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色即是空

    佛教与电脑  (谈宗教之一)  李大年  一、问题的提起  1980年本人作为访问学者在法国工作期间,有些外国朋友劝我信教。我在这种情况下,总会反问对方一个问题,即世界上有各种宗教,你凭什么认为你信的宗教比其他宗教更为优越。有些外国朋友回答我说,在教堂里他们亲眼见到过一些神奇的事情;另一些外国朋友回答我说,圣经里有许多预言一件一件都在成为现实;还有一位外国朋友回答我说,上帝只有一位,基督耶稣、佛祖释迦牟尼、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都是上帝的弟子,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在传播上帝的意志。  有两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第一个事实是,任何一个宗教里面都有许多神奇的故事,否则不成宗教,不可能传承几千年。第二个事实是,绝大部分信教者,是跨进佛教的寺院呢,还是跨进基督教的教堂,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和盲目性。  本人于1990年皈依佛教。现将本人对佛教及其他宗教的理解阐述于下。  二、佛教在讲什么  色相皆妄,离妄见性。所以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随说随扫。  据报纸报道,上海一位41岁的男子因为电脑网络游戏里的虚拟财产被盗而用真刀扎死了现实世界里抢走他虚拟财产的人。天津一位13岁的男孩因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最后从24层的高楼上飞身而下,去追寻他在电脑网络游戏里的那些虚拟朋友。现在许多青少年成天泡在网吧里,沉迷于电脑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以至于分不清虚拟和现实。上述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佛教在讲什么?佛教讲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虚拟游戏中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中的「我」并不是「真我」,而仅是「真我」在这个虚拟游戏中扮演的一个虚拟角色,所以佛教讲「无我」。「真我」就是我们的魂,佛教称识,或者称为自性。  佛教讲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痴迷在虚拟游戏中不可自拔。佛教的宗旨首先就是要让大家懂得这个道理: 开悟。  正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虚拟游戏中的虚拟世界,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心经里才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仅是「真我」在虚拟游戏里扮演的一个虚拟角色,所以心经里又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佛教又讲,为什么我们的「真我」会到这个虚拟游戏中去扮演一个虚拟角色,首先就是因为我们的心不清净。就如同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里的青少年一样,在虚拟游戏中玩出了瘾,这一局(这一辈子)玩完了以后,又想玩下一局(下一辈子),泡在网吧里不肯回家。  这个虚拟游戏有一个规则,就是根据每一个人在上一局的得分情况(做好事加分,做坏事减分),决定其在下一局里所扮演的虚拟角色(确切地说是三世因果)。这辈子扮演的虚拟角色是一位学者,下辈子扮演的虚拟角色可能是一位百万富翁,也可能是一位神仙,也可能是一头牛、一匹马或一头猪。这就叫六道轮回,苦海无边。  佛教的宗旨不仅要让大家懂得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在懂得这个道理后,进而修戒定慧,灭贪瞋痴。目的在于这一局虚拟游戏结束后,让这颗心如如不动,自觉地洗手不干,自觉地离开网吧回家,求得解脱。这就是涅槃、成佛。  般若波罗蜜多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意为:「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完成生命的觉醒。」用本文形象的话讲,就是让大家自觉地离开网吧回家。  日,「参考消息」上有一篇文章,题为「著名科学家发问——人生只是一场梦?」谈及国外一些著名科学家现在认为:宇宙万物可能只不过是比人类高级一点的文明利用一台超级电脑所作的模拟。这个思想与佛教思想相吻合。按照佛教教义,这个模拟程序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你的心一动这个模拟程序就对你启动;你的心如如不动,这个模拟程序就自动对你关闭。第二个原则是,根据好有好报、坏有坏报的原则动态修改阿赖耶识(技术术语叫数据库)中的数据。本来根据阿赖耶识中的数据就可以决定此人的现状和未来,但佛教不是决定论,因为根据你的所作所为,模拟程序在不断动态修改你阿赖耶识中的数据。如果做了好事,命运就向好的方向转化;反之,如果做了坏事,命运就向坏的方向转化。佛教相应地强调两颗心:一是出离心,二是大悲心(利他心)。  如果认为这是脱机游戏,只求自我解脱,这就是小乘佛教;如果认为这是联机游戏,即所谓的网游,不仅求自我解脱,而且力求利乐有情、普渡众生,那就是大乘佛教。  佛教的哲理比较深奥,上述是本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最后想要强调一下,本文对佛教思想的阐述符合三法印,即无常、无我、涅槃。也就是说符合佛法。  三、净土宗与基督教  凡是论及「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就是宗教,从这个定义出发,佛教和基督教都是宗教。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佛教的哲理固然深奥,能听懂的人不多,能接受佛教思想且能身体力行的人就更少了。于是佛祖释迦牟尼开示念佛法门。专念阿弥陀佛佛号,求生西方净土。阿弥陀在梵文中意为不生不灭,佛即觉悟了的众生,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佛号,事实上就是在不断呼唤我们那个不生不灭的自性。以一念代万念,最后达到一念导无念的目的。  耶稣在佛祖释迦牟尼后五百年诞生。金刚经里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佛教不承认在自己身外有一位万能的主宰;而基督教则相反,认为在身外有一位万能的上帝。从这一点看,佛教和基督教是两个不相容的宗教。但事实上,一个人一心一意想着死后去天堂见上帝和一个人一心一意想着死后去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本没有太大的分别。两者的客观效果是一样的:摄心,自觉地离开网吧回家。如果把基督教里的天堂理解为佛教的西方净土,把基督教说的地狱理解为佛教所说六道的总称,那么基督教和净土宗的区别就更是微不足道了。  耶稣说,一个人打了你一记耳光后,你就有福了。这句话讲的就是因果报应。这个人今天打了你,他就欠了你,迟早他会报答你。  耶稣说,一个人夜里做梦做坏事,跟实际上做了这个坏事一样。这句话就是佛教里讲的心不能动,心一动就造成业。  