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请问一下,哪位知道《中国古代的尚象观念从周易开始象释》这本书在南京哪家书店有卖的?

【淘来淘去】无锡南禅寺书城及旧书市场【书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76贴子:
【淘来淘去】无锡南禅寺书城及旧书市场
因为要出差去无锡,上网查了一下无锡旧书市场的情况,贴在这里备用。
无锡大型的书店就仅有人民中路的新华书店和南禅寺书城。&&&
南禅寺书城,近几年差不多演变为教材书城了,满目充斥了各类考试辅导参考书籍,不管是正版的还是盗版的,或者是仿正版的。&&&
无锡的特色书店,除了百草园书屋,似乎再也找不到其它的了。尽管如此,百草园书屋比起前者,显然还是落了一段距离的。&&&
无锡也不弱,在南禅寺书城一侧有一排旧书店,优点是比较集中,淘书不用到处跑。然而现在渐渐沦落为贩卖各类盗版小说的地方,尤以黄易伪作为甚。南长街的古旧书店2楼不错,可惜更新太慢。去年在南禅寺3楼开辟了一个打折书的卖场,颇为不错。&&&
记得95年左右的时候,经常会去芦庄的同学家玩。那时中南路两侧一家挨一家开了很多私人的小书铺,很是壮观。如今烟消云散,书店都拆了,一些以民工为目标客户群的小贩们,摆起了地摊贩卖一些盗版色情光碟和生活日用品。晚上则变成了夜排挡的乐园。
无锡的书店()&&&
因为爱书的原因,所以到了每个地方,最先注意的是各地的书店,到无锡工作已经快五年了,无锡的主要书店也已经都逛遍了。总的来讲,无锡的商业气氛比较浓厚,虽然文化底蕴很厚,历史上也人才辈出,但可能是较高水平的高校不多,高等教育教育不发达的缘故吧,所以无锡的读书气氛不是特浓,图书零售业不发达,买书条件和上海、南京不用比,就连苏州和合肥也难比,和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匹配。&&&
无锡买书的地方的确很少,惠河路上的曾经的先锋书店已经关门大吉,改成了满堂香足浴房,满堂的书香变成了脚臭。以前的先锋书店图书种类不是太多,但购书环境相对较好,可以坐在店堂中央的椅子上慢慢看,我在那里办了一张卡,买了不少书,有多期《万象》和《藏书家》、《藏书记事诗》等。&&&
人民桥西堍中国建筑书店是现在购书环境最好的书店了,可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慢慢看,但书品种太单一,又不打折,是其弱项。&&&
建筑书店旁边的上书房的书有些杂,总体品位还需提高,但书店总得要生存,如果架上摆得全是商务、三联、中华书局的书,书店肯定要倒闭的,但仔细挑选,还是有些好书,办卡八折,卡费15圆,只能使用一年。&&&
人民路上的无锡书城是无锡图书零售业的旗舰,虽然书良莠不齐,但书多了总能找到你喜欢的书,看书条件虽然不好,但如果你不在意形象席地而坐的话,你从开门看到关门也没人理你,因该书店与我单位有业务关系,我在那里可以享受七四折优惠,所以在那里买的书还是满多的。&&&
除了上述几家书店之外,无锡另外一个购书中心就是南禅寺了,南禅寺边百草园书店也许大家都知道,该书店在无锡来说算是有品位的书店,但谈餐饮、旅游、休闲、健康的时尚之书所占比重太大,思想性、学术性较强的书总体情况偏少,该书店可办卡,15元办卡费,卡可一直使用。该书店购书环境一般,可能是读者偷书现象比较严重,营业员对读者有防范心理,我在里面买书时有被当贼盯的感觉,感到很不爽,虽然我是它的忠诚客户,买了不少书,还和其中的两个营业员还蛮熟的。前段时间我提出抗议后,现在情况有所改观。&&&
南禅寺图书城内的图书店参差不齐,长去的有苏州天平经济法律书店无锡分店,在一楼女厕旁,热爱法律的读书人都知道,书以法律、经济为主,兼营自考、律考图书。在那里买了不少法律、经济、思想类图书,其他书店看各人所好,一楼几家艺术类书店经常去,二楼电梯旁有一管理类书店,书还蛮全,三楼有特价书店,档次比较低。&&&
