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来南康镜坝规划图中学转入信丰的初中怎么转?

南康这些乡镇地名的来源有其不同的故事
唐 江唐江镇位于南康县中部,居上犹江下游北岸黄土岗上,距县城17公里。民国时期,江西有“景德镇鹰潭樟树唐江”四大名镇之说,赣南有“头唐江二营前三古陂四(筠)门岭”四大名镇之说,唐江之名头可见一斑。唐江镇位于南康市中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明初洪武初年,由卢屋村人建“七间店”,以七间店为中心渐成集市,时名太平圩。因圩临上犹江,圩中有过路塘,塘、江相连,遂得塘江圩一名,渐渐演变为唐江圩。直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广东军统治赣州时代,唐江墟才开始升格为唐江镇。唐江圩的繁荣缘于商业发达,商业之发达又缘于其水陆交通之便利。唐江镇是除赣州城之外,与邻邦贸易往来最多,与梅关古道渊源最深的古镇,它北端连接从吉安遂川,南康隆木、横市、麻双、十八塘一路过来的古驿道,西接湖南桂东,崇义丰洲、过埠、横水,上犹五指峰、营前、东山,南康龙华一路过来的古驿道和水路,既可沿水路(或旱路)顺水东往三江、蟠龙、赣州而去,也可溯水南往三江(或旱路)、蓉江、浮石、青龙、南安,经梅关往粤地南去。方圆百里之内有数百个村镇,百万人家,商贾如云,自然便奠定了唐江镇成为赣南商业重镇之首的显要地位。民国时期,唐江镇经济空前繁荣,一百多个行业七百余家商店(当时南康县城止三百余家商号)的幡旗、字号令人目不暇接,三五万人的赶圩场面(最多达七八万人)将圩镇搅动得无比热闹。据清道光三年五修《南康县志》载:圩场经营的商品有从遂川、万安等县来的油米、茶叶、金桔等,有从吉安、樟树来的棉花、黄豆、布匹、洋纱等,有从广东、安远等地来的海盐、海味等,有从上犹、崇义等地来的竹木及其制品,商品远销南昌、广东、南京、上海等地。这一时期的唐江镇赢得了“小赣州”的美称,遂为“虔州第一镇”。唐江镇历来便有“三街一村”之说。这村,指的便是卢屋村。卢屋村的人文辉煌为唐江镇添了许多瑰丽篇章。从清光绪26年(1900)卢屋村人自编的《卢氏族谱》中,我们信手翻来,卢屋村中举人、进士或当过知县以上官职者竟达多七十二人之多,如同孔夫子“贤人七十二”一般,一个奇巧的数字,其中有数名翰林和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高官。最著名者当数乾隆年间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三名的卢元伟。卢元伟,13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先后任云南曲靖、东川、普洱三府知府、江苏镇江知府、广东督粮道、两广盐运司盐运使、山东和山西两省按察司按察使等要职,是当时卓有影响的一代名吏。卢元伟之外,还有卢绚、卢陶两位兄弟进士等等。潭 口位于南康市南部,东邻潭东,南界赣县阳埠,西连龙岭,北接三江。距县城14公里,距赣州城20公里。解放前,这一带统称潭口区,含潭口、潭东、潭南、潭西诸乡。由此可见,“潭”是这一名的源头。细细分析,答案很简单――章江流经该区域形成了一口巨潭,遂衍生出如此多的潭名。这巨潭所在位置即坞埠。坞埠,乃一造船码头,后渐有人家、圩市。历史上曾有市场交易,后因水患,圩市往内陆移动,即成就了今天的潭口圩镇。章水南流而来,在坞埠骤然遇阻,急北转而去,这转折处遂成深潭,名坞埠潭。如此,潭的开口区域叫了潭口,潭口的东面区域叫了潭东,潭口的南面区域叫了潭南,潭口的西面区域叫了潭西。坞埠潭历史上曾为船坞,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仍在发挥着造船、修船功能。坞埠潭码头有几棵千年古榕,借着盈盈章水滋润,枝繁叶茂,点缀出一抹绿色风景。码头常年有船摆渡,对岸是江坝村,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土质多含沙质,历史上广种甘蔗。潭口境内有许多地名颇有来历。比如潭口圩江坝村部所在地的小地名叫睡子里,原系坟山,以死人长睡之意得名;比如洋山头一名,缘于村东有小山像羊头,后羊讹为洋;比如下车一名,缘于村里有人中举,炫耀一时,凡马车路过此村,人一律要下车;比如台头,原名团头,建村时风水先生说:平地无龙脉,建房必须团团围住,才能人丁兴旺,始称团头,“团”与“台”方言相近,后演变成台头;比如代卫,乃戴氏开基,筑有围墙而得名“戴围”,后简化为代围、代卫。