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小米借壳哪家公司上市市有什么作用

小米公司上市:雷军真的有望成为新首富?小米公司上市:雷军真的有望成为新首富?驱动中国百家号最近在科技方面的热闻不外乎关于小米公司上市的信息,整个互联网上面众说纷纭。关于小米公司今年上市的消息一直传言不断,雷军也有望成为新首富,备受网友与米粉关注。那么,小米公司到底什么时候上市?今天明美无限结合目前最新的消息,预测下小米2018上市的具体时间。此前,小米就已经确认将于五月赴港IPO。而根据最新的消息,小米公司已经于日递交上市申请,最快6月底-7月初挂牌,也就是6月中招股。也就是说,小米公司最早将于6月底或者7月初上市。对于米粉或者投资者朋友来说,值得关注。据悉,小米将采用同股不同权制度上市,集资至少785亿港元(100亿美元),有望成为今年集资最大新股。这一规模的IPO将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同时也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型的科技新股。值得一提的是,CEO雷军等小米团队经持有特殊股权,将会采用同股不同权股份的投票权上限,即每股特殊股份相当于10股普通股的投票权。这意味雷军在上市后只须最少持9.1%特殊股权,即可拥有小米的控股权。以上就是小米2018上市时间预测,雷军也有望在上市后,身价水涨船高,成为新首富也不是不可能。另外,对于看好小米前景的投资朋友来说,小米上市后,也可以通过购买小米股票的形式,或许也能分享小米发展红利。对此,你们对于小米公司上市还有什么想要说的,不妨在评论区留言给明美无限参与一起讨论吧!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驱动中国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致力于科技媒体,为用户提供有价值新闻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小米IPO在即:37家上市公司!带你复盘最全小米概念股小米IPO在即:37家上市公司!带你复盘最全小米概念股野马财经百家号从港交所获悉,小米已正式提交IPO申请文件,这是2014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一场IPO。 除了自己上市备受瞩目,有业务绑定的公司会不会因协同效应分一杯金汤呢?5月3日,据港交所官网显示,小米已正式提交IPO申请文件。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有望成为港交所的“同股不同权”第一股,这也将是2014年来全球最大IPO。3月以来,在独角兽企业大受追捧的背景之下,关于小米IPO上市的猜想众说纷纭,相关概念股更是已经起飞一波。而今日,赴港上市消息已经确认,小米概念股的表现则更为亮眼。截止5月3日,午间收盘,领益制造涨幅为4.68%,普路通涨幅为4.20%,精达股份涨幅为4.58%。事实上,作为国内互联网科技“独角兽”企业的重要成员,除了自己的上市进程备受瞩目之外,与其有深度业务绑定的上市公司也是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有37家上市公司参与了小米相关业务的生产经营。特别是在小米目前“智能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的铁三角业务布局中,智能硬件领域参与上市公司最多。此外,在互联网服务、新零售等小米及其生态链业务领域,也有诸多上市公司参与其中,未来成长空间不小。智能硬件领域在小米智能硬件业务板块中,智能手机是最为底层的核心硬件,是整个生态链的起点,并围绕手机不同消费场景,拓展移动电源、耳机、保护套等手机周边产品;依据IoT布局思路,聚焦家庭智能硬件产品,包括电视空气净化器及AI音箱,以占据核心流量入口。在智能硬件产品之外,小米更多通过生态链投资布局,开发毛巾、箱包、签字笔、床垫等功能性耗材产品。从智能硬件到生活耗材,全方位打造“米粉”生活方式。以下上市公司与小米关系最为密切:闻泰科技(600745.SH):作为ODM企业龙头,闻泰科技2017年再次登顶手机ODM出货榜首。同时闻泰也与小米展开了更为深入的合作,2017年小米总出货量为9300万台,其中闻泰供货约4000万台,高达四成,也是在小米所有ODM厂商中出货量最大的。随着闻泰在向平台型企业转变的过程中,笔电、VR、车载等项目的先后落地,小米生态愈发完善的同时,双方在小米手机以外合作空间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闻泰科技的价值将会进一步显现。深天马A(000050.SZ):天马面板业绩显著,小米功不可没。凭借在中小尺寸显示领域LTPS/IN-CELL技术的领先优势,目前天马多款规格产品在小米手机的出货量遥遥领先。