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结节良恶性5标准必不可少的检查需要做哪些项目?

咨询标题:甲状腺结节怎么样判断是良恶性的,必须要做手术吗?...

请问甲状腺结节必须要做手术吗?之前得过子宫肌瘤,现在又长了子宫肌瘤

甲状腺结节怎么样判断是良恶性的,必须要做手术吗?

  • 希望得到的帮助:在是否需手术治疗上很矛盾,因为周围有朋友做了手术后又复发了,还有的引起甲减需吃药...

    病情描述:2011年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没治疗过,复查过几次,没有明显症状,近两年感觉有时吃东西易呛咳,不知是否与这有关

  • 希望得到的帮助:尊敬的大夫向我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治疗!还需要做哪些检查!期待您的回复并祝好!

  • 希望得到的帮助: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

    病情描述:有糖尿病已经5年左右,15年6月末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本人没有什么感觉,7月2日到医大医院内分泌科检查超声波检查发现左右甲状腺左右叶都有结节,右侧10.5*7.4mm,左侧17.4*19.5mm,有钙化2—3级...

  • 疾病名称:单个甲状腺结节钙化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治疗和自己应注意哪些,想查出结节性质,来本院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描述:以上三种药吃了两个月,穿山甲吃了十多天,因精神差,下肢浮肿去查甲状彩超查出有右叶有1.8*1.4cm的单个实体回声结节,边界清,有多个点状物回声,无淋巴肿大,无明显症状,按压无痛感,皮肤表面...

  • 希望得到的帮助:这个能看出来是良性还是恶性? 能找你就诊吗?

    病情描述:今年10月5日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现在身体无任何不适

区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方法:

1.有条件的可在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或者对于较大的结节直接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是一个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怀疑恶性者需手术治疗。 

2.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一侧有甲状腺结节,而同侧的颈淋巴结肿大而且较硬者,应考虑是癌并且发生了淋巴结转移。 

单个结节癌变的机会远比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多,如果是多个结节,而且都不大,可以继续观察。

生长快的结节提示为癌肿,但有些患者是在咳嗽或突然用力后突然发现甲状腺结节明显长大了,这种情况大多是腺瘤内出血引起的,而不是癌症。 

目前认为小于1厘米的,除非有其他的高度疑癌因素,否则的话可以继续观察

6.甲状腺结节引起显著压迫症状

呼吸或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者,应作手术治疗。 

一个质地较软,光滑,可以用手推的动的结节大多为良性。一个坚硬、固定、不痛的结节,恶性的机会大。 

钙化往往是许多恶性的表现之一,但对于甲状腺,要具体对待。如果是沙粒样钙化,小于1毫米,则癌的可能性大,但如果是大块的钙化则不一定了。 

如果以前头颈部曾做过,那甲状腺发生恶变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直系亲属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瘤,甲状腺发生恶性的机会也较高。 

10.还有一些针对甲状腺肿块鉴别的特殊检查如核素扫描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降钙素等指标对鉴别肿块的良恶性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虽然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但男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却比女性高2-3倍。20岁以下、60岁以上是甲状腺癌高发人群。 

【甲状腺问题交流QQ群:,欢迎加入讨论。】

1.甲状腺最适宜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病变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中,超声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且方便、准确,被多个学会推荐位为最重要的检查。

2.的声像图表现复杂多样,良恶性判断困难。超声检查有赖于超声设备的性能,更与超声医师的认识和经验密切相关。同一患者的,不同的超声医师认识迥异,报告结论差别很大,给临床处理带来困惑。Park JY和Horvath E于2009年相继发表对甲状腺超声分类的论文,即: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for Ultrasound 1类阴性,2类良性,3类可能良性,4类可疑恶性,5类高度怀疑恶性,6类是经病理学确诊的恶性病变。这一分类与相似,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国内外最新论文基本采用这种分类方法。

对TI-RADS分类具有特别贡献的是Kwak等在2011年报告了他们新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包括3414个患者的3674个甲状腺结节,在超声引导下作了穿刺活检(FNAB),其中1638个结节得到病理证实。TI-RADS分为1~5类,1类是阴性,恶性风险为0;2类是良性,恶性风险为0;3类可能良性,恶性风险1.7%;4类是可疑恶性,分成4a,4b和4c三种亚型,恶性风险分别是3.3%,9.2%和44.4%~72.4%;5类是高度提示恶性,恶性风险87.5%。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征象包括:实质性、低回声、显著低回声、微分叶或边缘不清、微钙化和结节纵径大于横径。一旦具有这些恶性征象,就判为4类,仅有一种恶性征象为4a,有两种征象为4b,有三种和四种征象为4c,有4种以上征象为5类。不具有以上任何一种恶性征象,但又不是典型的良性结节,这种不确定的结节归为3类。此研究完全基于二维声像图表现,没纳入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也未涉及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从而简化了甲状腺的TI-RADS分类,使超声医师更容易掌握。Kwak等又于2013年报道了多中心研究成果,包括2000个甲状腺结节, 其中1268个良性结节,732个恶性结节,对二维声像图的恶性征象评分:最高为极低回声6分、边缘微分叶和毛刺5分,低回声和微钙化各为2分,纵横比和边界不清各为1分,内部结构和结节形态为0分(表1)。

IJ. Fernández Sánchez 2014年发表他们的研究,追踪2003~2013年的7960个甲状腺结节,由具有5年~30年甲状腺诊断经验的超声医师评判。其中6127个结节经FNA、外科手术病理证实,部分病例至少追踪观察1年以上,依据Horvath的标准,得出的结果:TI-RADS分类的阳性预测值:

