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哺乳期宝宝一岁了我可以服用美国进口兰索拉唑胶囊肠溶胶囊吗

兰索拉唑片哺乳期可以吃吗
发布时间:日
温馨提示:兰索拉唑片的适应症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佐-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泌素瘤)。那么,兰索拉唑片哺乳期可以吃吗?
  的适应症有、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佐-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泌素瘤)。那么,哺乳期可以吃吗?
  的主要成份为拉唑。的性状为白色肠溶片,除去肠溶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兰索拉唑是一类抗酸性药物,是辅助用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道炎等疾病的药物,作为抗酸药物结合其他药物共同作用进行治疗。服用兰索拉唑片有轻微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口干、头晕、恶心。
  兰索拉唑片属于抗酸药,为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它作用于胃壁细胞的H+-K+-ATP酶,使壁细胞的H+不能转运到胃中去,以致胃液中胃酸量大为减少。主要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等。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止服用兰索拉唑片。所以当孕妇患有胃溃疡时,请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这样才能不伤害宝宝和您的身体。胃溃疡西医治疗最佳经验方大汇合
我的图书馆
胃溃疡西医治疗最佳经验方大汇合
胃溃疡西医治疗最佳经验方大汇合
&&&& 胃溃疡是一种慢性病,易复发,病程长,可并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恶变等并发症。无论内科治疗或选择外科治疗都应达到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的目的。否则治疗将达不到要求甚至是失败的。临床上随着各种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大部分都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需手术治疗的仅占10%,而且急诊手术(穿孔、出血)比例增高,择期手术比例呈下降趋势。
1.一般治疗 随着对胃溃疡发病机制的研究,一般治疗已显得日益重要。其中饮食和生活规律的调节是重要方面。包括停止吸烟、饮酒、嚼食槟榔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饮食三餐有规律、有节制。对于生活工作学习紧张的病人,注意休息和劳逸结合甚至卧床休息都是必要的。
2.药物治疗 根据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特点分成:抗酸制剂、壁细胞各种受体阻断剂、黏膜保护剂及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4大类。   
(1)抗酸剂:主要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以及许多复方制剂如胃得乐、胃舒乐等,这类药物对于缓解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2)受体阻断剂:
①H2受体阻断剂:包括甲氰咪胍(西咪替丁)、呋喃硝胺(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后二者比甲氰咪胍的效果强4~20倍。此类药物是通过阻滞壁细胞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同时乙酰胆碱受体及胃泌素受体也受到抑制。甲氰咪胍:0.2~0.3 g /次, 3次/d,睡前夜间加服1次。总量不超过1.0~1.2g/d。4~8周治愈率可达60%~80%。雷尼替丁:0.15g/次,2次/d,或晚间睡前服0.3g。法莫替丁:20mg/次,2次/d,或睡前服用40mg,服用8周法莫替丁的治愈率是91%~97%。   
②质子泵抑制剂:该类药包括奥美拉唑(losec,洛赛克)20mg,1次/d,或晚间睡前服用,是迄今为止所知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强药物,几乎能完全抑制胃酸的分泌,4周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
③胃泌素受体阻断剂:本类药物有丙谷胺(proglumide),竞争性抑制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胃酸分泌和溃疡愈合。0.4g/次,3次/d,4~8周治愈率为66.9%。   
(3)黏膜保护剂:本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增加黏膜厚度促进黏液及HC03-分泌,对胃十二指肠黏膜起保护作用。包括前列腺素及表面制剂。   
①前列腺素类:促进胃黏液分泌,抑制胃酸的分泌。6周溃疡治愈率是80%。它还能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及出血。包括以下:米索前列醇:200mg/次,4次/d。恩前列素:35μg/次,4次/d。阿巴前列素:100μg/次,4次/d。   
②表面制剂:包括以下药物。硫糖铝:是硫酸化蔗糖的碱性铝盐,它在水中可释放出硫酸化蔗糖和氢氧化铝,分别具有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和中和胃酸的作用。它的分子在酸性环境中崩解成具有活性的带负电的颗粒,形成一种粘性糊状复合物。选择性地黏附到溃疡基底构成一层保护性屏障,此外它也有刺激HCO3-和黏液分泌的作用。用法是:1g/次,4次/d。三钾二橼络合铋(De-Nol,得乐),是一种胶质枸橼酸铋盐,其作用机制与硫糖铝类似,同时本药是幽门弯曲弧菌的杀菌剂,因此本药临床应用很广。
(4)抗幽门螺杆菌类药:近来研究表明胃炎和胃十二指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很大关系。有关资料显示,HP感染发展为消化性溃疡的累积危险率为15%~20%,成功清除幽门螺杆菌(Htelicobacter pylori,Hp)后,胃炎及溃疡亦被治愈,随访1年以上,复发率从80%下降至20%。常用药物有:
①铋剂:如三钾二橼络合铋、胶态果胶铋等。
②四环素:250mg~500mg/次,3次/d,也可用阿莫西林代替四环素,如儿童患者。
③甲硝唑:200~500mg/次,3次/d。国外主张三药联用,连续2周,HP清除率可达80%~90%。
此外对于胃溃疡的药物治疗还有如:生长抑制素八肽,它的作用是普遍地抑制消化系统消化液的分泌。对胃溃疡出血以及应激性溃疡出血均有一定疗效。此药还广泛应用于胰腺炎、胰瘘、肠瘘、门脉高压症等疾病的治疗。
一常规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等。
2、保护胃黏膜:硫糖铝等。
3、中和胃酸:苏打片等。
4、胃蠕动、胃胀:多酶片、西沙必利等。
5、消炎杀菌:阿莫西林等。
6、腹泻:氟哌酸等。
7、腹痛:颠茄片等。
8、便血:云南白药等。
9、脓血便:柳氮磺吡啶等。
10、肠痢疾:黄连素等。
11、增加消化功能:酵母片等。
1、饮食停滞型:沉香化滞丸等。
2、寒凝停滞型:胃气痛片等。
3、肝胃不和型:健胃片等。
4、肝胃郁热型:胃益胶囊等。
5、脾胃虚寒型:健脾丸等。
6、胃络瘀血型:元胡止痛片等。
7、胃阴亏虚型:玉竹冲剂等。
(一)药物疗法:常常采用2-3类联合治疗
1.胃粘摸保护剂如硫糖铝该药无明显副作用偶见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制酸剂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合计
4.抗菌素抑制幽门螺杆菌如阿莫西林甲销唑和铋剂(得诺)等
&&&&&& 5.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啦唑(洛塞克)和兰索啦唑等。
奥美拉唑【别名】 奥克;奥美拉唑-康宝顺;奥美拉唑-三叶药业;奥西康;奥西康注射液;金康;洛赛克;洛赛克针剂; 康普康奥;双鲸吉立,奥美拉唑
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的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对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对胃黏膜血流量改变不明显,也不影响体温、胃腔温度、动脉血压、静脉血红蛋白、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pH。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或糜烂性食管炎、佐-埃二氏综合征等,对用H2受体拮抗剂无效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也有效。
选择性地作用于壁细胞,抑制处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起效迅速,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和。由于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有强而持久的抑制基础胃酸及食物、五肽胃酸泌素所致的胃酸分泌的作用。 它不仅能促胃液素、、及食物、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剂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DcAMP)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显效快,可逆,且无H2受体拮抗剂诱发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简写拼音】 AMLZ
【性状】熔点156℃。
【化学名称】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
【分子式】C17H19N3O3S
【分子式量】345.42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和(胃泌素瘤),也可用于和。
【贮藏】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规格】胶囊剂:每个胶囊20mg。 注射液:每支40mg。(以奥美拉唑计)
【有效期】24个月
【制剂】肠溶片、胶囊剂、静注剂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药
①消化性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
②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黏膜损害,和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
③亦常用于预防重症疾病(如 脑出血 、严重创伤等)胃手术后预防再出血等;
④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1]5、胃酸过多患者导致反流性胃炎的酸抑制,以及胃酸过多造成的严重烧心患者。
[2]6、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糜烂者,在治疗中也常常会用到奥美拉唑。
治疗、、:每日早晨吞服20mg(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应于睡前服用,以减少空腹时十二指肠疼痛症状)。胃内食物充盈时,可减少吸收,故应餐前或空腹口服。本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程通常为2-4周,治疗胃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疗程为4-8周。
治疗卓-艾综合征:首次剂量为60mg,每晨1次,然后按不同病情调节日剂量为20~120mg,其疗程示临床情况而定。每日剂量超过80mg时,应分2次服用
本品耐受性良好
曾有头痛、腹泻、便秘、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报道,个偶见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LT,AST)增高、胆红素增高、、眩晕、嗜睡、失眠等反应。上述反应与治疗本身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
[3]有患者出现关节痛、肌痛、肌无力等现象。有肾脏泌尿系统现象出现,间质性肾炎。
①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③[4]疑有胃癌的患者,在使用奥美拉唑的时候要慎用,避免药物对症状的减轻造成延误、误治,导致胃癌继续发展。
⒈当怀疑和治疗时,应先排除可能性再使用本药品,因用本药品可减轻其症状,从而延误诊断治疗
⒉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⒊本药品具有酶抑制作用,可延缓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如双香豆素、安定、、华法令、硝苯定)在体内的消除。当本药品与上述药物一起使用时,应酌情减轻后者用量
⒋不良反应及发生率与雷尼替丁相似,主要有恶心,上腹痛等。皮疹也有发生,一般是轻微和短暂的,大多不影响治疗
