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孩子玩电脑上瘾如何教育育 这三招来帮助你

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办?这4条建议家长都来看一看!
家长们有时候私信小编,一直抱怨孩子老玩手机,想让小编帮忙解决下。确实现在电子越来越发达,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机pad,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那小编觉得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和他约定好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行。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罚,做好了又有什么奖励,并且一定要执行。孩子的自制力实在是不行的话,可以不交话费或者换个老年机也未尝不可。不过孩子可能会更有逆反心理。不管怎么样,要注意的是,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的改变,需要家长充分的耐心、爱心和鼓励,千万不能着急。
小编先来和大家说说孩子玩手机的危害有多大
1.阻碍身体发育
小孩玩手机时间过长,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很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另外,小孩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长时间握着手机,手部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如果小孩喜欢低头玩游戏,对颈椎伤害也很大,容易导致脊椎变形。
2.引起视力下降
孩子频繁玩手机对视力影响尤为明显。有数据显示,小孩连续玩手机20分钟,平均每分钟会眨眼7次,视力会短时间内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另外,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就是病态。
3.容易诱发孤独症、焦虑症
长期沉迷于手机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和外界交往,性格也越来越怪异,整日沉迷在网络虚幻世界,迷迷忽忽,很容易诱发他们自闭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4.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学生,除了真正的学霸之外,无一例外成绩会下降或成绩较差。因为只要有手机,虽然被家长或老师没收,没有带进学校,但小孩一定会想去玩,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只会在脑海里思考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特别容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甚至肆无忌惮,完全陶醉在这个虚幻的美妙世界里。上课肯定也是昏昏沉沉,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凡是出现成绩突然下滑、厌学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家长现在了解到了这四条关于沉迷手机的危害,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孩适度的用手机放松和学习呢?首先,重中之重,就是要在孩子面前做到表率的作用,家长不能自己就时时刻刻的盯着手机,这样不管再怎么和孩子说,孩子也很难听得进去。因为孩子内心肯定会想:你都一直玩还说我(╯▔皿▔)╯。
还有就是小编前面所说的和孩子“约法三章”。但是要注意以下四点:
1、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
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孩子也就更容易操作。
2、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3、要把约定书面化然后张贴出来,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
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也绝对要承担。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4、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约法三章”的 “约”字。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听听孩子的想法。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那样也就失去了意义。
好啦,这就是小编总结的几个建议,希望能帮助家长让孩子快乐成长~如果家长还有其他关于教育和小学语文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私信小编~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孩子玩手机上瘾,家长该怎么办?
中考前,我在课上收了一个学生的手机,把手机交还给家长时,家长说:“老师,我家孩子玩手机上瘾,我们管不了,您就说手机没收了,可别告诉他在我手里。”
弦外之音:作为家长,他抵挡不住孩子对手机的执拗。
目前,很多家长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那便是:孩子迷上了手机。
十三四岁的年纪,是刚升起的太阳,但在网络年代,大部分少年不再用双腿去奔跑,他们可以在床上卧一天,可以在屋里躲一天,可以在网上挂一天,只要有手机、有游戏,他们可以哪都不去。
但手机有错吗?没有手机,可以吗?答案毋庸置疑,但我们管不了网络,只能管自己的孩子。
可是,如何让孩子断了手机的瘾?
多少家长曾经因此与孩子怒目相对,摔碎过孩子的手机吧,可那是真金白银买的,碎了,消了气,往往又买个新的。舍不得再摔的时候,与孩子战火蔓延,或找朋友倾诉,或请教名人指点,虽然也试着强制,但往往“无功而返”。
孩子难以抗拒手机,因为手机里有太多的诱惑,那么,我们来看看他们大多在玩什么。
上次暑假,儿子说:“妈妈,咱俩一起看《神秘海域》吧,这可是一部大片。”
没错,只看了一集,我就入了迷,这是一部游戏大片,一个网名叫“纯黑”的游戏主播把自己玩游戏《神秘海域》的高难度过程全程录下来,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并附上实况讲解和一集集精美的动作视频,堪与好莱坞动作大片媲美。据说,“纯黑”在游戏通关中,每一个小关卡都需要练几十几百遍才能通过,这份执着怎能不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试想,我一个成年人一接触都迷得不行,何况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之前,被朋友拉进了一个“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家长学习群”,但是,你知道更多办法又怎样?事实往往与理想悖离,我们知道太多理论,却还是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然后,我们安慰自己:要慢教育,要静待花开。可是,如何慢?怎样等?
