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到啦,有没有想学尤克里里报班的

  各种各样的舞蹈班,几乎成了女生暑假标配。

  浙江在线7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沈蒙和姜赟)从小学生们填写的调查问卷来看,选择暑期班和夏令营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家长手中。本是让孩子放松休整的好时机,为何那么多爸妈想方设法给娃报班?面对玲琅满目的选择,他们的判断标准又是啥?

  昨天,钱报记者采访了两位杭州妈妈,一个娃为小升初努力;一个为没人带娃而烦恼。

  为了小升初,11个班轮番上

  媛媛在杭州某知名公办小学念书,今年下半年即将升入六年级,她的暑期计划表让钱报记者看得叹为观止。

  粗略数了数,总共有2个夏令营和11个培训班,包括语文3个、数学3个、英语1个、科学1个、编程1个、书法1个,以及游泳1个。在时间安排上,从期末考结束一直持续到8月29日,全程无空当。除了参加夏令营的十来天,其余日子每天都被划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段,用来安排不同的培训班。看起来,媛媛要完成暑假作业,也只能见缝插针了。

  媛媛忙,媛妈更忙。“从6月中旬起,我开始拟这张时间表,前后修改了好多遍,昨晚才基本定下来。”媛妈告诉钱报记者,“因为现在不少好的培训班招生要事先筛选学生,进行测试。前几天,媛媛意外地接连通过了两个培训班的测试,导致好几个培训班的时间撞车,只好重新调整时间,所以时间表不得不一改再改。”

  既然排不过来,怎么不索性少报几个培训班?语文、数学为什么都要报3个?每个看过媛媛暑期时间表的人都会这样问。

  “现在没有家长不给孩子报暑假班的吧。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感觉周围太多牛娃了,一比就觉得女儿和他们差距大,所以暑假都要补。”媛妈解释说。

  至于语文和数学都一口气报了3个班,是因为媛妈反复比对研究发现,几个班的教学侧重点不同,全部参加,女儿可以补得更全面些。

  比如,语文的3个培训班,第一个是少年宫文学特长班,主要是培养语文素养类为主的,有戏剧、阅读、文学等。“进这个班难度还不小,媛媛是自己考进去的,而且费用很低,所以我们蛮珍惜这个机会的。虽然还没正式开课,不知道具体上什么,但上过的学生家长都说,这个班性价比极高,对语文素养积累有好处。美中不足的是,对小升初没有直接作用。”媛妈跟钱报记者分析。

  她给女儿报的第二个语文培训班,则是冲着一位语文名师去的。据说,这位老师教的大语文不错,有古文和历史的结合,也有阅读类的。第三个语文培训班,主要针对小升初的阅读和作文,也是考核通过才能读。给媛媛和媛妈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超级难考”,有八张卷子,题量大又难。

  媛妈研究了下,第二个和第三个虽然同样是讲阅读,但前者偏文言文阅读,后者是基础题和小升初知识居多,考虑到语文补起来效果慢,需要积累,就索性都报了。

  媛妈头头是道的分析,一听就知道做了许久的功课。“其实,我也是被学霸妈妈们教育出来的,说到底是为了女儿明年小升初做准备,希望能通过民办初中自主招生。校内的知识太简单,冲民办还是要难一些的。”媛妈坦言,“感觉还是太晚了,女儿班里的一个学霸,已经把初中的课程都快修完了……”

  除了传统的语、数、英、科,在学霸妈妈的指点下,前几天媛妈还带女儿去参加了一个编程培训班的选拔。“听说现在有些民办初中青睐有这方面特长的孩子,所以想去试试,没想到女儿竟然真的裸考考进了。”因此,媛妈又在女儿暑期时间表上加了一项。

  就连两个夏令营,媛妈也是为了替女儿小升初做准备——一个是国学夏令营,另一个是某热门民办初中组织的国际夏令营。

  剩下的书法班和游泳班,媛妈的本意是想让女儿在学习之余调剂一下。书法是媛媛一直以来的兴趣,今年已经冲七级了,扔掉太可惜;游泳是媛媛每个暑假都学的,争取一个暑假一个泳姿,今年想学自由泳。

  可这么多班,媛媛忙得过来吗?

  “还好吧。我看看周围的孩子个个都排得超满的。”媛妈说,“小孩子啊,如果不给她安排好,就会看电视、玩游戏,不如学点东西,自己也有点紧迫感。何况媛媛从小心态很好,学习上不怕吃苦,就是不太自觉,我不给她安排得充实点,她就宅在家里无所事事了。这张时间表也是征得她本人同意的。”

  媛妈还预备趁暑假弄个打卡制度,让媛媛每天早上起来背点古诗词和语文常识类的东西,把语文素养这个短板补上。

  给女儿报了那么多培训班,除了时间和精力,经济方面的开销自然也不小。媛妈花了一个多小时查询自己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账单,最后告诉钱报记者:“估计花了5.7万元。哎,每年最怕过暑假了。现在买东西时,第一反应都是换算成孩子的课时费,看看是否划算。”

  熟练地选好“乒乓球”选项,点击立即购买,输入密码。小贝妈舒了一口气,终于抢到了一个名额。这是小贝妈给小贝报的第8个培训班,算了算,暑假一共花了4.02万元。

  虽然学校从7月4日才开始放暑假,但是小贝的暑假培训已经从6月30日开始了,参加了学校的一个短期夏令营。

  7月2日开始到8月25日每天课满,就剩下暑假最后一周,小贝妈打算让小贝去外婆家玩玩,但是小贝爸觉得之前的时间都去培训班和兴趣班了,最后一周正好用来预习下学期课本,目前这个争论还没有最终结果。