[5]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6、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6]7、奥美拉唑注射剂只能用于静脉滴注用,不能用于静脉注射。
虽然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无胎儿毒性或,但对孕期妇女一般不用,对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
本品口服后,经小肠吸收,主要分布于胃肠道,血浆半衰期为30~60分钟。
通常计量为35%,多计量时生物利用度增至60%。
主要在肝脏代谢,服用量的大约80%以代谢物的形式经尿排泄,其余从粪便排泄
静脉注射本品后,体内分布在肝、肾、胃、、甲状腺 等组织,分布容积为0.19~0.48L/kg,与细胞外液体积相当。半衰期为0.5~1小时,慢性肝病患者为3小时。本品主要在中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代谢产物主要为硫醚、砜和羟基衍生物。对胃酸的分泌无作用,代谢完全,仅少数以原形排泄。约有80%的代谢物经肾排出,部分(18~23%)随粪便排出。有肠肝循环过程,蛋白结合率高,达95%左右。肾衰患者对本品的清除无明显变化,肝功能受损者半衰期可有延长。
泮托拉唑肠溶片
复方铋片,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过多、十二指肠球炎等。
药品名称:复方铋片
剂 型:片剂
【通用名称】复方铋片
主要活性成分:每片含铝酸铋以铋(Bl)计算,应为79.0-96.6mg,以铝(Al)计算,应为30.6-37.4mg,含碳酸镁以镁(Mg)计算,应为92.3-112.9mg。 铝酸铋 200g 重质碳酸镁 400g 碳酸氢钠 200g 甘草精 300g等。
黄褐色片。
【适 应 症】
抗酸收敛药。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服时可将药片碎成小片,用水送服。疗程1~2月。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见恶心、腹泻、便秘、嗜睡,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偶见SGPT升高,服药期间,粪便呈黑色属正常现象;如呈稀便时,可减量服用。
【注意事项】
1.用药不可间断,服药后十天左右,自觉症状可见减轻或消失,但这只说明病情的好转,并不表示已经痊愈,仍应按上述用法与用量继续用药,直到完成一个疗程。病愈后,为避免复发,可将剂量减至一日1~2片,在主餐后服用。
2.服用本品时,一般不需禁忌任何食品。
【关联疾病】
胃溃疡出血 胃溃疡 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药理毒理】
铝酸铋在胃及十二指肠粘膜上形成保护薄膜,碳酸氢钠、碳酸镁均有明显抗酸作用,与甘草精、弗郎鼠李皮、茴香果糖配成复方,可调节胃酸过多、胃肠胀气,消除大便秘结,增强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屏障,使粘膜再生,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动物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品有显著减轻大鼠实验性胃炎的发生,对大鼠应激性和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有明显防治作用,并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但对调节胃液分泌没有明显影响。
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新型质子泵抑制剂。能显著抑制胃酸的分泌,同时对幽门螺旋杆菌也有抑制作用。疗效比奥美拉唑强7倍,而且理化质量稳定。 本品是一种新型胃 H-K-ATP酶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 PPI)。能显著抑制胃酸的分泌,同时对幽门螺旋杆菌也有抑制作用。该药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范围与剂量成正比,耐受性及安全性好。疗效比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奥美拉唑强 7倍,而且理化质量稳定,是目前已开发的同类产品中最具潜力的品种。
药物名称:泰妥拉唑
英文名称:Tenatoprazole
化学名: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吡啶-2-甲基亚磺酰基)-咪唑并 (4,5-b)吡啶
剂型:片剂、胶囊
规格:7.5mg
适应症: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症等与胃酸分泌失调有关的疾病
开发公司:东京田边公司、三菱公司和北陆制药联合开发
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中以溃疡病为主,总的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20%。
美国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约10%,德国为12.3%;我国根据少数地区调研,消化道疾病发病率为11.43%,其中消化性溃疡发病率为4.54%。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环境变迁,人口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因吸烟、饮酒、情绪紧张、药物刺激等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基于这些原因,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开发生产安全有效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已受到关注,并成为目前药物研究开发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H+/K+-ATP酶抑制剂,即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一类新型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H+/K+-ATP酶(质子泵),位于胃壁细胞的管状囊泡和分泌管膜上,参与胃酸分泌的最后一个环节,抑制此酶的活性,即可抑制各种因素引起的胃酸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症等与胃酸分泌失调有关的疾病。这类药物较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及其它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如选择性高、疗效好、副作用少,与抗生素配伍的复方制剂可消除幽门螺旋杆菌(胃溃疡致病菌)等。
现已批准上市的质子泵制剂有奥美拉唑(1988年上市)、兰索拉唑(1992 年上市)、泮妥拉唑(1994年上市)以及雷贝拉唑(1998年上市)。这类药物一经上市即迅速成为抗消化性溃疡的主力军,欧美一些国家把质子泵抑制剂药作为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据国外资料报告,阿斯特拉公司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商品名为洛赛克) 1996年即成为世界头号畅销药,销售额达246.25亿克郞(约34亿美元), 2001年销售额达约60亿美元。
在我国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均被列入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泰妥拉唑为日本东京田边、日本三菱公司和日本北陆制药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胃H+/K+-ATP酶抑制剂(即质子泵抑制剂)。1999年4月在日本提交新药申请,预计2002年批准上市。
与同类型的其它品种相比,其抑制H+/K+-ATP酶的活性更强,对各种试验溃疡均有效,而且稳定性较其他质子泵抑制剂显著提高。 泰妥拉唑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幽门结扎大鼠的胃酸分泌,ED50为3.0mg/k g。它阻断猪胃液H+/K+-ATP酶生理活性和胃动力的效果与奥美拉唑几乎相等( IC50=6.2/4.2mg/kg P.O.)。
动物试验表明:口服泰妥拉唑 0.2mg/kg 7天比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更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给药3~4次后达到最大疗效。胃篓管大鼠口服泰妥拉唑0.3mg/kg,胃酸分泌减少的持续时间比奥美拉唑(0.6mg/kg)和兰索拉唑(0.9mg/kg)长。犬胃微粒体进行的离体试验中泰妥拉唑、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抑制H+/K+-ATP酶的IC50分别为8.6、8.8和9.9umol/L。众多试验表明泰妥拉唑抑制H+/K+-ATP酶的活性优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
在稳定性方面,国内对来自葡萄牙、巴西、印度、中国等13个国家的3 4个奥美拉唑制剂的稳定性作了测定。结果表明,只有6个产品(18%)在试验期间呈现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的稳定性。27个产品(79%)较差(含中国产品),其活性成分出现了明显的化学分解,物理性质如颜色和溶出度等亦相应出现变化。而在一项旨在比较各种质子泵抑制剂的稳定性的试验结果显示,在60℃、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考察8天,奥美拉唑分解后只剩下3%的有效成分,而泰妥拉唑的这一数据为 77%,说明泰妥拉唑稳定性远优于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消化内科,肿瘤科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卓-艾综合征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口服兰索拉唑30mg,连续服用4~6周;胃溃疡和吻合口溃疡,连续服用八周,十二指肠溃疡需连续服用六周。 反流性食管炎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口服兰索拉唑30mg,连续服用八周。对反复发作和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维持治疗,每日一次,口服15mg,如症状缓解不明显可加量至30mg。 用法用量注意: 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维持治疗,只有在15mg治疗效果不佳或治疗期间复发时才改为30mg口服。 对于维持治疗、高龄者、有肝功能障碍者、肾功能低下的患者,每日一次,口服兰索拉唑15mg。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卓-艾综合征:本品批准前临床试验2295例中,出现不良反应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者349例(占15.2%),上市后药品使用调查的(到2002年3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复检结束为止)6260例中有138例(占2.2%)出现不良反应。 下列不良反应来自于研究者报告和自发报告等途径。 (1)临床上重要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全身皮疹,面部浮肿、呼吸困难等)( 0.1%),偶有休克( 0.1%)。因此需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2)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 0.1%)、或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贫血可能出现(0.1% ~ 5%)。因此需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3)黄疸、伴有AST(GOT)、ALT(GPT)升高等的严重肝功能障碍 ( 0.1%),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 4)Lyell症候群(中毒性表皮坏死)和Stevens-Johnson症候群(皮肤粘膜眼症候群)( 0.1%)。因此需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5)间质性肺炎( 0.1%)。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音异常(捻发音)等,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并停药,给与皮质激素等处置。 6)可能出现间质性肾炎(发生频率未知),在一些病例中引发了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须密切注意肾功能检测值(血尿素氮、肌酐等的增加),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服用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并采取适当措施。 (2)其它不良反应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本品禁用于如下患者: (1)对本制剂成份有过敏史者禁用。 (2)正在服用硫酸阿扎那韦的患者(见【药物互相作用】)。
