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人能吃葡萄吗六味地黄丸吗?

病情描述: 儿子11岁,瘦小,经常感冒发烧,有哮喘鼻炎,上半夜多出汗,可以吃六味地黄丸吗?

药师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三级甲等

擅长: 临床药物咨询,特别熟悉对妇幼小儿用药方面的用药指导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可以服用匹多莫德比较好的。

你这种情况建议可以服用匹多莫德提高免疫力比较好。

医师 歙县第三医院 二级甲等

擅长: 内科,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

你的描述考虑是属于感冒体质差,

你好,这个问题临床一般建议匹多莫德试试,不适宜六味。

感冒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伴有咽痛。建议你可以多喝一些白开水,加快病毒的排出,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

您好,鼻炎由病毒、病菌感染,或刺激物受损而导致的。通常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炎类型头痛、头昏等。建议、鼻炎一般会导致产生过多黏液,是一种常见病,多由过敏引起。如果用药后不能维持通气,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建议您做个穿刺。

以上是对“儿子体弱多病,有哮喘鼻炎可以吃六味地黄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六味地黄丸对于鼻炎是没有直接的作用的,一般认为鼻炎多是吃玉屏风散

因为你是比较年轻,建议是先去医院详细看看在用药比较好

以上是对“儿子体弱多病,有哮喘鼻炎可以吃六味地黄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最好间隔开来服用的,药物的剂量遵医嘱服用或按说明服用就可以了。

这情况也看看中医大夫,来服用中草药调理。中草药对人体安全无毒,整体上调节身体状态,往往收到奇效。

以上是对“儿子体弱多病,有哮喘鼻炎可以吃六味地黄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还是不要随便用药。

建议:六味地黄丸适用于属肾阴亏虚的人群,并要做到适可而止,不可盲目长期服

以上是对“儿子体弱多病,有哮喘鼻炎可以吃六味地黄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您好,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的常用中成药,以滋阴养肾为主要作用。鼻炎有慢性急性之分,不知道你是记性还是慢性啊?

您好,如果是急性鼻炎,建议六味地黄丸暂停不用,因为地黄丸具有补益的作用,在鼻炎发病的初期,如果服用的话,有可能加重病情。所有的补药都不能用于实证,只能用于虚证或者虚实夹杂。祝您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儿子体弱多病,有哮喘鼻炎可以吃六味地黄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慢性鼻炎分为单纯性,肥厚性,药物性,血管运动性等,根据根据病情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总体原则是先保守治疗后考虑手术治疗

以上是对“儿子体弱多病,有哮喘鼻炎可以吃六味地黄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

医生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问题解答仅供参考

你好,一般都是可以吃的,对这个没有很大的影响的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书中凡五见,高频亮相,备受仲景青睐。现如今,火神派崛起,四逆汤风行于世,备受推崇,肾气丸却颇显冷门。检阅《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及《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二书目录,在611个扶阳医案中,只有3案以肾气丸主治,屈指可数。用四逆汤主治的医案则不胜枚举。

  肾气丸大有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之感。这种状况肇始于火神派开山祖师郑钦安对肾气丸的批判。郑钦安在其著作中严厉批评将肾气丸用作益火消阴,力倡益火消阴当主以四逆汤,而不宜肾气丸。其文曰:“前贤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八味是也。此方此语相传已久,市医莫不奉为准绳,未有几个窥透破绽,予不能无疑也。疑者何?疑方药之不与命名相符。既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必是在扶助坎中一点真气上说,真气一衰,群阴四起,故曰阴翳。真气一旺阴邪即灭,故曰益火。方中桂、附二物,力能扶坎中真阳,用此便合圣经。何得又用熟地、枣皮之滋阴,丹皮之泻火,山药、伏苓、泽泻之甘淡养阴则利水乎?”“独不思仲景治少阴病,四肢厥逆,腹痛囊缩。爪黑唇青,大汗淋漓,满身全是阴翳,何不重用此熟地、枣皮、丹皮、苓、泽之品,而独重用姜、附、草三味起死回生,其功迅速。”“仲景之白通、四逆,实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者也。若此方(肾气丸)而云,益火消阴,断乎不可!”(《医法圆通卷四·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辩解》)

