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学被大学学校劝退还有办法了吗了。我想去找他们,用什么办法才能逼他们让步??

1.2K10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weixin.qq.com/r/K0yttQjE3lWhrUzW9xk5 (二维码自动识别)IBO认证的上海IB学校 (资料来源:)  上海中学国际部 开设DP课程的公立学校,1995年10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美国学校 开设DP课程的私立学校,2002年2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 开设DP课程的私立学校,2003年5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耀中国际学校 开设DP课程的私立学校,2004年1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新加坡国际学校 开设MYP和DP课程的私立学校,2004年2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德威英国国际学校 私立学校,开设DP课程,2006年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进才中学国际部 开设MYP课程的公立学校,2006年2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英国学校 开设DP课程的私立学校,2007年5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瑞金国际学校 开设DP课程,2009年2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长宁国际学校 开设DP课程的私立学校,2009年5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维多利亚幼儿园 开设PYP课程的私立学校,2009年11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 开设PYP和DP课程的私立学校,2010年1月成为IB世界学校。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开设DP课程的公立学校,2010年2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尚德实验学校 开设DP课程的私立学校,2010年4月成为IB世界学校。  上海西华国际学校 开设PYP和DP课程的私立学校,2010年4月成为IB世界学校。补充:上海交大附中、位育中学也有IB课程。上师大、上海市实验学校里都设有剑桥中心,可以学习A-LEVEL课程。格致中学有AP课程班。南洋模范中学、协和双语学校开设有BC课程。附上说明(我是搬砖的,不是代表个人观点的):IB国际文凭课程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规划下,专门为移动家庭子女及全世界优秀中学生统一设计的国际课程。IB文凭课程(The IB Diploma Programme)是由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IBO)在1968年研发而成。IB国际教育有三个国际课程项目:大学预科项目DP(Diploma Program),适合于16~19岁的学生,学制2年。中学项目MYP(Middle Years Program),适合于11~16岁的学生,学制5年。小学项目PYP(Primary Years Program),适合于3~12岁的学生,学制5年。对于一名学习IB文凭课程的学生,要想获得IB毕业证书,需要满足四点要求:1.完成150小时的CAS活动。学生在IB课程学习的两年间,必须完成150小时的CAS(Creativity,Action and Service的缩写)活动,使得学生除了学好必修的文化课程外,还必须进行创新活动,关心、服务他人和社会,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提高自身各项素质,获得德智体全面的发展。  2.学习知识理论课(Theory of Knowledge,简称“TOK”)这门横跨学科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判断与综合归纳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批判式思维,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考查形式以写作及口头陈述为主。3.撰写4000字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提供学生一次调研的机会,探究以往所学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写出一篇4000字的论文,使学生熟悉独立研究的方法,锻炼学术写作的能力和技巧,为将来的大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4.学习6门基础课程。IB文凭课程涵盖6大课程组,分别是语言A(学生母语)、语言B(第二语言)、个人与社会课程、实验科学课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艺术课程。大部分课程分高等级(HL)和标准等级(SL)两个类别,少数课程只设标准等级。学生需从每个课程组中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其中至少三门主课必须要选择高等级的,三门副课可选标准等级的课程。此外,学生必须要学习自己的母语和一门实验科学类的课程。国际文凭组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很多,如学校内部评估、统一笔试等。其中,6门基础课程学生每门可获得的最高分数为7分(及格分为4 分),拓展论文与知识理论课的论文可获3分的奖励分,IB文凭课程的满分为45分。CAS活动虽然没有分数,但必须完成才能最终获得IB文凭。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录取持IB文凭学生的分数线是36分。近两年来,IB课程逐渐引入中国,据亚加达国际预科的秦老师介绍,IB文凭课程是一个特别标准化的体系,对开设该项目的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老师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对老师的教学都有严格规定,作业都会送到专门的IB办公室批改。他们开设的IB课程目前还在接受国际文凭组织的认证,预计很快会通过审核。她感觉作为高中课程,IB课程的设计较为科学和合理,但难度也较高。据了解,IB课程偏重精英教育,申请的大学也较好,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读。因此,学校在招收学生时要求较高,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是很难通过IB考试的。择校要根据课程性质而定  IB、A-Level、 BC……这都是国际课程的简称。随着留学潮的推进,还会有更多的国际课程被引进,如何选择成了摆在家长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家长和学生在比较各种课程时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试图寻找“最好的国际课程”。但事实上,从课程难易程度、适用国家到大学专业填报,国际课程各有侧重。对学生而言,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身接受程度,并且与留学计划相匹配的国际课程。  业内专家建议,家长应从留学国家、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素质培养等方面考虑,为学生选择最适合的国际课程。如果学生还没有明确将来要到哪个国家留学,那么可以考虑选择IB课程,因为该课程的认可度最高,以后在选择国家时,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但如果学生倾向于去英国,而且是顶尖的大学,那么A-Level是更适合的选择。若想去加拿大或美国,那么BC课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鉴于加拿大是移民国家,家长若考虑移民,BC课程可以解决“转学分”问题。一般加拿大的移民办理时间需要1年半或2年,办理期间,若学生读的是BC课程,那么一旦移民成功,学生所学的学分将全部转为当地的高中学分(不受省份的限制),顺利衔接接下来的课程。  许多选择让学生留学的家庭,通常都不是特别认同国内的“应试教育”以及“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希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各方面的素质。选择何种国际课程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在作出选择前,多想想是否已经全面了解该课程、学生是否能够适应、未来的留学方向又在哪里,切忌盲目跟风,耽误学生的学业。  甄选国际高中不可不知的步骤  上海交大附中校长徐向东在谈到如何选择国际高中时表示,家长和学生切忌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才转投国际高中,是否选择国际高中与中考成绩无直接关系。考虑的第一要素应该是今后是否出国读书。他补充说,国际高中的课程对应试要求较少,但相对而言,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有利于学生获得全面、平衡的发展。  师资教学保证的国际预科课程,是中国学生留学海外前就读国际预科课程的首要前提,家长在选择前务必了解清楚该出国班的师资力量是否强大,是否有一定的稳定性。事实上,“出国班”要求英语授课,用的也是国外的教材,因此对师资要求很高,但国内双语教师本来就缺,要求更高的国际课程,一般老师更难胜任。找不到那么多能胜任的老师,有一些不负责任的机构就找来大学刚毕业、没有从教经验的老师去上课,瞒天过海。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对于目前沪上数量颇多的国际高中,家长和学生应慎重做出选择,在选择前不妨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找到适合孩子的学校。  第一,家长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孩子是不是需要出国,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话,那之后一系列的选择学校都将是徒劳无益的。