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结实率出穗不扬花青空粒多结实率低是怎么回事

近几年,我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相对稳定,但许多地区每年病虫害发生还比较严重,空秕粒率也较高, 根据调查,在正常的年份,水稻约有5%~20%的空秕粒率,但在气候不正常的年份和栽培技术不当的情况下,有些地区的空秕粒率达到了30%~40%,甚至更高,直接影响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水稻空秕粒是指不受精的空粒和受精后不能发育的半空粒,这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障碍。因此,我们在水稻生产上除了争取多穗大穗外,还要减少空秕粒,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保证水稻优质高产。$$  空秕粒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总的来说有内因和外因两大因素。$$  一、形成水稻空秕粒的内因$$  形成空壳的内因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抽穗前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不能完成受精过程。二是抽穗扬花时,雌雄性器官不协调,不能受粉。三是水稻品种本身的遗传差异,水稻耐高温性存在基因型差异,不同的水稻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生理表现在抗高温伏旱能力上不一致,... 

宁国市地处皖南山区,水稻生产是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全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万多公顷(其中中稻占96%以上)。笔者通过多年的技术推广和广泛的田间调查,总结了水稻结实率低的主要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1造成低结实率的原因1.1不良气候的影响水稻对温度反应较为敏感,当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时期,特别在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即抽穗前后各10d对温度最为敏感,日平均30℃以上会产生不利影响。高温会伤害花粉发芽力和授粉能力,同时高温造成根系早衰,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功能下降,逼熟灌浆不足,呼吸作用强烈,有机物积累减少,结实率降低。开花遇大雨或绵绵阴雨会冲刷掉柱头分泌物,花粉吸水破裂,空壳增加。穗分化期对水分敏感,干旱会引起枝梗、颖花败育。风速过大,造成花器官伤害,降低结实率。1.2播期不当我市大部分品种播期在5月5日左右,抽穗期在7月底至8月初,正赶上高温天气,水稻结实率低。近年来对水稻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抽穗扬花期在7月底8月初水稻结实率在50... 

据调查正常情况下,水稻约有5%~20%的空秕粒率,在气候不正常的年份或栽培技术不当的情况下,有些地区的空秕粒率达到了20%~30%,甚至更高,直接影响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现将水稻空秕粒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总结如下。1水稻空秕粒形成的原因1.1气候条件水稻幼穗发育和抽穗扬花期间需要一定的适宜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结实或造成不结实。另外,温度、光照和风等气象因素对空秕粒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a.温度水稻抽穗扬花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低于25℃或高于30℃就会出现大量的空秕粒,达到32℃会引起千粒重下降,达到或超过35℃会造成空秕粒。高温会损害雄性生殖器官,引起退化或开花后子房不受精,形成空秕粒。灌浆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2~28℃,如低于18℃高于35℃以上空秕率明显增加,而且造成米粒质地疏松,腹白扩大,千粒重降低、米质变差等等。b.光照米粒中95%以上的干物质是来自后期光合作用的产物积累,在抽穗结实期间若阴雨天多... 

水稻空稚粒是指不受精的空粒和受精后不能发育的半空粒,这是水稻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障碍。在正常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水稻的空批粒率约10一20%;但在不正常的年份,空批可达30一4O%,甚至更高,这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水稻生产上除了争取多穗大穗外,还要减少空批粒,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才能获得高产。一、产生空批粒的主要原因l、不良气候的影响高温伤害花粉发芽力和受粉能力,同时高温造成根系早衰,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功能下降,逼熟灌浆不足,呼吸作用强烈.有机物积累减少,空批率上升。低温造成花药不开裂、花粉散不出、传粉和授粉不能进行。开花遇大雨或绵绵阴雨冲刷掉柱头分泌物,花粉吸水破裂,空壳增加。“禾怕午时风”,干旱或气候太干燥,不能正常灌浆,特别是穗分化期对水分敏感,干旱会引起枝梗、颖花败育。风速过大,造成花器官直接损害增加空批粒。2、内在因素抽穗前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不能完成受精过程,以致形成空壳。二是抽穗扬花时,雌雄性器官... 

水稻空秕粒是指不受精的空粒和受精后不能发育的半空粒,这是水稻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障碍。在正常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水稻的空秕粒率约10~20%;但在不正常的年份,空秕可达30~40%,甚至更高,这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水稻生产上除了争取多穗大穗外,还要减少空秕粒,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才能获得高产。现介绍空秕粒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供参考。一、空秕粒产生原因造成水稻空秕粒的原因比较复杂,总的来说有内因和外因两大原因。1、形成水稻空壳的内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抽穗前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不能完成受精过程,以致形成空壳。二是抽穗扬花时,雌雄性器官不能协调,不能受粉而形成空壳。形成秕粒的内因主要是由于穗部谷粒营养供应不良,致使子房或胚乳中途停止发育而造成秕粒。2、形成水稻空秕粒的外因比较复杂,有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在气候条件方面,温度、湿度、光照和风等气象因素,对空秕粒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水稻抽穗开花时间最适宜的温度为25... 

