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抗癌神话破灭真的可以抗癌?

冬虫夏草作为一味珍贵的药材,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它巨大的药用价值,被大家称之为“神药”。但是它的神话就在前段时间破灭了——“冬虫夏草被踢出了保健圈”

此等消息的发布引发了不小的轰动,难道之前所传冬虫夏草的特殊功效都是假的?一时间冬虫夏草的“骗局”被人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大家一定十分疑惑冬虫夏草作为药物究竟有何作用?它是否会对人体有害?它真的是一味任何病症吃了就能“起死回生”的神药吗?

正当大家困惑之时,药师收到了一封来自于遥远的青藏高原的信件,而写下这封信的正是这次事件的当事者——冬虫夏草。下面让我们一起品读这封信,一同聆听冬虫夏草的心里话。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本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青藏高原海拔3800米至5000米雪线附近高山草地灌木带上的草坡是我的家乡。

由于关山险阻交通闭塞内地人对于我这个身处边陲的奇异小草知之甚晚,藏胞称我为“牙什托根布”。

比起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已经记载的人参、百合、当归、大枣等中药材我是十足的晚辈,作为中药始见于清朝汪昂《本草备药》1,称:“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

在广袤的高原上蝙蝠蛾翩翩起舞寻求配偶,并把卵产在花草上,孵化出来的幼虫钻入在潮湿而温暖的土中。满山遍野的小叶杜鹃和蒿草之类植物的嫩根多汁而富于营养,为幼虫准备了充足的粮食。

然而冬虫夏草菌是它的宿敌,冬虫夏草菌会钻进幼虫体腔内,以幼虫的内脏为养料,滋生出无数新菌丝。

当幼虫死亡后,体腔内五脏六腑都被菌丝消耗殆尽,只留下一具被菌丝所充满的皮壳,冬虫夏草菌断绝了食源进入休眠期。待到来年春晖转发,幼虫尸体的头部长出一根像圆棒的东西,这就是大家所说的“草”,我是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

我的奇特身世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蒲松龄《聊斋志异外集》是这样描述我的:“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

1723年法国人巴拉南在中国采集生物标本发现了我,将我带回巴黎,后来英国人利维将我当作世外珍奇带到伦敦,直到1842年真菌学家伯克利经过研究终于明白我其实是一种叫虫草菌的子囊菌寄生于蝙蝠蛾的幼虫上所形成的。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起底冬虫夏草:一个“中国式”大骗局的始终

冬虫夏草近期极火,每千克身价高达几十万,还因为围绕其成效的争议达到顶点,甚至引来中央部门的干预。冬虫夏草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黑洞?仔细分析,这不过是又一个“中国式”骗局的精致样本罢了。

◎来源丨饶毅、鲁白、谢宇主编的 “ 知识分子 ”(ID:The-Intellectual)

每千克身价高达几十万,冬虫夏草到底是食品?药品?还是保健品?“身份”扑朔迷离,命运数度“反转”,背后闪现各方利益角逐,但并没有妨碍它成为中草药里炙手可热的“明星”。

近段时间,冬虫夏草包括其产品中的价格之“王”――极草,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食药总局”)公开批评,利益相关各方争辩你来我回,舆论一度甚嚣尘上。

自始至终,被捧上天的冬虫夏草是否含有有效成分饱受专业人士诟病。综其一生,不过是一个“中国式”骗局罢了。    

1籍籍无名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和我国绝大多数学者所指的冬虫夏草, 是特指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冬虫夏草蝙蝠蛾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等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中。其他500多种虫草属真菌寄生并能产生子座的菌物结合体都只能称作虫草。

研究表明,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同时存在于天然冬虫夏草中。2005年10月,中国菌物学会确认冬虫夏草的学名是Cordyceps sinensi (Berk.) sacc.,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为冬虫夏草的唯一无性型菌种,异名有蝙蝠蛾多(被)毛孢、中华束丝孢。

我国关于冬虫夏草的记载最早见于清代吴仪洛1757年著就的《本草从新》:“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则复化为虫。”此后,多种中医书籍都记载了冬虫夏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录了冬虫夏草。不过,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海云对此并不为意,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采访时说,在中医古籍中,几乎所有东西都是药,诸如指甲、灶灰、粪便都是药,都能在古籍中找到“功效”。