  少阴病阳虚阴寒,湿浊凝滞,亡阳厥脱,肢冷脉微。惟四逆汤力能补火消阴,回阳救逆,“离照当空,阴霾四散”。肾气丸难当此重任,“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对肾气丸组方特点及功用效能的评价切中肯綮。郑钦安严批以肾气丸而治四逆汤证,本持论公允,与经旨相合。对于肾气丸的运用问题,郑钦安书中并未提及。

  溯本求源,于经典中求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上三条条文依次排列,前后呼应,层层递进,紧密联系,体现了张仲景论治虚劳由轻渐重、由浅而深、先气血后阴阳的辨证思路。

  小建中汤从脾胃气血层面调理阴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由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导致的虚劳诸不足,治宜小建中汤建立中气,化生气血以补虚;黄芪建中汤为小建中汤内加黄芪,益气补虚之力强于小建中汤。以方测证,当有少气懒言、倦怠乏力、恶风自汗等气虚症状。其虚弱程度较小建中汤证为重,故治疗亦宜更深一层。然仍未离脾胃气血层面;肾气丸则温阳滋阴,阴阳并补。病已由脾胃而及肾,虚损由气血不足转为阴阳两虚。

  张仲景巧妙地将辨证论治的精神融入到条文编排中,层次井然,章法宛然,充分体现了益气与温阳、养血与滋阴有层次深浅的不同。“条文编排组合之间渗透了辨证法的思想,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与方法”(《<伤寒论>少阴病篇条文组合的辨证意义》刘渡舟)。读来引人入胜,启迪思维。

  病深一层,治疗亦进一层,方随证转。建中二方立足于脾胃,建立中气,化生气血以调阴阳;肾气丸阴阳并补,温阳滋阴,补益肾气以调阴阳。肾气丸方证乃建中汤方证的虚化寒化。

  四逆汤证乃理中汤证的虚化寒化。四逆汤辛热雄劲,纯刚扶阳,益火消阴;肾气丸阴阳并补,柔剂养阳,益火滋阴。二者均以扶阳建功,在扶阳大旗下各显神通。四逆汤益火消阴,回阳救逆,大能拯危救急;肾气丸益火滋阴,阴中求阳,宜于将息调养。四逆汤证其势为急,阳虚阴盛、亡阳厥逆者宜之;肾气丸证其势为缓,阳虚阴亏、虚羸馁弱者宜之。

  对比分析,肾气丸似乎可以羽翼四逆汤,何以竟遭冷遇而鲜为火神派医家所常用?黄元御关于“燥不敌湿”的理论,足以破疑解惑:《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盖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阳虚阴盛,水寒土湿,在阳虚的病理状况下,出现土湿者十居八九。四逆汤补火燥湿,正堪重用。脾土恒湿,胃土恒燥,故用四逆汤者屡屡,而用肾气丸者寥寥。

  肾气丸证虽少见,而绝非没有。于临床当如何辨识?试举案以说明:

  某男,47岁,罹患“糖尿病”多年,现苦于大便秘结,常常十数日不得大便。其症肢冷不温,腰膝酸软,舌淡红,舌质无紫黯瘀斑,舌下脉络细小,舌苔薄白见底,脉沉迟。断为阳虚冷秘,处方以肾气丸、济川煎合方而治。药后大便得以畅行,再求中药治其糖尿病。

  本案取用肾气丸的着眼点在于“舌淡红,舌质无紫黯瘀斑,舌下脉络细小,舌苔薄白见底”,舌象反映了阳虚阴亏的病理实质。阳虚阴亏,气血不能上注,则舌见淡红,舌下脉络细小;血脉无凝滞瘀阻,则舌质无紫黯瘀斑;无湿浊内阻,则苔薄见底。明乎此,即识得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肾为水火之脏,有调和阴阳之功,阳动则气化,阴静则精生,阴阳协调以化生肾气。金匮肾气丸组方有以下几个特点: 

