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m中兴LTE板子CPU超负荷,比较老了,能带几核的CPU,多大的帮帮忙回复下

泡泡网手机频道6月21日 GSMA亚洲通信博览会开展前一天,编辑应邀来到Marvell美满电子科技公司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总部。在这里,Marvell首次向媒体展示该公司的TD-LTE研发成果。Marvell公司在宣传上一直比较低调。通过此次采访,跟Marvell公司移动业务全球副总裁李春潮 (Ivan Lee) 交流,Marvell在TD-LTE上可谓厚积薄发。

针对Marvell美满电子科技公司在国内的发展,李春潮说,和其他国际大芯片公司不同,Marvell坚持把核心的技术研发都放在中国。把核心研发放在中国,可以使我们的研发团队贴近大中国区的客户,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并能够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更快速的响应。我们中国的研发团队历来得到美国总部的紧密关注和充分授权,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公司遍及全球各地的其他团队的技术成果;进而大大加速我们的产品开发进度。比如,我们的TD-DMA产品开发,起步晚于竞争对手;但是,我们充分利用公司在WCDMA产品上的技术积累和公司其他团队的鼎力支持,我们后来居上,于2011年2月成功量产了全球第一颗单芯片TD-SCDMA智能机解决方案。目前,市面上80%的TD-SCDMA智能机采用Marvell的解决方案。

在TD方面,Marvell美满电子科技公司拥有雄厚的实力。如今,李春潮带领的Marvell TD芯片研发团队,在中国有800多人的规模,有美国有200多人配合从事相关技术的研发,核心团队已共事近十年之久。

正是这样一拥有雄厚实力的团队在TD-SCDMA领域中不断创造奇迹,目前该团队正在积极投入LTE技术的研发当中。

李春潮说,早在2009年我们中国团队就启动了LTE的研发,在项目启动的第一天,我们的目标就是第一版设计就必须符合大规模商用的要求。而且,同一款产品不仅要满足TDD LTE的要求,而且要满足FDD LTE的要求。考虑到LTE在建网初期,覆盖不可能会很好,我们同一个芯片除了支持LTE,还要支持TD-SCDMA、WCDMA和GSM。不仅如此,为了满足不同运营商LTE网络引入后对语音业务支持的要求,我们的芯片支持单卡双待双连接和CSFB两种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语音解决方案。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这种规格的产品跟单模的LTE原型产品相比有太多需要考虑的地方。除了需要解决好高集成度带来的复杂度增加,还需要解决好产品的功耗问题,产品的性价比问题,更要解决好产品的稳定性问题。

Marvell从2011年10月第一个多模LTE样片回来,到现在各项验证工作进展非常顺利。目前,除了2G和3G是成熟IP的集成,很快就验证通过外,Marvell的LTE方案已经完成跟多家网络厂商的TDD LTE IOT测试,各项测试指标均符合设计预期。

另外,Marvell还和多家测试仪器进行了FDD LTE的联调;并成功到达Cat4的最大下行150Mbps和最大上行50Mbps的理论传输速率。谈到Marvell LTE的商用计划时,李春潮表示,根据目前的状态,Marvell年底以前可以帮助客户实现LTE的规模出货。

TD-LTE技术的发展,是中国自主创新走向世界的一个机会。中国标准的TD技术要走向世界,离不开国际厂商的支持。Marvell以华人企业特有的民族情感,在TD-SCDMA技术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希望,在TD-LTE时代,Marvell能够再次做出成绩。

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公司创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Santa Clara(圣塔克拉拉),是由印尼华侨周秀文博士及妻子戴伟立女士、胞弟周秀武共同创办的。Marvell在微处理器体系架构及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极大地推动了大容量存储解决方案、移动与无线技术、网络、消费电子产品及绿色产品等平台的发展。同时,借助于自身超强的设计及混合信号设计能力,Marvell可为客户提供最关键的核心器件和模块,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Marvell已经与全球知名的领导厂商和服务提供商都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包括RIM、中兴、华为、摩托罗拉、中国移动、微软、希捷、东芝、三星、思科、HP等。同时,Marvell在行业里也赢得了技术创新的美誉,并被竞争者称之为最难超越的对手。

李春潮是复杂SoC设计和计算平台领域的专家,在印尼出生长大,后来留学美国,分别在德克萨斯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学院取得电子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他曾先后供职于德州仪器、Sun、AMLgoic等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有20多年的丰富经验。2008年下半年开始,李春潮带领研发团队投入TD-SCDMA芯片的研发,是Marvell公司TD-SCDMA产品和业务的开创者。