自双方合作以来,天马已支持小米、小米Max、红米Note等系列的多款主力机型实现了全球首发。欧菲科技(002456.SZ):小米摄像头模组主力供应商,欧菲科技出货翻番。欧菲科技作为国内摄像头模组的龙头企业,参与了小米多款机型的摄像头模组,尤其是红米系列,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欧菲科技是红米系列手机最大的摄像头模组供应商。欣旺达(300207.SZ):小米电池核心供应商,欣旺达同比增长60%。公司(欣旺达)定位为世界领先的绿色能源企业及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平台服务商,手机电池Pack业务受益主要客户市场份额提升。2017年,欣旺达供应给小米的锂电池数量较上年同期的增长超过60%,占小米2017年手机出货量的28%,是小米手机电池当之无愧的主力供应商。互联网服务领域互联网服务即小米连接和增值服务板块。如果说硬件中小米以手机为核心打造产品生态圈层,那么软件的核心就是MIUI。围绕当前3亿MIUI用户,1.3亿手机月活用户和8500万loT联网设备用户,小米互联网是串联起小米各智能终端的桥梁。围绕着MIUI沉淀的核心用户群,小米构建了20多个日活超过千万的APP应用,其广告数字营销变现能力还未能与BAT相匹敌,但有巨大想象空间,有望成为小米生态最为重要的变现渠道。以下上市公司与小米关系最为密切:科达股份(600986.SH):数字营销集团,旗下精准营销代理公司派瑞威行为小米连续三年核心营销伙伴,在小米亿米平台和小米移动广告联盟上投放量位居前列。2017年被小米授予“最佳合作伙伴-2017年度最具专业能力奖”和“小米广告2018年度网服效果广告核心代理商”牌照。2018年,科达股份预计在小米广告平台冲击6亿投放规模。此外,目前小米已经布局游戏(小米互娱)、金融(小米金融)、文娱(看看、小米影视)等,未来小米增值服务收入有极大提升空间。掌趣科技(300315.SZ):游戏分发是小米文娱板块最直接的变现方式。2016年小米渠道游戏下载量达到22.4亿元,同比增长58.9%;小米游戏开发者分成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100%。掌趣科技为其内容布局合作商。新零售领域小米新零售战略核心寻求的是产品流通环节的效率提升。新零售是对人、货、场三大零售要素的重构,背后的实质是技术推动的全渠道融合和数据化运营,从而实现经营效率的显著提升。小米生态高性价比产品策略的推广,既需要产品生产环节聚焦核心痛点打造爆款,同时也需要优化流通和推广环节,实现产品全链路的高效率运营,打造现象级坪效的新零售业态。以下上市公司与小米关系最为密切:普路通(002769.SZ):作为提供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公司,与小米具有多年供应链合作关系,针对小米具体需求设计了一套供应链服务流程,提供了从代理采购、清关报检、跨境和国内物流配送、仓储库管理、贴标分拣、融通一整套供应链流程。小米业务是其最重要的盈利贡献来源之一。综上,就是根据小米生态逻辑筛选出来的相关细分龙头标的。包括智能硬件中的ODM闻泰科技、面板供应商深天马、摄像头方面欧菲科技、锂电车方面欣旺达;在软件方面关注数字营销代理商科达股份、游戏合作商掌趣科技;供应链管理方面普路通等。除了上述细分龙头外,还为梳理了最全小米概念股一览。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野马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野马财经——专注于金融创新报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小米上市后对于消费者有什么好处_百度知道
小米上市后对于消费者有什么好处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yangjinlong76
yangjinlong76
采纳数:36726
获赞数:50402
你好,1,它上市对于普通消费者没有什么大的意义。2,它主要对公司的作用较大,可以融资之类的。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小米公司什么时候上市?小米2018上市时间预测
互联网 & 发布时间: 08:55:48 & 作者:佚名 &
关于小米公司今年上市的消息一直传言不断,雷军也有望成为新首富,备受网友与米粉关注。那么,小米公司什么时候上市?今天小编结合目前最新的消息,预测下小米2018上市的具体时间
关于小米公司今年上市的消息一直传言不断,雷军也有望成为新首富,备受网友与米粉关注。那么,小米公司什么时候上市?今天小编结合目前最新的消息,预测下小米2018上市的具体时间。
小米公司什么时候上市?