  阴阳互根:肾为先天之本,是水火同居之脏,肾中阴阳互相制约,互为依附,互相转化。阴没有阳不能化,同样,阳没有阴不能长。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由于肾中阴阳相互维系,因此在补阳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在补阴的基础上补阳,如此便可使阴阳相合,少火生气,阳也不会暴生而成壮火以食气而生后患。

  五脏同调:肾藏精气,它所藏的精气乃肾之精气,但它要不断依靠后天脾胃来补养,五脏之精有余则下藏于肾,从而使肾中精气保持旺盛。反之,五脏精气不足,则必然消耗肾精,造成肾精亏损,所谓“久病及肾”。因此肾兼有储藏精气和调节精气的作用。金匮肾气丸用药除了补肾之外,同时补充了脾、肺、肝、心之精气,有五脏同调之意。方中生地补肝肾之阴,山萸肉补心、肝之气,山药补气养阴、涩精,补中兼涩,补脾肺肾之精气,具有收摄阴阳,以成冲和之气的功能;丹皮清热泻火,茯苓甘淡利水,泽泻淡渗利水,分消三焦之邪水;妙在用少量附子、肉桂,温五脏之阳,宣通十二经,纳五脏之气归于肾,化阴精为肾气,再布于周身,而成阴阳相济,气化氤氲之妙。

  补泻结合:在金匮肾气丸中有四组药对,即熟地与泽泻、山萸肉与丹皮、山药与茯苓、肉桂与附子。前三组是有补有泻,其中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泻足三阳经;最后一组全属温补的。

  由此可见,金匮肾气丸是一张阴阳同治,五脏同调,补泻结合,有凉有温,有涩有清的平补之方,符合肾的生理病理特点,可使阴阳协调,邪去正安,疾病康复。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

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甲紫绀,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淡紫,苔白滑,脉沉。证属阳虚水泛。治宜:温肾利水。处方: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山萸肉10克,泽泻12克,制附子10克,桂枝10克,紫苏子15克,丹参20克,三七粉3克,桃仁10克,胡桃仁20克,车前子20克(包),薏苡仁30克。上方服两周后,双下肢浮肿日渐消退,咳嗽、喘憋、心悸减轻,四末转温,但仍气短发憋,病情较重。效不更方,上方加蛤蚧粉6克,分3次冲服。服上方两周后,浮肿消失,诸症悉减。后改服金匮肾气丸,以缓图之。

按:肺、气、血三者关系密切,气虚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肺脏疾患致痰瘀互结或气虚血瘀,由肺而累及于心,由气涉血,肺心久病咳喘,耗伤肺中阳气,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病久及肾,致使肾阳亦虚,气化不利而发浮肿。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卷二》中指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肺心病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本例为肺肾阳衰,水湿内泛。治当益肾宣肺,温阳利水。选金匮肾气丸为主方加味施治,温补肾气,以行气化,肺气得宣,浮肿消,咳喘平;气行则血活,血活瘀自化,心脉得养。药证相符,故取得了较好疗效。

【摘要】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12例CVA患儿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金匮肾气丸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肺活量(FVC)、第1 s末用力呼气量(FEV1)和呼气峰流速百分比(PEF %),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随访3年,记录症状、体征、发作频次和典型哮喘转化率。结果 (1)FEV1与PEF %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金匮肾气丸;肺功能;疗效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名咳性哮喘、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哮喘,儿童是CVA的高发人群。临床以咳嗽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可迅速缓解急性发作症状,但存在停药后症状易复发、疗效难以巩固等缺点。为探讨防治CVA的有效措施,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本病5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纳入的112例CVA患儿为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门诊病人,按抛掷法分为研究组55例,对照组57例。研究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1~14.0岁,平均(8.24±5.65)岁;病程0.5~5.9年,平均(3.28±2.2)年。对照组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3.2~13.2岁,平均(8.74±6.01)岁;病程0.7~6.2年,平均(3.41±2.07)年。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1998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CVA诊断标准[1]:① 持续咳嗽或咳嗽反复发作≥1月,夜间或清晨尤甚,诱发因素(如激烈运动、冷空气、异味)使咳嗽加重;② 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③ 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暂时缓解;④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纳入对象和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愿意服用中药治疗。排除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结核、咽炎、鼻炎等疾病。

