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补牙贵吗的药真心贵呀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现在小孩看病真心贵!【新乐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87,403贴子:
现在小孩看病真心贵!收藏
大家说说家里孩子生病了一般都去哪儿看呀?去强书贤那看了看,化验了个血拿了几小袋儿药,花了100多块钱。真看不起病了……记得小时候看病就花3块5块的拿点药……
同样伤不起的给你顶帖吧!俺家孩子平时拉稀感冒什么的小病,不耽误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六天药200块钱,前天去县医院检查化验,完了屁事没查出来,花了三百多!
你小的时候看病三五块,那会一个月才正三五百
现在就这行情,随大流吧,
冬天孩子发烧去儿童医院花了不到一千也不退烧,后来会村里灌了次肠就好了,医院真坑
说的好像大人看病不贵似的,感冒一次拿药49
被坑过很多次的默默路过
去医院看病,检查后卡里还有130多块,人家就给开药,结账一看,127块
可别提了 我更上火 俺家还是吃了一袋泡面红烧牛肉面 过敏了起了一身红疙瘩
去医院检查个透 又吃药有灌肠 五百块钱下去了
唉!这都是明知道是坑也得跳!
黄庄或者西田
不qu他那儿
在一中对面友谊门诊看了看孩子咳嗽,和上次药一摸一样这次60,上次40,人家说药涨价了
真心的贵,看不起病喽,我家孩子也是发烧,市医院加儿童医院小3万
熬着吧,十岁以后了就好了
可不呗!啥都死贵死贵的
我家的咳嗽。输了三天液了也不见好
现在这样也不敢得病,我孩子刚出院,也是发烧,反反复复,真是闹心,多喝水吧!孩子身体里水分补上去了,也就快好了!
主要还是人们有钱了,闲着也没什么事,天天琢磨着怎么花钱。
确实啊,强书贤家的药确实好贵啊,一个感冒下来六七天每次都上百了,而且我觉得他家还瞎要价,每次药量少了,钱没少
这也是国家的难题
唉,现县在都这样,我儿子去年咳嗽去医院花了2000多,还是没住院,医院都没床位。
看到马云还差3亿就赶超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上网查了一下自己的排名,基本没受影响,还保持在14亿名左右。其实我也是有梦想的人,从小就梦想哪天带着墨镜开着法拉利回村里为家乡做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如今梦想已实现一半,我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墨镜 ,只差法拉利了。2016年,要努力!加油!
小孩去次医院以万为单位的飘过。
现在小孩看病去医院不干别的,先化验个血再说
都是农合、医保闹的,越报销花钱越多
国家的这个让老百姓都看得起病,初衷是好的,但是,实施的结果,挨宰的永远是老百姓!
登录百度帐号父母必看!一则关于“儿童用药”的央视公益广告刷爆朋友圈,看完让人泪奔
  今年冬天,流感来势汹汹,很多小孩都“中招”了,医院的儿科人满为患。
  病急乱投医。为尽快治好孩子的感冒,很多家长也不注意药品类别,就给孩子吃,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最近,一则关于“儿童用药”的央视公益广告刷爆朋友圈,看完让人泪奔。
  广告中,五岁小浠诺说:我的世界很安静,没有一点点声音。
  3年前我发高烧用药不当后,我的听力越来越弱,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五岁聋儿:
  我想对妈妈说
  我的世界很安静
  没有一点点声音
  妈妈说我一岁的时候
  就会叫爸爸妈妈了
  我特别爱笑
  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
  妈妈说3年前 我发高烧
  用药不当后
  我的听力越来越弱
  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
  我很努力听
  不过就是听不到
  妈妈我怕...
  我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只能远远地看着
  有时候我会
  大发脾气 摔东西
  妈妈 不是我不乖
  只是想对你说话...
  但着急说不出来
  是我把妈妈气哭了
  但妈妈却跟我说对不起...