耶稣说,上帝永远与你同在。这句话事实上是说你自己就是上帝。  佛教讲,心、佛、众生三位一体。这颗心觉悟了就是佛,没有觉悟就是芸芸众生。耶稣讲,圣灵、圣父、圣子三位一体。但因为耶稣创造了上帝这个概念,哪一位牧师都把这个三位一体解释不清楚了。  概括地说,佛教里的禅宗、净土宗及基督教是三位一体。净土宗避开了佛教中深奥的哲理,在中国汉传佛教里成了第一大法门。基督教是在净土宗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简化,教义更简单,更易传播,包括天主教在内成了当今世界第一大教。基督教和净土宗一样都是方便法门。  四、关于佛教传播工作的三点建议  六十年前,我在上海进的小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每到周末做礼拜的时候,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是用一个布袋从第一排的第一位小同学传起,一排排依次传到最后一排的最后一位小同学。小同学们依次将自己省下来的零用钱丢进小布袋,做慈善事业。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基督教会在全世界做的慈善事业要比佛教寺院做的多得多。虽然传播佛教的教义比做人世间的慈善事业会带来更大的功德,但事实上只有多做人世间的慈善事业才能更好地传播佛教。这是我提的第一个建议。  1979年我第一次出国,途经巴基斯坦卡拉奇,在候机大厅里挤满了穆斯林,令我惊讶的是他们既不是站着也不是坐着,而是所有人都匍匐在地虔诚地做祷告。我这才感到宗教具有多大的力量。接着我到了法国去参观巴黎圣母院,我发现情况一样,信徒们都在圣母像前虔诚地做忏悔、做祷告。再看看我们国内的佛教寺院,大部分信徒都是在求菩萨保佑平安,保佑升官发财,很少有信徒在佛像前虔诚地做忏悔的。这是对国内佛教传播工作的严厉批评。我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应当认真采取措施去改变这种状况。  我的第三个建议就是应当加强对知识份子的工作。应当去提倡智信的佛教,也就是去提倡一种建立在理智基础上的信仰。知识份子认理,不轻信。念了几十年的书,在弄懂道理之前就“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别对科技工作者来说就更是如此。但是佛教的哲理比较深奥,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能够听懂这句话的人不多;佛教说,连「我」都没有,能够听懂这句话的人就更少了。如果不点破而全要靠大家自己去悟的话,能够开悟的人恐怕就很少了。如果一个人多多少少相信鬼神、相信命运,又多多少少有一点哲学思维能力的话,在听懂了佛教的哲理后,此人接受佛教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人生第一大事莫过于求解脱。最后,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虔诚地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新浪网)  (丰台社区网http://www.ftshequ.com/)  (博客论坛http://bbs.bokee.com/)lidanian123  (人大哲学网http://philo.ruc.edu.cn/)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心  (谈宗教之二)  李大年  金刚经里有两句话:第一句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紧接着是第二句话“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的前一篇文章《佛教与电脑》就是在阐述第一句话。前代禅师们强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那是因为当时没有电脑虚拟游戏,没法打比喻,没法用文字说清楚。  今天我们再来谈谈第二句话,什么叫“若见诸相非相”,这就是指“明心”;什么叫“即见如来”,这就是指“见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我们既然生活在虚拟世界(佛教称娑婆世界)中,说“境有”当然是错,说“境无”当然也是错。我们作为虚拟游戏中的虚拟角色,起心动念都是错。懂得这个道理,就敲开了心灵的大门。我们的“心”应当放在哪里?放对了就是“明心”。明心后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见性”。  金刚经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又说:“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佛教讲,顿悟渐修。修什么?就是修这颗心。修炼几十年,就是要把这颗心从“凡夫心”修炼成“无所住心”。通过修炼,达到“明心”的目的。  如果我们丢不掉“贪嗔痴”,抱着一颗“凡夫心”在虚拟游戏的六道中轮回,我们的色身(即我们所扮演的虚拟角色)在虚拟游戏中有生有死(一局游戏就是一个生死);反之,如果我们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也就是说不痴迷在虚拟游戏中,抱着“无所住心”从虚拟游戏(尘世)中解脱出来,即“出世”,我们的“真我”是不生不灭的,也就不再有生死。我们在修禅时定住的那颗心就是“无所住心”。  中国的前代禅师们对这颗心有许多精彩绝妙的描述。现举一些禅语如下:  1、对境无心,色即是空;分别取相,空即是色。  2、一念触境生心,就是生死;离境无生灭,就是解脱。  3、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断不变。  4、妄息心空,真知自现;枯木生花,大事了毕。  5、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6、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  7、心不整治则自明,水不扰动则自清。  8、缘心息处,顿时见性,无心可惑,即是大定;得大定者,无得无失,无喜无嗔,自在随缘,即无生死。  很多,很多。我们要修炼这颗心,就要细细体会前代禅师们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禅语。通过修炼实践,我们就能去理解佛教最基本的一个道理:生死仅在一念之间。真正做到明心见性。以便在这一局游戏结束的时候,保持着这颗“无所住心”,达到涅槃、成佛的目的。  佛祖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教的道理不能不讲,但也只能讲到这里为止。再往前走,就只剩下四个字:言语道断。  修心(续)  李大年  言语道断后怎么办?去参禅!  禅语从本质上讲,不是人世间的话, 而是禅师们在禅定中的感悟。通过参禅,心明妙现(尽管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如果参而不悟,则叫“参死禅”。  《心经》的开头四句话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四句话的理解应当是:“修炼禅定,至一定的深度,有所感悟,得到了解脱。”感悟到了什么?那就是整篇《心经》的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就叫“五蕴皆空”。  要懂得佛教的道理,离不开真修实悟!