下列患者慎重用药: 1)曾发生过药物过敏症的患者 2)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导致药物代谢、排泄时间延长) 3)老年患者(见【老年用药】) 2、重要的注意事项 1)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观察,按其症状使用治疗上所需最小剂量。 2)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由于缺乏足够的长期使用经验,建议不要使用本品进行维持治疗。 3) 维持治疗仅限于反复发作和复发性反流性食道炎,如果经30 mg/日或15 mg/日治疗的患者症状长期缓解,减量或停药不会造成复发,应减量至15 mg/日或停药。维持治疗期间建议定期内窥镜检查随诊。 3、其它注意事项 1)有报道在类似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视觉障碍(奥美拉唑)。 2) 动物实验研究52周强制喂饲大鼠兰索拉唑,剂量为50mg/kg/日(约为临床用量的100倍),一例大鼠发生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另一项研究24个月强制喂饲大鼠15mg/kg/日以上的兰索拉唑,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发生率增高,5mg/kg/日以上喂饲大鼠,可能出现胃类癌。此外,以兰索拉唑15mg/kg/日以上喂饲雌性大鼠和50mg/kg/日以上喂饲雄性大鼠,大鼠视网膜萎缩发生率升高。但睾丸间质细胞瘤和视网膜萎缩在小鼠致瘤研究和犬、猴的毒性试验中均未发现,因此上述病变认为可能是大鼠所特有。 3)因本药会掩盖胃癌的症状,所以须先排除胃癌,方可给药。 4)对长期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确立(缺乏长期用药的经验)。 4、药物交付时:PTP包装的药物应从PTP薄板中取出后服用(有报到因误服PTP薄板坚硬的锐角刺入食道粘膜,进而发生穿孔,并发纵隔炎等严重的合并症)。
1 本药转移到胃粘膜壁细胞的酸分泌细管后,在酸性条件下,转变为活性体结构,此种活性物与质子泵((H++K+)-ATPase)的SH基结合,从而抑制该酶的活性,故能抑制胃酸的分泌。1.(H++K+)-ATPase活性抑制作用兰索拉唑可抑制狗胃粘膜内微粒体的(H++K+)-ATPase活性(体外实验); 2 壁细胞酸生成抑制作用兰索拉唑对狗胃粘膜离体壁细胞由组胺、乙酰胆碱及胃泌素的刺激所产生的酸分泌,皆具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 3 胃酸分泌抑制作用: (1) 对胃泌素刺激引起的酸分泌:于健康成人,1天1次兰索拉唑30mg口服给药,连续7天,可明显地抑制由胃泌素引起的酸分泌,且此作用能持续24小时; (2) 对胰岛素刺激引起的酸分泌:于健康成人,1天1次兰索拉唑30mg口服给药,连续7天,可明显地抑制由胰岛素引起的酸分泌; (3) 对夜间的酸分泌:于健康成人,1天1次兰索拉唑30mg口服给药,连续7天,具有明显地抑制夜间胃酸分泌的作用; (4) 对24小时的酸分泌:于健康成人24小时胃液采样试验,以1天1次兰索拉唑30mg口服给药连续7天,24小时的胃酸分泌明显地受到抑制; (5) 24小时胃内pH值的监测:对健康成人以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以1天1次兰索拉唑30mg口服给药连续7天,24小时的胃酸分泌皆明显地受到抑制; (6) 24小时下部食道pH值的监测: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1天1次兰索拉唑30mg口服给药连续7天~9天,对胃食管反流现象,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7) 对大白鼠及胃pouch狗的胃酸分泌:本药对于大白鼠的基础酸分泌和因组胺、胃泌素、氨基甲酰基胆碱、2-脱氧-D-葡萄糖或水浸应激试验(waterimmersionstress)所引起的酸分泌均能明显且持续地抑制(在十二指肠内)。对胃pouch狗因各种刺激所引起的酸分泌,本药亦有明显且持续地抑制作用,在反复给药期间,均能显示稳定的酸分泌抑制作用(经口给药)。 4 慢性溃疡的治愈促进作用于大白鼠的实验,兰索拉唑能明显地促进由醋酸引起的慢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经口给药); 5 溃疡形成的抑制作用于大白鼠的实验,对因水浸应激试验、阿司匹林或乙醇引起的胃溃疡,及因mepirisol或半胱胺引起的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口或十二指肠内给药)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雷贝拉唑钠为白色-微黄白色的粉末,无气味,分子量为381.43。本品极易溶于水或甲醇,也易溶于无水乙醇或乙酸乙酯,几乎不溶于乙醚或乙烷。本品不显示旋光性,具有吸湿性,其熔点为225℃,在pH值为7.0 的水/辛烷系中的分配系数约为214。本品为淡黄色薄膜衣片剂(肠溶片)。
【药物名称】波利特 Pariet
【通用名称】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Rabeprazole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适 应 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辅助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生产单位】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
H+、K+-ATP酶抑制作用 本药对于从猪胃粘膜制取的H+、 K+-ATP酶,显示出很强的抑制作用。
胃酸分泌抑制作用 对从家兔摘出的胃腺标本的体外研究表明,本药可抑制二丁酰cAMP引起的胃酸分泌。本药对留置胃痿管的犬由组胺、五肽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大鼠的基础胃酸分泌及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并且,对于犬及大鼠所致胃酸分泌抑制作用的恢复,本药要比其它来得快,血中胃分泌素的升高也不显著。
抗溃疡作用 对大鼠的各种实验性溃疡及实验性胃粘膜病变(寒冷束缚应激性反应,水浸束缚应激性反应,幽门结扎、半胱胺及盐酸 - 乙醇刺激),本药均显示很强的抗溃疡及改善胃粘膜病变的作用。
健康成年男子在禁食情况下或饭后口服本剂20 mg,各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值如下所示:
Cmax(ng/mL):禁食服用者为437±237,饭后服药者为453±138 ;
Tmax(hr):禁食服用者为3.6±0.6,饭后服药者为5.3±1.4 ;
AUC(ng·hr/mL):禁食服用者为937±617,饭后服药者为901±544 ;
半衰期(hr):禁食服用者为1.49±0.68,饭后服药者为1.07±0.47。
与禁食服药相比,饭后服药的达峰值时间(Tmax)推迟了1.7小时。同时,吸收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
健康成年男子在禁食情况下单次口服本剂10 mg、20 mg时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表所示。
尿中排泄:6名健康成年男子口服本药20 mg,在服用后72小时之内尿中未检出原形药物,代谢产物羧酸化体及葡萄糖醛酸结合体经尿排泄约占投与量的30%。临床研究 以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溃疡为对像进行的一般临床试验以及双盲对比试验的结果如下所示:
内窥镜下治愈率
胃溃疡:95.2%(40¼21) ;
十二指肠溃疡:98.1%(364/371) ;
反流性食管炎:90.9%(50/55) ;
吻合口溃疡:83.3%(10/12)。
其中包括2例卓-艾氏(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患者,其治愈率达到100%。
另外,在临床药理试验中,与1日1次投药10 mg相比,1日1次投药20 mg对提高胃内pH值的作用较强,表明本剂1日1次投与20 mg对于顽固性溃疡治疗的有效性。以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为对象的双盲对照试验也证实了本药的有效性。
据报告,在总病例1244例中,有22例(1.77%)出现了副作用,此外,有82例(6.59%)的临床检查值出现异常。
严重的副作用:
休克- 有报告指出,类似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偶会引起过敏反应或休克。因此,当见有异常状况时,应中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血象 -有报告指出,类似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偶会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有时可见粒细胞减少、贫血。因此,当出现此类异常状况时,应中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视力障碍 - 在国外有使用类似药物(奥美拉唑)引起视力障碍的报告。
其他副作用:过敏症-皮疹、荨麻疹、瘙痒感。如出现此类症状,应中止用药,
血液: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如发现异常时,应采取中止用药等适当的措施。
肝脏-GOT、GPT、ALP、g-GTP、LDH、总胆红素升高。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如发现异常时,应采取中止用药等适当的措施。
循环系统-心悸。
消化系统-便秘、腹泻、腹胀感、恶心、下腹部痛、消化不良。
精神神经系统-头痛、眩晕、困倦、四肢乏力、感觉迟钝、握力低下、口齿不清、步态蹒跚有1例肝硬化患者出现四肢乏力、感觉迟钝、握力低下、口齿不清、步态蹒跚。(在国外,有1例肝性脑病既往史的肝硬化患者出现精神错乱、识辨力丧失和嗜睡。)
其它:浮肿,总胆固醇,中性脂肪、BUN升高,蛋白尿。
由于本药可升高胃内pH值,与地高辛合用时,可促进地高辛的吸收并导致其血中浓度升高。
类似药物如奥美拉唑有导致苯妥英代谢或排泄延缓的报告。
另据报导,与本剂单独投与时相比,当与含氢氧化铝凝胶、氢氧化镁的制酸剂同时服用,以及在服用制酸剂1小时后再服用时,本剂的平均血浆中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下降8%和6%。
通常,成人的推荐剂量为10 mg/次,每日1次,根据病情也可增加到20 mg/次,每日1次。一般情况下,胃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的疗程以8周为限,十二指肠溃疡的疗程以6周为限。 本药为肠溶片,服用时应咽下,不要咀嚼或咬碎。应指导患者从铝塑包装薄板中取出药片,然后服用。(据报告有人因误吞铝塑薄板,造成铝塑薄板坚硬而锐利的锋角刺入食管粘膜而引起食管穿孔,并导致纵隔炎等极为严重的合并症。)
使用本药时有可能掩盖由胃癌引起的症状,故应在除外否恶性肿瘤的前提下再行给药。
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其临床动态,根据病情将用药量控制在治疗所需的最低限度内。鉴于对本剂尚无足够的长期使用经验,故不宜用于维持治疗。
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肝硬化和高龄患者应慎用本药。
投与本剂时,在病情严重及属于复发性、顽固性病例的情况下,可以1日1次投与20 mg。
有报告指出,在给大鼠按5 mg/kg以上用量,连续2年经口给药的毒性试验中,雌鼠中可观察到胃部发生类癌病变。另据报告,给大鼠经口给药25 mg/kg以上时,可引起甲状腺重量及血中甲状腺素的增加,因此用药时应注意监测甲状腺的功能。
对妊娠和哺乳的影响 对于孕妇或有可能妊娠的妇女,只有在其治疗有益性大于危险性的前提下方可使用本药。据报道,在动物试验中(大鼠经口400 mg/kg,家兔静注30 mg/kg给予本剂),可观察到胎仔毒性作用(大鼠呈骨化延迟,家兔呈体重低下,骨化延迟。)
避免用于哺乳期妇女,不得已而必须用药时,应暂停给婴儿授乳。据报道,在动物试验中可观察到本药向乳汁中转移。
对儿童的影响 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对老年人的影响 本药主要经肝脏代谢,而老年人肝功能低下者居多,有时可出现副作用。因此,当出现消化系统副作用时,应慎用本药,必要时应停止用药。
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肿瘤科,消化内科
咀嚼后咽下。消化性溃疡,一次20mg(1片),一日2次,早、晚餐后或睡前服。4~6周为一疗程。溃疡愈合后的维持量减半。反流性食管炎用量及疗程应根据病情或遵医嘱。肾功能不全者应减少剂量。
1、循环系统:罕见脉率增加、血压上升及颜面潮红。 2、消化系统:偶见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罕见腹胀、食欲不振、便秘、腹泻、软便、口渴、恶心及呕吐等。 3、中枢神经系统:罕见头痛、头重及全身乏力感。 4、过敏反应:偶见皮疹、荨麻疹。出现过敏现象,应停药。 5、其它:罕见月经不调、面部水肿及耳鸣等。
对本品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孕妇、乳母禁用。
1、肝功能不全患者及小儿应慎用。 2、本品主要由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如果肌酐清除率<10ml/分钟,每日口服剂量应降至20mg,晚上服用。 3、疑为胃部肿瘤的患者,必须先排除胃部恶性瘤,才可以使用本品。 4、本品无抗雄激素作用。