南禅寺书城边上的旧书店真正爱书的朋友可能经常去,什么书都有,一定要仔细去挑,沙里淘金,有时见宝。因店主长年经营此业,对旧书颇为了解,加上经营成本相对较高,该地方旧书书价相对地探上的旧书相对太高。&&&
相信不少爱书人都有淘地摊书的经历,最为惬意的事是在地摊上发现自己想要的书而摊主不识货又以极低的价格买进,可惜现在卖旧书的地摊越来越少了。以前住在荣巷,荣巷街上有几个卖旧书的,和他们都很熟,现在搬家了,逛旧书摊的机会就少了。&&&
南长街跨塘桥边无锡新华书店古籍分店也经常去,二楼全是二折特价区,一楼外面部分是四折区,里面隔区是古籍新书,不打折。那里偶尔也能淘到好书。
南禅寺书城在南禅寺内。其中地下为文化用品以及软件(盗版)1-2层为各专业书店。3层为图书超市以及音像超市。书城外围的一圈书店为古籍或者收藏类等旧书店。
无锡之游(2010)&&&
离开苏州,原计划是再去一趟扬州。但是扬州的朋友突然出差,于是想起无锡也有朋友,便干脆跟着网友们一道,杀奔无锡去也。&&&
无锡在这个季节最有名的大概要数“鼋头渚”了,但是如果你不想花那105元的门票,毗邻它的渤公岛、渔公岛景色也并不差,而且完全免费。我在这俩地方游走了一天,同样饱览太湖风光,湖光水色。&&&
无锡城里正在大修地铁,南禅寺广场挖成了一个大坑。经无锡的朋友介绍,我便去了“泰伯庙”。这个人在《论语》、《史记》中多次被提及,“泰伯庙”也被认为是无锡的根。去的那天,阴晴变幻。泰伯庙门票15元,竟只有敝人一人游览。我在不大的泰伯庙里停留了两个多小时,仔细体会着无锡这片地方的乡土气息。&&&& 敝人去很多地方旅游,事先要看《读史方舆纪要》,了解那里的地理位置和意义。然后看当地的地方志,了解那边的风土人情和特产。有时候,敝人会想,有不少地方,历劫犹生,或兵火,或疫情,或政令,而千百年来,这个地方的才俊之士,固然早已非原乡之人,却能写出风格相近的作品,承袭传统如一的性格,这是因为什么呢?仔细想来,大概是由于这个地方的阴阳之气,与居住在此的人们互感互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民的性情吧?&&&
无锡的朋友听了敝人这个说法,深表赞同。他对太湖水质的变化一直无法释怀。他说,太湖的水坏了,人的性格也坏了。的确,敝人在公交汽车上前后给四位老人让座,只有一个对我说了谢谢。无锡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旁若无人。即令敝人也不禁哀叹,阴阳之气异矣。&&&
在无锡还狂转了南禅寺的书店以及旧书店,可惜卖旧书的漫天要价,我又不会还价,所以并没有什么收获。
开心游无锡&&&
日晚上23点,我们一群好姐妹终于到达了无锡火车站,为啥会这么晚呢 It is a secret.毕竟旅途本来就是充满着许多的意外嘛! &&&
经过一晚舒服地休息及品尝了第二天美味的早餐之后,我们开始了一天开心的游玩.哈哈,第一站来到了古南禅寺,古寺的人烟并不稀少,但是偶是不信这个滴。故而当其他姐妹进去拜拜时,我就一人独自欣赏那里的风景,别有一番感觉。等姐妹们出来后,我们边感受着古寺的气息,边来到了旧书店,淘到了各自喜欢的书。接下来就进功古玩店,寻觅着~一圈兜下来,潇看中了一块禾田玉,我帮她还价,可貌似那里的行情有别与上海,连偶也不来塞了,不过关键是喜欢嘛,就不在意了。最重要是心态,看你怎么想了,你要觉得他是你所想要的,并觉得值得,那就OK啦! &&&
中饭时间,我们抵达无锡有名的王兴记,吃到了人气美食:鲜小笼,鸡汤鲜馄饨,那鸡汤真是鲜呀!还有惠山酥饼,的确够美味.接着就去体会一下现代的都市生活,跟上海差不多,无锡的变化也挺厉害的哦!对比于我初中时对无锡的印象,变化大呀! &&&
最后一站来到了无锡太湖的鼋头渚,太湖的水我就不发表评论了,那里的空气好亲新,还有景色怡人,真是享受。在那里留下我们灿烂的笑容。&&&& 回来前,我们又在那的川味馆品尝了美味的川菜,其中我第一次吃了那鱼腥草与干辣椒,回味无穷呀!嘿嘿。 &&
此次旅途虽然短暂,但却拥有我们美好的回忆。哈哈哈……&&