  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
  儿童是成人的起点,但不是成人缩小版。大部分成年人的药品,儿童是不能服用的。儿童机体尚未发育成熟,全身组织和器官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功能不完善。相比成人,药物在儿童体内不能充分代谢,容易引起毒副作用;儿童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消除药物能力较差。药物在成人身上的轻微副作用,在小儿身上可能就是毒性反应。
  《法制日报》1月30日的报道中,提到了另一个案例:
  这次的流感太厉害了,我女儿班里的同学超过一半都生过病请过假,她身体一直都不错,但这次也没躲过去。
  在高烧几天不退的情况下,王女士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并开了药。可回家后给孩子喂药时,王女士犯了难。遵照医嘱,她需要每次给孩子喂服成人剂量85%的药量。小小的一片药,直径不超过1公分,如何准确喂服85%,成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无奈之下,为了给孩子精确喂药,王女士购置了一系列专门工具。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等发布《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在176652条国产药品批文中,仅有3517条为专用于儿童的药品,占比仅为2%。从品种来看,3500多个常规药品中,儿童专用品种只有60多种。
  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指出:
  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
  每年约7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
  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成人的4倍,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严重。
  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从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
  从中毒年龄来看,0到14岁的药物中毒儿童中,1到4岁儿童占比最大。
  国家卫计委流感诊疗方案推荐药(2018)
  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最新《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明确推荐一批抗流感病毒药物,这是流感诊疗方案时隔七年的首次更新!
  其中西药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中成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儿童抗感颗粒等。过去的抗流感明星药物板蓝根不在推荐之列。
  儿童用药十大误区
  01:果汁服药
  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
  02:喂药加糖
  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03:剥去溶衣
  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对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坏,如剥去溶衣或压碎服用,易产生不良反应。
  04:强行灌药
  用筷子撑开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儿童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易使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险。
  05:静睡喂药
  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外来刺激时适应性调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
  06:服成人药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使儿童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儿童,是很错误的。比如治腹泻时用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此药对儿童肾脏有损伤;又如成人复方新诺明片,儿童长期服用会严重毒害其肾脏,还可诱发贫血症等。
  07:服药过量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给儿童服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儿童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中毒性肝炎)。
  08:滥用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09: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
  10: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
  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合央视新闻、国家卫计委、法制日报等别被骗!深扒那些超火的海淘儿童药:德国小绿叶、日本面包超人等