  布地奈德1 mg/(2 mL)+特布他林5 mg(2 mL)+0.9 %氯化钠注射液2 mL雾化吸入,2次/d。症状缓解后停用支气管扩张剂,但继续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金匮肾气丸(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5岁以下1/4丸,5~10岁1/2丸,10岁以上1丸,1日2次,口服,1月为1个疗程,间隔5 d,进行下1个疗程。

  两组治疗均持续6月。

  (1) 肺通气功能 先测量身高、体质量,根据性别、年龄预测肺通气功能正常值。使用S-980A(I)肺功能检测仪测量肺活量(FVC),第1 s末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百分比(PEF %=实测值/预测值×100 %),每项指标测量3次,取平均值,要求测试前3 d不使用任何支气管扩张剂。

  (2)随访 症状未控制时每周随访1次,症状控制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3年,记录咳嗽、哮喘发作频次和轻重程度等。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肺通气功能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随机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2.1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2年内无发作。有效:2年内仍有发作,但症状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无效:2年内发作时症状和复发次数较治疗前无改善或加重,或转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2.2 肺通气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FEV1与PEF %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变化比较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2.3 两组疗效比较

  2.4治疗期间复发情况比较

  2.5 典型哮喘转化情况比较

  CVA的本质是因变应原或其他诱因引起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气道高敏反应。气道高敏反应与炎症反应并非同步产生,由于患儿持续存在气道炎症,对于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故可引起顽固性咳嗽,而无典型喘息症状,CVA是典型哮喘的前驱状态[2]。由于咳嗽是主要症状,且往往夜间或清晨发作,大部分患儿往往是白天就诊,致使CVA极易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等以致贻误病情[3],有报道误诊率高达95 %[4]。结果是滥用抗生素而失治误治,有9 %~75 %患儿可发展转为典型的哮喘[5]。由于CVA病理生理过程与典型哮喘基本相同,因此,一旦确诊,即按哮喘的治疗原则施治。目前CVA的主要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变态反应及稳定肥大细胞的药物等[6]。

  CVA归属祖国医学“咳嗽”“喘症”等范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非时淫邪反复袭表,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邪郁于肺而失宣降,症见咳嗽。久咳伤肾,肾不纳气,终必致喘,故有“咳为喘之初,喘为咳之甚”之说。治宜温肾助阳,平喘纳气。金匮肾气丸源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组成,肉桂、附子温补肾阳,即“少火生气”之意,余6味药物滋阴补肾,组方阴阳并补,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现代药理实验也证实:阴阳双补在抑制肾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萎缩,提高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上优于单一补阳或补阴[7]。肾气丸通过上调ACTH 基因表达[8]和17α-羟化酶的基因表达[9]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发挥长期抗炎抗过敏的应激效应。此外,肾气丸对支气管哮喘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有调节作用,抑制气道炎症反应[10]。

  以往研究CVA临床疗效评定多聚焦于近期咳嗽症状缓解情况,我们认为CVA疗效评定仅观察近期症状缓解情况是不够的,因为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西药的联合使用使咳嗽症状减轻并不困难。治疗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防止复发和遏制转化为典型性哮喘以及最大限度地改善肺通气功能。本研究重点观察了这些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FEV1与PEF %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加用金匮肾气丸改善肺通气功能优于单纯西医治疗。6个月疗程结束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是21.82 %和40.35 %(P=0.034),3年典型哮喘转化率分别是14.55 %和33.33 %(P=0.020),提示加用金匮肾气丸能明显减少症状复发,遏制其向典型性哮喘的转化,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同[11]。总之,肾气丸是治疗CVA的有效中成药,服用方便,患儿易于接受,药源广泛,价位低廉,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2]黎少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1,6 (3):43.

