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教育徐德平被判刑明德教育实训到底怎么样?

来源: 作者: 宋艺 李闯

  中安在线讯 8月6日,《明德至善家国天下——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老馆东一楼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安徽博物院主办,休宁状元博物馆、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协办。

  2014年8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的征集活动,基于这一主题,结合省博物院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策划完成了具有安徽地方特色,以反映徽州优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明德至善家国天下》展览,并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立项。

  本次展览从诠释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出发,以古代徽州人创造的丰富的物质遗存和传统的儒家文化遗产为基点,通过“天地有道心归自然”、“百年树人崇文重教”、“惟勤惟俭信义至上”、“仁爱孝悌和谐美满”、“兼济天下家国一体”五个单元,讲述了古代徽州人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重教兴学”、“卫国爱家”的故事。展览以徽州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开篇;探究古徽州丰厚的儒家文化源流,突显徽商这一特殊人群的品质特征;从“小我小家”的幸福美满,升华为“家国一体”所表现出的仁义大爱,最终使观众把焦点落在徽州人发扬“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儒学精神与“重教爱国”的主题思想上,彰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核。

  本次展览主办方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徽州的大美山水呈现出来,展厅中放置参观者互动设备,参观者可以在参观实物的同时,了解和回答一些文化方面的知识。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今年年底。(记者 宋艺 李闯)

标签: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

至善明德,工作理念诚信、智慧、快乐、团队,服务理念专业、专注、实战、实效。

诚信、智慧、快乐、团队
专业、专注、实战、实效
真诚、责任、执行、感恩

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提供一流咨询与培训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成长,实现基业长青为使命,致力于成为最受客户尊重和信赖的管理咨询培训公司。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商业智慧,提供实战培训,开展一流咨询为己任,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打造核心能力、展现系统力量,实现基业长青。

公司老师融汇古今,学贯中西,广泛吸收各家先进的思想、理念、工具和方法,聚焦企业管理实践,践行“企业咨询式培训”新模式,强调个性、实战、参与、系统的培训式咨询方法,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公司秉承“客户价值、结果导向、追求卓越、坚韧不拔”的核心价值观念,始终坚持“专业、专注、实战、实效“的服务理念,先后开发出了5大培训课程:《高效执行的智慧——团队执行力训练营》、《战略突破的智慧——团队凝聚力训练营》、《企业文化的智慧——团队文化力训练营》、《人力资源的智慧——团队成长力训练营》、《孙子兵法的智慧——团队营销力训练营》。

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诚信、智慧、快乐、团队”的工作理念,践行“知行合一”的企业精神,创造性的研发了《企业五行系统》总裁特训营,帮助企业打造系统的力量,并配套提供《企业五行系统》落地管理咨询项目:《战略突破咨询项目》、《企业文化咨询项目》、《人力资源咨询项目》、《流程优化咨询项目》 。

近年来公司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客户,许多客户被公司各位老师的拼搏精神、责任精神和实战精神所感动,特别是公司提倡的:“一语不能实践,万卷都会成空”的落地理念更是深入人心。

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至善明德伴您共成长!

使命:提供一流咨询与培训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成长,实现基业长青。

愿景:成为最受客户尊重和信赖的管理咨询培训公司。

核心价值观:客户价值、结果导向、追求卓越、坚韧不拔。

人才理念:真诚、责任、执行、感恩

服务理念:专业、专注、实战、实效

工作理念:诚信、智慧、快乐、团队

提供实战培训 开展一流咨询

突破发展瓶颈 打造核心能力

展现系统力量 实现基业长青

至善明德企业文化的智慧

至善明德人力资源的智慧

——人资系统建设训练营

至善明德孙子兵法的智慧

高长勇老师,北京至善明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讲师、国内顶级实战培训讲师、资深管理顾问、北京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高老师理论功底扎实,对国学、西方管理学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先后在大型民企和国企担任过中高层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对战略规划、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运营管理等问题,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解决办法,是“实战派”培训专家和咨询顾问。

高老师主讲的课程主要有:《高效执行的智慧——团队执行力训练营》、《战略突破的智慧——团队凝聚力训练营》、《企业文化的智慧——团队文化力训练营》、《人力资源的智慧——团队成长力训练营》《孙子兵法的智慧——团队营销力训练营》等。培训风格:深刻、震撼、激情、实战,其中给思想、给工具、给方法的咨询式培训方式,深受企业欢迎。