潭口镇处在赣州至梅关古驿道上,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居民普遍具有经商头脑,因而也具有较强的接受新思想的传统。清咸丰六年(1856)三月,廖际湘、黄毓椿、林盛恒等在太平军的感召下,于潭口率天地会起义。1922年,朱由铿、蓝广孚组织的“南康旅省学生暑期回县宣传队”在潭口宣传马列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真理。1927年,共产党员廖贵潭等在潭口秘密建立农民协会,10月成立中共南康临时执行委员会,年冬发动全县范围的年关斗争。日,廖贵潭、罗贵波等组织举行了著名的“潭口武装暴动”。廖贵潭后牺牲,罗贵波则成长为党的重要领导人。罗贵波为潭口古井里(南康地名志载:田垄边有一古井)人,罗贵波解放后成为首批授衔的共和国中将,后任山西省委书记、省长、军区司令员、中顾委委员,“大跃进”时期潭口及整个南康搞“浮夸风”和“共产风”,浮夸名声震全国,患及百姓,以致出现相当严重的浮肿病等饥饿疾病,甚至有不少人饿死,1961年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罗贵波回故乡视察,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调粮拯救乡亲,至今传为美谈。隆 木南康素有“北八乡”之说,即指唐江镇以北八个乡镇。而北八乡之北即为隆木最北部的隆木乡。隆木乡西、北与遂川交界,驻隆木桥,距县城74公里。隆木名由人名而衍生。据《南康地名志》记载,相传,龙氏穆公在此开基,于村旁小河上架一木桥,取名龙江桥。后龙姓子孙为纪念先祖龙穆,改名龙穆桥。龙姓外迁后,明姓等姓氏迁入,一方面嫌龙(繁体)字太过复杂,另一方面想树立自己的文化标向,便有意改隆穆桥。解放后,不知哪位先贤如此能干,再一次改名,把复杂的“穆”字谐音改成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木”字,遂有“隆木”名出现。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文字改革,繁体的“龙”字消失了,而隆木人却没有以历史为重,以曾经用过的、今天已经简写的“龙”字来代替“隆”字,其结果是丢失了历史与文化,当真很有些遗憾。当然,隆木一名也很有诗情画意,也的确描绘出了50年前森林密布、古木参天的原始情景。大山深处唯有森森巨木为宝,可惜,大炼钢铁的年代将原始森林毁之一旦,隆木一名旋即丧失意义。隆木乃连接万安下造、唐江的古驿道。昔日许多商贾在赣江十八滩的中途,从万安下造泊岸,进入山林驿道,经隆木、横市、唐江,往粤北或湘东而去。隆木境内有南康最高的山峰――白鹤岭,主峰海拔1042米,南北走向,面积约3平方公里,岭形似白鹤,作展翅状,山上满是松、杉及油茶树。时有山鹰盘绕,长年流水淙淙,山之北侧深洼处即为著名的邹家地村。隆木乡与坪市乡交界处,有一山名“天子地”,山高近900米,山上有一旧坟,民间传说这坟的后人能出天子,故名。其实,这是谬传。当然,民间传说总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循着这种思路,我们大可以也往隆木天子地去一游,去探寻个究竟。麻 双相传,明末清初官府在此设盐埠,后渐成集市。因地形似马鞘(古代背在肩上两端可盛物的袋子),最早的名字叫马鞘,后来,雅化为麻桑,取种麻种桑养蚕织布之丰衣足食意,解放后,借文字简化,摇身一变成了麻双。与龙(繁体)穆改成隆木一样,麻桑改成麻双一名,除了书写简化、方便,毫无进取意识,名字本身内涵反而是大大地削减了。麻双乡的坝孜村原名坝子,后来被文化人改成了坝孜,显然现名比原名有了更深层的含意。坝孜村有一小地名叫抓米丘。名字很有故事。历史上,整个南康北八乡盛产优质大米,是闻名遐迩的产粮区。不通公路时,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着专门从事将大米挑往山外的一种特殊职业――挑脚夫。在坝孜村的刀子坝坡坎上有一块不过几分地的田土,当地人俗称抓米丘。传说是一挑脚夫长年累月路过此地时,每每抓下一把米到小摊上换茶水喝,摊主是个善良人,几年后对挑脚夫说:我身后的这块地就给你了,你日日一抓米,我算了一算,也足以换得这丘土了。