而在传统的藏医学中,虫草产地玉树州治多县的藏药师青梅然丁此前接受新华网采访时称:“虫草往往只发挥药引的作用。”在青海省藏医院数百种复方药物中,只有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制剂用到了冬虫夏草。藏医药典《甘露本草明镜》中关于虫草的功效也只有一句话:“强身,补肾,用于治疗肝胆系统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生药系主任张贵君也表示,传统中药配方中虫草用得很少。

虫草酸被认为是冬虫夏草的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但其实虫草酸就是甘露醇――一种非常普通而便宜的化工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药物当中,一千克几十元而已。

1951年,德国科学家Cuningham等观察到被蛹虫草寄生的昆虫组织不易腐烂,随后从中分离到一种腺苷类活性物质, 确定其结构式为3’-脱氧腺苷,命名为虫草菌素, 又称虫草素,1960年已经实现了全化学合成。不过化学合成不能规模化生产,所以目前市场上的虫草素主要是通过人工培养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获得。虫草素是第一个从真菌中分离出来的核苷类抗生素,也是商家所吹捧的冬虫夏草的另一种活性成分。

但实际上,多项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并不含虫草素。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董彩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实验室采集了青藏高原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对其标本和液体发酵的菌粉进行检测后发现:“冬虫夏草里虫草素的含量超出了我们的检测范围,我们检测不到它,可以说冬虫夏草里基本不含虫草素。”

而据澎湃新闻报道:早在2011年,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成树就发表了关于蛹虫草基因组的研究成果。2013年,其课题组又发表了关于冬虫夏草菌基因组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表明:冬虫夏草菌的基因组并没有合成虫草素的基因,所以是不能合成虫草素的,而蛹虫草菌是可以合成虫草素的。

在20世纪70年代乃至之前,冬虫夏草还非常低调,与传统滋补品人参和鹿茸相比,仅被当作“中药三宝”里最寻常的一种药材。60年代,在西藏1千克冬虫夏草可换两包单价3角钱的香烟;70年代,在青海、西藏,冬虫夏草的国家收购价为每千克21元。1974年,在青海省果洛州,不管什么品相的冬虫夏草的价格都是28元/千克左右。

2身价暴涨在野外,幼虫被侵染又长成冬虫夏草的几率很低,因此天然冬虫夏草资源很稀缺,人工培植也还没有获得成功,每年全国总产量仅80~150吨。随着需求增长,冬虫夏草的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1983年,上等冬虫夏草的价格涨到了300元/千克,而同一时期长白山区的人参每千克在60~80元左右,这个价钱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1990年左右,冬虫夏草价格涨至平均1000元/千克。相反,人参价格降至50元/千克。

冬虫夏草在公众眼中第一次公开高调露面伴随着另一个骗局――马家军。1993年4月,马家军在天津集体刷新女子马拉松全国纪录;8月在斯图加特世锦赛包揽女子1500米、3000米、10000米全部3枚金牌;9月在七运会上狂破世界纪录;10月在西班牙夺世界杯马拉松赛女子个人和团体冠军。

震惊世界的同时,马家军也一度被国际质疑服用兴奋剂,马家军拿补品、中草药作挡箭牌。除了大家记忆中非常熟悉的“中华鳖精”,还有冬虫夏草。因此,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虫草零售价涨到了2000元/千克,上等冬虫夏草价格则更高。最后作家赵瑜的报告文学《马家军调查》证实马家军确实是服用了兴奋剂,队员成绩和“中草药”无关。

2003年非典时期,传言吃冬虫夏草能增强免疫力,甚至能包治百病,虫草一夜之间变成“神草”,引发市场狂炒,其价格一路暴涨,上等冬虫夏草价格从几千元/千克猛涨到1.6万元/千克。从此,虫草正式步入“奢侈保健品”行列,计价单位也从“千克”变为“克”。

