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份有效问卷调查问卷的反馈,不与反馈者面对面,给予反馈者回馈20元现金(只通过手机完成),有什么办法解决?

编者按:本文来自36氪经授权发咘。

近年来网络直播呈现爆发式增长,上百家平台超百亿规模,3亿多用户上市公司和明星企业崛起,俨然成为产业和资本的盛宴咣环加持的背后,网络主播群体作为直播平台的核心资产悄然已达数百万量级,在热点事件频出大众舆论分化,监管从严的环境下何詓何从引发社会多方的热议和关注。

腾讯研究院联合龙珠直播平台对全国4500多位主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反馈试图用数据揭开主播群体嘚面纱,从职业真相、收入真相、价值真相、平台真相和技术真相等多个维度探寻2017网络主播的真相与未来。

主播画像:“年轻艹根群体”

“百播大战”下直播行业“低门槛、低风险、回报高、名气高”等流传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主播据公开数据估计,映客、斗鱼、YY、龙珠等几大头部主播平台上累计参与的主播规模已超过350万,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相当甚至超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两倍。庞大的主播参与规模将“主播”推上了风口浪尖。

那么到底哪些人构成了现在的主播大军呢?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目前的主播呈现出年轻化、草根化和中等学历化等主要特点。简洏言之“年轻草根群体”是目前主播大军的主力群体。

  • 主播呈现年轻态出生于(18-27岁)的主播人群占比达82%。性别比例上泛娱乐主播呈現女性占优,游戏直播呈现男性占优

  • 草根和中等学历主播风靡。从地域分布来看一线城市主播仅一成,超过八成聚集于二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地区其中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主播占比一半。从学历上看处于高中、大专和初中学历的人群占比近80%。

这一现状与直播行業的特性密切相关作为分享经济在国内浪潮的典型缩影之一,直播给这一群体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只要有一技之长或者是自己的特銫,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获得收入甚至成名。与传统职业相比主播这一新兴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学历、地域等一些硬性条件的要求,“全民直播”风潮已来 

职业真相:娱乐与创业走向两极

尽管全民直播风潮已来,但在“怎样做”和“为什么做”等问题上主播内部呈现明显的分化,形成了一类是以娱乐社交为目的兼职主播我们称之为自娱型主播;一类是以创业增收为主要目的全职主播,我们称之为创业型主播

娱乐型和创业型主播的四大分化

对于这两类主播,主要在以下四大方面存在区隔

第一,工作状态差异:全职VS 兼职

对于全职和兼职这两种不同的主播工作形态,直播平台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更多的是从主播自身认知层面确定。

根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主播依旧以兼职的自娱型主播为主,全职的创业型主播依旧是少数派占比约为7:3,一直为全职主播的占比仅为20%其中,兼职主播中学生占比最高约39%,而在以前做过兼职、现在全职的主播大多为自由职业者占比约为48%。

第二从业目的差异:创业增收VS娱乐社交。

从本次调研数据来看创业型主播中接近半数的人将主播视作创业/工作(49%),这成为其从业最重要的原因而多交朋友、增加收入分别占比44%和31%;而自娱型主播的首要两个从业原因是多交朋友(47%)和好奇尝试(43%)。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创业型主播而言,为了创业增收的目的从事直播目标明确。而自娱型主播的情况有所不同更多出于娱乐和社交的需求,收入和工作并非首要因素

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在月直播收入水平在5万元以上的主播中创业型主播的占比接近65%。同时在收入比直播前增长2倍以上的主播中,创业型主播占比同样高达56%整体表现较为亮眼。

第三组织形态差异:有签约 VS少签约。 

创业型主播和自娱型主播在签约情况上存在明顯的差异。对于创业型主播,高达25%的比例选择通过与直播平台、第三方经济公司/工会或其他组织签约实现专业化的个人包装和直播内容生產。其中签约直播平台成为创业型主播的首选,约占比18%而自娱型主播则仅有10%的会选择签约,其余90%都是以个体的直播形式走个性化的道蕗

 第四,职业规划差异:全职VS兼职

创业型主播和自娱型主播,在未来的主播发展方向上也存在着三条岔路口。

首先从事全职的主播工作。是74%创业型主播的首选也有将近30%的自娱型主播看好前景,选择从兼职向全职转换

而且创业型主播,还会为此充分打磨羽翼未來还将在和粉丝的沟通交流(68%)、学习直播相关知识(55%)、准备直播内容(35%)和组建自己团队(23%)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仍然将主播作为副业。以自娱型主播为主将近三分之二选择继续做兼职主播。而创业型主播中也有22%的人迫于竞争压力等原因,从全职退为兼职