  小贝妈告诉钱报记者,这8门课如何安排,从时间、地点、内容,都是她精心设计过的。

  在地点选择上,所有培训班全部以小贝妈单位为半径,不超过十分钟车程。她可以赶在上班前,把小贝送到教室,中午,从单位食堂打饭送去,陪小贝在教室吃完,芭蕾舞培训班就在画画教室的楼上。

  在时间安排上,游泳课放在中午12点~13点,小贝妈可以利用午休时间接送;外教课更方便,只要带着手提电脑,见缝插针地在课间休息时间完成;英语课和数学课基本安排在晚上6点半,配合小贝妈的下班时间。

  在内容上,包含了两门舞蹈课,两门英语课,两门体育课。外教课主要是锻炼孩子的口语,英语课主要是书写、阅读和提升难度,缺一不可,所以都报了;第一个芭蕾舞课侧重软度训练,第二个是艺术团课,因为小贝是被选进艺术团的,小贝妈当然不舍得放弃,绞尽脑汁,把两门课的时间衔接上,正好一个下午都在舞蹈教室。体育课是游泳和乒乓球,地点都在小贝妈单位对面,很近。

  除了以上培训班,小贝每周还要去学尤克里里,这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小贝妈坚持,女孩子总要会一门乐器,自娱自乐也好。

  这么忙碌的安排中,小贝妈还挤出了五天,因为小贝要代表芭蕾舞学校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周,不仅在鸟巢演出,住在北京大学附近,而且还能去长城和颐和园逛逛,“这就当作暑假旅行了,我们全家人一起去。”

  小贝妈给记者展示手机里花了一个多月设计的暑假安排后,感叹道:“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长辈帮忙看管,每天带着孩子上班,既影响了同事的工作,小孩子也觉得无聊,所以还是去培训班,又能学东西,又能和同龄人一起,而且也比较安全。”

原标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系列综述之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当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后,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逐渐出现,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要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政策兜底,破除“乡村弱”

乡村教师坚守乡村,托举起一个个农村孩子的梦想。解决乡村教育短板,关键在教师。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支持计划》),从乡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补充渠道、生活待遇、编制标准、职称评聘、交流轮岗、能力素质、荣誉制度八个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解决乡村教育薄弱问题。

这些年,乡村教师的获得感是乡村教育发展最好的注脚。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南依大别山,处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20世纪90年代,张超从潢川师范学校中师毕业后,成为一名乡村教师。“近5年,党和政府对乡村教育支持特别大。”在乡村从教24年的张超给记者细数变化: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提高,除了基本工资还有生活补贴、农村补贴,“每个月里里外外收入增长了近千元”,眼下,全镇小学正在新建36套教师周转房。

最让张超高兴的是,学习充电的机会变多了。暑假里,他刚刚到信阳市参加了部编本教材的教学能力培训课程。他告诉记者,“现在,国培、省培计划等各类针对乡村教师的培训课程十分丰富,满足了我们提升教学能力的实际需求”。

“乡村教师发展机会不断增加,职业吸引力得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这是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得出的结论。

乡村教师们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只是破除基础教育“乡村弱”难题的一个缩影。向农村、向西部倾斜,政策兜底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018年,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增加到3067亿元,80%用于中西部农村和贫困地区。农村普通小学、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2017年分别达到1.14万元、1.55万元。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全国832个贫困县的10.3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底线要求”,占94.7%。

疏堵结合,消除“大班额”

2013年6月,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县城小学、初中班级的平均班额都在70人以上,最大班额逼近90人。这份数据让时任弋阳县教体局局长方华“颇为震惊”。

不只是弋阳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学“城镇挤”现象在不少地方出现。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大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县城学校学位不够;另一方面,乡村学校质量不高留不住学生。大班额问题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最为突出的一个表现。”方华认为,解决大班额问题,必须疏堵结合。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城乡统一的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正在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也实现了全覆盖。

随着政策落地,改变悄然发生。

弋阳县根据实际要求扩建、改建、新建县城学校,增加学位供给,同时大力提升乡村教学水平,让农村孩子留在家门口上学。2017年,弋阳县县城小学平均班额低于60人,县城中学平均班额低于55人。

全国范围内,2017年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下降幅度为10.1%、超大班额比例下降2.4%,相比2015年,全国大班额数量减少了25%,超大班额数量减少50%,是近10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何秀超表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进程中,各地均采取健全城乡统一的投入机制等办法,统筹各级、各渠道资金,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

缩小校际差距,缓解“择校焦虑”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城市面临优质教育资源阶段性短缺的难题。人们不仅希望孩子“有学上”,更盼“好上学”“上好学”。

新学期刚开始,北京市第五中学通州校区揭牌,人大附中丰台学校也迎来了小学、初中共850余名新生。北京市民发现,自家门口又添了不少新学校。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中小学教育集团达到了158个,涉及415所学校,已经覆盖到了全市各个区域。集团内各学校打破学校界限,可以共享龙头学校的课程、师资、管理、文化等优质资源,从而使各新建学校共同进步、快速发展。2019年,北京市还将在近郊区、重点项目和人才引进密集地区统筹新建10所左右优质学校。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归根结底是教育质量的相对均衡。

近年来,教育部要求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全国24个重点城市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缓解学区房问题。在城市里,在就近入学的原则指导下,优质校合并普通校、“多校划片”等举措,正在缓解一大批家长的“择校焦虑”。

2013年,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工作。截至目前,全国有2379个县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占全国总县数的81%。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吉林、安徽、山东、湖北等11个省(市)整体通过评估。随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拓展。

孩子读初中想找个老师教他学习吉他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58同城看到的,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尤克里里报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