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联盟讨董卓感悟最多20字左右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马腾是如何跑到关东再打董卓的?他俩本就是一伙的

西凉军是铁杆的董卓FANS



演义里马老师 负责在西线牵制 没有跟联军一起行事,但是 名额上还是有的


新三里马腾和其他诸侯还打起来了


没办法 挣股份 争分红嘛 马大帅 地处西凉 好容易入次关 岂能不多捞点



马大帅是谁在朝廷跟谁作对


马大帅的儿子是超人。。。送点兵过去有什么难的


  东汉末年,太师董卓把持朝政,架空汉帝,开始肆意妄为,霍乱朝纲,正是这个时候群雄并起,曹操持伪诏和袁绍召集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为朝廷肃清朝纲,从此便开始了三国开头的小高潮——十八路诸侯讨董。那么大家可能就会问了,这十八路诸侯都有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回到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看这十八路群雄都是谁吧。

  第一镇,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

  第二镇,贯通诸子,博览九经,冀州刺史韩馥字文节。

  第三镇,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

  第四镇,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

  第五镇,仗义疏财,挥金似土,河内郡太守王匡字公节。

  第六镇,赈穷救急,志大心高,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

  第七镇,恩惠及人,聪敏有学,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

  第八镇,忠直元亮,秀气文华,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

  第九镇,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济北相鲍信字允诚。

  第十镇,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

  第十一镇,武艺超群,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字孟高。

  第十二镇,仁人君子,德厚温良,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

  第十三镇,名镇羌、胡,声闻夷夏,西凉太守马腾字寿成。

  第十四镇,声如巨钟,丰姿英伟,北平太守公孙瓒字伯珪。

  第十五镇,随机应变,临事勇为,上党太守张杨字稚生。

  第十六镇,英雄冠世,刚勇绝伦,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文台。

  第十七镇,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

  再加上曹操的本部兵马,共计十八路诸侯。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

西凉高富帅董卓把持朝政,曹孟德广发檄文,袁盟主一声令下组织了十八路联军共同讨伐。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十八路,而且有人还在帮董卓看家。还有一大部分实际是在浑水摸鱼打酱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讨伐董卓的战争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天下英雄们较为完整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郡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当时的刘关张三人还属于名不见经传的“三线娱乐人物”,仅是因一腔热忱而被收留在北平太守公孙瓒的阵营中。如果偏要将当时所有的地方诸侯都囊括进去的话,也还差那么几路,比如荆州的刘表、汉中的张鲁和益州的刘璋,等等。

不过这几位在三国后续的故事中倒也基本看得出其能力所在,故我们还是可以基本上将东方诸侯们讨伐董卓的战争视作天下各路英雄们的一次集体赶考。

那么他们在这个特殊考场上的表现到底如何呢?

人多是好事,也是坏事,它足以让很多人有恃无恐,骄傲轻敌。或许就是人多力量大的缘故,面对董卓兵马,人人都想建功立业,展示才能。如果单纯如此倒也值得嘉许,奋勇争先,杀敌报国。

但这些人的建功立业显然不是为了国家前途,更不是为了百姓利益,而是为了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

曹操在参加讨伐行动之前就有了私心,以保存实力为主。

到了董卓放弃洛阳,诸侯逡巡不前的时候,曹操又丢下一句“竖子不足与谋”,自行领兵追击董卓想捞点散碎银两,结果打狗不成反被狗咬,中了埋伏,打了个大败仗,遭报应了,也没人来救应他。

曹操认为诸侯们不能成事,第一个率先脱离了自己召集的联盟。

这联盟真是成也曹操、败也曹操,就像一群朋友合伙开公司,召集人召集起来最卖力,真正要干事时候自己在后边指手画脚,自己的力量在好像能得到好处的时候卖把力,真正公司开不下去了,第一个把股份一撤就走了人。

马腾是西凉太守,实际上压根没参加过这个十八路的“大趴”。

马腾当时是西凉太守,在凉州。那么,他是怎么到虎牢关东的?难道他过汉中、上庸、宛城、再到陈留?太有毅力了吧!

而且当时天水在董卓手里,马腾要出凉州必过天水。他可以把军队、武器、辎重都卖了,化妆成商人带着钱路经安定、长安、洛阳到陈留。然后再招兵买马,买武器辎重,参加诸侯联军,估计罗贯中就是这样设计的。

马腾参加这个“大聚会”其实是虚构出来的,当时的马腾还在董卓的手下,董卓进京捣乱,马腾在大后方看家。

袁绍“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广告”。

袁绍在“集团”任职后,“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旌黄铖,兵符将印”,诸侯郑重其事的请袁绍登坛宣读盟词。众诸侯见袁绍辞气慷慨,都禁不住“涕泗横流”。

这犹如今天的“广告”,痛陈假冒伪劣产品倾销市场,危害广大消费者利益,决心用正宗优质产品驱逐假冒伪劣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愿望。这个“广告”应该说还是做得成功的,不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还激发了各个“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诸“董事”形成共识后,“董事长”便开始人事分工,首先安排其亲弟袁术为“后勤部长”,“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袁绍一掌权就任人惟亲,安排其无才无德的弟弟担此要职,为该集团的离心离德埋下了祸根。

肥差给了自己的族弟,而上战场真正玩命的事,袁绍却玩起了“招标制”。

十八路诸侯的先锋大将大家都知道,便是“江东猛虎”孙坚孙文台,人家确实牛,第一个攻进洛阳。

但可怜了其他的诸侯,留下了“三刀之内必斩吕布于马下”的悍将刘三刀、“上将”潘凤等等可怜的冤死鬼。

除曹操、孙坚之外的十六路诸侯,在人才战略上与袁氏二兄弟大同小异,大多或有眼无珠、或前恭后倨,所以一一土崩瓦解也合乎天理。

作者:王铭苇,北京大学校友圈自媒体“未名湖是个海洋”历史主编,“刀墓手札”创始人。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