别被骗!深扒那些超火的海淘儿童药:德国小绿叶、日本面包超人等
妈妈圈里,不知从何时兴起的,都非常迷恋海淘的药品,在她们的思维里,都认为国外的药品好,更夸张的是,她们会认为国外的药品没有副作用。有了这样的观念,是比较恐怖的事情。
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是药品的固有属性,不管是中国的药品,还是外国的药品,如果没有合理使用,都会带来身体伤害的隐患。因此,有必要向麻麻们传播正确认识药品的科普知识。
德国小绿叶
目前,中国的麻麻们都是通过海淘或朋友代购的非官方渠道获取该药品。
德国的这家药企曾经向中国食药监总局申请了,但是最终没有通过,所以小绿叶没有进入中国!原因不得而知。
小绿叶的官方网站,其实它的德语品牌应该是Prospan,根本就不是小绿叶,小绿叶这个名字是最早期的不懂德文的人,为了便于描述这个药品,看到药品的包装盒子上面画了一个绿色的叶子,就这么喊着传到了中国妈妈的圈子里面了。
其实这片绿色的叶子是常青藤植物的叶子,常青藤是一种药用植物,这类药物在国外称为植物药或天然药物,Prospan的主要成分就是从常青藤的叶子里面提取的得到的。具体是如何提取得到的呢?从药品的说明书的药物成分项下我们发现,它使用了30%乙醇作为溶剂来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虽然来源于植物,小绿叶也会有副作用的,说明书中副作用项下明确就说了,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等,如呼吸困难,毛细血管搏动,皮疹,荨麻疹。也会发生胃肠不适等,如恶心,呕吐,腹泻第,特别是如果剂量使用过大,更易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并不是海淘网站上说的或卖家吹嘘的非常安全没有副作用。
Prospan的液体制剂,在德国有3种剂型,按照适宜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可以分为止咳滴剂(分20毫升/瓶和50毫升/瓶,两种瓶装规格)、止咳糖浆(分100毫升/瓶和200毫升/瓶,两种瓶装规格)和(止咳溶液分105毫升/瓶和200毫升/瓶,两种瓶装规格;还分为5毫升*21袋/盒和5毫升*30袋/盒,两种盒装规格),如下图所示。
您之前知道小绿叶有这么多种剂型和规格嘛?您所代购的是属于哪种Prospan?规格不同,吃的剂量是否一样?当时买过了以后,都是谁告诉您们这个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的呢?有专业的药师告诉您嘛?此刻的麻麻们绝对会躺枪一大片。
对于小绿叶止咳糖浆,说明书中虽然在用法用量是提到了小于6岁孩子的使用剂量,但实际上并不包括1岁以下,因为后来在注意事项中特地强调了对于1岁以下的儿童,使用需要特别谨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言外之意,不建议家长擅自给1岁以下的孩子使用此药。
还有小绿叶止咳滴剂用量的最小年龄范围也只有1-4岁孩子的,也没有1岁以下孩子的使用量。如果麻麻代购的是止咳口服液,那么它的适用人群是大于6岁的孩子,它的剂量浓度就更不适合6岁以下儿童了。因此,不管是哪种类型的Prospan,均不推荐1岁以下的孩子使用,根本就不是买家说的那样,婴幼儿都可以使用;另外,咳嗽分为很多种,不是每个孩子使用都有用。
小绿叶止咳滴剂,麻麻们自己有没有亲自品尝过呢?味道如何?您知道它的溶剂是什么吗?说出来估计会吓你一跳喔,它的主要溶剂是酒精喔,也就是乙醇,跟有些藿香正气水有的一拼。含有酒精的药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在特别警告和注意事项部分,说明书中特地的强调了,此药液中含有47%的乙醇(体积比)。这种糖浆,如果是酒精过敏的宝宝?怎么办?对于中国的孩子,如果此时喝了这个小绿叶,同时又吃了头孢类的抗生素,对酒精代谢严重障碍的孩子,就会出现另外一个安全隐患,双硫仑样反应。
除了德国版本的小绿叶,海淘的小绿叶还有澳洲版本,用药注意事项同上,就不做赘述。
如果您要给孩子使用小绿叶,请在德国合法的药店或医院进行购买,在保证药品质量可靠后,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Prospan”种类使用。
面包超人感冒药水
第一种蓝色包装的面包超人
它是一种儿童咳嗽糖浆,止咳效果不是一般的强啊。下面我就给麻麻们分析分析这个药,为什么止咳这么神奇?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儿童止咳没有这么厉害?
从它的说明书成分列表中我们知道,蓝色的面包超人主要含有双氢可待因磷酸盐(简称可待因)、甲基麻黄碱、愈创木酚甘油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天竺子流浸膏。
难怪它的止咳效果这么好,原来是因为使用了中枢镇咳药成分可待因,这个成分在中国是明文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的,因为有呼吸抑制的潜在不良反应风险,如下图官方文件所示。
如果不是剧烈的咳嗽,是不建议盲目的使用镇咳药的,孩子小本身不会吐痰,咳嗽是孩子排痰和排异物的本能反应,咳嗽被抑制了,反痰液出不来,反而不利于疾病的好转。
另外,它的处方里面还含有甲基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国内的很多复方感冒里面也含有这两种成分的,如果孩子喝了蓝色的面包超人,同时又吃了国内的复方感冒药,是非常容易导致这两种成分的过量摄入,给身体带来危害。
不知道麻麻们在代购或日本旅游亲自购买的时候,有没有专业的人员告诉你们上述的药物成分,是不是只介绍了这个药物止咳效果超级好,却没有人告诉你们使用这个药物的安全隐患呢。
第二种绿色的面包超人
主要是用来缓解鼻炎症状的,比如打喷嚏、流鼻涕和鼻塞。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扑尔敏、麻黄碱和甘草提取物。其实,真的不如使用生理性海水鼻喷雾剂,每天多次的清洗鼻腔,同时再使用吸鼻器及时的把鼻涕和冲洗液吸出来,同样能够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还有两种就是红色和粉色的面包超人