之后的2005年和2006年,冬虫夏草价格持续走高,在2007年时价格更是攀上了历史性巅峰,其中每千克2000条规格的冬虫夏草每千克高达20万元。

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虫草的销量严重受挫,当年均价下降了40%左右。到了2010年和2011年,受生态破坏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少冬虫夏草产区出现减产,有的地区减产幅度甚至高达40%,供应萎缩使冬虫夏草行情再次上涨,价格重新一路飞涨。2011年7月,虫草价格超过2007年的历史最高点,“西藏商城”显示,2200条规格的冬虫夏草批发价18.2万元/千克,而1800条规格的则达到21万元/千克。此后,冬虫夏草价格一直稳中有升。

而据《南方日报》称,业内人士透露除了产量不高,炒家囤货也是虫草涨价的一大原因。从虫草产区到消费城市,多级经销商层层囤货、层层加价。一些买家常年驻扎在青海西宁,在合适的时机出手购入囤货。

经历了多事的2015年和2016年,冬虫夏草的价格持续走低。从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中药材天地网上可以看到,2000条/千克规格的冬虫夏草,青海产地价格从2015年4月的21.8万元/千克,降至最近价格18.6万元/千克,西藏市场价格则由21万元/千克降至16万元/千克。尽管如此,四十年来,冬虫夏草价格飞涨了近万倍。而冬虫夏草中的“极品” ――极草5X冬虫夏草价格则更为惊人,在其官网上一瓶极草5X冬虫夏草纯粉片―双层片,售价达16900元。极草号称100%冬虫夏草,按照一瓶45片、每片0.35克规格,可折算其价格每千克超过100万元。

3食品?药品?还是保健品?尽管冬虫夏草的身价一路飞涨,但它是食品?药品?还是保健品?其身份扑朔迷离。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了冬虫夏草,但张贵君表示:“收录了只能说它是中药材,但药材和药品还不是一回事。药材,农民可以随便买卖,但药材不能讲功效,只有药品才能讲功效,而药品对应什么疾病,要有实验药理学验证,对人体的作用应该通过临床实验来验证。” 事实上,对于冬虫夏草的功效,一直没有较高级别的论文证据支撑,这是业内共识。

其实早在2001年,当时的卫生部就已明令限制冬虫夏草这类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作为保健食品原料,保健食品中的冬虫夏草应以冬虫夏草菌丝体蝙蝠蛾拟青霉替换。2005年,接手保健品监管的国家食药总局进一步明确,保健食品的原料使用了冬虫夏草的,应以人工繁殖的菌丝体予以替换。

2008年,极草以食品类产品许可证上市,当时产品外包装上显示为“青卫食证字(2008)第025号”。但是2009年8月6日,卫生部发文《蜂胶、冬虫夏草等不得挂“食”字号》明确指出:“卫生部未曾批准过冬虫夏草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讨论后也认为,目前冬虫夏草尚缺少作为食品长期服用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数据,建议暂不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2010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也发布《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严禁使用冬虫夏草作为食品原料生产普通食品。

于是,青海省卫生监督所在2011年4月发布公告,撤销了“极草”的食品批号,同时规定不得在产品包装上标注卫生许可证。

然而,青海省食药监局2010年12月7日出台了《青海省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将“极草”定义为冬虫夏草中药饮片。2012年6月份,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关于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冬虫夏草粉碎及压制成片不属于中药饮片炮制范畴,明确要求青海省对“规范”予以修正,妥善处理,切实加强对中药饮片的监督管理。

直到2012年8月15日,国家食药总局印发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第一次允许冬虫夏草直接被用为保健食品的原料,试点时限为批准试点企业相关产品之日起5年。同仁堂、康美药业、青海春天、劲牌有限公司、江中药业五家企业进入了保健品试点企业名单,这终于让冬虫夏草保健品拥有了“临时身份”。

2014年7月,冬虫夏草的热点产品“极草”又一次发生了转变。当时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冬虫夏草纯粉片相关事宜的通知》和《关于撤销青海省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公告》,明确规定:青海春天生产的冬虫夏草纯粉片的新身份为青海省出产的冬虫夏草经加工制成的产品,为青海省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