这故事里渗透着山里人的质朴,听过给人很深的印象,很多外地人听过这故事,再经过抓米丘这地方时,都会通过目光传递一种亲切过去。麻双乡的下厅村新庵里,有一形似马鞍的山,这马鞍山同时是一块银杏生活的乐园。在那里,近百棵古银杏生长、繁衍着他们的子孙后代。最大的银杏树在山巅,有35米之高,宛如一把巨伞。乡人把银杏又叫白果,因为成熟的银杏果为青果,通过浸除外壳后,此时状态形如桃核,色泽白,故为白果;再将白果继续破裂,椭圆形的果仁分呈双色,一半为杏黄色,一半为银白色,故为银杏也。麻双民风很淳朴,几百年守望故土,诚哉如斯。十 八 塘曾名沙溪,位于南康市北部,距城区31公里。东与章贡区湖边相连,南与南康的凤岗、唐江、龙华三镇为邻,西与上犹县相接,北与麻双乡交界。相传因境内接连有十八口大水塘得名。如今,这水塘连绵的景象荡然无存。倒是发源于坪市莲花山的沙溪河(汛期江水盈盈,平日则沙滩面积较大,故名)还岁岁年年流淌着风流,经与上犹社溪流出的社溪河在龙华境内汇合成为龙华河后,直注入上犹江。十八塘的地名大多朴实,但也有一些颇有意思。十八塘境内的水源村有些特别。水源因村被小溪环抱,原名水圆,后演变为水源(意义大不相同)。水源村有天心寨,是南康与章贡区的界山。主峰海拔583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山上建过寨,因境内溪水丰饶,使得山寨时常处在云缠雾绕之中,山峰大有高插入云之状,故得名。十八塘东北方向的乌溪,得名缘于村前溪中有一块呈乌色的巨石。这点与龙南县乌石围得名相似――乌石围得名于围前有一巨大乌石。东北方向更山里还有一叫万罗江的小村,境内并无几条溪河,得名缘于同山冈上多油茶,年产万箩,遂有万箩冈之名,后谐音演变成万罗江。龙 华位于南康中部,东临唐江镇,南接朱坊乡,西界上犹县,北连十八塘乡。距县城25公里。明末清初渐成集镇,农历二、五、八为圩日。境内有沙溪河和社溪河汇合后的龙华江,龙华江在龙华圩汇入上犹江后,上犹江更为浩荡,复向东流,经过唐江,在三江乡与章江汇合。龙华一名颇不好解。查《南康县志》知,解放后,1950年6月南康设9区一镇108乡时才出现龙华,龙华当时为7区,辖唐西、平田等14个乡。这一时期,继老地名龙回、龙江之后,南康又出现了龙岭、龙华等带“龙”字的新地名,可见,当时这位地名专家钟情于境内这几条如龙般蜿蜒回荡的江河。事实上,流经龙华境内的上犹江,不仅蜿蜒如龙,且水色纯净碧透,两岸风光如画,时有炊烟袅袅,偶见牧童放牛,景色绚丽,美得让人称艳。尤其让人称道的是,上犹江沿线开发的5个梯级电站,堪称中国水利一绝。而位于龙华境内的罗边电站是上犹江梯级开发中第五个梯级电站,枢纽工程位于南康市龙华乡罗边村新华自然村。罗边,在龙华西南10公里,赣犹公路南侧,村旁一山似萝,名箩边,后衍成罗边。罗边主要姓氏为游姓。罗边电站是江西省“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997年该工程被江西省政府授予“江西省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罗边工程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几经波折,几次上马又下马,1992年,南康市委市政府在争取群众的意见后,充分酝酿,审时度势,在当时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上马兴建罗边工程。消息传开后,南康人民慷慨解囊,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家乡建设。罗边水利枢纽工程于1997年3月建成投产,成为上犹江上又一颗耀眼的明珠。龙华境内另一道风景线,乃赣犹森林铁路穿境而过。虽然今天小火车的森林运输功能消失了,但它作为国内少量尚存的窄轨火车仍吸引不少观光客,成为赣州旅游业的一个新项目。横 市位于南康北部,东界赣县,南连麻双乡,西接上犹县,北邻坪市、大坪二乡。距县城49公里。横市名缘于横市圩。《南康地名志》载:横市圩又名横市井、横石井、麻石井,其中,横石井最有渊源――圩市建于清初,因有巨麻石横亘市门,凿为井,泉水清甜,四时不涸,故名。横市境内许多小地名大多简朴、随性。