高老师创造性的研发了《企业五行系统》总裁特训营,帮助企业打造系统的力量,并配套提供《企业五行系统》落地管理咨询项目:《战略规划咨询项目》、《企业文化咨询项目》、《人力资源咨询项目》、《流程优化咨询项目》等。

服务过的企业有:中国神华集团、

、泉头集团、山东信诚置业房地产有限公司、北京丰荣君华酒店有限公司、河北前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首钢伊犁钢铁有限公司、北京中电华强焊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蒙牛宏达乳制品有限公司、粤电集团广东韶关发电厂、东昌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服务过的企业满意率一直保持100%。

泉头集团董事长冯君山先生说:“高老师是我见到的最有才华、最有激情、最有使命感的老师,他提倡的咨询式培训更是颠覆了我对培训的认识,让我们企业获益匪浅。”多年来,高老师用自己的智慧、经验和激情帮助许多企业提高了管理水平与领导素质,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至乐莫若读书 至善莫如教子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古德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真未泯之时,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所谓:先入为主是也。三字经说:“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一段黄金时期,藉由先哲的风范,薰习我们的子弟,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禀性淳良的儿童,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自从接触儿童诵读经典教学后,才明白自己以前只不过是一愚拙的教书匠而已。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从小给一个孩子扎下道德的根基,才是教育之本。

  我尝试着教学生读《弟子规》已很有一段时间了,但由于忙于一些闲杂事,从未将一些教育心得记录下来。显然,学生在德行方面的进步是很明显的,他们的成长进步总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带给你心灵上的抚慰和满足,甚至是成就感。

  过去的一页就不必再回顾了,我想从07之春开始记下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以及个人的一些作法或体会。相信,摸索总有结果,耕耘定有收获。以下文字作为积累经验教训之用,欢迎各位赐教点拨,讨论指正。

  时 间:2月28日(开学前一天)

  一位父亲拎着礼物,带着儿子到学校来给老师拜年。正好语数外三科老师都在办公室,父亲很客气地跟三位老师问好,并和老师们聊起孩子的一些情况。谈话间,父亲随手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包烟,抽出一支递给了数学老师。父亲自己点燃烟,开始在吞云吐雾中继续聊天,言谈中,不无对孩子进步的肯定和对老师们的感谢之辞。这时,立在一旁的儿子轻轻弯下腰,将父亲手中的烟取了下来,丢在地上踩灭,然后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看到这一幕,三位老师都笑了,父亲在一楞之后也笑了。班主任赶紧说到:“对,要爸爸少抽点烟。您看,您儿子都知道心疼您的身体了!”父亲听了喜笑颜开……
  时  间:3月2日班会课上

  在学生读完《弟子规》“入则孝”部分后,我将这个小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我说:“这位同学懂得怎样劝谏父亲。你们想: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做儿子的灭掉父亲手中的烟,做父亲的绝不会生气或者呵斥儿子。这正是劝父亲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和劝父亲戒烟的好时机。你们猜猜,这位同学是谁?”
  学生们的眼睛突然一亮,开始在教室里寻觅答案。而被表扬的这位同学,真是有些喜出望外,喜形于色。他一定没有想到新年里的第一次班会课上,他会成为故事里的主角;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这么细小的一个情景,会被老师留意到,并作为了讲解《弟子规》里“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的范例。

  一提到“四书五经”,似乎觉得它们很难懂很深奥,也很难读诵,其实,只有你尝试之后,才会知道并相信,对于小孩子来讲,背诵它们并不是难事。

  背诵,并不是要孩子刻意去死读硬背,而只是在反复朗读中,不知不觉就能朗朗上口,轻松背下来。

  我在四书五经中选择了学习并教读《论语》。每次只教读一面,教师先领读3—5遍,再和学生一起齐读3遍,接着指名几位学生分别朗读,然后由几位学生分别领读,最后再齐读3—5遍。读的时候,老师的声音要始终清晰稳重,不急不徐,这样,学生能渐渐受到感染静下来,定下来。