基于青海春天研发的冬虫夏草纯粉片的创新属性,不归属于既有监管体系中的药品,也不归属于既有监管体系中的食品或保健食品,其产品作为滋补类特殊产品进行管理。这样,极草获得了一个仅包括它一家的“滋补类特殊产品”身份。而根据青海省监管部门的规定,其生产依旧可以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4陷入纷争2016年2月4日,国家食药总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以下简称《消费提示》),该提示称:近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毫克/千克。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毫克/千克,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存在较高风险。

2月6日,青海春天发布公告回应称,控股子公司春天药用生产销售的虫草纯粉片为“唯一具备合法生产、销售身份”的此类产品。公司各项试验结果均显示,以净制冬虫夏草为原料的冬虫夏草纯粉片安全无毒。

不久之后的3月4日,国家食药总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此时距离该期限结束还差2年时间。

迫于各方压力,青海春天向国家食药总局申请信息公开,要求公开《消费提示》所依据的检测文件。于是,3月28日,青海春天收到了国家食药总局的回函《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从该告知书中可知,早在2015年7月11日,国家食药总局便告知青海省人民政府停止冬虫夏草纯粉片作为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产品试点以及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但青海春天否认瞒而不报,表示在2016年3月28日收到告知书才看到该文。

2016年4月1日,青海省食药监局向青海春天子公司春天药用发出《关于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批复》。但相关人士认为,青海春天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只能说明它有研发药品的能力和资格了,并不代表“极草”含片现在就有了药品身份,因为青海春天的冬虫夏草纯粉片产品目前还未获得药品批准文号。

目前,青海春天控股子公司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已被要求停止冬虫夏草纯粉片产品试点以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公司股票停牌中。

4月5日晚间青海春天连发两则公告,一方面搬出关联公司三普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救场,春天药用将获得其冬虫夏草为原料的药品全国总经销权授权;另一方面,将向国家食药总局沟通再度申请其公开发布《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等。

在国家食药总局网站数据库中含有冬虫夏草成分的国产保健食品共有19条记录,包括同仁堂的总统牌冬虫夏草灵芝提取物西洋参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口服液、劲牌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两款冬虫夏草胶囊。而且所有产品宣称的保健功能都是调节或增强免疫力,个别产品还包括抑制肿瘤或辅助抑制肿瘤。国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金宗濂教授指出,我国现有一万多种保健食品,60%都是增强免疫功能的,“增强免疫功能”是保健食品申请进入市场时最容易通过的。

然而,对于宣称的“调节免疫功能”,吴海云认为这是一种含糊而讨巧的说法:“到底是增强还是降低免疫功能?还是增加某一项功能呢?免疫功能非常复杂,比如艾滋病会引起免疫功能低下,但有些疾病却是免疫过度亢进了。很多保健品都使用调节免疫的说法,这是卫生管理部门遗留的后患。听起来能增加抵抗力,但又没有临床依据,就叫调节免疫功能。”

而在药品数据库中,药品生产企业包括青海珠峰冬虫夏草原料有限公司、青海国草冬虫夏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青海珠峰冬虫夏草药业有限公司、桓仁满族自治县恒宝参药有限公司、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6家。国产药品仅有三种:青海珠峰冬虫夏草原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发酵冬虫夏草菌粉、百令片和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发酵冬虫夏草菌粉。不过,发酵虫草菌粉并非野生冬虫夏草,而是人工分离出冬虫夏草菌种后在人工环境下培养的,1988年获国家卫生部正式生产批件并获名“发酵虫草菌粉”。而且这三种药品都是作为中药审批的,而中药获批门槛较低。

食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QS)包括两家,一家是青海久泰冬虫夏草酒业有限公司,其官网宣称“久泰所产产品均为保健品酒类,有虫草酒和浆果酒两种类型。而利用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发酵液,继续发酵生成酒精,制成的虫草酒,其保留发酵冬虫夏草菌粉的多种多糖及营养物质,既有酒的香醇,又有冬虫夏草的功效。” 按照国家法规,食品不能声称功效,该企业产品的功效宣称只能是一句空话。

