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CPU散热如果把CPU超到4.5G 散热板压得住吗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前几天,我写了这个散热评测系列的第一篇——

起因——还愿因为大部分值友装机的时候买散热器只有一次机会,不可能全买下来一个个试过留性能最好的一个散热器。所以网友之间口碑只能孤立的针对一个散热器说“值”或者“不值”,而无法对比整个散热器宇宙。所以我自己在3年前就许下的一个宏愿,要花时间和精力,把常见的散热器都测试一遍,看看究竟谁是在裸泳的。结果因|

 现在继续来第二篇:加钱之后又如何? 12cm塔式横向性能比较

大家都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东西,性价比大多数是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一块钱三分货的。

散热器也是这样吗?两百三百甚至四百块的12cm塔式风冷散热,跟它们99元的小弟性能也是一样的吗?

还真不一定,因为,还有不如99元小弟的两百块风冷散热器呢…… 

本文涉及风冷散热器,均为12cm单塔。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我考虑了很久,用即将面临淘汰2011平台做测试,没意义,因为99元散热不可能搞定X99,5820K大概FPU 4G 3200 四通道 满载 200元风冷98度,4.3G 240水冷98度的水平。5820K这个入门X996C12T,即使是咸鱼体制的4.3G 1.3V 日常超频,市面上所能买到的最好成品散热也就勉强维持不热爆而已,BDW-E的6800K也会更热(后记:17年4月后破解MicroCode微码,打通任督二脉的X99主板支持E5 v3锁最高睿频,E5-2696 v3顶着145瓦TDP可以锁12核心3.8G,18核心全开锁3.2G,成为一个不错的散热测试平台,但是已经完成90%散热测试工作量的我不可能推倒重来

KBL/SKL 7700K测散热也没意义,其一是众所周知的高科技牙膏导致不开盖热量都传导不出去,现在各地入夏纷纷报告7700K满载直接热爆,这个真不是换散热能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因为KBL/SKL很薄很薄的0.83mm厚度的PCB基板,已经隐约判了超过1kg的散热器死刑。早于KBL/SKL设计出来的猫头鹰D15/D15S,利民HR-22 1.2kg重量已经能把好基友的千元Zx70主板压出内伤。我所有散热都测一轮的话,估计没测完7700K和Zx70主板就已经挂了。

Haswell的基板厚度挺适合测试的,但是有一个状况就是热管直触的散热必须跟核心交叉才能有最好的散热效果,否则只有2根热管接触,任何散热器都会严重的成绩劣化。这决定了大部分99元散热器只有风扇朝机箱向上吹才能最佳散热,加上IHS高科技硅脂的干扰,还有Haswell已经是过去式,我只能说买了就好好用吧。

锐龙Ryzen是一个测试散热的好选择,钎焊,发热量比较小,3.8G也仅有大概95瓦功耗的发热量。但是锐龙太新,为了数据统一我必须把之前的测试全部推倒重测,所以最后我还是选择了i5-2500+华硕P8Z77-V作为测试平台。i5-2500钎焊导热能力强,没有很明显的散热指向性,四倍频后3.8G,114瓦的功耗,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最重要是我在这个评测投入了半年多的测试时间,作为纯义务劳动,我已经没有勇气和时间在最新的Ryzen平台上面重新测试全部数据。

但是我在Ryzen 1700上面复查了猫头鹰U9S,U12S,D15S,利民120E,酷冷B240这些能找到AM4扣具又测试过的散热表现,跟i5-2500+Z77的测试结果结论依然保持一致。

酷冷至尊T20裸机测试架,使用裸机架测试避免了机箱风道对散热结果进行的干扰。

上面那些老古董就不做购物卡片连接了。 

银欣 SX500-LG金牌电源 15年618京东100-20八折特价购买,保证测试噪音的时候基本不对结果造成干扰,因为低温低负载停转了。 

后来银欣 SX500-LG被我咸鱼卖掉了(测试周期长达半年嘛。始终觉得不能好好装进ITX机箱(太长经常顶到显卡)的SFX-L电源不是好SFX,于是一冲动就…… ),测试机电源换成了讯景XTR-750,也支持风扇停转,散热测试的时候不会影响噪音测试结果。