近几年.我省水稻生产面积和量都比较稳定。但病虫害还较严,空批粒率较高,直接影响了水稻产的进一步提高。笔者对水稻空粒的间题探讨如下: 一、水稻空批粒的含义 水稻空批粒的产生主要有三种况:一是稻穗枝梗退化形成的退小穗,较正常粒小;二是花器未发形成的不实粒,即空壳;三是子粒育不良形成的充实度不到正常稻三分之二的半实粒。此外,其它不常成熟的绿色米、裂米、乳白米、形米和死米等也可称为空批粒。般情况下空批粒在生产上可占~20%,严重的高达30一40%.是响产量的重要因素。 二、水稻空批粒形成的原因 水稻空批粒产生的原因主要:生理失调、栽培不当和环境不O 1、生理失调。一是穗分化的序性决定了后发育的小穗形成空批粒。因为穗分化从枝梗顶部向基部依次进行,所以基部小穗后发育,容易形成空批粒。二是开花和灌浆较迟的小穗容易形成空秋粒。在水稻同一枝梗,小穗分化、开花、灌浆顺序是1.6.5.4.3.2,这样同一枝梗第2小穗容易形成空批粒。同时,不论哪个小穗...  (本文共1页)

试验方法 试验于1979年进行,供试材料为杂交稻南优3号及其父本IR6。,,样本取自田间,栽插密度为2万穴(5 x6寸,每穴1苗),地力水平偏高,田间结实状况正常。 供试材料于8月18日始穗,8月20日选穗顶露出剑叶鞘3一4厘米的壮穗,次日(8月21日)对该穗上同日开放的颖花作标记,定此为强势花(出穗后第2日开放的花),第5日 (8月25日)再标识同穗上的弱势花(出穗后第5日开放的花),分别摘取当日开放的200朵颖花,烘干称重,得强、弱势空谷干重。此后每隔4日称取强、弱势谷粒干重(包括谷壳),并进行空、批、饱粒鉴定,其鉴定方法同以往报导‘1’。试验结果 一、强、弱势受精粒的干重增长动态 图1、2说明IR661和南优3号强势受精粒初期增重很迅速,如开花第4日,其谷粒干重分别由开花当时的3.43和4.05增至5.42和5.68mg。第4日后均同时进入旺盛增重期,以致第8日的日增重分别达1.62和1.68mg水平。开花第12日后,IR...  (本文共5页)

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产量种植,南方地区的大多数农民,都是种植水稻达成生长,而水稻生长的关键期,就是水稻抽穗杨花期这个阶段,它关系到水稻的最终产量和质量,如果这时管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减产或绝收现象。那么水稻抽穗杨花期该如何管理,水稻抽穗扬花期的养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水稻怎么养?水稻抽穗扬花期的管理技术

  水稻抽穗杨花期时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对于水分极为敏感,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缺水,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最低要保持3cm深的水位,才能使水稻对于养分的吸收和运转,加大光合作用,促进颖花分化。在低温或高温地区,可适当的加深水位,调节温度,避免因温度的高低而影响抽穗。在杨花期时不能长时间的深水管理,这样会造成根系早衰现象发生,所以这时一般保持土壤湿润广盖,促进水稻健壮生长。

  水稻抽穗杨花期是关系到产量和品质,所以施肥时要格外注意,要巧施穗肥,氮磷钾肥的搭配施用,根据水稻品种、气候、土壤等情况施肥。一般早熟品种一般不用施穗肥,在中迟熟品种的则要适当的施穗肥。施穗肥时要特别注意肥力较低且保肥力较差的沙土地,另外在孕穗期二黑不显著,可施保花肥,提高结实率,如果叶面出现发黄等症状,可补施叶面肥,防止叶片早衰,实现高产目的。

水稻怎么养?水稻抽穗扬花期的管理技术

  在水稻抽穗扬花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必不可少,主要病害时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等,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虫、螟虫等。采取农业防治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相结合,病害以预防为主,虫害可采用诱杀、捕捉以及利用天敌防治,尽量少使用药剂,就算到病虫害严重时,迫不得已,也应选择高效、环保型农药,掌握药剂施用量和施用方法,进行治疗。

  一般在使用药剂时,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使用推荐药剂、适用时间和方法,一般是不会造成药物残留,但如果未按规定进行,过量、多次的施用,就会使药物残留超标,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对于药剂极为敏感,这时如果不合理的喷洒浓度较高的杀菌、除虫药剂,会造成生长畸形,水稻花粉败育,导致绝收。所以药剂的使用一定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合理用药。

水稻怎么养?水稻抽穗扬花期的管理技术

  水稻抽穗扬花期是水稻收获果实萌发的一个阶段,相当于第二次发育,此时需要的营养和水量是绝对不能含糊的,对于病虫害有需要立刻杜绝,否则容易造成稻谷的饱果率不佳等原因,所以在此期间的管理需要多加注意。想要了解更多农业资讯,关注第一农经网,为您解答疑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结实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