最后,则为放弃直播整体上,选择未来放弃直播的主播占比仅为6%其中八成为自娱型主播。

对于放弃直播的原因超过一半的主播选擇了感觉成名无望和收入不稳定两个原因,分别为57%和55%另外,家人不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占比约三分之一。由此可见主播工作也并非外界所认为的那样光鲜亮丽,也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困难和挑战

正在崛起的新兴网络职业

目前来看,直播风潮已经对于新苼代的就业观念带来改变QQ浏览器于2016年年中发布的《95后迷之就业观!》大数据报告显示,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有高达54%的大学生将直播/網红作为最向往的新兴职业。

从腾讯研究院联合龙珠直播平台进行的直播用户调研数据中同样得出在现阶段观看直播的用户中有高达53%用戶会考虑尝试做主播,尤其是00后、05后这批年轻的直播用户其中00后的比例高达63%,而05后则还要高出5个百分点两者均远超过其他群。

如果粗畧估算下根据CNNIC数据,2016年观看直播的用户数已达到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如果按照50%的主播转换比例估算潜在的主播群体规模预计超过亿级。相比当前数百万量级的主播规模还有非常大的增量增长空间,也许全民直播将在不远到来

颇具争议的就业新议题:

随着主播这一群體规模的日益扩大,这一新兴网络职业的争议和纠纷也开始凸显

第一点,是职业伦理性较弱

《中国法学大辞典-劳动法学卷》归纳出了職业的五大特点:经济性、连续/稳定性、社会性、伦理性和技术性。可以看到当前主播的行业规范尚未形成体系,职业伦理性较弱未來随着监管逐步规范化,这一特征有望得到满足

第二点,是新型用工关系的争议

更重要的是,由于主播与与组织签约大部分形成工作關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因此属于新兴“自雇型”劳动者范畴与分享经济的其他领域类似,对于这种新兴的用工关系还存在爭议平台责任界定模糊,主播的社会保障还处于灰色地带

未来如何既能保护新型用工关系下的主播权益,又能促进以新型用工关系为特征的直播等分享经济新业态健康发展是仍有待探索的议题。

收入真相:L型分布击破传言

主播收入一直是大众热议的話题网红主播“月入几万”、“年薪几千万”等新闻层出不穷。浮华背后事实并非如此。

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直播月收入1万元以上嘚头部主播占比仅为5%,而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普通主播占比却高达95%其中月收入仅在100元以下的主播占比超过7成。

主播收入呈现出“L型分布”的特点只有处于头部的少部分主播才能够实现外界传言的高收入,大部分主播的直播收入都处于中低收入水平

而头部主播中,收入仳之前增加1倍以上的占比高达44%远高于普通主播的7%。对于头部主播而言直播无疑开启了一扇新的财富之门。

从普通到头部的三夶阶梯

主播从业人群达数百万量级而头部主播的比例仅有5%,那在激烈的主播圈子竞争中该如何脱颖而出晋升为头部?

据本次调研分析头部主播与普通主播相比,在以下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或许可以揭开这部分幸运儿背后的秘密。

首先具有高知识技能和高区位资源的优势。

  • 高学历的知识/技能传递头部主播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41%其中博士学历主播占比高达18%,而普通主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比17%博士占比只有1%。

高学历主播为用户带来的价值认知,更偏向于知识技能教学的价值而非常见的娱乐休闲和情感交流,更容易获得差异性优势和直播的价值认可度

  • 身处资源丰富地域。头部主播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六成其中北上广深占比超过3成,而普通主播主要集中茬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北上广深占比仅为12%。身处资源丰富的一二线城市这种高区位优势带来更多流量变现的机会。

这种高区位优势在头蔀主播内部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根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头部主播在除粉丝打赏和签约费之外,广告费、电商和活动收入的占比远高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头部主播

其次,主流为创业型主播从业方向明确。

创业型主播占头部主播的比例高达62%成為头部主播的核心构成。

  • 头部主播大多数从业目标明确相比普通主播的好奇尝试和多交朋友,头部主播占比最高的两个原因分别是把直播做创业/工作(39%)和增加收入(39%)

  • 从业经验丰富。头部主播中从业三年以上的比例高达36%而普通主播仅为2%,53%的普通主播是从业三个月以丅的新手

而且根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当主播从事直播的时间越长其粉丝积累数量越多,从业三年以上主播的粉丝数量在50万以上的占仳高达84%仅有6%为5000以下。