  先谈哲学,再谈佛教  ?????????????????????????? (谈宗教之三)  ?????????????????????????????????????????? 李大年  毛泽东在他的著作“实践论”里,在两处打上了括号,括号中分别写了两句话。第一个括号是:(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第二个括号是:(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这正说明毛泽东心里很清楚,他的实践论是在当时革命形势下写给工农兵大众看的,而不是哲学家们在讨论的哲学。  什么叫“唯心的经验论”?哲学家们在争论什么?哲学家们争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我们《感觉》的意义。举一个例子,我们感到面前放着一个杯子,全世界99.999…%的人都认为这个杯子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看得见、摸得到,是不依赖于“我”而存在的。但哲学家们不是这么思考问题的。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家们分成好多派。一派是唯物主义派,以马列主义为代表,用列宁的话说“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 象”(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16页);另一个极端是以英国大主教贝克莱为代表的《唯我论》,认为感性现象是由理性的意志唤起的,《人生是梦》是唯我论的典型叙述;还有形形色色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二元论的典型叙述是《自然就是被观察所破坏了的某种东西》(秦斯《物理学与哲学》151页)、《我们只能用踏在它上面,并且扰动它的方法去探索它,我们所见的自然景致,含有我们自己扬起的尘烟》(秦斯《科学的新背景》206页)。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当物理学发展到微观领域时,在物理学界二元论甚为流行。现在回过头来回答那个问题,那个杯子有没有?有些哲学家说有;有些哲学家说没有;有些哲学家说这个杯子并不是主体-客体关系中的客体,而是主体-客体关系自身(秦斯《物理学与哲学》151页);还有一些哲学家说根本不可能知道有还是没有;最精彩的是佛教,佛教认为:说这个杯子有是错,说这个杯子没有也是错。佛教既是哲学,又是宗教和教育,三者不可分割,但首先是哲学。唯我论还有一个“我”字,佛教连这个“我”字都没有。不懂哲学,就不懂佛教。  我们前面说过,哲学家们争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我们《感觉》的意义。有一个人叫王星拱,写了一本书叫《科学概论》,为了引导读者去思考大部分人都不去思考的这个“感觉”,举了一个例子:“说到这里,我们试想想什么是我们所叫做的针,不过是尖锐的形式、白的颜色、金的光泽等等性质。这些形式、颜色、光泽等,都不过是视觉器官所供给的感触。(即如盲肠,也不过是如虫的形式、肉红的颜色等等感触。)若是把针刺到手指头上,又有一束神经供给我们一种感触——不受欢迎的感触——我们把这感触叫做痛。由此看来,视觉器官的神经供给的感触——形式颜色光泽和指头一束神经所供给的感触——痛,感触虽不同,其为感触则一。试问除实用的方便而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把前项的感触,推到假定的针之实体上去,而说它是物;把后项的感触,推到假定的心之实体上去,而说它是我呢?这样看来,物和我是没有根本差别的。所以罗素说:“心也不是实在的,物也不是实在的,只有感触是实在的。这才真是物我一体哩”(270页)。  王星拱的这位老师罗素更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假设有那么一个人,手脚都报废了,眼瞎了,耳聋了,鼻舌也被割掉了,唯一健全的就只剩下一个大脑。科学家把他的这个大脑放在容器中,用防腐剂泡着。然后科学家对他的大脑各个部位进行电刺激,可以让他觉得自己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也就是说可以让他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中。这就是真正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我们自己现在可能正处于这种状态呢!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怎么去理解这个“空”?有些人苦思寞想了几十年,承认没有开悟;有些人,经大喝一声、猛打一棍,说是开悟了,也不知道是真悟假悟。在前代祖师大德们的时代,科学技术没有到现在这个地步,不可能对大脑进行电刺激,更没有电脑虚拟游戏,没法打比喻。真是叫说不清,道不明。甚至于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热衷于在那里空对空议论空,乐此不疲。有一些法师讲课,还制成光盘,解释“色”与“空”的关系,是这么讲的:“比如一块石头,本来是没有的,经过多少年泥沙的堆积,成了石头;又经过多少年风吹雨打,石头破碎了,泥沙被风吹走了,又成了空。” 这不是“悟”! 这简直是跟佛祖的当代弟子们在开天大的玩笑。这是误导! ?你认为那里有一块石头,这本身就已经错了。还是那句话:“不懂哲学,就不懂佛教!”  佛教的哲理如此深奥,这就难怪佛祖要去开示念佛法门;耶稣要去创立基督教了。净土宗不再去谈“空”,当然也没有否定“空”,通过念佛号去修炼无所住心;基督教再往前走一步,不再去谈六道轮回,当然也没有否定六道轮回,但保留了佛教中最重要的两颗心:利他心和出离心。  我在《佛教与电脑》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还有一位外国朋友回答我说,上帝只有一位,基督耶稣、佛祖释迦牟尼、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都是上帝的弟子,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在传播上帝的意志。” 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我们宇宙只可能有一个终结真理,不可能有多个。上帝的意旨是什么?上帝的意旨就是要大家去修炼这两颗心! 怎么去修炼这两颗心?通过坐禅也行,通过念佛也行,通过听上帝的话一心一意想着去天国也行。  这两颗心是什么关系?