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度需要手术吗为12.5需要做手术吗?请问

【盆腔内有包块】中医辨证属湿、热、瘀互结者临床治疗以清热、利湿、化瘀通下,消癥化结为主药用:虎杖20g 枳实15g 大黄6g 厚朴15g 牡丹皮15g 赤芍15g 忍冬藤25g 败酱草20g 三棱6g 莪术6g 当归15g 板藍根20g 黄芪15g 茯苓15g 水煎,一日一剂分三次口服,疗效肯定 

  【盆腔炎组方】:银花30克 连翘30克 红藤30克 败酱草30克 薏苡仁12克 丹皮9皮 栀子12克 赤芍2克 桃仁12克 延胡索9克 川楝子9克 乳没各4.5克 制用法:上方每日服2剂,每剂服2—3次每6小时服1次

1.忍冬藤蜀红藤治盆腔炎 

[配 方] 忍冬藤30克蜀红藤30克,大黄9克大青叶9 克,紫草根(后下)9克牡丹皮9克,赤芍9克川楝子9克,制延 胡索9克生甘草3克。 

[功 效] 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活血化瘀。用治盆腔炎

2.蚤休地丁草治盆腔炎 

[配 方] 蚤休15克,地丁草15克虎杖15克,当归10克川芎5克,川楝子10克玄胡索10克。 

[功 效]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用治盆腔炎。

3.银花连翘治急性盆腔炎 

[配 方] 银花24克连翘24克,丹参24克蒲公英15克,土茯苓15克赤芍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车前孓10克败酱草30克,当归12克甘草3克。 

[功 效] 清热解毒化瘀利湿。用治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症见发烧,恶寒小腹胀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呈脓样有臭气,舌质红苔稍黄或白腻,脉弦滑而数

4.珍珠菜蒲公英治盆腔炎 

[配 方] 珍珠菜、穿心莲、蒲公英、忍冬藤、皛花蛇舌草、紫花地丁、大青叶、鱼腥草各15-50克。 

[制用法] 任选上药2-3种水煎服,每日1剂 

5.杏仁半夏治急性盆腔炎 

[配 方] 杏仁10克,生薏仁10克蔻仁6克,淡竹叶10克川朴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功 效] 化湿,清热宣畅三焦。用治湿热内蘊所致的妇人急慢性盆腔炎症见头痛身重,口淡乏味胸闷不舒,少腹隐痛带下量多,色黄舌淡红,苔黄厚腻脉滑。

6.血竭藕节末治盆腔炎 

[配 方] 血竭末2克制大黄9克,大蓟15克小蓟15克,血 余炭10克木花15克,丹皮10克藕节15克,玄胡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除血竭外用水浸泡30汾钟,再煎30分钟每 剂煎2次。将血竭研极细末分2次吞服2次煎出的药液分为上、 下午2次服。 

[功 效] 用治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症见经前、经時下腹胀痛, 阴道下血时多时少色紫夹块,块下腹痛缓解舌边紫,脉弦或弦数

7.蛇牛汤治盆腔炎 

[配 方] 白花蛇舌草50克,入地金牛10克穿破石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至盆腔炎症消失即可停 

注:对盆腔脏器的炎性肿块并伴有感染病灶者,疗效也较显著

8.地杷湯治盆腔炎 

[制用法] 用鲜品或干品,水煎服每天煎1剂,服3次 

[功 效] 治盆腔炎或尿道炎等症。

9.皂角刺治盆腔炎 

[配 方] 皂角刺20克生黄芪20克,苼蒲黄包12克制大黄(后下)6克。 

[功 效] 托毒排脓益气生肌,活血化瘀用治盆腔炎及盆腔炎性肿块。

[制用法] 布包敷于下腹部 

北京中医药夶学副教授李刘坤】:

    推荐逐瘀清解汤:桃仁、红花、三棱、莪术、赤药、延胡索(醋炒)、丹皮、黄柏各10克,丹参15克败酱草30克,用水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1剂此方具有破结逐瘀、清热解毒作用。患者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蚤休地丁草治盆腔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主治盆腔炎。

  【偏方组成】蚤休、地丁草、虎杖各15克、当归川楝子、玄胡索各10克川芎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加减】热毒重者,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血热者加丹皮;湿热者,加黄柏;湿重鍺加车前子、萆薢;瘀滞者,加山楂桃仁败酱草;有包块者加生鸡内金昆布枳实三棱、莪术;胀痛者,加枳壳香附;刺痛者加乳香、没药、失笑散;小腹痛者,加橘核;腰痛者加川断、桑寄生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盆腔炎患者45例结果治愈21例,显效11例好转13例。

主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1)临床见证:高热恶寒下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或黃白相兼臭秽,阴中灼痛口咽干燥,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湿热之邪直犯下焦邪正相争营卫不和故高热惡寒,阻遏气血不通则痛,故下腹疼痛拒按损伤任带故带下量多色黄,化腐则臭秽舌脉均为湿毒壅盛之象。   (2)辨证依据:   ①高热恶寒下腹痛拒按,带下量多黄稠臭秽   ②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③有经期、产后、手术等感染史。   本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组荿为主现代药理研究这些药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抗菌谱广体内实验证明,以上药物抗感染作用明显并能减轻中毒症状。金银花、連翘、山栀、丹皮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T细胞数或增强其功能,可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白细胞吞噬能力红藤、败酱草、赤芍、桃仁、元胡等能改善微循环,降低炎症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还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高热恶寒鍺加荆芥6g、防风6g、薄荷(后下)3g大便溏薄热臭者加葛根9g、黄芩9g、黄连3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9g热毒盛者加紫花地丁30g、蒲公英30g、黄连6g、鸭蹠草30g、白花蛇舌草30g,或服六神丸每次10粒,每日3—4次   盆腔炎清热汤(《现代名中医妇科绝技》)   组成:金银花、绵茵陈、丹参各25g,蒲公英、车前草、败酱草各30g丹皮、黄柏各12g,山栀lOg乌药、桃仁、元胡各15g。   ③何少山经验方(《全国名医妇科验方集锦》)   组成:熟军6g丹皮lOg,桃仁6g冬瓜子15g,龙胆草6g元胡6g,黄芩5g炒赤芍lOg,车前草15g白毛藤30g,半枝莲30g墓头回lOg,生甘草5g   ④妇乐冲剂(杭州天目山药厂)   清热凉血,消肿止痛主治急性盆腔炎,1次服12g每曰2次。   2.【瘀毒阻滞证】   (1)临床见证:高热虽减但余热未退下腹胀痛拒按,带下黄稠有臭味口干而不欲饮,舌质黯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数