本品为组胺H2受体拮抗剂。对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有抑制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以一日2次、一次20mg的剂量给予本品1~2个月,对血液中促胃泌素值无影响。正常人、消化性溃疡患者以一日2次、一次20mg的剂量给予本品4周,对血液中泌乳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水平均无影响
雷尼替丁,又名,为强效H2受体拮抗剂。作用比强5~8倍,且作用时间更持久。能有效地抑制、五肽胃泌素和刺激后引起的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主要用于胃酸过多、烧心的。
【中文品名】雷尼替丁
【药效类别】抗消化性病药&H2受体阻滞药类
【通用药名】Ranitidine
【别 名】,,善胃得,胃安太定
常用其盐酸盐,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异臭,味微苦带涩;极易潮解,吸潮后颜色变深。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中略溶,在丙酮中几乎不溶。137℃—143℃。在注射用含氨基酸的营养液中,置室温下24小时内可保持稳定,溶液的颜色、pH、药物含量等,均无明显变化。[3]
为一选择性的H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五肽胃泌素及食物刺激后引起的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的活性,但对胃泌素及性激素的分泌无影响。作用比西咪替丁强5~8倍,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高,具有速效和长效的特点,副作用小而且安全。单次口服80mg后30~90分钟,平均Cmax为165ng/ml,作用持续12小时。
该品吸收快,不受食物和抗酸剂的影响。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50%,t1/2约为2~2.7小时,较西咪替丁稍长。口服后12小时内能使五肽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减少30%。静注1mg/kg,瞬时血浓度为3000ng/ml,维持在100ng/ml以上可达4小时;以每小时0.5ng/kg速度静滴后30~60分钟血浓度达峰值,峰浓度与剂量间呈正相关。大部分以原形从肾排泄,肾清除率为每分7.2ml/kg。
少量被代谢为N-氧化物或S-氧化物和去甲基类似物从尿中排出。24小时尿中回收原形及代谢产物为口服总量的45%,本品与西咪替丁不同,它与的亲和力较后者小10倍,因而不干扰、地西泮及在肝中的灭活和代谢过程。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良性、术后溃疡、及卓-艾综合征等。静注可用于。[3]
口服:每日2次,每次150mg,早晚饭时服。维持剂量每日150mg,于饭前顿服。有报道每晚1次服300mg,比每日服2次,每次150mg的疗效好。多数病例可于4周内收到良效,4周溃疡愈合率为46%,6周为66%,用药8周愈合率可达97%。用于的治疗,每日2次,每次150mg,共用8周。对卓-艾综合征,开始每日3次,每次150mg,必要时剂量可加至每日900mg。
对慢性溃疡病有复发史患者,应在睡前给予维持量。对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后的患者,应进行1年以上的维持治疗。长期(应不少于1年)在晚上服用150mg,可避免溃疡(愈后)复发。吸烟者早期复发率较高。有关资料表明,用药1年后的复发率:胃溃疡约25%;十二指肠溃疡约32%。治疗,可用本品50mg肌注或缓慢静注(一分钟以上),或以每小时25mg的速率间歇2小时。以上方法一般1日2次或每6~8小时1次。
在肾功能不全者,本品的浓度升高,t1/2延长。因而,当病人肌酐清除率&50ml/分时,剂量应减少一半。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降低,为保证用药安全,剂量应进行调整。[3]
(1)疑为癌性溃疡患者,使用前应先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2)及哺乳期妇女禁用。8岁以下儿童禁用。
(3)静注后部分病人出现面热感、头晕、恶心、出汗及胃刺激,持续10佘分钟可自行消失。有时在静注部位出现瘙痒、发红,1小时后消失。有时还可产生焦虑、兴奋、健忘等。
(4)对肝有一定毒性,但停药后即可恢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5)男性乳房女性化少见,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6)可降低的吸收,长期使用可致B12缺乏。[3]
(1)雷尼替丁可降低安定在体内的吸收,并可将其血中药物浓度降低25%,若需要服用时,应至少间隔1小时。
(2)雷尼替丁可减少血流量,因而与普萘洛尔、等代谢受肝脏血流量影响大的药物合用时,可延迟这些药物的起效时间,并可增强这些药物的作用。[2]
动物实验证明,雷尼替丁具有竞争性阻滞组胺与H2受体结合的作用。抑制胃酸作用,以计为西咪替丁的5~12倍。因此为强效的H2受体阻滞剂。
口服后自吸收迅速,1~2小时血药浓度即可达峰值,在体内分布广泛,且可通过血脑屏障。30%经肝代谢,50%以原形自肾随尿排出。口服后为2~3小时,与西咪替丁相似。
口服易吸收,且不受食物及制酸剂的影响。服药后1~3h达血药浓度高峰,消除半减期为2~2.5h.蛋白结合率为15%,绝对生物利用度约50%。本品大部分以原形从肾排泄,24h从尿中排出给药量的45%。与西咪替丁所不同的是本品并不是,故不干扰等依靠肝药酶代谢的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4]
用于治疗活动性溃疡病及高胃酸分泌疾病。静注本品可使胃酸分泌降低90%,可用于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粘膜损害,和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伤。对Zollinger- Ellison综合征,大量的雷尼替丁可抑制高分泌,促使症状缓解。也用于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返流合并吸入性。
适用于、、术后溃疡、返流性等。[4]
肝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偶见服药后出现定向力障碍、嗜睡、焦虑等精神状态。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哺乳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
该品主要经肾排泄,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半减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应注意调整剂量。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4]
(1)常见的有恶心、、便秘、乏力、头痛、头晕等。
(2)与相比,损伤肾功能、性腺功能和的不良作用较轻。
(3)偶见静脉注射后出现心动过缓。
(4)少数患者服药后引起轻度肝功能损伤,停药后症状即消失,肝功能也恢复正常。曾怀疑可能系,与药物的用量无关。
(5)长期服用可持续降低胃液酸度,有利于在胃内繁殖,从而使食物内为亚硝酸盐,形成。
静注后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出汗及刺激或不适。静注部位有时出现瘙痒,发红,1小时后可消失。可产生焦虑,兴奋,健忘等。可引起肝损害,,停药后可恢复。男性乳房女性化少见,但随年龄增加而增多。可降低维生素B12的吸收,长期服用可致B12缺乏。
静脉注射后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出汗、面部灼热感等。口服后偶见轻微头昏、便秘、嗜睡、腹泻等不良反应,但一般不影响继续治疗。
心血管系统:该品可引起突发性的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心源性休克及轻度的房室阻滞。一般情况下,没有先兆。虽然对介质比较敏感的病人可能有预兆,但对于危重病人,服用雷尼替丁需要进行功能监护或同时服用以预防。
神经系统:较多的报告是头痛,有时比较严重。但由于本品可透过血脑屏障,造成可逆性的神志不清、精神异常、行动异常、激动、失眠。
造血系统: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健康情况不佳的病人,服用本品可能触发血液情况的更进一步恶化。
消化系统:便秘、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也偶见有胰腺炎的报告。
其他:风疹、、发热、、一过性氨基转移酶升高、肾功能损伤等。减少用量或停药,症状均可好转或消失。[4]
临床发现,雷尼替丁在治疗等疾病时也有好的疗效。
复发性口腔溃疡
运用雷尼替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一般1~2天内止痛,3~5天内愈合,总有效率为100%,而用甲硝唑等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有显著的差异。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2次/天,或者用雷尼替丁研成细末,直接涂在溃疡面上,3次/天,直至症状消失止。
流行性腮腺炎
有人应用雷尼替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效果显著,疗效明显优于用吗啉呱治疗的对照组。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毫克/千克体重·天,分2次服,连续服药3天。若发热过高,可配合物理降温。
溃疡性结肠炎
运用雷尼替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5%。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3月。
应用雷尼替丁治疗疣状胃炎患者,多在一周内获得显著疗效,总有效率为8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33%,两组对照差异非常显著。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5周为1个疗程。
嗜酸性筋膜炎
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一般用药1个月即可显效,半年后皮损局部得到恢复。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中、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
口服雷尼替丁用于治疗非性消化不良患者,效果显著,其中症状缓解率为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2次/天,疗程为6周。
该病可能导致肠壁肥大细胞增多,受刺激后释放组胺,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平滑肌痉挛而出现的腹泻。雷尼替丁可以通过抑制释放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多数患者1周内即可大便成形,次数减少,而获得痊愈效果。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中、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
单纯性疱疹
用雷尼替丁治疗单纯性疱疹,一般涂用3~5次后疼痛消失,早期病例不出现水疱,已有水疱者水疱干涸,均在2天内。另有人用雷尼替丁治疗单纯性疱疹29例,均在用药2~4天内全部获得治愈。且愈后未见瘢痕发生。用法:取雷尼替丁胶囊(150毫克)1粒,将其粉末溶解于水中,制成溶液后外涂于患处,1~2小时换药1次。
有人应用雷尼替丁治疗荨麻疹,效果满意,用药1疗程后显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0%。方法:取5%雷尼替丁霜剂,敷贴于神阙、风池、血海穴,每穴50毫克,外盖3.5~6平方厘米胶布,每3天换药1次,2次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应用雷尼替丁治疗血友病,可使Ⅷ因子或Ⅸ因子浓度增加,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用药后12小时可止血。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晚各1次。小儿用量按年龄递减,疗程为15天。另有人用雷尼替丁持续维持治疗,亦获佳效。
本品有显著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明显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分肽胃泌素、和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应激性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显疗效。
中文别名: 西米替丁; 甲氰咪胍; 甲氰咪胺; 泰胃美; N'-甲基-N"-[2[[(5-甲基-1H-咪唑-4-基)甲基]硫代]乙基]-N-氰基呱
英文名称 cimetidine
甲氰咪胍;泰胃美;,西咪替丁,N'-甲基-N''-[2[[(5-甲基-1H-咪唑-4-基)甲基]硫代]-乙基]-N-氰基胍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触,使用前须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风险术语 R60May impair fertility.