如山冈弯曲处一村名弯下,居住的村子缺水便名旱坑子,村子后山貌似谷箩便名罗山,村前大坝有水车便名水车坝,村子坐落在田段中便名田心,森林密围如幕便名幕下,村溪上筑有大水陂便名大陂,河水清澈便名清江下,村建岩洞前便名岩前,村里树林如海便名里海,村建油槽背后便名油槽背,村建社官庙背的山坑里便名社背坑,山田年产仅九斗粮便名九斗,村旁水塘多虾公便名虾公塘(后简化为下公塘),村前多樟树便名樟屋……林林总总,多以村所处的山形地势水态林状而名。横市是从万安下造至唐江,以及湖南入赣之古驿道的中间结点,是赣粤高速公路的进出口之一,也是南康“北八乡”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在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村镇评比活动中横市镇榜上有名。便是在解放前,这个僻静之地,就已经有小学12所,供700余名学生学习文化,抗日战争时期接纳过好几所从城市迁过来的中学。横市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8年2月在横市成立了中共上南崇支部,1931年1月成立了横市区革命委员会,2月改为苏维埃政府。1945年日本鬼子溃败时路过横市,有一聪明的小商人家用桐油炸了各种米、烫皮,故意留在店铺显眼处,结果日本鬼子贪吃后又泻又吐,气急败坏之下,一把大火将横市街的店铺烧了个精光。横市还是历史上有名的粮油之乡。这里,冬天满山的茶油籽挂满枝头,夏秋一田的稻谷沉得连腰都直不起,遂有“挑脚夫”这类角色应运而生。只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时代,横市浮夸风盛行一时,人造“吨良田”,放出“亩产31万斤的卫星”,把横市农民害得苦不堪言。大 坪位于南康北部,东界赣县,南连横市,西接坪市乡,北邻万安县,距县城60公里。《七修南康县志》载,清同治年间已成集市,当时贸易地点为东北角的一块较大面积的空坪上,后集市以大坪成名。解放初属横市区,1959年为大坪公社。大坪境内山水平常,人文却不一般。其中,最能体现人文、最负盛名的是南良村。南良村与两个古代名人有关,一个是开基祖邓岳如,一个是帮助勘地的杨救贫(详细见后)。1965年,撤区并乡时,南良脱离5公里之遥的横市区,归属于七八公里之外的大坪乡管理。据说,原因很简单,当时南良村村干部在横市区开会时常常坐冷板凳,因为各项工作排数最尾,而矮子中称高佬,南良村的工作在大坪则相对最好,可以经常受表扬。所以,村干部们主动要求将南良村划到大坪乡管辖,尽管村民们并不乐意离开“老家”。的确,南良很有名,明清时期甚至设置了县学分支机构;南康境内甚至以其名字来编歇后语:酒盎(南康方言称坛子为“盎”)里量米――难量(南良)。凤 岗位于南康中部,东界章贡区,南临上犹江与三江乡隔河相望,西接平田乡,北连十八塘乡,赣犹森林小铁道穿境而过。圩日农历二、五、八,是南康境内较大的圩场。《南康县志》载,凤岗圩旧名金盆,亦名湖头,在三江口内,清咸丰六年毁,遂迁犹川岸,即今天这个位置。新址形乃一片形似凤凰的黄土岗,于是得名凤岗。不过方言谐音不美,与“粪缸”易混淆,时有讥讽。可见,名字意义美,还得读出来不变味。凤岗境内地名多简朴无华,多以地形地貌姓氏等简单方式取名。如郭屋、鱼塘子、枯竹树下、水沟前、窑下、石子坑等。窗孜前缘于村前多橙树,旧名橙子前,因方言近音而成今名;严婆坑缘于村前池塘多黄鲇,名鲇婆坑,“鲇”与“严”方言相近,遂演变成今名。凤岗有些人文内容。民国时期,凤岗码头就很有名,平日每天有十余艘船只停泊,运出的物资主要有油、糖、柿饼、枣子等,运入的物资主要有大米、大豆、食盐等,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码头经济才衰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哲学家郭大力在距凤岗圩不远的老家斜角村翻译《资本论》,他每几天必往凤岗邮局来一趟,取书报及稿费,这一时期蒋经国正在赣州当专员,蒋曾专程经凤岗往斜角村看望郭大力,留下一则佳话。民国29年因日军入侵,江西省立赣县女子师范学校迁入凤岗圩,当时学校设初中、高师学制,均为3年。民国33年底,再次躲避日本鬼子,学校迁往大山深处的横市。2009年正式投入运营的赣州新机场就建在凤岗峨眉村龙江境内,从此波音737这类大型客机也可以在赣州的天空起起落落。可惜,著名的蔗山土围村的董家九井十八厅老式建筑物也在这次拆迁过程中结束了它的存在历史。