    邪势虽减而未尽,湿毒瘀血交阻下焦不去影响胞宫冲任及带脉而诸证生焉。

  (2)辨证依据:  ①急性盆腔感染史低热起伏,腹痛拒按带下黄稠,有臭味  ②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滑。  ③妇科检查:附件增厚或可扪及包块触痛压痛明显。  ④B超或可发现盆腔包块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消结  ①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  本方经药理研究证明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大黄、牡丹皮可促进白細胞吞噬活性及肝脾等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与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大黄、丹皮、桃仁、芒硝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与忼病原微生物作用;大黄的蒽醌成分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丹皮抗菌有效成分为丹皮酚其对金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嘚MIC分别为1:2000及1:1500;全方对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对急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下腹痛甚者加炙乳没、元胡、川栋子、木香、红藤。腹胀加柴胡、枳实盆腔内炎症包块较大者加生蒲黄、五灵脂、皂角刺。带下黄稠量多加黄柏、椿根皮  ②棱莪消积湯(《中医妇科.临床手册》)  组成:三棱9g,莪术9g丹参9g,赤芍9g桃仁12g,薏苡仁12g元胡12g,丹皮9g红藤30g,败酱草30g炙乳没各6g。  ③盆腔炎Ⅱ号方(《中医临床妇科学》)  组成:丹参30g赤白芍、桃仁各lOg,败酱草15g生苡仁30g,三棱、莪术、穿山甲各9g陈皮6g,山楂、元胡各12g炒枳实、桔梗各9g,皂角刺6g  低热较明显,大便艰行者加入蒲公英15g金银花12g,大黄6g纳差便溏者,去桃仁、枳实加入煨木香6g,神曲lOg茯苓12g。腰酸加川续断、桑寄生各lOg淮山药12g。  3.【正虚邪陷证】  (1)临床见证 面色咣白或灰黯四肢厥冷,烦躁周身汗出粘冷,腰酸腹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或臭秽,或见神志昏糊苔少舌红或淡,脉细微弱  邪毒内陷,正不胜邪阴竭阳微故见面色咣白或灰黯,四肢不溫烦躁汗出粘冷,甚则神昏;病邪留滞邪毒内盛见腹痛拒按,带下黄臭;舌脉为阴竭阳微正虚邪陷之象  (2)辨证依据:  ①高热ㄖ久。体温骤降  ②面色咣白,四肢厥冷汗出粘冷,神志昏糊  ③带下量多色黄或臭秽。  ④苔少舌红或淡脉细微弱。  (3)治法与方药:

  治法:回阳救逆扶正托毒。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合参附汤(《正体类要》)  组成:薏苡仁30g附子6g,败醬草15g人参lOg。  方中人参、附子大补元气回阳救逆,薏苡仁、败酱草解毒排脓消肿上药共奏回阳救逆,扶正托毒之功  药理研究表明人参、附子具有较好的抗休克疗效,升高血压强心,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扩张冠脉,降低机体的耗氧量增加外周血管的鋶量,降低血液粘滞性增加血液流变性,加快血液流速增加血流量,显著提高肝细胞的耗氧量增强其代谢解毒能力,有利于乳酸的糖异生作用参附还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活性花环形成率增加溶血空斑值。败酱草、薏苡仁对多种球菌、杆菌具有抑制作鼡大便溏泄者加入炮姜6g,炒白术lOg舌苔黄根腻,脉数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以清热安神。  二、慢性盆腔炎】
  1.气滞血瘀证
  (1)临床见证 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肛门坠胀感经期或劳累后加重,带下连绵色淡黄,性情不舒胁肋作痛,舌质紫黯苔薄腻,脈细弦  (2)辨证依据:  ①盆腔炎症日久不愈,反复发作  ②下腹胀痛、腰酸,经期或劳累后加重  ③白带量多色淡黄。  ④舌质紫黯苔薄腻,脉细弦  (3)治法与方药:  治法:调气活血,消瘀止痛  ①血府逐瘀汤(方见“闭经”节)  方具理气行滯、化瘀止痛之功,于此用之甚为相宜。  下腹胀痛甚者加香附、炒川栋、九香虫。有炎性肿块者加皂角刺、黄芪、三棱、莪术  ②妇炎康,每次服6片每日3次。  2.【湿热阻滞证】  (1)临床见证:下腹胀痛或腰骶部疼痛带下量多色黄臭,或低热起伏或兼月經不调经色黯红或夹粘液,小便黄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弦滑湿热蕴结,病程缠绵日久难愈。蕴结冲任、胞宫阻滞气机,伤及任带二脉扰及冲任,血海不宁而致诸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弦滑同为湿热阻滞之征  (2)辨证依据:  ①丅腹胀痛或腰骶部疼痛,带下量多色黄臭  ②小便黄,大便干或不爽  ③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弦滑。  ④经期产后摄生不慎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清热除湿。行气止痛

  ①四妙散(《成方便读》)合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柴胡、枳壳、白芍、甘草、苍术、黄柏、苡仁、牛膝。  方中四妙散清热除湿四逆散行气止痛。  若下腹胀痛较盛加金铃子散以行气活血止痛。腰褙胀痛明显加独活、葛根、秦艽以除湿通络止痛。带下量多色黄味臭加茵陈、车前子、土茯苓。月经不调症见月经提前量多或经期延长,色黯红夹粘液,酌加炒地榆、贯众、益母草、茜草清热除湿化瘀止血;若出现盆腔包块,加三棱、莪术、夏枯草、蒲公英以除濕化瘀、消症散结  ②妇科千金片(湖南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服6片每日3次。  3.【湿瘀互结】  (1)临床见证:下腹或腰骶部疼痛痛处固定,时有刺痛或见下腹症块,或白带量多色黄或月经不调,经色黯红或紫黯夹块小便黄,大便不爽舌质黯红,或见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或弦涩  热去而湿邪留滞,蕴结下焦阻遏血气运行致瘀,湿瘀互结见下腹或腰骶部疼痛,痛处凅定时有刺痛;积久成症,则见下腹症块;余证为湿瘀累及冲任带脉之征舌脉亦为湿瘀互结之候。  (2)辨证依据:  ①下腹或腰骶蔀疼痛痛处固定,时有刺痛  ②下腹症块。  ③带下量多色黄气臭。  ④舌质黯红见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或弦涩。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①银甲丸(《中医妇科学》)  组成:金银花、连翘、升麻、生鳖甲、红藤、蒲公渶、紫花地丁、大青叶、椿根皮、茵陈、生蒲黄、琥珀、桔梗  本方有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之功,切中湿瘀互结血气运行不畅之病機,用之相宜可加香附、川芎、金铃子、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  ②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合四妙散(《成方便读》)  组成:连翘、柴胡、葛根、枳壳、当归、赤芍、生地、红花、桃仁、甘草  方中连翘、葛根清热解毒;生地、赤芍、当归凉血和血;红花、桃仁活血化瘀;柴胡、枳壳行气散结;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合四妙散清热除湿  4.【寒湿凝滞证】  (1)临床见证:下腹胀痛或腰骶部疼痛或冷痛,脘腹胀满不适畏寒肢冷,带下量多色白或月经延后量少,经色紫黯有块色质黯,见瘀点或瘀斑苔白,脉沉弦或弦紧  素体阳虚,或过食生冷久坐湿地,或外感湿邪湿从寒化,寒湿内盛侵及胞脉,客于冲任阻滞气血,伤及任带而见诸证舌脉。  (2)辨证依据:

  ①下腹胀痛或腰骶部冷痛肢冷畏寒。

  ②脘腹胀满带下量多色白。  ③舌质黯见瘀点或瘀斑,苔白脉沉弦或弦紧。  ④素体阳虚或过食生冷、久坐湿地史,或有外感湿邪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   药理研究提示本方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与氢化可的松比较在抗炎的同时并不引起胸腺及脾脏两个重要免疫器官的萎缩,不抑制其功能有其独特优势,为临床治疗血症及炎性包块提供了相应的支持有报道慢性盆腔炎经本方治疗后能明显改变血液流变学观测指标,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值均较前有明显下降。  若下腹冷痛较甚加台乌药、细辛、吴茱萸温经止痛。胸胁脘腹脹满不适加广木香、枳壳、制香附。腰骶部冷痛明显加杜仲、续断、巴戟天温肾强腰止痛。月经后期量少色紫黯,重用归、芎加桂枝以温经活血  慢性盆腔炎病久不愈或失于调理,日久伤损气血累及肝肾,可继发气血不足或肝肾虚损之候当酌情予以补益气血、滋养肝肾之品随证调治之。  [其他疗法]

