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如何拍摄流光光摄影时怎么开闪光灯

本帖最后由 动力明月 于 10:12 编辑
说到魅族,总是会想到了先前倒下的一颗“巨星”——金立。只是魅族敢于快手斩乱麻,经历了重新洗礼,并发布了采用了高通骁龙845处理器的魅族16th系列手机。
魅族16th系列手机其实在发布会之前,已经没有了什么悬念,只是最终的价格让我们又看到了魅族的希望。魅族16th系列能否拯救魅族从走辉煌?也许只能用产品来说话了。这次有幸获得了魅族16th抢先体验机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魅族16th到底如何?
除了使用845处理器外,没有刘海屏应该是魅族16全力之作的特色了。魅族16th采用的 AMOLED COF 18:9 的 6 英寸屏幕,屏占比高达了 91.18%。这得益于其仅1.43mm左右边框与7mm上下边框设计。

看到魅族16th机身背面的摄像头和闪光灯,似乎让我看到了魅族15的影子,不过魅族16th的四曲面 3D玻璃机身在手感上会更加润滑。魅族16th机身颜色除了本次试用的静夜黑色外还有远山白色,据说远山白比静夜黑在感观效果上更上一层。

魅族16th的机身厚度为7.3mm,依然保留了我们常用的3.5mm耳机插孔。估计我们平常很难想到,仅这一点的设计难度会有多高。

屏下指纹也是魅族16th的特色功能。可能是因为拿到的是工程版样机,在初次体验魅族16th这个功能时,感觉指纹识别的速度还不如人脸识别更为快些。

魅族在之前和金立一样都是采用联发科的处理器,这也正是这个“错误”让魅族慢慢的失色。这次魅族16th采用了高通骁龙845的处理器,它在魅族16th的性能表现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迫切想知道吧!我们以常用的安兔兔测试软件进行跑分,测试环境为手机正常使用过程中进行,确定不是在冰箱里进行测试。最终的结果为288827分,这个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本篇测试的重点是魅族16th的相机功能,这里先来看看魅族16th采用的摄像头配置。魅族16th和15同样采用的是索尼旗舰IMX380+IMX350双摄组合,像素分别为1200万+2000万。硬件级 AI 场景识别、3倍无损变焦、6 LED 环形闪光灯等的配合让魅族16th相机成像水准更上一个台阶。

魅族16th的相机界面还是我们熟知的界面,这里不过多介绍了。


魅族16th可以识别室内、美食、风景、文本、夜景等多个场景,就连猫狗等都能准确识别。然后对捕捉到的画面进行智能AI分析,针对不同场景自动匹配最佳算法,只要轻松按下快门就能拍出一张不错的相片了。

手机和相机最大的区别应该就是变焦了。手机相机多是数码变焦,而相机采用的是光学变焦,在成相上是很难和相机去比拟。而现在手机摄像头的不断发展,无损变焦的引入让手机相机功能有了弥补。魅族16th更是支持3倍无损变焦,对于微距的拍摄更是有了极大的提升。

其实,魅族16th在数码变焦方面作的也非常到位。在光线好的情况下,采用数码变焦,拍摄的效果对比图如下。在相片的细节方面,使用数码变焦拍摄的相片并没有损失多少,花朵和叶子的边缘清晰可见,甚至在花蕊中的蜜蜂也能看到头部的细节。这点令我特别的佩服。


小技巧分享:我们在使用相机拍摄时,对于一些背面杂乱的场景,可能会遇到无法准确对焦的现象。这时就使用无损对焦功能,对准要拍的细节就可以轻松对焦了。




魅族16th相机还为人像拍摄采用了单独的模式。在人像模式下,拍摄场景接近于普通模式下的2倍变焦场景,为突出人像,同时也进行了背景虚化方面的处理。下面是同位置下,普通模式和人像模式的对比效果:

人像模式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合的。在实测过程中,对于运动中的人物或距离远的人物拍摄时。如果使用人像模式拍摄时,会出现虚化位置错误等现象。经过实测使用,建议使用人像模式拍摄时,最佳距离在3米左右,并且没有复杂背景的情况下进行拍摄,魅族16th将会带来不同凡响的效果体验