当然,机场为百年大计,小让大,乃历史发展之自然规律。浮 石《南康县志》记载,浮石,在城西三十里。从南安东门码头流过来的章水在这里幽然成潭(后叫贤女潭),其中有一巨石高二十余丈,状如一枚倒扣的巨钟,水环其外,舟船行于此地,极易翻覆。直到明代弘治年间当地义民吴登显主动捐资请人凿石,才使石之南面开阔起来,方便舟船通过,解了千年之困扰。在弘治之前,人们发现一怪现象,即每当洪水泛滥之时,巨石并不被淹没更多面积,而是随水而浮,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令世人叹为观止,浮石遂名闻天下。到了弘治年间,巨石被开凿后,浮石现象却随之消失了,一道风景被破坏了。如今,乡人已不太说得清当年的浮石具体在哪个位置了,但章江边一座粗粝的坟堆却始终保留着一个关于贤女娘娘的故事。三 江位于南康市中部。东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镇交界,南与潭口、太窝、潭东三镇接壤,西与唐江为邻,北与凤岗镇隔河相望。驻地湖头圩,距市区27公里。湖头圩在上犹江南岸平原上,原为凤岗圩所在地,因地势低洼,遇洪成湖,凤岗圩搬迁。若干年后,三江乡设置时,湖头圩又成了三江乡政府所在地。湖头圩紧邻上犹江,其下游不过一公里即为章江与上犹江汇合处。两江汇合后,这一段水势陡涨,水阔如湖,一直绵延至圩场位置,圩场一带遂有湖头之称,圩也称了湖头圩。可以想象,湖头圩一带原是少有人烟之地。后来,大批新客从广东、福建返迁进入赣南,先者占了好田土,后来者只有在这老客弃了的湖洼之地安家落户了。如在湖头圩西南的马元上村,即为广东兴宁迁来的新客人家,距今不过200多年,开基祖戴永华为富绅,宅前有拴马石,故名马园上,后谐音变为马元上。三江乡最有名的村落是蓉江、犹江三江汇合处呈斜角状态的斜角村。因为著名的哲学家、《资本论》翻译者郭大力就出生在这里。朱 坊位于南康市中部,东邻太窝、镜坝,南接西华,西界崇义、上犹两县,北连龙华、平田两公社。驻地朱坊埠,距今南康城15公里。历史上朱坊埠原名河田圩。河田之名,为河水改道后后人占古河道为田,名河田湾(现衍为荷田),为一大村落,后在朱坊埠形成圩市时,取了位于附近的河田湾这一大村落名做了圩名。关于朱坊名字来历有三说。其一,以朱坊河命名;其二,此地原为小山岗,树墩似含龙珠,有龙珠之名,后改成珠坊、朱坊;其三,明末清初,朱氏在此开作坊,又是30里埠,故名。《南康县地名志》倾向于第三种说法。朱坊河古称瑞阳江,又名河田水、杨眉江。河田圩改成朱坊圩后,河田水改名朱坊河、朱坊水。朱坊河横贯南康西南部,发源于崇义铅厂。朱坊圩以上称杨眉江,以下称朱坊河。境内地名有些讲究。下马岭,非平常意义,并没有出什么令人敬畏的大官。赣南人出于对官文化的崇拜,对某地出了一个进士,甚至举人,或对某一个地方风水特别好,均会以崇敬姿态表示,最基本的就是下马或落轿,步行而入,参拜过这家人的祠堂或这片好风水后,才向前行。这种官文化崇拜的直接结果,导致了赣南隔不了多远就会有一个什么下马、下车、下轿之类的地名。有趣的是,朱坊的下马岭却与官文化无关,它的意义实在得很――因为山路岖崎,骑马者到此必须下马方能前行;古楼隘,位于埠北6公里山坳上,为军事要隘,为清咸丰8年知县周汝筠率人在此修筑门闸望楼,并设卫濠与上犹接界而成;兰坝,与蓝姓人家无关,而是此地位于朱坊河畔拐弯处,远看两岸山岭形似拦水坝,名拦坝,后讹为兰坝;蕉坑,与芭蕉无关,而是因坑内缺水易旱得名焦坑,解放后改名蕉坑;小回,很是费解,名由只因江边石山突出,水成小回旋流出而得名;瑞坑,倒有些文化,这名是因为坑口朝东,主人取瑞气东来之意命名;流坑,以刘姓开基得名,讹为流坑;安子前,以境内有古庵得名。由此可见,地名的变迁太过随意。出于种种因素,有后人有意变化的,有无意变化的(谐音而变);有的从有文化变得更没有文化,有的从没有文化变得更有文化;有的从粗陋变得更讲究,有的从精致变得更粗俗……林林总总,蔚为大观。朱坊境内山水及人文内容不多。仅朱坊埠西南3里有天心岩,山头突起,形若狮子,又名狮灵山。山腰有一洞,深3丈余,宽一丈许,可容80余人,岩内宽敞有光,建有寺庙,名天心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文革时期被毁。天心岩东南山麓有一圆石矗立江边,传说是仙人在此照镜后留下的圆镜,名仙人照镜,为南康名胜之一。太 窝位于南康中部。东接三江、潭口,南连镜坝、龙岭,西邻朱坊,北界唐江。驻地禾场,距县城11公里。太窝乡是一个年轻的乡。