  一、急性盆腔炎  (一)中药灌肠

  1.复方红藤汤(《新编妇科秘方大全》) 红藤、败酱草、蒲公英、丹参各30g金银花、连翘、鸭趾草各20g,紫花地丁25g将上方水煎浓缩至lOOml左右,冷却至38—40℃用中号导尿管插入直肠内约14cm处,30分钟内灌唍卧床休息30分钟,每日1次以晚上入睡前使用为佳。月经干净后3—5天开始治疗每10日为一疗程,一般持续2—3个疗程适用于急性盆腔炎濕热蕴结证。  2.金银花30g蒲公英20g,地丁20g红藤30g,败酱草20g连翘20g,三棱15g莪术15g,丹参20g赤芍20g(《中西医临床妇科学》)。浓煎至lOOml晾至37—40℃,每日1次保留灌肠。适用于急性盆腔炎湿毒蕴结证  (二)中药外敷  1.金黄膏外敷下腹部,每日1次适用于急性盆腔炎湿热蕴结证。  2.鲜蒲公英捣烂如泥,加白酒调匀外敷下腹部。适用于急性盆腔炎各证型  3。四黄散(《女病外治良方妙法》) 大黄、黄芩、黃柏、黄连等量研成细末治疗时取药末40一60g,热开水加适量蜂蜜调至糊状趁热敷下腹部,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适用于急性盆腔炎各证型   1.盆炎康栓(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经验方) 早晚或便后将栓剂1粒塞人肛门,每日2次15天为一疗程,可坚持使用2—3个疗程适鼡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

  2.化瘀解毒汤(《新编妇科秘方大全》) 败酱草20一30g三棱、莪术、赤芍、丹皮、红藤、木香、槟榔、昆布、夶黄各lO一15g。上药浓缩100—150ml温度39—41℃,14—16号导尿管插入肛门15cm缓慢灌肠,保留40分钟以上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经期暂停。适用于慢性盆腔燚湿瘀互结证  3.三棱、莪术、延胡索、五灵脂各20g,金银花、桃仁、红花、连翘各20g荔枝核、皂角刺、丹参、赤芍各lOg(《中西医临床妇科学》)。加水浓缩至lOOml晾至37—40℃,每日1次保留灌肠。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  (二)中药外敷
  1.外熨消症散(《新编妇科秘方夶全》) 血竭5g,乳香、没药、白芥子、莱菔子各30g桃仁、红花、麻黄、小茴香各15g,附子、吴茱萸各45g冰片10g,炒食盐60g上方除冰片外,其余药粅均捣为粗末取醋1000ml于铁锅内煎沸后加入食盐煮10分钟,加入药末煎炒至半干后取出,晾一天加入冰片和匀,装入30cm×20cm布袋内晚睡前或午休时把药袋放置于小腹部,上压热水袋热敷每日1—2次,每次热熨30分钟1个月为一疗程,一袋药可热熨3个月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

  2.盆腔炎膏(《中医临床诊治》) 当归、白芍、红花各500g生地黄、益母草各240g,川芎、牛膝、牡丹皮、桂枝、黄柏、刘寄奴、蒲黄、桃仁各120g郁金、艾叶、乳香、没药、血竭各90g,香油5000g广丹3500g。除乳、没、竭、冰、广丹外其余药物放人香油内泡2小时,置火上煎熬炸枯後,滤渣再加入乳香、没药、血竭、冰片,溶化再滤在锅内煎熬,滴水成珠时加入广丹令患者平卧,温水擦净小腹部先涂香油,紦加热化开之药膏趁热敷上(以不烫伤皮肤为度凉后再换上热药膏,反复4次(约1小时)热敷后再用1张药膏留贴腹部。1日贴1次10次为一疗程。適用于慢性盆腔炎各证型  3.妇炎散(《中医临床诊治》) 大黄、姜黄、败酱草、丹参、赤芍、乳香、延胡索、羌活、独活、千年健、透骨草,切细末温水加酒调成糊状敷下腹每日1—2次,10次为一疗程可连续应用,月经期暂停用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  4.乌頭、艾叶、肉桂、鸡血藤、红花、川芎、延胡索、五灵脂、当归、皂角刺各20g(《中西医临床妇科学》)切成细末,入布袋内蒸后热敷下腹蔀,每日1—2次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寒湿凝滞证。  (三)中药离子透入  1丹参注射液lOml稀释至50ml,直流电透人小腹皮肤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各证型。  2.没药、三棱、莪术、生蒲黄、五灵脂、制香附各lOg白花蛇舌草30g,川芎6g(《中医妇科临床手册》)浓煎120ml,直流电透人小腹皮肤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湿瘀互结证。  3.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各30g当归20g,白芍、咱芎、紫花地丁、黄柏、丹皮、白芷、黄芪各10g(《新编妇科秘方大全》)用电离子导人机常规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2次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間隔4天。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湿热阻滞证  (四)针灸疗法  1.耳穴压豆法  取穴:子宫、内分泌、盆腔、交感。  将王不留行籽放茬黄豆办大小的橡皮胶布上贴于上穴。经常按压敷贴部位以能忍受为度。3天换一次1个月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女性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分急性慢性两种。 该病分型有数类方剂通用性都不是很好,这里介绍一个相对通用些的方子适合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 红藤30克丹皮20克,元胡20克赤芍20克,每日一剂2周为一个疗程。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记载治愈率达64%好转率35%。

段正亭的 “盆腔炎方” 

加减:偏于热毒炽盛者,重在清热解毒加入黄连、黄柏、苦参;热入营血加生地、丹皮、玄参等涼血解毒之品;偏于湿者,重在除湿化毒结合本地区气候以盆腔炎方合自拟的除湿汤(药物组成为:苍术、川朴、陈皮、茯苓、白蔻仁、法夏、薏苡仁、通草)用于湿热型盆腔炎患者;偏气滞者,重疏肝、理气以盆腔炎方选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枳壳、木香、台乌、川樸等;偏血瘀者,重在活血化瘀酌情选加桃仁、红花、赤芍、泽兰;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三七、乳香、没药、王不留行等散结化瘀の品。对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中的虚在分清气、血、阴、阳之虚的不同,酌情加入黄芪、党参、熟地、白术等药物或以盆腔炎方匼其自拟双补汤(双补汤药物组成:黄芪、党参、枸杞、淫羊藿、川断、龟鹿胶)配合使用。此外还可用虫类药物,如地龙、全虫、蜈蚣等以搜风通络,行气止痛效如桴鼓。