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说我们应抱着“无所住心”去发“利他心”!  我们信这个教或信那个教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我们隐隐约约感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着我们的人生命运。按基督教讲,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上帝,只要你听上帝的话,持戒行善,就能得救;按佛教讲,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我们自己造的业(善业和恶业),只有持戒行善,才能消业自救。区别仅在此而已。造成这个区别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在于讲不讲佛教的哲学内涵。  色相皆妄,离妄见性。所以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本人讲到这里打住。我自己是随说随扫,请听者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我们现在都是虚拟游戏里的虚拟角色,起心动念都是错,更别提在这里高谈阔论了。
  谈谈净土宗和基督教  (谈宗教之四)   李大年  长期以来,人们把基督教说的天堂和佛教讲的天道等同起来,把基督教说的地狱和佛教讲的地狱道等同起来,认为基督教讲的都还是六道轮回里面的事情,这是对基督教教义的严重曲解。  看看我们自己周围的佛教徒,十个有九个是在往身外求佛,在他们心目中阿弥陀佛事实上就是万能的上帝。既然听不懂,那就不讲。道理讲得越简单,越容易普及。  耶稣并没有否定六道轮回的存在,也没有否定我们要超脱六道轮回,仅仅是“不讲”而已。正因为基督教讲的道理最简单,今天成了世界第一大教。佛教讲,死后要么往生西方净土,要么堕落六道轮回。基督教讲,死后要么进天堂,要么进地狱。对基督教教义正确的理解应当是:基督教讲的天堂就是佛教西方净土的代名词,基督教讲的地狱就是佛教六道轮回(总称)的代名词。作为一个方便法门,耶稣讲到这里为止,仅仅是不再往深处讲而已,这正是基督教的方便之处。  基督教尽管没有明讲六道轮回,当然更没有明讲要超脱六道轮回,但是它保留了佛教教义中最重要的两颗心。一是大悲心,持戒行善。二是出离心,一心一意想着去天堂见上帝,这和一心一意想着往生西方净土见阿弥陀佛的客观效果是一样的:攝心——自觉地离开网吧回家。(请见“佛教与电脑”一文)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各走各的法门,基督教事实上是其中的一个法门。正因为这是同一个宗教里的不同法门,所以我们可以按其讲课内容的深浅及修炼的难易程度,将其划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关于基督教和佛教的讨论  (谈宗教之五)
  李大年  (这是本人于2007年4月至6月间在博客论坛http://bbs.bokee.com/的“哲学心理”栏目里与网友们的讨论)  (01)请问AAA先生:  如果您信佛教,请问您为何信佛教而不信基督教?如果您信基督教,请问您为何信基督教而不信佛教?请给予指教!本人将洗耳恭听。谢谢!  请先阅读本人的“佛教与电脑”和“修心”两文,然后我们再讨论。  (02)再致AAA先生:  有幸拜读了大作。我现在提的问题是,我们信这个教不信那个教,要有一个理由。AAA先生的文章似乎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AAA先生提出了三个条件,大概是针对我的“佛教与电脑”一文谈的。我们现在不妨来议一议这三个条件。  1) 源头是佛,经论中要有出处。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正是说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事实上是一个虚拟世界。不是佛祖没有讲,而是AAA先生可能没有听懂。  2) 从佛开始,至少有一派祖师大德持这样的观点。  前代的祖师大德们强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苦思冥想“我是谁,谁是我。”那是因为当时没有电脑虚拟游戏,没法打比喻,没法用文字说清楚。如果说祖师大德们没有用电脑虚拟游戏打过比喻,我们也就不能打这个比喻的话,那恐怕对前代的祖师大德们过于苛求了。我们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总还应当有个节制。  3) 定中、梦中得到佛菩萨的开许。  金刚经说得很清楚,佛是不可见的。在娑婆世界中本来无一物,哪里来的佛! 小心着魔啊! 任何一个宗教里都有许多神奇的故事,但是“心无邪念自降魔”。心正,神神鬼鬼(尽管都是虚拟游戏中的东西)都不来找你。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谈谈那个理由,即我们为什么信这个教,而不信那个教。  金刚经说:“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什么人是“最上乘者”?这是指有大智慧的人。这个大智慧指有哲学头脑的人,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只有这种人才有可能去理解佛教的真缔。但这种人少之又少。其他人怎么办?没关系,去修净土法门,通过念佛号去修炼无所住心。即是这样,许多人还是在往身外求佛,于是,耶稣倡导基督教。  耶稣说“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不能领会。”(约翰福音第16章)。耶稣有好多道理没有讲,为什么?讲了人们也听不懂,不如不讲。这也正说明基督教是初级班。  如果佛教和基督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宗教,那么我们为什么信这个教而不信那个教?要把道理讲清楚,否则就是迷信。如果佛教和基督教在本质上是同一个宗教的话,那问题的性质就大不一样了。那仅是根据你的领悟能力去走哪一个法门,进高级班还是进初级班的问题。我的用意仅此而已。  欢迎AAA先生再次指教!  (03)三致AAA先生:  读大作,似乎AAA先生既信佛教又信基督教,但更偏重于信佛教。如果佛教与基督教在本质上是同一个宗教的话,这无可非议。如果这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宗教的话,那就不可思议。用x3834的话讲,就叫“脚踩俩船”。  欢迎AAA先生再次指教!  (04)致BBB先生:   本人在“佛教与电脑”一文中讲过:“应当去提倡智信的佛教,也就是去提倡一种建立在理智基础上的信仰。知识份子认理,不轻信。念了几十年的书,在弄懂道理之前就“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别对科技工作者来说就更是如此。” 本人的这几篇文章都是为这些“认理,不轻信”的人写的。  至于一些人根据“自身情感和心理的需要”, 或家庭、教育等因素去选择宗教, 这也无可非议。本来箩卜白菜各取所好。不管信佛教,还是信基督教,只要在“信”的基础上,一心一意去修两颗心:大悲心和出离心,就行。但要注意的是千万别信上邪教。  (05)再致BBB先生:   宗教不仅仅是“自身情感和心理的需要”。我在“佛教与电脑”一文中写道:“有两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第一个事实是,任何一个宗教里面都有许多神奇的故事,否则不成宗教,不可能传承几千年。第二个事实是,绝大部分信教者,是跨进佛教的寺院呢,还是跨进基督教的教堂,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和盲目性。”如果根据“自身情感和心理的需要”去选择宗教,认可这种偶然性和盲目性,那可以不参加这个讨论。  需要强调的是,我没有否定哪一个宗教。在我看来,我们的宇宙只可能有一个终结真理,不可能有多个。我想要论证的是:佛教和基督教本来就是同一个宗教。  仅此而已。  (06)致CCC先生:  宗教是宗教,宗教学是宗教学。各宗教应当互相尊重,和谐相处。但宗教学作为学术研究,讨论无禁区。  现在信教的人数不少,但其中名校毕业生有几个?科技工作者有几个?据我主观估计,占比例廖廖无几。这些人都是喜欢用脑子的人。尽管宗教本身是先验的,不是逻辑的,我们本身作为虚拟游戏中的虚拟角色起心动念都是错,但不先把人世间的道理说通,怎么让人去信?!我们没有资格学佛祖那样拈花微笑。在现时代把人世间的道理说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我们讨论的是宗教学的一个理论问题:基督教和佛教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宗教呢,还是本质上是同一个宗教。我想论证的是后一种观点,即两者本质上是同一个宗教,佛教是由八万四千法门组成的,基督教是其中的一个法门。  前任教皇(波兰籍)临终时在病床上的最后一句话是:“让我到上帝住的地方去吧!”离开网吧回家,求得解脱,是这些宗教共同的、最根本的目的。  我们要修练无所住心,不可能八万四千法门同时修,各人应根据自己的领悟能力去专修一个法门。顺便说一句,以前修禅宗的人是不念佛号的,“参禅的人,念一句佛号,漱口三天,本来无一物,哪里来的佛”。这句话出自一位公认的高僧大德,不是我说的。现在有不少人禅净双修,这是可以的,但一个重要原则是:在念佛号时,无念而念。以便达到一念导无念的目的。  欢迎大家指教!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07)再致CCC先生:  佛教与基督教有两个最根本的共同之处:一是出离心,求解脱。前任教皇临终前在病床上说“让我到上帝住的地方去吧!”,这事实上就是在念般若波罗蜜多咒。二是大悲心,持戒行善。佛教还多一个东西,就是佛教的哲学内涵,这也正是耶稣想讲而没有讲的东西。  仅此而已。  (08)致DDD:  信奉基督教的现代知识份子的确比信奉佛教的现代知识份子多得多(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可能不是这样)。 这一方面与他们年青时受的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基督教的传播工作有一整套成功的经验,而佛教的传播工作出了大问题。这就更说明我们有必要把佛教的道理讲清楚。  我相信如果这些名人现在还在世的话,当他们读了我的几篇文章之后一定会同意我的观点。  (09)再致DDD:  这个故事有意思,但与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宗教是宗教,宗教学是宗教学。宗教本身是非理性的,但宗教学应当是讲道理的。  另外,拜读了您的两篇大作“历届美国总统中有多少是信基督教的?”和“佛教与基督教的区别”。  200年前欧洲大批移民去美洲大陆,其中大部份是新教徒,以至于一直到现在美国人从小就接受正规的基督教教育。现在90%以上的美国人声称信基督教,这是“灌输式教育”的成果。我们还真应当跟美国总统讨论一下,问问他为什么信基督教而不信佛教?不要以为美国总统就不“迷信”。  至于基督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这是说我们每个人只能一心一意修一个法门,否则得不到“无所住心”,去不了天国。  至于基督教说的“原罪”,那是说我们的老祖宗亚当和夏娃犯了见不得人的错误,记到了我们当子孙的头上。当然如果他们不犯那个错误的话,在这个世界上既不会有我李大年,也不会有你DDD,当然更不会有今天的这场讨论。但是把几十万年前老祖宗犯的错误记到我们子孙的头上,在情理上的确有点说不过去。我实在不敢相信上帝是一位“唯出身论者”。  至于基督教说的“本罪”,那就是佛教讲的“我们在前世造的业”。自作自受。  请多指教!  又想到一个问题:在死后至世界末日接受上帝审判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在哪里?按照佛教的理论,我们在无休止的六道轮回中,没有闲着。按照基督教的理论,我们在哪里?可至少有几十万年的时间呢!今天就把这个问题留给您去解答吧!
  (10)三致DDD:  现在有些寺院出售高价门票,不买票不让进;有些寺院替人超度,做佛事,和尚们收红包;有一次,在北京大街上一出家人向我化缘(姑且不论这人是真和尚还是假和尚),我问他为什么出家,答复是“为了赚钱”。真是无奇不有!  佛教最根本的目的是求无所住心,求到达彼岸。现在一些寺院和僧人的行为明显违背佛教的宗旨,对佛教的传播工作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希望我们在本论坛上的讨论,能够引起我国宗教主管部门和佛教界领导人士的充分关注。  (11)致EEE先生:  非常高兴能够与您在网上相识。您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这正说明基督教在传播工作中有一整套成功的经验;而佛教的传播工作出了大问题。这不是佛教本身的问题,而是佛教的传播工作出了大问题。您的这篇文章实在应当让佛教界的领导人士们好好读一读,令其为之汗颜。  我在“佛教与电脑”一文的第四部份也专门谈了这个问题。此文与本文一样登在了本论坛的“哲学心理”栏目里。  您有在国外工作的经历,我也有在国外工作的经历。刚才我将我的两篇拙作“法国经历记”和“日本经历记” 登在了本论坛的“博客杂谈”拦目里。供逍遣。