其名缘于禾场北面50米有一较大的山窝里,当时里面居住着300年前从广东兴宁豆腐街迁来的陈文龙一家。南康方言,“大”读成“太”,因此,大窝即成太窝。后美国传教士在此建天主教堂,地名名头大了,人们称整个这一片都为太窝里。1924年改名太和里,再后来又改太窝。可以说,太窝名是赣南乡名中最朴素的名字之一,毫无诗意,也没有文化――尽管美国传教士在此传教过。太窝境内地名大多没有文化,多数直接取地理为名,部分名为变音而致。如贯孜龙,属于组合型地名,它以原居地甘竹和开基人龙引教之龙姓,取名甘竹龙,因方言“贯”与“甘”近音,演变成今名。在南康,地名中带“孜”字的甚多,如麻双的坝孜,实为坝子;如龙回的下排孜,实为下排子;如十八塘的水口孜,实为水口子……恐有有意改“子”为“孜”的意思,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使地名文化性强些。其实,大可不必,自然为本,即使充入文化元素也要自然些。下芙塘,郑著生两百年前从广东兴宁迁来之时,此地原生野葡萄甚多,村落位居坑的下方,故名下葡萄,方言演变为今名;百萝丘,因为乡野中有一丘可产百箩粮食面积的田,故名。这名字与赣州城青年路西段百萝丘一样,可见古代取名之朴素,即使是城市也一致,当然,解放前的百萝丘尚属城外;下沉山,康熙年间从广东河源迁来的袁白米见岭上多松,且家居下方,故名下松山,民间嫌“松”意欠积极,遂取其反意“沉”,故成今名;廖背,则更为搞笑,原村前有一棚寮,名寮背,因“寮”与“廖”近音,后讹为今名;划形塘,也是一个让人莫名其妙的名字,村东有一大塘,曾划过龙船(今龙南杨村仍有大塘中划龙船习俗),名划船塘,不知何故演变成今名;禾稼,倒是一个往文化方向改变的较雅的名字,原来此地有木架盖禾草的棚寮,名禾架,后雅化为今名;安全,名由与麻双乡安全村名一样,因村前有庵,名庵前,谐音演变成今名;龙王塘,别名陵武堂,三百年前龚经瑞从广东南雄县大坑管此地,以龚姓堂名“武陵堂”取名,却被无知者读成“陵武堂”,又被当地人谐音错成“龙王塘”,可谓是一错再错的典范;马古坑,古时烧制过砖瓦,遗有很多碎瓦,南康方言“碎瓦”称“瓦股”,后演变成今名;石鼓龙,与龙无关,以坑垄内有一大石似鼓得名。太窝境内的寡婆桥甚为有名,大凡说到桥,南康人每每喜欢说“我们南康的寡婆桥”。以致知寡婆桥者多,知“苏访贤”者少(“苏坊贤”乃浮石贤女埠,当年苏东坡南谪时路过浮石,曾造访过贤女娘娘庙而得名)。此桥位于园岭村,乃条石构造,相传为一寡妇捐款修建,故名。南康称“寡妇”为“寡婆”,称没有受精的鸡蛋为“寡蛋”。此桥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龙 岭位于南康南部,东接潭口,南界赣县,西连东山,北邻镜坝、太窝。驻地樟桥,距县城11公里。章江从县境北部穿境而过。龙岭得名极简单,以境内小山脉形似长龙,故有龙岭之名。南康是个崇尚文化之地,也是个崇拜龙图腾的县邑。在南康境内,与龙有关的地名有许多,如龙华、龙回、龙岭、龙江。龙岭镇驻地樟桥,名由很容易让人认为是桥边上有樟树。事实是,村口有河,有樟树倒下,恰好横亘两岸,樟树为桥,故而得名。可见,主观性地先入为主,是要犯错误的。仍以樟树来说明,龙岭汪背村有一个小地名叫樟树虎,不是樟树林中有老虎出入之意,而是地处章江弯曲处西岸的村旁有三棵大樟树,像老虎把住水口,故名。龙岭还有一些有趣的地名。追溯过去,都很有意思。大贝山,让人莫名其妙,原因是山上多桂竹,名大桂山,岁月流转,演变成今名;寸孜塘,原名秤子塘,缘于村旁水塘像秤子,“秤”与“寸”方言同音,“子”被雅化成“孜”,故得今名;八仙下棋,与兴国县龙口村的“来溪田南”一样,是一个四个字的地名,无疑它也肯定有人文故事,传说有八位神仙在此下过棋而得名;半桶种,在樟桥东南11公里处的小溪北侧山坡上,因这里田地少,有半桶种子就够了,因此得名。黎边,以黎姓集居得名;类似,丘边,以丘姓开居得名;高龙,因地处较高的山垄间得名;清田,以水清沃田得名……东 山南康自上世纪90年代率先撤县设市以来,经济发展迅速。曾名为金鸡镇的东山已发展成为南康市东山办事处。东山办事处位于南康南部,东接龙岭,南邻三益,西靠蓉江镇、西华,北连镜坝。驻地东山,距县城3华里。东山名由简单,缘于县城东面有山,遂有东山小地名,不料后来竟成大地名。境内地名大多一般。玉坑,清初广东兴宁张治辉迁来时,见坑内多箬竹,名箬坑,南康方言“箬”与“玉”谐音,遂成玉坑;官坑,百多年前,刘伟谟从虎形山迁来此地,想后代中有人中举做官,遂取村名为官坑;罗坑孜,因坑形似箩,名箩坑子,后讹为今名;隘墙背,黄廷任从上龙坑尾迁来时,因村前有前人留下矮墙,名矮墙背,因“矮”与“隘”谐音而变成今名。