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工作中如何避免吃力不讨好两头不讨好

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但祖父辈辛苦付出却往往“两头不落好”的事例俯拾即是。

“说起外孙教育的事我就怄气!”来接外孙放学的宋奶奶一脸气愤地对记者说:“我女儿什么事都要孩子自己做,一次,小孩要喝水,我刚到柜子上去拿热水瓶替他倒,女儿一声吼过来:‘他自己没有手啊!’气得我把自己关到房间里抹了半天眼泪。不过,气归气,我还得偷偷从门缝里看孩子怎么倒水的,万一烫着了怎么办?”

和宋奶奶一样“怄气”的不是个别现象。“我们也一个样,力没少出,却往往不落好。”说到隔代教育,几位等着接孙子、孙女放学的爷爷、奶奶一起围了过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看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现在,隔代教育的普遍性已经慢慢超过亲子教育,然而,隔代教育却往往费力不讨好,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做才能使得老人们既费力而又讨好呢?

调查显示:隔代教育普遍存在 两头不落好”不容回避

在南京的一些幼儿园、小学门口,每天早上和下午接送孩子的家长[微博]大多数是老年人。偶尔看到一两张年轻的面孔,一询问多半是家中的保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教育”的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 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越高。

隔代教育现象在我国之所以这么普遍,既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历史原因,也有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现实必然,还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年轻人,肩负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城市和农村中的年轻人都在为尽可能赚更多的钱而奋力打拼。尽管他们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也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来带。再一方面,祖父母对儿女的关心和对孙辈的喜爱,也是隔代教育现象日渐增多的另一个原因。

隔代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南京师范大学[微博]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殷飞对本刊记者说,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欢,时间充裕、生活规律、耐心十足,老人带孩子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辈家长由于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的缘故,已变得更加从容淡定,不像父母对孩子那样“急功近利”,有利于为孩子提供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但是,隔代教育引起的家庭矛盾越来越多,费力不讨好的事例俯拾即是,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不讨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孙辈的教育效果“不讨好”,甚至事与愿违;二是对儿女“不讨好”,祖父母的“满腔热情”换来的却是儿女的“有苦难言”,甚至“口不择言”。

南京鼓楼区某幼儿园门口。冯奶奶:我们家孙女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看她年纪太小,早晨自己吃饭太慢,就喂给她吃,这样省时间,不然就要迟到了。现在倒好,这个冤家不喂不吃饭。为这个,她妈妈也怪我们,说“就是你们惯坏的!”唉,我们不也是为了孩子嘛!

南京鼓楼区某小学门口。秦奶奶:“我孙子上二年级。儿子、媳妇忙,把带孙子的事全扔给了我们。我们也尽力了,但孙子的成绩一般,儿子、媳妇不高兴。有次考试语文考了92,没有考到一百分,孩子妈妈就教训他,当着我们的面拿教科书往小孩头上打哎!我们就跟她吵起来了。小孩的头能打吗?打伤了怎么办?”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就隔代教育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专家认为,隔代教育费力不讨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祖父母的原因,也有父母的原因,如果仅从祖父母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疼爱到溺爱,从处处迁就到包办代替,这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容易助长孩子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隔代亲”是天理人伦,特别当孙儿女是独生子女时,老人心理上更会有所顾忌——万一有差错闪失,对不起儿女,也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孩子犯了错误不及时纠正,还常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给孩子做“专利菜”,包办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老人的种种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事事以我为中心,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

戴女士的儿子辰辰两岁时,婆婆退休搬来同住,本来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不时出现些小摩擦。比如:午饭戴女士做了红焖大虾,说好一人两只,婆婆一句“我不爱吃”,硬是把自己的一份夹到孙儿碗里。以前辰辰喝水一点儿不费劲,一杯凉开水几口就喝了。婆婆可好,又放糖又放果汁,辰辰再看见白开水就摇头。还有,辰辰本来自己已会穿鞋袜,婆婆非要包办代替,搞得辰辰自理功能全退化了。戴女士对自己的婆婆真有点头疼了,这样下去儿子还不被她宠坏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恪守老经验,缺乏新知识,育儿观念相对滞后,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当前社会生活或多或少会有差别。他们总是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捉来几只蚂蚁要喂养时,当孩子拔起花盆里的兰花要看根是什么样子时,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拆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形成开拓创新的个性呢?