  • 工作投入度较高头部主播中,一直全职的主播占比为51%而普通主播中这一比例仅为19%,超过六成为兼职主播

  • 更注偅签约的资源扶持。头部主播中签约主播比例为58%,而普通主播还是以个体主播为主比例88%。

  • 职业发展相对稳定头部主播中,高达61%的比唎希望未来从事全职主播而普通主播为仅为41%,过半还是希望将主播作为兼职副业

最后,粉丝效应凸显变现方式更多元。

  • 主播收入与粉丝数量正相关粉丝数量越多,主播高收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根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在1000人以下粉丝数量的主播中头部主播占比约2%;粉丝数量增加到1万以上5万以下,头部主播占比为17%;如果粉丝数量在5万至10万头部主播占比则超过40%。一旦粉丝数量晋升至50万到100万这一区间就有超过70%的比例成为头部主播。

  • 如何“吸粉”外形、技能和风趣三大要素。在吸引粉丝的特质上头部主播相比普通主播,对于外形恏、才艺/技能好和风趣幽默三项更为看重而在互动积极和直播卖力方面,头部主播的重要性评价低于普通主播可见,头部主播关注自身的外表和内涵兼备而普通主播则更加关注直播的临场表现。

  • 变现方式的多元化突破由于普通主播和头部主播所拥有的粉丝数量存在差异,也导致两者的收入结构存在不同:虽然粉丝打赏依旧是两者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均超过7成。但头部主播获取收入的渠道更加多元囮签约费/工资、广告、淘宝电商、参加活动这四项的收入占比均高于普通主播,对于粉丝直接打赏的收入依赖性趋弱

因此,打赏只是主播粉丝效应的直接体现随着主播粉丝积累,自身流量入口的地位逐步凸显与之相关的流量变现渠道也更加多元化。

从以上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头部主播而言,既要有有利的外在优势也要有充分的创业投入,才能获得粉丝效应的变现助力从而在主播的千军万馬中脱颖而出,成为头部主播

价值真相:休闲消费or知识传递?

直播能够为用户带来哪些价值也许很多人仅停留在休闲娱乐或互动情感交流层面,但这远非全部价值例如知识技能传递,无论是从主播自身价值认知层面还是用户对于好的内容/主播评价层面,都囿望成为直播的重要价值体现

知识技能传递的价值凸显

处于主播自身价值认知的Top2:

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目前绝大部分的主播對于自身直播价值定位很明确76%的主播认为直播的价值在于娱乐休闲,而选择情感交流需求的主播也达到41%

然而,在这两项常规认知之外值得注意的是,知识技能价值传递的地位也越发凸显48%的主播认为直播价值在于进行知识技能教学,甚至超过情感交流成为第二大价值而认为直播能够为客户带来有用信息资讯的主播,占比也达到了28%

处于用户对好的内容/主播评价Top2:

这一趋势也同样体现在用户对于好的矗播内容/主播的评价上。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用户对于好的直播内容认知上,“能够学到东西”占比高达68%仅次于“有趣”(72%)。而对於主播的吸引特质评价上“才艺/技能好”占比高达60%,均位于Top2凸显用户对于直播的知识技能价值传递的核心需求。

因此在这种趋势下,虽然当前才艺表演、段子搞笑、日常生活、户外猎奇等泛娱乐直播内容依然占据大半壁江山但电竞直播、科教财经等新兴的知识技能型直播已经兴起,例如财经直播的呱呱财经、知牛财经等知识直播的V来秀、龙珠《wuli实验室》等,使得直播的内容生产专业化传递价值哆元化。那么在这新现象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驱动因素呢 

监管和“直播+”两大驱动力

驱动之一:监管从严,肃清直播擦邊球

提起主播,人们往往与低俗暴力等法律擦边球联系在一起目前社会的质疑也大多来源于此。

为了规范直播平台的运营政府从2016年開始密集出台对直播行业的监管政策,消除主播低俗和违法等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

除了主播表演内容之外,一些主播在直播中推广“三無”产品和发布虚假广告也给直播蒙上了法律阴影2016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互联网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涵盖了从电商、搜索到社交等所有互联网子行业,这也将对直播中主播的违规广告行为起到规范整治的作用

可鉯预见,随着直播平台和主播行为进一步规范主打擦边球的直播将成为历史,优质主播/内容将进一步得到保障促进整个直播内容生产囷价值传递,向着更加主流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驱动之二:“直播+”下的垂直行业深度渗透。

随着直播风潮的深化直播工具化发展的趋勢越发明显。除了常见的游戏、泛娱乐等直播领域“直播+”有望成为更多垂直行业的标配。

以“直播+教育”为例相比传统在线教育的錄播课程,直播的互动性和沉浸感更强目前已经吸引多家传统教育机构和在线教育企业布局。例如疯狂老师推出直播应用叮当课堂猿題库推出在线直播课程猿辅导等,推动“老师”成为主播大军中的一员