境内有文化或有文化人的地名有三个。其一,水阁上,在东山东偏南9公里的小溪汇合处,因为田辟水阁楼悬在溪水中,故名。溪水石壁上有“龙湫”二字,传说是田辟所题。北宋时期南康著名的隐士田辟曾隐居于此。南康古八景中的“苏步名坊”即说此事。苏轼官谪岭南时,过南康访隐士田辟于鸡笼山侧,过旭山六经堂,既而北归复过田氏水阁,两次未见田辟。苏轼咏独秀峰(苏公不知山名鸡笼山,一味往好处理解,写成独秀峰这样一个哪里都可以用的宽泛之美名),流连忘返,不忍遽去,后人特建苏步名坊于县城东城大井头以纪念之。无论怎样,东山独秀峰出名了,后人甚至把它叫了文峰山,皆因沾了苏东坡的文采。东山还出了一位当代名人,著名工人运动领导人陈赞贤烈士的家乡即在东山东南4公里的三岔路口的坨圳村陈屋。这里人口百余人,全为陈姓,为清初从广东兴宁桃树下迁来的新客。如今,在赣州八境公园内建有陈赞贤烈士纪念亭,市政府北侧的主干道以赞贤路命名。镜 坝位于南康中部,东邻龙岭,南连西华,西接朱坊,北界太窝。驻地镜坝圩,距县城15里。章江水环绕东南,朱坊河穿过中部,在鹅岭汇合东去,镜坝地势平坦,物产丰盛。康唐公路直穿境内,乡、村公里四通八达。镜坝名缘于老镜坝圩,老镜坝圩在新镜坝圩西北3里处,朱坊河南岸田坝上。地势低平如镜,故名。清康熙年间方氏从上犹县迁此开基,后钟、李、吴、江、廖、肖姓陆续迁入,遂成圩,名镜坝圩。清乾隆年间李孔安在龙头岭建六角亭经商,名龙头圩,因此处水运交通较老圩方便,致老圩日渐冷落而消失,龙头圩遂改名新镜坝圩、镜坝,原来方氏开基的镜坝圩便相对而名老镜坝。镜坝名因地平如镜而来,这很有点让人联想起赣州清代张照乘题写的“储潭晓镜”。镜坝境内地名没有太多特色,稍有难度的地名多为谐音而变。园全岭,黎氏初建村时,屋檐前有一小山,名檐前岭,后谐音变成今名;腰里,村建瓦窑旁得名窑里,后谐音变成今名;兰孜坑,叶世道于乾隆年间从唐江迁入此地时,因有一大塘拦住坑口,名拦子坑,后谐音变成今名;石古孜,开基人李文元名石牯子,谐音变成今名;朝屋,建村时草木丛生,名草木坑,后简化为草木,继尔演变成今名;观背,因村建于罐窑背,谐音变为观背;乌深井,并非由于村中有井,而是村前江中石潭似井,水深呈乌绿色,因名。因水势凶险,为方便来往行人,明末清初时便建有乌深井古渡口;昌荣,清乾隆年间赖昌荣从信丰来此开基,以人名为地名;洋坑,因坑地较平洋(南康方言中“洋”解释为“阔”、“大”,即平坦之意),故名。横 寨横寨乡即过去的长塘乡。位于南康西南部,东靠西华,南、西接赤土,北连崇义县。距县城12公里。长塘得名于长塘圩。清道光年间,梁、王、李姓在此开茶摊、油盐、杂货商店,人口增加,渐成乡村小圩镇。圩南有长形山塘,故名长塘。横寨名缘于横寨村,这是一个大村子,以大村名为乡名也是符合地名取名规律的。寨坑因为坑内有山寨得名,横寨因寨子平行地横建于溪水故名。寨坑、横寨之外,还有寨里,古时曾在当地寺庙里驻兵扎寨,故名。只是地名志记载有限,不知哪个朝代什么军队为什么在此安营扎寨。横寨乡太小太新,沉淀的文化内容极少。赤 土位于南康西南部,东接西华,南连浮石和大余县,西界崇义县,北依横寨。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赤土河横贯境中。境内地下矿藏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钨、锡、铜、金等。红桃岭、鳌鱼、鸭鸡山、平安脑、墨烟山、新地、坳孜背等地的钨矿,早在1919年就已开采,产量颇丰。金矿以樟树坝附近蕴藏量最丰。上世纪20年代即有人在此淘取。《南康县志》载:“民国十至十四年,淘取者三分之一获一钱。”1958年4月,县在此创办金矿厂,工人近300人,次年年产砂金达116两。赤土名缘于赤土圩。河流北岸的土岗上设圩,因表土多属红壤,又产赤金,赤土圩以此得名,河流名赤土河,乡名也名赤土。南康因为赤土产金产钨,而衍生出了后来“无中生有”的矿产业。其实与大余比较,南康的钨少得可怜;与瑞金相比,南康出金晚了千余年……但南康人自古就善于经商,别人的资源可以为己所用,别人的优势可以转化为自己的优势。可不,稍稍集中,简单加工,就成了某种产品的集散地。 赤土在上世纪末摇身一变,成了畲族自治乡。这是很有文化的一个创举。一方面赤土境内有着相对集中的畲族人生存生活着,另一方面政府有意借助少数民族这张牌争取发展的优惠政策。