而且如果学生盲目或者草率地做出出国决定,对自己的未来也是很不负责任的。  第二,明确出国方向,究竟今后要去哪个国家留学?是美国还是英国或是澳大利亚等。因为不同国家有各自不同的操作方法,如果孩子的兴趣是去英国留学,家长却为他选择了一个目标定位是美国的国际高中,就算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再好,最后还是会让孩子走一段弯路的。  第三,明确相关的、合适的课程体系,这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选择难度合适的课程体系,既不让孩子学起来太吃力,也不会让孩子觉得学起来没有挑战。  第四,最后才是选择学校这个环节。有些家长抱怨说,很多国际高中由于创立时间不长,只有一两届毕业生,有些学校甚至还没有毕业生,家长担心如果将孩子送进学校会不会让孩子成为“小白鼠”,对孩子不利。对此,这位业内人士建议,家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该校没有毕业生,那家长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切实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他指出,不同于国内三年高中后才有高考这个监测学校教学水平的指标,国际高中在不同的时间段中都需要完成相应的考试,只有每一步都过关,才能在毕业后进入国外名校。如有些学校在第一年就会要求学生参加托福考试,那家长在咨询学校时就可以问一下相关的情况,通过这些成绩来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样不至于对学校的教学一无所知。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林敏也补充说,上海的国际高中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大部分还处在试验阶段,所以家长在甄别时需要下功夫。一看办学历史和经验,也许有办学经验的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选派上会更厚重;二看学校和师资团队,国际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国内相比有较大不同,家长要看清直接从事管理和教学的老师是否具有国际教学的背景。  做学生成功留学海外的跳板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A-Level国际课程学校,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自2005年创办至今已有四届毕业生,战绩辉煌。截至5月27日,中心2011届(第四届)231名毕业生已经收到800余封录取通知书,其中牛津大学8份,剑桥大学6份,美国康奈尔大学2份。前三届42%的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位的海外高校,90%的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海外高校。  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果,上师大剑桥国际中心执行主任张教授说,中心师资以外籍教师和海归学者为主,90%以上拥有硕士以上学历,采用中外教联合授课的方式。同时,中心充分依托上海地区丰富的资源,邀请各方面专家、教授为同学们举办学术讲座,增长社会见识,拓宽专业思维。  国际高中有着与传统高中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在传统高中,学生往往选择直接做题,并寻求答案,有些破解难题的学生也未必了解题目背后的含义。在国际高中,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严格掌握基本概念,从简单的概念引出每一道试题。学生一旦碰到难题,只要想一下基本概念,就有机会摸索出解题思路。而且在国际高中,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由于不受应试教育和教条主义的侵扰,他们懂得更好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上的平衡。  此外,张教授还表示,多数国际高中为帮助学生提升申请海外名校的命中率,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富有经验的老师会给学生提供国外高校资料、修改申请文书、模拟名校面试……这一套完整的升学流程,可以供学生参考与借鉴。  选适合自身、有口碑的学校  黄女士的儿子今年已经在澳大利亚的莫纳什大学就读大一年级了,她很庆幸当初在走了一段弯路后,为孩子做出了明智选择,送孩子前往浦东一所学校的国际高中就读。  当初黄女士看到了这所学校的广告介绍,因为家人原本就打算让孩子前往澳大利亚留学,而这所学校的项目较有针对性,所以黄女士对此就很有兴趣。最重要的是,那时黄女士的儿子在另一所普通高中的国际班就读已经一年半了,但是感觉非常不好,也一直在琢磨转学的事宜。因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往新学校实地“考察”了这个澳大利亚项目,起初是有些担忧的,因为这所学校之前还没有毕业生,担心孩子进校后会成为“试验田”。但很快,她就打消了这个顾虑,因为发现老师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很上心,也很细致,特别是对孩子细节问题很关注,了解得非常透彻和全面。  在介绍自己的经验时,黄女士说选择学校很重要,不仅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而且要选择有口碑和有办学经验的学校,之前的“功课”一定要做得细致和到位。可以通过学校的介绍来了解这所学校,但家长的甄别必不可少。她原来就是因为盲目相信前一所学校的介绍,才会让孩子浪费了一年半的宝贵时间。  如果孩子在进校一段时间后反馈,觉得该校不适合自己,或者学校的教学等方面名不副实的话,家长首先要相信学校,要与教学主管进行沟通,看看是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不要一味地怪罪孩子或者学校,毕竟国际高中的环境和原先孩子读了十年的国内课堂是有区别的,要给双方一个适应和磨合的过程。家长也要理解学校,培养孩子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当然更离不开孩子自身的努力。  盘点沪上几大国际课程  目前上海中小学引进的国际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种:  IB课程:认度最高,但难度最大  一些国际组织开发的课程,通用性强,自成体系而且较严密,如IB课程等。 IB文凭课程被誉为“进入世界各地名校的通行证”,IB课程的中文名为“国际文凭”,顾名思义,它的全球认可度可以说是最高的。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大学不仅都认可IB课程,而且将其视为优良的入学资历。  不少院校对于IB课程的学生,都会提供一些优惠条件,最直接的就是入学时,学生凭借IB成绩可获得一部分的大学学分,从而缩短大学时间。例如,美国知名学府哈佛、耶鲁及普林斯顿等长春藤大学规定,IB学生若三门主修课成绩均达到6或7分,进校后可以直接修读大二课程。  然而,IB课程的难度也是全世界公认的,这也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何国外院校都如此欢迎持有IB文凭的学生。  目前,本市有上海交大附中、位育中学、民办尚德实验学校、世界外国语中学、平和双语学校等开设了IB课程。  国际性的考试课程:高分者可入英国顶尖大学  第二种是一些国际性的考试课程,如A-LEVEL、ACT课程等,学生学习课程后通过考试,就可以去相关国家申请高一级学校就读。  A- Level课程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也很高,相比较而言,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对A-Level的认可度要更高些。如果学生三门课程获得AAA 或是AAB,则很有可能进入牛津、剑桥等英国顶尖大学。A-Level证书和IB文凭都可作为进入英语国家大学的敲门砖。  目前上师大、上海市实验学校里都设有剑桥中心,可以学习A-LEVEL课程。  BC课程:加拿大高中课程  第三种是BC课程,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高中课程。课程为三年制,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采用学分制管理。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社会、计划、物理、化学、生物、体育、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制作、财会等。  BC课程每门课满分为100分,学生修满80学分后获得加拿大高中毕业证书。毕业前无需参加类似高考的考试,但部分课程要求在修完该课程时参加统一的省考。目前南洋模范中学、协和双语学校开设有BC课程。  AP课程:美国大学入学时参考课程  第四种是美国的AP课程,为学有余力的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而设,是美国大学入学时参考的课程。但是,AP课程并非是获取入读美国大学资格必考的一种大学入学考试项目,也不是完整的课程体系,必须在有其他大学入学资格证书的基础之上,才能“锦上添花”。  目前,格致中学开设了AP课程班。下次有相关好问题再来回复,再次谢谢大家点赞厚爱。赞同 1.9K3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挂科被劝退,大学生也当不忘初心_网易新闻
挂科被劝退,大学生也当不忘初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挂科被劝退,大学生也当不忘初心)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据光明日报10月10日报道,南京林业大学一年内劝退49名学业挂科学生。这件事迅速的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而在2013年山东大学就曾经对97名学生做出劝退处理。清华,北大,上海交大高校每年都有部分学生因学业不合格而被劝退。从严治校,提升教学质量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有人认为,因学业挂科就把学生开除未免有点太过严苛了。毕竟中国的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这场残酷的选拔才脱颖而出的。对于这一种说法,我首先想说的是,南京林大劝退学生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他们自己制定了一套关于这个制度实行的规则,当一个学生学业出现问题的时候并不会马上被开除,他们会被分成不同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且被劝退以后他们还有“复活”的机会,只要他们的学业符合要求。