下图中,因采用了人像模式拍摄,小女孩的裙子和腿部被虚化,造成了整个相片的拍摄失败。

这个相片同样也是采用的人像模式,但由于距离稍远,相片两边出现明显的强硬虚化过渡现象。造成整个相片前后景的不协调现象。


小技巧分享:人像模式并不见得非要拍了人像时使用。在拍摄一些主体分明,而想得到背景虚化效果的时候,用人像模式也许可以满足你的愿望。



魅族16th的专业模式功能还是非常强大的,具体参数功能这里不在详述,有兴趣的可以查看相关资料。在专业模式下,调整不同的参数,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在夜间,调整快门时间获得车水马龙效果,调整对焦可获得流光溢彩等效果。

小技巧分享: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功能的小技巧。此时,相信很多人在公园里都见过这咱花。但要拍出这样的效果却并不容易。这里还要借助魅族16th的无损变焦和对焦功能。

首先,我们要选择在逆光环境下寻找合适的场景。此时可以利用无损变焦功能获得更好的细节表现;


完成场景选择后,使用专业模式进行对焦调整。如在自动模式下可以准确对焦则可不必手动调整;
最后,就是增加曝光补偿值,让整个场景获得更好的透度。此时如果将对焦手动调整在微距状态下,还可以让整个场景有种缥缈的感觉。
▲曝光补偿值为1.5的效果
▲曝光补偿值为2的效果

从上面的使用技巧可以得知,在逆光场景下,调整曝光补偿值就可以主体获得更好的细节。下面再附上几张专业模式下拍摄的样片:

最后再单独说一下魅族16th的夜景拍摄效果。我们知道,手机相机对于夜景的拍摄向来都是短板。这次从魅族16th拍摄的样张中选择了一张进行了裁切(样张为普通模式下拍摄),从裁切的放大图片可以清晰看到这颗“大玉米”的线条和玻璃幕墙内部钢管的结构。如果不是看到相机上的水印,相信很多人为认为这是单反相机拍摄的效果。这见魅族16th在夜景方面的拍摄效果也是非常的强悍。


以上样张全部为手机直出,仅调整尺寸方便上传。

魅族16th相机还有滤镜、趣拍等特色功能,有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一下。对于魅族16th相机的拍摄效果表现方面,如果满分是10分,我会为之打到9.8分。另外的0.2分,我希望能够在对焦速度上,特别是在人像模式下,能够有更好的提升。

舞台和文艺表演摄影的特点非常鲜明:拍摄对象基本都在移动中,照明是特殊的人造光线,拍摄距离和角度受限。那么,如何才能掌握一定的摄影技巧,拍摄出流光溢彩的舞台艺术和大型广场文艺表演照片?

可以想见,一般舞台摄影最佳的拍摄位置自然是第一排正中,因为前面没有其他障碍,而且可以兼顾到整个舞台。在这个位置上,广角焦距段可以拍摄舞台的全景,使用标准镜头可以拍摄一些话剧或演唱会的多人场面,使用70~200mm焦距的变焦镜头即可得到满意的半身到特写构图。但我们毕竟不是专业摄影师,也往往没有财力和权力去获得那个黄金位置,因此就要做好准备,利用好自己现成的座位。与前排相比,后排基本只能使用中焦到长焦镜头,例如200mm以上的镜头应该足以从后排清晰拍摄到舞台上或广场中间的表演者,普通的3倍光学变焦DC在这种场合是很难派上用场的。不过这也可以让摄影者更加集中在追踪、拍摄最好的瞬间,而不用老想着变换焦距和构图。此外,到现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仔细观察场地,基本锁定自己的拍摄焦距段和角度。

舞台和大型广场演出的照明基本是纯粹的人工光线,这给白平衡和曝光带来了不少困难。我们可以把类似光源分为两种,一是稳定的光源,如固定照明灯等,在整场演出期间都不会有大的变化的光源。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演出正式开始前进行试拍,看看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是否可以有效校正低色温。如果自动白平衡模式不行,最好采用自定义白平衡自行设定。

另一类是不稳定光源,如效果灯和追光灯。在这种环境下,光源的强度和色温变化多样,难以控制。不妨干脆把相机设置到自动白平衡模式,由相机来完成复杂的光线判别;或者干脆使用日光白平衡,以完全还原现场气氛。