畲族,是赣南的原始土著居民,是赣南的祖系之一,他们与瑶族一起,作为赣南的土著人,与唐末以来从中原南迁而来的汉先民进行了文化与思想的融合,最终于宋明时期形成了客家民系,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在大量汉先民涌入的过程中,一部分畲瑶人选择了远离故土,往别处去了(邻省湖南、广东的畲瑶人数显著多于赣南);一部分选择了与汉民族融合,成为了客家民系中的一分子(融合的结果,在客家民俗中有了不少畲瑶的活动形式,如“上刀山下火海”等等);只有极少部分坚守了下来,既没有丢失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没有远离他乡。同时,也就构成了赤土畲族自治乡畲族人的聚集地。三 益位于南康中南部,东界赣县,南连龙回,西邻浮石,北接西华、东山。驻地河背,距县城14公里。三益是个峰峦重叠、沟谷交错的山区。境内瓷土丰富,产土瓷。三益得名有些迷信色彩。据传明末年间,在此建了三座庙,当地百姓认为这三庙可以给大家带来益处,遂把这一带叫了三益。三益乡所在地河背村,建于黄泥巷北溪河背,由此得名。而黄泥巷,为自古南康城往信丰县去的必经之山坳,多为黄泥土,两旁有饭店茶摊,形如巷子,故名。三益境内的叫鸡很特别,原为何姓蘸祭田,名蘸祭,因谐音变成叫鸡;金田坑,以村前田边有泉井得名井田坑,后谐音变成今名;龙塘,并非塘中有龙之传说,甚至根本没有池塘或水,而是因村前山形似龙灯,旁有道坛经堂,得名龙堂,后谐音变成龙塘;荒塘,并非荒唐,而是地处山塘边,古时龙回河来往船只常在此装卸货物,渐成贸易行,塘边有贸易行,得名塘行,后因谐音变成荒塘,这样取名与变名却当真有些荒唐……今天的三益因有105国道和赣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经济相对发达。境内有木材集散市场,有大量出口粤港澳的板鸭。此外,三益还出了一位著名烈士彭恭机。彭恭机,号国英。1927年参加革命,任南康县三益乡农民协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6月,任中共信康雄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1930年3月,率农协会员策应龙回暴动,并组织九江坑等地农民武装暴动,成立三益区革命委员会,任中共三益区委书记。1930年8月,参加红军,先后任红三十五军三○七团政治委员、独立三师七团政治委员。1933年10月,任信康赣游击纵队政治委员。1934年4月,在南康作战牺牲。时至今天,三益的社会地位已显著下降,因为它已经合并归辖到龙回镇了。龙 回位于南康南部,东界赣县,南连信丰县,西邻浮石,北接三益。驻地龙回圩,距县城21公里。龙回得名缘于其南部山脉至境内龙东便回转过来,似龙回头,故名龙回。民间多认为这是吉祥之地,龙回头也。同时,也有另一说,往前走凶险,故龙到此即必须回头。两种说法都说明龙回这地好!后一种说法有点类似于赣县夏府的回龙阁的传说――乾隆六下江南,其中一次受军机大臣戴衢亨的影响,有意过十八滩往赣南或广东一游,不想,十八滩过了一半,早已惊吓得很,听说前面是黄泉滩、巨人坝,更是胆怯,恰好赣江西侧有回龙阁,所有来往船客均需进庙求平安,乾隆皇帝便借“回龙阁”之名,以天意警示,回头北去了。龙回地名中有几个特别之处。赣前,除了赣县、赣州之外,唯一一个村级名字中出现了“赣”字的地名,其实它的原名叫“观前”,曾姓开基时,以后山形似观音坐莲,取名观前,后曹家迁入,以“赣”代“观”,遂有了赣前一名出现;龙回有几个因为谐音将开基祖姓都改了的地名,一个是洋边,本是杨姓开基,地名叫杨边,后来杨姓迁走后,黄氏迁此,谐音改为洋边(其实还是没有改好,毕竟“洋边”谐音“羊鞭”,仍旧不雅)。另一个是竹坑,原是朱姓开基,取名朱坑,朱姓走后,衷姓迁入,将“朱坑”谐音改为“竹坑”。第三个是庙堂上,先是蔡姓开基,得名蔡堂上,蔡姓迁走后,朱姓迁入,因“蔡”与“斋”近音而变。三个名字改得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全然失了本意。内容来源:龚文瑞《南康笔记之南康地名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康镜坝工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