这就证明这个制度并不是要刻意刁难学生,而是以提升学习质量为出发点的,是为了防止学生混日子,在大学里面自甘堕落。大学是增长知识的殿堂,并不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地方。我们的大学生为了进入大学确实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但是我们也应该想一想我们进大学是为了什么。我想大部分学生读大学是为了学习知识,获得赖以生存的本领,那我们最大的快乐不就是掌握知识后的那种成就感吗?这个制度也是为了提醒那些迷失的学生“不忘初心”。
另外,我觉得这个制度也可以看作是大学对这些年来社会对于大学教育质量质疑的回应。这些年绝大部分的大学坚持“宽出原则”,毕业率都在95%以上。许多大学为了能够让学生顺利的毕业,在教学考核以及其他一些素质考核上做了重大让步,有时候甚至公然帮学生过关。这些措施自然使学生认为无论如何都可毕业,自然而然,某些学生就会荒于学业,导致学艺不精。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以至于社会对于大学怨声载道。
通过这个制度,我觉得可以让大学反思一下自己这样做是否真的有利于学生。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部分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是都要面临残酷的竞争,如果大学只是混日子,那该拿什么去获得别人的青睐呢?大学从严治校,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仅可以挽回社会对于大学的信任,对于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文/戴雪鸿(福建师范大学)
(原标题:挂科被劝退,大学生也当不忘初心)
本文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9.3K1,3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9K3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数学贴】中国本科生破解了十多年悬而未决的国际数学难题(图)_杨迈克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34贴子:
【数学贴】中国本科生破解了十多年悬而未决的国际数学难题(图)收藏
一楼 刘嘉忆 照片
刘嘉忆本名刘路,是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2008级本科生。继今年上半年他攻克一个十多年悬而未决的国际数学难题后,不久前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结束的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他作为亚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在会上做了40分钟报告,报告了他在数理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语惊四座。这个国庆长假,他在学校准备毕业论文,还有申请到美国伯克利等几所知名高校留学深造的材料。数学难题 十余年未解今年5月,由北京大学等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上,还在上大三的刘嘉忆报告了他对目前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十多年来,许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刘嘉忆的报告给这一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一个否定式的回答,彻底解决了西塔潘的猜想。6月,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的主编、逻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给刘嘉忆发来了论文评审意见,信中说,“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论文审稿人芝加哥大学博士达米尔·扎法洛夫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结果,该问题的研究促进了反推数学和计算性理论方面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李邦河等院士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对其学术方面的培养,并在各方面对其进行扶持。校长批示 硕博连读发现刘嘉忆,还有一段佳话。今年7月初,著名数学家、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振挺教授听南京大学一个教授说:“你们中南大学出了个好学生!”之后介绍了这个学生在数理逻辑领域的研究成果。侯教授听后立即寻找,然而查遍了数学学院学生档案,也查无此人。侯教授根据刘嘉忆的电子邮箱地址发出了一封邮件,很快收到回信。原来,刘嘉忆是2008级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刘路,“刘嘉忆”是他向国外杂志投稿时用的名字。侯教授返校后,立即要求与刘嘉忆见面,并收刘嘉忆做他的学生。侯教授说,一个本科生能写出如此高水平的论文,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了解此事后,批示刘嘉忆硕博连读。记者连线“破解数学难题纯属偶然”刘嘉忆是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2008级本科生,今年22岁,大连人,1.75米的个头,体重只有55公斤。他说自己性格内向,朋友少,但同学们都叫他“路哥”。刘嘉忆在总结学习数学心得时说:做自己喜欢的事,保持一颗好奇心,对所学的知识、所做的事有天然的兴趣。昨天上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刘嘉忆。小时候数学成绩并不突出记者:你是从小就喜欢数学吗?刘嘉忆(以下简称“刘”):我从小学开始就对数学有很大的兴趣,尤其是上了初中以后,但我的数学成绩在同学当中并不是很突出。记者:你的兴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刘:我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看了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比如我上初三时,看了《古今数学思想集》的第二册。记者:你高中的成绩如何?刘:我的学习成绩浮动很大,除了语文比较弱之外,其他科都差不多,成绩好的时候差不多全年级二三十名,差的时候能排到500多名。一晚上没睡把证明写出来记者:你考大学选择这个专业是你自己的选择吗?刘:我父母对我喜欢数学并不是很支持,妈妈比较反对,爸爸持中立态度,他们认为学数学以后不好找工作,但并没有太多干涉,还是尊重了我的选择。记者:这个国际数学难题是如何破解的?刘:我并不是一直把精力放到这个问题上的。说起解决这一问题要追溯到2010年8月,我在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问题。我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不少学者在证明西塔潘的猜想,越发对此产生了兴趣。2010年10月的一天,我突然想到用之前想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当时心脏都快蹦到嗓子眼了,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一晚上没睡把这一证明写出来,然后投给了《符号逻辑杂志》。综合《法制晚报》新华社报道名词解释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研究推理的数学分支。它使用数学的方法,即一套符号体系来研究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形式关系,故也称符号逻辑。在计算机科学和人们的生活中,数理逻辑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下面是Seetapun猜想(上下标可能不正确显示):On the Strength of Ramsey's TheoremDavid Seetapun and Theodore A. SlamanSource: Notre Dame J. Formal Logic Volume 36, Number 4 (1995), 570-582.AbstractWe show that, for every partition F of the pairs of natural numbers and for every set C, if C is not recursive in F then there is an infinite set H, such that H is homogeneous for F and C is not recursive in H. We conclude that the formal statement of Ramsey's Theorem for Pairs is not strong enough to prove $ACA_0$, the comprehension scheme for arithmetical formulas, within the base theory $RCA_0$, the comprehension scheme for recursive formulas. We also show that Ramsey's Theorem for Pairs is strong enough to prove some sentences in first order arithmetic which are not provable within $RCA_0$. In particular, Ramsey's Theorem for Pairs is not conservative over $RCA_0$ for $Pi^0_4$-sentences.