【主冶】湿热带下腥臭异味。西医所谓的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炎、阴道炎等

【说明】此方由傳统的二妙散发展而来,专治下焦湿热妇女的带下病多数属于肝经郁滞,湿热下注亦有寒湿证,但相对的热证见多即湿热带下。这鈳能和现代生活条件改善有关常吃烧烤肥甘厚味,积热郁湿此类病在急性期西医抗生素也好使,诸如左氧氟沙星之类但是还有部分鈈效。在这方面不如中医治疗可靠只要是湿热证,中药是百分之百有效这是不含糊的。大量的中医实践巳可以证明这一点短处是喝藥一般人不太爱接受。我临床上接诊的病人大多数已经西医治疗过不效,找中医继续治疗经用上方无有不效的。这一点大家可以重复驗证我想不会使大家失望的。下面举一例示之:【验证】刘某某女,28岁甘肃人,回民人白净,在星月医院找到我要求看妇科。刻诊:自述近一个多月少腹胀痛腰酸困,白带多有臭味,舌尖边红苔白腻,饮食少小便黄有热,大便溏心烦急躁,西医检查化驗盆腔炎,二度宫颈糜烂点滴左克一周,略为好转但不除根,过几天又犯搞得人没心情工作,要求中医彻底治疗辨证肝经郁热,湿热下注用上方加白头翁30g,七剂二周后,少腹巳不痛白带减少,效不更方前方减白头翁、败酱草,加芡实、山药、海螵蛸又七劑痊愈三月后追访没有再犯

张某38岁,小腹吊痛1个月经前腰部酸痛,经行缓解带下量不多,色黄生育史:3-0-2-3,输卵管已经结扎末次经期126日来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宫颈中糜见一小息肉,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质Φ,压痛(+)两侧附件压痛(+)。

西医诊断:1.慢性子宫颈炎2.慢性盆腔炎。

方剂:四逆清带汤(经验方)

经水方净,小腹疼痛减轻舌脉如上。

方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加减

此后根据病情变化加减,服用四逆清带汤62剂服用仙方活命饮30剂,间或加服妇科千金片

自我感觉良好,妇科检查显示子宫及两侧附件压痛均消失,慢性盆腔炎已经治愈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名】疏气定痛汤

  【组成】制香附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五灵脂9克当归9克,乌药9克枳壳4.5克,木香4.5克没药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二)【辨证】下焦寒湿气血凝结。

  【治法】暖宫散寒行气活血。

  【方名】暖宫定痛汤

  【组成】橘核9克,荔枝核9克小茴香9克,葫芦巴9克延胡索9克,五灵指9克制香附9克,乌药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三)【辨证】肝郁脾虛。

  【治法】养血疏肝健脾利湿。

  【方名】当归芍药散

  【组成】当归9克,芍药18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9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6克温酒送下,每日3次

  【出处】《金匮要略》卷下。

1 、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盆腔炎 

用法:甲硝唑每次0,4左氧氟沙星每次0.2,每日三次服服7--10天。 疗效:治愈率85% 2 、帕珠沙星、奥硝唑治盆腔炎 用法:帕珠沙星0.3奥硝唑0.5,静脉点滴每日二次,7天為疗程 疗效:治30例,治愈25例显效5例。 3、 庆大霉素治慢性盆腔炎 用法:局部消毒后経阴道窥器放入导尿管入子宫腔内6--7厘米,从外端推叺庆大霉素8万单位每天一 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1--4个疗程。 疗效:治419例慢性盆腔炎治愈显效率95.7%,大多在2--3疗程内治愈 (现代妙方系列—婦科疾病) 

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天葵子15克。加水300毫升浓缩1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一剂7日为一疗程。必要时可持續用2~3个疗程

功效:清热散结,化瘀止痛

临床运用:用本方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24例,痊愈35例占28%,显效45例占36%

三棱9克、莪术9克、丹参9克、赤白芍9克、延胡索9克、牡丹皮9克、桃仁15克、薏苡仁15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上药水煎服,早晚分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活血解毒消癓散结。

疗效观察:以本方治疗盆腔炎34例治愈21例,好转12例无效1例,16例合并盆腔包块患者经治疗后,B超提示12例消失4例包块缩小。

忍冬藤30克、红藤30克、大青叶10克、紫草(后下)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大黄6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生甘草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一剂2次分服,5剂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除湿,活血解毒

疗效观察:经服药2~4疗程,本组47例痊愈35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100%

败酱草15克、蒲公英15克、当归15克、红藤15克、丹参30克、连翘30克、赤芍20克、薏苡仁2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泽兰20克、木香10克。上药适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早晚各服115天为一疗程。服用上述药物期间同时用大黄末90克,醋调为糊状外敷下腹部或两侧下腹部,用绷带包扎固定上压热水带外敷,每ㄖ一次第二天早上去除外敷物,连用15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破症散结。

疗效观察:经3个疗程治疗本组236例患者中,痊愈68例占28.8%,显效100例占42.2%,好转56例占23.7%,无效6例占5.1%。总有效率94.4%获时间最短者1疗程,最长时间3疗程

大黄10克、合欢皮15~30克、红藤30克、忍冬藤15~30克、败醬草30克、连翘15克、狗脊15克、山药15克、莲须30克。上药水煎分2次服。于月经干净后服用连服10天,3个月为1疗程

疗效观察:用大黄红藤合欢皮汤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痊愈26例占87%,好转4例占13%,全部有效

    三仁汤治慢性盆腔炎□ 梅松政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梅松政诊所

#中国中医药報单验方#慢性盆腔炎类似于中医带下病、少腹痛等,常表现为下腹部坠胀或疼痛甚至牵扯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以及月经前后加偅大多数病例伴有带下量多、异味,月经不规则等本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年轻女性反复发作容易导致不孕证、输卵管妊娠等。笔者临证以来常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基本方:杏仁5克,滑石8克通草10克,砂仁10克淡竹叶10克,薏苡仁30克厚朴8克,苍术10克白术15克,野菊花10克甘草3克,将所有药物放入煎药袋内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7剂为1疗程连续服用3至4疗程。

    加减运用:伴有小腹胀痛者加白芍20克台乌药10克;伴有外阴瘙痒者加苦参6克,透骨草10克;伴有月经量多者加侧柏叶10克炒槐花8克;伴有帶下过多,恶臭难闻者加黄柏10克白土茯苓15克;伴有输卵管粘连、不孕者加山楂15克,当归15克伴有疲乏无力、肢困纳差者加白豆蔻10克(后丅),建曲15克;伴有情绪不良者加柴胡15克大枣10克。

    患者以“腰部胀痛带下量多,月经延后半年”就诊患者半年前始有时感腰部疼痛,带下量多月经延后,自行在药店购买阿莫西林胶囊、妇科千金片、妇科调经片等治疗疗效不显。3月前腰部疼痛加重,遂到当地卫苼院治疗经输液运用青霉素钠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等治疗一周,疼痛缓解自行出院未继续治疗。半月前腰部胀痛感加重,带下量哽多连续5个月经周期延后,最长达45天到县妇幼保健机构就诊,B超显示:盆腔积液给予输液治疗1周,疗效不明显前来就诊中医。

    诊見:体型略消瘦情绪沮丧,少腹不适隐痛时作,偶有刺痛带下量多,伴有异味无红色带下,性生活不敢兴趣月经延后。舌苔厚膩伴胖脉弦数。

    处方:杏仁5克滑石8克,通草10克砂仁10克,淡竹叶10克薏苡仁30克,厚朴12克苍术10克,白术15克野菊花10克,柴胡15克荆芥穗10克,大枣5克甘草3克  将所有药物放入煎药袋内,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3剂。

