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升格大学男;科一般去哪里可以看好?评价怎么样

本帖最后由 石油科苑 于 11:58 编辑

“十三五”期间()重庆地区普通高校升格调整及新增院校名单


1、重庆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其他资源)
2、三峡科技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3、重庆中医药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4、重庆电子科技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纺织高校的名字就象时装一样,频频变脸。叫人难以产生悠远的历史感,由于文化积淀而产生的自豪感也荡涤一空。倒是应了那句古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象笔者这样有怀旧情绪的的人是不是也要象九斤老太那样叹息:如今的豆子也比从前硬多了。曾经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1993年后改为中国纺织总会,没有了纺织部,中国人不愁没布料穿了,还穿地更光鲜了)的高校有8所,也被业界称为“八大纺院”。

1.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1999年,中国纺织大学与上海纺织专科学校合并更名);

2.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改名);

3.北京纺织工学院――〉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北京服装学院(1987年改名);

4.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大学(1997年4校合并);

5.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北工程科技学院(2001年改名) ――〉西安工程大学(2006年2月)

6.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2000年改名);

7.武汉纺织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2000年改名) ――〉武汉纺织大学(因为已经有武汉科技大学,故无法直接升级为“大学”,)

8.郑州纺织工学院――〉中原工学院(2000年改名)。

在纺织风光的时候,纺织工业部直属高校有三个: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大学)。1998年随着政府机构的调整,这些院校分别划归教育部或地方。与此同时,原纺织系统的高校纷纷更名。全国纺织院校及有纺织系科的学校有二十几所,而今仅剩下一所独立的“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而且还是无法升格为大学无奈改回带纺织ID的。其他一些纺织院校“变脸”如下:

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大学(1993年4校合并)

沈阳轻工业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大连工业大学(不断并入纺织业中专学校,辽宁纺织专科学校、辽宁纺织工业学校、辽宁纺织工业学校中日服装艺术分校等)

南通纺织工学院――〉南通工学院(1995年改名)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工程学院(2007年3月合并改名)

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湖南工程学院(2000年改名)

以下两所纺织院校未更名

北京服装学院(全国第一所以服装命名)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但是英文名已经叫Chengdu Textile College,改名为成都服装学院应该是下一步目标)

1952年院系调整后,诞生了“七大行政区,八大工学院”,分别是:东北区2所:东北工学院,大连工学院;华北区1所:北京工业学院;华东区1所:南京工学院;华中区1所:华中工学院;西北区1所:西北工学院;西南区1所:成都工学院;华南区1所:华南工学院。

1、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更名时间:1988年4月)

2、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更名时间:1988年3月)

3、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更名时间:1988年5月)

4、成都工学院――〉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1994年4月与四川大学合并)

5、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更名时间:1993年,其实算是复名)

6、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5月26日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

7、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更名时间:1988年1月)

8、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1957年10月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

其中,成都工学院在1978年改名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1994年与同根同源的四川大学合并更名为四川联合大学,影响招生后再次改回四川大学。华中工学院在1988年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5月26日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其余六所工学院,都是独立发展,成为各地区的代表性工科大学。

矿业类院校原来大多属于煤炭工业部管理。1998年该部撤销后,行业院校纷纷改名弃煤,大多更名为科技、工程、理工,是典型由冷门变热门。

1、中国矿业大学 校名更改史: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 分为徐州校区与北京校区

2、华北科技学院 校名更改史: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华北科技学院

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校名更改史:阜新煤矿学院→阜新矿业学院→辽宁工程科技大学

4、山东科技大学 校名更改史: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山东煤矿学院→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5、西安科技大学 校名更改史: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

6、河南理工大学 校名更改史: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

7、安徽理工大学 校名更改史: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炭学院→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

8、湖南科技大学 校名更改史:湘潭煤炭学院→湘潭矿业学院→湘潭工学院(湘潭师范学院并入)→湖南科技大学

9、黑龙江科技大学 校名更改史:鸡西矿业学院→黑龙江矿业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

10、太原理工大学 校名更改史:太原工学院→太原工业大学(山西矿业学院并入)→太原理工大学

11、河北工程大学 校名更改史:河北煤矿学院→河北矿业学院→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河北工程大学

12、华北理工大学 唐山煤矿医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大学合并→河北联合大学→华北理工大学

