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我是广西外孙女户口迁到外婆家的我从小就在外婆家住,外婆广东的,然后就在广东这边读书了一直读到现在,已经高二了

  [iOS]外婆家要拆迁,我妈没户口也不同住,能分到什么吗?


本人出生户就和父母报在爷爷家,因家庭人员复杂,父亲单位八几年以个人名义给我父亲分了套房,当年我是未成年人,然后就把我的户口从爷爷那迁到外婆家,到现在要拆迁了,父亲分的房算我也得到福利分房了吗?我算安置人口吗

毛主席与文家亲属合影(1953年,丰泽园)。后排左起:李敏(长女)、毛远新(侄子)、朱光(表外甥女婿)、刘松林(长媳)、李讷(次女)、王海容(表侄孙女);前排左起:两位表嫂、文静纯(三表姐)、毛泽东、王季范(九哥)、肖石英(九嫂)、刘媛英(表侄媳)(括号内为合影者与毛主席的关系)

    毛主席与文家亲属合影。左起:不详、文静纯(三表姐)、文运昌(表哥)、赵棣棣(表外甥孙女)、毛泽东、章科伦(表外甥孙女)、不详、章淼洪(表外甥女)、王季范(九哥)(括号内为合影者与毛主席的关系)(来源:孔东梅著《改变世界的日子》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jpg

文万谟(第16代)--文年扬(第17代)--文道中(第18代)--文德明(第19代)

文道中之子----文作霖(德明)

文作霖之妻子---贺氏

文作霖之长子---文绵芳

文作霖之次子---文绵薰

文绵薰之妻子---贺氏

文作霖之三子---文绵姜

文绵芳长子---文正儒

文绵芳次子---文正美

文绵薰长子---正兴(玉瑞)

正兴(玉瑞)妻子---文赵氏

文绵薰次子---文正莹(玉钦)文正莹(玉钦)妻子---文赵氏文绵薰三子---文正材

文绵薰长女---钟文氏

文绵薰次女---王文氏(文六妹)

文绵薰三女---文七妹(毛泽东的母亲)

文绵姜之子---文正华(玉森)第一代:

文正兴(玉瑞)长子---文谷香(士芭)

文正兴(玉瑞)次子---文涧泉(士频)

文正兴(玉瑞)三子---文梅清(士檠)

文梅清(士檠)之妻---赵氏

文正莹 (玉钦) 长子---文泮香(士茆)

文正莹 (玉钦) 次子---文运昌(士荇)

文运昌(士荇)之妻---杨达昌

文正莹 (玉钦) 三子---文南松(士苹

文南松(士苹)之妻---刘氏

文正莹 (玉钦) 女儿---文静纯

王文生与王文氏(文六妹)长子---王星臣

王文生与王文氏(文六妹)次子---王季范

王文生与王文氏(文六妹)女儿---王十姑

第二代:文涧泉之子---文瑞人

文梅清之子---文瑞灵文泮香长子---文赐生文泮香次子---文九明文运昌长子---文砥南文运昌次子---文凤良
文南松长子---文孝根文南松次子---文秉璋王星臣长子---王国焘王星臣次子---王智田

王星臣之女---王曼恬王季范之子---王德恒

王德恒之女---王海容王德恒之子---王起华(王海容弟弟)

王起华之妻---裴震坤(王海容弟媳)第四代:

王起华之子---王宇清(王海容侄儿)

王起华之女---王宇丹(王海容侄女)

毛泽东的外婆桥在韶山大坪乡棠佳阁,那是他身上血脉之一的源头,也有他两至八岁所度过的如诗如画般的金色童年。

举世闻名的韶峰西麓,有个山水相绕,绿荫堆翠,阡陌纵横的小山村,其间,一座两进两横的土墙青瓦大屋场,掩映在一片苍翠的竹林中,这便是棠佳阁(又名“三芝堂”)了。

追溯源头,毛泽东外婆的婆婆文贺氏27岁丈夫便去世,家竟并不宽裕,年轻的寡妇独自支撑抚养都未成年的三男(芝兰、芝仪、芝祥)一女的重担。她克勤克俭,贤惠、善良,信守祖传的“耕读为本,孝悌传家”的家风,因而,家业发展至有田土140亩。至清光绪六年(1881年)“三芝堂”奉母命分家。

毛泽东外公芝仪和外婆夫妻分得水田50亩,他们生育三男三女。长子文玉瑞排行第七,毛泽东称之七舅,次子文玉钦排行第八,毛泽东称之八舅,三子幼年夭折。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上有两个姐姐,她是满女,盛得父母和哥姐的宠爱。