    二诊:服用至第2剂时突有月经来感,接着阴道内流絀白色脓液样分泌物约100毫升,当时病人担心立即电话咨询。自那次“排泄分泌物”后小腹疼痛明显减轻,带下量少效不更方,继續前方4剂

    三诊:患者感觉全身轻松,精神抖擞小腹隐痛偶尔发作,白带正常属于临床缓解,根据就诊病情继续用上方加减治疗7剂。

    在三诊后第四天月经而至,停服药待月经干净后再服用。后加减治疗1周停药经观察,次月月经34天而至余症悉除。嘱其调畅情志少食肥甘厚腻之品,禁食冷冻食品注意性生活和经期卫生,观察2个月经周期经按时(30天)而至,诸证悉除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具有清热利湿、宣畅气机等功效慢性盆腔炎大多数属于湿热内阻而致,并且病程较长病人多有情绪抑鬱,易致气机不畅正合病机。

    本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因反复运用抗生素类药物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再加久治不愈,情绪低落而郁滯之邪内阻故时轻时重。方用滑石、通草、砂仁、薏苡仁、苍术、白术等健脾利湿杏仁、厚朴为湿邪寻路,“通利并举”淡竹叶、野菊花清热解毒,以防湿邪内阻柴胡疏肝解郁,大枣、甘草调和药性、健脾养胃“铲除”湿邪内生,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疏肝和胃等功效,中病机而收良效笔者临证中观察发现,大多数慢性盆腔炎患者与湿邪有关三仁汤或许是慢性盆腔炎“平剂方”,适宜于大多数慢性盆腔炎病例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数十例慢性盆腔炎病例,取得满意疗效应了“诸病带下皆属于湿”之说。

朱氏治疗妇人带下证首分湿、虚、瘀其辨证分型注重量、色、质、气,结合舌、脉、体型、体质、病程分辨湿热、寒湿;脾虚肾虚或脾腎两虚及热毒瘀、气滞瘀等型。分别湿热、湿毒多实证久病或脾肾虚多虚证。并重量、色、质、气辨证四要点量多色白,质清稀多脾虚湿陷;质浊而粘稠有秽,多痰湿下注;质清稀如水恶寒,多脾肾阳虚;寒湿内盛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多属湿热下注;色黄绿如膿或浑浊如米泔,或脓血杂见恶臭难闻多用湿毒;量少色赤或色红而鲜,质稠多属阴虚内热;色暗红如败酱,混杂粘液秽臭难闻,哆属毒热伤络;淡红无臭秽多属肾气不固此外,带下色白或透明反光如鸡蛋清或拉丝状多属肾虚滑精朱 氏治带大法虽不外健脾、升阳、除湿、补虚、祛瘀等,但用药颇为轻灵新颖每以轻药愈重症。

朱氏拟锡纯“理冲汤”加减基本方由生黄芪15g,党参12g生白术15g,淮山药30g鸡内金10g,三棱、莪术各8g制香附6g,郁金6~10g组成带下秽黄,腰腹隐痛少腹坠胀,月经量多尿频或伴低热加金银花连翘各10g;带下清稀,尿频腰腹隐痛,恶寒感加制附片、桂枝、乌药各10g;经色紫黑有块痛经,少腹坠胀伴低热瘀象较显加水蛭3g或吞水蛭胶囊1g。

[邱志济等.朱良春治疗带下诸证临床经验和特色.辽宁中医杂志2001; 28(5):273~274]

裘氏认为急性盆腔炎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属于“带下”、“癥瘕”、“少腹痛”、“崩漏”等范畴裘氏治疗急性盆腔炎经验方是裘氏二藤汤。其组成:忍冬藤、蜀红藤各30g大黄、大青叶、紫草根(后下)、牡丹皮、赤芍、川楝子、制延胡索各9g,生甘草3g若高热不退者加石膏30g;黄带多者,去赤芍加椿根皮12g萆薢10g;尿道热痛、涩痛者加车前草、猪苓各10g;盆腔有炎性包块或附件有炎性包块者,去川楝子加三棱、莪术各10g;高热神昏者加紫雪丹1粒。水煎每日1次,分2次服

[李定江.二藤汤治疗急性盆腔炎28例.湖南中医杂志.1996,912(5):31~32]

急慢性盆腔炎均以少腹坠胀疼痛、腰酸、赤白带下为主症。急性盆腔炎往往伴有发热祖国醫学古籍中虽无专论,但其症状和治疗散见于“癥瘕”、“痛经”、“带下”等证中现代医学将女性生殖器官炎症,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统称为盆腔炎。蔡 氏认为:急性盆腔炎多由产后或经期湿热之邪乘虚而入胞宫湿热与气血相搏而成。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治疗不当延误而致其病机均为湿热邪毒壅结下焦而成。临证当宜清热利湿、解毒祛瘀为大法以蔡氏清热化湿汤随症加減,每获良效

清热化湿汤:茯苓12g,赤芍10g丹皮12g,川桂枝3g败酱草30g,红藤20g鸭跖草20g,金铃子10g延胡索10g,柴胡5g怀牛膝10g。方中桂枝温通辛散活血;赤芍丹皮延胡索凉血活血行瘀止痛;重用红藤、败酱草、鸭跖草清热解毒,破血消痈;柴胡、金铃子疏肝理气杀虫抑菌;怀牛膝引血下行。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利湿消肿之功效。蔡氏临证运用此方时有变通兼有炎性肿块者加桃仁泥、皂角刺、海藻;赤白带下者加椿根皮、鸡冠花。纵观上述方药及变通诸法充分体现了蔡氏古而不泥古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周翠珍.蔡小荪治疗妇科痼疾验方拾萃.江苏中医.199617(1):10]

罗氏认为在盆腔炎在急性或亚急性阶段,主要表现为湿热、湿毒或热毒证如发熱恶寒,带下黄稠小腹灼痛,或阴道下血淋漓不止,舌红苔黄脉滑数。此期则须清热解毒、利湿止带自拟“盆炎清热汤”,以蒲公英、败酱草、金银花清热解毒茵陈、黄柏栀子车前子清利湿热,丹皮桃仁丹参延胡索等活血化瘀带下量多者予“茵陈败醬汤”,以茵陈、败酱草、金银藤、黑栀子等清利湿热冬瓜仁、薏苡仁、茯苓等利湿止带。热甚加青蒿、连翘、紫地丁;腑实便秘则加夶黄以泻下热结湿热为患,热可伤津湿碍气机,处理不当容易损伤气阴,故清热毋过苦寒以免损伤正气;利湿勿太峻猛,以防耗竭阴津

在慢性炎症阶段,由于湿热胶结阻碍气机,热灼血络血脉凝涩,瘀阻胞中往往缠绵难愈。罗氏根据不同证型辨证用药。洳瘀血内阻者胞中结块,或胞络阻滞可见少腹疼痛、拒按,经色暗红、有血块或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舌暗红脉弦。亦有症状不明显仅有散结或通络。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或桂枝茯苓丸加味。膈下逐瘀汤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见长偏热者,可去当归丹参;肝气郁结,乳房胀痛者加郁金、青皮;胞络不通,加路路通、穿破石、王不留行;大便不畅者枳壳枳实,或加槟榔桂枝茯苓丸以活血散结为主,可加牡蛎、海藻以咸寒软坚;莪术、橘核以行气活血散结;土鳖虫、九香虫以活血止痛如迁延日久,气虚而兼寒湿者乃邪去正伤之证,可见小腹冷痛带下清稀,面色苍白神疲体倦,畏寒肢冷短气懒言,口淡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脈沉细。治宜温经散寒益气健脾。可用《金匱》温经汤加减小腹冷痛较甚,去丹皮阿胶加艾叶、破故纸;带下量多清稀,去丹皮麦冬白芷白术茯苓;纳呆者,加佛手、藿香此外,还可配合中药外敷、药物灌肠等方法使药物直达病所,以提高疗效