无锡之行(日)&&&
近九时起,早餐后即赴南禅寺,寻访旧书市场。未进寺院已闻鼎沸人声,见穿梭人等如过江之鲫,更有臭味夹带着肉香腥鲜随风飘逸,入内始见方知为炸臭豆腐干、烤牛羊肉、蒸海鲜小吃摊林林总总,食客挨挨挤挤,道为之几阻,吾乡苏州玄妙观前经现代化改造,似已无此闹热氛围也。&&&& 南禅书城,一侧为花木市场,一侧为旧书市场,布局甚妙。所谓“旧书市场”,实为一条单侧旧书铺小巷,编为1号至22号铺面。淘书约两三小时,花费百余元,得书近二十册,有徐武主编《薛福成:清朝改革维新的思想家、外交家》,为自印本。得《无锡文史资料》选辑多种,其中第39辑首栏即为“沉痛悼念钱钟书先生逝世”,有李慎之、朱锡沅、章学良、唐原道诸文。又钱钟书《人·兽·鬼》(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7月版)。&&&& 其余各书为:马烽《三年早知道》精装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版)、诗歌集《高歌向太阳——广西各族新民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8月版)、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版)、艾煊《碧螺春汛》(江苏人民出版社1978年10月版)、刘旦宅《对比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12月版)《谈戏集》(江苏省文化局、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分会1983年7月自印本)、《唐短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朱自清《荷塘月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版)、柯灵《浮尘小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7月版)、莫言《大别山下的男女》(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9月版)、《刘孝标集校注》(学苑出版社2003年6月版),以及苏州教育学院联谊会自印本《姑苏城内谢衙前:,苏州教育学院回顾》等。&&&&& 复至无锡碑刻博物馆找谈福兴研究员喝茶,快聊无锡文博掌故,并续购朱拓乾隆“介如峰诗画碑”三通。坐下午二时之高速公路汽车回到南京。
3,南禅寺书城及旧书交易处。即在朝阳广场对面,是仿上海城隍庙建筑群,为本地收藏市场,往里走最后面,有一四层书城,为民营书店集散地。底楼可一观的,有三联,新江南等几家。旧书交易处也在南禅寺,大约是出书城往南走,一寺庙建筑附近,或问一下讯。
在无锡地区找一些旧书摊,各位帮帮忙。 (2010.4) 南禅寺那里不少,在莲蓉桥这里也有家买旧书的。
南禅寺后面有一排这样的书店。
无锡的旧书市场后来几经变迁,先是从楼下迁到南禅寺书城的三楼,后又从三楼搬迁到书城北面的一排二十几间小屋内。()
买旧书(无锡商报,)&&&& 无锡有南北两禅寺,北禅寺在城里,解放初旧城改造时已拆掉。南禅寺在南门外,解放前除了妙光塔尚在外,也已不复存在。“文革”后,因塔存重建寺,使千年古刹重显光彩。现在以寺兴市,成了规模宏大的南禅寺市场,有花鸟鱼宠物,有古玩邮钱币,有旧书,也有茶室。&&&& 我去南禅寺,主要是逛书市。书市正中搭有大棚,内设固定摊位40多个,每个摊拉均有齐腰高的铁柜,收摊时可将图书锁在铁柜内。旧书摊的周围建有一间间的店面,共有“新江南”、“南苑”、“友谊”等10多家新书店。&&&& 我感兴趣的是旧书摊。在40多个摊位上,有经史子集古籍,也有解放前后出版的杂志书报、各种文献资料、小人书等,应有尽有。你要搜集所需的材料吗?你尽可耐着性子在书海中荡漾。