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筹平台审核过了资料不全又删除了还能不能在审核?

近期,在整个公益圈,乃至每个公益人都在热议的话题,当属22日民政部对外公示的首批指定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其中,BAT系的腾讯公益与纯网络公益平台的轻松筹,均榜上有名。而这一结果的出台,不仅代表了腾讯公益、轻松筹等13家网络平台得到了民政部的官方认可,还标志着网络公益正渐入正轨,走向“依法至善”的新时代。

据悉,民政部此次遴选是从7月21日开始,共计收到了47家平台递交的申报材料。8月中旬,民政部敲定了审查形式,并邀请社会组织代表、捐赠人代表、公益慈善专家、信息化专家共计18人,对这47家平台进行了形式审查,最终29家通过审查。随后,专家团队根据申报材料完备、运营主体合法、信用记录良好这三大类7小项指标进行了最终评审。

22日当最终评审结果公示后,最受关注与瞩目的无疑是轻松筹。作为行业的开荒者,引领网络公益的先行者,轻松筹自2014年9月上线至今,已累积获得1.6亿人次支持,8700多万的注册用户,100多万筹款项目,而以这样的骄人成绩,强势入围民政部指定网络募捐平台名单,并不足为奇。

而在这些点滴累积的大数据背后,是轻松筹一直在不断探索用户需求,不断进行自我改进,不断自我规范而所获得的成果,并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规范的模式——“轻松筹模式”。

以大病救助项目为例,为防止虚假病患筹款、骗捐等行为的产生,轻松筹不断拔高审核准入门槛,组建了100人的项目审核团队。在病情的审核上则更加严格,用户在“微爱通道”上发起大病救助项目,必须上传本人手持身份证原件照片、公立医院两年以内的病历及诊断证明,并查实发起者的项目描述是否与病历上的说明一致。此外,发起求助时初次填写的病人本人或医院账户的银行卡,卡号一经填写不得更改。轻松筹还设有举报机制,一旦有项目被举报,审核人员会亲自向筹款人及其主治医师核实情况,若项目不属实,筹款将全部退回,若项目属实但举报人仍对项目存疑,可申请退款。

而这,恰与今年6月腾讯公益上线的“WE救助”平台模式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不论是从项目发起后分享给亲友,通过社交圈进行扩散传播,还是从项目审核、举报机制等,都可以看出腾讯公益所新上线的“WE救助”平台,采用了轻松筹经过近两年时间探索并率先确立的“轻松筹模式”。也由此可见,“轻松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商业巨头的推崇及认可,未来在公益领域进行广泛普及也未可知。

伴随着腾讯公益、轻松筹等13家平台再次获得民政部的官方认可,以及9月1日起新《慈善法》的正式实施,像轻松筹这种不断自我改进、规范自我的网络平台,会不负企业责任与初心,凝聚企业全力,为网络公益付出更多的热情与努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点滴筹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