主要是用来缓解感冒症状的,比如感冒的各种症状(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咳嗽、发冷、头痛、喉咙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就是对乙酰氨基酚、麻黄碱、扑尔敏和天竺子流浸膏,区别就是一个是草莓味的,一个是蜜桃味的。
除了蓝色超人含有儿童禁用的成分,其他的面包超人感冒药,成分全都是复方的,复方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组成这个药片的配方里面含有大于等于2种以上的药理成分的药物,常见的感冒药,一般有解热止痛的,有抗过敏的,有收缩鼻粘膜血管的,有治疗打喷嚏流鼻涕的,止咳的,化痰的,等等。
不推荐大家海外购买感冒药,是因为你们不知道它的具体成分,在国内使用就会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比如重点说说红色和粉色的面包超人。它里面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宝宝由于感冒打喷嚏流鼻涕,恰巧今天上午和中午都吃了这样的感冒药,像国内的氨酚黄那敏颗粒一样,OK这样可以是可以缓解感冒的这些症状,但是如果宝宝仅仅是打喷嚏流鼻涕,吃含有退热的作用的感冒药,孩子并没有烧,是不是就多余了呢。
另外,本来孩子是要发烧的,但是吃了这个具有退烧作用的感冒药,就会掩盖孩子发烧的症状,这样就会掩盖导致孩子发烧的原因,认为孩子这两天仅仅是打喷嚏流鼻涕,其实本来体内可能已经感染了,孩子身体本来想通过发高烧告诉家长,来引起家长注意,但是却被掩盖了,这是其中的一个小隐患。
马上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就要来了咯。到了下午开始高烧了,晚上也高烧了,妈妈这个时候本能上就会再去买退烧药,适合儿童的退烧药,不外乎就是美林和泰诺林,如果此时正好买的是泰诺林,大家也应该知道泰诺林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此时再接着吃泰诺林用于退烧,就非常有可能导致孩子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重复摄入了,重复摄入导致剂量过大,就会带来安全隐患,因为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剂量范围比较小,剂量超过安全剂量后,会导致肝功能损伤的副作用,剂量越大,风险越大,最悲催的是这种损伤从外表还看不出来。
每个药品的使用都会有风险,如果使用了是外文说明书的药品,不了解它里面的含有的今天成分,那么风险将会更大。
澳洲退烧药
澳洲Panadol
在某网站,关于Panadol的产品广告是这样说的:「专为儿童设计,以功效强大而几乎无副作用而出名,不含布洛芬、阿司匹林,非常温和,很适合宝宝肠胃,已在澳大利亚销售多年,是澳洲儿科医生唯一指定给小儿退烧降温的用药。口服滴剂类可直接滴入宝宝嘴中,也可加入水中或果汁中。」
这个广告,对于没有医学药学知识的妈妈,绝对有严重的误导。首先,说Panadol功效强大,几乎无副作用,过度的夸大了药品的安全性和治疗作用,会让麻麻们认为此药可以随便吃,反正也没有副作用,吃多吃少都没关系。其次,说Panadol绝不含有布洛芬,导致家长们会认为布洛芬和阿司匹林一样,不适合儿童使用,盲目的排斥了所有布洛芬成分的退烧药。
其实,我如果把它的主要成分说出来,大家就不会这么盲目崇拜了。因为,Panadol的主要成分就是对乙酰氨基酚,这个成分并不是什么特别神奇的药物。众所皆知的,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适合儿童的退烧药成分,就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种。
也就是说,市场上卖的所有适合儿童的退烧药,名称再万变,成分也不离其宗。世界上暂时还没有出现第三种更适合儿童的退烧药,我们不要被改头换面的英文商品名忽悠了。
如果家长不知道Panadol的药物成分,盲目的给孩子使用,会出现什么安全隐患呢?
比如孩子在感冒发烧期间,大多数家长会给孩子使用氨酚黄那敏颗粒类感冒药,或者是上期说到的日本的红色和粉色面包超人感冒药系列,这类药物里面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一天三顿如果正常在吃感冒药的同时,发烧的时候又另外吃了Panadol退烧药,就极有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成分摄入的过量,带来肝损伤的危害。
澳洲Nurofen
澳洲版Nurofen退烧药,其实它的主要成分是ibuprofen,国内统一翻译成中文是布洛芬,但是有的代购平台把它音译成布诺芬,这简直就是误导,让家长认为这是一种新的退烧药。
Nurofen在澳洲有三种包装规格,适合3个月以上宝宝,30毫升的版本;适合1-5岁宝宝,100毫升版本;适合5-12岁大宝贝,100毫升版本。
某海淘这这样介绍Nurofen的:「澳洲版Nurofen退烧药,含布诺芬,它的药性比Panadol强,当宝宝感冒发烧时,服用Panadol依然无法缓解症状后,澳洲医生才会建议服用Nurofen。服用后一小时内基本退烧,退烧时间最多可达8小时,不影响宝宝的睡眠,而且还有去痛功效。」
这个广告的内容中,没有正确的表述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之间的区别,有些表述是欠妥的,比如广告说Nurofen“药性”比Panadol强,这样的表述有点夸大的感觉,或者是让家长对布洛芬产生恐惧的感觉,容易让人理解成是不是因为副作用太大了呢?其实,二者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是相似的。
还有的广告故意夸大的它的疗效,说服用后一小时内基本退烧,这是药品说明书和广告中严禁出现的字眼。因为吃退烧药很多时候,并不能把体温降到正常,特别是感染比较严重的时候,有的时候只能把温度降到孩子舒适的范围,不一定非要降到正常。
最后,知名网购平台都开通了全球购项目,购买海外儿童药品的家庭越来越多,不合理用药也日趋严重!我们一定要明白,国外的月亮不比中国圆,国外的药品也有副作用!