另一家是扬州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过使用的是北冬虫夏草,也就是蛹虫草,与冬虫夏草不是一个东西。蛹虫草可以人工培育,能作为食品原料,价格很低。

此外,被当作中药材售卖的冬虫夏草不在食品、保健食品、药品管辖范围内,而我国中药材中标准中并没有砷含量的限量指标。

而被视为“极品”的极草则在食品、保健食品、药品数据库中,都没有找到。

冬虫夏草是青海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据估计,青海省的冬虫夏草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而全国虫草产业的产值超过300亿元。冬虫夏草的去向,牵扯多方利益。但《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一文中表明目前冬虫夏草的成分已基本清楚:野生冬虫夏草中含水分10.83%,粗蛋白29.1%~33%, 粗脂肪8.62%, 总糖13.94%~24.20%, 粗纤维18.5%, 水分10.8%, 灰分8.64%。此外还含有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类物质、甾醇、7%~9%的甘露醇、多糖等, 这些成分是冬虫夏草发挥可能的生理活性或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董彩虹表示,这些物质并不是冬虫夏草特有的,目前也并没有发现冬虫夏草中含有特有的活性成分。

1、朱佳石,郭英兰,姚艺桑,等.冬虫夏草成熟过程中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DNA共存及竞争增殖力、化学成分变化[J].菌物研究,2007

2、刘高强, 王晓玲, 杨青, 等.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J].营养研究, 2-206.

3、杨涛,董彩虹.虫草素的研究进展[J] 菌物学报, ): 180-19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药审批品种(1988年3月)


原标题:虫草的神话破灭了?它现在涨幅超房价,还被吃成易危物种了!

冬虫夏草又一次刷爆朋友圈了,这次因为两个文章,一篇文章是《一个“中国式”骗局的始终:冬虫夏草被食药监踢出保健圈》,另一篇文章说即便是被踢出了保健圈,但居然还被人们疯狂地吃成了易危物种!!!!

第一篇文章引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上的一个通知(如下图):

实际上,深蓝小编专门去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查了,这个通知是2016年的,不知道为什么一条旧通知,一样引发公众的热议。在网上,这样的一篇文章后面竟然多达7000多个跟帖,朋友圈也疯转。

这样的关注度恰恰说明,冬虫夏草作为一个传说已久的“神奇保健药”,已经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坛上的药物。

那为什么它被称之为跌下神坛、又为什么不断被医学界、监管部门拍砖呢?而在这些质疑的背后,公众为何依然狂热追求,以至于目前虫草价格居高不下?

冬虫夏草,从学术上来说,是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

冬虫夏草是中国特有物产,只在我国青藏高原出产,且产量稀少。产地分布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上游。东起四川凉山,西至西藏普兰;北起甘肃岷山,南至喜马拉雅山和云南玉龙雪山。

这个范围涵盖五个省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就各地产量来说,西藏最多,约占全国冬虫夏草总产量的41%,青海占33%,云南和四川各占11%-16%上下。

冬虫夏草分布区域示意图 资料图

挖掘虫草的最佳时期,是夏天冰雪开始融化而未完全融化时。这时虫草露出地面,在雪地上很容易发现。等积雪完全融化,虫草淹没在杂草间,再找就难了。

并且,刚长出的冬虫夏草药效最好。这时虫草很饱满,子座(“草”的部分)长度适当。如果再晚些,虫草生长过度,虫体中空干瘪,子座过长,药用价值就低了。

及时采挖的虫草丰盈饱满 资料图

冬虫夏草的采挖过程也很有讲究,虫体和子座都不能挖断,断了不值钱。挖出后趁潮湿除去外层泥土,然后晾晒风干。

虫草难找,很多人趴在地上一整天也找不到几根。有经验的挖草人发现一根后会在附近继续找,一般还能找到。最密处一平方米可找到10-20根。

挖冬虫夏草也有技巧 资料图

虫草被世人所熟知的时间并不长,最早有记录的历史是记载于吴仪洛(1757年)《本草从新》,记有:“冬虫夏草四川嘉定府所产最佳,云南、贵州所产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之,连身俱化为草”。又曰:“冬虫夏草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咳嗽……如同民间重视的补品燕窝一样”。