Marvell于1995年在美国硅谷成立,是全球排名前五名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他们还是是一家提供整体半导体方案的公司。Marvell最早是从硬盘存储(HDD)起家的,目前除了存储,还有云端的一些产品、网络通讯产品,以及手机、消费产品的一些芯片方案。目前Marvell一年芯片的出货量在10亿颗左右。全球有7000名员工,在中国有1700-0名员工。Marvell在全球有3200多项专利。2008年通过ISO9001认证,在全球有着领先的行业标准地位。

财务方面,Marvell公司没有任何的负债。在2012年收入是34亿美元。Marvell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在全球各个地方都有研发中心。包括在中国,上海是中国总部,另外还在北京、深圳、合肥、成都设有业务,马上Marvell会发展到南京。所以可以看到Marvell在中国有非常大的投入。除此之外还有欧洲、印度、以色列,以色列是除美国、中国之外的最大的一个研发中心。在新加坡也有一些研发,还有台湾。

Marvell公司理念是“Connected Lifestyle”,该公司有非常多种类的产品。我们有数字娱乐如智能电视芯片类的产品,手机芯片方面的产品,无线的产品,还有平板电脑芯片,包括云端的一些产品、交换机、以太网、PC电脑等相关的一些芯片产品。

Marvell公司的客户非常多。全球最著名的一些公司都是他们的客户,包括思科、RIM,RIM是Marvell公司早期一个手机解决方案最大的客户。存储方面有两家最大的公司,希捷和西部数据都是他们的客户。英特尔也他们的客户,虽然说英特尔也是在芯片行业里,不过仍然很早以前就跟Marvell有着合作的关系,主要是在以太网的一些解决方案上。索尼是Marvell很大的一个客户,并且已经合作了很长的时间,主要是在WI-FI方面。在网络设备和手机领域,还有一些中国的公司,比如说华为、中兴等都有多方面的合作。三星也是Marvell全球性的大客户。

技术方面,Marvell有CPU的技术,他们有多种应用的CPU内核,在存储方面,有SSD、HBA、SATA、SAS等硬盘标准的接口,通讯处理器方面,包括2G、3G,TD-DMA都有。视频方面有Qdeo、Vmeta、1080p  enc/dec解码蓝光的产品,以太网交换器,Marvell在WI-FI方面已经是领先了很多年,在很多方面Marvell都是主要的供应商。连接方面的也有很多,还有电力线,还有一些zigbee类的产品,还有打印机,打印机主要是Marvell在06年的时候,收购了HP的一个芯片部门,我们现在是HP最大的一个打印机的芯片供应商。应用处理器,包括有3D、视频处理、PC级的性能。智能能源方面,包括Zigbee、家庭控制、风扇控制等等。

目前Marvell有非常多种类的产品采用了ARM的标准。包括娱乐电视方面的产品、手机、平板电脑、云端的一些服务器,Marvell最近推了一个四核的处理器,非常高效能,目前已经有好几家非常大的、全球著名的厂商已经采用了该方案。在LED方面的产品,都是基于ARM架构。

在数字娱乐的平台方面,Marvell同样是行业的领先者,该公司的方案做的很早,目前是谷歌的两个主要合作伙伴之一,一家是台湾的一家公司,另外一个就是Marvell。下个月就可以看到Marvell的产品,一款类似于Google TV的智能电视产品将会上市,这也是Marvell非常关注的一个新产品线。

设备,无线这边,Marvell的解决方案非常的全,除了WI-FI、GPS、FM和NFC、蓝牙等传统的移动通讯的解决方案,还有WCDMA。WCDMA在08年的时候,Marvell就决定要投入,从09年的时候又开始研发LTE。

在2011年的2月份基于PXA920的解决方案的首款手机就上市了,这是华硕的手机,已经有快要一年半的历史了。过去一年多的TD-SCDMA智能手机中,Marvell的方案是被业界采用最多的。以中兴U880为例,这款手机销售超过300万台,是销售量最大的TD智能手机。