  (12)致ABCDE :
  今天我们来回答那个问题,即佛大还是上帝大。  我在“佛教与电脑”一文中谈到: “日,「参考消息」上有一篇文章,题为「著名科学家发问——人生只是一场梦?」谈及国外一些著名科学家现在认为:宇宙万物可能只不过是比人类高级一点的文明利用一台超级电脑所作的模拟。这个思想与佛教思想相吻合。”  打一个比喻,有兄弟俩人甲和乙。甲是一个程序员,設计了一个虚擬游戏。乙也可能参加了設计,但自己玩上了瘾。现在乙得了无所住心,离开虚擬游戏,回到了家里。乙就是佛;甲就是上帝、造物主。  佛大还是上帝大? 答案是: 一样大!  有人信佛教,不信基督教;有人信基督教,不信佛教;有人两者都不信;我是第4种人,两者都信。信的理由,如前所述。  不管是信佛教,还是信基督教,都应当在“信”的基础上去专修一个法门,求无所住心。有兴趣者请阅读我的“修心”一文。(此文与本文一样发表在本论坛的“哲学心理”拦目里)  至此搁笔,不再讨论。  (13)补充说明几个问题
  佛教不谈鬼神,更不谈风水和算命。这都是社会上对佛教的误解。佛教承认有鬼神,在六道里有神道和鬼道(这可以理解为天堂(白)和地獄(黑)之间的灰色地带),但佛教不去谈鬼神,因为佛教的目的是要超出六道轮回。既然要离开网吧回家,何必再去谈虚拟游戏里的东西。何况“心无邪念自无魔”。心正,神神鬼鬼(尽管都是虚拟游戏中的东西)都不来找你。  至于风水和算命根本就不是佛教的东西。佛教不谈算命,“本来根据阿赖耶识中的数据就可以决定此人的现状和未来,但佛教不是决定论,因为根据你的所作所为,模拟程序在不断动态修改你阿赖耶识中的数据。如果做了好事,命运就向好的方向转化;反之,如果做了坏事,命运就向坏的方向转化。”所以只要你做了大好事或大坏事,算命先生就根本算不准。正像西方的星相学跟基督教毫无关系一样,中国的风水和算命跟佛教也毫无关系。  “任何一个宗教里面都有许多神奇的故事,否则不成宗教,不可能传承几千年。” 如果一个人完全不信鬼神、不信命运,那么这个人大概哪一个宗教都不会信。我们信这个教或那个教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我们隐隐约约感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着我们的人生命运。按基督教讲,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上帝,只要你听上帝的话,持戒行善,就能得救;按佛教讲,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我们自己造的业(善业和恶业),只有持戒行善,才能消业自救。区别仅在此而已。造成这个区别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在于讲不讲佛教的哲学内涵。
  关于基督教和佛教的讨论(续)  (谈宗教之六)  李大年  (这是本人于2007年10月至11月在人大哲学网http://philo.ruc.edu.cn上与网友们的讨论)  致jingang
  耶稣说,一个人打了你一记耳光后,你就有福了。这句话讲的就是六道轮回里的因果报应。他打了你,就迟早会报答你。  耶稣说,一个人夜里做梦做坏事,跟实际上做了这个坏事一样。这句话就是说动了恶念在六道轮回里就造成了恶业。  佛教讲,心、佛、众生三位一体。耶稣讲,圣灵、圣父、圣子三位一体。耶稣又说:上帝永远与你同在。这事实上是在说你自己就是上帝,就如同我们说每一个人都是未来佛一样。  不是耶稣没有讲六道轮回,仅仅是没有明讲,而你jingang自己没有听懂而已。  佛祖讲金刚经和心经,真正能听懂的人不多,于是佛祖开示念佛法门。但不少人拿佛和菩萨当神仙拜,既然如此,于是耶稣创立基督教。作为初级班,耶稣当然有好多道理没有讲。因为那不是初级班的内容。耶稣自己说:“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不能领会。”(约翰福音第16章)。我们不能据此就去否定基督教。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禅宗谈“空”,净土宗谈“佛”,唯识宗谈“识”,------各唱各的调。修净土的人未必都有‘空’的概念;修禅宗的人念一句佛号漱口三天,本来无一物,哪里来的佛。我们不能拿这个宗,去否定另一个宗。这么多法门都是佛祖为渡不同根器的人而开示的。金刚经说:“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这就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是对所有人讲的,仅仅是对最上乘者讲的。为什么不对所有人讲?因为大多数人听不懂,不如不讲。如果大家都听得懂,何必去开示那么多法门?!这八万四千法门只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的核心,这就是要大家去修两颗心:利他心和出离心。事实上,也仅仅是这两颗心。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根本目的而讲的。所谓出离心,指的是要灭贪嗔痴,要离欲,仅此而已。无所住心就是出离心,请见我的“修心与修心(续)”一文。  佛祖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你和我在这里讲的都是“非法”。佛祖拈花微笑,懂其含义的人不多。佛教在哪里?尽在不言中!   拿马克思主义打比喻非常不恰当,因为马克思主义和宗教谈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主题。  再致jingang  李大年
  佛教是以空性为基础的,但这个空性不是立足于讲,而是立足于修。如果让修净土的人和修禅宗的人去讨论这个“空”,那就好比是聋子对哑巴。修禅宗的人是哑巴,因为有这个“空”字,根本不能开口,一开口就错。所以师付带徒弟是大喝一声、猛打一棍,还有捏鼻子的。修净土的人,大部份(当然不是全部)是聋子根本听不懂这个“空”字。本来无一物,哪里来的佛?佛教经典里面有许多话,是佛祖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根据当时当地人们的接受能力去讲的。这是佛祖的大慈大悲,目的是让不同根器的人都去修两颗心,得解脱。我们念佛号,目的是以一念代万念,最后达到以一念导无念的目的。如果我们想着西方净土都是黄金铺地,都是琉璃瓦的屋顶,这本身就是一个“贪”字。我们唯一应当做的,就是要灭贪嗔痴、要离欲、要让这颗心“空”。也就是说,我们应当修无所住心去求解脱。佛教的“空”性就立足在这个“修”字上。  我们应当去倡导智信的佛教!  三致jingang  李大年  “圣灵、圣父、圣子”里的圣子,指的就是众生,因为耶稣是以众生面貌出现在世界上的。  请您在这里谈谈您自己对佛教这个“空”字的理解!