毛泽东的外公虽然读私塾的时间不长,但酷爱读书,除劳动外,书总不离手。他将后来成为齐白石恩师的胡沁园的家训诗作为家训:“田地要耕书要读,半为农夫半为儒”,“劝我儿孙耕与读,莫使仓腹两空虚”。因而,几个儿女都是在这种家训薰陶下长大成人的。毛泽东的外婆仁慈、贤淑,知情达理又勤俭持家。文家20多人的大家庭互敬互爱、团结和谐。

毛泽东共有6个表哥,3个表姐,与他接触最多的表哥文润泉、梅涛、运昌、南松表姐文静纯。这些童年时期至诚至亲的人,毛泽东永生难忘。建国初期,他在百忙这中频频用私费邀请他们上北京浏览,并赠送大量礼物。

文道中之子----文作霖(德明)

  文作霖,17971824年)文家族第十八代传人,文道中之子德明,字作霖,清嘉庆二年丁巳七月二十九日申时生,年二十七,道光四年甲辰七月十四日申时没,葬凤音四都峡口区严家冲屋对岸猫面牌中乳附父冢同向居右。

文家,世代务农,家境小康。文家祖坟葬在韶山。文七妹的祖父文作霖(毛泽东的外曾祖父)葬于龙眼。唐家坨文家属于湘潭高冲文氏。文氏十五代以下辈序为:万年道德绵,正士端期上毛泽东的外祖父文绵薰属十九代,其母亲文七妹字辈,属二十代。

文七妹的祖父文作霖(毛泽东的外曾祖父)葬于龙眼,每年清明时节,家里人都要去那里扫墓、拜坟,需要有个落脚的地方,便将文七妹许配给韶山毛翼臣家。文七妹13岁那年,与韶山东茅塘(后迁上屋场)毛翼臣的独生子毛顺生订婚,毛顺生当时只有10岁。五年后,18岁的文七妹正式过门作毛家的媳妇,此时毛顺生15岁,文七妹过门后,因毛家家境清贫,劳动繁重,经常回娘家哭诉,说韶山那边山多田少,又是冲头旮旯,交通闭塞,且毛家人手少,她在娘家做姑娘时,只须做些轻微的家务事,从未搞过田间劳动,嫁到毛家后,不仅要做家务,而且要下田劳作,因此不堪重负。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的祖父文作霖,毛泽东的外曾祖父。湖南湘乡县唐家圫人。务农,贫苦农民,经济拮据。

生三子,长子文绵芳、次子文绵薰,三子文绵姜 

文作霖之妻子---贺氏  贺氏,17941882年)乾隆五十九年甲寅七月初七日亥时生,寿八十八,光绪八年壬午七月初六日申时没,葬湘潭七都七甲韶山桥头湾屋右首龙眼塘。

文七妹祖母,毛泽东的外曾祖母。务农。夫亡后勤俭持家,抚育幼子, 克勤克俭,振兴家业,买房置地,20世纪初文家已有地140多亩。

文作霖之长子---文绵芳

芝兰,毛泽东的伯外祖父。生子文正儒文正美

文作霖之次子---文绵薰

文绵薰,18211888 文作霖次子,字芝仪,创住唐家岮,懿行传祥。清道光元年辛巳八月初十日寅时生,寿六十七,光绪十四年戊子二月二十九日卯时没,葬湘潭七都五申钟家冲内罗家仑屋左下。

文作霖次子文绵薰,毛泽东的外祖父。务农,毕生耕种,品端行洁。生三子三女,长子文正兴(玉瑞)、次子文正莹(玉钦)、三子文正材,长女适钟、次女适王、三女适毛

文芝仪长女嫁给了钟姓人家。

次女嫁给了王姓人家,就是后来将要说到的王季范的母亲;

三女则许给了毛顺生,她就是1867212日出生的文七妹。

文绵薰之妻子---贺氏

贺氏(1826—1909)清道光六年丙戌六月二十日巳时生,寿八十三,宣统元年己酉六月初二日午时没,葬凤音四都石岭区石岭上首箕筲岭坨。

适毛(即毛泽东母亲文七妹,嫁韶山毛顺生)