在PXA920之后,Marvell在2011年的下半年又推出了一个双载波的方案HSPA+的PXA1202,这是一个基带的芯片,不含AP,峰值可以达到8.4Mbps。目前Marvell正在跟一些基站的厂商在做IOT,从Marvell的角度,还是觉得双载波的TD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除了TD的发展以外,Marvell也非常积极的在研发LTE产品。Marvell PXA1802是一个高集成度的、支持多模的一个方案,而且是一个单芯片,就是FDD/TDD LTE/WCDMA/TD-SCDMA/GSM都支持的一个解决方案。这个产品有着非常高性能,支持下行150Mbps,上行50Mbps,支持双流波束成形,硬件支持祖冲之加密算法,这是硬件实现的,这在业界里是比较有创新的。

单芯片支持2G/3G和LTE的双待双连接。同时Marvell LTE也拥有高成熟度,在国内和主要的IOT厂商已经做了充分的测试,并且已经通过,芯片和系统已经具备了好的稳定性。Marvell的目标是在年底就可以批量的出货。

除了基带的一些解决方案,Marvell还做了一个高集成度的智能手机方案,名为PXA1920。1920是集成了1802再含AP的功能。所以这是一个单芯片的智能手机的LTE多模手机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高集成度、高性能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Marvell专访的详细问答部分。

媒体:我比较关心TD-LTE的问题,这个领域很多芯片厂商都已经布局了,比如说高通,还有像华为他们自己也会自己做。他们的做法是今年年底之前,他们就会有TD-LTE的手机芯片,包括手机会出来。我想Marvell这边在TDD-LTE手机的定位是什么?我们对中高端的定位是怎么看的,另外你觉得在TD-LTE芯片领域,你们最看中的优势是什么?

周璇:确实,LTE跟3G,有更多的国际厂商,尤其以高通为代表国际厂商一起来加入到这个产业。我觉得更多国际厂商参与到TD-LTE产业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我个人来说非常好。大家可以进步,一起学习。从Marvell来说,我觉得尤其是在中的TD-LTE这一块,去年下半年,工信部已经规定我们的TD-LTE必须是多模的,必须要支持TD-DMA,除了Marvell以外,所有的国际厂商,到目前为止,TD-SCDMA他们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商用。虽然他们都号称有相应的方案,但是我们知道这样一个成熟的标准,通常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我们的优势是。除了我们的TD-SCDMA,我们还有WCDMA,这块比TD-SCDMA出货量还要大。另外我们已经开发出了领先的产品我们的TD-LTE,刚刚大家也看到了,这一周我们在亚洲通信展上我们会有展示,我们会在中移动的展台上展出,这是对我们实力的认可。当然我们是一个多模的,实际上是一个五模的,这些都在一个芯片上,我想所有这些准备,为我们将来最后一个比赛的成功,是非常有帮助的。包括高集成度、低功耗等等。

媒体:我们的这款LTE芯片的定位是怎么样的?

周璇:LTE和其他的通信标准,比如说从3G时代开始,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会从数据卡类的产品开始,包括WCDMA、TD-SCDMA,特别是WCDMA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数据卡方面都是主流的。我相信在LTE时代也会如此,我们有两款产品,一个是PXA2,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两种,一种是USP,在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外面只需要加一个PMIC,其他的东西全部都集成到我们的接口里面,这种高集成度,本身就体现出了我们的竞争力。针对这种数据类的产品,可能就不存在高端和低端,只是看性能。我们的性能,我们已经可以达到100多兆的速度,我们在诺基亚和阿尔卡特朗讯的网上都达到了理论的最高速度,我们的TD-LTE可以达到上行150M,下行50M的速度。我们Marvell PXA 1802的产品,做智能手机的时候,需要一个外置的AP,比如说搭载一个高端的AP,做一个比较高端的手机。

李春潮:从产品规划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话,我们是有不同产品的。从中低端到高端,在产品规划上是有的,包括我们的路线图。因为这个技术还是比较新的,刚刚出来的时候,刚刚周璇也说到了,纯粹数据的话,数据卡就不太分档次高低,到了智能手机阶段就会有这种区别,就跟我们的3G技术一样,我们有产品的规划,从低端到高端的都可以用。

媒体:PXA1920是面向千元智能机或者是更高端的芯片,刚刚提到芯片先从数据卡开始,现在也有一些厂商把产品用到数据卡当中,在智能手机方面,现在有没有和那些厂商合作,有没有计划什么时候推出真正的手机产品?