不管是中国的药品,还是外国的药品,如果不正确使用,都同样会带来危害,特别是外文的包装,更易出差错。
长按下方 识别关注 鲸育儿
直接在线咨询
小儿内科、皮肤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营养保健科、中医科以及妇产科的医生专家
咨询问题就像聊天一样简单据说OTC儿童药要火?看看专家怎么说_新浪医药新闻
据说OTC儿童药要火?看看专家怎么说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药存在很多问题,儿童“因药致病”、“因药致残”成为许多家长心中永远的痛。而目前我国现有0-14岁儿童2.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5%,随着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儿童人口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显而易见,我国儿童用药需求将继续扩大,我国优质儿童类药品却极度短缺。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之下,众多扶持和调控政策接连出台,日新版医保目录颁布,把儿童药份额也相应提高,我国儿童药进入政策红利阶段,与现有儿童药现状相比,利好消息与残酷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
在此背景下,那些不良反应率极低,疗效表现优秀的儿童药成为了市场的“新宠儿”。考虑到儿童药产业进入的严苛标准和高不良反应率,企业如果想分一杯羹,或许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情。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这方面稍显宽松的OTC儿童药能够异军突起呢?
为此,我们邀请贵州润生制药集团董事长陈修仕及山东润华药业有限公司儿科事业部总经理刘兵,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畸形”的儿童药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已有一年多时间,目前政策正处于全面放开的阶段。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年)》显示,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超过1786万,比“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人口增加140万以上,我国出生人口仍明显增加,二孩出生占比大幅提升。截止到2014年,我国现有儿童(1-14岁)2.26亿人,占人口比重16.5%,这一比例正在逐年持续提升。
与持续增长的儿童群体规模相比,另外一项数据却让广大国民痛心不已。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统计,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占聋哑儿童总数的30%-40%,超八成家长给孩子用药存在安全隐患。
“其实长期以来,儿童药领域存在的问题都十分严重。”贵州润生制药集团董事长陈修仕指出我国儿童药领域的短缺和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糜烂不已,主要是四种现象:
一是全国3500多种制剂中,写明儿童专用的只有60多个制剂,“儿童药不够,成人药来凑”成为广大医院普遍的做法;二是药厂生产儿童剂型药品较少,目前,国内90%药品没有儿童剂型,医院和家长用药靠掰,剂量靠猜,大大增加了儿童用药的安全隐患;三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由于诊疗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基层医生,用药时机不对、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不按疗程服药、盲目联合用药、滥用抗生素等现象普遍存在;四是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意识不足,目前社会关于儿童药的科普宣传仍不足,导致家长对儿童药概念的认知较浅。“成人药儿童用”成为长期以来的用药习惯,儿童的独特生理特点常常被忽视。儿童自己误服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近年的数据显示,儿科门急诊人数达2-5亿人次,占全国总门急诊人数的9.6%。患病儿童人口占我国总患病人口数的19.25%。但儿童用药销售额仅占我国整个医药市场的3%,就算是在国内一线大都市,儿童专用药物销售额也只占了4.1%。大量的儿童患者在使用未注明儿童用法用量、未进行过系统性儿科临床研究的成人药。
截止2016年6月,我国共有16.2673万个药品文号,其中,据不完全统计,儿科专用药约有3000多个文号,仅占总文号数量的1.8%。6000多家制药企业中,专业儿童用药制造商仅30多家。2015年药品审批2690件,而儿童药仅有19件,占0.7%。
山东润华药业有限公司儿科事业部总经理刘兵表示,造成企业对于儿童药研发生产兴趣缺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儿童药物研发生产利好的国家政策推行缓慢,儿童用药的研究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利润不高,企业积极性受影响。陈修仕表示赞同并补充道,儿童用药市场基数较小,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并且儿童独有的疾病并不多,而且很多儿童疾病的季节性很强。这也造成儿童用药市场相对不稳定,专业的儿童用药制造商不多。
政策支持需多点发力