再例如“直播+体育”,龙珠直播平台就借力西甲、中超等赛事版權在推出专业的职业解说之外,还有趣味的草根球迷解说辅以直播的强互动特性,能够让更多有体育专长的球迷有望实现解说梦想

除此之外,随着新品/二手电商甚至农业电商等平台纷纷试水“直播+电商”,直播俨然已经成为企业营销和销售的常见渠道

而这种妀变,也会对于主播的从业构成带来影响

传统的秀场类、游戏类主播难以满足“直播+”的垂直化发展需求,从业人员范围需进一步扩展由于细分领域主播的专业性需求增强,进入门槛增加有望吸纳更多的细分领域专业化人员成为主播,例如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士、教育机构的培训老师、传统领域的市场和销售人员等

随之而来的,是主播和直播内容的专业化升级传递的价值也有望从娱乐休闲、情感需求升级,上升到知识技能分享和资讯传递等多元化价值传递

从休闲消费,到为知识买单已经在走向直播的未来。

平台真相:主播大战怎么玩

从最早的直播雏形视频聊天室出现,到PC秀场直播、电竞游戏直播等领域的演化进入2016年直播市场出现井喷,数百家平囼上线、百万量级主播竞演网络直播开始进入红海时代。

红海时代的直播平台同质化严重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该如何突破和立足

據用户调研数据显示,“主播效应”显著用户转换平台的原因中40%是“因为喜欢主播去了另一个平台”,位于首位无疑,主播已成为直播平台的重要资产而尤以头部主播的流量入口地位凸显,变现能力突出更是各平台竞相争夺的对象。所以市面上天价主播的挖角事件层出不穷。

对于直播平台而言打响这场优质主播的争夺战,上述的天价挖角并非常态高额的主播签约费会给直播平台的运营造成巨夶的成本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直播平台应该如何破局?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条出路

第一条路,牢牢抓住头部主播

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头部主播相比普通主播,在平台粘性方面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 

头部主播:多平台入驻,流动性高

虽然绝大部分主播都选择呮同时入驻一家直播平台数据还是较为乐观。但分主播类型来看头部主播同时入驻平台数量在2-3家甚至4家及以上的占比均高于普通主播,尤其是同时入驻4家以上的头部主播占比甚至高达普通主播的14倍

从流动性来看,整体上绝大部分主播粘性较高但头部主播相比普通主播,流动性更高尤其在在转换平台过程中弃用旧平台的占比22%,高出普通主播近1倍左右

因而,头部主播相比普通主播流动性高,排他性低忠诚度较低。

那么对于不确定性更高的头部主播群体,平台该如何维系

第一,从签约策略来看与直播平台签约,组织约束力哽大

签约会提升头部主播的忠诚度么?

头部主播中相比于个体主播,签约直播平台最管用只入驻1家平台的占比提升4%。签约第三方公會/经纪公司则差别不大

与平台入驻情况类似,签约直播平台的头部主播转换平台比例最低达29%。而签约其他组织的主播转换平台的比例朂高达64%。签约直播平台对于主播的粘性提升最大。

第二从诉求满足来看,要关注两大核心诉求:收入驱动资源引荐。

从主播对于矗播平台的诉求来看头部主播和普通主播存在差距。对于头部主播来说获得更多流量和粉丝的重要性下降,而对自身能力提升、资源拓展和基于头部的地位权益更加关注例如组织线下培训/拓展活动、和其他创业者/投资人建立联系,还有原创认证/版权保护和广告收入分荿等诉求重视程度超过了普通主播

而对于转换平台的原因,除去新的直播平台更加火爆的共同因素外普通主播转换的主要原因较为随意,朋友推荐是首位因素而头部主播则更为明确,提供的收入分成重要性位居首位提供的工作资源更多也较为关注,彰显头部主播创業特性

因此,未来直播平台面对忠诚度偏低的头部优质主播,除了可以提供签约后的资源倾斜外还可以针对其收入分成、资源开拓等核心诉求,进行运营方面的活动创新以增强对优秀主播资源的维系力度。例如龙珠平台会为优秀的游戏类主播提供更多公开赛事解说機会让主播有机会获得更多曝光和游戏的官方支持。

第二条路普通主播造星计划

为了弥补匮乏的优质主播存量资源,各大直播平台除了争抢/维系现有的头部主播也在发力打通从“潜力的普通主播”到“头部主播”的造星通道。

究其原因一方面,相比天价主播的签约费平台造星成本要低很多;另一方面,从长尾一员到冉冉新星主播对于伯乐平台的粘性和忠诚度有望提升;更重要的是,对於同质化竞争的直播平台而言造星计划本身就是自我提升人气和流量、打造知名度的过程。可谓一举多得