文作霖之三子---文绵姜

  文绵姜,文作霖三子, 芝祥毛泽东的叔外祖父。生子文正华 

棠佳阁是一个大屋场,里外住着许多文姓人家,毛泽东外婆家即是其中一户。房屋的东头住着他的外祖父文芝仪,西头则住着他的叔外祖父文芝祥

文绵芳长子---文正儒

  文正儒(1844—1919),玉善,文绵芳之子, 行四,

文玉善,行四,毛泽东称他为四舅,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十月二十五日,上过私塾四年,能写会算,持家勤俭,以务农为生,原配赵氏,继配王氏

文绵芳次子---文正美

玉里文绵芳之子,行五,毛泽东的五舅父。

文玉理,行五,毛泽东叫他五舅,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五月二十九日,亦读私塾四年,为人能干,写算诸全,以农为业,配刘氏

文家生男多、生女少,所以他们对文七妹特别看重,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妹妹对待,由此对文七妹的孩子毛泽东都作自己的亲外甥看待。

文绵薰长子---正兴(玉瑞)

文绵熏长子正兴,勃生,玉瑞住唐家岮。曾充房长,监修房谱。清咸丰三年癸丑十月十二日申时生,寿六十七,民国九年庚申阴历七月二十三日申时没,葬南熏十三都路亭区寺冲梨子园屋后山甲山庚向。

文芝仪(绵薰)的长子, 文正兴(玉瑞)在族兄弟中排行第七,毛泽东称其为七舅父和干爹。

生三子,长子文谷香、次子文涧泉、三子文梅青
1920
95日,毛泽东的七舅父文正兴(玉瑞)病逝。在临终前,毛泽东连忙从外地专程回乡,为舅父送终,送葬,将舅父视同自己的父亲。

  七舅病逝之后,对八舅父母,更为惦念和牵挂,时常致信问候。19221111日毛泽东再次给八舅父母写信问候:舅父舅母大人尊前:

  久不通信,疏忽得很!二位大人谅都人好!合宅谅都安吉!甥在省身体尚好,惟学问无进,甚是抱愧!刘先生回乡之便,托带片言,借当问候。有便望二位大人临赐教诲

  甥毛泽东上十一月十一号毛泽东写给舅父舅母的信不少,但可惜的是保存的手迹已经不多。

  自从毛泽东的父母去世以后,他最亲的长辈就是他的舅父舅母了。他一直牵挂着唐家土乇。

正兴(玉瑞)妻子---文赵氏

正兴(玉瑞妻子,毛泽东的七舅母和干妈。毛泽东称其为七舅母,毛泽东的七舅母文赵氏,生于咸丰四年甲寅十月初一日亥时生,寿七十,民国十三年甲子阴历八月初四日戌时没,葬合夫冢同向居右。

出身清贫,自幼习纺织,工针织,善于操持家务,年方十六即为人妇,侍翁姑以孝,持家有方,人称孝慈淑慎

生有四子一女。因为多子多福毛泽东的外婆非常珍爱这个外孙,便要他拜赵氏为干娘。

文正兴(玉瑞)元配谭氏,清咸丰二年壬子十二月十二日亥时生,年二十七,光绪五年己卯七月二十七日辰时没,葬弦歌十四都团田区关王总老屋下首井湾缠山丘堪觜亥山巳向,继配赵氏。

文绵薰次子---文正莹(玉钦)  文玉钦(—), 玉联,号玉钦毛泽东的八舅父。住唐家岮。曾充户首。清咸丰九年己未十一月十八日卯时生,寿七十,民国十八年己巳阴历五月二十日申时没,葬南熏十三都路亭区学堂湾屋后木星艮山坤向兼寅申居左。

文芝仪的次子文玉钦在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有一个继室,两个姨太。毛泽东的八舅父生三子。长子文泮香、次子文运昌、三子文南松,生有女儿文静纯,就是文运昌的三姐。   

毛泽东的七、八舅父比毛泽东的父亲分别大了 17 岁和 11岁,当毛泽东在家受父责逃避至舅舅那里时,总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因为毛顺生虽有些专横,但对年长 10 多岁的妻兄是很尊重的,特别在 1910 年毛泽东面临人生选择时,两位舅父更起了关键作用。那时,八舅文玉钦在家开设蒙馆,毛泽东时常旁听,所以文玉钦算是毛泽东真正的启蒙老师。

毛泽东外出不能照顾家庭时,母亲重病亦曾回娘家,得到两位舅父的悉心照料。八舅父还因与毛泽东的关系被捕坐牢以至病贫而亡

文正莹(玉钦)妻子---文赵氏  文赵氏(-), 文正莹玉钦)妻子, 毛泽东的八舅母。清咸丰五年己卯二月初十日戌时生,寿八十三,民国二十六年丁丑阴历二月二十一日寅时没,葬合夫冢同向居右。    子三 