&&&& 有时光在翻书上用功夫是不够的,因为摊主的书不一定放在铁柜上而是藏在铁柜内。笔者问过一位姓高的摊主,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有价值的书可能为冷门书,一时半会也卖不掉,也不一定急着卖出去,如遇需要者,价格可以高一些,可谓买卖双方皆大欢喜。因此你如果有心淘书,可以问摊主:“老板,有×××书吗?”摊主是熟悉自己的书的。如果有,他会拿出来给你看。&&&& 在旧书摊淘书,书价一般不菲,必须经过讨价还价。若是敲定了价钱,不巧,你身边少了一些钱,这倒无防,摊主照样会把书卖给你,至多说一句“下次带来好了”。&&&& 家父的好友——我的老师秦古柳先生,生前没有出过画册,平生作品十有六七在10年浩劫中被付之一炬。在先生逝世7年后,1983年方由他的大弟子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教授辑成《秦古柳画辑》,交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当时我没有购到,非常遗憾。许多年来访遍宁、锡大小书店,都没如愿。&&&& 今年,终于在南禅寺旧书摊上看到了,居然有两本,价钱高了些,但我如获至宝,赶紧两本一齐购下,多年夙愿得偿,不枉逛了一趟旧书市场。&&&& 注:于铸梁,无锡市江南中学退休教师,先后主编、翻译和出版个人作品集50多部。
在无锡找一些旧书摊。() 记得荣巷不是有的吗?(4.23) 晚上在会龙桥上都有摆书摊啊或是在易出爱莲的门口啊。()
荣巷的旧书摊&&& 最近刚搬家,租了荣巷房子,生活就有了很多与荣巷有关的故事。 &&&&& 家到荣巷菜场的距离不过两三百米,其间的旧书摊却有四五处之多。经营方式很简单,往地上一铺壹张塑料布或者什么布,一堆旧书在上面整整齐齐码开,老板或倚街墙而立,或在旁边转悠,或叼根烟坐在一边的小板凳上,等着顾客来光临就可以了。营业时间是早晨七八点到日暮时分,下小雨就将书拢拢,雨停了继续,除非大雨大雪的天气,街上的书摊是一直有的。 &&&&& 无锡是个挺有文化气味的城市,旧书摊的小老板往往能够收到不少颇有品味的旧书。旧书的主要品种有以下几类:字帖类:钢笔的,毛笔的,还有九宫碑、兰亭序一类碑帖的也很寻常;文史类:唐诗宋词,无锡地方史,各种外国小说等等;技术工具类:医疗书籍,烹饪书籍、建筑类的,家电维修什么的,形形色色;字典类;中、法、日、德、英居然都有,很不简单,南京可能有的旧书摊都比不上;其他;各式小人书,二三元一本,呵呵,喜欢收集的可以来买哦,周易风水书,各式杂志,特别是一些美女写真的杂志,很受欢迎,好几张有裸体照片的杂志,总是大大方方放在最醒目处,过几天又有新的,比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卖的快多了(我看此书放在那里两三个星期没有人要,花了四元买回家了),呵呵! &&&&& 经常光顾和眉尖眼快也让我不时能淘到不少好书,老板今天惊讶我居然是蛮懂书的,呵呵!今天我淘书的收获是:一本清华大学编的《19世纪以前的西方建筑史》7元;一本中英对照的《论语》3元;还有一本尹琪的《潘汉年传》,可惜是盗版的,买了又退了。 &&&&& 一点题外话:就我住过个两个地方(还有是惠山寺旁的惠山直街)来看,都有旧书摊,而且皆是在菜市场的旁边或尽头。如此做一假设,无锡大一些的菜市场是否都相伴着旧书摊,求教于各位方家。荣巷的旧书摊也给我另一些启发,如此的书摊生态也是无锡城市特点的体现之一,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商业意识;附近荣家的梅园也是有点相似的味道,一方面是为天下布芳馨美好愿望,一方面又是近代工业发家后的财富体现,文化和商业的一点结合,但园子是绝对不是徽州或者山西的那样的封闭式的大宅院,而是体现了一种江南的温和细致、开明开放。
无锡是我外婆的妈妈的故乡
好啊,江南水城,很向往的.............................