拉姆齐定理:在组合数学上,拉姆齐(Ramsey)定理是要解决以下的问题:要找这样一个最小的数n,使得n个人中必定有k个人相识或l (L)个人互不相识。这个定理以弗兰克·普伦普顿·拉姆齐命名,1930年他在论文On a Problem in Formal Logic(《形式逻辑上的一个问题》)证明了R(3,3)=6。R(3,3)等于6的证明RamseyTheory K5 no mono K3.PNG证明:在一个K6的完全图(正五边形)内,每边涂上红或蓝色,必然有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或蓝色的三角形。(因为涉及到两种颜色, 所以叫两色)。
(1)任意选取一个端点P,它有5条边和其他端点相连。
(2)根据鸽巢原理,5条边的颜色至少有3条相同,不失一般性设这种颜色是红色。
(3)在这3条边除了P以外的3个端点,它们互相连结的边有3条。
(3A)若这3条边中任何一条是红色,这条边的两个端点和P相连的2边便组成一个红色三角形。
(3B)若这3条边中任何一条都不是红色,它们必然是蓝色,因此,它们组成了一个蓝色三角形。而在K5内,不一定有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或蓝色的三角形。每个端点和毗邻的两个端点 的线是红色,和其余两个端点的连线是蓝色即可。这个定理的通俗版本就是友谊定理。
友谊定理 - 友谊定理(Friendship Theorem)说明:在一群不少 于三人的人中,若任何两人都刚好只有一个共同认识 的人,这群人中总有一人是所有人都认识的。 在图论的角度来说,一幅图,若每个顶点都跟另一个 顶点刚好只有一个共同相邻的顶点,这幅图中有一个 顶点和其他顶点都相邻。
韦东奕大神————————————————————第四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名单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奖获奖者是:  铜奖 清华大学 蔡一常  铜奖 北京大学 庄梓铨  铜奖 清华大学 虞文华  铜奖 西安交通大学 张 浩  铜奖 北京大学 舒睿文  铜奖 清华大学 郑志伟  银奖 北京大学 肖经纬  银奖 北京大学 苏 钧  银奖 浙江大学 李时璋  金奖 北京大学韦东奕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陈省身奖获奖者是:  铜奖 浙江大学 吕人杰  铜奖 北京大学 程哲驰  铜奖 清华大学 张胜寒  铜奖 浙江大学 李时璋  铜奖 复旦大学 秦瑛迪  铜奖 北京大学 苏 钧  银奖 台湾大学 刘士玮  银奖 北京大学 肖经纬  银奖 北京大学 庄梓铨  金奖 北京大学韦东奕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周炜良奖获奖者是:  铜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郑 鹏  铜奖 北京大学 韩志涛  铜奖 北京大学 邹佳良  铜奖 清华大学 李嘉伦  铜奖 武汉大学 龚 瑨  铜奖 北京大学 肖经纬  银奖 北京大学韦东奕  银奖 北京大学 庄梓铨  银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华杰  金奖 北京大学 苏 钧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林家翘奖获奖者是:  铜奖 山东大学 王维佳  铜奖 复旦大学 钱华杰  铜奖 北京大学 梅 松  银奖 清华大学 毛毅翔  银奖 北京大学 黄政宇  金奖 北京大学韦东奕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许宝騄奖获奖者是:  铜奖 复旦大学 李宗元  铜奖 北京大学 李云啸  铜奖 北京大学 钟逸峤  铜奖 清华大学 杨 帆  银奖 北京大学 李立颖  银奖 北京大学 白 钰  金奖 北京大学韦东奕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全能奖,即丘成桐奖获奖者是:  铜奖 清华大学 毛毅翔  铜奖 清华大学 李嘉伦  铜奖 北京大学 苏 钧  银奖 浙江大学 李时璋  银奖 北京大学 肖经纬  银奖 北京大学 庄梓铨  金奖 北京大学韦东奕
韦东奕 韦东奕,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满分、金牌第一名,是我国历史上,在中学数学竞赛方面取得最突出成绩的选手之一。高中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生。 他衣着朴素、沉默寡言,习惯性的动作是两只手缓慢地在空中游走,像是在构建某个
模型,这是韦东奕留给记者的最初印象。在西班牙马德里结束的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这名16岁的山东师大附中高一男生以满分获得金牌,让人惊叹。这个被老师评价为“天分和行为都颇似陈景润”的数学才子,究竟是怎样一个孩子? 对于多数人来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个神秘的概念,韦东奕描述了竞赛的场景:来自世界各国的500多名选手坐在一个大的考场里,竞赛进行两天,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半,选手要在4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完成3道大题。韦东奕因6道大题全部做对而获得满分。韦东奕的教练、山师大附中张永华老师说,竞赛时有一道难题,国家队的教练花了3个小时才做出来,而韦东奕只花了两个小时。韦东奕14岁读初二时,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数学天分,通过介绍被张永华老师发现,提前加入山师附中的奥数训练队训练,一年后他从初中免试直接升入山师附中。张永华老师说,他固然是一个有着敏锐数学思维、极具天分的学生,同时也付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入选国际奥数国家队时,他经历了层层残酷的淘汰。去年10月中旬,全国联赛选出40人;今年1月中旬,奥数冬令营在哈尔滨举行,两天的考试选出30人入选集训队;从3月15日至4月2日,经过前后8次大小考试后,只剩下6人入选国家队,韦东奕以第三名的成绩拿到国际奥数竞赛的入场券。“与其他参加奥数学习的学生相比,他对数学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张永华老师说,这也恰恰能够回答,为何在10年学生生涯中,他能持之以恒钻研数学,最终收获金牌。韦东奕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任教于山东建筑大学,父亲是数学教授。韦东奕对数学的痴迷显然受到家庭的影响,他说,家里有很多关于数学的书,浅显的或难懂的,上小学时,他就时常随手拿来读,读关于数学的书是他消遣的一种方式。小学一年级时,韦东奕读到一本名为《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从此真正喜欢上数学。韦东奕说,其实,这本书并没有特别之处,书中都是难度很大的数学题,他却从解出第一道数学题开始,体会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趣。做多少题才能拿到国际奥数竞赛金牌?韦东奕说,他真正做的题其实并不多,“想”的题却很多,能想明白的题目他就不做了。对韦东奕来说,做题或许还不是最大的满足,他说,他常常自己出题,提出问题,再长时间冥想寻找答案,一一攻破它们。 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提前录取后,搞数学研究仍然是他未来的目标和乐趣。他说,虽然已经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但自己的语文等科目还很弱,还要继续学习,补上落下的课。现在虽然老师已不要求他完成数学作业,但他会把每道题的步骤写得清清楚楚。饭桌上,韦东奕还时常捧着数学书研读,在集训队时,如果被一道难题难住,他逢人就问,不论认识与否,直到弄明白为止。“人际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是韦东奕需要弥补的,老师也打算通过让他当班干部,让他多与同学交往,培养其他爱好。”张永华老师认为,数学大师和数学家是不同的,前者除了科研能力,还需要优秀的人品、健全的性格和有质量的生活,他希望韦东奕成为前者。
北大数院的神牛们!!!(转)————————————————————————————韦东奕传说这个神是陈景润的接班人,五百年才出一个没有一个人看见过他洗澡,没有一个人看见过他吃饭,他行动规律,箭步如飞。。袁灵说,我刚刚看见他,然后跟雷理骅说了一句话,就再也见不到他了。。然后突然某一天,有一个人终于看见了他去洗澡,竟然轰动了整个数院。。传说他每个月固定有一天会换衣服。传说他妈妈会给他打电话叫他换衣服ORZ.ORZ。。。传说,没有一个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他交流。习题课有一次是该大牛讲课,台下全部自习,因为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后来老师问曰,大家都应该听懂了吧数院学生答,老师您还是再讲一遍吧。。老师微微一笑,不行,我也没听懂。。。韦东奕说,孤单的路上,只有影子陪伴我好吧我觉得,其实他就是为了数学而生的。。