李春潮:我们和一些厂商还在谈。目前我们还不能公开我们的这些厂商的客户名字。智能手机是我们做LTE方案最终的目标,数据卡只是第一步,大家都在朝这个方向走。我们肯定会有智能手机的方案。

周璇:我补充一下。刚刚Ivan在PPT当中也说过,其实除了PXA1802,PXA1920就是针对智能机来做的。其二,刚刚的介绍当中细节比较多,在我们的Marvell方案当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对中国移动非常有帮助的是:我们的芯片是唯一一个单芯片可以同时支持语音和数据双连接的方案。因为在TD-LTE时代,TD-LTE不能直接支持语音,他是纯IP的,你要把整个网络全部做好,做成VoLTE,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美国的网络通常有两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家走的就是双连接,他是怎么支持数据和语音同时呢?他的数据走了LTE,同时用CDMA网络支持电话。我们现在在单芯片已经实现了数据和语音的传输,可以在网络当中去试,这一块我们已经给了中移动的很好的支持。

媒体:我问两个问题。最近这一次中移动的TD终端招标,有六个厂家中标,除了中兴之外,其他都是一些边缘性厂商,不知道这些厂商是不是采用了Marvell的芯片。另外目前的厂商,我也看了一下,我们有中兴、华为的合作,除了这些有品牌的厂商之外,我们有没有跟所谓的一些边缘性厂商在合作,能不能介绍一下?另外,我想大家现在在智能手机竞争上,大家都在往低价上杀,包括高通,像国内的展讯等芯片厂商,都处于一种低价竞争的状态。我不知道我们是如何评价的,对Marvell的市场有多大的影响?

李春潮:这一次集采,中移动是选择了低价格的手机方案。其实,这两家,一个是天迈,一个是康佳,他们也是我们的客户。他们也有PXA920的手机,而且已经量产了。关于价格竞争的问题,我们会很快的推出新的产品,在过去的几次集采当中,大家都可以看到,从去年到现在,基本上所有的TD智能手机都是Marvell的方案,除了这一次。我们会很快的推出新一代的产品,性价比高的产品。我们觉得价格是一个因素,最关键还是要做出一个好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可以为老百姓带来好的用户体验的手机。。我觉得这个产业链要做的好的话,大家要做好的、性价比高的、用户体验好的产品,这样的话,整个现在产业链才会有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

媒体:我这边更多关注的是智能手机终端的问题。最后李总提到了PXA1920的平台,这个平台是针对智能手机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是高端还是低端,因为之前有PXA2128的平台产品,它的定位是什么样的?基于这两个平台的产品,OEM客户的产品大概什么时候会推向市场。另外在中低端市场方面,现在主要的产品还是920和920H,因为展讯的8810的方案下半年在低端领域会有很多客户选择,Marvell有什么相应的应对产品?

李春潮:先讲一下PXA1920的定位。PXA1920应该是我们的中端的产品。目前这是一个双核AP的方案,虽然今天我们没有给大家讲的很详细,我们的路线图。其实我们还有一系列的产品没有讲,我们除了PXA1920我们还有新的另外一个产品,要比PXA1920性能更好,这也是目前正在研发当中,PXA1920我们是在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年初的时候要推出来,会开始有样片。

    你刚刚讲到了PXA2128,PXA2128是我们的一个纯AP的方案。今年第三季度就会开始量产。PXA2128有两大应用,一个是平板电脑,我们这个产品的量产是有平板电脑的。接下来我们看客户的需求,PXA2128也可以做双芯片的手机方案。

第三个问题讲到了展讯的8810,其实刚刚也讲过了,其实8810是最近推出来的,确实市场反应不错。不过刚刚也说到,我们Marvell会很快的推出新一代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性能,还有集成度都非常好,而且工艺都跟8810比都有非常好的竞争力。除了新产品,其实我们目前的920、920H,在业界这个产品成熟度也是非常非常高的,大家也都是认可这个方案的。我们相信目前920H这一类的产品跟8810比,无论是成熟度或者是性能,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媒体:我想问李总一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关注Marvell的产品,从最早的单芯片产品,到今年年初推出多模、多核的移动平台,刚刚李总在PPT当中也讲到了,除了TD-LTE领域,Marvell仍然在TD领域有很多的产品出来。我还是希望给我们介绍一下,Marvell在产品的战略规划上,或者是布局上的理念。

李春潮:刚刚周璇也提到,除了TD和TD-LTE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是唯一一家国际大厂,同时有WCDMA又有TD-SCDMA的技术的。所以这对我们来说,这是非常大的一个优势。无论是现在这个产品,就是WCDMA,或者是TD或者是下一代多模、多频的产品,这些技术都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会利用这些技术,我们会推出在中国非常有竞争力的这些高集成度、高性能的产品,这些产品需要非常多的积累,这是Marvell的一个优势。

