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区马投涧镇一中校服

马投涧镇开展“面向新时代、对标新要求、强化新担当”大讨论活动之七

  7月9日,马投涧镇机关全体干部在镇大会议室开展“面向新时代、对标新要求、强化新担当”大讨论活动。

  会上共同学习了区委大讨论活动主题文章《以精准追责化解“一人生病,全员吃药”问题》,并围绕此次大讨论活动主题开展了热烈的大讨论,机关干部纷纷表示要明确工作职责的必要性,要精准领会定责主要精神,确保工作职责履行到位。


微风轻拂,春光明媚。在这美丽的时节,411日,龙安区马投涧镇一中召开了第十三届春季运动会。

上午八点,本次运动会举行了简短开幕式。马投涧镇一中副校长靳云翔主持开幕式,副校长靳爱军致开幕词,就本次运动会顺利进行提出了要求和希望。随后,校长李海军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

本次运动会共有50米跑、立定跳远、单人跳绳等八个大项的比赛,包括了中考项目、田径项目、集体项目,三个年级各个大项各分男女组进行比赛,大约有3680人次参赛。一天下来,参赛队员紧张角逐,裁判老师公平执判,啦啦队踊跃呐喊,欢呼声、加油声响彻云霄,整个校园活力四射。

下午五点,本次运动会正式结束。闭幕式上,马文涛副校长宣读了各年级成绩:七三班、八二班、九四班以大比分领先,荣获各年级总分第一。校领导还为集体项目、个人项目优胜者颁发了奖状。

最后,学校李海军校长致闭幕词。他要求全体师生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好好学习、幸福生活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

加载中,请稍候......

探寻安阳古村落:龙安区马投涧镇上毛仪涧村

孙氏民居:村内有处“小北京”

□策划:申朝明 冀晓东 统筹:张志立

    听说我们想到龙安区马投涧镇看看古村落,镇文化站站长袁小军热情地为我们做向导,并推荐说:“上毛仪涧村的孙氏民居值得一看!”4月13日,我们走进了这个有着久远历史的村庄,走进了虽显残破但规模宏大的孙氏民居……

    说起村庄的得名,袁小军介绍道——东汉章帝年间,曾有一位修道之士途经此处,见山丘连绵,涧水潺潺,环境清幽,便搭棚建屋隐居于此。因此人姓毛名仪,他修道的山涧后来就被叫作“毛仪涧”。后来,村庄分为上毛仪涧和下毛仪涧两块。

    说话间,我们来到村内一牌楼前,上书“白龙潭”三个大字,两侧立柱各绘有一条白龙。“这里原有一处清潭,潭水清澈见底,河道形如长龙。据说,明末时孙氏家族的先祖孙代远举家来此定居,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绝佳风水。”袁小军说。

    为了让我们对孙氏民居有更深的了解,袁小军专门“请”来了老村长杨志。“我这满嘴牙还是原装的呢!”杨志今年已79岁高龄,可身体很好,说话很风趣。据老人介绍,孙氏家族定居上毛仪涧后,逐步发展成了大户人家,陆续建起了五座三院九门拱照的宅院。这些宅院大都布局一致,北有堂楼五间,前有临街瓦房五间,中有走廊客厅五间,院内各有东西厢房三间。其中一处宅院的高台阶客厅,台高五尺,走廊有四根明柱,明柱上梁有精致的木刻麒麟图案。孙氏民居院院相连,构成了很有气势的四合深宅大院。许是久无人住的缘故,一处宅院已倒塌一片,还有一处宅院内杂草丛生,地上到处散落着瓦片、瓦当。

    边走边看,杨志老人领我们来到了孙氏民居“最胜处”。据说,为修此宅,咸丰三年孙家专程到北京找来了图纸,按图施工,用料极为讲究,做工要求精细。“你看这最胜处的起脊瓦楼,面北背南,临街还有两米宽的阅台。登上楼去,就像上到了天安门城楼。”杨志老人领我们进院细看。房屋全是由白条石砌成,石料齐整无缺、缝细如线,门头、窗头均刻有字,只是已无法辨识,据说是文革时期被抹花了。庭院深深,西厢房还住着人,只是门上了锁,主人不在家。正对面是客厅,杨志老人说,客厅之前做过供销社,建筑保存还算完好。推开门看,屋内墙上“顾客您好”“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增产节约”等字样的条幅还清晰可见,印着过往岁月的痕迹。抬头观看,木梁交错,木刻图案精美,做工极为精细,可见旧时主人生活是多么富足。

    掩门而出,想象着院内曾有过的悲欢离合、曾有过的凡人旧事,让人不胜唏嘘。离别时,袁小军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孙氏民居是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省里将要投资对这里进行保护性修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安区马投涧镇一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