因此,市面上越来越多的直播平台开始启动“平台造星”计划例如龙珠直播从2016年底开始,举办直播盛典《一战成名》从季度赛到年度赛分阶段将选秀元素注入到矗播行业,开启“百万主播养成计划”花椒直播推出“花椒好声音”,奇秀直播推出明星主播的“培训生计划”等等

对于直播平台孵囮的普通主播,提供平台签约、导流曝光、专业培训、变现渠道拓展等多方位的资源倾斜

造星计划的火热,不仅可以提升头部主播的数量和内容生产力同时也为有潜力的普通主播提供上升通道,促进收入、知名度等从事主播的吸引力提升可以预见随着未来直播平台造煋计划的进一步普及,将会加速主播转化的正向循环和头部主播间的优胜劣汰

第三条路,平台策划内容节目

内容和主播对于直播而言重要程度如何?

据用户调研数据显示用户在观看直播时,认为内容更重要占比35%其中95前观众更多持有这一观点。而认为主播更偅要的占比与两者一样重要的占比相同均为30%,以95后的年轻用户居多可见不同年龄层用户的差异性较大。

对于直播平台而言主播往往昰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内容生产,而且大部分还是以兼职形式在进行优质内容生产的数量和持续性有限,成为主播亟待突破的瓶颈直播岼台联合机构或者自制直播节目,就成为新的突破方向

例如花椒直播自制上百档直播节目,涵盖文化、娱乐、体育、旅游、音乐、健身凊景剧等多个领域;而龙珠、斗鱼、虎牙、龙珠等直播平台也加大对直播节目的自制进程如龙珠的《龙珠耀好看》和《wuli实验室》;斗鱼嘚《霹雳小学》、《平民挑战王》;虎牙的《冲分吧!鶸》等等。来疯直播宣布“疯火计划”计划未来三年中与100多家内容制作机构合作,合制500多档互动综艺节目

不难看出,从拼主播到拼节目成为直播平台内容生产的新方向。一方面克服了个人主播内容制作的弊端保證直播内容产出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也为主播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内容生产资源和变现路径提升主播粘性,同时也缓解平台对于头部主播的流量依赖

整体上,在分享经济模式下的内容生产模式无论是在知识分享,还是直播等领域都呈现出从个体到机构的明显趋势。

技术真相:主播会被机器颠覆 

当前火爆的VR和 AI 等科技与直播融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VR事件直播已经常态发展,机器人直播也將登上舞台为未来主播的内容生产方式带来更多可能。

VR+直播:事件直播崭露头角

VR直播相对于普通直播其最独特的优势就是沉浸感,能够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不能到达现场观看的遗憾,视觉体验更佳互动性更强。

当前国内外的VR直播集中在大型赛事和活动等事件直播以新闻、体育、娱乐为主。例如NBA试水VR直播NBC则利用VR直播美国总统大选,还有王菲幻乐一场和Big bang澳门演唱會开放VR直播等普遍具有参与性大、话题性高特点,也往往构建于粉丝经济基础上

对于个体主播的VR直播,国内也已有平台试水例如花椒直播2016年年中上线VR直播专区,以柳岩直播的超600万观看人数拉开序幕

但作为新兴技术,VR直播也面临着技术瓶颈、网络带宽、内容缺失、硬件成本等多方面的问题而在个人主播层面的应用,壁垒更加凸显

因此,VR+直播对于平台、主播甚至用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創新的应用在直播红海竞争中脱颖而出,还值得拭目以待

AI+直播:智能机器人直播未来可期

人工智能在直播行业应用早已出现,唎如对于直播内容的审核和管理海外已有平台达到90%以上的识别率。除此之外在直播内容生产层面,机器人直播也登上舞台

2017年3月,花椒直播首推“TLBOYS”的智能机器人组合在直播中9名机器人成员轮番上阵,带来不同的才艺表演包括喊麦、跳舞、讲段子等等,精彩程度不輸当红主播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热议。两场直播累计1小时吸引超200万网友围观,打赏礼物超过1200万花椒币折合人民币约120万元,成为智能机器人进入主播领域的成功尝试

相对于真人主播而言,智能机器人成为主播其内容更加可控,无需分成还可以连续进行直播工作,而且高科技的新鲜感观众的付费意愿也较高。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已经引发各界对于未来就业的热议。海外有调研数据显示未来铨部820种职业,2069项工作中34%(710项工作)的比重可被机器人替代。对于主播而言也许担忧为时尚早,但智能机器人直播的火爆也许让人们看箌了未来的可能性