可能去不了了,我去的地方在惠山,没有时间去了
我有的是机会去
呵呵,羡慕啊.........................
楼主已经去了吧,好久没来了............................
哈,他快回来了................
喔,去了呀?
嗯,明天应该就回来了
回来了,没去无锡城里,网上找的那些东西没用上。去了一趟周庄,只有大半天,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拍了一些照片,有空时发上来大家看看周庄的景色,说实话,也一般吧,我认为。
号称江南第一水镇的.....
去了一趟南禅寺,非常失望。书城里大都是教辅书,旁边的一排小平房旧书铺没有什么好书,价格却非常之高...................
我以前也经常去南禅寺,现在里面改建有几家搬走了。在那看的人也少多了,也许被城管蹂躏的没人气了吧。所以也不去了,其实往里面走走就会发现其实有好多空商店呢。没落了
最近又要去无锡,楼上的能介绍几个旧书市场或者旧书店、旧书摊吗?
无锡归来.................................................
我也是胡埭的诶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李向s(李卜之)书画专栏★苏珍艺术馆★南京画廊★元真画廊
您的位置: &
李向s(李卜之)书画专栏
发布者:本站 发布时间: 16:54:19 阅读:33次 来源:元真画廊网 双击自动滚屏
g家李向s(李卜之)
李向荣,字卜之,号青城道人、希佛居士、水云庄庄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利分会理事,世界华人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画印研究院教授。2005年评为书画年度人物和"中国书画名家",09年授予首届世界民间艺术最高奖―金马奖。
画家风(2010年在都江堰)。
画家风(2017年在乌海金沙湾)
画家风(2017年在天水玉泉观)
卜之先生擅长书法、山水、花鸟画,尤工梅竹。其作品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各地大型活动中展出,多家报刊杂志曾刊登并介绍。众多国内外收藏家和国外机构以及政要人物,中国军事博物馆等收藏了他的作品。
卜之先生出生于四川资中教师之家。少小时即喜中国古典文学,进而研习古诗词歌赋。渐长,醉心孔孟老庄,兹后又潜心易学。有感《周易》所衍六十四卦,为画与文相参合以明万事状万物。乃悟,书画是表思想宣情感之最佳形式,非它艺所能及,遂立志于书画。
画家风(1998年现场作画)
画家风(1998年参加文化下乡活动)
画家风(2012年)
其书法由颜体入,继学兰亭叙、汉魏诸碑,心追手摹,常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经历苦修与揣摹,终悟书法之本质,并领古人神髓,得于心而应于手,遂成其厚重雄浑、清奇高古,飘然洒脱之书风;其国画初学芥子园。1990年深造于天津神州书画学院,深受北派画风影响。同年又受业于书画大师董寿平开门弟子雷启厚先生门下。雷先生为人厚重恭谨,视师如视父,敬业如敬神,虽尽得董寿平老先生真传,却从不眩示于人。惟以耕耘守业为务,以致葛衣怀玉,年逾九旬不名于世。先生以向荣之颖悟刻苦而颇爱其才,又以其诚敬恭谦而重其人。遂不秘其学不吝所积,倾怀相授。雷先生悉心栽培,向荣书画之艺猛进。不数年,自有脱胎换骨之感。兹后,卜之钻研日深。其极推崇先师寿平于中国书画与太极学说之论,太极学说乃道家精髓,包罗万象,有丰富的哲理内涵,揭世间之本质穷万物之原理。黑白阴阳互化,衍生万物妙态。其以惊人的毅力忍常人难忍之苦,揣摩临习、探究先师董老之作。尤钟"董梅"、"寿平竹",其如痴如狂,寝食偕忘。竟忘物我,恍惚间,犹董老寿平现身于其旁,点拨调教。如是潜心苦修,其原本丰伟硕健之躯,形销骨立,人未老而发衰。然"天道酬勤",卜之历炼狱般苦修苦炼之后,终悟董老寿平艺之精髓。以书法入画,抽掣绞翻,极尽变化,如龙蛇飞舞,似行云欲遏。通过虚与实、黑与白、浓与淡,笔势的缓与疾,沉注与飘逸,以形鲜明之比照,成己之风貌。
恩师雷⒑裣壬1998年)
恩师雷⒑裣壬骰1998年)
2018年5月在银川
2018年5月,右为杨女士
2018年5月在成都看望初中王老师、陈老师。
2018年5月在成都看望初中王老师、陈老师。
2018年5月在成都看望初中王老师、陈老师。陈老师赠送由他20年前主编的佛教报刊。