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对每个孩子都适合。我们往往看了一种理论,觉得好,就想适用到孩子身上,很遗憾,人家用得好的,在你这里可能并不见效。同样的方法,也分怎样的沟通。就此,有人总结出一个公式:沟通效果=7%的言辞+38%的语言语调+55%的表情动作。试问全盘借来的理论,试用过程中,这尺度你把握得好吗?
所以,做家长的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可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具体怎么做要针对自己孩子的实情,照搬的方法未必会适用。
朋友的妹妹生了一儿一女。她只是初中毕业,但却很懂如何教育孩子。她的儿子高大帅气,女儿大方美丽,在她的陪伴下都上了重点大学,比颜值、比学历真是令人望尘莫及,我问她教育孩子的秘诀,她只说:我啥也不会,就是想想自己当初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谁还不是从小长大的呀?
这话让我一愣,多朴素的道理呀,我们总不记得自己当初不想要什么,而把这些不想要的,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再强加给孩子,那教育出的孩子能不叛逆吗?
所以,你让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拒绝手机,这难度系数绝对是国际跳水竞赛的3.5,与其搞得鸡飞狗跳,我们不如低下头来看看他们都在玩什么,看看能不能“插个足”,然后用我们的智慧来引导孩子。
有专家指出孩子生命的情感成长规律如下:
0岁—3岁,我们是孩子的保护神。
4岁—7岁,我们是孩子的玩伴。
8岁—12岁,我们是孩子的教练。
13岁—15岁以后,我们是孩子的朋友。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定好位,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您的孩子已经是初中生了,那么您越强制,孩子可能越逆反,我们不如学习和孩子做“朋友”,站在朋友的角度和孩子交谈一定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2018年4月份,教育部办公厅曾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同时下发《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并做好回执回收保管。该信另附“防迷网”三字文,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所以你看,这是个网络时代,但很遗憾,我们管不了网络,我们只能用心管好自己的孩子。我也经常安抚自己的情绪。比如,每逢周末,我会陪他玩会游戏,他也会和朋友已工作了的儿子在手游上大战几个回合,我未曾强制叫停,但我知道他在手机上的一切活动。我也会陪他看游戏主播的视频,我听他讲《骇客帝国》,我看他打《王者荣耀》,我带他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去打网球,我帮他安排去图书馆做义工,让他接触更有意义的事情,我告诉他:我不仅是你妈妈,我更是你最亲近的朋友。教育应该是一种感染,在合理的引导下,在阅读氛围的感染下,我相信手机、游戏会慢慢退后。
每个生命来到这世上都有他该走的路径,都有他本身的使命:那便是好好活这一生。手机、游戏不过是成长过程的诱惑,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辨识,陪着他路过,再让孩子理智地与这些诱惑挥手作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孩子玩手机上瘾 家长挠头怎么治?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孩子喜欢手机网络,是因为在那里,他可以选择和支配这个世界。他有自己的伙伴、团队,能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
玩手机游戏上瘾,引发初二男生与家长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以这一典型个案为例,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咨询师分析说,青少年沉迷手机网络,原因可能出在成长遇到的阻滞。他们爱手机网络游戏,是因为里面有他的世界,以及真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宣泄出口。所以在互联网的大时代里,家长与其徒劳地“堵”,不如提升孩子自我效能感的“疏”,助他们走上健康成长路。
一开学 玩手机与写作业“开战”
寒假过后,孩子上学了,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咨询室也热闹起来。洋洋妈妈一个人走进咨询室,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大吐苦水。
洋洋,14岁,初二男生。自上初中以来,家里给他配了手机,目的是方便联系。但妈妈担心洋洋沉迷手机网络,开始只是给他普通手机,洋洋不肯接受,后来换了智能手机。自从洋洋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烦恼就接踵而来,母子经常就手机使用爆发冲突。先是洋洋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叫他做作业总说等一会,妈妈催了几次,常催到发火,他才很不情愿地去做。初二第一学期一开始,洋洋成绩就开始下降,有时说是不喜欢某位老师,听不懂他的课,后来干脆上课偷玩手机。
