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持创新发展,要构建产业新体系系

昨日(30日),(云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阮成发调研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时提出,要以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瞄准世界前沿领域,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产业新体系,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助推云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阮成发实地察看了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舜喜再生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和云南山灞图像传输科技有限公司,走进车间和试验室,与企业负责人及员工深入交谈,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市场拓展、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情况。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贵研铂业建立起贵金属系列功能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综合回收利用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等多个金字招牌和国家级重点试验室;舜喜再生医学、山灞图像分别在基因检测技术、远程医疗服务及设备制造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阮成发对3家企业紧跟科技革命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取得突出业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3家企业的发展情况,充分说明我们云南同样有能力有条件培育发展在同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当前的重点工作是,要让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由少变多,由零星分布变为集群分布,要“变盆景为花园”,形成云南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与昆明市和省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中,阮成发要求昆明市深入抓好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当好全省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火车头,充分发挥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他提出,昆明市要进一步增强跨越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主动作为;要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昆明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竞争力。

阮成发强调,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他指出,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颠覆性技术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局限,瞄准未来、聚集要素,谋划推动、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紧盯前沿领域,牢牢把握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即将带来爆发式增长的机遇,充分发挥我省生态环境好、电力成本低等优势,在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所作为。要聚焦人才物力财力、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深入谋划、重点突破,统筹好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强化服务、久久为功,引进大企业,建设大项目,迅速抢占产业制高点,构建新的产业体系,为跨越发展注入新动能。

程连元、董华、何金平参加调研。(记者 陈晓波)

(责编:于海冲、韩淑贤)

2016年22省区市调整省级党政"一把手" 15省迎纪委新书记 2016年,既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九大召开之前的换届之年,全国31省区市各级领导班子开启换届工作。截至12月23日,全国已有22省区市省级党政主要领导发生调整,14省区市省级党委完成换届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同志在今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构建产业新体系》,全文如下:

产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本。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健全的产业体系密切相关。我国是大国经济,具备构建完整产业体系的市场空间和条件。“十三五”时期是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的深刻调整期,是我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期,产业转型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站在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对构建产业新体系做出全面部署,明确了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必将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深刻认识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总规模大幅提升,制造业增加值跃居世界第一位,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但产业发展总体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与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差距。李克强总理指出,“十三五”时期,要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提质增效升级。面对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意义十分重大。

   (一)构建产业新体系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迫切需要

在新常态下,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必须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随着要素比较优势和资源环境约束发生重大趋势性变化,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产业发展动力开始减弱,新的竞争优势还在形成之中,经济发展进入新旧动力转换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迫切需要通过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为实现“双目标”、保障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坚实基础。

   (二)构建产业新体系是主动应对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战略选择

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正处在调整变革中。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信息技术与各领域技术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发达国家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其他发展中国家竞相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同时,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会进一步挤压我国的产业竞争优势。面对国际产业竞争格局深刻调整,我国产业迫切需要通过构建产业新体系塑造竞争新优势,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三)构建产业新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世界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坚实的产业支撑,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必须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和产业基础作为支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就是要更好发挥我国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充分释放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蕴含的广阔空间,为确保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劲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准确把握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方向和原则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是我国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重要时代背景。我们要按照《建议》要求,顺应国内外发展大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努力推动我国产业体系向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布局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的方向发展。“十三五”时期构建产业新体系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坚持创新驱动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主引擎,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的竞争。我国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偏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把增强技术实力作为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战略支点,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包括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走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道路。

   (二)坚持绿色低碳

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未来的关键举措。近年来,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要潮流。无论是从顺应国际大势看,还是从破解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适应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期盼看,绿色低碳都是必然选择。我国产业发展尚未从根本上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工业生产能效、水效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走生态文明的产业发展道路。

   (三)坚持两化融合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有效途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各领域的渗透融合,不仅使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也催生了许多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产业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融合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还有巨大潜力。必须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走两化融合的产业发展道路。

   (四)坚持结构优化

调结构、促升级始终是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域发展同质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是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质量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消费需求、新的装备需求、新的服务需求、新的安全保障需求,又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跃升,持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走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新路。

   (五)坚持开放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要发展壮大,开放合作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依靠低成本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所获得的全球化红利日趋弱化,推动产业、市场、资本和能源资源开放合作,实现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统筹发展,已经成为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用全球视野配置产业链和空间分布,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在优进优出中实现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的提升,走开放合作的产业发展道路。