光线难题还在于演出人物和背景的照明往往差别极大,很容易造成曝光失误。首先,舞台灯光的亮度通常不太高,使用大光圈的镜头配合数码单反相机是一种选择,可以获得足够高的快门速度。在非单反相机中,具备高等效感光度和高成像质量的产品同样可以胜任。例如将感光度调整到ISO800以上,牺牲一点噪点来保证舞台拍摄的成功率。

此外,面对的是布光复杂,明暗区域繁多甚至光线强度和角度均不断变换的舞台,相机自动曝光很难保证准确。这时通常要求摄影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灵活运用曝光补偿、点测光、曝光锁定等功能。

在设备日益先进的情况下,现在拍摄舞台照也有捷径可走,那就是利用人脸识别功能。在目前许多机型中,系统可以在取景的同时判断出画面中的人脸,并以人脸为基础进行对焦和测光。这样,舞台摄影就可以少了很多顾虑,画面中人物的曝光和清晰度基本可以得到保证,就具备了一张优秀舞台摄影图片的基础。

在观众的眼中,舞台上的每个瞬间都那么优美,但在摄影者的快门中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拍摄演出者时,她可能闭眼、皱眉,可能在舞蹈的高速旋转中我们拍到的只是一个背影,可能我们试图拍摄一个舒展的弹跳,但最后留下的是一个落地的瞬间。

舞台摄影对瞬间抓拍能力的考验不逊于体育摄影,他们都要求摄影者在眼明手快之外,最好能对演出的内容有所了解,对其动作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同时,无论那种相机,都存在从按下快门按钮到快门释放的延时,只有提前按下快门才能抓住最美的瞬间。

对于初学者,这当然有些难度,我们可以充分观察,争取发现其动作的规律。使用连拍功能也是有效手段,例如,一个舞蹈演员的弹跳过程,我们拍下3到5张照片,其中出现最舒展姿势的概率自然比单张拍摄高了很多。不过,大多数消费级数码相机的连拍能力都有限,如果在精彩瞬间到来之前把连拍能力浪费掉就会遗憾了。但现在在很多机型上装备了独特的“循环连拍”方式,只要用户按下快门钮,就开始不停连拍,但只有松开快门钮前拍摄的3张被存储下来。如果你对演员的动作没有把握,不妨用这种方式,看到精彩瞬间结束就松快门钮,基本可以万无一失。所以,熟悉自己的机器是拍摄出好照片的前提。

在进行舞台摄影时,必然会对周围的观众造成一定影响。您也不希望自己前面总有一个伸着脖子举着相机晃来晃去的人存在,因此摄影者应尽量注意细节,避免干扰他人观看演出。

1、如果有可能,事先联系演出的主办者以获得许可,或得到一个更适合拍摄的位置;虽然这一点在大型演出时很难做到,但如果是有主动出击的机会的,千万不要退缩。

2、不要使用闪光灯,闪光灯不仅会干扰观众,更会影响演出者,而且破坏了演出的光线环境,拍摄效果也不一定好。

3、使用单反相机尽量选择快门声音摄影小的,使用便携数码相机则设置为无声状态,并关闭辅助对焦灯。

4、拍摄中避免长时间站立以及频繁的移动,那样自己劳累不说,还会招致身后的一堆抱怨。

5、拍摄前通过节目单了解演出情况,合理安排拍摄,特别是要计划好存储卡和电池的分配,以免到了关键时刻弹尽粮绝。

6、由于消费级数码相机的性能局限,即使按照以上技巧拍摄,得到的很多照片仍然不是很理想。先不要急于删除,我们还可以使用各种图像软件来进行后期处理,有可能使照片起死回生。

最后要提醒各位的是,按照上述技巧,我们基本可以拍摄到清晰精彩的瞬间。但真正舞台摄影的精髓不止是忠实记录舞台上发生的每个场景,而是在照片中融入自己的创作意图。如果看看几十年来舞台摄影作品的发展,我们也会发现从写实到再创作的鲜明趋势。例如,很多摄影师在创作中甚至会故意设置慢速快门,模糊的画面有时会更好地表现动感,而光线和人物运动的轨迹结合会很有创意。另外值得一试的还有后期的叠加处理,多张舞台照拼合起来,往往会更好地表达演出内容。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文艺舞台摄影的技巧