风扇转速控制——华硕AI SuiteII,神一样的散热测试软件。堪比300块的风扇PWM调速器。

AIDA64 单勾FPU,风冷预热烤机10分钟,水冷预热烤机25分钟,清空平均值,等待5分钟记录AIDA64CPU Core+Package平均温度。

因为测试对象中有很多性能很弱的散热器,比如 Intel 原装风扇。所以测试环境温度定在了一个比较低的温度23度。每个散热测试均用进行测量室温,对CPU Core平均温度和实时室温对23度的偏差值进行修正。

我测得的噪音数据是一个称谓SPL,单位为dBA的量化数据,解释为人耳听力模式下的噪音声压。我觉得可以形象化的描述一下噪音的等级

40dBA万籁俱寂,呼吸都听得很清晰,

43dBA可以听见2.5英寸机械硬盘读写。

45dBA相当于1米外电风扇开2档,按压自己的手指骨节轻响

48dBA相当于同一房间内变频冰箱压缩机启动,3.5英寸7200转硬盘在读写,红轴机械和薄膜键盘打字。

53dBA相当于同一个房间内有人在看电视,真的,我在看老剧《琅琊榜》的时候顺手测了一下音量,没毛病,就是53分贝。

55dBA建议开大音箱音量,否则你将难以忍受。

58dBA相当于茶轴(带钢板)机械键盘敲击,如果这种噪音是持续的,超过半小时会耳鸣。

60dBA相当于街边绿地公园,即使打游戏开音响也很难忽视噪音,建议带耳机,

65dBA相当于青轴(带钢板)机械键盘敲击。

68dBA超过10分钟会耳鸣,人会觉得狂躁无比

70dBA相当于马路边十字路口的噪音峰值,长期处于这个噪音下会损伤听力,

90dBA相当于泥头工程车鸣笛

这是整个项目中我比较自信的部分,因为漫长的测试结果有一些散热取得了颠覆性的成绩,简单地说就是跟原来想象出来的散热性能排名不一样的情况。我尽可能的都做了复查,复查手段可能但不限于——更换风扇确认是否原配风扇性能影响(经检测某些散热原配风扇会比同规格顶尖风扇温度相差2~4度);检查硅脂印痕,确保硅脂充分接触CPU顶盖(常见的问题是硅脂涂太少,相反硅脂涂多了没影响,硅脂涂少了会影响到2.5~3度);重复测试成绩,对比第一次散热测试成绩偏差(实践证明多款散热重测平均温度偏差只有不到0.5度,说明测试非常可靠,成绩排名具有可重复性。)

此处只是罗列数据排名不分先后,结论文章最后再说。

No.1 采融变形金刚红色限量版

实话说,14年买这个散热器纯属被忽悠瘸了。虽然打着变形金刚和Megahalems的名字,但是它跟09年最初版创下跟U120E齐名“风冷王”风头的变形金刚Mage Shadow和Megahalems,并不是一回事。要说这个货不是真Megahalems的证据——我只能说测试结果说明一切……

虽然设计与SNB时代,但是这款铝合金喷砂的Intel全平台的扣具兼容性不错。钢板背板的冲压,烤漆做工和主板兼容性也很不错,体现了当年采融跟猫头鹰、利民争锋时代的最高的水平。

做工不知道怎么形容——先天就是歪的——两边鳍片高低差有2mm左右。图中可以看出来,两边并不一样高,而且最外边的拼接焊+扣Fin鳍片还微微下垂一个角度。

顶片是装饰用的,并不直接起到散热左右,但是美观程度大增。红色并不是鲜艳的亮红色,准确地描述是类似于猪肝红。

侧面扣Fin,还算是对的整齐。

铜底和热管都镀黑镍,这个工艺在散热器上代表着高端产品,是绝对不会在200元以下的散热器上出现的,一般镀黑镍和不镀镍版本相差100元,这张图没修好过曝了。

底面铣成微凸,黑镍镀层镜面处理,当然我无法判断是直接镀层就那么亮晶晶,还是经过抛光工艺。

07~12年的旗舰风冷散热器一般是不配风扇的,我加上采融PT12025黑色版风扇进行测试。

如果是最低档的中塔机箱,不能安装,或者不能盖着侧板。

之前第一发99元散热的时候我没测试内存兼容性,不是忘了漏了,是因为99元散热那么单薄的用料,是不会厚到阻挡内存的,但是199以上的散热就不一样了,厂家不惜用料加大鳍片面积,分分钟挡住内存挡机箱,需要提高风扇才能安装,所以增加内存兼容性测试。