卜之先生不以在董派书画中登堂入室,得其神髓为足,疾志承传和发扬光大董派书画,恪守尊师重道之古训,高尚其德,恢宏其志,宽廓其胸怀,开阔其眼界,张扬其气度,精湛其技艺,以强其画外之功。虽历经坎坷与磨砺,不坠其志,不更其心,不易其初衷。日积月累,玉汝于成,形成其作品雍容大气,古朴典雅,气势磅礴,意蕴悠长之大家气象。其作常以凝炼灵动的笔墨,写博大精深之内涵,凸显艺术家对生活事物本质之悟。其用笔简洁流畅,章法考究规范,刻画细致真切,意蕴深远而隽永。谋篇造势,笔墨渲染,皆显其娴熟艺术之功力、学识之渊博。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道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把握。颇为成功地实现了艺术境界与表达手法,历史人文与现实空间的和谐统一。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洋溢着激情与灵感的自然流露,给人极大的艺术享受,并从多角度折射出艺术家高洁的志向和馨香的品格及修养。他在创作实践与丰富新理论方面兼容并蓄,不仅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和艺术精华,而且能做到师古不泥,大胆创新,从而精心创作出大量为人称道的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2010年以前部分刊登作品
《松荫鹤影》1998年
《横笛且看云烟过》2000年
《万物之源》(原画已落款)
楷书习作两幅(1991年)
行书(1991)
《翱翔》1999年
鱼跃金池满
莺吟绿树低(黄夏英)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2008年)
宁静致远(李高峰2012)
2014年(重庆李烂龙)
《暗香浮动》(1999年)
《寒梅图》1998年(山西王巧红)
《独立春风第一香》
题款内容:此画既成,未知作何题也,时值公历一二年九月十八日。十时,警报响,乃八十一年前之今日,倭寇犯吾东北,历时十余载。此大好河山,岂容贼来乎?此图将往山东也,为**所存焉。李向荣写。
《峨眉烟雨图》
《骨秀神寒》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崛起的当代画家,有幸得到老师雷启厚先生的引领,步入国画大师董寿平老先生的堂奥,深得老先生以造化为主,从写生入手,富以高度的艺术概括,既求形似,更重神质,注重表现对象的精神特质,体"道法自然"的深邃哲理,尽情抒写胸中意气的心法。然而,作为一个当代的艺术家,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的价值观念均迥异于前辈们。因此,创作理念,艺术趣向和思想情怀都与前辈艺术家大相径庭。精神上之差异,必然反映到艺术创作之中。因此他的书画不仅承袭了董寿平老先生的大气、磊落和昂扬进取的精神,更具有当代文化人落拓不羁,奔放自由的豪放情怀。于刚健笃实中,更多了些侠气。这种侠气在作品风格上表现为险峻雄奇;而在技法上则表现为用笔如剑,既干净利落又舒展自如。笔意之间,具有神鬼莫测的变化与险象环生之术。因而,他的作品在给人艺术美的享受之外,更具有莫名的感染与动人心魄的魅力。
卜之先生对易学具有浓烈的兴趣,他对"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者,客观规律也。乾坤乃易门户,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感悟犹深。把"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作为自己人生和艺术追求的根本理念。认为处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全球经济时代,各种文化和艺术种类及门派都处在竞相生存和相互交流与碰撞之中,艺术家须有吞吐宇宙,广纳百川之胸襟,才能在时代的荡涤中发展和完善自己。他又把自己的艺术触角延伸到中国佛教文化禅宗的领域。把山水人物和诗文融为一体,开辟新的创作题材。在他题为《咸桀禅师》的画中,以简练的笔法绘一柱杖老僧,踽踽行走于荒坡,注目空中翻飞双鹰。题诗曰:"常定山中人不知,缁袍褴褛时断炊;偶来岭上舒筋骨,乐得顽禽乱翻飞"。诗书画有机地融为一体,把意境推向更高的境界。将当代人回归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精神与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和中国禅妙理不着痕迹地纳于书画之中。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新作,正是向荣先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理念的外化。它标志着画家向荣先生由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探索,进而又把视野广大到了佛学领域。
