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应该手抖注意什么么?

特别声明: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到院面诊专家。
咨询预约、挂号热线:021-
医院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七莘路2880号(七宝老街南500米)
门诊时间:8:00-17:00(节假日不休)
急诊时间:0:00-24:00(节假日不休)
咨询时间:7:00-23:00(节假日不休)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 版权所有

最近,微信iOS 6.5.13版本灰度上线了“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打开微信的“设置-隐私-不常联系的朋友”,便会出现三个可选条件(可单选或多选):

点击下一步,系统便会自动筛出符合条件的好友列表,进而可选择对这批“假好友”进行批量操作(删除好友或朋友圈权限设置):

(实测“半年内无单聊”的数据并不准确,推测其仅通过本地是否存有聊天记录进行筛选)

一、微信为什么怎么做?

1、回归熟人社交的本质

微信自诞生之日起就以“熟人社交”作为立足之本,并在短时间内成为一款“国民应用”。根据易观千帆的最新数据,2017年7月份微信的月活已达8.8亿人次,稳居榜首第一位。

而目前,超过45%的用户的好友数量已突破“邓巴数”(150人)限制,租房中介、微商代购、健身教练、商业客户等,微信社交链逐渐从熟人关系扩展到更多工作与服务的泛关系。

这对于其他社交平台来说也许是好事,但对于微信而言,并不是。

随着越来越多用户“逃离朋友圈”,可能意识到了好友数量增长导致的质量下降,给用户带来的隐私恐慌感。微信前不久上线了“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希望借助更严格的权限设置来恢复朋友圈的私密性。

而此时推出的“不常联系的朋友”正是微信回归熟人社交本质的又一举动。

邓巴数: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大约是150人。

2、少即是多的设计风格

“Less is more”最初是建筑设计行业的一个理念,提倡简单,反对过度。现在被广泛应用到服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微信正是借助“小而微”的简单设计风格,使其能够被绝大多数甚至从未接触过互联网的人也能快速上手使用。

虽然微信在最近几年的产品更新中,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但不可否认的是,微信的体量在变得越来越大,其社交生态也在被不断打破,其工具属性逐渐向平台属性、商业属性延伸。

另一方面,好友增多带来的信息过载、隐私忧虑、内容贬值等,也给微信地位的稳固性带来冲击。为了给用户营造一种干净简单、不被打扰的熟人社交环境,微信不得不时常给产品做些减法。

3、好友管理的工具属性

在我看来,微信推出此功能,并没用任何引导用户删除好友或者干扰用户社交的意图。而本质上作为一款体量巨大的聊天工具,在好友量增大于减的趋势下,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推出了一个更加便捷管理好友的功能。至于其筛选条件是否合理,功能是否鸡肋,接下来讨论。

二、不常联系的朋友就该删吗?

微信在考量“不常联系的朋友”时,给出了三个维度:

3、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

乍一看这几个条件,貌似挺合理,可是当你点完下一步真正准备删除时,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些人你却不忍心删除,他们分别是:

1、你大学时一直暗恋着的,最后却和室友在一起的小芳

2、你家村东头,一过年回家就喊你斗地主的小明

3、你高中时常训你,让你请家长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老王

4、好不容易学会玩微信,还不会打字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你会发现,其实微信好友已不单单承载“好朋友”,同时覆盖了亲戚家人、师长长辈、旧知故友等等你从小到大周围不同圈子的人。

与此同时,也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不发动态不点赞,不主动联系,但会潜伏在朋友圈关注着好友的点点滴滴。这群人可能由于性格因素或其他原因被迫站在社交圈的被动或劣势面,如果把他们一键删除,是否对他们太过残忍?

毕竟有些朋友,虽然不常联系,但见面如故。又或者,他只是在暗恋着她…

三、为什么迟迟不做互删功能?

在这次功能更新的讨论中,呼声最高的依旧是“互删好友”功能。

“我就想知道谁删了我?”

“能不能删好友的同时双向删除?”

这种声音由来已久,甚至还衍生出了各种测试小工具。微信势必注意过这个需求,那为什么迟迟不推出互删功能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猜测:

1、为了减轻删除者心理负担

出于人情的考虑,删除好友大概是一种不太好意思的行为,特别是郎有情妾无意的情况下,是极其尴尬的。如果做了互删,或者能够轻易查看谁删了我,那么对于删除者无疑增加了操作成本及心理负担。在每点一次删除按钮时,心里都要小小挣扎一下,到那时,删人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轻松。

2、为了尽可能不破坏双方的关系

在一方还把一方当“好友”的同时,目前的删除策略不会对双方关系造成干扰,你删我是你的权利,而我选择不删你也是我的自由。但当出现互删或“谁删了我”功能时,两者的好友关系彻底没有了挽回的余地。施以善意,不明确告知或许也是对被删者的一种保护。

删除完好友后悔了怎么办?其实微信还有一个隐藏功能——恢复好友。

当你因一时冲动头脑发热单方面删了对方时,消息记录没了,通讯录里也没了。但你通过正常途径(手机号、微信群、名片等)重新添加好友时,系统并不会向对方发送好友申请,而是直接恢复好友关系。于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你又把他加回来了。但是,如果实行双向删除,那么是不是就少了一种重归于好的机会。

从“朋友圈3天可见”到“不常联系的朋友”,微信还是一边小跑一边做着减法。而这种减法背后,仍然是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和对用户的关怀。

那么,这种关怀和洞察真的适合我们吗?我想,你多问问身边朋友,有没有用这些功能,感觉怎么样,也许会有自己的解答。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手抖从症状上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

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

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部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的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就可消失,手抖速度为4—6次/秒,比较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运动性手抖是只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

1、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豆类,鱼类。

2、平时心情保持愉悦,轻松,劳逸适度,充足睡眠。

3、减少外界刺激,如:电视、电脑、紫外线等。

4、患者应注意勿用冷水洗脸,遇风、雨寒冷时,注意头面部保暖。

5、适当增加维生素B族的摄入。

采纳数:3 获赞数:9 LV2
采纳数:1 获赞数:8 LV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抖注意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