封建社会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七、八舅母,她们都未进过学堂,只能跟随母亲读点《四字女经》、《女儿经》的书籍,学习一些三从四德的道理。赵氏自幼随家母习针线,纺织,从事家务劳动,养成一种勤劳俭朴之风。16岁嫁到文家后,贤淑慈祥,义方启后,戚里皆夸。生有三子一女。她与文七妹志趣相投,性情相近,姑嫂之间亲密无间。

二人均笃神佛,都吃花斋,还吃观音斋、报母斋(即每逢母生日这天,不沾荤腥以此报答母亲养育之恩)。

  七、八两位舅母对毛泽东非常爱护,视若己生。总是为幼年的毛泽东,缝衣做鞋,换洗衣服,可说关怀备至。

  后来,毛泽东去湘乡东山学堂读书,亦曾得到二位舅母的照顾和支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舅父舅母给予的关怀,毛泽东始终铭记在心,特别是他母亲在娘家养病的期间,得到舅父舅母的精心护理更是感激不已。1911年春,毛泽东离开湘乡前往长沙求学以后,也不忘时常给两位舅父及舅母写信,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文绵薰三子---文正材  文正材,文绵薰三子,行九,毛泽东的九舅父。早夭。毛泽东称八舅, 丈正材(早夭)(殇,葬星庄湾上首园壕侧)

文绵薰长女---钟文氏  钟文氏,文绵薰(芝仪)长女,行五,毛泽东的大姨妈。大姨妈

文绵薰次女---王文氏  王文氏,文绵薰(芝仪)次女,行六,毛泽东的二姨妈。生二子,长子王星臣,次子王季范。二姨妈

王文氏丈夫---王文生  王文生,王文氏丈夫,文绵薰(芝仪)二女婿,毛泽东的二姨父。

文绵薰三女---文七妹(

文七妹<--->文绵薰(芝仪)三女行七,毛贻昌之妻,毛泽东的母亲.务农,葬韶山南岸,与夫同坟。

毛泽东的母亲,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七妹十八岁时和毛贻生结婚,共生五男二女,但四个都夭折了,只剩下毛泽东、、三兄弟。

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务、抚养儿辈。她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的不逊色于三孟母,养育出了新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

18岁与完婚,先后怀过两胎,都在襁褓中夭折。八年后毛泽东诞生,了不起,她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让毛泽东拜七舅妈为干娘

外祖母贺氏见女儿带着小外孙回来了,喜不胜喜,对此特别看重,硬要放在自己身边照看、抚养。她请来八字先生为毛泽东算命卜卦,算出他命好八字大,将来能成大器,但一定要寄拜干爹干娘才能养育成人。于是,她与儿女众多的长子文玉瑞、长媳文赵氏商量,叫他们收毛泽东为干儿子,长子、长媳满口应允。就这样,毛泽东拜了七舅父母为干爹干妈。

二,替毛泽东向南岳观音菩萨许愿,答应毛泽东长大成人后去还愿;

三,让毛泽东石观音干娘(所以毛泽东小名又叫石三伢子);

四,自己吃观音斋 毛泽东满月以后,母亲文七妹把他带到了外婆家。外婆非常疼爱这个外孙。就请算命先生给外孙测了八字,说要平安长大成人,必须拜一个长寿的干娘。谁长寿呢?外婆认为后山那块两丈多高的石头最长寿。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置办了香烛酒醴,把毛泽东抱到那块大石头前面,让他作了个揖,拜这块大石头为"干娘",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石三",按当地的习惯就叫他"石三伢子"。外婆舍不得外孙,毛泽东就留在外婆家,一直到4岁。对于童年时的这件往事,毛泽东一直记忆犹新,对石三这个乳名也是默认的。1923年在湖南从事革命活动时,毛泽东为遮掩反动当局的耳目,亦曾用过石山之名,并以此名在《前锋杂志》上发表过《省宪下之湖南》一文。

文绵姜之子---文正华(玉森)  文正华(), 文绵姜之子,正华玉森,行十,毛泽东的十舅父。

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十二月初一日,他也读了四年私塾,能写逄,善言辞,以农为业,为人勤俭,心地善良。配章氏。因文家生男多、生女少,所以他们对文七妹特别看重,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妹妹对待,由此也对文七妹的孩子毛泽东都作自己的亲外甥看待。