柳智宇传说这个人在高二的时候还是资质平平后来眼睛突然坏了于是有了人生的第一次顿悟因为眼睛坏了,每天只能用眼4小时可是就是每天4小时,他在高三秒杀了以前所有不会的题还奇迹般得成为了全国第一名国际金牌第一人他因为眼睛坏了,所以不能看书,于是就靠别人口述,在头脑里想题,算题不用笔,不用纸。就构造N个维数的空间出来证明了五子棋的必胜解法,国际竞赛唯一的满分。。。他研究庄子,后来进了北大,研究老子他后来申请MIT, 全额奖学金后他赢来了人生的第二次顿悟于是他出家了。。个人选择也许并没有对错可惜的是,数学界少了一位人才
还有一位大牛,我也不知道名字传说他平均GPA 3.9他每一个,专业课,通选课,必修课,选修课,全部都是98分以上他上美术哲学史期中写了一篇论文老师看了然后惊呆了,说,你期末免考了,写得太好了还有一个神牛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想数学,做数学有一次他从12点突然开始笑笑到1点然后大家问他怎么了他说,我解决了一道难题据说,他每次作对题都会发自内心的微笑据说,他高二的水平就超过了数院得一半的人传说数院有一个神坛传说每个神人都在其中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传说连王选都只能排第九王选叫2000排第一的叫万岁爷。。。唉。。我和楚南今天听雷理骅和袁灵讲得笑痛了肚子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一群生物也许他们真的和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觉得这群生物不是膜拜一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脑电波都不是一个频率的他们也许真的很爱数学也许爱到他们自己其实不知道自己有这么的喜欢数学了也许爱到可以忽略亲情友谊和日常正常的生活(*^__^*) 嘻嘻……,我只是突然觉得很有意思特此一记,缅怀缅怀怕以后忘了不开心的时候就来想想这些可爱的神们。。权且当做娱乐,愿博阅者一笑。。。
蒋方舟的梦中情人 -- 柳智宇——————————————————————————————柳智宇 他是全国名校华师一附中走出的“数学天才”,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高中毕业后,他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前,他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他是少女作家蒋方舟公开宣称的“梦中情人”,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
柳智宇,从2005年起,高二的柳智宇就成了数学方面的新闻人物。据了解,2005年,柳智宇在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金牌。2006年,他又入选数学奥林匹克赛的国家队, 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牌。随后,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据柳智宇的大学同学回忆,入学不久,他加盟了北大禅学社,长年坚持吃素,性格比较内向,为人很平和,大学期间没听说有什么感情纠葛。北大禅学社的网页记录显示,2007年起,柳智宇开始频繁地参加活动,去各处拜访高僧、到寺庙做义工。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之后出家为僧,法名 圣宇。
柳智宇参加的奥数题目 出家事件 从北京大学东门出发,驱车近一个小时,终于抵达西山凤凰岭脚下,得见千年古刹龙泉寺。它依山而建,坐西面东,斑驳的红墙,“龙泉寺”三个鎏金大字部分笔画已经掉色,似乎显示着年代的久远和沧桑。 龙泉寺位于凤凰岭景区内,是北京市海淀区正式开放的第一所三宝具足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公元951年,是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寺在文革期间大部分被毁,1995年开始修复,2004年4月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迎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主持寺务工作。 西山连绵起伏,古寺清幽静谧。踏入寺内,古树参天,郁郁葱葱,行走在石板路上,身旁不时有身着僧袍的僧人和前来拜佛的善男信女来来往往。“烟霞清净尘无迹,水月空灵性自明。”庙内各祠堂、殿宇门匾上,都贴着各种颇有禅味的楹联。进庙采访穿过两道门来到客堂门口,只见内房一名戴眼镜的僧人正与来宾交谈,外间的桌子上摆放着几部电话和一部笔记本电脑,一名僧人正在接电话。 僧人询问记者来意后,说:“有这个人,但这几天他出去了。”记者追问柳智宇何时归来、所住何处、能否见面,僧人均表示不清楚。这时,从僧侣生活区走来另一名僧人,自称法号“贤栋”,是两年前来此修行的。贤栋说,柳智宇确实在此修行,但目前还只是居士,如欲正式皈依佛门一般要等两三年,“时间长短,要看他个人悟性和造化。”据悉,居士与出家人有所区别,居士不受佛门戒律戒规约束,只要虔诚于佛、遵循佛之善心善意即可。贤栋并不知道柳智宇是北大毕业生。“他在这里过得很好,每天跟其他修行者一道进行各种活动。”贤栋说,柳智宇父母曾到寺里看望过他。 “他为什么作出这个选择?”面对记者的疑问,贤栋单手作礼:“一切随缘。”提出想面见柳智宇的想法时,僧人,尔后说,柳智宇带话“不便见人”。过了一会,又说柳智宇“出去了”。“住在寺院里,每日上殿、读书、劳动。慢慢的,对性别的关注会少一些。看待一个人的时候,有时会忘记他是男性、女性或是他的外貌,仿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简化到了一种更质朴的层次。”在贤清法师主持的“西四沙龙”博客上,柳智宇于2010年5月撰写的一篇文章中的这段话,或许可以给他的修行生活做一个注脚。事件起因柳智宇是北大“耕读社”前社长,龙泉寺与这个社团素有渊源。曾一手创办该社的北大2002级哲学系研究生邓文庆,毕业后就在这里剃度出家,其父母也住在寺院研习佛学。 “北大未名站”讨论区里,一名学弟发帖回忆与柳智宇交往的点滴,称柳智宇曾找他商量开办讨论班帮同学脱离“苦海”。帖中感叹:“世间少了一个柳智宇学长,多了一个圣宇大师。”据其初中老师透露,他从小就有了帮助别人的习惯,心地非常善良,成绩非常优秀。 “孔老师,孟老师啊,教教弟子吧。弟子一直在向上仰慕和希求,愿冷漠、孤独、伤害离我们远去,愿善良、仁慈、忠诚、智慧的光辉遍洒人间。”这是柳智宇发给中学语文老师周文涛的《观功念恩日记》中的一段话。“智宇对我说,最近他发现自己有时会计较利益问题,他心里有些不安。智宇是真正做到无我的人。但我怕利益问题会成为他的负担,便告诉他,孟子讲的义利之辨中的‘利’字不是利益的意思……但智宇接着说,关注利益时,就会计较,就会产生物我之分。”同为“西四沙龙”成员的“勤劳的土拨鼠”(网名),2010年3月在博文中回忆了他和柳智宇的一次对话,结尾处写道:“智宇的境界仍远在我之上。我区分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是依据不同的情境来分的,这种区分依然把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打作两截。但智宇认为天人合一是天人相分的基础,换句话说,天人合一是体,天人相分是用。”事件评价蒋方舟:我看过他的文章,知道他所有的思考都是一下子深入到最终极的问题,所以能够理解他选择皈依宗教作为归宿。但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点遗憾他的选择这么彻底和决绝。网友博悟馆:柳智宇古刹修行是损失的考量,显示出理所当然的功利主义。个人的成长,凭什么只能纳入唯一的、所谓主流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柳同学的另一个华师一附中校友李喆,也是个天才少年,因为去学围棋被很多人认为“可惜”,如今李喆贵为国手,可惜声便少了许多。网友多情无情剑:我们为金钱,为名利,为地位,为工作,为家庭,为感情,为各种各样的东西所束缚,无法逃离。而他,已经脱离了俗世的束缚,这些东西已经不再是他需要考量的问题。网友工程师:这不是浪费教育资源吗?上了这么多年学一点社会责任感都没有?[1]记者评价:在整个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在追求房子车子女子,逐名、逐利。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关心人性、思想、生存的意义,柳智宇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当今大学生的一种拷问。追求思想的觉悟,是中华民族文人的一项传统,历史很多才华冠绝的人,都是佛教徒和道教徒,白居易、王维、苏轼、李叔同,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与佛教与道教的关联几乎是由始至终的,而到了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科学的冲击下,以为宗教就是迷信而全部抛弃,这种传承的思想也渐渐被人们忘记。柳智宇这些人的举动,让我们又看到了中华文化的觉醒,和当代大学生对人性的追求,而不是仅仅把眼光套牢在钱财名利上面。父母评价:柳智宇此前申请并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家人都已经帮他准备好了行李,却没想到半途出现变故。