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如何治疗迟发运动障碍碍有治愈的可能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未明。

普萘洛尔是B受体阻滞剂,可使部分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获得改善。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又称迟发性多动症,是由Crane于1968年首先提出。主要见于长期(1年以上)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的患者,也偶见于长期服用抗抑郁药、抗震颤麻痹药、抗癫痫药和抗组胺药的患者或停药时最易发生。

你好:如果运动后腿疼还头晕现象可能和营养不良、贫血有关,右侧小腿稍痛可能是平时锻炼少、运动后肌肉酸痛的表现。13岁女生身体还处在发育过程,对营养的需求较高,平时要多吃优质蛋白含量丰富、有利于造血类的食...

月经过后大概一周又出血,考虑是月经不调,如激素分泌紊乱,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囊肿肌瘤,子宫功能性出血等,都会引起,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规律也会有影响。建议去医院做个检查,阴道炎宫颈炎结合栓剂治疗,激素...

迟发性综合征是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包含一组异质性运动障碍,其中以迟发性运动障碍(TD)最常见。不同于既往研究,一代抗精神病药(FGA)与二代抗精神病药(SGA)有相似的致 TD 风险,帕潘立酮是一种新型 SGA,目前被认为有较低的风险。

据一项厂商资助的临床研究报告,口服或注射剂型的帕潘立酮有较低的致 TD 风险(低于 0.2%)。然而最近,全印医学科学学院的 Swarndeep Singh 等人,在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报告了一个相反的案例:帕潘立酮相关的难治性 TD 和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Dt)。

A 先生,22 岁未婚男士,有近四年半的精神病史。2015 年 5 月首次到本院就诊,有严重难治性 TD 和 TDt。回顾患者既往病历,最初接受了几个月奥氮平治疗,但由于依从性较差,变为长效注射型帕潘立酮棕榈酸酯和口服型帕潘立酮(3-6 mg),治疗近一年。帕潘立酮棕榈酸酯起始剂量为 234 mg,之后月维持剂量为 156 mg。

最初患者对治疗耐受性较好,然而一年半后,患者逐渐出现面部肌肉自发的异常、反复、非节律性运动,如皱眉、眼睑痉挛、扮鬼脸等。之后逐渐出现右手扭转、斜颈,继而逐渐累及头颈、躯干和双侧上肢。

帕潘立酮逐渐减量至停药,但病情仍持续恶化,出现颈后倾和角弓反张。患者开始出现舞蹈病样的手足徐动,在坐立或者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完全消失。

治疗陷入山穷水尽之际 停药期间使用奥氮平(7.5 mg)和喹硫平(50 mg/d)控制患者精神症状。此时其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和统一肌张力障碍量表(UDRS)评分分别为 25 和 41。实验室检查、MRI 和 EEG 未发现异常。后来根据 Schooler 和 Burke 等制定的标准确诊为 TD 和 TDt。

过去多种治疗表明,患者接受过苯海索(32 mg/d)、劳拉西泮(24 mg/d)、丁苯那嗪(75 mg/d)、巴氯芬(30 mg/d)和 A 型肉毒杆菌毒素肌内注射等不同的组合和剂量治疗,但反应性较差。患者还接受过深部脑刺激,电极置于双侧苍白球内侧区,刺激设置有不同组合(刺激频率、幅度和脉宽分别达到 60 Hz,3.0V 和 120 微秒)。然而所有的尝试都未收到预期疗效。

2015 年 5 月入院后,患者只服用氯氮平一种抗精神病药,氯硝西泮替代劳拉西泮,苯海索减量,优化巴氯芬剂量,并辅以支持性生理治疗和护理。接下来的 3 个月里,患者症状逐渐改善,药物组合为:氯氮平(400 mg/d)、氯硝西泮(6 mg/d)、丁苯那嗪(75 mg/d)、巴氯芬(60 mg/d)和苯海索(2 mg/d)。TD 和 TDt 症状明显缓解,AIMS 和 UDRS 评分分别为 11 和 6。患者出院后 6 个月病情稳定,并定期随访。

本案例是目前已知首例报道帕潘立酮棕榈酸酯相关的严重难治性 TD 和 TDt,目前治疗策略是:停用致病药物,将 FGA 换成 SGA 或氯氮平以及多药联合。对于其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意见,据最近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的治疗指南,仅氯硝西泮和银杏叶制剂有较强证据支持。

本案例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在进行有创性治疗之前,如 DBS,需要进行氯氮平试验性治疗,这可能与氯氮平抗 5-HT、抗胆碱能以及与 D2 受体低亲和力有关;第二,本案例引出了一个临床困境,即抗胆碱能药物具有使 TD 恶化和缓解 TDt 的双重作用,是否需要停用。因此,迟发性综合征的有效治疗仍需要深入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治疗迟发运动障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