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言行,容易使孩子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甚至养成孤僻自卑不合群的性格。贝贝一生下来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地上班,她是在爷爷奶奶的膝下长大的。布娃娃是她的小伙伴,半导体里的儿歌、音乐是她的老师,而跟着爷爷奶奶上街则是她认识社会的基本活动。爷爷奶奶已经很老了,走路蹒跚。所以贝贝学龄前更多的时间就是呆在家里自己玩,直到上学她才真正迈出了家门。现在贝贝即将大学毕业了,但身上还是留着很深的隔代养育的痕迹:文静、不善言谈、不喜欢运动、缺少独生子女的天真活泼,下了课就回家,校园里见不到她的身影。这种孤僻的性格不能不与她最初的生长环境有关。

权威建议:加强沟通更新观念扬长避短科学育儿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刘燕芳,南京一中实验学校副校长,省级语文骨干教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她对隔代教育现象一直给予关注。她认为,要改变目前隔代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的状况,需要年轻父母和祖辈们共同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扬长避短,克服存在的弊端,发扬其中的优势。刘燕芳给广大老人们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调整自己的心态。抚养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而不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有时候孩子想要自己做些事情,但是老年人就会说“我不放心”。比如有一件事,孩子刚进入幼儿园可能不太适应,就开始哭闹,老人一看就以“不放心”为理由赖在幼儿园里不走,抱着哄孩子。这样做幼儿园的老师也很不满意,因为在老人的庇护下老师的权威性就没有了,孩子变得不听老师的话,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孩子进入幼儿园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老人的“不放心”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老人们要明白,不是我孤单需要孩子,而是为了使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更新自己的育儿观念。现在与老人当年的时代不同,不是说付出的越多就越能带好孩子。老年人要当好“隔代家长”,就必须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如果教育观念和方法是错的,带的越多可能对孩子不利的影响越大。老人们要学会跟孩子一起成长。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三、祖辈和父母要多进行协调沟通,统一认识。隔代教育与父母的亲子教育各有利弊。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两代家长的共同努力。祖辈与父辈应当多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尽可能地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比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时间充裕有耐心,可以让他们更多地去料理孩子的饮食,但父母要提醒老人,无论多么小的孩子,要学会在与别人分享中获得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吃“独食”的坏习惯。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应维护孩子父母的权威。要充分利用隔代抚养与父母抚育的各自优势,两代人经常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沟通教育要在孩子不在场时进行,如果当着孩子的面你争我论,孩子会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五、事情做多了也不要抱怨。有些老人经常把带孩子的辛苦一箩筐倒出来,向年轻父母吐苦水,这样反而会加深年轻父母与老人的矛盾,这也是出现“费力不讨好” 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怀着感激的心,觉得孩子能够填补自己孤单的生活,这样才能与年轻父母更和谐地相处。一旦经常抱怨,不但把所有的付出都抹杀,还会导致与年轻父母之间的矛盾升级。多做事少抱怨才能化解家庭矛盾。

六、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学习教育孩子的技巧。不要包办代替。要放手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的老人说,我为孩子做这些,我已经很对得起他了。其实这不是“对得起”的问题,正确的方式是教会他面对困难处理事情的能力。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本文选自盆栽奶昔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由爷爷奶奶负起接送“大任”的孩子,这段时间下午放学后却要自己先去家教园学习,等父母下班来接他回家;同样,从上小学起中午都在爷爷奶奶家的孩子,这学期开始也改成去家教园寄膳了。

对于父母双方都是上班族的家庭(以前有种说法叫“双职户”)来说,孩子的接送和午餐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本地的小学都没有提供食宿的),要么送家教园,要么就只能由爷爷奶奶帮忙接送和照顾。那些送家教园的孩子,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帮不了的,而爷爷奶奶能帮得上的,就成了父母的首选。毕竟,有自家爷爷奶奶接送和照顾,父母还是最放心的,比如膳食怎么着也比家教园强。而大多数爷爷奶奶还是很乐意帮忙的,一来心疼自家的孙子孙女,二来每天多了项任务,累是累了些,但也有附带的好处,如爷爷们趁着接送孩子可以走动一下,有时候也可以在校门口和认识的小孩家长聊聊家长里短,爷爷们凑在一下还喜欢交流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所以也“不亦乐乎”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了:爷爷奶奶管不了自家的孙子孙女!比如上面提到的第一个孩子,下午放学爷爷先接回自己家,孩子不肯写作业,看课外书或者玩玩耍耍,结果在爷爷家吃完饭父母接回家中再开始写作业,更严重的是写作业还要磨磨蹭蹭,每天晚上都要到很晚才能完成作业。父母无奈之下,为了改变孩子的坏习惯,只好让孩子放学后去家教园。说实话,爷爷奶奶心里多少都会不高兴的,自己辛辛苦苦帮忙带孩子,却换来这样的结果,遇到不明事理的父母,可能还会埋怨,他们会觉得是爷爷奶奶的放任才使孩子养成了作业拖拉的坏习惯。爷爷奶奶这不是吃力不讨好自讨苦吃吗?可是问题并非让孩子去家教园就能迎刃而解的,既然已养成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是换个场所,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改掉坏习惯。