  四致jingang  李大年
  您用这么多的篇幅去解释“空”,这正说明您的心没有“空”。如果您真懂佛教的“空”,您就应当理解四个字“一空百空”。心空一切都空。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用我们的话讲,就是虚拟游戏里的虚拟世界。自己心不动,不去做游戏,这一切都没有。这就叫“一切皆空”、“一切由心所生”。也就是说,哪怕您见到云端上出现了佛像、见到佛从佛像上走了下来,这都是“虚妄”,都是由您自己心所生。这就是为什么在禅宗的历史上出现了“呵佛骂祖”、“烧佛取暖”、“魔来斩魔,佛来斩佛”、用拨火棍去打文殊菩萨、------等等匪夷所思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如果连您自己都听不懂这个道理,就别去指责耶稣不讲了。  佛教的“空”,本来是一个用口讲不清楚的东西。我们现在也仅仅是借助于比喻去讲。在以前,高僧大德们没有这个比喻可打,更是说不清,道不明。所以佛祖拈花微笑,一言不发。禅宗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提倡“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硬要开口去讲,结果就像您jingang似的在那里越讲越糊涂。耶稣不去讲这个用口讲不清楚的“空”,正说明耶稣比您懂。  再讲一遍:“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是对所有人讲的,仅仅是对最上乘者讲的。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是佛祖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根据当时当地人们的接受能力去讲的。这是佛祖的大慈大悲,目的是让不同根器的人都去修两颗心,得解脱。我们念佛号,目的是以一念代万念,最后达到以一念导无念的目的,通过念佛号去修无所住心。佛教是以空性为基础的,但这个空性不是立足于讲,而是立足于修。  耶稣讲什么了?其实耶稣什么都讲了,仅仅是没有明讲而已。就看您自己听得懂听不懂了。  五致jingang  李大年   非常高兴能够在网上与您一起讨论佛法,这是我们的缘份。  要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八个字,的确需要有一点哲学思维能力。自古至今,真正能听懂的人不多。我在网上发表了几篇佛教文章,目的就是用打比喻的办法去与大家一起探讨这八个字的真缔。我们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尽管这一切都是虚拟游戏里的事情),才有可能去打这个比喻,我们弘扬佛法也应当与时俱进。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这是佛祖大慈大悲为渡各种不同根器的人而开示的,目的是让大家都去修两颗心,得解脱。又经过两千五百多年,形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宗门。大家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解释,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这种认识上的混乱严重影响了佛教的发展。现在许多人搞不清楚佛教到底在讲什么。更糟糕的是许多人在那里求佛保佑升官发财,把佛教变成了迷信。甚至有人借佛教敛财的。这一切均来自于对佛教认识上的混乱。反观之,我还真没见到有人求上帝保佑升官发财或借上帝敛财的。不要去否定基督教!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再建议我们应当去倡导智信的佛教。  就看我们为弘扬佛教,能够做些什么了。  六致jingang  李大年   佛教的“悟”有“解悟”和“证悟”之分。至于我自己是怎么去求“悟”的,请见我的“修心”一文。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各走各的法门,各修各的吧!讨论到此为止。
  利国利民,普渡众生  (谈宗教之七)  李大年  我在“佛教与电脑”一文中说过:“如果认为这是脱机游戏,只求自我解脱,这就是小乘佛教;如果认为这是联机游戏,即所谓的网游,不仅求自我解脱,而且力求利乐有情、普渡众生,那就是大乘佛教。”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高僧大德在深山老林里苦修,离开尘世求自我解脱,那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强调“入世”,强调“利乐有情,普渡众生”。  佛教强调两颗心:慈悲心(利他心)和出离心。“慈”是予人以乐,“悲”是拔人出苦。当然佛教的“有情”不仅仅是指“人”,还包括牛、羊、猪、狗和猫等等。如果一个人对动物很残忍,那么这个人对“人”也不会有“慈悲”心。现在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动物保护组织”、出现了许多“素食者”,强调不杀生、不吃“不净肉”,甚至虐待动物的人还可能被送上法庭治罪,这些都是朝着佛教的理念前进了一步。但仅此还不够,佛教的“有情”还包括苍蝇、蚊子、蟑螂和老鼠。如果现在要大家不打苍蝇、不打蚊子、不打蟑螂和老鼠,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作为佛教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把上面八个字暂时适当改一改,改为“利国利民,普渡众生”。不是消极地离开尘世去求自我解脱,而是积极地去“利国利民”。在‘利国利民’的同时,去宣传佛教、“普渡众生”。既然要“利国利民”,那就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但要记住: 凡事不离两颗心.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祖为传播佛教,逐户化缘、持钵乞食。有许多人据此认为佛教是消极的,这是对佛祖天大的误解。当时没有报纸杂志、更没有广播电视,逐户化缘、持钵乞食在当时是扩大影响、宣传佛教最好的办法。我们现在不但有报纸杂志、有广播电视,还有因特网,给宣传佛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现在就看我们为弘扬佛教,能够做些什么了。
  谈谈鬼神和算命(谈宗教之八)  李大年  在与网友们的讨论中,我曾说过:  佛教不谈鬼神,更不谈风水和算命。佛教承认有鬼神,在六道里有神道和鬼道,但佛教不去谈鬼神,既不去崇拜鬼神,也不去得罪鬼神,因为佛教的目的是要超出六道轮回。既然要离开网吧回家,何必再去谈虚拟游戏里的东西。  佛教也不谈算命,“如果做了好事,命运就向好的方向转化;反之,如果做了坏事,命运就向坏的方向转化。”所以只要你做了大好事或大坏事,算命先生就根本算不准。这就叫“命自我立”。  佛教首先承认有鬼神和宿命,但在承认的前提下不去谈鬼神和宿命。但如果一个人不信鬼神、不信宿命的话,那么这个人大概哪一个宗教都不会信。不信鬼神,不相信有那么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我们的命运,哪来宗教?宗教的任务就是在解释这只看不见的手。既然我们现在在谈宗教,就让我们先来讲几个鬼神和算命的故事。  先谈几个算命的故事:  上世纪四十年代,我的一个叔叔在上海找人贷款经商,由我父亲当担保人。我的这位叔叔生意没做成,钱全赔了,人跑了。债主到我家来找我父亲讨债。我父亲为这一大笔钱犯愁,想起以前曾算过八字,把以前算命先生批的命书找了出来,想看看命书上是怎么讲的。翻开命书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某年某月为兄弟所祸。正好是那年那月!  日本东京有一个寺院,名“浅草寺”,许多日本人都喜欢到“浅草寺”去抽签。1986年11月在我回国之前,我也到“浅草寺”去抽了一个签,签文是中文的四句诗,带日文解释。我抽到的四句诗是这样的:“志气勤修业,禄位未造逢;若闻金鸡语,乘船得便风。”。