   (六)坚持人才为本

人才是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骨干力量,产业强国一定是人才强国。美国之所以成为最富创造力的制造强国,与其培养并广泛吸纳了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直接相关。具有工匠品质的“德国制造”,也与其培养的众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密不可分。与产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不仅缺乏能够适应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技术人才,还缺少优秀的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必须把人才作为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根本保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和吸引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产业人才队伍,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走人才引领的产业发展道路。

三、全面落实构建产业新体系的任务和举措

   构建产业新体系是一项关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摆脱以往的路径依赖、实现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要求我们在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和原则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贯彻落实好《建议》提出的各项部署。

   (一)构建新型制造体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好这一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着眼于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以绿色化为方向,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适应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增加服务环节,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必须打牢基础。要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基础工艺,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产品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造水平,有效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第三篇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第八章 构建产业新体系

  坚持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导向,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推进产业高端化、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加快健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干部分。

  第一节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建设全国智能制造先行示范区。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制定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行动计划,突出数控装备普及换代、现有装备智能改造、高端装备自主制造、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等重点领域,推进制造业装备由机械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模式,搭建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平台,支持智能制造核心关键技术、智能化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推行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制造,鼓励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网络生产新模式,支持工业云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开放共享,构建网络化企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1000个智能车间(工厂)。

  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双百工程”项目、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三大计划,全面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推进节能改造示范、减排改造示范、再制造示范等。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促进企业管理软件普及推广应用,推动机械、石化、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改革产业准入和监管办法,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推进重点装备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计划,支持制造业名品名牌建设。到2020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0,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8。

  专栏5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总体定位

  产业层次高:争取更多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制造业2025实施成效走在全国前列。

  创新能力强:拥有一批战略必争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创新型制造业领军企业,示范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

  制造模式新:企业制造装备实现“数控一代”全覆盖,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广泛推行,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先行示范区。

  集聚效应好:产业布局优化合理,基本形成区域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集聚带和现代特色产业集群。

  品牌影响大:拥有一批世界级跨国企业(集团)和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产品。

  管理效能优:大型企业普遍建成智能化、互联网化管控体系,实施高效精准的经营管理,打造一批智慧园区,企业管理水平领先。

  第二节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规划和推进方案,更好发挥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优先选择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发展成长性强、代表未来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产业,细分行业、细分领域,做精做特做优做实一批新兴产业。加快南京智能电网、无锡传感网、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技术服务业、盐城海上风电、泰州和连云港生物医药、常州智能制造等集聚区建设。抓住国家开展下一代互联网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智能制造试点城市建设等机遇,深入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示范。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

  第三节 建设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地

  打造“江苏服务”品牌。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网络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围绕全产业链的整合优化,重点发展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服务外包、检验检测、国际航运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基于网络的平台经济、文化创意、工业设计、人力资源服务等新兴业态。推进产业融合与跨界发展,大力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以拓展产品功能、提升交易效率、增强集成能力、满足深层需求为重点,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实施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支持企业面向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培育5-6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南京、苏州等地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8%,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左右。

  加快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落实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开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引导外资投向高端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延伸外资企业服务链,促进本土服务业提升发展,推动服务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进一步减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制定落实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总结推广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加强苏港、苏澳、苏台、苏新、苏韩服务业合作。

  第四节 优化产业布局

  沿沪宁线地区重点推动区域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沿江地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滨江旅游等服务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海洋工程装备等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有序推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环境压力大的产业向苏北、沿海地区转移。沿海地区重点推进沿海深水大港、临港产业园区和城镇“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高端产业转移,做强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物流、石化等临海产业,做大海洋经济规模和品牌。沿东陇海线地区重点发挥“一带一路”战略交汇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持南京等地推进市域制造业布局调整。

  专栏6 “十三五”各地部分重大产业发展新平台和载体

  南京河西金融中心、南京枢纽经济区、中国(南京)软件谷、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无锡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无锡新区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园、无锡新区生命科技产业园;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徐州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徐州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常州金融商务区;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示范应用基地、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国家技术转移苏南中心;南通高新区、南通空港产业园、上海市北(南通)科技城;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连云港亚欧大陆桥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连云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淮安两岸家电产业园、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淮安中兴智慧产业园;盐城环保科技城、大丰港现代物流集聚区、盐城大数据产业园、盐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扬州(仪征)汽车工业园、扬州数控装备产业基地、扬州软件园;镇江航空航天产业示范基地、镇江现代汽车产业基地、世业洲国家旅游度假区;泰州国家大健康产业集聚区、高技术船舶和海工等高端装备基地、节能与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宿迁绿色建材产业园、宿迁智能电网产业园、宿迁智能家电科创园、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坚持创新发展,要构建产业新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