“我们坚决反对孩子的这个决定。这一两个月我已经心力交瘁,他的母亲也病了一场。”柳智宇的父亲说。柳父称 “我们不埋怨任何人,只是感到很无助。”,柳智宇刚刚毕业还没有社会经验,家人希望他到社会上走走,“李叔同也是在39岁功成名就之后才选择出家,孩子现在什么都不懂,没法帮助别人”。室友介绍:柳智宇性格比较内向、性情温和、乐于助人。刚刚入校时他便陆续加入了北大的禅学社和耕读社,长年坚持吃素,“也没听说有什么感情纠葛”。学诚法师:他证实柳智宇还没有正式出家,并表示他们会充分尊重柳智宇的选择。“网上的消息真真假假。”言毕,他与众僧相视而笑。“其实出家也很好啊。”学诚法师说,据他了解,还有人到国外留学,读了一半去出家的。他说,在国外,大学教授当牧师的不在少数,而国内高学历人士出家如此广受关注,“说明我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学诚法师还与记者交流起大学生“蚁族”的话题。他说,不少大学生不好找工作并成为“蚁族”,但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精神十分可贵,比那些养尊处优的人更有可能成就大器。多数网友表示“理解,人各有志”。一位网友说:“看到柳智宇,我想到一个人——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师。他是艺术上的天才,在艺术上的造诣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一位网友则感叹:“中国不缺修为高的隐士,缺的是像亚里士多德、牛顿这样在哲学与科学领域都很有影响力的人。像柳智宇这样有天分的人,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我基友是韦东奕高中同学…他说当年有次,老师在上面讲一道题,大家没听懂。此时他站起来走上讲台对老师说“你下去,我来讲”…因为当年韦是那个学校校长千辛万苦挖来的,所以老师也随便他了…然后韦上去讲了没几分钟,下面都懂了。还据说他在学校食堂吃饭从来不付钱,食堂阿姨都知道他,就给他打饭菜了…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国内大学历年总成绩统计————————————————————————————
能在这项比赛笔试中获的名次都是很牛的,试题都是美国顶级数学强校博士入学和普特南竞赛改编的。。。获得名次的低年级本科生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学识广度上都属于上乘。。。但这项比赛的面试就有点那个,本届笔试韦神四项第一,一项第二,但代数面试也没能保住,上届钱子诚笔试分析第一,面试后就变成铜牌。。。迷之王子屯 (3级)
1:团体赛里没有韦 ,交流的问题。
2:金牌全是北京大学的,清华的脸被扇肿了实际成绩所有单项比赛银牌也是北大的,最后做了下调整 科大擅长的分析、计算全挂,薄弱的代数居然拿下第二名,很意外。。。浙大拿了2块银牌,成绩仅次于北大了浙大每届都有一个超人。。。复旦终于开始发力了。。。除了第一届清华、科大抢了两个单项金牌,以后谁也别想抢走北大的单项金牌,全能和团体更别想,生源师资排在那里没办法。。。浙大不愧是老牌数学牛校,底蕴犹存南开不行啊复旦进步明显 台大和中文大学上榜了,但是港大没有上榜
你可以看看张伟,恽之玮,倪忆,袁新意,朱歆文这几个人,都是奥赛拿过好名次的,有几个还是奥数金牌。现在都是国际数学界炙手可热的新生代数学家。其他国家的奥数金牌有佩雷尔曼,陶哲轩等。。从历年成绩看,北清浙前三,获得银牌以上数量遥遥领先,奖牌数也是前三,浙大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么多银牌,没有拿到一枚金牌。另外北大的确牛啊,孤独求败。考虑到浙大数学系保送生国奖很少,说明浙大的平台还是不错的北大垄断了数学界...浙大培养的还凑合,上海的复旦没重视北大数学院培养水平确实要高于清华数学系/基科班,同样是IMO金牌的李嘉伦、赖力的表现明显不如当年一同参加IMO的苏钧,看来培养不能仅靠课程和教材的难度。。。不过他俩入学那时基科班还没分家,过多的物理系课程确实分散不少精力,今后清华数学系会更好。。。
韦东奕父亲是教授陶哲轩7岁高中,9岁大学,12岁IMO金牌韦东奕很强,这是肯定的。但楼主已把他夸大了若干倍。不附合事实。另外有人说韦是自学的,这也是假话。韦的父亲是数学教授,且韦在初中学时是有奥数教练指导。
只要在学生中学时代学过奥数的人都知道,在奥数学习的初期,老师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老师能让你尽快熟悉奥数所涉及的内容,帮你领悟奥数常用方法的精神实质,由此能降低你独自入门的难度,缩短你入门的时间。等你初步入门后,老师的作用就不大了。这时就靠自己的多做体题多总结了。以培养自己的题感。
那些奥数传统的学校的老师就很善于把奥数的所涉及的知识与方法有机的渗透在平时的课堂上了。所以那些学校的学生和没有奥数传统的学校的学生比起来起点要高得多。在新课标下现在没有任何奥数教育学校的优秀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方法还是高考大纲范围之内。你就是把华东师大奥数教程给他们看,他们也有很多节很难真正看懂。因为奥数教程每节前面的只是罗列奥数知识点,对高考大纲中没有而奥数中有的知识点也不进行讲解。这样那些学生就当然不太明白这些知识点的应用了。但我们决不能认为那些学生就是笨蛋。我还想说一点就是有些没有进国家队的冬令营的学生的智商也不一定比韦差。韦在整个中学期间,精力几乎都用在于奥数了。我熟知有一位冬令营金牌获得者,在初中是根本没有学任何奥数,到高中是全面发展,高二时花一点精力才学奥数,就获冬令营金牌,并且还获全国物理及化学竞赛一等奖。保送清华,他不上。非要参加高考,结果他就夺得省高考理科状元。我认为此学生的智商绝不比韦东奕差。
和韦打过一次交道,在通选课前,印象深刻.我看抽代书,他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站在我旁边盯着我的书.我问他干什么,他不理我.我问你哪个系的(我当时不认得他),他继续无视我.我说你这么喜欢我的书,我把位置让给你看吧(我可耻的让步了).我只好出去假装逛(尼玛被人盯着不能学术啊).半个小时回来,尼玛还把我的位置占着,我回来了也不自觉让.更让我无法理解,尼玛每次上那个通选课,韦都缠着老师问这个课挂了怎么办.你问一次就算了,每节课都问就不能忍了.我们这些人也要问问题啊,你占着时间无视我们这些小弱每次都问挂科怎么办,我们就不能忍了.——————————————————————什么IMO得了3块金牌而已么,而且还是16岁。国外这种牛人多了去了 多了多了去了 知道么 Terry Tao只是比较逊的一个。有的16岁都开始在专业数学刊物上发表文章了。而且 我想说最有资格称颂神童高斯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20岁以前做完的,(参考E.T.BELL, MEN OF MATHEMATICS.中有Gauss一章。)最鄙视 疯狂抬高 一些伪天才,挫败别人的信心,自己又不努力不刻苦去拼搏的人。这样的人注定了一辈子都是悲剧 哈哈哈什么叫天才?我或许不是。但我提几个人 Jonh.von。Neumann。和 H.Poincare百度一下吧——————————————————————高斯那时代可没那么多参考教材可以学习,也得靠自己钻研。现在开拓性工作之所以难,因为能开拓的已经被前人全开拓了,你所能想到的别人早就领先一步想到并发表了,所以想要有独创性就难。——————————————————————————
韦东奕的竞赛还差得远,比比reid barton reid barton现在也30了吧,貌似也没什么成就RenTech是什么地方不?他据说去那做量化了你们没听说他是典型畸形人才么。上了大学还要他的母亲在学校周边租间小房子照顾他(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包括三餐和洗衣服什地。上次冬令营听我们老师的一个后辈说他有幸见到韦母,一个50岁的妇女看上去像60多岁的老奶奶一样,头发花白,各种沧桑。大家认为这时新世纪我们需要的人才么,我想北大劝退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应该没这回事吧。另外他不是畸形教育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他是得过脑部疾病的,这点不能怪他。因为这个他本来就比平常人要缺陷一些,既然有特殊才能更应该让他好好施展,怎能歧视人家呢。。 佩服聂子佩和罗晔(罗烨)大神 都在Mit了Reid W. Barton竞赛够神吧,但现在研究上没有什么突破吧。竞赛好确实有点天分,但竞赛好的人有很多,跟刻苦训练有很大关系。还有,在欧美很多国家,学生们对这种竞赛不重视,不像中国通过层层选拔的。像普林斯顿的John Pardon这种人,才像是要拿菲尔兹奖的.越南的吴宝珠也拿过两次IMO金牌,而且陶拿金牌才13岁,至今未有人打破记录看看那些外国拿IMO金牌的天才的年龄就懂了,,,况且真正的数学大师还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条件的。。。而且生在中国这样的hard生存模式,拿奖更难了。。。。。