可能损害生育能力。
有显著抑制分泌的作用,能明显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分肽胃泌素、和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应激性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显疗效。用于治疗、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慢性结肠炎,带状疱疹,等症。 对抗病毒及免疫增强有一定的作用。
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脒胍)是1975年上市的可选择性H2受体拮抗剂,用于的治疗。近年该药用于非溃疡性疾病的治疗又有新发现。
石世善等用西咪替丁0.4克,每日3次,口服,治疗70例病人,连
续用药3个月后,停3周,再继续服药3个月,总疗程6个月。对照组以肝炎灵治疗,
疗程相同。两组均加维生素及对症治疗,但均不加抗病毒药。结果治疗组转氨酶
复常率为82.9%,HBsAg阴转率为17.1%,HBeAg阴转率为6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的50%、13.3%、30%(p&0.05)。其机理可能是慢性乙肝患者K活性明显
下降,导致HBV清除不彻底,而西咪替丁可增强淋巴活性,打破免疫耐受,恢复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另外,学者升田隆雄等应用西咪替丁每日0.8克口服,同时应用类固醇和
阿糖腺苷,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病人15例,7~9个月后阴转率为100%,而服
用类固醇和阿糖腺苷的对照组只有33.3%。
等用西咪替丁口服0.2~0.3克,每日两次或1次,治疗观察证明,该药
对胃癌、肺转移癌等晚期癌症及肝癌、黑色素瘤、、卵巢癌有抑制生长、
延缓转移、改善症状等作用。这是因为西咪替丁能消除组织胺的,
还可增强带癌动物抗体的合成能力。无论在鼠和人类,西咪替丁均显示有显著的
抗癌作用。
刘冬华等用西咪替丁预防输血反应101例,同时与使用非那根的99例作对照察。治疗组输血前静注西咪替丁0.4克,对照组肌注非那根25毫克。结果治疗
组发生反应1例,对照组为8例。其机理与抑制组织胺释放有关。
近年研究表明,西咪替丁对心律失常有对抗作用。景有伶等研究表明,西咪
替丁的抗脂质过氧化可能为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之一。心脏H2受体含量丰富,
急性心肌缺血时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由H2受体介导,西咪替丁可选择性阻断H2
受体,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发挥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有人用西咪替丁加入极化液
中静滴,治疗早期顽固性心律失常3例,结果1例偶发性室早于用药10小时后消失,2例频发室早分别于用药10小时、20小时后消失。
西咪替丁具有非甾体抗样作用,是二氢睾酮(DHT)竞争性抑制物,
能使DHT浓度下降,故可于治疗雄性激素增多样性疾病。有人用西咪替丁0.4
克,每日1次,治疗,短期内使排尿恢复正常。国外有人用本品治
疗45例,有效率95.5%;用本品治疗,也可使毛发生长迅速减慢。
片制:1、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或病理性高分泌状态,一次0.2~0.4g,一日4次,餐后及睡前服,或一次0.8g, 睡前1次服; 2、预防溃疡复发,一次0.4g,睡前服; 3、肾功能不全患者用量减为一次0.2g,12小时1次; 4、老年患者用量酌减。 5、小儿:口服,一次按体重 5~10mg/Kg,一日2~4次。 注射液:1、:本品0.2g用5%或0.9%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小时1~4mg/kg,每次0.2~0.6g。 2、:用上述溶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2~3分钟),6小时1次, 每次0.2g。 3、肌内注射:一次0.2g,6小时1次。
1.氢氧化铝、氧化镁或()与本品同时服用,可使本品的降低。 2.可能使疗效降低。 3.本品为。与普萘洛尔合用,使其浓度升高,休息时减慢;与苯妥英钠或其它乙内酰脲类合用,可能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增高,导致苯妥英钠中毒。 4.与阿片类合用,有报告在患者身上可产生呼吸抑制、精神混乱、定向力丧失等不良反应。 5.本品可使(异博定)的绝对利用度提高,由于维拉帕米可发生少见但很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应引起注意。 6.与茶碱合用时,可使后者的去甲基代谢清除率降低20%-30%,升高其血药浓度。 7.与类安定药合用,可能增加等的血浓度,加重镇静及其他抑制症状,并可发展为呼吸及循环衰竭。 8.患者同时服用和奎尼丁时,不宜再并用本品,因为本品可抑制奎尼丁代谢,而后者可将地高辛从其结合部位置换出来,结果使奎尼丁和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均升高。 9.本品可延缓咖啡因的代谢,与之合用时,能加强后者的作用,并易出现毒性反应。 10.与华法林类抗凝剂并用,可使后者自体内排出率下降,导致出血倾向。 11.与四环素合用时,可使四环素的溶解速率下降,吸收减少,作用减弱;阿司匹林反之。 12.与合用可干扰后者的吸收,降低其抗真菌活性,但同服一些酸性饮料可避免上述变化。 13.本品与卡托普利合用有可能引起症状。 14.由于本品有于氨基甙类相似的肌神经阻断作用,这种作用不被新斯的明所对抗,只能被氯化钙所对抗。因此与氨基甙类合用时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不良反应特点:本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或更高,主要是由于其抗活性和的作用,抑制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性。其他不良反应有心搏迟缓、传导阻滞、及粒细胞计数减少、、中度肝功能异常及头痛。由于屏障的丧失,常出现肠感染、肌痛、单胺氧化酶样的相互作用、视觉和异常,但发生率均较低。
消化系统:、溃疡、肝损害(药物相关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引起重度。
:皮肤潮红、。静滴引起高热。致。
心血管系统:。偶可因同时引起头痛及心律、呼吸增快不能耐受而停药。
神经系统:、疲倦、、疲乏、、肌痛、发作。可致视物模糊。精神症状表现为记忆障碍、随地大小便、精神亢奋、胡言乱语。引起儿童视力下降。
: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致粒细胞减少。
呼吸系统:致哮喘,诱发或加重哮喘。
生殖系统:男子乳房发育、女性溢乳、、性功能下降。
泌尿系统:肾损害(酸中毒、升高、水肿、少尿)、刺激症、急性尿潴留。
其他:脱发。
药物中毒:中毒可致药源性急性胰腺炎。
(1)癌性溃疡者,使用前应先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2)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对本品清除减少、减慢,可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因此更易发生毒性反应,出现眩晕、等症状。
(3)对实验室诊断的干扰,口服15分钟内胃液可出现假阳性;血液浓度、血清肌酐、、等浓度均可能升高;浓度则可能降低。
(4)为避免,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肾功能。
(5)本品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象。
(6)本品的神经毒性症状与中枢抗药所致者极为相似,用拟胆碱药治疗可改善症状。故应避免本品与中枢抗胆碱药同时使用,以防加重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7)下列情况应慎用:①严重及呼吸系统疾患;②(SLE)患者;③器质性脑病;④肝肾功能损害。
①为监测本品的对人体各系统脏器的毒性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象,原有肝、肾疾病患者尤当如此。②突然停药后有 “反跳现象” :突然停药,可能引起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估计为停用后回跳的高酸度所致。故完成治疗后尚需继续服药(每晚 400mg )3 个月。 ③ 本品应用可能会对实验检查结果构成干扰:口服后 15 分钟内胃液隐血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血液水杨酸浓度、、催乳素、氨基转移酶等浓度均可能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则可能降低。 ④ 动物实验和临床均有应用本品导致急性胰腺炎的报道,故不宜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 ⑤ 严重者服用常规剂量后,其的药物浓度为正常人的两倍,故容易中毒。出现神经毒性后,一般只需适当减少剂量即可消失。本品的神经毒性症状与中枢所致者极为相似,且用拟胆碱药毒扁豆碱治疗,其症状可得到改善。故应避免本品与中枢抗胆碱药同时使用,以防加重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⑥ 下列情况应慎用:严重心脏及呼吸系统疾患;慢性炎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西咪替丁的骨髓毒性可能增高;器质性脑病;肾功能中度或重度损害。
①由于能通过屏障,并能进入,故孕妇和妇女禁用,以避免引起和婴儿肝功能障碍。
幼儿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故而应该慎用。
老年患者用药
是本品代谢一个重要器官,本品经肾脏的清除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此,对老年患者应减少剂量,以防止中毒性的发生。
由于本品的亲脂性和结合酶系统的能力,使其与许多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本品干扰四环素片剂的吸收,但不干扰四环素糖浆的吸收。
:联用有诱发缺铁性贫血的可能。
:合用可使林可霉素吸收增加而血浓度升高19%。
:合用能加速溃疡病的愈合。
:干扰酮康唑在的吸收。
苯二氮卓类:本品可干扰肝中药物解毒,使安定、、氟硝安定、(利眠宁)等药物的明显降低,血浓度升高1.2-2倍。加重镇静及其他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并可发展为呼吸抑制及循环衰竭。但不经肝
脏代谢的氯羟安定或则不受影响。
氯甲噻唑:可降低其清除率,使镇静催眠时间延长和作用增强。甚至引起呼吸抑制。不宜合用。
:能导致阿米替林血浓度升高。
:可引起胺碘酮血清浓度升高。
:可使普鲁卡因胺延长,肾清除率降低,活性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的肾清除率明显降低。在老年人及肾功能不良者尤为显著。
(心得安):可使普萘洛尔清除率显著降低,血浓度升高2-3倍。
:可使利多卡因血浓度、半衰期显著增加,全身清除率明显降低。
托卡胺:本品使托卡胺的峰浓度、尿药回收量明显降低,但半衰期及肾清除率不变。
(异搏定):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心痛定):可使硝苯地平的最大血浓度增加30%。
:合用时应酌减尼索地平剂量。
:合用时建议地尔硫卓的剂量降低30-50%。
、、:西咪替丁拮抗本类药物的降压作用,联用可使降压作用降低或无效。
:合用有可能引起精神症状。
(灭吐灵):合用时能减少西米替丁在胃内停留时间,影响其吸收,使西米替丁生物利用度有82%降至63%,疗效降低。
、:合用可增强疗效,加速溃疡的愈合。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含铝、镁抗酸药减少cim的吸收,降低生物利用度。
硫糖铝:合用可使硫糖铝疗效降低。
华法林:合用可使华法林血浓度升高,延长20%-200%。从而增强抗凝效应。但副作用随之增强入易发生软组织和泌尿道出血等症状,—般不宜合用。如必须合用时,剂量应酌减,并严密监测其各项凝血参数,以防出血。
新抗凝:合用使抗凝血作用增强。
、:与西米替丁联用,由于H1及H2受体均被阻断,使运动后的扩张作用受到抑制,可加重及间歇性跛行的症状。
:西米替丁使吗啡的清除率明显降低,血药浓度升高,可引起潜在的致命性不良反应,表现为呼吸骤停、伴、神志错乱及全身抽搐等症状,用纳络酮可对抗此不良反应。
:合用时使该药的溶解度增大,分解减少,吸收增多,血药浓度明显升高,作用增强,合用时宜监测血浓度并减少用量。 *地高辛:可使血清地高辛浓度或升高或降低,合用时应慎重、宜监测血清浓度。
:合用对抑制胃酸分泌有协同作用,但两者有相似的神经毒作用,故一般不宜并用。