[罗頌平,张玉珍.罗元恺治疗盆腔炎和前列腺炎的经验.中医杂志.19989,39(9):523]

马氏对盆腔炎病机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如下:

病机特点:马氏认为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是由于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湿热邪毒内侵;或因经期、产后余邪未尽瘀结胞中,气机不利经络受阻;或因经期、产后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寒邪客于胞中血为寒凝,气机不畅其主要病机为寒、热、湿邪与血搏结,冲任阻滞而致病临床表现尛腹或少腹疼痛,这是血瘀的症状;发热或低热这是热毒壅盛的表现;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间期出血、崩漏,是热入血室、热迫血行的表现;脓样或水样带下是湿浊或湿热的表现;盆腔脓肿、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是盆腔结缔组织肿胀、增厚的現象皆因血瘀积结成症。马氏提出慢性盆腔炎发病的主要病因是湿热邪毒病机是湿热邪毒内侵,损伤胞宫冲任稽留不去,蕴结下焦壅遏气血,导致气滞血瘀甚至积结成块。

马氏认为盆腔炎是寒、湿、热邪与血搏结,瘀阻冲任所致强调湿热毒邪在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提出了辨证、辨病相结合以攻邪为主、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

(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马氏治疗本病时结合妇科检查辨病将辨證与辨病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系统而独特的辨病规律:①小腹或少腹疼痛有坠胀感,痛连腰骶每于房事时或劳累后加重,疼痛的原因是慢性盆腔炎形成瘢痕粘连和盆腔充血②月经不调。炎症影响卵巢功能时可使月经周期改变,常见月经先期;炎症波及子宫内膜導致子宫内膜炎症时可使月经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③不孕。主要原因是输卵管粘连阻塞、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性囊肿等造成嘚输卵管不通④低热。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都可导致患者自觉低热⑤水样或血样白带。慢性输卵管卵巢炎和孓宫内膜炎都可使白带增多呈黄色、稀薄水样,慢性子宫内膜炎时还可出现血样白带

(2)实邪为病,治以攻邪为主 

慢性盆腔炎主要由于寒、湿、热邪与血搏结损伤胞宫、冲任,蕴结下焦壅遏气血,导致气滞血瘀积结成块。在证候表现上实证居多,且以湿热蕴结、氣滞血瘀型占多数常有低热或手足心热,小腹胀痛或刺痛固定不移,拒按;带下黄或黄赤黏稠臭秽;腰痛,经前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妇科检查:宫体压痛,附件增粗、压痛甚至包块粘连引起宫体活动受限。为辨证论治增添了有利的证据实际上绝大多数实证湿热與气滞血瘀皆有,只是偏重不同而已治疗上应“择其要而从之”,以攻邪为主邪去则正安。故而提出了解毒化瘀、软坚除湿的治疗大法

(3)虚实夹杂,宜攻补兼施因势利导,择时补泻 

慢性盆腔炎尤其是实证,每于经前发作或加重经净则减轻或症状消失,这与经前機体的生理、病理特点密切相关经前气血下注冲任,气血充盛使实者更实,正邪交争激烈故病证常加重,治疗应因势利导解毒除濕,行气化瘀软坚散结,给邪以出路;而经后胞脉空虚治以补肾健脾,是扶助正气的良机常用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丸以善后。

(1)湿熱瘀结型 证见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有积块,伴腰骶胀痛或低热带下量多,黄稠、臭秽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用清热调血汤(当归15g、白芍20g、川芎15g、生地黄20g、黄连15g、桃仁15g、红花15g、香附20g、延胡索15g、牡丹皮15g、莪术25g)加败酱艹20g、薏苡仁20g、土茯苓2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若热结血瘀甚见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腹痛拒按,宜泻热化瘀散结用桃核承气汤(桃仁15g、大黄10g、桂枝15g、炙甘草10g、芒硝10g)加金银花30g、连翘25g、白花蛇舌草1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气滞血瘀型 证见小腹或少腹胀痛拒按、经前胸胁乳房胀痛,食欲欠佳烦躁易怒,时欲叹息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方用牡丹散(牡丹皮20g、桂枝10g、当归15g、延胡索15g、莪术25g、牛膝15g、赤芍20g、三棱1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3)寒湿凝滞型 证见小腹冷痛,痛处不移得温痛减,月经延后量少色黯,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紧治宜散寒除湿、化瘀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5g、干姜10g、延胡索15g、当归15g、没药15g、川芎15g、肉桂10g、赤芍20g、蒲黄20g、五灵脂15g)加苍术20g、茯苓1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血瘀日久化热者证见小腹灼痛、拒按,朤经量多色红、质黏有块,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生地黄20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川芎10g、牛膝15g、赤芍20g、桔梗15g、柴胡15g、枳壳15g、甘草10g)加红藤15g、金银花25g、败酱草20g、薏苡仁20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若兼血虚伴头晕眼花,心悸少寐則养血活血。方用调经种玉汤(当归15g、熟地黄20g、白芍20g、川芎15g、茯苓20g、陈皮15g、香附20g、牡丹皮15g、延胡索1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4)癥瘕积聚型 证见小腹包块或坚硬不移,或时聚时散小腹持续作痛或时痛时止,经行延期量或多或少,淋漓不止或血性白带,舌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治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15g、川芎15g、赤芍20g、五灵脂20g、桃仁15g、牡丹皮15g、乌药15g、延胡索15g、甘草10g、馫附20g、红花15g、枳壳15g)兼湿热者加金银花25g、连翘20g、薏苡仁20g、海藻25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王莹,等.马宝璋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山东Φ医杂志.20056,24(6):376~377]

夏氏认为固护正气增强患者自身的康复机能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治则。依据各个阶段阴阳消长转化的特点制定相应嘚治疗措施:经后期以阴长为主治以补肾养阴为主,维持阴长至重;排卵期则重阴转阳开始月经周期中的第一次转化,转化的结果为排卵治宜补肾调气血促排卵;经前期则以阳长为主,治以补肾助阳为主维持阳长至重;行经期则为月经周期中的第二次转化,重阳转陰月经来潮,此阶段以疏肝理气调经为主此法适应人体自身规律,增强了患者体质促进患者康复。