前两句好理解,后两句百思不得其解。我把这个签文随身带回国,回家后就搁在书桌抽屉里。过了七年,也就是1993年我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回过头来一看恍然大悟:1993年是鸡年。就这么准!  上世纪四十年代,我的六叔(我父亲的一位同父异母兄弟)在上海找一位算命先生算命,这位算命先生外号叫“铁板书”,二十本书,所有人的命都在这二十本书里。在问清生辰八字等以后,这位算命先生让我六叔去翻第几本书的第几页,让他自己去看。我六叔翻开来一看,第一句话是:“父猪母羊”。我祖父属猪,继祖母属羊。我六叔当场就愣在那儿了。  我的祖父是一位老秀才,平时没事就在家里研究研究易经八卦。他给自己的几个儿子算命,算来算去就是老五的命最好。我爷爷心里纳闷:怎么老五的命会比老大的命还好?老大是我的父亲,当时是上海的名律师,有花园洋房,有别克汽车。我爷爷大惑不解。令我爷爷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去世后二十年,我的五叔从美国回来,当时他已经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 E.)的总工程师,全美电气工程师协会的会长。   命好命坏都是虚拟游戏里的事情,只要你没有做大好事或大坏事,算命还可以算得蛮准呢!尽管算命先生的话不能作为行动的指南,但事后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还是可以的。但要强调的是,正如市场上有许多伪劣假冒商品一样,大街上也有许多伪劣假冒的算命先生。政府既不应当取缔这个行业,也不能让其放任自流。应当在考核的基础上去发放“资格证书”,规范这个行业。  另外,当我们说“如果做了好事,命运就向好的方向转化;反之,如果做了坏事,命运就向坏的方向转化”的时侯,我们不应忘记“了凡四训”那本书,是真是假,我们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我们应当在大量收集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去做统计研究。尽管佛教讲三世因果,我们不可能收集前世和来世的数据,但我们第一步先以今世的数据为基础去做统计工作也不会是没有意义的。  再谈几个鬼神的故事:  我的大姐以前是上海某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该研究所紧邻上海某大医院。该医院后门处有一栋楼,文革期间许多挨批斗寻短见的人都会跑到这栋楼的楼顶上去跳楼。文革后期,该医院的儿科急诊室就设在这栋楼的底层。接下来怪事发生了:凡是在这里值夜班的大夫和护士都会听到楼道里有脚步声,以为有病人来了,但却见不到人。结果谁都不敢在那里值班。最后只能把儿科急诊室搬到其他楼里去了。  我的二姐以前是青岛某医院的主任大夫。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她感到病人在临终前说的胡话和一般重病人在半昏迷状态下说的胡话不一样,似乎是有一种预感的。当她还是年青大夫时一天值班,晚6:00左右,值班护士来找她,说某病人病危。我二姐赶紧和护士一起过去给这个病人打强心针,病人在半昏迷状态中跟我二姐讲:“你们别老拖着我,我还要去赶晚上九点钟的车。”我二姐一听就觉得不对,跟护士讲:“我们看看晚上九点有什么事”。到晚上八点多,护士又急匆匆地来找我二姐,说那个病人快不行了。我二姐又跟护士一起去给这个病人打强心针。遗憾的是没有能够救过来,断气时一看表整九点。  再讲一个更神的故事。我的二姑(我父亲的妹妹)婚前有一段时间在上海住我家。一天有友人请客吃饭,下午我母亲带着二姑坐车去赴宴。车子先到我父亲的办公大楼下面等我父亲下班。这时我的二姑突然在车里呕吐了起来,接着就昏迷不省人事。我母亲赶紧让司机把车开往上海同济医院,经过大夫三天三夜的抢救,毫无效果。大夫无奈,交由家属自行处理。我二姑在病床上不断说胡话,说自己到了一个公园,公园里都是些外国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大家拉她一起跳舞。我祖父说肯定是她掉了魂了。车子从家里出来到我父亲的办公大楼途经现在的上海静安寺公园,当时是外国人的坟摊,里面都是一个个十字架。我祖父说肯定是途经外国坟摊的时侯她掉了魂。找了一个叫魂的,这个人在我爷爷家的楼梯间找到一只蜘蛛,说我二姑的魂现在就附在这只蜘蛛身上。这个人把这只蜘蛛放在一个酱油瓶里让我爷爷拿着。这个人一边念着咒语,一边从爷爷家走到医院。我爷爷一个手拿着酱油瓶,一个手提着灯笼,跟着这个人上医院。到了医院就把这只蜘蛛放在我二姑的被窝里。我母亲在医院里陪床,第二天一清早我二姑竟然醒了。问她人感觉怎么样,她说一切都挺好。问她记不记得什么时侯到医院来的,她说记得是前一天晚上来的。再问她记不记得是怎么来的,是坐车来的还是走路走来的,她说记得是我爷爷一个手提着灯笼另一个手牵着她把她牵进来的。接着,我爷爷下了一道死命令:谁都不准把她的这段经历告诉她本人。家属里大家都知道,仅她本人一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的这段离奇经历。   宗教的目的就是去解释这些现象。最原始的宗教就是在那里拜神拜鬼;最高层次的宗教就是那八个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去修“无所住心”求解脱,在承认的前提下不再去谈鬼神和算命. 有些人不信鬼神和宿命,不信任何宗教,说这些都是迷信。其实这些人不承认鬼神,不承认宿命,这本身才是真正的迷信,是对“唯物主义”的迷信。  如果一个人不畏惧鬼神、不畏惧因果,那么这个人什么坏事都敢做。这是我们国家贪污腐化横行、有毒食品泛滥、刑事案件层出不穷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不是唯一原因)。在许多国家,宣誓是很严肃的一件事,人们不敢违背誓言,宣誓的时侯谁看见了:上帝看见了,违背誓言必有报应。在我们国家,宣誓的时侯谁看见了:除了贪官污吏们外谁都没看见,这就难怪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们把在国旗党旗下宣誓的誓言早早忘得一干二净,宣誓仅仅成了逢场作戏而已。  以前强调阶级斗争,把宗教说成是“封建迷信”、是“麻痹人民的鸦片”;现在又想借用“封建迷信”去促进“和谐社会”。这种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去对待宗教的态度大错特错!!!  正教不畅,邪教横行。应当在我国的中学里,给高中生开设一门“宗教课”。
  戴头盔者(谈宗教之九)  李大年  日的“参考消息”第7版上有一篇文章,名为“虚拟头盔可同时刺激五种感官”。谈及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付能够同时刺激人类五种感官的虚拟现实头盔。利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户“信以为真”。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在说什么?这是在说:我们的“真我(魂)”现在都是“戴头盔者”。在这个令我们“信以为真”的虚拟世界(娑婆世界)里,“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凡事说“有”是错,说“没有”也是错,起心动念都是错。修“无所住心”的目的就是要卸下这个“头盔”。时至今日,我们的确应当从全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认识宗教。  虚拟世界里面什么事情都“有”。有鬼神,有宿命,这就有了宗教。最原始的宗教就是在那里拜神拜鬼;最高层次的宗教就是那八个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心经说:“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如果真是鬼神大仙缠上你了怎么办?劝它和你一起念佛号走佛道,和你一起去卸下这个“头盔”!
  说得好,有创意。
  分享下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