3.国内现状 目前,国内超声界对甲状腺结节的分类仅在5类上统一,因为5类是典型的恶性结节,在1~4类上都不统一,尤其在TI-RADS 3类和4类的认识上。甲状腺的TI-RADS分类是源于乳腺的BI-RADS分类,ACR 2013年版乳腺的BI-RADS分为0~6类,0类为评估不完整,需结合其他检查;1类阴性;2类良性;3类可能良性;4类可疑恶性,4类又分成4a、4b和4c三个亚型;5类高度怀疑恶性;6类是经病理证实的恶性病变。近三年国内外大多数作者采用此方法对乳腺和甲状腺病变进行分类。

①各家报道侧重点不同,但主要是用TI-RADS 2~5类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误以为TI-RADS仅是对甲状腺结节的分类;

②目前各家只在5、6类上统一,其他各类都有分歧,如1类,Park将囊性为主的结节归为1类,Horvath将桥本甲状腺炎归为1类,甚至将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也列入1类,这是不恰当的。有文献报道,桥本甲状腺炎伴恶变高于正常甲状腺的6~10倍。

③2类,Park将腺瘤样良性结节归入2类,Horvath和后期的多位作者将囊性和实性的典型良性结节也列入2类;

④3类结节的共识是,倾向良性结节但是表现不特别典型,仅马步云等将3类分成3a和3b亚型;

⑤可疑恶性结节进入4类成为共识,但是分类较乱,有单独4类,有4a和4b两个亚型,有4a、4b和4c三个亚型,目前比较认同的是将4类分成4a、4b和4c三个亚型。

2.对声像图判断的偏差

①微钙化 国外多位作者的千例以上的报道中,微小钙化的危险度评分较低,其原因是难以区别强回声点是胶质还是微钙化;

②低回声和极低回声 恶性结节基本都表现为低回声,极低回声的恶性危险度最高。但是,局限性亚急性甲状腺炎常表现为极低回声,有时很难与癌灶鉴别,临床上总会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因误诊而手术的病例;

③边缘毛刺微分叶 甲状腺恶性结节无包膜、边界模糊不清是其仅次于极低回声的恶性特征,这种表现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很少见到,但在乳腺癌中较常见;

④形态不规则 恶性结节形态不规则,但是甲状腺结节除了典型的腺瘤外,良性增生性结节也多表现为不规则。这也是为什么多数学者都提出,单一的超声表现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不可靠,这也是TI-RADS分类所面对问题。

①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不建议纳入评判标准,因为甲状腺结节血流信号的多少与结节的良恶性关系不大,甚至干扰对结节的判断;

②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发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干扰超声弹性成像对恶性结节的判断;

③超声血管造影是显示组织微血管的血供,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恶性病变的95%左右,乳头状癌80%左右为乏血供表现低增强,有10%为高增强,髓样癌、低分化癌等都表现为等增强和高增强,良性增生性结节也是高增强。所以超声造影必须是在二维的基础上综合判断。

4.甲状腺乳头状癌约50%发生引流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具有超声特征性,即等回声、微钙化、囊性变和血流信号丰富,是的有力证据,但是多数作者未将淋巴结纳入TI-RADS分类评估,其原因是超声鉴别淋巴结性质困难,仅在最近Sánchez才将伴淋巴结转移纳入5类。

①桥本甲状腺炎可以合并良性和恶性结节,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程中可出现亚急性甲状腺炎;

②不同性质的结节同时存在,如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恶性结节并存;

③增生结节的不同阶段,如囊性、实性、混合性,粗钙化、环状钙化和微小钙化合并存在;

④增生结节伴恶变,等。应该对这些复杂多样结节进行分别分类,如:甲状腺右侧叶结节2~3类,左侧叶结节4b类,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4a类,等等。当然,超声报告结果中不宜对甲状腺炎性病变和正常甲状腺采用TI-RADS分类。

笔者认为,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类应该统一,避免学术上的一些无谓争论,影响超声结果的准确性。

甲状腺的TI-RADS超声分类是源于ACR的乳腺分类方法,BI-RADS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讨论,2003年成为指南,经历大约30多年时间已基本成熟,被临床和影像广泛采用。

在2013年的BI-RADS新版中,对超声声像图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列出0类的异常程度高于3类,各类的恶性风险分层见(表3)。甲状腺超声与乳腺超声的表现和解释类似,尤其是近3年文献TI-RADS和BI-RADS的分类几近雷同见(表4)。结合最近几年国内外各家文献和临床运用实际情况,以二维声像图表现为主提出新的分类,便于实际运用并与临床沟通。

①TI-RADS是甲状腺病变的超声声像图分类,而不是单指对结节的分类;

②只针对二维声像图,对良性和恶性结节超声特征进行归类,便于超声医师掌握;

③不纳入血流信号、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等信息,避免干扰TI-RADS分类的准确性,待成熟以后再进入评价。

④影像学医师应注意,BI和TI-RADS分类仅是根据影像学的表现进行分类,在影像学的报告中不应出现0、1、6的分类。0类是有异常但影像学无异常发现,需要临床和病理证实;1类正常;6类是经病理已经证实为恶性,不要因为有了病理结果,就出6类的影像报告。

新的TI-RADS分类解释如下:

需保留0类,0类: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无结节,需要实验室等检查进一步诊断,如桥本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等;1类:正常甲状腺,无结节,或手术全切的甲状腺复查(无异常发现者);2类:典型而明确的良性结节,如腺瘤和囊性为主的结节;3类:不太典型的良性结节,如表现复杂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恶性风险小于5%;4类:可疑恶性结节,4类再分成4a、4b和4c亚型,恶性风险5%~85%;5类:是典型的甲状腺癌,恶性风险85%~100%,怀疑甲状腺恶性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归为5类;6类是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病变,未经手术和放疗及化疗。新分类和处理意见(表5)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5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