文艺舞台摄影前期准备工作

每个摄影师都会主动,或者被朋友邀请拍摄一些舞台表演,年会等。

演出前早到半小时,做好各焦段试拍,了解灯光,拿到节目单观看节目流程。

光圈5.6对焦在身体上,快门300,不变,曝光值交给ISO 手动调节 M档 点对焦 连拍

掌握动作到位点 色温自动 做好预判和等灯

这样曝光值直接由ISO调节,边看演出边拍照,做到一心二用

一般舞台即可搞定 ISO一般根据机型

小场面拍出大场面,演员,观众,演出场面都要拍,有领导观看的领导更要拍

一次性拍摄的照片 在按下快门半秒钟时甩镜头

这张照片也是合成的,快速人物和高速锁定,虚的部分是用慢门按下快门后相机慢门进相机慢慢往下拖。

每周都会分享不同场景的摄影技巧,欢迎关注!

霓虹灯点亮了都市的奢华,

放肆地把变幻的色彩投向天空,

人们常说,好的照片不应该只流于表面,画面中的情绪感和故事感更能打动观众。置身于迷离夜色之中,将流光溢彩的夜景人像与城市融合在一起,形成让人着迷的画面。

对于夜景人像拍摄来说,拍摄地点与光源十分重要,一个合适的拍摄地点能给画面营造出独特的夜景氛围,而充足的光源也是夜景人像拍摄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与白天的用光思路不同,夜景人像在机身高感以及镜头光圈上会有更高要求。

我们需要选择画质好,并且色彩和细节表现在夜间都非常细腻的相机。镜头方面,最好使用大光圈定焦镜头,这样可以弥补夜景人像光线的不足。

一、选择与夜间环境最匹配的服装

在拍摄前,要先给模特设置服装上的搭配。

由于夜晚的光线比较暗,所以夜景拍摄尽量避免穿深色衣服,最好穿能与背景形成亮暗反差的服装。

白色或亮色最合适,它可以凸显人物,又能当自带反光板,衬托肤色。

二、拍摄清晰的夜景人像

拍摄夜景人像多以手持拍摄为主,许多初学者在手持拍摄夜景人像时都容易拍虚,所以首先要保证照片是清晰的。

夜晚的光线比较暗,当人物主体处于一个较暗的地方,容易对不到面部的焦点。

这时,可以使用小电筒照亮拍摄对象,使用单点对焦对准人物的脸部,让相机与人物主体合焦后,将电筒关闭,被摄者保持位置不动,再将自动对焦改为手动对焦去拍摄。

在夜景人像的参数设置上,光圈要尽量开大,再根据灯光环境与相机的焦距来设置安全快门速度,感光度提高至ISO400~800左右,然后再端稳相机,基本上就能拍摄到清晰的夜景人像照片。

受限于夜晚的光线太暗,夜景主题的拍摄最方便的就是在灯火通明的商业街取景。

我们可以借助街景的灯光照亮人物,将光圈调至最大,便能虚化背景的街灯、车灯星星点点,显现出流光溢彩的感觉。

拍摄时,我先引导模特倚靠在栏杆边,让脸面向左边光线较强烈的方向,抬头迎着光源,眼神往左上方看,沉醉在夜色中。这样的场景在与闺蜜逛街时,就能上手拍摄。

城市里的商店等地方都会布置许多灯光装饰,五彩缤纷,十分精致,适合去取景拍摄。

可以借用商城里的装饰物作前景遮挡,突出画面中的人物。使用单点对焦将对焦点放置在妹子的脸部进行测光,ISO可以开至800左右,提高画面的亮度。

前景与背景的虚化,丰富了照片的层次感。

夜晚很容易拍情绪片,以广阔的城市灯光为背景,营造迷离的夜景氛围,就能拍摄出有故事感的照片。

例如拿着酒瓶,置身于城市高楼的女孩,不难让人脑补到一丝悲伤。

夜间的环境多以冷色为主,为了着重表现模特肤色的暖色和身后景色的冷色对比,在拍摄时,可以在相机的自定义设置中将饱和度和对比度设置得高一些,再手动调整出偏暖的色温,K值在4000及以上,尽力加重肤色的暖色。