:可减低清除率.致使血浆咖啡因浓度增高70%。这对患有失眠和焦虑的患者可增加兴奋作用。
:西米替丁减低胃酸分泌,降低铁剂的吸收,影响疗效,不宜并用。
类固醇或阿糖腺苷(Ara,—A):西米替丁与类固醇或Ara—A联用治疗乙型肝炎患者,发现对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阴转有一定价值。
:西米替丁抑制氯喹在肝中的代谢,从而减慢排泄。
:应用西米替丁的一般剂量,使4例癫痫病人的苯妥英钠平均血浆浓度增加13%~33%.血浆浓度原已达治疗范围的高限者合用当慎用。
:合用使茶碱清除率降低.代谢明显受阻,t1/2延长,血浆浓度升高2~3倍,易引起 毒性反应,如心悸,全身痉挛,甚至死亡。两药不应合用,如必要时茶碱剂量应减少。
与氟尿嘧啶伍用时,有可能降低药效并增加其毒性。
①过量的临床征象为: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②处理:首先清除胃肠道内尚未吸收的药物,并给予临床监护及支持疗法,出现呼吸衰竭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动过速者可给予β肾上腺素阻滞药。
方法名称: 西咪替丁原料药—西咪替丁的测定—非水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西咪替丁原料药中西咪替丁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西咪替丁原料药。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冰醋酸,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恰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西咪替丁的含量。
试剂: 1. 冰醋酸
2.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3. 结晶紫指示液
4.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分测定法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2%。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2. 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5g,加冰醋酸100mL使溶解。
操作步骤: 精密称取供试品约0.2g,加冰醋酸2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恰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5.23mg的C10H16N6S。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191。
动物药理学和毒理学:体外研究表明,本品是一种特异竞争性的H2-受体拮抗剂,与儿茶酚胺β-受体,组织胺H1-受体或毒蕈碱受体无明显的相互作用。根据给药的剂量,更确切地说是根据所达到的血液浓度,本品对于人类和实验动物的药效是非常相似的。在所有的种属动物研究中,2mol/L左右的血药浓度可以抑制50%的。对于大鼠、和小鼠,口服给药的半数致死量大约为2-3g/kg,给药的半数致死量为100-150mg/kg,对狗的慢性毒性实验中,给药504mg/kg后,一些动物显示出有肝脏和肾脏受损迹象。对于大鼠和狗,本品显示有抗雄激素作用。剂量水平为150-950mg/kg的药物给予大鼠12个月后,各剂量组雄性大鼠的前列腺缩小,而且在高剂量组和缩小。剂量水平为41-504mg/kg的药物给予狗12个月之后,导致的重量减轻。研究发现本品对生殖力方面没有明显的影响。对于大鼠进行24个月的毒理研究,剂量水平为150,378和950mg/kg/天(大约为人体推荐剂量的4-24倍),与对照组相比较,药物治疗组的良性莱迪希(Leydig)细胞瘤发生率较高,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在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发生,而且仅在老年的大鼠中其差异性才变得明显。对于狗的静脉给药研究,剂量水平为25mg/kg时可以观察到心动过速和。当口服剂量为336mg/kg时出现心动过速。心得安可以预防或逆转心率的加快。对于人类,大鼠和狗,本品的药代动力学以及它的吸收、代谢和排泄基本上是相似的。 人体药理学:对基础(非刺激性)胃酸分泌的作用: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单剂量西咪替丁可明显的持续降低白天空腹和夜间的基础胃酸分泌,与剂量有关。抑制程度与所达到的血药水平相关,当血药水平超过0.5mg/L时,抑制程度通常可以达到80%以上。不同剂量,这种水平的持续时间也不相同,单次给药200mg剂量,4-5小时后其作用消失,300mg剂量时,7-8小时后作用消失,然而400mg剂量在8小时后仍然有作用。西咪替丁的作用不仅是由于明显地降低胃酸浓度,而且还可以使胃液分泌量减少。当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时,胃酸pH水平通常达5.0以上,这说明,在治疗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内胃蛋白酶将被灭活。对刺激性胃酸分泌的影响,我们已知西咪替丁对于正常人群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因组织胺,,胰岛素,食物或咖啡因刺激所引起的胃酸分泌是一种强有力的抑制剂。当血药浓度为0.5mg/L时,到少抑制胃酸分泌的50%或50%以上,而且当血药浓度超过1.0mg/L时,胃酸抑制达80-90%。与实验餐有关的给药时间选择影响血药水平的模式,资料表明,进餐时给药可恰当地控制胃酸分泌。研究表明,每日800mg和1g剂量分别降低24小时胃内酸度的70%和72%.在这些研究中,西咪替丁对浓度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因胃液量减少的结果而致胃蛋白酶分泌总量减少。如上所述,当pH超过5时,在此期间内所有分泌的胃蛋白酶均无活性。本品明显抑制组织胺刺激所引起的内因子浓度的增加,但是不影响内因子的基础水平。在检测血清胃泌素的研究中,正如所料的,可观察到由刺激物(食物等)所引起的升高。在这些研究中,当安慰剂组和西咪替丁组胃的pH均受到控制时,而两组间胃泌素水平无明显差别。然而,如不控制胃内pH,西咪替丁组的胃泌素水平则较高。这似乎在由于西咪替丁而导致的胃内pH水平较高。西咪替丁对速度以及食管下段括约肌(LOS)压力无作用。
口服后约60%~70%由迅速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45~90分钟。口服生物利用度(F)约为70%,年轻人对本品的吸收情况往往较老年人好。低。服用300mg平均峰浓度(Cmax)为1.44ug/ml,可抑制基础胃酸分泌50%达4~5小时。本品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除脑以外),在肝脏内代谢,主要经。24小时后口服量的约 48%以原形自肾排出;10%可从粪便排出。本品可经血液透析清除。肾功能正常时半衰期(t1/2)为2小时,清除率在20~50ml/分,半衰期(t1/2)为2.9小时,当&20ml/分时为3.7小时,肾功能不全时为5小时。本品可经胎盘转运和从乳汁排出。
静脉滴注剂量为75-117mg的3H标记西咪替丁产生血峰浓度为2.0-4.3mol/L(0.5-1.1mg/L)。西咪替丁为123±12分钟。尿液放射性证明药物通过肾脏迅速排泄(2.5小时排泄60%);70%以原形排出,还有19%以硫砜排出。西咪替丁与人体血浆蛋白结合率大约为22%。
片剂:每片0.2g、0.8g。 胶囊:每胶囊0.2g。 注射液:每支0.2g(2ml)。
不良反应有头痛、疲倦、头晕、疲乏、嗜睡、腹泻、肌痛、皮肤潮红、眩晕等。但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偶见肝肾功能受损、男子乳房发育、女性溢乳、阳痿、脱发、口腔溃疡、药疹、再障。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为结晶状,熔点130~132℃。
为H2受体阻断剂。动物试验表明,对由组胺、胃泌素和事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比西咪替丁强8.9倍,其抗溃疡作用比西咪替丁强3~4倍,而与雷尼替丁相似。临床研究证明,本品能显著抑制夜间胃酸分泌达12小时。健康受试者1次口服本品300mg,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平均为90%,10小时后胃酸分泌仍然减少52%。口服本品75~300mg并不影响胃分泌物中胃蛋白酶的活性,胃蛋白酶总分泌量的减少与胃分泌物体积的减少成比例。本品对基础血清胃泌素或食物引起的高胃泌素血症几无作用;在给予本品后12小时摄食,未见胃泌素分泌反跳。本品无抗雄性激素作用。口服本品后,绝对生物利用度超过90%,给药150mg或300mg,Cmax为700~1800μg/L和μg/L,t max为0.5~5小时,给药后12小时血药浓度低于10μg/L; t1∕2β为1~2小时,Vd为0.8~1.5L/kg,CL为40~60L/h,口服150mg时AUC为314.6(μg·h)/ml。由于本品半衰期短,清楚迅速,肾功能正常的个体一般不发生蓄积。本品口服剂量的90%以上在12小时内随尿排泄,少于6%的剂量随粪排泄,约60%的口服剂量以原型排泄;经肾小管主动分泌而排泄,CLr为500ml/min,中至中度肾功能障碍明显延长半衰期并降低清除率。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35%。
对内镜检查确诊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用安慰剂作对照进行双盲实验表明本品可使溃疡愈合。临睡前服用本品150mg可使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明显降低。
用于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和良性胃溃疡,疗程8周;也可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进行预防。
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口服,每日1次,300mg睡前服用,或每日2次,每次150mg;良性胃溃疡:口服,每日1次,300mg睡前服用;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口服,每日1次,150mg睡前服用。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对其他H2受体拮抗剂过敏者慎用。
(2)妊娠妇女和儿童的安全性尚未明确,必须使用时谨慎。
(3)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本品时应减量。
(4)服药后尿胆素原测定可呈假阳性。
(5)不良反应发生率约2%。主要有皮疹、瘙痒、便秘、腹泻、口渴、呕吐等;也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失眠、多梦、头痛;偶见鼻炎、咽炎、鼻窦炎、虚弱、胸背痛及多汗得等,罕见腹胀和食欲不振。胶囊剂:每粒150mg;300mg
即丽珠得乐。
本品主要成份是三钾二枸橼酸铋。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的侵袭。本品还可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增加粘蛋白分泌,促进黏膜释放前列腺素,从而保护胃黏膜。另外,本品对幽门螺杆菌(HP)具有杀灭作用,因而可促进胃炎的愈合。
口服。成人一次1粒,一日4次,前3次于三餐前半小时,第4次于晚餐后2小时服用;或一日2次,早晚各服2粒。
在胃中形成不溶性沉淀,仅有少量铋被吸收,与分子量五万以上的蛋白质结合而转运,铋主要分布在肝、肾组织中,通过从尿中排泄。
0.3g(相当于铋0.11g)
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在常规剂量下和服用周期内本药比较安全,但也可能出现一般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服用本药期间,口中可能带有氨味,并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易与黑粪症状混淆;个别病人服用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症状。上述表现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2)神经系统:少数病人可出现轻微头痛、头晕、失眠等,但可耐受。
(3)其他:个别病人可出现皮疹。
长期大剂量服用有可能产生以下不良反应:
(1)当血浓度大于100mg/ml时,有可能导致铋性脑病;
(2)泌尿系统:本药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肾脏毒性;