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校独立办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长春地质学院――〉合并到吉林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西安地质学院――〉长安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公路交通在国内牛气冲天

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省部共建高校(由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共建)

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地质大学

以上五所是原隶属于地质部的学校,下面还有一所原隶属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学校:

华东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工委共建

1952年院系调整,中央有关部门选定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8所)高等学府,“八大学院”之名就此产生。分别是北京林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医学院。

又经历了纪60年代末荒谬的大转移,学院路“八大学院”中的矿院、地院、林院、油院积极响应,马上搬迁被忽悠到了外地,而其它学校则继续观望。最惨的油院(旧址已经完全被家属院和石勘院占去,以至于无地复校。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八大学院”陆续更名为大学,而且无一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是,而且北航领先些已经逐渐发展为综合性院校。而且各院校在各自专业领域独树一帜,且还是引领者。比如北航的航空航天,矿大的采矿、安全等,北科的材料,地大的测绘、地质,以及提到医、农、林,谁有能不想起北医、中农大和北林呢?在各行业领域八大院校不仅仅有竞争力,而且一直是引领者。不过现在的的发展趋势是综合性院校,各种所谓的学校排名都是看综合能力,所以排名都不高,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马路东侧(4所)从南到北依次是:

1、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合并到北京大学医学部;

2、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八大学院中更名最彻底的)

3、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中国农业大学;

马路西侧(4所)从南到北依次是

5、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7、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

8、北京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

随着“八大学院”的兴建,在学院区从南到北修建了一条南北走向的路,南起蓟门桥,北至清华东路,全长5.59公里。1954年年底建成通车。因路两旁拥有众多学院而得名“学院路”。50年代学院路上“八大学院”的辉煌时过境迁,他们纷纷与国际接轨,变“学院”的牌子为“大学”,有人戏称,学院路上无“学院”。当时通过学院路的公交车为31路汽车,该路车首发站开始是西安门至颐和园,后改为平安里至中关村的331路。

石油工业部曾作为是中国政府机构统管全国石油工业。石油院校指行业管理时期隶属于石油系统的专业性中高等院校的统称。包括直接隶属于石油部的九所院校:

中国石油大学;校名更改史: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东北石油大学;校名更改史: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东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校名更改史:四川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大学

长江大学;校名更改史: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大庆石油地质学校→江汉石油地质学校→江汉石油学院→长江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校名更改史: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西安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名更改史:大连石油工业学校→抚顺石油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名更改史: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校名更改史: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武汉工程大学

常州大学;校名更改史:南京化工学院→江苏化工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江苏工业学院→常州大学

2017年9月21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出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三大石油院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六所老牌轻工业本科院校,只有一所名称保留至今

无锡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

北京轻工业学院――〉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

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科技大学

沈阳轻工业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大连工业大学

山东轻工业学院――〉齐鲁工业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2018年更名)六所老牌轻工业本科院校里是唯一保留“轻工业”名称的大学。

至于武汉轻工大学,是“武汉工业学院”无法升格为武汉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无奈选择罢了。

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这五所1949后创立的五所政法学院(以下简称“五院”)现在已经全部晋升大学之列。它们曾与北大、人大、吉大、武大法律系并称中国法学的“五院四系”,很长时间内代表中国法学教育较高水平。

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更名时间:1983)

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更名时间:1995)

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学院合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名时间:1999)

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更名时间:2006-11)

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更名时间:2007-03)

相比“五院”,“四系”消失得更早。上世纪末,综合性大学的法律系、政法系,大都改成了法学院。

“五院四系”不见了,开设法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却随处可见。截至06年4月,全国有法学专业的高校达620所,在校生30万人。而在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三所大学有法律系,仅招200多人。也就是说三十年间,开设法律专业的院校翻了两百倍。相比如潮的法学招生,法学就业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甚至可以说“相当严峻”。以中国政法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毕业生为例,毕业后从事本行的只有13%,北京交通大学2006级法学专业104名毕业生中,只有3人从事政法工作。

北京邮电学院――〉北京邮电大学(更名时间:1993年)

南京邮电学院――〉南京邮电大学(更名时间:2005年4月)

重庆邮电学院――〉重庆邮电大学(更名时间:2006年)

西安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大学(更名时间:2012年3月)

长春邮电学院――〉吉林大学(1999年并入)

