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鹿蹄草。 形态:草本。茎和根状茎的区别横生,茎短。叶3-6,叶片卵形,长5-6cm,叶面深绿色,略带白

鹿仙草与鹿衔草的区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来源:&&&
中药材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并且有的中药材的名称比较相似,这让我们在购买药材的时候容易弄混,所以了解药物的区别很有必要,多了解药物的知识也是对生活中有帮助的;鹿衔草和鹿仙草就是两种药材,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购买时容易弄混,那么到底鹿仙草与鹿衔草的区别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就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鹿衔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圆叶鹿蹄草等的全草。又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鹿寿茶(《陕西中草药》),鹿安茶、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2~26cm,全体无毛。根状茎细长,匍匐或斜生,节上具三角形鳞叶1,不定根纤细,由节部长出,略分枝。叶于基部丛生,4~8;叶柄长2.5~4cm,叶互生,节间极短,薄革质,圆形至卵圆形,长2~5cm,宽2~4cm,先端钝圆,基部圆或近平截,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疏锯齿,边缘略向叶背反卷,下面常呈灰蓝绿色,幼时尤显,脉网状,显著。花葶由叶丛中抽出,高17~25cm,具三棱,中部有鳞叶1~2,披针形,长6~10mm。总状花序具花9~13朵,每花具小苞片1,披针形,长6~9mm,与花梗近等长。花大,广钟形,直径15~20mm,花萼5深裂,裂片舌形至广披针形,长3~3.5mm,宽1~1.3mm,顶端急尖或圆钝; 鹿仙草 luxiancao别名:不上莲、通天蜡烛、石上莲、山菠萝。为蛇菰科蛇菰属植物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 的全草。草本,高10-20cm。全株鲜红色至暗红色,有时转紫红色;根茎分枝,近球形,长1-3cm,直径1-2.5cm,表面密被粗糙小斑点和淡黄白色星芒状皮孔。花茎高5-10鳞苞片椭圆状长圆形,先端钝,互生,8-14枚,长2-2.5cm,宽1-1.5cm,基部几全包着花茎。花雌雄异株(序);雄花序圆柱状,长3-18cm,顶端渐尖,雄花近辐射对称,花被裂片通常5,近圆形,长2-3mm,顶端尖或稍钝圆;聚药雄蕊近圆盘状,中部呈脐状突起,花药5,小药室10,无梗或近无梗;雌花序卵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向顶端渐尖,长2-6子房卵圆形,具细长的花柱和短子房柄,聚生于附属体的基部附近;附属体棍棒状或倒圆锥尖状,先端截平或先端中部稍隆起,中部以下骤狭呈针尖状,长约lmm。花期9-11月。
老中医推荐的10大补肾的方法:1、吞...
定义肝气郁结证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职,气机郁...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润嗓缓解疲劳,并且能缓解宿...
藁本,中药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出汗是正常生理现象,它有助于调节体温、促进体...
中医与中华民族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1.8K1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2K55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鹿蹄草+$head_words:根状茎+$head_words:叶片","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鹿蹄草根状茎、叶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鹿蹄草根状茎、叶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鹿蹄草根状茎、叶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Studies on morpha and microstructure in rhizome and leaf of Pyrola calliantha H.