正兴(玉瑞)长子---文谷香(士芭)

文玉瑞(正兴)长子, 文正兴长子文士芭(毛泽东表兄),字谷香,光绪元年(1875)生。长子早夭;

1951年5月于北京。右起:文运昌、文涧泉、毛泽东、江青。

文正兴(玉瑞)次子---文涧泉(士频)

文正兴次子文士频,字涧泉,光绪七年(1881)生,在族兄弟中排行十一,毛泽东的表兄和干哥,曾七次上京见毛泽东

1950 1 月,文涧泉曾写信给毛泽东,请其为自己本家好友丈凯介绍参加工作,57 日,毛泽东复信:文凯先生宜在湖南就近解决工作问题,不宜远游,弟亦未便直接为他作介,尚乞谅之。

1953 年,文涧泉又写信给 毛泽东,提出要去北京并要介绍其岳家赵氏一个亲戚到北京读书,毛泽东复信说:来京及去上海等地游览事,今年有所不便,请不要来。赵某求学事,我不便介绍,应另想办法。
毛泽东虽然与外祖家感情深笃,但对外家亲人要求甚严。文涧泉等多次上北京见毛泽东毛泽东一面热情招待,还给他们添制衣服或赠送钱物,一面对他们的非份要求,如要坐飞机,要做长袍,或要留下长住或替人介绍工作,毛泽东则婉言回绝,甚至发了脾气

文正兴三子文士檠,字梅晴,号沼香,光绪元年(1885)生。文正兴(玉瑞)三子, 在族兄弟中排行十七,毛泽东的表兄。六次上京,四次与毛合影

文梅清(士檠)之妻---赵氏

赵氏,文梅清之妻,毛泽东十七表嫂,1957年曾上京。

文正莹 (玉钦) 长子---文泮香(士茆)

文正莹长子文士茆,泮香,号藻垣,光绪六年(1880)生。排行第十,毛泽东的表兄。曾参加农运。

文正莹 (玉钦) 次子---文运昌(士荇)

文运昌,名士荇,运昌,又作润昌、咏昌,排行十六,乃是毛泽东八舅父文玉钦的次子,毛泽东称他为十六哥。县立师范毕业.

解放后曾任湘乡县第一届人大代表、湖南文史馆馆员。

文运昌与毛泽东关系极为亲密,且对少年毛泽东的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当毛泽东出生时,文运昌已有 9 岁, 是名符其实的大哥,对小弟,运昌有过长达近十年的用心呵护,因为幼年和童年的毛泽东,直到 1902 年,差不多全部时间都是在外祖家与诸表兄共度的,当 1910 年,毛泽东面临失学,文运昌给毛泽东 指引了一条路: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去学习。此时,文运昌 26 岁,已从湘乡 东山高小和湘乡县立师范学校毕业,他向东山学校引荐,并亲自陪同毛泽东进入该校。
    毛泽东走出韶山冲,眼界大开。此后,他与文运昌关系更密切了,从一般的玩伴而上升到知己和学友。文运昌关心毛泽东的成长,借了不少时论新 书如《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给表弟看。
    对这段经历,毛泽东在后来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多有提及,足见印象之深。不过,在 20 毛泽东文运昌的信说: 运昌姻兄:来示接读。刘君实在无法安置,今刘回乡,情形请面询之。弟在此无善足录,生活奇窘,不足为戚友道也。舅父母一函请面呈。各位表兄嫂同此问候。有暇盼兄时赐教言。即颂 乡祺!弟泽东上11 11

原来,在毛泽东略已成名,事业有起色时,文运昌仗着与弟的情谊,有求于他,想让他帮助安排同乡刘君的工作。这样的情况,以后几十年,特别是建国后,还发生过多次。然而毛泽东却不愿为此询私情,有时甚至显出不高兴。

文运昌(士荇)之妻---杨达昌

杨达昌  毛泽东表嫂(18851971年)1953年曾上京与毛泽东有合影。

文正莹 (玉钦) 三子---文南松(士苹

文南松(), 文正莹三子文士苹号兰松(南松),毛泽东的表兄。

与毛泽东交厚,与毛有多次书信往来。三子文南松,排行二十;

