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马上高三了,才跟我坦白高一高二高三的区别是什么语文课都“睡过去”了,现在孩子自己开始着急了,可只有不到一年

  对自己的作品“一问三不知”


  下面几节内容主要参考自曹长青《韩寒是石头不是金子》一文。


  对话韩寒(2000年CCTV)


  主持人:韩寒你自己的这本书,《三重门》这个名字,是取得有意义的吗?


  韩寒:恩……这个名字,你们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主持人:我发觉刚才有一位小姐,她说得很好,三重门呢,就是大人社会为我们青少年设定了初中、高中、大学,韩寒是过了一重门,第二重门就离开了。


  韩寒:不过好象我当时《三重门》也没有这么想吧。


  主持人:刚才那位小姐……


  韩寒:那是她想的。


  分析:对用“第二重门就离开了”比喻他辍学,感到是暗示他学习不好,因而不满,但对《三重门》何意,依然竭力回避。



  主持人:你自己的想法呢?那个《三重门》是什么意思?


  韩寒: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这个名字可以做很多种解释……


  分析:企图偷换概念,用《三重门》可能有的不同字面解释来代替把书起名为《三重门》的本意。


  主持人:那你怎么会想到取这样一个名字呢?



  分析:韩寒在被问及为什么取《三重门》这个书名,回答说“忘了”,对此,现在韩寒的解释是,他并不是真忘,而是当时气氛很对立,“我完全是不想搭理一帮笨蛋”。但是后来韩寒在中山大学附中对300多名中学生的对话,当韩寒被问到《三重门》的情况时,照样说“我忘了”、“我不记得了”,而韩寒不会把该校师生都当成笨蛋吧?



  主持人:你是很忠实地去记录你的在赛车方面的事情呢?



  主持人:还是有一些虚构啊?


  韩寒:呃,不会有任何的虚构。


  主持人:或有一些结构上的考虑呢?


  韩寒:只是一些赛车,或者一些游记,在当地一些地方,我看到有一些想法,然后会写下来,跟别的都没有关系。


  主持人:你在那个书(《就这么漂来漂去》)里面写得很煽情说,给你排气管的声音,然后你就感到……


  韩寒:噢,这不是我写的。


  主持人:不是你写的!?


  韩寒:我不知道出版社哪儿摘的放在后面,我自己都觉得很别扭,让我看得好肉麻啊。


  主持人:我也觉得很肉麻。


  韩寒:因为这完全不是我写的。



  韩寒:特别不是我的话。



  分析:2月16日网友“道前子”发博文《证人证据俱在,请韩寒先生兑现你的悬赏诺言》,声称这是韩寒代笔铁证。18日韩寒通过成都商报记者发表回应。20日方舟子发表博文《韩寒作品<就这么漂来漂去>有人代笔的两条铁证》。


  韩寒的回应:这段话是我所写,只是我并不赞成这段话的观点,当时采访时我觉得自己不可能说出这种话才矢口否认。


  方舟子的分析:网易主持人试图念的是《就这么漂来漂去》封底的一段话。韩寒很着急地打断,声明那不是他写的,是出版社加的,觉得这段话很别扭、很肉麻。出版社有时为了吸引读者,会在封底上擅自加一些话,这很正常。不正常的是,韩寒不知道这段话是出版社从哪拿来的,而其实这段话是从该书正文第一章最后一段(第5页)摘录下来的。出版社编辑认为这段话是全书最精彩的文字,所以不仅把它摘录出来放在封底,还放在扉页的本书介绍中和作为第一章节的摘要,先后出现了四次。然而对该书最出彩的这段话,韩寒却说不是他写的,而且不知道这段话是从哪来的。


  主持人:书名为什么叫《就这么漂来漂去》


  韩寒:“我朋友给我想的,我觉得好就用了,不是我自己想的。”


  主持人:什么朋友?


  韩寒:一个比较好的朋友。


  主持人:那他建议你用这个名字的时候有没有说用哪个“飘”,“飘零”的“飘”,还是三点水的“漂”?


  韩寒:没有,我自己就电脑上面随便打的,我…我都不在意用哪个“漂”。


  主持人:哦,我还以为三点水是“漂移”的“漂”。


  韩寒:没有,可能是电脑自己默认的吧。



  主持人:刚才有一位网友在网上问了好几次说,“韩寒看到你的书里(《就这么漂来漂去》)的最后一个章节写到,有一次赛车失败了,然后就哭了。”是这样吗?


  韩寒:没哭!有哭吗?哈哈,没有没有。(韩寒尴尬地俯身拿起书翻起来。)


  主持人:你为比赛失败哭过吗?