妈妈试过没收孩子的手机,强行控制不让玩。屏蔽信号,断网线,有时强行关电闸、打、骂、威胁,但没用。妈妈也试过用婉转的方式,如给孩子讲道理、约定限制时间,控制上网次数,控制费用,也试过带孩子去旅游、参加户外运动……每天都苦口婆心地告诉他少上网,少打游戏,多看书,多做作业,多出门。总之,方法用尽,就是没用。
洋洋的爸爸妈妈还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争吵,妈妈觉得爸爸不管事,爸爸觉得妈妈方法不对。母子关系也弄得很僵,互相抵触、抗拒。寒假期间,对孩子手机的控制相对松了,他的作息便完全颠倒,通宵游戏、网聊,白天睡觉。现在连过年走亲戚、逛公园、外出旅游、户外活动都不愿意参加。马上就开学了,妈妈觉得如果不再想办法控制,情况会更加严重。
越控制 孩子就越不自控越逆反
洋洋妈妈跟很多父母无异,从孩子小时起就倾心培育,花了好多时间、精力、金钱,希望孩子听教听话、健康成长。“然而遭遇青春期的孩子,母子因为手机问题面临冲突,想尽办法却没用,的确很焦虑。”看着苦恼的妈妈,咨询师冯老师仿佛也看到了另一个焦虑的人——洋洋。一个进入青春期、学业不理想、没有知心朋友、沉迷手机网络的孩子。
冯老师指出,青少年沉迷手机网络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我们要关注的往往不是他对手机网络的沉迷,而是背后的原因。许多父母看到,沉迷手机网络的青少年学业成绩都不理想。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业成绩不理想归因于沉迷手机网络。我们不能认为,只要孩子不玩手机了,学习成绩就能提高。
在咨询师看来,许多沉迷手机网络的青少年主要是其成长发展遇到了阻滞,“淤结”了。沉迷手机网络是他们应付焦虑、逃避现实压力、减轻痛苦的一种方式。
“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学业成绩好,然而进入初中的学习,有孩子不掌握中学的学习方法,不适应中学的教学,明明感觉自己比小学更用功了,但成绩仍然下滑,于是会感到焦虑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学习自然也缺乏兴趣,自我效能感降低,缺乏信心。在一些青春期孩子眼里,因为不努力而成绩不好的同学,比那些努力了仍然成绩不好的同学要好。努力了仍然成绩不好,是因为笨、是因为个人能力问题,这种归因更让人感到痛苦和绝望。”冯老师说。
孩子越沉迷手机网络,越说明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压力和阻滞越大。洋洋妈妈也反省自己,从小对洋洋管得严。小学阶段,妈妈都可以说一不二,因为洋洋控制力太差。洋洋除了学习,也没什么兴趣爱好。没想到洋洋上中学就开始逆反了,妈妈就担心,现在再不控制孩子,孩子就会失控了。冯老师表示,正是因为洋洋妈妈从小就控制洋洋,所以洋洋没有机会学习控制自己。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是他们挣脱父母控制,争取自主权的方式。父母不再控制孩子,孩子才有机会控制自己。
为何沉迷手机?
虚拟世界有成就感
冯老师指出,孩子喜欢手机网络,是因为在那里,他可以选择和支配这个世界。他有自己的伙伴、团队,能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游戏过程中的不断升级,不断带来成就感,即使输了,由于是虚拟世界,也少了自尊上的压力。
相反,妈妈安排的各种活动,在洋洋看来都是为了控制其放下手机。陪伴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不应以家长喜欢为主导,而应以孩子喜欢为主导。勉强要孩子参加他们不喜欢的活动,只会增加父母和孩子的摩擦。孩子沉迷手机网络,也会感到迷茫疲惫,只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才有机会听到孩子说他心里的想法。
如何治手机瘾?
引导孩子控制手机
冯老师补充说,手机网络有时也是孩子们缓解压力的一个宣泄的通道,当他没有其他宣泄出口的时候,保留这个出口也是必要的。当然,长远之计是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其他的宣泄出口。
冯老师表示,禁止或控制孩子使用手机几乎是不现实的。洋洋妈妈也意识到,“堵”不是办法,还得靠“疏”。所以,控制孩子玩手机,不如引导孩子控制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控制。阻止孩子玩手机并不能提升对学习的兴趣、信心,更不能提高学习能力。想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首先应该思考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学习方法等。(记者 何道岚)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宁佳慧
点击加载更多
教育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视频: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办?家长可以这么做
&gtTOP--其他
视频介绍: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沉迷于玩手机,很是头痛,不妨试试简先生的这些办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玩电脑上瘾如何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