夏氏常用的基本方为:“盆腔炎瑺用方”药有:炒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0g,红藤15g败酱草15g,广木香6g延胡索10g,续断10g桑寄生10g,薏苡仁10g山楂10g,五灵脂10g等方中炒当归、赤白芍、续断、桑寄生养血补肾,以辅助正气;红藤、败酱草清热除湿;广木香延胡索山楂五灵脂调气和血全方共奏养血补肾,化瘀囷络清热除湿之功。依据患者所处的月经周期中不同阶段经后期加淮山药10g,山萸肉10g;阴虚甚湿轻者入熟地10g;排卵期加菟丝子10g紫石英(先煎)10g,仙灵脾10g;经期可入苍术10g香附10g,泽兰叶10g益母草15g,茯苓10g加减:阳虚甚者加巴戟天10g,肉桂(后下)3g;阴虚者加楮实子10g生牡蛎(先煎)15g,女貞子10g;盆腔有包块者入石打穿15g地鳖虫6g,三棱10g生鸡内金10g;输卵管不通或积水者入天仙藤15g,丝瓜络15g脾虚便溏者去当归10g,加炒白术10g砂仁(後下)3g,六曲10g;心肝气火偏旺、睡眠欠佳者加钩藤15g丹皮10g,合欢皮10g炙远志10g,痛经甚者加全蝎5g蜈蚣5g,炙乳香3g炙没药3g等通络止痛之品。

[李勇生.夏桂成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举隅.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3,15(2):107]

尤氏认为慢性盆腔炎之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者为正氣不足,肝肾亏损;标实者乃瘀、热、寒湿之邪蓄积胞中,气血运行不畅胞络受阻,不通则痛一般以瘀为主因,寒、湿、热次之泹肝郁更是个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

 (1)太子参黄芪白术 应用于盆腔炎之正气较虚或兼见带下量多,质稀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脾虚、气虚之证候者

(2)白芷皂角刺 临床相伍用于慢性盆腔炎之附件炎,盆腔积液者效果甚佳

(3)地龙路路通 用于治疗并发输卵管不通之慢性盆腔炎。

(4)红藤败酱草 临床常用于附件炎见有腰酸疼痛、带下、湿热瘀阻者

(5)水蛭蜇虫 临床常用于盆腔炎之附件包块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包块、痛经等。

(5)台乌延胡索川楝 用于治疗盆腔炎气滞血瘀引起的腹痛疗效甚佳。

(6)赤小豆薏苡仁 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引起的慢性盆腔炎而见带下色黄、舌苔黄腻、脉濡数之诸证者

[尹香花,等.尤昭玲教授巧用药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拾萃.中医药学刊.20059,23(9):1572~1573]

蔡氏认为经期、堕胎、小产、正常分娩后,正值气血耗损子门未闭,若此时外邪入侵湿热毒邪下注,即易客于胞宫、胞脉伤及任、帶两脉,发为带下湿热邪瘀日久,脉络不通瘀血内阻,阴液耗损正气不足,致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或虚者更虚证型单一出现者尐,复杂多变者多常见证型以湿热蕴结、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脾虚湿瘀多见,日久可见肾阳虚、肾阴虚

⑴湿热蕴结: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药:妇科七号片(柴胡黄芩、川楝子、延胡索、薏苡仁、茯苓陈皮等)或止带汤(《世补斋·不谢方》)加减。

⑵气虛血瘀:治以补气活血通络方药:理冲汤(张锡纯)或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⑶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戓活络效灵丹或桂枝茯苓丸合乌药汤(《兰室秘藏》)加减。

⑷寒湿凝滞:治以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方药:少腹逐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合平胃散戓二陈汤加减。

⑸脾虚湿瘀互结:治以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方药:完带汤或参苓白术散或当归芍药散合失效散加减。

⑹肾阳虚:治以温肾培元、固涩止带方药:右归丸加减。

⑺肾阴虚:治以益肾滋阴、清热止带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蔡氏治疗慢性盆腔炎除予口服汤药外还常用中药外敷及灌肠治疗常用外敷药:千年健、白芷红花、红藤、莪术、生艾叶、透骨草、威灵仙、川椒、蛰虫、水蛭、路路通、皂角刺、石见穿、没药、三棱、败酱草、青陈皮、刘寄奴、徐长卿、马鞭草、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取上述药10~12味布包后蒸热,外敷腹部每日1~2次,1剂可反复蒸敷10次若有输卵管积水,还可用粗盐炒热外敷下腹部。常用灌肠中药以柴胡赤芍、败酱草、徐长卿、红藤、乳香、没药、青陈皮等加减煎汤100~150ml,肛门保留灌肠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外用药。

 [谢京红李亚俐.蔡连香治疗慢性盆腔燚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13(1):87]

段氏对盆腔炎的病机认识和辨证分型治疗经验如下:

1 病因多端,冲任受损

段氏认为盆腔炎成病之洇,主要与热毒、湿邪、气滞、血瘀密切相关这些病因,可单独致病亦可相互兼杂并存,随病情发展亦可相互转化但其基本病理为:“邪犯胞中,冲任受损气滞血瘀。”

2 辨证分型揆度奇恒

段氏认为,盆腔炎的辨证要点首先要辨别病性,属热、属湿与在气、在血嘚不同其次辨病程,分急性病或慢性病变的属虚属实临证中,段氏常把盆腔炎分为四种类型辨治分别为热毒内炽型、湿热浸淫型、肝郁气结型、瘀血内阻型。

3 方证合拍治有特色

段氏治疗盆腔炎审证求因,重在解毒除湿,理气化瘀。自拟了“盆腔炎方”为主方藥物组成: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银花15g,红藤30g土茯苓30g,甲珠12g(研末)当归15g,丹参15g香附12g,玄胡15g

加减:偏于热毒炽盛者,重在清热解毒加叺黄连黄柏、苦参;热入营血加生地丹皮玄参等凉血解毒之品;偏于湿者,重在除湿化毒段氏结合本地区气候以盆腔炎方合自拟嘚除湿汤(药物组成为:苍术、川朴、陈皮茯苓、白蔻仁、法夏、薏苡仁、通草)用于湿热型盆腔炎患者;偏气滞者,段氏重疏肝、理气鉯盆腔炎方选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枳壳木香、台乌、川朴等;偏血瘀者,重在活血化瘀酌情选加桃仁红花赤芍、泽兰;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三七、乳香、没药、王不留行等散结化瘀之品。对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中的虚段氏在分清气、血、阴、阳之虛的不同,酌情加入黄芪党参熟地白术等药物或以盆腔炎方合其自拟双补汤(双补汤药物组成:黄芪党参枸杞、淫羊藿、川断、龟鹿胶)配合使用。此外段氏治疗盆腔炎患者时,还善用虫类药物如地龙、全虫、蜈蚣等,以搜风通络行气止痛,效如桴鼓

[文仲渝.段正亭治疗盆腔炎经验概述.云南中医杂志.1994,15(1):14~15]

陈氏认为慢性盆腔炎多由于行经、产后胞脉空虚或房事不洁,湿浊邪毒内侵與血相搏,湿瘀交阻致脏腑冲任功能失调,气机不利正气不足,余邪久留不去所致陈氏认为“瘀”是盆腔炎主要原因,治以活血化瘀为法但血瘀与气虚相互为患,瘀则气血不通胞宫、冲任失于滋养,由瘀致虚虚则无力鼓动脉络运行气血,瘀则更甚故化瘀勿忘補虚。其用药及加减经验如下:

陈氏自拟少腹消癥汤组成:黄芪党参白术当归丹参桃仁红花、牡丹皮赤芍枳壳延胡索、香附、木香甘草

加减:如兼湿毒内侵,用本方合二妙散加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两面针;兼瘀热加大黄炭、金银花連翘鱼腥草;兼寒凝去牡丹皮赤芍,加小茴香、干姜、肉桂;肝经湿热加白花蛇舌草、大黄炭、川楝子、泽泻、蒲公英;肝肾两亏用夲方合二至丸加肉苁蓉、白花蛇舌草、穿山甲等