  韩寒:没有没有,这个……我们下一个问题,嘿嘿。


  分析:显然,韩寒没有为赛车失败哭过,他不知道而且很惊讶书中居然会说他哭了,急着当场翻书求证。对自己的新书内容陌生到如此地步,两处谈起都出错,说明这书不可能是他自己写的。


  韩寒中文网采访韩寒视频实录


  主持人:你是打五笔的吗?


  韩寒答:不,我是打拼音的。


  主持人:那个《像少年啦飞驰》里面那个人是打五笔的,我还以为你说的是你。


  分析:韩寒笑了一下没有回答。以前韩寒说该书写的是自身的经历。


  2005年11月,韩寒东方网采访


  主持人:你现在回首看一下《三重门》,会不会觉得当时写得比较幼稚?


  韩寒:噢不,哈哈,我没有回头看过。


  主持人:没有回去看过?



  分析:《三重门》是自己的成名作,居然没有回头看过。大家可以用常识来判断一下,如果是自己写的作品,而且还是成名作,为什么韩寒居然没有回头看过呢?


  (第6分26秒处)


  主持人:这边有32号网友,他说,他认为你的《长安乱》写得很乱。你对这本书满意不满意?


  韩寒:乱是有点乱,但是我很满意这本书。


  主持人:自己有什么评价吗,这本书?


  韩寒:(瞠目结舌了几秒钟,挠头笑着说)我觉得还是要谦虚一点,我就不评价啦。


  主持人:没关系,可以随便说说嘛。有没有看过自己写的书?


  韩寒:我写完以后基本上就不看啦,连着错别字一块就交给出版社了。


  主持人:就全部交给他们搞啦?


  韩寒:对。然后拿到书之后自己也不是很愿意全文地去看吧。


  分析:今年面对质疑的时候,韩寒在凤凰视频专访中说:“而我是一个特别特别爱惜自己文字的人,把小说给出版社的时候,包括现在出版社改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我是对文稿有异常可能洁癖要求的人……”。而韩寒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发表的《韩寒:请你们理解我的愤怒和无奈——就与方舟子之争答凯迪网友》中说:“我是一个非常爱惜文字的人,出版社要修改我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词语我都会反复的确认的争取”。韩寒,你今年说这些话,是没有哪个编辑会傻愣愣地出来反驳你,但是你要记得几年前自己是怎么说的呀!

  2007年6月,凤凰非常道何东访谈


  何东:有传说《长安乱》可能会写续集,这个事有没有答复?


  韩寒:我以前是这么想,但现在我都忘了《长安乱》写的是什么了。我其实安排的是可以续集,我做过字数统计,写一半,我觉得字数到了10万字左右,我就结了,就出书了。


  何东:《一座城池》,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韩寒:我觉得你去问语文老师比较靠谱一点,因为他们的语文老师肯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何东:有人说《一座城池》里描写的,看来看去就着了三场火,是不是韩寒你不这样就表达不了这种状况。


  韩寒:我觉得写着火挺好玩的,写三次着火?我真的觉得这真的是一件挺荒诞的事,我印象当中只着了两次,那可能是我自己忘了。


  何东:《零下一度》做了一个合集,第一篇就是《第三个人》,里面讲你当时对独立做一个人的想法,其中还举个例子,四个人在那儿讲话的状态……


  韩寒:其实我已经完全忘了这篇文章写的什么意思了,我也没有记忆我要渴望表达过一些什么东西,完全不记得这篇文章。


  2001年作客新浪网嘉宾聊天室



  主持人:为什么把文集的名字命名为《零下一度》?


  韩寒: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谁知道呢?我也不知道。


  网友:我们看到在新浪上说,你要简单介绍你的新书,你介绍一下好吗?


  韩寒:不大好介绍。我也不知道描述什么,好的东西往往是难以形容的。


  分析:总而言之就是不谈作品。


  作家愿意谈自己的作品,就如同母亲愿意谈自己的孩子。很多人可能有这种经验,如果跟一个女性交谈,无论她是一个多么不健谈的人,只要提到她的孩子,她立刻滔滔不绝,立马成为“演说家”。这跟作家被问到自己的作品时有极大的相同性,这里起码有三个共同的原因:一是熟悉(全世界没有任何人像作家本人或母亲那样,熟悉自己的“孩子”),二是艰辛(都付出孕育和培养的心血),三是自豪。尤其是当“孩子”有出息时,做母亲的就更加骄傲,更愿意谈。作家同样,甚至有人说,那些名家谈起自己小说中的人物,“比谈论自己的情人还要来劲”。


  所以,韩寒的拒谈自己作品,对自己作品一问三不知的情形,绝对不合基本常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高二高三的区别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