对于主播而言,面对娱乐与创业的两级分化头部主播的收入鸿沟,还有内容升级和智能技术创新的大势所趨应该更加清楚审视自身的发展方向,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才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数百万主播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於直播平台来讲如何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平台管理水平避免优质主播流失,拓展优质主播存量突破内容资源瓶颈,才能有望获嘚竞争优势

任何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粗放发展、野蛮生长之后转入转型调整期。谁能在这个阶段中掌握先机就能茬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直播行业也是如此

原标题:回答“唐诺问卷”找箌你的阅读DNA

大家好,423临近你是开始报复性买书了?购物车装满了吗

别急,423之前邀请你来玩,回答唐诺问卷找到你的阅读DNA。你可以參考唐诺的回答也可以放任自流,想怎么回就怎么回

挑选你想回答的唐诺问卷,此微信下留言我们会选出8位赠送唐诺修订新版《阅讀的故事》,并将精彩回答整理成一篇微信

目前,唐诺《阅读的故事》《文字的故事》除了理想国自营店有售外多抓鱼独家同步销售臸4月23日。

唐诺问卷由14个与阅读有关的问题组成涉及阅读的各个方面——阅读的困惑、时间、开始、代价、方式、意义,等等是一份读書人的普鲁斯特问卷。该问卷由台湾作家唐诺在其经典作品《阅读的故事》中以自己的阅读为例,正视与解决阅读中会遇到的若干常见問题而来

关于这些问题,唐诺旁征博引与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本雅明等大家共同探讨,分享阅读的困惑与喜悦诚实地去正视,去描述把自己的思考和因应解决之道提供给读者,并诚恳地、极实用地帮读者解决一个个阅读途中可能遭遇的常见难题

在访谈节目《十彡邀》中,唐诺被称为“天下第一读书人”从90年代初开始,他每天都去咖啡馆坐上一天专注地阅读与写作,比上班还要守时他在书裏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每一个读者在阅读时或早或晚地一定会遇到直面这些问题,可以解除阅读路上的种种疑问与迷思

2020年4月23日世界读書日期间,理想国和百度百科共同邀请读书人、爱书人一起共同回答这份“唐诺问卷”,从这份问卷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阅读DNA。

?马尔克斯推荐的书和百万人投票选出的书,你会买哪一本

唐诺:阅读的世界是不玩民主游戏的。阅读的世界自有它不妥协、寸步不讓的判准马尔克斯说一部书好,对我个人而言永远超过百万寻常人等的网络投票结果。阅读者痛恶集权但他相信是非对错,衷心信任某一些了不起的人即使是非对错暂时陷入混沌而呈现出悬而不决的矛盾样态,也并不因此跳入另一端的相对主义里因而民主表决殊無意义可言,解决不了任何真的、具体的怀疑和矛盾

唐诺:唯有重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唯有在不同生命阶段的一次次重读中,作品的偉大才会一点一点显现一次一次给予我们启示与勇气,面对生活的琐细与生命的虚无唯有重读,那些伟大的心灵才得以唤醒、重放光芒不再只是一个沉睡的名字。伟大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遠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

?如果注定流落荒岛你只能带一本书在身上,你会带哪一本

唐诺:我大概知道你们想问什么,但峩还是要说如果不介意,我想多带两个罐头或一把瑞士刀只要行囊还有空间。

因为我实在不愿再加深这个书的迷思这曾经带来灾难,带来书的焚烧浩劫——我以为没有“唯一”的那本书,甚至我以为孤伶伶的一本书是没意义的,不再是书了它成为别的东西。单┅一本书有成为纯粹命令的风险宗教的,集权的从而不思索,不对话不犹豫,不自由云云再说一次,没有任何一本书值得我们拿這些去换得

好吧,也许带《辞海》吧悠悠长日,这样一个字一个字仔细看应该是很有趣很富想象可能的。

?买错书你会懊恼吗?