清代文人蒲松龄曾对冬虫夏草赋诗一首:“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无穷。”

在这之后,冬虫夏草才逐渐为人们所知道。在清代中叶(1723年),法国人巴拉南就来华采购冬虫夏草带往巴黎,后由英国人带往伦敦。

但是,中国人对药物的认识,绝大多数时候都要以奉为神明的《本草纲目》为标准的,恰恰冬虫夏草在《本草纲目》里面是没有记载的。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作为权威药典,在1990年版本中收录了冬虫夏草。不过,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海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采访时说,在中医古籍中,几乎所有东西都是药,诸如指甲、灶灰、粪便都是药,都能在古籍中找到“功效”。所以,冬虫夏草仍然为争议留下来尾巴。

从一公斤20元暴涨到60万元!

现代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熟知虫草的呢?根据一些藏区的人们的回忆,70年代的时候,虫草在藏区都不贵,大概一公斤就20元。

到了90年代,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决定了虫草的炒作走向。中国女子中长跑的“马家军”横空出世,惊呆了全世界。马俊仁宣称运动员们的饮食秘诀“鳖精”和“虫草”,自然也就格外引人关注。冬虫夏草在国外引发关注,马俊仁的这一说法居功至伟。

而这个时候,大多数中国人通过新闻、广告等媒介才知道了虫草的神奇。

然而,西方科学界的研究没有得到任何支持虫草神效的证据,研究结果反而倾向于“否定”。悉尼奥运会前夕,马家军突然放弃了参赛,更让西方对马俊仁的“鳖精虫草说”充满质疑,此后对虫草的研究兴趣也逐渐消退。

虽然功效研究没有获得可信证据,不过并不影响有资本入局进行运作——“极草”宣称发明了“破壁”“压片”等技术,使得“吸收率提高几倍”“可以含着吃”。令人眼花缭乱的专业术语,加上各种“高端媒体”的广告轰炸,这个产品的价格被推到了远超黄金的地步,每年的销售额高达几十亿。

上世纪70年代初,1千克冬虫夏草只需花大约20块钱就能买到。到1990年代中期,价格上涨到5000元。

“2002年前后我刚入行时,冬虫夏草的价格为1千克4万元。”在西藏林芝做冬虫夏草生意的马福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如今他店里质量上乘的西藏那曲冬虫夏草,1千克22万元。

市场上价格最贵的冬虫夏草,1千克甚至可以卖到40万到60万元。

对于如此“天价”,冬虫夏草研究专家、杭州柯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柯传奎认为,一方面因为其确有功效,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商业炒作推波助澜,以至于冬虫夏草成了身份的象征。

“由于冬虫夏草资源奇缺、供不应求,所以带来许多商业乱象。”柯传奎说,其中包括中间商层层加价、囤积居奇。甚至现在已形成“加重产业”,专门在冬虫夏草上用胶水黏上黑色金属粉末,通过为其增重来获取更高利润。

“价格多少算合理,很难说。”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杏忠来看,冬虫夏草的“天价”,主要还是物以稀为贵。

刘杏忠告诉记者,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中国,天然冬虫夏草年产量总共才120吨。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只生长在海拔3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

此前,人们一直迷信虫草可以抗癌。这其实来源于国外的一个学术研究。

上世纪50年代末,德国科学家观察到被蛹虫草寄生的昆虫组织不易腐烂,随后从中分离出一种腺苷类活性物质,即“虫草素”。后续实验发现,虫草素有抗癌活性,其活性物质为“喷司他丁”。

媒体对其抗癌功能早有质疑 图/新快报

或许就是从那时起,人们误以为所有虫草都含有虫草素,都能抗癌。而最新研究显示,在众多种虫草中,抗癌物质存在于蛹虫草和九洲虫草中,冬虫夏草并不含这种物质。并且研究者也不建议人们摄入过量的冬虫夏草或虫草素。

研究显示“蛹虫草”有抗癌功效 资料图

2010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发文,严禁使用冬虫夏草作为食品原料生产普通食品。