上面提到的第二个孩子的爷爷奶奶自己平时在家喜欢上网看看股票或者玩玩游戏,家里电脑一般都开着,孩子耳濡目染,渐渐地也喜欢玩电脑游戏了,中午这段时间玩得异常投入,经常午饭也要边玩边吃,甚至发展到偶尔在奶奶家过夜的话一大早就起床玩游戏。孩子一旦入迷,自然影响成绩,可是爷爷奶奶无计可施啊!你不让孩子玩,甚至骂他或说狠话,也一点用都没有。孩子的成绩让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也就只能选择让孩子中午去家教园。

爷爷奶奶在教育孙子孙女时的“无力”是如今隔代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也许很多家长认为这是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爱造成的,但也不尽然。无可否定,在孩子眼中,爷爷奶奶总是慈爱有余威严不足的,在爷爷奶奶看来,孩子的各种表现都是正常的符合天性的,大人不必太认真。等到他们发现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偏差,想让孩子改正时却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那么爷爷奶奶怎样才能让自己不会吃力不讨好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开始就要跟孩子“约法三章”——定规矩。而且在这一点上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要意见一致立场相同,比如要求孩子放学回家就写作业,那爷爷奶奶就要坚决执行,并且要先跟孩子说明做不到的话就要怎样,如果孩子不遵守规矩,一周里有二三天放学回来都不肯写作业,最好把这情况告诉孩子父母,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投诉”,由父母来教育孩子效果会更好;有的爷爷奶奶有时会“庇护”孩子,对定的规矩不以为然,默许孩子不遵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情况就很容易造成后来的“失控”局面。再说这样做还会使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因此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爷爷奶奶真的需要心“狠”一点。

另外,为了孩子,爷爷奶奶还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做点小小的牺牲,比如第二个孩子的爷爷奶奶在一开始就做到在孩子回来前关掉电脑,这样孩子就没有接触电脑的机会,事情及早“干预”,就不至于到后来对孩子完全没辙,就算把电脑关了孩子还会自己开,因为他知道爷爷奶奶除了骂几句,是下不了手打他的。毕竟现在的孩子以及教养环境跟以前的不一样了,以前晚上家长在客厅看电视,我们都乖乖地在房间学习,最多就多上几趟厕所多喝点水,趁机多走几趟客厅瞄几眼电视。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听话?因为我们“怕”家长呀!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外面吃饭,旁边一桌坐的应该是爷爷奶奶和孙女,孙女看上去是一名小学生。用餐过程中,孙女一直都低头玩手机,然后坐在对面的爷爷好几次厉声让孙女放下手机,可是孙女无动于衷,爷爷的脸色很不好看了,可是有什么用呢?当时我就觉得爷爷可以把孙女的手机收起来,因为这才能建立威信。

都说付出就会有回报,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的累和辛苦,我们能理解,对带孩子带出这样的结果,有的爷爷奶奶不能理解甚至伤心不已。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付出也能讲究一点方式方法,或许爷爷奶奶们就能享受到更多的天伦之乐!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作为一名教师,我很乐意用我所学的、我所经历的帮助更多的孩子,这样我很自豪!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记忆效果不佳、苦学无果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欢迎报名参加《超级记忆法》免费公益课,教你不一样的学习法,快速提高成绩。

作者微信号:jiyifa119我专注于记忆力提升、中小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帮助孩子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有什么问题随时在微信上向我咨询,我都将免费为您解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原标题:【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孰对孰错,你怎么看?

唱京剧,有人当白脸,就必然有人当红脸。在家庭教育方面,也不过如此。有人严厉,就必然有人宠溺。只是当对方变成我们的父母辈时,这个问题就显得有点棘手了。我们千辛万苦说服自己狠下心,最终却要换来一个“坏妈妈”的代称……隔代教育,这究竟是多少妈妈不能提及的痛?