  [3]陈正珊,冯思国,吴珊霞.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9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6,26(2):43-45.

  [4]吴铁峰.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7):443.

  [5]姬东霞,罗宇元,关育雄.布地奈德吸入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7):661-662.

  [6]张艺,王穗英,黄丽文.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4):47-48.

  [7]高洁,李政木,黎同明,等.从拆方肾气丸对肾阳虚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初探“阴中求阳”配伍机理[J].四川中医,2007,25(7): 15-17.

  [8]郑小伟,包素珍,刘明哲,等.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大鼠垂体ACTH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3):238-240.

  [9]郑东升,郑小伟.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大鼠17α-羟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0):42-43.

  [10]罗凤鸣,何成奇,杜建.加味肾气丸对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抑制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8(8):20-21.

  [11]韩瑞锋.金匮肾气丸合玉屏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3):270-271.

慢性心力衰竭多表现为双下肢水肿,胸闷,气喘,腹胀,纳差等症状。查体可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指凹性水肿等。常见舌质淡胖,苔水滑,脉沉弦。相当于中医的脾肾阳虚证。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是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金匮肾气丸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全过程,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慢性心力衰竭既有脾胃运化失常的症状表现,又有肾阳亏虚,水湿泛滥之证,脾肾双亏,究竟补脾还是补肾?严用和明确指出:“肾气若壮,丹田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开能食矣。”张景岳本《内经》“肾为胃之关”之论,更有见地说:“夫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而关则在肾,关之为义,操北门锁钥之柄,凡一身元气消长,约束攸赖。故许知可云∶补脾不若补肾者,谓救本之道,莫先乎此也。诚万古不易之良法。”

金匮肾气丸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其药物组成有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薯蓣四两,泽泻、茯苓、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金匮肾气丸虽为温补肾阳之品,其桂枝、附子用量却大大少于滋阴之药,《医宗金鉴》:“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经言“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此之谓也。

慢性心力衰竭病程较长,病情缠绵,症状复杂。病之标在心,病之本在肾。西药着重于治标,金匮肾气丸着重于治本,两者相合,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患者董某某,男,67岁。于2009年11月就诊。

自述一年来白天步行不能超过500米,超过则头晕,心慌,气喘,胸闷。夜尿频繁,每晚3~5次,凌晨口干欲饮。查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曾服六味地黄丸、复方丹参片、参松胶囊等无效。刻下症见:面黄少华,形体瘦弱,恶寒怕冷,气怯声低,纳食不香,大便稀溏,颈静脉轻度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舌质淡胖,苔水滑,脉沉弦。西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为脾肾阳虚证。西药给予螺内酯片20毫克,每天1次。中药给予金匮肾气丸(浓缩丸),每次8粒(相当于生药3克),每日3次。3个月之后复诊:每晚夜尿1次,凌晨口干基本消失,纳食正常,大便正常,已不怕冷,双下肢水肿消失。可以步行2000米无胸闷,气喘,心慌等。嘱停服螺内酯,继续长期服用金匮肾气丸。