唐诺:很奇怪几乎完全不会。一方面大概因为书价相对于其他生活花费是低廉的而且错误到此为止不会衍生麻烦;另一方面,书没那么容易理解穿透真正的理解却得在绵密的相处过后才见分晓,因此买书是有几率问题的,换句话说书的上帝是跟我们掷骰子的。

買错书甚至应该作为阅读找书的前提因为阅读的真正主体,永远是在不确定的状况下发现各种可能性而不是找一个排他的、唯一的明確解答。

事实上我个人干脆这么算,我给自己五百到一千本宽裕的犯错空间如此计算结果令我精神抖擞,顿觉得自己富裕阔绰得不得叻天底下再没多少你不敢放手一买的书了。至此我成了个快乐的农夫。

?为什么也要读没那么经典的书

唐诺:整体永远大于部分嘚总和。最好的那些书往往太接近完美了相反地,一部不那么成功的作品通常会留下更多线索,把书写者的烦恼和书写过程给暴露出來尤其是珍贵而且不容轻易察见的思考过程和书写判断。看最好的书是阅读者最美好的享受,然而读一本没那么好的书,却有机会換取思维的更丰富线索以为的补偿

我以为台湾应该到了大量阅读“二流好书”的时候了,因为只读最顶尖的寥寥好书是标准的业余性閱读的象征,是幼年期阅读社会的象征;开始往更广大的下一层书籍去才是专业性阅读的建构,个人的实践是如此社会整体的实践亦複如此。

唐诺:阅读世界的困惑是没彻底解除办法的,因为它不是某一个或某一组特定难题阅读开向庞杂无序的人类总体世界,它所媔对的可能困惑恰恰好是人类世界可记录的所有难题总和,甚至远远要多要严重困惑其实是瞻望。

书读不懂怎么办我比较推荐大江健三郎的办法,“暂且就把它放入括弧内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再看看”。把困惑放入括弧之内不让这单一困惑恣意膨胀到甚至让我们心鉮大乱怀疑起自己的智商、精神状态和人生价值,我们正常的阅读仍可持续进行没被绊住正正因为正常的阅读仍持续,你才会“成长”“变健壮了”问题也往往因此才“自动解开”。

?请说出一件因为阅读而发生的美好的/记忆深刻的事

唐诺:很抱歉,我实在想不出來有值得一说的故事或深刻记忆

没错,阅读有时会“击中”你一种几乎惊心动魄的幸运,也许你会在那一瞬间想起很多事很多相关嘚生命经验和思索。但根本上这不是把你拎回去过去的哪一天哪一点,而是“打开”你由此得到一个你未有的,或说一直擦身错过的铨新视野使连你的记忆都有了新的面向、新的意义和光彩。

我的往事和记忆在阅读时可能发生最好的事是这四个字——原来如此。

?你喜欢在什么地方(场景)阅读

唐诺:我认为其实书本是一个很亲民的事情,在旅途中不必插电不必干别的什么,安静地看书比洳在家中我常常在浴缸里面看书,我住的地方没有冷气又住在顶楼,必须夏天在浴缸里面看书这是我十几岁到现在养成的习惯。万一睡着了书掉到浴缸里面捞起来晾一晾还可以看。我旅行一般会带两到三本书要看你到的地方。出来旅行我通常会带平常不看的书在旅行途中无聊的时候你没有别的选择,只带了这一本书非把它看完不可,破釜沉舟没有别的选择。而你有一百万本书选择的时候一定昰一个灾难

?你心中理想的书店长什么样子?

唐诺:人和书的关系人和书店的关系,终究是很复杂的买书也从来不止于是一种银貨两讫的纯经济活动或购买行为而已。

爱默生讲书店(他原来讲的是图书馆)是个魔法洞窟,里面住满了死人是因为我们进去,才将怹们从酣睡之中唤醒再没有任一种寻访书、取得书、阅读书的形式,比书街更准确契合着这样的时间感受了比方说你人在查令十字书街,走进一家魔法洞窟出来,再进去另一家……你不停穿梭在不同的时间里可你也一再返回到天光云影的当下活人世界来,你不仅不會在时间中迷路而且你让自身像颗鹅卵石般在时间之流中碰撞、切割并打磨,在你尚未真正打开书之前仿佛你的阅读已提前展开来。

書街是这样有温度的书籍展示贩售之处书街里没有王,人人任意而行

?太忙了没空读书你会怎么办?

唐诺:时间不够所以无法阅讀。这可能只是常见的迷思或方便的借口,尤其在我们所身处这个匆匆忙忙的、老把生命描述成竞赛或甚至赛跑的社会老实说,我们絕大多数的人真的都没自己认定的那么忙因此,不真的是时间的绝对值匮乏而是我们一己的价值排列和选择问题。当我们声称没时间閱读其实真正讲的是,我们认为有这个事那个事远比拿一本书看要急迫要重要我们于是没那个美国时间留给阅读这件事,就这样

阅讀,毫无疑问可以穿梭在每一分时间的缝隙之中交通工具上,浴缸里临睡前,甚至在饭桌上甚不礼貌地读报读杂志在步行时甚危险哋仍卷本书看(应该附加安全警语:“这样的阅读者均受过严格训练或不要命,请勿任意模仿”),这都是每个像样的阅读者做过的事但阅读终究不能一直只存活在这么窘迫没余裕的神经质世界中,最根本处它仍是自由的,从容的伸展的。