周璇:我想说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有很多的规划,很快我们就会由于一些新的在920、920H上的升级。在性能方面就是另外一个等级了,这样的产品很快就可以出来,很快就会有样片给到我们的客户。其实我们也一直在想,智能机从两三年前的高高在上,都是三五千块钱,离我们老百姓很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到了白菜价。其实这个产业各个角度成熟的一个表现,但是我们也在想,是不是智能机就仅仅是为了价格,价格是不是唯一的方向,我们的结论是否定的,我们认为性价比才是我们追求的最主要的东西。比如说你四五千的智能机确实比较贵,当你已经达到500块钱,再往下,每一分钱的降价都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更多的去花精力提升用户的体验。这是我们对这个东西的了解。其实我们有很多的优势,可以看到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判断比如说多模,不仅是在TD-LTE需要,在3G时代也非常需要。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说我们现在拿着移动的手机,你去日本、韩国会怎么样,就会不工作,那里只有WCDMA网络,没有TD网络,所以我们会很快推出多模的产品,而且很快我们会推出三模的产品,和两模一样的架构,一样的价格,这是市场需要的结果。总的来说,我们要提升性价比,让用户体验在各种场合,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把这个产品做的更加有竞争力,而不是简单的降低价格。

媒体:我有两个问题,首先是今年中移动针对TD-LTE提出一个问题就是TD-LTE的功耗问题,他们比较顾虑。另外是TD-LTE的终端,TD-LTE在印度、瑞典、日本都已经商用了,瑞典的运营商首席技术官也说TD-LTE的短板目前还是在终端。我们作为终端产业链当中的一员,能不能说一下,TD-LTE智能手机具体的短板些地方呢?

周璇:我觉得在座的不仅是Marvell,我们在座都是属于这个产业链的一分子,因为大家都很关心,我们从各个角度来推进这个事情。TD-LTE和FDD-LTE,我不是想太多的说TD-LTE和FDD-LTE来看成熟和不成熟。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芯片是同时支持TD-LTE和FDD-LTE,而且我们先把TD-LTE做起来之后,我们同一套的硬件,同一套软件,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们把FDD-LTE做起来,我不想太多说我们的友商们,他们说另外一个模也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的设计是从第一天开始就是FDD-LTE、TD-LTE从硬件、软件同时支持的。回到刚刚说产业链,说终端是短板,一直是在产业链上被指责,因为从W时代就一直说终端是瓶颈。可以说是这样的。因为其实你可以看到,大家都在这个行业做,很多年以前,我也是做基站的,其实基站和终端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因为终端一上来你一般都要是多模的,尤其是手机。而基站的话,你做2G或者是3G的时候,基站就是做2G或者是3G的,TD-LTE更是如此,TD-LTE甚至核心网都是独立的。我想这是一个方面,我想这是一个产业规律,确实是这样的。

对手机来说,这一点也是中移动非常喜欢的,那就是我们的芯片可以支持双连接,他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他可以使得2G和3G在工作的时候,另外一模可以做数据业务,也就是说2G、3G本来就是在现有成熟的IP,网络和终端都已经配合的非常好,同时我叠了一个LTE,这个LTE和2G和3G是相对独立的,他就把多模、三模的问题简化了。这是一个快速推进LTE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其实美国最成熟的LTE网络就是采用这种方案。我们单芯片可以支持双连接,比如说你支持语音的时候就是走原来的2G或者是3G,这个时候要做4G的业务,如果说有TD-LTE网络从LTE网络走,没有的话,可以走2G和3G的走,如果说没有,这两个解决方案对我们快速推出TD-LTE的手机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你要铺这样一个网络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我们从我们的角度,我们在很努力的解决问题,当然最终需要更大的产业链的努力,当然首先工信部要发牌照,移动给我们一个非常清晰的方向做,我们的终端厂跟我们一起来工作。