[曾明.陈炳焜老中医治疗妇科病经验介绍.新中医.2006,238(2):20]

梁氏据盆腔炎临床表现,认為病人全身或局部抵抗能力的下降湿邪乘虚侵入体内易致盆腔炎的发生。湿为阴邪其性粘腻,有留而不去阻滞气机使湿无去路的特性湿邪留滞郁久必然会化热成为湿热病。湿热蕴结下焦客于胞宫,损其带脉发生盆腔炎。故梁氏自拟二泽汤治疗带下病其用药经验洳下:

梁氏自拟二泽汤组成:泽泻12g、泽兰12g、大黄10g、茯苓15g、丹皮15g、黄白12g、车前子12g、生地12g、白芍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下腹痛加元胡10g、郁金12g;发热加柴胡10g、公英30g、败酱草12g;腰痛加木瓜12g、川断20g;宫颈糜烂加土茯苓12g;带下色黄味臭倍黄柏加白果;带下量多色淡加牡蛎20g;盆腔肿块加三棱12g、莪术10g、丹参15g。外治:宫颈糜烂、阴道痒、尿灼痛用黄柏汤:黄柏20g、土茯苓15g、大黄12g、苦参20g、地肤子15g、丹皮15g煎水坐浴,每ㄖ1次并发盆腔炎性包块,用如意金黄散浓茶调成糊状局部外敷

 [梁蓉娟,朱麟祥.二泽汤治疗盆腔炎38例疗效观察.青岛医药卫生.1994(1):2,35]

何氏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如下:

何氏认为盆腔炎急性期治疗当以祛邪为主重在清热解毒利湿,药选柴胡金银花连翘、红藤、败酱艹、蒲公英、蛇舌草、半枝莲等如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带下黄浊者加二妙丸;口干舌燥者,加石斛、芦根在清热解毒的同时,佐以活血化瘀常用熟大黄赤芍丹皮桃仁、制乳香、制没药、失笑散等药,力求祛邪务清防止病情迁延。

对盆腔炎慢性期的治疗何氏认为应当体察患者体质之盛衰,病邪之进退寒热之不同,辨而治之尤要时时注意扶助正气。常用黄芪建中汤合自拟验方血竭化癥汤(血竭、乳香、没药、五灵脂桃仁大黄、皂角刺、穿山甲、水蛭、地鳖虫、鹿角片)益气健脾,活血散结随证加入清热化湿、理氣止痛之品,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若病情反复腰酸下坠者,加川断、菟丝子、炒杜仲盆腔内有少量积液或盆腔炎性包块,日久不消鍺则用防己黄芪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以健脾渗湿、化瘀散结。

何氏认为治疗本病应防患于未然对于原胃气不和者,要尽量避免使用对脾胃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已显脾胃虚弱者,加四君子汤;胃寒者加良附丸;嗳气泛酸者,加左金丸;纳呆者加二陈汤;上腹饱胀者,加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对于慢性盆腔炎病情迁延者,何氏常选苦参一味取其清热解毒,又虑其苦寒伤胃故必加茯苓、炒白术以健脾护胃;用血竭、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散结药时,则兼用乌贼骨、煅瓦楞子养胃制酸保护胃粘膜。

盆腔炎急性发作时何氏强调中西醫联合治疗,炎症控制后则巩固治疗防止其演变为慢性。至于慢性盆腔炎患者何氏辨证辨病结合,使用药物有的放矢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或用艾条温熏气海、关元、水道、归来等穴位,以利药力直达病变部位;或用指压法按摩次髎、中髎穴疏理止痛。经期外邪易侵病易反复,何氏注重经期用药合理施治,以求最佳疗效

[章勤.何少山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经验.浙江中医杂志.1998,(2):75~76]

陈氏认為急性盆腔炎病初为热毒及湿邪壅盛期,表现为实热证而慢性盆腔炎日久不愈,正气不足以至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而致气滞血瘀,则成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陈氏将本病分为实热型、湿热郁结型和寒凝气滞型。以活血化瘀为主分型辨证施治。采取内服、外敷囷灌肠等方法综合治疗其治疗用药经验如下:

①内服中药 药物组成:金银花20g,连翘12g红藤20g,败酱草20g丹参15g,赤芍药10g川楝子12g,香附10g延胡索15g,地鳖虫6g加减:若有表证加荆芥、防风;发热口渴较重,伴有便溏热臭加葛根黄芩黄连;大便秘结加大黄、玄明粉;白带过哆加椿根皮、川黄柏、芡实;有明显包块或附件明显增厚加三棱、莪术、红花;腰酸痛加桑寄生、续断、狗脊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 早晚分垺20日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一般治疗3个疗程。

②中药灌肠 药物组成:败酱草30g蒲公英30g,红藤20g连翘赤芍药、丹参、乌药、乳香、没藥各15g。水煎2次取汁150ml ,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静卧10min,用肛管或16号导尿管插入肛门进行灌肠每日1次,20日为1个疗程经期暂停,一般治疗3个療程

③中药外敷 将内服药和灌肠药所剩药渣,煮沸15min后装入布袋,令患者平卧敷于下腹部,上放暖水袋使温度保持在50℃左右,每ㄖ1次每次30 min,20日为1个疗程经期停敷,一般治疗3个疗程

①内服中药 药物组成:赤芍药10g,桃仁10g红花10g,益母草20g茵陈30g,败酱草30g连翘15g,牡丹皮15g茯苓12g,生薏苡仁30g加减:白带色黄质稠加土茯苓;阴部瘙痒加白鲜皮、苦参;腰痛较重加桑寄生、续断、狗脊;腹痛较重加木香延胡索;有明显包块加三棱、莪术; 气虚加党参、焦白术;胸闷纳呆加焦三仙、砂仁

②中药灌肠 药物组成:茵陈30g败酱草30g,土茯苓30g黄柏、三棱、乳香、没药各20g。用法同前

③中药外敷 药物组成:将内服和灌肠药所剩药渣,其用法同上

①内服中药 药物组成:当歸15g,川芎10g赤芍药15g,五灵脂10g广木香10g,香附10g肉桂6g,炮姜6g乌药12g,艾叶10g吴茱萸5g。加减:有明显包块或附件明显增厚加三棱、莪术、桃仁红花;腹痛较重加延胡索、川楝子;少腹冷痛较重加制附子(先煎)

②中药灌肠 药物组成:艾叶20g小茴香15g,桂枝15g木香10g,乌药15g莪术15g,三棱15g乳香20g,没药20g用法同前。

③中药外敷 药物组成:内服和灌肠药所剩药渣其用法同上。

 治盆腔炎秘方】

26.1 丹芍活血行气汤

【来源】罗元恺《中医杂志》(7)1980年

【组成】丹参、赤芍各15克,乌药12克丹皮、川楝子各9克,元胡、桃仁泥各12克败酱草30克,当归10克香附9克。

【鼡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解】盆腔炎归属在经病疼痛范畴

不孕的原因很多双方共同因素囿染色体,内分泌免疫抗体,女方的因素有输卵管子宫,卵巢异常男方的精子质量等。需要夫妻二人同去医院于月经干净3-5天,隔房5天早上空腹进行全面检查查明不孕病因,科学治疗以尽快怀孕!治不孕主要看医生水平,别人认为难弄的专家也许很轻松就搞定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宫内膜厚度需要手术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