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有学分科三学时够了怎么审核,但是审核不通过,怎么回事呀

  兹定于2016年12月14日至2017年1月10日开展2016年度学分审核工作,请各教研室秘书通知本教研室人员做好学分审核准备。具体要求如下:

  1.在继续教育行政管理平台上填写学分信息并上传相应照片(网址:,用户名:身份证号,初始密码:身份证号后8位)。

  2.学分证书原件由教研室统一收集并交教育培训部审核。

  3.通过刷卡方式获得学分的院内学习以及在“继教平台-在线教育”学习获取的学分,将由系统自动生成,无需填写。通过其他形式参加的学习均需提供相应证明,如外出参会应提供学分证书,发表论文应提供论文原件,进修学习等应提供进修合格证,科研课题立项应提供申报书和立项证明。

  4.录入学分时有学分编号的证书必须录入编号,无编号的可不录入编号。

  5.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分审核。

  为了便于临床人员参考,现将学分登记审核中的常见问题及学分标准和要求总结梳理为以下附件,请严格按照此规定执行。

学分登记审核要求及规定

一、学分审核中常见问题

问题1.参加人员范围?

解答:全院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初、中、高级职称编内编外人员)。

问题2.当年新入职人员学分合格标准?

解答:当年入职的毕业生不计入学分审核范围,从次年开始纳入学分审核范围。当年通过工作调动入职的人员仍需获得25学分并进行学分审核。

问题3.国家级学分获取要求?

解答:中、高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

1.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等出具的Ⅱ类学分不予认可。

2.学分证书上未标注Ⅰ、Ⅱ类学分的统一认定为Ⅱ类学分。

3.每年通过远程教育获得的学分不超过10分(含Ⅰ、Ⅱ类学分),目前经国家卫计委同意在川开展远程继教学习的机构有以下三家: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好医生网)、北京华医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医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远程医学网)。其他远程学分不予认可。

4.杂志(期刊)、音像、光盘等形式的自学资料可授予Ⅱ类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分(其中《现代临床医学》刊授每年最多可授予10分)。

各级人员学分达标要求为高级职称人员Ⅰ类学分10分,Ⅱ类学分15分;中级职称人员Ⅰ类学分5分,Ⅱ类学分20分;初级职称人员Ⅱ类学分25分。Ⅰ、Ⅱ类学分不可相互替代。

1.国家级、省级继教项目可授予Ⅰ类学分,单个项目所授学分不超过10分。

2.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可获得Ⅰ类学分。(1)学术会议论文宣读者:国际会议8学分,全国会议6学分,省级片区会议、省级会议4学分。(2)论文摘要者:国际会议6学分,全国会议5学分,省级片区会议、省级会议3学分。参会者每次只记一项,不重复记分。

1.科内学习(如病例讨论、大查房、科室小讲座等)每人每年最多可得Ⅱ类学分10分。院内学习(如教培部或护理部等举办的全院性学习以及继教平台上的在线教育等)每人每年最多可得Ⅱ类学分10分。

2.论文、科研等可授予Ⅱ类学分,具体标准如下:

(1)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2)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三)、不区分Ⅰ、Ⅱ类学分

外出进修、下乡、出国培训等满6个月及以上者,视为完成当年的继续教育25学分,不区分Ⅰ、Ⅱ类,学分计入培训结束当年(如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外出进修,则视为已完成2014年学分,2013年仍需获得25学分)。

五、刊授、函授学分样式

中国医师协会对于继续教育学分审核做出了如下规定:

项目主办单位授予相应项目类别的学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学员所在单位负责登记。

各单位主管职能部门每年应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的基本情况和所获学分数登记,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三学时够了怎么审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