事实上,近几年来我国儿童药方面的短缺和质量问题也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一系列调控政策出台的同时,在2月23日颁布的2017版医保药品目录中,儿童用药新增品种91个,明确适用于儿童的药品或剂型达到了540个。
在陈修仕看来,儿童临床用药得到有力的保障,将进一步改善儿童药剂型少、产品紧缺的局面,同时将激活药企创新的积极性。比如此次目录调整中2009年后上市的新药绝大部分都被纳入了2017年版药品目录范围,这对包括儿童创新药企在内的药企起到重大助推作用。
“但是还不够,应该在多方面共同发力。”刘兵认为,医保目录对儿童药物的突出调整,表明国家对儿童专用药物的重视,会对儿童药产业带来利好,吸引更多企业和药品行业人员的关注。但想要扭转我国儿童药物短缺的现状,还需要在儿童药物的研发、审批、定价、销售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建立卫生、食药监、人保、工信等多部门的沟通机制和渠道,为儿童药物建立专门的法律,保障儿童用药有药可用、有法可依。
无独有偶,在前段时间召开的全国两会中,许多医药领域代表纷纷提出国家要加强对于儿童药的重视与扶持力度,甚至有代表建议国家立法对儿童用药予以保障,改变专业生产儿童用药品的企业积极性不高,研发能力薄弱,科研投入不足,新产品研发意愿低等现状。
刘兵表示:“其实这些都有迹可循,国外早就有这方面的尝试,效果也不错。”据他了解,美国有《食品药品管理现代化法案》、《最佳儿童药品法案》以及《儿科研究公平法案》,欧洲有《儿童用药监督管理条例》。这些法案的出台,促使美国和欧洲的儿童用药研发快速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立法代表着国家对儿童药物的重视,制定法律依据,还可以激励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对儿科用药的临床研究。如果适当延长儿科药品的市场保护期,并对失去专利保护的儿科用药的研究提供必要资助,加快儿科药品进入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这一系列措施将坚定众多儿童药生产企业的信心。
OTC儿童药或成奇兵?
虽然国家对于儿童药产业的振兴十分关注,给予的支持也比较给力,但儿童药临床剂型的不良反应率一直居高不下。据国家食药监总局与相关部门进行的一项对儿童安全用药联合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约12.9%,接近成人的2倍,其中新生儿达到24.4%,接近成人的4倍。这一系列数据使得诸多对儿童药市场感兴趣的企业只能望而却步。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OTC儿童药的不良反应率相对于临床处方剂型而言较低,危险系数也相对较少,且在当前政策环境之下,不受招投标和准入方面的限制,OTC儿童药在当前高品质儿童药短缺和优质剂型稀少的情况下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风口”
但是刘兵并不这么认为,他指出,儿童药的招标和准入的限制各省不同,并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目前政策只是赚了眼球多了些关注,想要真正成为风口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落地。
“从长远来看,不管是OTC市场还是临床用药市场,未来几年,将是儿童药迎来高速发展的风口,当然,在药效、安全、经济核心原则影响下,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绿色途径给药、安全高效的儿科药品将迎来发展的春天。”陈修仕如是说道。同时,他认为,企业应该根据目前市场导向和自身实际情况,可以就儿童常用药品进行创新剂型、改成儿童剂量包装,选择低投入、周期短的产品进行研发生产。当然也鼓励一些资金和技术雄厚,创新型的企业进行新药开发。
随着儿童药市场可以预见的火爆,众多医药企业在摩拳擦掌。对于这一现象,有业内人士泼冷水指出,之前做儿童药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出现了断供,生存艰难,现在想在儿童药产业中分一杯羹的企业或许形势估计过于乐观。
对此,陈修仕给企业支招,他认为,企业要制定适合自身产品的营销策略,特别是做好渠道定位、价格定位和营销手段创新。提高营销力的同时,还要提升产品力,比如提高药品的品质、保证正常供应、提高药品安全性。在保证利润和工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做到产品的正常供给。
“作为药企,应该了解自身的优势,在保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加强区域覆盖,让患者能够买得到药品”刘兵补充说道。
来源:医药观察家报
作者:路峰
*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浪医药新闻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医药新闻立场。
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医药(sinayiyao)公众号
360°纵览医药全局,365天放送新闻时事,医药资讯轻松一览,精彩不容错过。
医药观察家网、医药手机报和医药地方台,为深圳恒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三大新媒体品牌,是医药行业专业资讯分享互动平台。此外,恒合传媒独家拥有《医药观察家》报广告总代理权,自主开发了行业第一无线媒体《医药手机报》(一周双报,周三、周五全国全网面向医药人免费发行)。
医药观察家网的文章
有道云笔记
& 电话:010-(812)&&&&&&&&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看神婆子说生的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