恽之玮当代天分比他高的全世界也没几个!听说过Serre么?Grothendieck?Yau?Schoen?Atiyah?Milnor?这些才是当代天分最高的。。。我们不要坐井观天,这些我们以为的大牛和那群法国人比起来就什么都不是 那陶哲轩呢= = 好吧我知道的真不多。。我以后再也不把话说得这么满了,我之前这么打主要是为了表示一下我对yun神的羡慕,因为yun在大学的时候基本都是满分的学神,当然,要是和最牛逼的人比。。我还是洗洗睡吧 想都不要去想了俺- - lishizhangpope: 回复 朝望西陵木 :我只是从他们的生平事迹推断他们智商超群,但是由于我自己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天才,所以我只觉得他们可能只是比一般人努力许多而已,很多时候都是以讹传讹,然后又有人拿自己智商不行作为借口来掩饰自己的不努力,从而造就了所谓的天才而已。。个人认为陶哲轩应该是最好的,韦东奕只不过竞赛厉害些而已,而数学讲究逻辑思维整合与发散,另外最重要的是对问题的探索能力,而这方面竞赛是无法体现出来。陶哲轩也是为数不多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他在数学领域中调和分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组合论中取得巨大成就,仅凭这一点韦东奕就无法比拟数学发展到今天,天赋和努力同样重要。如果你要研究最前沿和主流的数学,比如代数几何和朗兰兹纲领里的一些东东,你得花很多时间学习基础的东西,这可不是光有天赋就够的。当然,在相同努力的前提下,天赋跟创造和成就有很强的关联。这小朋友中学竞赛得奖了,说明他有很高的数学天分,但以后能否成为像terry tao那样杰出的数学奖还不能下结论。所以结论是:韦小朋友很smart,但不是genius,天才必须有伟大的创造,terry tao是天才,毫无疑问!竞赛跟数学研究是两码事。凭竞赛不能拿菲尔茨奖。。数学研究在于创新,以及对数学所做的贡献。。难道竞赛还能发现新大陆。这题都是大学教授出的。。陶哲轩既擅长竞赛。。又善于研究。就目前的韦东亦与他还差很长的一段距离。实际上竞赛看不出人的数学造诣。你用的方法都是前人所总结出来的。中国那么多数学家,大学教授还做不出来竞赛题。他们怎么没拿奖。20岁之前。你开玩笑吧?
好吧...虽然我不懂数学..但是我永远忘不了高中与韦大神一起上厕所的那一刻............
独家揭秘:奥数是怎样被妖魔化的——————————————————————
《课堂内外》杂志社   一、奥数就是和数学谈恋爱  “奥数到底是什么?”  这是《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在冬令营采访时,几乎对每一个采访对象都必提的一个“白痴”问题。面对这个问题,这些数学高手的表情都很“数学”: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你脸上的某一个部位几秒钟,脑子里飞快地转着,然后突然给你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就如是在解一道数学题。  “就是数学。”“一种好玩的数学。”这是奥数生对《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的回答,和外界对奥数的指责完全是两回事。奥数因为其解题式的学习方式,也被一些人称为“奥数体操”‘“奥数杂技”,意为实际上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研究和思维能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只是一次又一次解答题目的简单重复。  按照按照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通常的标准,奥数的内容分为代数、平面几何、组合、数论四个方面的问题。既不同于高中阶段的课本教材内容,也不完全等同于大学的数学课程,被称为一种“中间数学”。  而在这些奥数生看来,奥数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就正是在于解题的过程。“那是一种很享受的过程。一道题目,绞尽脑汁地思考,突然灵光一闪,找到了一种最新的解答办法,那种快感是什么也比不了的,有一种征服的成就感!”来自河南省实验中学的高三的林智慧,这样对《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表述身在其中的感受。  “学习奥数就是和数学谈恋爱的过程!”这话出自安徽省铜陵一中理科试验班高二的刘彧之口。在本次竞赛中,刘彧获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他说自己的奥数之路,是从小学时的对趣味数学的兴趣开始的,然后才在学习奥数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数学天赋和体会到奥数的快乐。刘彧的经历,几乎是这些奥数学生的集体写照,对数学的兴趣是他们共同的起点。  “数学很忠诚,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学习奥数可以提高思维品质。”刘彧诗人般的语言,彻底颠覆了《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对奥数生“刻板僵硬”的想象。  二、“特长生”的尴尬高中生活  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是中国数学会主办的国内最高级别的数学学科竞赛,参加奥赛获奖的高中生,高考时将获得保送和高考成绩加分的优待。  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副主席吴建平向《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介绍说,目前的高考政策中,各省级赛区的一等奖奥数竞赛获得者,可以享有保送大学的资格,如果对保送的大学不满意,参加高考可以获得最高20分的加分,具体的加分比例有各省自行决定,而获得全国数学奥赛的一、二、三等奖学生,都享有保送大学的资格。  正是这种现实的诱惑,使奥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学习热潮,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资质和学习能力。在这股热潮中,“奥数”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反反复复地提及和解读,对它的争议、批判、指责,喧嚣尘上。  在享受奥数的乐趣时,抱着获得保送大学资格目的参赛的学生,在冬令营中也同样占有一定的比例。鹿鸣,是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二的学生,对自己的参赛目的就毫不隐讳:“学奥数,参加竞赛,那肯定就是想取得保送大学的资格。解题的话,谁跑到这里,到这里来也是解题,我还不如就在家里,一样可以解。”  高考是每一个高中生都必须翻越的一道坎,而在目前的高考模式下,无论你是“天才”还是“庸才”,面对的都是同一张卷子。客观的事实是,具有某种学科特长的学生,在其他学科上就会比较“瘦弱”,而这也是他们高考的软肋。“自己具有某种学科特长,为什么不拿来用在进入大学的努力上,不用也是浪费。”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问题的另一面是,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天赋的学生,高中课程内容实际上已无法满足他们学习层次和欲望,而现有的高中,也没有针对这部分学生的特别教育模式和内容,唯一有的就是许多重点高中的理科和文科实验班。在他们的高中生活里,有一个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内容,就是不停地参加各种学科的竞赛,除了找到自己进入大学的“捷径”,也为学校争得荣誉。  “最好的高考就是一科一张卷子,自己选择考哪一科这样对人才的发展很好。”这是很多奥数学生在接受《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时,所表达的心目中理想和期望的高考模式。  三、奥数只适合少数人学习  “奥数只适合少数人学习。”这是所有的奥数学生都认可的说法,也没有一个人赞成强迫学习奥数,这取决于你是否具有这种学科天赋。  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全国数学学科竞赛,是由老一辈数学家华罗庚等人设计的,后来和国际接轨,成为今天的奥数竞赛,原本就不是针对所有高中生的。  “数学竞赛是什么?是为学有余力的中学生提供的自愿参加的一项数学课外活动。成绩比较一般的学生,就把课堂、课标的内容消化好就行了。”吴建平副主席在接受《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采访时会,举了一个吃饭的例子来说明,“学习也好比吃饭一样,有能吃的,有吃一点就撑的,数学竞赛就是给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加餐的。学有余力、学有兴趣,这两条都不能少,而且学有余力是前提。现在每年全国参加数学竞赛的高中生,约有8人的规模。”  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和俄罗斯与新加坡的国外高中生,同样认为这是需要天赋的一种学习。在他们眼里,“奥数”也只是和画画、科技、拍小电影,甚至和篮球、足球一样的一种“爱好”,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自己具有的数学特长和别人具有的运动天赋相比,也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没有升学压力的心态,让他们更加从容和放松,他们对《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表示,来此的目的,就是“享受数学的快乐,检验自己的能力”。  