邮电还守着自己的牌子,托信息时代的福啊,设若另一种环境下,也有可能象纺织院校一样集体“叛变”了。

原邮电部直属的“五大邮电学院”: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学院(今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学院(今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学院(今西安邮电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并入吉林大学)。相比上面4所邮电学院的步步高升(从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在1999年部属高校第二轮调整时,并入吉林大学。

八大美院是指中国大陆地区最具知名度、专业度和地域代表性的八所美术高等院校,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北京)、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天津美术学院(中国天津)、鲁迅美术学院(辽宁沈阳)、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四川美术学院(中国重庆)、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没有一所改名为大学的,一直保持学院头衔。

中央美术学院:一个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美术学、设计艺术学) 。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博士生。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的教学单位招收博士后 。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三个一级学科均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艺术学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2个硕士点,2个市级重点学科(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专业学位点(艺术硕士)。

四川美术学院:一级学科4个(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为一级学科。

另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和设计艺术学、美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清华美院虽然不是八大美院,但一般被称为“三大美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

中医学院集体变脸中医药大学

各中医院校建校之初,均名中医学院,从90年代以来,一批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十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助教育部开展了中医药院校更名为大学的工作,促成了5所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6所中医药学校升格为中医药高等专科(高职)学校。截止2016年8月,中国有20所中医药大学,除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4所尚未更名。

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1993)

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1993)

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1995)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1995)

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1995.02)

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1996)

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999)

浙江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2006.02)

天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2006.02)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02)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03)

长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2006.03)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03)

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04)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2012.03)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2013.04)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2013.04)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04)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2015.05)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03)

暂无以中国六大行政区命名的中医药大学

民族学院始于1941年9月的延安时期,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60次政务会议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决定在北京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并在西北、西南、中南各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分院。从1950年到1958年,先后建立了西北、西南、贵州、中央、云南、中南、广东、广西、青海、西藏等10所民族学院。“文革”中,大部分民族学院被撤销或停办。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学院得到全面恢复并有新的发展。1984年,我国决定筹建东北民族学院和西北第二民族学院。1989年,又决定将筹建中的鄂西大学改建为湖北民族学院。

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该校也“创新”出了“Minzu University”这样的翻译,下面地方小弟弟们争相模仿。()

中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大学(2002-03)

云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2003-04)

广西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大学(2006-02)

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2006-04)

西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北方民族大学(2008-05)

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大学(2012-04)

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大学(2015-03)

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2015-04)

自原来的中央民族学院改为大学之后,从2000年起,中南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纷纷升格,“民院”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历史名词。

四川民族学院(由“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2009年3月)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由”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升格,2009年3月)

广东民族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8年更名)

中国“文理学院” 基本不得要领

“文理学院”并不是热门的ID,而且往往会让人造成误解,以为是文科和理科的意思,事实上文理学院原意是艺术和科技,这一点从各文理学院的英文名“Arts and Science”中可以看出,不过中国标榜文理学院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综合性”,更是无法直接叫XX学院的无奈选择而已。且他们的前身往往是师范高专,截至2018年6月,中国共有8所冠名“文理学院”的高校,分别为:宝鸡文理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湖南文理学院、西安文理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四川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南昌文理学院。目前,“文理学院”还没有升级版本“文理大学”,这个有别于其他类似于“科技”、“理工”等ID。

宝鸡文理学院 1992年,宝鸡师范学院、宝鸡大学合并组建。中国第一所文理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 1996年4月,绍兴师范专科学校、绍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也曾有呼声要更名为“鲁迅大学”,英文名早就是“Shaoxing University”了。

湖南文理学院 1999年3月,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常德师范学院。2003年2月更名为湖南文理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2003年4月16日,西安联合大学、西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

重庆文理学院 2001年5月,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渝州教育学院合并――〉渝西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 2006年,由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名。   

湖北文理学院 1998年3月,襄阳师范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襄樊学院;2000年,湖北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2012年2月,学校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

南昌文理学院 2011年3月,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南昌职业学院。2018年6月更名为南昌文理学院。成为了第一所冠名“文理学院”的民办高校。

武汉文理学院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武汉文理学院(未批准)

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 纷纷避开“职业技术”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是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区别于普通的师范院校,是为高职高专培养师资的高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该校更名时间:2010年3月)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02年)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04年5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03年)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民族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该校更名时间:2018年)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05年)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技工师范学院――〉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02年2月)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02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疼痛科医院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