用,但大多数患者并无效果,其中有些药物还具有不小的副作用,部分患者使用后甚至还有加重的迹象。
所以,对付痉挛性斜颈最好的办法是使用中医保守治疗,舒颈扶正汤是北京名老中医在临床上研究治疗近半个世纪的成功方剂,已经治愈了上千例的斜颈患者,其临床效果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舒颈扶正汤治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西医无法治愈这个疾病,并且西医的治疗方法,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而舒颈扶正汤以“高效、安全、独特,一人一方”等特点,被广大痉挛性斜颈患者所接受。
为什么有的痉挛性斜颈患者会越治越严重?一般情况都是病急乱投医,导致病情加重,还有一小部分就是没有忌口,作息不规律等等,这些都是有可能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许多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就很容易使用一些激素,安定类的药物,这些药物并不能治愈痉挛性斜颈,长期使用还有不小的副作用,会让身体积累一定的毒素,导致后期治疗受到限制。
痉挛性斜颈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要调整心态,不要太过担心。由于大家对这个疾病都不是很了解,而又长期治疗无果,心理会有一种迷茫感和恐慌。甚至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痉挛性斜颈应该舍弃的一种错误心理,要调节好心态。疾病虽难治,但也不是无法治愈,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对治愈疾病也有很大的帮助。
专家提醒:想要彻底治愈痉挛性斜颈一定要用对方法,心态虽然对病情有一定的帮助,但并不能因此自愈,仍需要使用有效的治疗手段,才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咨询微信:zjzs0903&痉挛性斜颈的症状有哪些?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痉挛性斜颈的症状有哪些?
总评分3.0|
用知识赚钱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你还在为痉挛性斜颈而忧愁吗?舒颈扶正汤帮助你摆脱困境!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部肌肉扭转或是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病,这类疾病对会对人的生活以及身心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然而,竟然还有人认为只要平时注意一下,这个病就会自行痊愈,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痉挛性斜颈不治自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且一直不用正确的方法治疗会引起诸多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西医无法明确病因
痉挛性斜颈的发病机制复杂,病因也尚未明确,但那只是对于西医来说是这样,中医是有方法可以根治痉挛性斜颈。权威专家王常在主任认为该病属于中医“肝肾阴亏,虚风内动”的范畴,阴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肾之阴精更是生命之根本。痉挛性斜颈的形成归根结底就是肝肾阴精亏虚,阴不治阳,以致虚风内动。
知其病因才好对症下药
王常在主任说:不管是什么病,只要辩症准确,然后对症下药就可以治愈。人体就相当于是一个阴阳八卦盘,生病就是阴阳盘失调,只要找准病灶,对症下药,什么疾病都并不可怕!
舒颈扶正汤是北京名老中医王常在主任在临床上研究治疗近半个世纪的成功方剂,经过几十年的大量治愈患者,舒颈扶正汤已达满意疗效。通过从发病根源着手,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开窍通络,熄风止痉挛等方式,解决痉挛性斜颈病根不复发。
第一阶段:内服外用双向结合治疗能更好的穿透血脑屏障,发挥药效增强疗效;
第二阶段: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周身血氧代谢,疏通经络,平衡阴阳。
第三阶段:改善神经元代谢,修复脑神经损伤,恢复神经系统支配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应该做好必要的颈部护理,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作息规律(不劳累、不熬夜)。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处于什么季节,都要跟随着天气的转变时刻预防,保护好颈部,以防不必要的麻烦发生。
微信:zjzs090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痉挛性斜颈的四种类型_寻医问药网
痉挛性斜颈的四种类型
痉挛性斜颈有四种类型:
1. 旋转型, 即头绕身体轴向一侧作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
2. 后仰型,头向背部作痉挛性或阵挛性后仰,面仰天,颈椎呈弓状前突。
3. 前曲型,头向前胸作痉挛性或阵挛性前曲。
4. 侧挛型,头偏离纵轴向左,向右,重症病人其耳、颞部与肩部逼近或贴紧,并常伴随同侧肩膀向上招举现象,加近与肩膀的距离。
1.药物治疗和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
药物治疗早期可能有效,但作用有限且持续时间短暂,如地西泮、巴氯芬和、安坦和氟哌啶醇等,早期或许能起到减轻发作程度的作用,中后期则效果不明显。
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可短期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注射一次可维持3~6个月,反复注射易产生抗体而使治疗效果减退。
2.手术治疗
(1)传统手术治疗
①选择性神经切断:术式较为成熟,针对性强,效果好,并发症少。对旋转型或合并轻度前屈/后仰型,效果满意。手术创伤较大,有时痉挛缓解不彻底或复发。
②Fostor-Dandy术:即硬膜内切断双侧C1~4前根及双侧副神经根,但由于生理毁损大,切断愈多副作用愈明显,如颈部无力和吞咽困难。术后并发症多,已较少使用。
③微血管减压术:即双侧副神经和C2以上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由于痉挛性斜颈累及的肌肉通常较多,且其原理与当前对肌张力障碍的病因理解完全不同,受到质疑。
④立体定向脑运动核毁损术:靶点为苍白球、丘脑腹外侧核、Froel-H、丘脑中央核等,由于有效率较低和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应用日渐减少。
(2)深部脑刺激术(DBS)
靶点选择丘脑底核(STN)或苍白球内侧核(Gpi),与立体定向毁损术比较,DBS具有可调控性,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渐渐成为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主流方法。
展开全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痉挛性斜颈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