如果可以,没人愿意当虎妈

最近《妈妈是超人》热播,董洁家也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在节目中,由于顶顶(董洁儿子)牙齿不好,董洁不愿意给顶顶买糖,平时也会禁止他乱吃零食。然而,过于宠溺孙子的姥爷每次总会无条件地满足孙子的要求。

难道姥爷不知道顶顶牙齿不好吗?或者不知道吃太多糖,容易长更多蛀牙吗?难道不知道吃完糖,需要及时刷牙吗?

不是不知道,只是出于“爱”,姥爷不舍得强迫顶顶去做不喜欢的事情。为了顶顶的健康着想,董洁只好大发雷霆,让顶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董洁知道,如果所有人都过于宠溺顶顶,只会不利于他的个人成长,慢慢地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尤其是在这种关乎健康的原则性问题上,董洁坚决不让步。

一个这么爱笑的董洁,在教育孩子方面,为什么总爱板着脸?不是享受当“虎妈”高高在上的感觉,更不是为了树立所谓的权威形象,只是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总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帮他克服挫折。尽管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一定要做。

孩子不想写作业,就叫他不用写;孩子不想吃饭,就叫他不用吃;或者是孩子不想上学,就叫他不用上。如果这就是所谓的“爱”,估计也是有所负担的爱。因为当孩子长大了,对你的感觉就只剩下“恨”了。

今天的严厉,不过是为了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了孩子日后的成长。用一句更俗套的话来说,就是“为了你好”。当然,怎么会奢望小孩子来懂得这个道理。不过,作为过来人的父母辈,为什么就不能懂得这么浅显的道理呢?

与其说是不懂得,还不如说是不想懂得。

为什么在我们严厉批评孩子不懂事的时候,父母辈总要站出来劝几句;为什么我们坚决不给孩子做的事情,父母辈总是那么容易妥协;为什么当孩子提出那些无理要求时,父母辈却觉得“无所谓,开心就好”。

在育儿这条路上,感觉父母辈似乎在“故意”跟我们对着干。然而,沉下心来思考,却发现是“隔代亲”在“作祟”。随着变老,父母辈对儿女的控制力慢慢减弱,共同语言也减少,此时孙子辈的出现多多少少能够安抚他们的寂寞。

相比父母辈,我们或许更期待未来,容易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家里的长辈则刚好相反。他们更注重的是当下孩子的“高兴”,这也导致了很多他们受不了孩子受到除了温柔以外的别的方式对待。

小孩子常常总是特别容易满足,往往一颗糖、一个向往已久的玩具盒,或者一句不经意的赞扬,都能将他们的心俘获。正是因为这样,父母辈喜欢沉溺于与孩子间的互动,喜欢看到他们满足的样子。

因为在他们看来,只需要一点点的付出,就能换来孙子辈的高兴。然而,从宠爱到溺爱,往往只有一线之差。这也是所有虎妈之所以成为虎妈最为担心的教育问题。只要稍微拿捏不好这个度,孩子的成长路可能就要被改写。

我们的严厉,长辈的宠溺,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都是源于对孩子的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却无一意外都是出于相同的出发点。因此,也没有必要辩驳谁对谁错。

隔代教育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古往今来,似乎是存在于许多家庭的普遍现象。有时候,恰恰是这种“父辈、家长、孩子”这三层关系的相互平衡,反而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帮助。因此,当隔代教育发生问题时,不妨换位思考,来选择性地包容、解决这些问题。

转换视角 多从对方角度思考

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义务早就已经完成了,完全没有必要为我们瞎操心。但出于爱,总是会不自觉地为孩子忙前忙后。尽管我们并不同意他们的某些做法,但可以选择性地先肯定他们的付出,而不是一直否定他们。

既要当“虎妈” 也要当“猫妈”

如果一直在孩子面前呈现虎妈的形象,慢慢地,肯定会与孩子形成一定的心理距离。因此,在对孩子严厉的同时,也要不时向孩子传递爱意,做一个“猫妈”。让他知道,在受到欺负的时候,不仅可以找爷爷奶奶,还可以找妈妈,妈妈永远都是第一个愿意帮助他的人。

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或者是关乎孩子健康的问题,就不能向长辈妥协。毕竟,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次的宠溺就会滋生下一次的犯错。尤其是孩子在品行上出现偏差时,父母辈绝不能偏袒,要做到“统一战线”,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成功隔代教育长辈的条件和特点

1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

2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偏差。

3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酗酒。

4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5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

6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

7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8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9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10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要让一个孩子真正成长,需要一个“坏人”,才能中和他身边过多的“好人”。否则,孩子最终也只能是“温室的花朵”。

获取更多儿童教育资讯可下载儿童邮局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作中如何避免吃力不讨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