此前,小米就已经确认将于五月赴港IPO。而根据最新的消息,小米公司已经于日递交上市申请,最快6月底-7月初挂牌,也就是6月中招股。
也就是说,小米公司最早将于6月底或者7月初上市。对于米粉或者投资者朋友来说,值得关注。
据悉,小米将采用同股不同权制度上市,集资至少785亿港元(100亿美元),有望成为今年集资最大新股。这一规模的IPO将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同时也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型的科技新股。
值得一提的是,CEO雷军等小米团队经持有特殊股权,将会采用同股不同权股份的投票权上限,即每股特殊股份相当于10股普通股的投票权。这意味雷军在上市后只须最少持9.1%特殊股权,即可拥有小米的控股权。
以上就是小米2018上市时间预测,雷军也有望在上市后,身价水涨船高,成为新首富也不是不可能。另外,对于看好小米前景的投资朋友来说,小米上市后,也可以通过购买小米股票的形式,或许也能分享小米发展红利。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小米上市了吗?小米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如今,随着资本市场不断降低融资门槛,一家创业公司三五年内上市。
  如今,随着资本市场不断降低融资门槛,一家创业公司三五年内上市,不管是A股、港股还是纳斯达克,除非是精神病院、佛门、墓地概念外,一般都会平淡无奇,甚至有的“独角兽”公司都是默默无闻。  雷军带领的小米公司在香港IPO,却引发了广泛的刷屏,质疑和争议声不断。一方面,过于“完美”的招股书,过高的资本估值被指泡沫;另一方面,雷军商业帝国的版图及其讲述的商业神话故事,也让媒体云里雾里。  大IP雷军,互联网+,智能终端,新零售,电商,物联网,互联网生态,情怀……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化标签,能否让雷军稳坐“全球首富”宝座,能否让更多投资者成功套现成为“二环房东”而不至于成为高位站岗的接盘侠、韭菜,值得观察。  小米招股书引发媒体三大争议  争议最大是小米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小米招股书显示,目前小米营收来自4个业务板块,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其他。  2017年小米收入中手机业务收入805亿元,占据70.3%,互联网服务、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以及其它合计不到30%,其中互联网服务收入仅有98.9亿元,份额8.6%。  尽管雷军一再声称,小米不是单纯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但是,智能手机和其他硬件产品收入占比超过90%,不会说谎的数据告诉人们,如今小米仍是一家名副其实的硬件公司。  小米到底是创新驱动还是营销驱动?  小米计划将IPO募集资金30%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等核心产品;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  作为一家业务偏重硬件的公司,小米到底“为发烧而生”还是为互联网营销而生?  雷军在公开信《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中说,2010年4月成立小米时,8个联合创始人中,6人是工程师,另外2人是设计师,都是消费电子设备狂热的“发烧友”。  从字面上看,小米非常重视研发。然而,招股书显示,2017年小米营销费52.3亿,近两倍于研发费用。  招股书显示,小米销售及推广开支由2016年30亿元增加73.1%至2017年52亿元,这部分增加主要是宣传及广告开支和销售、推广人员薪金及福利增加。  而自媒体人秋源俊二文章称,在年之间,小米研发费用支出从15亿元增加到32亿元;而对应研究人员从2292人增加到5247人,实际员工平均薪水是下降的。  从2010年创立到2014年全球第一,小米手机的主要销售区域都是在国内市场以及印度、东南亚等地区,而无法进入欧美市场。随后,引入高通中国区总裁王翔,并且收购了一些专利,但专利诉讼案的警报一直都没有解除。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撰文称,除去爱立信和酷派外,目前小米还有多件至关重要的专利纠纷尚未了结,但未在招股说明书予以风险提示。  今天的小米,进入了多个产业领域:小米电视,小米盒子,小米电动车,小米路由器,小米智能家庭,物联网,电话卡,由于没有小米加工厂,小米更像一个面面俱到的家电零售商。网上流行什么,公司就卖什么。  小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是互联网营销的需要。  雷军有没有说谎?  雷军承诺5年内不上市的小米为何现在要变卦?与华为承诺永久不上市不同,小米还是审时度势的。在奇虎360回归A股之后,有消息称,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和网易,有望最先以CDR形式回归A股。  小米不仅将成为港交所新规实施后首家按照“同股不同权”规则申请IPO的企业,也有望通过港股曲线CDR回归A股。  另外,雷军在IPO期间特意拜访了香港商界名流李嘉诚,与前全球首富比肩,寓意深刻。  在2016年小米智能终端陷入低谷之时,雷军表示5年内不会上市。当时有人推测,可能会到2025年上市。  而现在突然IPO,除了全球智能终端市场开始从巅峰滑落、进入发展拐点,小米终端贡献估值历史最高但同步走向下行这一原因之外,再也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  有媒体说雷军“撒谎”,这是不科学的,至少没有真正看懂雷军审时度势的商业头脑和资本运作能力。  