(3)骨骼、肌肉:骨骼的不良反应常发生在不同部位,与骨内铋浓度过高有关,较常见的是与铋性脑病相关的骨关节病,常以单侧或双肩疼痛为先兆症状。
1.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服用本品期间不得服用其他铋制剂,且不宜大长期服用。
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10.储存不当的丽珠得乐药品不要服用,应储存于遮光、密闭、阴凉处。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及禁用。
[2]2、哺乳期妇女不能服用丽珠得乐,以免对婴儿造成影响。
方法名称:
的测定—络合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枸橼酸铋钾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枸橼酸铋钾。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水溶解后,加入硝酸溶液与二甲酚橙指示液,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滴定,纪录本滴定液的使用量,计算,即得。
1. 水(新沸放置至室温)
2.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3. 二甲酚橙指示液
4. 铬黑T指示剂
5. 硝酸溶液
6. 基准氧化锌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配制:取乙二胺四醋酸二钠19g,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标定:取于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0.12g,精密称定,加稀盐酸3mL使溶解,加水25mL,加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水25mL与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10mL,再加铬黑T指示剂少量,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069mg的氧化锌。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氧化锌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贮藏:置玻璃塞瓶中,避免与橡皮塞、橡皮管等接触。
2. 二甲酚橙指示液
取二甲酚橙0.2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3. 铬黑T指示剂
取铬黑T0.1g,加氯化纳10g,研磨均匀,即得。
操作步骤:
精密称取供试品0.5g,精密加水50mL溶解后,再加硝酸溶液(1→3)3mL与二甲酚橙指示液2滴,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记录消耗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的体积数(mL),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0.45mg的Bi。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3]
2010版中国药典修订增订内容
枸橼酸铋钾
Juyuansuanbijia
Bismuth Potassium Citrate
书页号:2005年版二部-383
【鉴别】 (2) 取本品约0.1g,加水5ml 溶解后,加高氯酸溶液(1→10)10滴,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沉淀在氢氧化钠试液中不溶,在浓氨溶液中溶解。
(3) 取本品约10mg,加水0.2ml 溶解后,迅速加入新配制的吡啶-醋酐(3∶1) 5ml,初显,渐变为红色或紫红色。
【检查】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5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5.0%(附录Ⅷ L)。
铜盐 取本品0.20g,加水2ml和10%枸橼酸铵溶液2ml溶解后,用氨试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8~9,加0.1%双环己酮草酰二腙稀溶液5ml,再加水使成50ml,如显色,与标准硫酸铜溶液[称取硫酸铜(CuSO4·5H2O)0.393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每1ml相当于10μg 的Cu)] 0.50ml 按同法操作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0.0025%) 。
铅盐 取本品1.0g,在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后滴加硝酸0.5~1.0ml使溶解,在水浴上蒸干,放冷,加氢氧化钾溶液(1→6)5ml使pH值达10以上,煮沸2 分钟,放冷,滤过,残渣用少量水洗,洗液与滤液合并,用醋酸调节pH值至7,加水稀释成25ml,加(pH3.5)2ml 与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如显色,与标准铅溶液2.0ml 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2%) 。
[4](1)消化系统:服用本药期间,口中可能带有氨味,并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易与黑粪症状混淆;个别病人服用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上述表现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2)神经系统:少数病人可出现轻微头痛、头晕、失眠等,但可耐受。
(3)其他:个别病人可出现皮疹。
长期大剂量服用有可能产生以下不良反应:
(1)当血浓度大于100mg/ml时,有可能导致铋性脑病;
(2)泌尿系统:本药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肾脏毒性;
(3)骨骼、肌肉:骨骼的不良反应常发生在不同部位,与骨内铋浓度过高有关,较常见的是与铋性脑病相关的骨关节病,常以单侧或双肩疼痛为先兆症状。
[5]枸橼酸铋钾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也用于复合溃疡、多发溃疡、吻合口溃疡和糜烂性胃炎等,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与西咪替丁相仿或稍高,对西pk替丁产生耐受性的患者,使用本品治疗仍有80%以上的愈合率。本品治愈溃疡后的复发串明显低于H2一受体拮抗剂。
(Sucralfate),无味,有。本品是有效的抗药,具有保护溃疡面,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在酸性环境下,本品解离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复合离子聚合成不溶性的带负电荷的胶体,能与溃疡面带正电荷的蛋白质渗出物相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于溃疡面,促进溃疡愈合。还具有吸附和胆汁酸作用;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吸附表皮生长因子(EGF),使之在溃疡处浓集利于粘膜再生。
【性状】无臭,几乎无味;有引湿性。在水中、乙醇或氯仿中几乎不溶,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易溶,在稀硝酸中略溶。
【片剂】:每片0.5g。 混悬剂20%x 120ml。
在酸性环境下,可离解为带负电荷的八硫酸蔗糖,聚合成胶体,保护胃粘膜,然而确切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能与络合,抑制该酶分解蛋白质;能与溃疡或炎症处的带正电荷的渗出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及纤维蛋白)络合,在溃汤面或炎症处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阻止、胃蛋白酶和胆汁酸的渗透、侵蚀溃疡或炎症粘膜,从而利于粘膜再生和溃疡愈合。
此外,硫糖铝能吸附胃蛋白酶及中和胃酸,但作用弱。硫糖铝还能吸附唾液中的表皮生长因子,浓集于溃疡处,促进愈合,也能剌激前列腺素E的合成,刺激表面上皮分泌碳酸氢根起细胞保护作用。
常用于胃及。
胃肠道吸收约5%,作用持续时间约5小时。主要随粪便排出,少量以双糖硫酸盐自尿排出。
[药理作用]本品系制酸药,口服后能在胃酸中水解释放出氢氧化铝和硫酸化蔗糖,前者以凝胶形式发挥抗酸作用,后者能与胃蛋白酶形成复合物,抑制其分解蛋白质,并与粘膜的粘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有利于胃粘膜的再生和溃疡愈合。
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胆汁返流性胃炎,可减轻幽门螺杆菌对胃粘膜的损害作用。本品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与西咪替丁相似,止痛作用稍慢,但停药后溃疡复发率较低。对有消化性溃疡的尿毒症病人可能特别有价值。亦可试用于轻度反流性食管炎。
口服(餐前一小时或者睡前服用),一次1g,一日3~4g。
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服用硫糖铝后,血浆中铝的含量增加,虽不能确定长期用药后铝在体内的蓄积情况,但应小心使用。
硫糖铝必须空腹摄入,餐前1小时与睡前服用效果最好。嚼碎与唾液搅和,或研成粉末后服下能发挥最大效应。
本品短期治疗即可使溃疡完全愈合,但愈合后复发仍属可能;本品对严重十二指肠溃疡效果较差。
临床如有需要,为缓解溃疡疼痛可合并应用制酸药,但后者须在硫糖铝服前半小时或服后1小时给予。
每一疗程为4—8周,配合X线或内镜检查观察溃疡愈合与否。
连续应用不宜超过8周。
防止便秘,可适当加服轻泻药。
较常见的是便秘;少见或偶见的有腰痛、腹泻、眩晕、昏睡、口干、消化不良、恶心、皮疹、瘙痒以及胃痉挛。
个别病例口干,恶心,便秘,剧烈胃痛,长期使用大剂量可出现铝中毒。硫糖铝引起血浆内磷酸盐含量下降,长期使用可能出现骨软化。
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4.7%,其中主要有便秘(2.2%)。个别病人可出现口干、恶心、等,可与适当抗胆碱药合用。
不宜与多酶片合用,否则二者疗效均降低。此由于多酶片中含有胃蛋白酶、胰酶和淀粉酶,其药理作用正与本品相拮抗,所含消化酶特别是胃蛋白酶影响溃疡愈合。与合用时,可能使本品疗效降低。
制酸药可干扰硫糖铝的药理作用,硫糖铝也可减少西咪替丁的吸收。
硫糖铝可干扰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和K)的吸收。
不宜与多酶片合用,否则两者疗效均降低。本品能与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胰酶和淀粉酶形成复合物,药理作用相互拮抗,影响溃疡愈合。因此两药不宣合用。本品亦可减少西咪替丁的吸收。特别是胃蛋白酶与西咪替丁合用时可能使本品疗效降低。
硫糖铝对共服的其他药物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可以减少华法林(也可能还有苯妥英、地高辛、四环素等)的吸收,当两者共同服用时,华法林的抗凝血活性降低50%。
方法名称:硫糖铝—铝的测定—络合滴定法
应用范围:本方法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硫糖铝中铝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硫糖铝中铝的含量测定。
方法原理:
取供试品适量,经溶解稀释中和处理后,加醋酸-醋酸铵缓冲液,精密加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煮沸3~5分钟,放冷至室温,加二甲酚橙指示液,用锌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自黄色转变为红色,并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乙二胺四醋酸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349mg的铝,计算,即得。
1.水(新沸放置至室温)
2. 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6.0)
3.二甲酚橙指示液
4.锌滴定液(0.05mol/L)
5.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6.基准氧化锌
8.甲基红的乙醇溶液(0.025%)
10.铬黑T指示剂