挡住第一条内存插槽,但是可以兼容到43mm高度的内存条,这个高度支持金士顿Fury/Savage,影驰GAMER,海盗船LPX等中端内存条,最高53mm的发烧内存比如海盗船白金统治者,芝奇Trident Z,影驰名人堂HOF等内存除非你少装一个风扇,或者使用配件中的风扇短扣具把风扇再抬高1cm,否则不能兼容。不过此时散热器风扇凸起高度会到165mm以上,又会干掉一批不够宽的中塔机箱。

采融PT12025在1200rpm以下比较安静,1400rpm以上因为扇叶单薄,风切噪音迅速增大。

1600rpm和1800rpm下面风扇噪音已经超越了红轴机械键盘打字,成为了无法忽视的存在。

酷冷至尊TPC-812就是2012年推出的第一代Vapor Chamber散热器,工艺一流,售价不低,装饰外观也挺漂亮。但是厂家也许发现了某些不足,早早就退市了14年的时候都已经停产,只有尾货。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

 Vapor Chamber,就是垂直均热板是一种近乎被神话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就是厂家吹得特别厉害,但是成品散热中能打的一个都没有……

顶部有漂亮装饰顶盖,金属镀铬ABS热管装饰帽,银白色阳极喷砂铝盖板,内六角固定螺钉,几乎把装饰功夫做到极致。

但是安装扣具档次不高,设计水平一般,压缩成本是酷冷一贯的特点。一直很不喜欢酷冷的扣具,它家的扣具2年一换,散热安装扣具不能全品牌全系列通用,也没有后续的新平台AM4扣具升级,10年前的酷冷散热绝对用不了现在新出的扣具。相比猫头鹰和利民07年出的散热依然可以使用新出的AM4扣具。

而且这个扣具的螺柱有设计缺陷,首先我买来开箱的时候居然少了一颗螺柱,联系售后补发,然后反复拆装用多了这可螺柱又滑牙了,明显没用高强度12.9级的钢材来制造螺柱。安装后无法死死压住散热,很容易转动几度,根据经验这样的螺丝拧尽还能滑动的散热安装状态,温度比压得紧紧不能动的散热要高3~5度。

这款散热第二个软肋是风扇,这是12cm风冷选手中转速最高,噪音最大的风扇。最高可达2200rpm的转速,散热风扇噪音令人无法忍受,但是却不能换来令我满意的散热效果。

因为有均热板,TPC-812散热器重量很重,加上风扇重达1.08kg。

同样的因为顶盖的热管装饰帽,散热器高度超过了163mm,对很多机箱都是一个考验

原装风扇转速,令人印象深刻,最低700rpm,最高可达2200rpm,一般说风冷散热很少搭配那么高转速的风扇。

这款散热器的鳍片很厚,挡住第一条内存插槽,但是可以兼容到43mm高度的内存条,这个高度支持金士顿Fury/Savage,影驰GAMER,海盗船LPX等中端内存条,最高53mm的发烧内存比如海盗船白金统治者,芝奇Trident Z,影驰名人堂HOF等内存需要把风扇再抬高1cm,否则不能兼容。不过此时散热器风扇凸起高度会到168mm以上,又会干掉一批不够宽的中塔机箱。

颤抖吧,噪音突破天际,最高峰堪比同一个屋内电视伴音!你需要带着耳机!

牛绳比牛贵,大概指的就是酷冷至尊T400 Pro。一款售价99的T400i,加个风扇加上第二套风扇扣具加上AMD不包括AM4(没错,它现在还不支持AM4!)的扣具,加个顶壳——纯装饰,没有神秘加成的,居然就卖219……

安装扣具全平台,除了AM4不支持!