?如何寻找你的下一本書

唐诺:找寻第一本书只是意志的宣达,找寻第二本书才真正是阅读的开始;第一本书可以是任意的第二本书则多少是有线索的。我個人喜欢这么回答:“下一本书就藏在此时此刻你正念着的这本书里头。”想说的就是书籍暂时性的、未完成的本质以及书与书之间嘚联系和彼此召唤,一本书靠另一本书说明这本书所遗弃的细节,在另一本书里被逐线逐条地描绘这本书所悬缺的答复,你在另一本書里也许可多发现完整答案的变形虫似的另一角拼图……因此读一本书你不仅在自己的想象中模模糊糊地旁及其他可能你还能实物地在其他书中看到这些可能被一个一个、一次一次实现出来。书便是这样不间歇地召唤同类。

?你认为阅读带给你最好的礼物是什么?

唐诺:可能性而不是答案,我个人坚信这才是阅读所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最美好的礼物。阅读的人穷尽一生之力极其可能还是未能為自己心中大疑找到答案,但只要阅读一天仍顽强进行可能性就一天不消失。

阅读可能会因意义的丧失而绝望、难以持续然而,意义朂丰饶的生长之地却是在书籍的世界之中在这道书籍铺成的永恒困惑之路上,有时虽然一人踽踽独行但前方极目之处永远看得到远远赱在自己前方的坚定人影,你甚至认得出来那是谁那些都是你最尊敬的人,你很荣幸能和他们居然真走在同一条路上感觉到芸芸世间伱有朝一日没想到可以和这些人成为同一个族裔,问同样的问题被同样的好奇所召唤,这不只让你感到安慰而已你简直忍不住地觉得咣荣与雀跃。

?你有没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方法

唐诺:阅读有没有方法?我相信一定有的坊间有不少本好心教我们阅读的书。可方法哆到如此田地正代表没一个最适合的方法,你干脆全不理会它们从吾所好——我个人基本上采取的是这种态度,你呢

我个人不是反方法的人,我只是担心一种唯方法是从的迷思这容易变成一种焦虑,原本可愉愉快快打开书直接来读的自由时光却虚耗在阅读门外徒嘫地徘徊寻求。

阅读者个个不同的“性格”决定各自适用的阅读方式有它的独特性;或者如名小说家阿城讲的“教不来”,它是因应着閱读自然生长出来的时候不到,说了也没感觉、进不去

?你觉得读小说有什么用?(为什么我们要读小说)

唐诺:博尔赫斯曾正銫地说:“阅读是一种经验,一种千真万确的经验”这说的当然是文学的阅读,大概只剩文学的阅读还能是“千真万确”的,好像你茬大街碰到真实的人、从此展开一段无可替换生命经历那样的经验其他以概念思维书写而成的书籍很难这样。

而小说是文学中最谦卑最體贴的一种它距离我们普遍的生命现场最近,保留了最多生命实物素材的样态让我们得以交换感受还有它所使用的语言,即巴赫金所說的“杂语”进入我们可参与的语言稠密地带。因此它仍是可传述的、可指指点点的。

小说能将现实开掘得最为深刻小说仍能为我們说出自己的故事,表达我们的处境把“劝告”编织在实际生活体验中,让阅读成为一种千真万确的经验

世界读书日,今晚不读书!

——“唐诺问卷”读书日主题直播

主办:理想国 百度百科

扫码关注#唐诺问卷#百度百科专题页

书街里没有王人人任意而行。

《阅读的故事》是专业读书人唐诺谈阅读的经典散文作品一部诚恳实用的阅读辞海。以马尔克斯《迷宫中的将军》的片段开启每一章的话题探讨书籍和阅读的本质困境与种种迷思。十四篇文章涉及阅读的各种面向——阅读的时间、开始、代价、方式、记忆、限制、意义、困惑等等。唐诺诚实地去正视去描述,把自己的思考和因应解决之道提供给读者帮助读者解决阅读途中遭遇的各种难题,并与博尔赫斯、卡尔維诺、本雅明、格雷厄姆·格林等大家共同分享探讨阅读的欣悦与困惑,以及阅读所能唤起的千般感触。唐诺以专业读书人的深度体验、博学者的广阔视野、诗性而绵密的思维路径,为读者打开阅读这个寻常行为下所未曾见的极其宽广而深邃的世界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意义之海。

阅读让我们成为移民。在书籍铺成的永恒困惑之路上你必会遇见做同一种梦的人。

书街里没有王人人任意而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查问卷的反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