国家人民,故土家园,师友亲人,卜之皆怀诚挚之情。他将此深深情愫,已结成艺术道路上不断跋涉之源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所据,其怀诚挚之情者,舍此谬矣。惟此,其以坦然之态,畅游于自己的艺术天地。(文/玉山居士/2006年)
《观自在菩萨》2006年刊登于《名流》(李于蓉)
《感此岁寒节》
《川江烟云》
红梅长卷 830x34cm (2012年)
《吟秋》(1999年)
《道法自然》
《五岳独尊》
《寒塘鹤影》
《大凉山》
山水长卷 830x34cm (2012年)
《铁石气慨》(1999年)
《岁寒清品》
(360X98cm)
《傲雪》1998年
《艺术与收藏》
《艺术与收藏》
评价玉山居士读李卜之书画有感一、梅竹山水志,俊逸侠士怀,风骨透豪气,勤酬天地才。
二、观卜之先生写竹有感:节节凌空傲苍穹,绿莹天地见高风,纵有横折心无惧,犹展柔枝绘葱茏[1]
三、金L微尤髁郑碎gx合若D。R得o常真面目,吩诹秩蛙Q。
四、o火焚茂林,不意遇得N恕G砂炎和渡铺迦≤睫 
五、春馍形樱檠┡R世g。寂寞高格{,容天地。
六、大野鲲j牛L天冷雨疏。古道人E啵ιn松。
七、千戚空舞,柔情ιn生。高老益牛s辱不心。
八、火中N籼斓o事忙。空中日月任它D,身前身後擅C!
阿坝写生(2006年)
青城写生(2006年)
峨眉写生(2006年)
读李卜之作品有感
(文/李迅/2008年)
李先生于绘事,精山水,花鸟二科,尤擅梅竹之陈,亦工书法。艺术界素有 "一理通则百理易得"的杂家,李先生即其人也。他初以书法入门,后探究师尊董寿平佳作,数十年如一日;同时师自然造化,并不拘泥南窗之下,终悟得摹传梅竹之精髓。既得其理,便将此感悟迁入山水,书法之中。
从艺者所必备的品质就是需要对客观的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与他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积累分不开的,这正是其个人的艺术DNA。正是这种DNA的独特性成就了艺术家们不同的风貌。李向荣作品中,笔法构图隐隐似有董寿平之意味;细细品来,又可发现他舍弃了其中较"润"的成份,而将富有自己独特魅力的"苍"融合其内,从而有了一种焕然全新的面貌。这正如齐白石所言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艺术,是"无法"的。"无法"实际上是通百家之法后的扬弃和再创造,不悟此理难有大成。每个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面貌,一种经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质疑之后而形成的自己独特认识。有人说,世界上最危险的行业是作家和画家,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他们的品性和精神,都赤裸裸的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这样观者就可以很容易的了解其本人。在这个人人皆带面具的社会,这样的赤裸实在是危险。可正是这种心迹坦然的宣泄,方可以令我们得到至上的感动。
那么李向荣的精神气韵是什么呢?我想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解衣般礴"。宋郭熙的《林泉高致》释"人需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解衣般礴的酣畅淋漓,首先需要内心的浩然之气。李向荣虽然山水,花鸟,书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一种爽直泼辣,苍古雄奇的意蕴,同时透着一股淡淡的侠气。读他的作品时,仿佛常有着"佳思忽来,书可下酒,豪情一往,云可赠人"的感觉,挥之不去。
写生(2006年)
写生(2006年)
写生(2006年)
《人间仙居》
《圣地峨眉》
《峨眉雨》
《幽谷呜泉》
一个画家气韵的形成,大致来源于两方面。其一是他艺术本身技艺的锤炼,其二是他个人修养的沉淀。