卖219的HDT 4热管直触,大家感受一下。

这个酷冷LOGO顶盖,最少价值50,你们怎么看?

一拖二风扇线,扣具支架。

散热器不含风扇重量534g

散热器高度因为加了个装饰壳高到了163mm

脱胎于99元散热T400i,所以酷冷暴雪T400 Pro并不挡内存。

利民Ultra 120 Extreme是一个超脱于时间的存在。08年它就是散热王者,09年它还是散热风冷王者,17年……它依然是12cm单塔的风冷散热王者。

而且它的官方安装扣具一直在进化,从压力扣具到最新全平台扣具支持最新的AM4。这是一种对自己产品非常负责的态度和设计。

十年过去,它依然能安装在AMD Ryzen锐龙之上。

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停产了没有新的,都是旧货。

当年的镀镍技术不太抗氧化,已经用了接近10年的老家伙,其实使用得并不多,但是跟叙利亚归来一样氧化得很难看。利民最后的回流焊工艺产品,之后利民就专注于穿Fin工艺了。

传奇的鳍片折叠角度,这个设计在利民的散热器上持续了10年,被现在的风灵系列继承了下来。

底座结实敦厚,镀镍也保证了保持无锈,并且导热性能几乎测不出损失。

称重可以知道利民U120E的版本,这不是笑话,第一版U120E重量780g,第二版Rev.B开始中心挖了个桃心,减轻重量。

第三版Rev.C鳍片间距从1.45mm变成1.8mm,重量降至730g,高速风扇的散热性能略有下降。可以看到我这个散热器的重量是780g,08年就上市的是第一版。

跟采融变形金刚一样,那个年代的散热都没有标配风扇。但是众所周知第一代U120E鳍片密度大,需要高速风扇来吹透。搭配的是日本伺服电机的温柔台风GT2150,这里需要澄清一下,温柔台风是日本电产伺服电机(Nidec Servo)的工业风扇注册商标,并不属于散热器品牌大镰刀,大镰刀只是买来做了零售包装而已,中国用户容易被某些宣传误导认为是大镰刀才是温柔台风的正宗厂家,这是谬误的,大镰刀跟联想一样,“贸工技”,主要的工作量是做包装盒和吹牛逼做市场营销。

如果你们注意观察,会发现很多和吸尘器都是用日本电产伺服电机(Nidec Servo)的吸尘风扇。

挡住第一条内存插槽,但是可以兼容到43mm高度的内存条,这个高度支持GAMER,海盗船LPX等中端内存条,最高53mm的发烧内存比如名人堂HOF,海盗船白金统治者,芝奇Trident Z等内存,需要把风扇再抬高1cm,否则不能兼容。不过此时散热器风扇凸起高度会到165mm以上,又会干掉一批不够宽的中塔机箱。

 猫头鹰U12S其实是个深藏不露的产品,兼容性极佳,散热器体积很小,基本上是99元散热器的体积。单风扇状态,它的性能跟99元散热中的最强者居然是一个性能水平。但是双F12风扇状态,它性能就提升到了利民U120E双风扇这种的12cm单塔风冷之王的性能水平。

猫头鹰U12S的配件非常丰富,而且还支持免费申请AM4扣具。

经过实验测试,单风扇的U12S并没有100%的性能。

猫头鹰招牌的镜面铜底,光滑可鉴。

散热器重量,不带风扇574g

散热器高度不到159mm

猫头鹰NH-F12风扇转速

高价单塔散热器中罕见的清流,不遮挡任何内存插槽

额,我只能说这款风扇挺好看的……特点是风扇很静音很静音,基本上是双风扇最安静的散热器,还有红色LED灯

安装扣具很科学,跟利民和猫头鹰一样是第三家全系列安装扣具标准化成体系的散热器品牌。名义上支持AMD和Intel全平台,但是目前京东页面依然没有更新不支持AM4。

全红色的配色在散热器中还是很罕见的。

四根6mm热管,在超过200元价位的散热器中来说,算是很低的规格。

风扇和安装在其中的LED灯,风扇扣具非常方便安装。

接近镜面效果的铜底镀镍镜面。

虽然顶片也用了装饰盖,散热器高度依然不超过到159mm

我忘了拍,我忘了拍,我忘了拍

挡住第一条内存插槽,但是可以兼容到43mm高度的内存条,这个高度支持金士顿Fury/Savage,影驰GAMER,海盗船LPX等中端内存条,最高53mm的发烧内存比如海盗船白金统治者,芝奇Trident Z,影驰名人堂HOF等内存,需要把风扇再抬高1cm,否则不能兼容。不过此时散热器风扇凸起高度会到163mm