可以这么说,2018年的小米为1000名员工二环内买房而生,为CDR回归A股而生,最终也是为收割“韭菜”而生。  招股书到底有哪些数据泡沫?  几年来,小米公司估值区间从2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跨度较大,争议较多。  从2011年10亿美元估值到2017年年底1000亿美元。北京青年报报道称,保荐人、投行、潜在投资人普遍接受当前估值至少在700亿美元。而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主管洪灏表示,这个估值高过很多同类型的公司。  有分析指出,如果按照硬件公司估值,海信市盈率为7.72倍、海尔市盈率为13.63倍、TCL的市盈率为15.35倍,即使净利润200亿元,利润率10%以上的格力电器,市盈率也只有12.14倍。  而作为互联网公司的腾讯,市盈率为42.24倍、阿里巴巴市盈率为46.7倍、百度市盈率低一些为24.75倍,都要高于硬件公司的市盈率。  招股书显示,2017年,小米营业收入为1146.25亿元,净利润巨亏493亿元,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才54亿元,如何能够支撑起700亿美元估值?  如果采用同类型公司作为参照,BAT三巨头百度的市值才880亿美金,互联网后起之秀美团、滴滴、头条估值都没有超过500亿美元。作为一家硬件公司,估值700亿美元确实高得有些离谱。  (图片来源:创业邦)  当然,市盈率仅是一个参考,小米未来增长潜力也是一个为高估值背书的重要指标,那我们就来逐一分析雷军独创的小米“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看看其能否支撑如此高的估值。  硬件领域,以核心业务智能手机来看,尽管在2016年销量滑铁卢之后,业绩有所回升,但是,8年来,小米只做性价比高的中低端手机,在2017年,小米手机销量9141万部,平均售价仅881.3元。  更令人伤神是,占据营收70%的核心业务智能手机,小米在中国市场已然被后来者荣耀超越,而在其增长速度最快的印度市场,2018年一季度三分之一销量贡献来自起步发售价不足600元人民币的红米5A,这一用低价ODM机冲量的做法不仅无法培养品牌忠诚度,也让小米极有可能重蹈其在国内被消费升级的用户抛弃的覆辙。  新零售方面,由于过度追求互联网营销,线下渠道监管缺失已经让小米付出沉重代价,除了品牌受到山寨店的影响外,线下售后服务一直是软肋。且其线下重资产投入的小米之家的做法,与雷军定位的小米互联网企业模式背道而驰,进一步增加小米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互联网服务领域,根据招股书数据,近三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9%、9.6%、8.6%,不仅始终没有成为主流收入,占比反倒是还有所下降。  当然,小米也在招股书中提出了预警:未来可能无法赚取利润,并且预计日后成本及开支金额会增加,小米强调,假如不能维持或提高经营利润率,日后可能持续亏损。  雷军的“柔情”韭菜们永远不懂  从小米打出“为发烧而生”“、性价比”等概念的那一刻起,雷军注定会成为一个传奇。有报道称,在小米,雷军第一定位不是CEO,而是首席产品经理。  但是,与宣传口径中“雷军80%时间用来参加各种产品层面讨论会”所不同的是,米粉只看到雷军不断在社交平台推销产品,秀小米手机,与董阿姨对赌,贪婪地观望周鸿祎的睡姿……  不得不承认,在老一代TMT大佬中,雷军是最懂互联网营销的大V。金山时代的雷军更是媒体人最喜欢的大佬,有时候一周要开数次发布会,并且与媒体记者零距离,吃水果,聊产品,畅想人生。  小米诞生初期,雷军通过互联网互动平台,很好地实现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粉丝经济,成为互联网时代创业的楷模,打破了传统手机厂商成本高,周期长的藩篱,缩短了研发者与用户的距离。  不像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大佬通过收购或自办媒体平台发声,雷军和小米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免费传播,实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据说最近在武汉大学发布会上几度哽咽,甚至晒出学生时代的青涩照,通过捐款母校,获得点赞无数。  CEO、产品经理、网红大V、投资人、首富……伴随雷军身上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标签,小米的业务形态也呈现出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人们忘记了小米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雷军的本职究竟是做什么的。  如今的雷军,我辈确实难以读懂。或许,我们把雷军“所有努力”归结为“为了上市”,是有失中肯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面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衰退和越演越烈的行业洗牌,如果不赶快上市变现,小米“低工资+期权”的员工福利又将如何在覆巢之下兑现呢?  (风险提示:本人是雷军同学忠实媒体人粉丝,看着小米长大的。评论仅一家之言,不构成投资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公司上市市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