笔墨,构图,设色等基本的要素是气韵形成的载体,脱离这些要素空谈气韵,难免会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错误。李向荣作品中笔法的肆意,墨色的神采,构图的奇崛,都是成就其气韵的要素。在其中最打动我的则是他的笔法。画贵有气韵,而气韵不离笔墨,用墨不离用笔。他笔下枯山润云,山涧苍松的万千气象,很大程度上是靠其用笔来表现的,其梅竹更是如此。他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细观其用笔,笔笔是笔而无一率笔,笔笔非笔而极俱自然。这和他深厚的书法功底是分不开的。在他的作品《有君子风》中,这种以书入画的用笔体现的尤为到位。竹竿笔力遒劲,入木三分,端端然如籀文。竹枝润腴饱满,隐隐然如真书。竹叶或险峻可畏如八分,或窈窕出入似飞白,毛竹的神态顿显。同时竹子和大篇幅的题跋遥相呼应,气韵一贯而下,画面和谐统一。赵孟\有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是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就是这个道理。狂而有理的笔法加上奇崛的构图,使得整幅作品酣畅淋漓,恣意洒脱。这种近乎"无法"的自然是需要长时间技艺的锤炼,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人常向往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是没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苦功,岂可得之?齐白石的写意画上常有"白石老人一挥"的题跋,但是得教齐白石多年的李可染先生说,他从未看到白石老人随意挥洒,从来都是慎之又慎;甚至有时题跋都要用尺子量一番,反复琢磨,方才下笔。这种问道的苦参,非同道中人,不可语也。
《有君子风》
技艺的锤炼是成功的一方面,但是个人修养的沉淀也是重要的一环。一个画家画到一定程度后,他不再是画画,而是在画修养。学画当先修身,身修则心平气和,能应万物。李向荣自幼研习古典文学,诗词歌赋亦有所长,醉心儒释道三家,因而理正气清,胸中发浩荡之思,腕底生奇逸之趣。沈周骞的《芥舟学画编》中有言"山形树态,受天地之生气而成;墨滓笔痕,心腕之灵气以出"。欲得天地之生气,怎么可以不入天地之中?所谓修身,岂可仅仅拘泥于楼阁?遍行名山大川,结交高士侠客亦是不可或缺。李向荣便是如此,携带着一身才艺,行遍祖国大好河山,方才清襟凝远,卷秋江万顷之波;妙笔纵横,挽昆仑一峰之秀。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他身躬力行,大有搜尽奇峰打草稿之勇气。正是如此,其笔下才有大开大阖之浩气。在他的山水画作品中我最为欣赏《阿坝写生稿》。作品前后错落有致,洒脱自然,浩浩然依山长啸,画中似乎亦有名士抚琴相和。一吞一吐,胸中之气畅然。山中恍然有茂林荫荫,细细寻去,却又了无踪迹。中间寥寥数笔,顺势带出后面的千山起伏。观其用笔,笔线捷而密,交搭率性,虽麻乱却有法理可依,笔断意连,峰壑蜿蜒。可以说,这是一幅直抒心臆的作品。如果他在看到此景时没有灵腑的清光一闪,是断然绘不出如此佳作的。
《阿坝写生稿》(2006年)
李向荣的画风倾向于自我情感的宣泄,相信经过更深入的探究和实践,更多对禅理的研修和对自然的感悟,他必能探骊得珠。
人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一千个观赏者眼中就有一千个李向荣。一家之言终究不全面。个中滋味,还是观者自行去画中攫得吧。[2]
玉山居士.《名流》.北京: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83
李迅.《名流》.北京: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72
更多作品欣赏
暗香浮动(安娜)
《雪为精神玉为骨》
本篇编辑者―o人
&&&&本文共分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
画廊在售点击 更多>>
    2009 元真书院 苏珍艺术馆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传真:025-地址:南京市鼓楼区石头城路南艺后街B区95号
邮编:210005网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易中的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