2016年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也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明确长期服用冬虫夏草有“较高风险”。

《总局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称,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进行监测检验发现,砷含量为4.4—9.9mg/kg,超出了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1.0mg/kg。

“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这份公告称。

总局对虫草产品的消费提示引发的市场震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杏忠认为:“很多真菌都有富集重金属的作用。青藏高原矿产丰富,如果土壤里砷的含量比较高,冬虫夏草的砷含量就会超标。”刘杏忠说,但是这份提示对冬虫夏草砷超标的问题并未解释清楚。因为有机砷是对身体有益的,只有无机砷才是有害的。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冬虫夏草研究室主任李玉玲认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这份公告值得“进一步商榷”:它只公布了冬虫夏草中砷的含量,并未区分有机砷和无机砷。

权威教授称:它实际上就是长在虫子尸体上的蘑菇

关于虫草的争议从2012年以来不断发生,而持反对虫草的一派不断拿出食药监总局的通知、公告昭告天下,说明虫草的危害。最常用的举例就是“虫草被踢出保健圈”,这样的标题不断被刷屏。

深蓝财经梳理发现,这句话主要来源于2016年的通知。

2016年3月4号下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消息,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工作。通知发给的对象是北京、江西、湖北、广东、青海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

但在2012年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曾下发关于《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要求高效开发利用冬虫夏草资源,推动高端科技含量保健食品的研发。那么,为什么这次突然要停止冬虫夏草试点工作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局长毕井泉这样解释:“因为冬虫夏草不是一种食药两用的物质,因此它不能单独作为保健品的原料。保健品原料必须要列入到保健品目录,里边有一部分是属于中药材,但这部分中药材一定要是食药同源目录,才能作为保健品的原料。冬虫夏草其中可以有一种,按照原来卫生部的规定,可以有一种不是在食药同源目录里边的,因此单纯冬虫夏草一个品种作为单方的制剂,这是不允许的。”

毕井泉局长解释得很清楚,冬虫夏草属中药材,并不是药食两用,因此不能作为保健品原料。

研究了40多年的虫生真菌专家,安徽农业大学退休教授李增智一直强调,它实际上是长在虫子身上的蘑菇。

坏消息竟成为上市公司好消息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和《2018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此次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已有1种大型子囊菌疑似灭绝,冬虫夏草、猴头菇等我们熟悉的菌种也已经属于易危级别。

由于受到长期过度采挖和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其发生数量不断减少,分布范围逐渐萎缩。如今,许多产地已很难发现它的踪迹。冬虫夏草在易危的药用大型子囊菌中最为典型,有专家提议将其列为真菌保护的旗舰物种。

原本这是一个生态保护的消息,因为此前市场爆炒,导致了乱挖乱才的市场乱象,但是不少媒体在报道上述消息的时候,坏事竟然又成为了炒作的筹码。冬虫夏草处于易危级别,就意味着虫草概念股就要飙涨。

一些证券媒体引述消息的时候自然而然想到了炒股:价格上涨将是必然趋势。

但是,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对虫草的重新认识,虫草第一股青海春天也并没有太大动静。

事实上,作为虫草第一股的青海春天,目前也逐渐认识到市场的现实,开始寻求转型,以应对即将变化的市场需求。

华泰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称,因为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政策的转变的影响,青海春天业务转型。

2016年以前青海春天的主营业务为冬虫夏草类产品。由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冬虫夏草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决定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青海春天原主力产品冬虫夏草纯粉片已于2016年3月31日停止生产。公司根据董事会“充分利用自身的研发能力、产品创新、市场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经验,通过自主研发、股权投资、并购等方式实现包括快速消费品行业在内的新业务板块的发展”的要求,以人民币3385万元收购西藏听花酒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听花酒业已与宜宾凉露酒业有限公司签署了二十年期的凉露酒销售合同。

青海春天2017年报显示,两大主营业务收入出现大幅度下滑,包含保健产品冬虫夏草纯粉片在内的医药行业业务营收为1.95亿元,同比下滑52.73%;含营销策划的广告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4.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虫夏草抗癌神话破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