功耗方面,坦率的说,其实每一种制式刚刚开始的时候,功耗都成为了问题。我记得我最早做GSM的时候,后来我们跑到GPRS的时候,我觉得功耗是很大的问题,3G也是。4G开始的时候,又是功耗不是特别好。但是从我们的数据来看,我们的功耗我们觉得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终端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时候比如说你拿到的Mi-Fi,我们正常工作的时候,可以工作5小时以上的长期连接工作,待机就更没有问题了,他的待机电流只有3、4个毫安。他比3G还是功耗稍微大一些。大家觉得5小时的通话还是有点短,但是随着产业链一起努力,我想最后才会变成6个小时,8个小时。但是现在它已经不太影响用户体验了。因为我们做过测量,以前手机有七八百毫安的电流在工作的时候,远远比我们高,他作为一个手机被北美的高端消费者接受,我想这个应该没有问题。

媒体:我是一个网站的编辑,可能对移动运营商方面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从我这个角度来看,中移动从TD-SCDMA,下一代是TD-LTE,我想知道的是,在技术研发这个层面,因为中移动的特殊性,是不是对咱们研发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上的提升。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因为在3G时代,中移动的TD-SCDMA终端带给用户的体验确实不是很好。主要体现在网络速度上,很多用TD手机的人会觉得,一般还是显示的还是EDGE,网速也不是很快,很少有出现H的时候,出现H的时候速度也不是很快,在Marvell一直和中移动大力的合作,但是中移动的终端却没有带给消费者很好的体验,这对Marvell来讲,怎么来看这个事情。

李春潮:目前TD的网从我们这边的经验,和经过这一段时间,从去年到现在,我们PXA920出货之后,网络还是很不错的,整个稳定性和以前的TD已经有大大的提高了。刚刚你说到,你听人说经常TD的网会经常切换到2G,这要看TD网络的覆盖,就是某些地方的覆盖是不是好,还是有缺陷。不过在Marvell的平台上,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应该说是业界里做的最好的方案,经过大家的评估,我们的方案是采用TD,应用H网络最多的方案。你用其他的方案的话,你会经常看到其他方案会切换到2G,我们的方案是只要在TD信号覆盖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在3G,这是我们和其他方案的TD技术的优势,或者说是大的差别。

媒体:我们知道Marvell主要是三块业务,我不知道TD芯片这一块,我们现在的盈利情况怎么样,能不能透露一下,包括TD芯片的出货量多大。另外TD-LTE,中国移动昨天在杭州也在做一个活动,包括和香港网络有一个连接问题,他也做过实验,但是国内的工信部包括相关专家预测,TD-LTE可能要在2015年之后才可以实施。Marvell有没有这方面的市场盈利压力。

李春潮:大家也知道,到目前为止,我们Marvell是TD智能手机方案最大的供应商,从去年8月份开始到现在,我们的市场份额超过80%。

    出货量方面,到上季度,我们已经有1500多万的920、918,接下来我们相信还会保持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到了今年年底我们还会有新的产品马上会推出来,包括我们现在合作伙伴厂商在用的Marvell PXA978,现在在市场上有好几家客户都在研发基于978的智能手机产品。

至于LTE的时间点到底是什么时候会商用,我想大家都吃不准。包括你说的2015年可能大家也觉得是非常合理的。我们内部非常理解,我们从研发的角度会非常支持TD-LTE,中国政府和中移动的策略,我们会继续把工作、产品做到商用,至于什么时候可以有利润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一段时间我们会不断的推出TD的高性价比产品,同时今年明年我们要大力的推动我们的WCDMA产品,尤其是在中国联通,中国市场。包括一些多模产品。

媒体:我们的产品是针对高端的吗?定位是怎么样的?

李春潮:肯定是一些我们有优势的产品,我们是国际的大厂,我们有非常好的技术,所以我们有能力做高端的产品。所以我们也会往这方面走。

媒体:我有几个问题。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中兴、华为这些厂商都在努力的攻克印度,希望到印度可以继续使用中国的TD-S CDMA,我们怎么看?另外,最近高通非常的勇猛,Marvell有什么样的想法。最后Marvell能不能给我们简单分析和评价一下TD芯片在中国市场上的格局。

李春潮:首先讲一下印度。印度是一个非常大,非常有潜力的市场。我们一直在非常积极的在观察,做一些和印度有关的业务。其实我们现在有一些产品已经卖到印度去了,是移动的手机产品。下一代的产品出来的时候,我们会非常积极的推到印度去。我们会通过跟中国ODM的厂商合作,我们会把手机做成一个turn-key solution(交钥匙解决方案),这个就会推到印度去。因为目前的话,印度市场和中国有点不一样,那里的ODM相对来讲要少很多。那边的研发或者是生产的能力大大不如中国大陆。所以我们会和我们这边的市场经验,把产品做好,然后推到印度去。