  最开始,我只教读30分钟左右,休息片刻后,再教读40分钟左右。往往这样一读下来,就有学生惊喜地叫到:“老师,我会背了!我可不可以试着背一下?”学生对读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在循序渐进中逐渐增强了定性,不至于烦躁厌倦和疲惫。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定性后,读经时间可延长至1小时或1个半小时,甚至2小时。

  另外,孩子读经,只需读诵,不需理解。背文言文,并不是成年人所认为的“理解意思了我才会背”。记得我是上初中了才开始接触文言文,那时都是先由老师讲清意思,再来读背。而现在的尝试结果,完全颠覆了我的认识。

  昨晚回到寝室,小宝贝已经睡着了。习惯性地凑过脸去吻她,正奇怪她怎么睡得冒汗呢,她突然醒来,叫我不要亲她。我问她怎么了,她说额头上擦了药。我仔细一瞧,发现她右眉处确实有些红肿。我紧张地问她是怎么搞的。她说是打羽毛球打的。我一听,吓得心一阵紧缩:天!羽毛球拍打过来会有多痛啊!我又问她是怎么让拍子打到头上来的,她说不是球拍打的,是羽毛球飞过来打的。我有些不相信,我说那怎么会有点肿呢?她说是药使皮肤肿了点儿,我仍不相信,但她一再肯定是飞球打的,我想如果真是羽毛球打到的,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就不再追问了。我对她说:“小宝贝,你知道《弟子规》里说‘身有伤,贻亲忧’,刚才妈妈真的很心疼,你以后玩的时候要小心,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让身体受到伤害,要不然妈妈的心也会疼的。知道了吗?”小宝贝懂事地点点头,说:“妈妈,现在我这里已经不疼了。明天再去医务室擦次药就好了。”看她很乖巧的样子,我也就放心了,叫她赶快睡。她果然不一会儿就甜甜地睡去了。

  今天上午看她的右眉处,似乎还有点肿,就又问她昨天一定不是羽毛球打到的,她仍说是的。我只好不再问了。也是,大孩子打球可能劲儿比较大。后来我想,就算小宝贝说了假话,她一定是不想让我担心和心疼吧。这孩子!

  文是上学期来我班的男生。他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叫他补作业也会跟你拖拖拉拉的。时间长了,我真有点烦了。于是跟他家里打电话反映该生情况,每次都是他爷爷接电话。原来他的父母关系一直不和,很少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怪不得这孩子各方面的习惯都很差。

  很明显,他不是一个受大家喜欢的同学:和他同寝室的男生都嫌他脚臭;和他同桌吃饭的同学都嫌他吃相难看;他上课发言虽积极但总是结结巴巴表达不清,一结就是好半天;每次查作业总有他没做完……同学们很少有和他一起玩的。

  说实话,以前我批评他很多,给他讲道理也讲得很多,但一学期下来,没见他有多大改变。我几乎是想放弃他了。

  这学期里,我班学生又增多了,新来的两个男生和一名老生和他成为同桌吃饭。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我正好看见他们三人一起端着盘子转移“阵地”。本来我很欣慰新生还能和他一起共餐的,这次看见他们这样做很生气,于是立即叫他们回原位。

  我洗完碗,对他们三人说,如果你们实在和文共桌子吃饭吃不下去,就把文换到和我一桌去,我和他一起吃饭,看是不是吃不下去。没想到他们三个人立即说:老师,不用了。我先对文说,以后吃饭要注意一下,如果咳嗽就用手捂住嘴巴朝旁边咳嗽,不要搞得大家都吃不好。文红着眼睛对我点点头。接着我把《弟子规》里“泛爱众”部分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拿出来讲给他们听。一番话讲下来,文坐在那儿很受感动的样子,其余三个也看得出是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批评。

  这件事后,我开始思考:文只是个孩子,特殊家庭的孩子缺少的就是关爱。相信给他一点点帮助一点点关怀,他是一定知道感恩的。于是上课的时候我开始耐心地听他发言,甚至一句一句地教他说,课下也耐心地倾听他讲述,同学们围在一边,文就讲得更起劲了。

  有一天改日记,文在日记里表达了对我的感谢,他说他知道老师这样做是为了让他有更多的朋友。我莞尔一笑。最近一段时间,我发觉他学习努力多了,特别是他的日记,写得整洁、通顺多了。

  我知道,他开始有改变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至善明德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