文南松(士苹)之妻---刘氏

刘氏,毛泽东的表嫂1953年毛泽东曾接其上京,有合影

文玉钦女儿---文静纯

文静纯文玉钦女儿文静纯,就是文运昌的三姐。

王文生与王文氏(文六妹)长子---王星臣

王星臣,王文生长子,毛泽东的姨表兄。生二子、一女。姨表兄,王文生长子

王文生与王文氏(文六妹)次子---王季范

王季范,()王文生次子,毛泽东二姨表兄。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的老师,学监。解放后曾任湖南行政学院副院长,政务院参事,文史馆馆员。生一子王德恒

王文生与王文氏(文六妹)女儿---王十姑

王十姑王季范的妹妹,在《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中央文献出版社)。对王十姑有所描述。
    毛泽东对罗氏这门婚事之所以很不情愿,也许是因为他心中早已有了王十姑。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在《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一书中对此有所披露。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问在外交部担任礼宾和记录工作的王海容:那个王十姑怎么样了?
王十姑是谁?海容不知道,自然无言以对。回家后便去问自己的奶奶王季范先生的夫人肖老太太,毛泽东称她为九嫂。奶奶告诉海容:王十姑是她爷爷王季范的妹妹,没有名字,大家只叫她王十姑。王十姑和毛泽东是两姨表姐弟(毛的母亲是文七妹,王的母亲是文六妹),从小两人在外婆家一起玩,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直至谈婚论嫁。就在毛泽东和王十姑翘首以待好事成双时,算命先生得出结论,二人八字不合。那时候,表亲不能结婚,八字不合不能结婚。

为此,王家给十姑订了亲,丈夫是本县的,姓赵。不久,王十姑结婚了。不幸的是,王十姑婚后不久就去世了,而且没有后人,只有墓上的衰草陪伴着她们。当王海容告诉毛泽东十姑已经去世后,他叹了一口气。在海容面前,毛泽东不止一次地提到王十姑。毛泽东动情地回忆道:她是好人。人很白,性格很好,手很细我们还拉过手哩!这时,毛泽东似乎又回到了少年的幸福时光。

在海容得知王十姑一事的来龙去脉后,王季范先生告诫她:不要乱说!王、毛两家的这段故事已深藏百年。如果不是王海容讲出来,又有谁知道呢?

文涧泉之子---文瑞人  文瑞人,文涧泉之子,毛泽东的表侄。

文梅青之子---文瑞灵  文瑞灵,文梅清之子,毛泽东的表侄。

文泮香长子---文赐生  文赐生,文泮香长子,毛泽东的表侄。

文泮香次子---文九明  文九明,文泮香次子,毛泽东的表侄。19148月生文泮香之子,195310月毛泽东给他写有一信,同年上京

文运昌长子---文砥南  文砥南,19111982文运昌长子,毛泽东的表侄。

文运昌次子---文凤良  文凤良,文运昌次子,毛泽东的表侄。曾两次上京见毛泽东,与毛有合影

文南松长子---文孝根  文孝根,文南松长子,毛泽东的表侄。

文南松次子---文秉璋  文秉璋,19201973年)文南松次子,毛泽东的表侄。毛泽东有两信给他,19556月上京见毛泽东。

王星臣长子---王国焘  王国焘,王星臣长子,毛泽东的姨表侄。

王星臣次子---王智田  王智田,王星臣次子,毛泽东的姨表侄。

王星臣之女---王曼恬

做过地下党工作,曾任天津教育局分局长。1938年与革命诗人天津文联主席鲁藜结婚,育有一子二女。1957毛主席大义灭亲鲁藜被打为胡风分子被抓后,她卧轨自杀被救,与鲁藜离婚。19717月经万里推荐兼任国务院文化组党组成员,推广户县农民画。197610月,她作为四人帮在天津的代理人被隔离审查。197710月,王曼恬在狱中用扯破的床单结成绳子上吊自杀,终年63岁。

王季范之子---王德恒  王德恒,王季范之子,毛泽东的姨表侄。王季范之子、烈士王德恒毛泽东的表侄、毛泽东同志表兄王季范的儿子;

王德恒之女---王海容  王海容, 1938--王德恒之女,王季范孙女,毛泽东的姨表侄孙女。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副部长,文革时暴光率极高,毛主席接见外宾时,旁边总能看到她的身影。80年代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至今未婚。
王海容虽一直没结婚,但她并不孤独。和她居住在一起的有她的5个亲人:母亲肖凤林,弟弟王起华,弟媳裴震坤,侄儿王宇清,侄女王宇丹。她家就在中南海旁边,是一座欧洲风格的小楼,显得格外清静。现在的王海容,过着远离政治而格外悠闲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孙女户口迁到外婆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