高通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司,他们有多年的手机芯片业务的产品经验。不过,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能够做一些有增值一些产品可以给到客户,带来一些优势。高通实力非常强,产品种类也非常多,不过其实无论是终端厂商还是运营商,他们还是非常希望能够看到除了高通以外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厂商。这些厂商都会到Marvell阵营来,要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些方案。我觉得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关于第三个问题,我们是一个TD智能手机方案的领先者,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占了非常大的优势。因为几年前,当时手机市面上基本没有什么智能机的,这些方案当时都是非常贵的,要三四千、五六千,就像古董一样。当时我们就瞄准了这个市场。觉得TD要做好,一定要朝TD的智能手机方向去做。所以当时我们就和中国移动探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后来就开发了一个PXA920的方案。其实很多人还不太相信我们可以把TD做好。这么短的时间,要把一个通讯产品稳定性做好的,协议做好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当时也是非常有信心,过了两三年这个产品就上市了,我非常有信心,我们在中国市场,或者是一些海外市场,Marvell的中国团队,还有国外的一些相关的技术团队,我相信我们的实力是非常强的。我们能够一直把产品做好。能够在通讯领域上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地位。

媒体:我想问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关应用处理器的,Marvell是用的自有内核,而不是官方的ARM内核。这个内核性能原来在业界是一流的。现在我想问一下和最新的ARM A15内核相比,性能是什么样的情况。另外我也知道Marvell也有一些授权A9内核的产品,我想问一下自有内核和官方的ARM内核有什么样的区别?另外是有关基带产品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基带产品是多模产品,多模时代很多厂商使用软件无线电SDR技术来做多模的无线电芯片,我们现在是否使用这个产品,如果说没有的话,你觉得是什么问题没有采用,以后会不会采用?

李春潮:我们以前确实是有很多产品是采用我们的定制的ARM核。我们下一代产品会按照产品的定义和需求决定要用我们的内部研发核或者是用标准的ARM核。所以你应该可以很快看到我们会有一些产品也是采用ARM的标准核的。比如说像A9,或者是你刚刚也提到A15的技术。

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基带的多模,是不是说我们的技术是不是采用了SDR。其实SDR技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到目前或者是在3G时代,虽然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理念,但是在实践上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像功耗的问题,一直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现在4G时代多模越来越关键,因为现在有3G、4G又有2G,要支持的模是非常多的。如果说能够做的比较好,可以在资源上有一些共享,利用SDR的概念的话,这就会让你的设计会做的更好,更小。芯片小的话,你相应的功耗也会降下来。我相信我们下一代的多模的产品,多多少少在某种程度上会支持一些SDR的结构。

媒体:虽然LTE目前在业内比较火,但是有很多研究机构出报告说,3G向4G迁移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我们Marvell在无线通讯的布局是怎么样的,投资比例是怎么样的?Marvell和其他同行相比,产品线是非常全面的,有哪些产品是我们比较重点关注的?

李春潮:我们除了TD,TD是Marvell在中国这边大家比较熟悉的。我们这几年其实在国内宣传的比较少的是WCDMA产品。我们今年会推出一个HSPA+ 21M的一个产品。现在这个样品已经有了,今年年底已经量产了。我们还是准备在HSPA这边继续的研发,下一个就会有一个41M的产品,是双载波的HSPA,W这一块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虽然说在TD我们的知名度比较高,不过W这一块,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大家都知道,这个产品的市场非常大,所以我们肯定在这个领域上,我们会有很大的投资。所以今年的话,除了LTE,WCDMA是我们集团的一个最大的重点项目。

至于您的第二个问题,三五年之内,最主要的还是LTE,因为三五年之后一定是LTE的天下。Marvell是一家34亿美元的公司,我们的无线产品,移动产品业务,是我们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还有非常多的其他的一些业务,包括我们的数字娱乐、电视、传统交换机、通讯等等,这些领域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投资是非常巨大的。这些方面我不是专家,因为不是我一个部门的,下一次可以请我们其他的一些副总来给你讲讲。■

本文来源:泡泡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原标题:高通835强大到都能做电脑的CPU了

高通的骁龙835与微软的Windows 10(以下简称win10)走在了一起,并且微软和几家OEM厂商已经宣布会按照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搭载骁龙835的win10笔记本产品。此时英特尔也非常含蓄的表达自己的立场: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公司成功的绕过专利来模仿x86。虽未点名高通,但火药味十足。