鹿蹄草是北方一种常绿的野生花卉.利用石蜡切片法对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根状茎、叶片进行了形态解剖学研究,同时观察了其叶片表皮形态.结果表明:鹿蹄草的解剖结构和叶片表皮形态与其常绿抗寒的特性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鹿蹄草积累了组织结构资料,为这种野生花卉在北方地区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摘要: 鹿蹄草是北方一种常绿的野生花卉.利用石蜡切片法对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根状茎、叶片进行了形态解剖学研究,同时观察了其叶片表皮形态.结果表明:鹿蹄草的解剖结构和叶片表皮形态与其常绿抗寒的特性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鹿蹄草积累了组织结构资料,为这种野生花卉在北方地区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大理鹿蹄草的生药学研究(中药方剂)鹿蹄草引种研究--《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鹿蹄草引种研究
【摘要】:随着园林事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对绿化、美化、彩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绿化植物已不能满足高标准的绿化要求,四季景观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快野生花卉的引种工作,利用野生花卉具有的花色斑斓、花形奇特、花期长、适应性强、有特殊的山林气息和自然色彩等特点,直接应用于城乡绿化及美化,已成为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 Andr),属鹿蹄草科(Pyrolaceae)植物,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花瓣白色或粉红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鹿蹄草兼其常绿、耐寒性强、耐阴、夏季开花等特点,恰恰是北方地区园林绿化急需的植物材料。前人对鹿蹄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利用及分布、分类等方面,而其栽培、繁育方面还未见有报道。本研究对鹿蹄草的适应性、组织培养、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今后鹿蹄草的栽培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塞罕坝采回的鹿蹄草植株,一部分种植在花盆,置于室内,另一部分种植在室外林下阴湿处。据观察,种植在室内花盆中的鹿蹄草植株成活率很低;种植在林下阴湿环境中的鹿蹄草植株长势良好,能够正常开花,并能安全越冬,存活率为60%~70%,这说明鹿蹄草引种到当地是可行的。对当年鹿蹄草种子的发芽试验表明:不论是室温条件下还是用赤霉素预处理,都没有发芽,这说明鹿蹄草种子存在休眠现象。
2、组织培养
因鹿蹄草种子存在休眠现象,通常情况下当年的种子不能发芽。为了更快、更好的繁殖鹿蹄草植株,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繁殖试验。选择成熟植株的叶片、根状茎为外植体。对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已经掌握,用0.1%的升汞对鹿蹄草茎段的灭菌采用7min最佳,用0.1%的升汞对鹿蹄草叶片的灭菌采用5min最佳。
3、形态解剖学研究
用石蜡切片法对鹿蹄草的根状茎、叶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同时观察了其叶片表皮形态。结果表明:鹿蹄草的根状茎、叶片的解剖结构与其常绿抗寒的特性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鹿蹄草的叶片结构包括上、下表皮(各由一层细胞组成),叶肉组织及维管束(叶脉)。鹿蹄草叶片角质层非常发达,角质层是陆生植物体表抵御外界不良环境影响的屏障区,这也揭示了鹿蹄草能在塞罕坝上极端最低温度为-42.8℃的环境下仍能生存、繁衍的原因之一。叶肉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为均一的几乎等直径的薄壁细胞所组成。叶片仅具一条主脉,侧脉分枝少,这说明机械组织不发达,属湿生叶的特征。另外,在叶脉中有维管束鞘分化,且其中含有叶绿体,根据这一结构特点,推测鹿蹄草很可能是C_4植物,其它结构以及分子生物检测尚在进行中。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5【分类号】:S682.1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旭日干,张锁链,薛晓先;[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1991年Z1期
段晓梅;[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任吉君;[J];北方园艺;1998年01期
薛海兵,李玉善;[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曹丰明,曹希俊,李锋,王庆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茹永强,戴慧堂,乔国壮;[J];河南林业科技;1999年03期
余亚白,林斌,李章汀;[J];福建农业学报;2000年S1期
吴素琴,万力生,耿本仁,李小川,任学山,孙振华,王晖,陆经国,黄兆鸿,李莉;[J];宁夏农林科技;2000年04期
邵宇;[J];贵州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阿拉塔,哈斯其其格,李敬忠,孙海莲,张喜彦;[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联瑛;;[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云天海;陈贻诵;邓长智;翁艳梅;伍壮生;符坚;;[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刘桂丰;杨传平;赵光仪;;[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李健;白史且;干友民;张昌兵;林丽秀;;[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艳;任吉君;崔志新;任敬民;;[A];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沈强;陈亚平;史益敏;;[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龙会英;张德;金杰;刘金钊;;[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郭水连;;[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仕海;;[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陈喜忠;;[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申文明;[N];山西日报;2000年
邢廷铣;[N];农民日报;2002年
郭志;[N];中国特产报;2000年
崔峰;[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郑宝林;[N];农民日报;2002年
蒋卫月;[N];中国特产报;2000年
郝素琴;[N];农民日报;2000年
林梅芳;[N];中国特产报;2000年
赵树平;[N];中国畜牧报;2002年
徐雪峰;[N];农民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淑娟;[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刘会超;[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黄国涛;[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孙浩元;[D];北京林业大学;2001年
张猛;[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陈红印;[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孙敬爽;[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张启香;[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马书燕;[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王小蓉;[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耀新;[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程冉;[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王明荣;[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裴莹;[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宋士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肖芳;[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庄应强;[D];浙江大学;2006年
崔丽红;[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武勇;[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陈和清;[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鹿蹄草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