冷暖调的强烈对比是我在拍摄情绪夜景时最为追求的质感,高光的黄与暗部的蓝放肆碰撞,不仅会让画面充满视觉冲力,也能更好表现出作品的层次。

1.使用LED灯制造光源

当环境的光线不足时,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光源,例如使用LED灯给模特脸部补光。使用时需要将光打在脸部微侧的角度,让脸部更具立体感。

使用LED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色温,它上面有白光和黄光两个旋钮,我一般是黄光和白光混合,各开到最弱。

注意千万别让光源太近,让灯与模特保持一点距离,保证光的柔和。

2.借用创意道具作为光源

我们还可以借用一些创意的道具作为光源,例如小仙女棒烟花、蜡烛等道具。

拍摄时,将光圈开大,焦点对准在模特脸部,闪闪的小仙女棒形成跳动的光斑,搭配日式的和服,像是日本夏日祭放烟花的甜美少女。

烟花的光芒稍纵即逝,要在短时间内照亮模特达到画面的曝光正常。

同时还要配合模特的表现,难度比较高,考验摄影师的技术以及运气,需要多去尝试来积攒拍摄经验。

上面各种夜景的拍摄方法是不是对你有一定启发?盛夏的夜,闷在家里不如约上闺蜜一起去拍夜景人像吧!

妹子们老是吐槽男朋友拍张太不给力,照片丑的根本拿不出手,没关系,下面这些技能get起来,分分钟拍出唯美小清新风。

莎士比亚曾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拍片前你首先要大概知道,日系小清新到底是个什么风格。

下面请欣赏知名的日系亲子摄影家的作品:

怎么样?虽然照片主角都是小小孩,但是一旦把他们想象成是女朋友 …… 你是不是依稀仿佛仍然可以感受到一股惬意、生活、空气感爆炸的气息?

问:要把照片拍成这样的小清新统共分几步?

答曰:三步,分分钟搞定!

拿出你的手机,将画幅模式设为 1:1 的方形模式。

场景和构图要尽量贴近 " 小清新 " 的标准。

众所周知,小清新风格照片一般都色调清淡,画面简单,构图随意,但是看起来就是舒服死了!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小诀窍?简单一句,就是要——轻飘飘、亮堂堂!

轻飘飘就是场景要简单、干净

拍照前你要尽量选素色背景,比如天空、海边、花草等,色调以青、蓝、黄等为主,尽量避开太鲜艳、太活泼的场景。同时,构图时要注意留白,比如大片的天空、草地或湖面等。这可以方便你后期调饱和度。

好了,先用玻璃瓶先举个栗子。

如何才能让照片看起来亮堂堂?

小清新风格照片的共性就是明亮、过曝,用光大多以逆光、侧逆光为主。所以,拍小清新最不能不遵守的准则就是:一定要在白天拍!!!白天!!!!!

有人可能要举手问了:为什么那些小清新风格的照片不止在室外拍的亮死了,连室内拍的也是亮堂堂一片?关于这个问题。。。。

嗯~我觉得,大概是模特长得太好看照亮了整个房间吧!!!

让模特把你当个小透明,自己该干嘛就干嘛。

告诉她,看到她好看的样子你会及时抓怕,请她放一百个肝!!

然后,接着就是该考虑拍什么的问题了。

日系小清新,就是不追求宏大,就是拍身边的小东西、小风景、小变化、小表情等,这才是小清新们的灵魂。所以你要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情景,比如妹子早起绑头发,浇浇水,看看书什么的。

但是,但是,万一你的女朋友是个逗比,想在大马路上扑街、跳芭蕾或在废墟上迎风落泪等另类情景,试图拍得很喜感什么的,也请毫不大意地去尝试。

毕竟有时候,小清新就是这么的超凡脱俗,格格不入啊。

最后一步也是最最关键的,后期一定要有。

现在各种修图应用那么多,每个人都是小小修图师!拍个照还不后期你怎么好意思放出来?

关于日系小清新,你只需记住这个真理: 好的手机摄影作品

= 前期构图 + 后期修图

= 各种滤镜 + 骚气逼人的日文(视情况可不加)

然后,你只要把曝光度调大、把饱和度调低,再挨个试滤镜就可以搞定一张小清新照片啦!必要时,你还可以在照片高光处加一些青色。总之,大主旨就是色彩要干净、柔和、诱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如何拍摄流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