很多人将这件事看做高通拉拢微软以挑战英特尔在电脑芯片界的地位,这种解读颇有一种“不嫌事大”的旁观者之感。不过微软在其中担当的角色确实非常耐人寻味,也可以说这可能是微软下的一盘大棋。

这可能是微软下的一盘大棋

骁龙835对于微软和win10的好处不言而喻,比较明显的就是让win10笔记本更加便携、续航更长等,但这些恐怕不是另微软最兴奋的。这里需要注意ARM版win10有一个重要特性,那就是能够运行exe程序。

如果你只是把搭载骁龙835的win10产品作为常规笔记本,这一特性好像本该如此。但如果你把搭载骁龙835的win10产品范围扩大,尤其是把ARM版win10与Windows 10 Mobile联系在一起,你会发现微软可能有统一移动和桌面的野心。

试想一下,如果ARM版win10就是Windows 10 Mobile,那么除了常规笔记本,一部搭载骁龙835的ARM版win10手机或者平板就可以拥有两种身份。一种身份是使用UWP应用的移动设备,另一种则是能够运行exe程序的轻度工作机。

Lumia 950XL通过拓展坞可变身移动电脑

两者通过一根数据线进行转换。平时拿在手里的时候是手机,但当将手机与显示器连接的时候,这部手机便化身成电脑主机,插上键盘和鼠标就能工作。这项功能曾经在Lumia 950XL上出现过,但由于无法支持exe程序最终无人问津。

如果正如笔者猜测的话,那么微软在一统桌面和移动的路上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英特尔并非担心酷睿而是物联网

骁龙835能够让win10笔记本拥有更小巧的机身、更长的续航、更安静的运行状态和对4G LTE网络的支持,但这些优势是在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的。放眼整个PC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量有多少还是个未知数,而且如果以性能划分的话,恐怕骁龙835的定位与英特尔酷睿产品并无重合。

事实上,骁龙835的定位与曾经英特尔Atom相近,但由于在平板上竞争力不足,Atom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此时搭载骁龙835的win10设备正好填补上这一空缺,对于英特尔来说影响并不大。

骁龙835的定位与曾经英特尔Atom相近

另外,模拟x86这件事,英特尔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果相关产品在年底推出的话,英特尔可能会从中收取专利费,当然这是建立在英特尔允许相关产品上市的基础上。

从以上两点来看,在产品定位上并没有抢夺酷睿处理器太多的市场,同时还能够获取一部分数额可观的专利费,对于英特尔来说,其实并不亏。但英特尔极力反对的一个重要原因,很有可能是物联网。

win10还有一个专门的物联网版本Win10 IoT,如果骁龙835能够运行Win10 IoT的话,对于英特尔来说有着巨大压力。物联网是英特尔着重发展的方向之一,此时高通以骁龙处理器介入的话,势必会成为英特尔的强劲竞争对手。

英特尔极力反对的一个重要原因很有可能是物联网

所以英特尔反对的理由,不仅仅是抢占一部分酷睿的份额,更是因为在物联网的竞争上,骁龙处理器有的低功耗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英特尔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wintel联盟将如何演变

此时微软和英特尔处在了敌对方。这对兄弟在组成wintel联盟之后,可谓是一路过关斩将,微软的win10成为第一大桌面电脑操作系统,而英特尔在处理器芯片界的地位也做到了龙头老大的地步。

事实上到今天,wintel联盟的意义已经不同往日了。微软方面着重云战略,英特尔也加快物联网和5G的研发、布局。在传统业务上互帮互助,但在大方向上已经分道扬镳。此时微软寻求新的合作伙伴非常合情合理。只能说骁龙835运行win10这件事放大了wintel联盟的裂痕。

但作为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巨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wintel联盟依旧会存在,只不过合作的方向会有所调整,比如Win10 IoT专门针对英特尔芯片进行优化等。

可以说高通通过微软将自家的骁龙835推向更广阔的舞台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里面微软与高通很有可能一拍即合,两者颇有种当年英特尔与微软组合wintel联盟的感觉。

考虑到英特尔和高通同为芯片厂商,虽然产品定位不同,但在新领域的竞争上势必擦出火花。不过考虑到利益,两者最终很有可能在产品定位上泾渭分明,高通继续统治移动市场,并增加低功耗PC的市场份额;而英特尔继续在性能级PC上越走越远。在物联网的问题上,两者肯定不会做出让步,到时候就看微软的态度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