  肾气丸方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后世医家称之为补肾之祖方,并在此基础上加减衍变出补阴与补阳的许多方剂。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记载凡五处。在此五处中,肾气丸处方出现两次,一见于《中风历节病篇》;一见于《妇人杂病篇》。均由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炮附子各一两组成,其处方用药是一致的。然而对于方中桂枝一药,医家多有不同观点:柴中元等认为方中桂枝即现在的桂枝,而彭怀仁等医家则主张为现今之肉桂。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考证,认为应为现今之肉桂。从本草文献的记载推断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成书约在东汉末年。在药物学著作方面,《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的定稿年代不晚于春秋战国。仲景时值东汉,在药物的选用上。自然受该书药物学成就的影响。据学者统计,《伤寒杂病论》共用《本经》所载药物1 36种,占该书药物使用总数的80%以上。其中使用桂枝的方剂有70首之多。但是查阅本草文献,桂枝在《本经》以至唐以前本草著作中却查无此名,《本经》里面只有牡桂及菌桂的记载,“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生山谷。《名医》日:生南海。案:《说文》云: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桂也。《南山经》云:招摇之山多桂;郭璞云:桂,叶似枇杷,长二尺余,广数寸,味辛,白花,丛生山峰,冬夏常青,间无杂木。《尔雅》云:棂,木桂。郭璞云:今之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菌桂,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生山谷。《名医》日:生交址桂林岩崖问,无骨,正圆如竹,立秋采。案:《楚词》云:杂申椒与菌桂兮;……”而查阅较早的文献如《五十二病方》及《黄帝内经》,亦无桂枝的记载,只有桂的名称。《五十二病方》记载:“睢(疽)病:治白莶(蔹)、黄蓍(芪)、芍乐(药)、桂、量(姜)、椒、朱(茱)臾(萸),凡七物。……”在《黄帝内经》中有两首方剂含桂,即“寒痹熨法”中“用醇酒二十升,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口父)咀,渍酒中。……”(《灵枢·寿夭刚柔第六》)和“马膏膏法”中“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灵枢·经筋第十三》。
  在这些经典著作中少有桂枝记载,而仲景却已熟练运用,这种方剂用药与本草记载相脱离的情况是不合常理的。众所周知,方剂与本草记载的药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源流发展关系,方剂是在由单味药到多味药的反复运用中形成的。方剂的药物组成一般不会选择同时期没有使用过的药物。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对桂枝一药的使用频率可以看出,张仲景已经对该药物熟练运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张仲景绝不可能在前人或同时代人对桂枝一药毫无认识的情况下,即能对此频繁而熟练的运用。
  2从本草记述药用部位考证
  现代中药学中的桂枝与肉桂,均取材于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桂枝为当年生细小嫩枝,肉桂为树干或多年生粗枝之皮,其药用部位明显有所不同。而在查阅本草文献记载后,考证“牡桂”、“菌桂”或“桂”的药用部位为辨别关键。
  2.1牡桂《本经》未描述其药物形态与药用部位,但是在条文后附有东晋郭璞注:“今之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一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从这句记载可以看出,当时学者认为“牡桂”即为肉桂树之皮,并有肉桂、桂枝、桂心等异名。

  2.2菌桂《本经》亦未详细描述其药物形态及药用部位,后人在辑述时引用《别录》的记载,于菌桂条下注云:“无骨,正圆如竹,立秋采。”所谓“无骨”,即是指桂树之皮,“正圆如竹”,是描述桂皮晒干之后的形状,卷如竹筒。
  2.3桂《本经》里无此药的条文记载,在《别录》里查阅到对此的描述。在“桂”条下注云:“十月采皮,阴干。”亦明确说明其药用部位为此树的树皮。另外,《本草纲目》中亦记载“桂,此即肉桂也”。
综合上述几种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其药用部位皆为树干或粗枝的干燥树皮。
  3从古籍文字的辨别
  《内经》、《本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多次散佚与辑佚、传抄与注释等,在这些辑佚与传抄过程中,难免会有笔误的产生。另外,由于中国历史及汉字文化的特殊性,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避讳、通假等现象。因此,从古籍用字方面做一些考证也有助于对药物做出辨别。
  首先,从桂枝与桂皮人手考证,有人研究马王堆医书,发现长枝作“长支”,《素问》、《灵枢》中,四肢作“四支”,《伤寒论》中芍药作“夕药”,茯苓作“伏苓”。《千金翼方》卷19有大桂皮汤。也有将鼓、鼓二字混同使用的例子。而“皮”和“支”的字形近似,因此可以推断“桂皮”讹为“桂支”,并进一步与“桂枝”混同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哮喘病人能吃葡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