冬令营里还流传着一个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韦东奕,是山东师大附中的高二学生,到山东队的房间里试图采访他时,他的队友指了指一张摆放着他名牌的空床:“没来。”“他放弃了?”“直接进国家队呗。”在近两年奥数决赛中,韦东奕的奥数成绩都是满分,这样的竞赛已经对他没有什么意义了,来了也只是再复制一个同样的结果。  冬令营闭幕式上,颁奖结束后宣布的本届国家集训队名单中,韦东奕被特批入队。一个关于“天才”的传说被证实了!  四、奥数学生是不是未来的数学家  在许多人眼里,这些奥数生就是“未来的数学家”,今天的成功和荣耀,是否也意味着将来的成功?结束高中生活以后,他们又将怎样迈出自己的下一步。  除了参加竞赛的各代表队,来到冬令营期的还有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的招生老师。他们的任务就是等待竞赛结束后公布成绩,对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进行面试,签订保送资格。  “参加国际奥数竞赛的6名选手,基本上是到北大数学系,国家集训队的30多人,有一半多,也是到北大数学系。这两年北大、清华录取的人数基本是1∶1,分别招录了30 多人。”接受《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采访时,吴建平副主席详细介绍了国内和国际“奥数生”的状况,“从国外的例子来看,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获得主,很多都是中学时的奥数选手,比如2006年获奖的俄罗斯数学家佩尔曼和澳大利亚华裔数学家陶哲轩,都是这样。”  但这并意味着每一个奥数生的都会拥有这样的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席南华在冬令营期间做讲座时,告诫这些“数学天才”,在数学这个自由的世界里,要沉得住气,不要被眼前的名誉所诱惑,不要被廉价的夸奖所迷惑,要正确面对成功与成才的问题。  193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前苏联发起,今天依然是全世界高中生中的数学天才们,在思维的世界里剑锋闪耀的地方。“如果将来中国出现一些杰出的数学家,他们会不会就是现在这些高中生奥数选手?”对《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吴建平副主席的回答是:“当然希望是这样,我认为也应该是这样!”
【此贴定位为学霸贴】
复旦学霸张安琪:我不是女神 天才也需要拼命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20:28新浪上海
  近日,复旦奖学金颁奖典礼上四大学霸亮相,其中被喻为“全能型学霸”的大四学生张安琪在网络上走红,,受到网友的膜拜。刚满21岁的她不仅是5篇SCI论文第一作者,还是新东方最年的轻托福老师,并拥有5年专业模特的经历。12月25日,新浪上海邀请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女神学霸做客微访谈,与网友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生活感悟。  【@张安琪Angela_xdf】:大家好!  【@北海星界】:这两天,我们看到很多关于你的媒体报道。除了这些大家从新闻上读到的你的情况,还有什么话是你想要对关心你、支持你、希望向你学习的朋友说的吗?  【@张安琪Angela_xdf】:首先,我不太喜欢“女神学霸”这些称呼。我从来没觉得自己特别聪明或者是什么女神,我只是坚持自己的目标,专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我觉得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不是智商或其它别的,而是努力的一股韧劲,以及对科研梦想的坚持。  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本科生,不把自己当女生,也不把自己当年轻人。在之前的科研中,我经受了很多挫折,但我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我希望一直能够向国内外的优秀同行们学习。和他们相比,我的差距还非常大,但我很开心能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  【@christcly】:如何成为天才中的天才?  【@张安琪Angela_xdf】:小时候,我也经常想,是不是真的有很多天才,他们不需要太努力就能成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太气人了吧。但是现在,如果我是大家眼中所谓“天才”的话,我可以很确定的说,“天才”绝对不是轻松就能成功,而是需要拼了命的努力。  【@李学鹏上海】:小学妹,山东老乡哈,青岛的嘛?目前很火,保持平和心态,加油。  【@张安琪Angela_xdf】:非常感谢你的提醒,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沉稳的心态和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会始终保持初心。我现在大四了,毕业之后要出国留学,虽然现在再有什么科研成果也不能用来申请了,但是剩下的半年多我还是要继续做研究,只为追求科学的梦想。  【@hwtiger】你的远期职业规划是什么?  【@张安琪Angela_xdf】:我已经决定终生从事科研工作了。所以等到读完博士之后,我希望成为一名教授,可以找到一片净土,追求我的学术理想。  【@武汉民生医院胡淑珍医生】:你觉得在你数十年的学习生涯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或者哪一句话对你的影响最大?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张安琪Angela_xdf】:最近很多媒体的报道,让大家看到了我的一些成绩,但是在这些成功背后,还有比成功多十倍的失败。只要是自己选择的路,我从未放弃过。送给大家我经常用来鼓励自己的一句话吧:“所有事情的结局都是好的,如果不是好的,说明还没到结局。”  【@无心大道的道爷】:作为当今的学霸,敢问你的升学经历是怎样的,父母在你的学习方面对你有什么影响?  【@张安琪Angela_xdf】:我非常感谢父母给我的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我的独立性。小时候妈妈经常告诉我,“你是这个家庭的三分之一,就应该干三分之一的活。”所以我从小就习惯自己做饭洗衣缝纫,自己解决各种困难。所以长大以后,我也可以自己去完成这些挑战,克服所有困难。  【@天使爱米粒Nicky】:有熬夜的困扰,女神会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吗?必须完成的事由于有时的不在状态而使时间减少,该如何克服?  【@张安琪Angela_xdf】:我的作息还是很规律的,每天睡7小时左右吧。大一的时候我也有试过熬夜,但是发现熬夜之后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熬夜的话总体效率会降低,所以我再也不熬夜了。我从来不会去赶deadline,因为在有任务的当天我就会完成,这样就不影响睡眠了^^。  【@希冀之翼】:很想拜读下您的SCI,请问怎么检索到 ?  【@张安琪Angela_xdf】:在Web of Science上可以找到我已经登出来的3篇一作SCI,另外有两篇近期刚接收,不一定有。另外,进课题组的前两年,我在科研上投入了绝大多数时间和心血,却没有任何成果发表,也无从证明我付出了多少。这些论文在大牛们看来微不足道,但这是我全部的努力。  【@一路走到丶头】:你未来有什么职业规划么?是一直在新东方当讲师还是有其他的目标?另外,替广大屌丝问一下(当然包括我),你是单身吗?  【@张安琪Angela_xdf】:我会终身从事科研工作,新东方的工作只是大学期间做的。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学业和工作上的一些经历。关于我的个人生活,我还是一个在校的学生,要面对繁重的考试、科研等,希望可以有一个清静的环境,能让我专心地完成我的学业和研究。  【@IVER圣】:提问前我先膜拜下~哈哈。我想知道你有没有有一种绝对的优越感,比如智商方面的或者是其他,就是认为你们怎么也比不过我,当然你也很努力。但是这种超过常人的智商以及能力你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么?  【@张安琪Angela_xdf】:我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先做一个完整的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我跟我的同学们关系都很好,我们只是走的路不同,何来优越感。  【@张安琪Angela_xdf】:很抱歉,由于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回复所有问题,但是我尽量把想说的都回答了。谢谢大家,再见^^。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开除学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