六款超99元12cm散热器,最后总结如下,为了强化对比感受,我特地加入了3款99元散热器作为对比。

结果对比中,追风者TC12DX RD-II,酷冷TPC-812,采融变形金刚红色限量版这三款“贵族”12cm风冷散热器烤鸡温度散热性能还不如99元的平民化12cm风冷散热器。如果说加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散热性能,这三款散热并不不值得,但是它们纯红纯银配色的颜值确实比99元散热器大大提高。


利民U120E则依然在上市9年之后,牢牢坐稳在12cm单塔风冷散热的王座上。猫头鹰U12S作为单扇稍强于99元级别,双风扇直接能战利民U120E双风扇的存在。

噪音方面,所有散热器在1200rpm以下都很安静,全速工作的酷冷TPC-812和使用采融PT12025风扇的变形金刚红色限量版是最吵的,原因是不规则的风切噗噗噗声。最安静的原配风扇是追风者TC12DX RD-II,即使是1400rpm都比双猫扇的U12S要安静。温柔台风GT2150几乎听不到风切声,只有柔和的滚珠轴承声,所以在2150rpm下面噪音也不大,声音能听得见但是不难听。

有人可能说在i5-2500进行测试对酷冷TPC-812,追风者TC12DX,采融红变不公平,用料更多的它们在2011下面它们会表现更好。我只能说呵呵别傻了,现在的X99 2011v3发热量可不是X79那时代可比,超4.0G发热量140多瓦连U120E都能破80度;TC12DX我试过压i7-5820K直接上90度,而且马上X299就要来了,2066又是什么状况没人能知道——但是偷跑的测试已经表明X299 CPU Boost可以到4.5G!可以肯定12cm单塔已经没有资格去压高端平台了,不要脑补12cm单塔拥有能抢走240水冷和14cm双塔饭碗的荣光了——这是第四第五个评测组的内容。

另外退一步讲就算是其他组别的散热器,在i5-2500上测试过的240水冷和14cm双塔也没被第一组99元单塔逆袭。所以这3个输给99元散热的200元以上单塔散热输了就是输了,检讨应该是厂家的事情,我只给出结论,无论是你我都没必要给厂家产品表现不佳找太多理由。

用I3有段时间了,虽然速度很满意,但是心里不舒服,别人手提的哥们问你用啥CPU,你说I3,他们鄙视之。。学生党,要搞AE和PS,I3不给力,最近2550K降价到900+。于是。。。。。入I5 2550K,名字上,大家平手了,性能上,我懂就好。哈哈(心里自我安慰)。



1.264稳定电压。第一次超频使用,昨晚一通宵,研究了一晚,慢慢有点理解了。一开始用直接设置电压模式,可以在1.258稳定,但是为了节能减排,我也不玩什么游戏。所以用防掉压模式,-0.095.稳定在1.264。会在1.256~1.272跳动。没关系。不知道是大众体质还是小小雕?用了降频,室温15左右。待机时27~28度左右。满载56度左右。940买的。
显卡是祺祥GTX460 384SP版本,换了AC双奶,温度低了,超频到820/2000,性能上去了。貌似接近560TI了吧?
内存窄条,普条,金士顿,DDR3 1333 4Gx2。默电超到1600。9-9-9-24。主板:华硕P8P67,2手货,390买的。很新,很好,很强大,非工包,BIOS简单易用,超频性能强劲。电源:先马黑魅450W。
散热器:九州玄冰400。99的。 就这么多啦。谢谢观看啦,新人贴,请轻拍。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CPU散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