11.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
试样制备:
1.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6.0)
取醋酸铵100g,加水300mL使溶解,加冰醋酸7mL,摇匀,即得。
2.二甲酚橙指示液
取二甲酚橙0.2g,加水100mL使溶解。
3.锌滴定液(0.05mol/L)
配制:取硫酸锌15g(相当于锌约3.3g)加稀盐酸10mL与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标定:精密量取本液25mL,加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水25mL,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与铬黑T指示剂少量,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4.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配制:取乙二胺四醋酸二钠19g,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标定:取于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0.12g,精密称定,加稀盐酸3mL使溶解,加水25mL,加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水25mL与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10mL,再加铬黑T指示剂少量,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069mg的氧化锌。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氧化锌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贮藏:置玻璃塞瓶中,避免与橡皮塞、橡皮管等接触。
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Cl应为9.5-10.5%。
取浓氨溶液400mL,加水使成1000mL,即得。
7.铬黑T指示剂
取铬黑T0.1g,加氯化纳10g,研磨均匀,即得。
8.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0)
取氯化铵5.4g,加水20mL溶解后,加浓氨溶液3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操作步骤:
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200mL量瓶中,加稀盐酸10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mL,加氨试液中和至恰析出沉淀,再滴加稀盐酸至沉淀恰溶解为止,加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6.0)20mL,再精密加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25mL,煮沸3~5分钟,放冷至室温,加二甲酚橙指示液1mL,用锌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自黄色转变为红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注2:“水分测定”用烘干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取,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1]
①片剂:Carfate每片1g;胃笑每片250mg;国产每片0.25g或0.5g。
②混悬液:舒克菲1g/10ml。
复方氢氧化铝
通用名:复方氢氧化铝。本品有中和,减少胃液分泌和解痉止疼作用。 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及等。
【通用名】:复方氢氧化铝
【商品名】:胃舒平
【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
【主要成分】:含氢氧化铝、、颠茄流浸膏等
【用法】:口服:每次2~4片, 每日3次。5岁以下每次1片,饭前半小时或胃痛发作时咬碎服。
胃舒平,是由能中和胃酸的氢氧化铝和三硅酸镁两药合用,并组合解痉止痛药而成。 其中的氢氧化铝不溶于水,与胃液混合后形成凝胶状覆盖了胃黏膜表面。具有缓慢而持久的中和胃酸及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但由于中和胃酸时产生的氯化铝具有收敛的作用,可引起便秘。三硅酸镁中和胃酸的作用机理与氢氧化铝类同,同样可于胃内形成凝胶,中和胃酸和保护胃黏膜。但由于其中不被吸收的镁离子起了轻泻作用,对于去除氢氧化铝的便秘副作用,可谓“正中下怀”,两药组合,相得益彰。至于颠茄浸膏则具有解痉止痛的作用。
本品应饭前服用,或胃痛发作时嚼碎服用。
1.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妊娠期头三个月、肾功能不全者、长期便秘者慎用。
3.因本品能妨碍磷的吸收,故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低磷血症(如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慎用。
4.前列腺肥大、青光眼、高血压、心脏病、胃肠道阻塞性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慎用。
5.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致严重便秘,粪结块引起肠梗阻。
2.老年人长期服用,可致骨质疏松。
3.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后,可能引起血铝升高。
阑尾炎、急腹症患者禁用。
1.服药后一小时内应避免服用其他药物,因氢氧化铝可与其他药物结合而降低吸收,影响疗效。
2.本品与肠溶片同服,可使肠溶片加快溶解,不应同用。
3.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本品是一种合成的去氢前列腺素E2,其药理作用基本同米索前列醇,能抑制基础胃酸及由组胺、五肽促胃液素、氨甲酰胆碱及食物等引起的胃酸分泌,口服本品0.5~2μg/L,可抑制胃酸分泌82%~95%。一次口服35~70μg的抑酸作用与600mg西咪替丁相当。具有细胞保护作用,能防止非甾体抗炎药物对胃粘膜的损伤,增加胃液中糖蛋白的含量,增强粘膜屏障,增加粘膜血流,促进上皮细胞分泌碳酸氢盐以中和胃酸。本品不影响五肽促胃液素或假饲引起的胃蛋白酶分泌,但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则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减少85%。
恩前列素 Enprostil
【分类】制酸药和抗溃疡药
【药代动力】口服吸收迅速,30~60min达其药浓度峰值,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双相,初始及终未消除t1/2分别为1.75和34.3h,服药后24h和48h随尿排出剂量的50.6%和53%,另有34%在24h内由大便排出。
【适应症】本品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与雷尼替丁相似。临床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其疗效与西咪替丁相似而低于雷尼替丁,对缓解溃疡的疼痛作用不及西咪替丁。
【用法用量】口服本品35μg,2次/d。连续4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为50%~80%,口服本品70μg,2次/d,可降低阿司匹林引起的胃炎与糜烂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尚有头痛、恶心、便秘、腹痛等。孕妇禁用或慎用。
【规格】胶囊剂:35μg/粒
阿巴前列素
阿巴前列素,作用时间长,可以口服,抑制组胺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比其母体PGE2强40~100倍。
米索前列醇片
在服用米非司酮40~48小时后,单次饭前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
人工流产,妇产科
部分早孕妇女服药后有轻度恶心、呕吐、眩晕、乏力和下腹痛。极个别妇女可出现潮红、发热及手掌瘙痒,甚至过敏性休克。
1.心、肝、肾疾病患者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 2.有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禁忌者,如青光眼、哮喘及过敏体质者; 3.带宫内节育器妊娠和怀疑宫外孕者。
1.本品用于终止早孕时,必须与米非司酮配伍,严禁单独使用。 2.本品配伍米非司酮终止早孕时,必须医生处方,并在医生监管下有急诊刮宫手术和输液、输血条件的单位使用。本品不得在药房自行出售。 3.服药前必须向服药者详细告知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服用本品时必须在医院观察4~6小时,治疗或随诊过程中,如出现大量出血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服药后,一般会较早出现少量阴道出血,部分妇女流产后出血时间较长。少数早孕妇女服用米非司酮后,即可自然流产,但仍然必须按常规服完本药品。约80%的孕妇在使用本品后,6小时内排出绒毛胎囊。约10%孕妇在服药后一周内排出妊娠物。 5.服药后8~15天应去原治疗单位复诊,以确定流产效果。必要时作B超检查或血HCG测定,如确认为流产不全或继续妊娠,应及时处理。 6. 使用本品终止早孕失败者,必须进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
【 药代动力学 】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可于 1.5 小时吸收完全。其血浆活性代谢产物米索前列醇酸达峰值时间为 15 分钟,口服 200 m g ,平均峰浓度为 0.309 m g/L ,消除半衰期为 36 ~ 40 分钟。主要经尿排出。
【 适应症 】
本品与序贯合并使用,可用于终止停经 49 天内的早期妊娠。
【 用法用量 】
在服用米非司酮 36 ~ 48 小时后,单次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 0.6mg 。
【 不良反应 】
部分早孕妇女服药后有轻度恶心、呕吐、眩晕、乏力和下腹痛。及个别妇女可出现潮红、发热及手掌瘙痒,甚至过敏性休克。
终止早孕药。本品具有宫颈软化、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作用。与米非司酮序贯合用可显著增高或诱发早孕子宫自发收缩的频率和幅度。本品具有E型前列腺素的药理活性,对胃肠道平滑肌有轻度刺激作用,大剂量时抑制胃酸分泌。
中文名称:氯化甲硫氨基酸
中文别名:维生素u
英文名称:Methylmethionine Sulfonium Chloride
事实上,氯化甲硫氨基酸这是一种抗溃疡剂,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所以,严格地说,氯化甲硫氨基酸并不是维生素。
(weisen-U)
本品为复方制剂的双层。外层主要成分为:甘草酸钠33mg、醛酸17mg、干160mg、145mg、牛胆浸膏1.0mg、L-1.0mg、0.8mg。内层含本品主剂U25mg、淀粉酶60mg。
【药理及应用】本品服用后,外层迅速溶解,中和过多的胃酸,其后内层维生素U到达溃疡面而发挥治疗作用。
主要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酸过多症、消化不良、胃痛及便秘等。
【用法】每日3次,饭后服用,每次1~2片。
【注意】服药期间注意勿食脂肪、荚豆类及刺激性食物,减少吸烟与饮酒。
妥胃U(KOWA-U):与本品成分相似,作用相同,亦为双层片。
名 称:胃仙-U双层药片
制造商:滋贺县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关键词:抗溃疡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药物分类:Y9.2.抗酸药、粘膜保护剂及胃肠炎用药
简 介:胃仙-U双层药片 对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新治疗又一大贡献 本厂荣誉出品胃肠专药「胃仙」,自问世以来,已享有数十年之光荣历史,治疗患者不可计数。「胃仙」功效之大,早已誉满全球。医药界权威一致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索拉唑肠溶片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