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免疫系统疾病能活多久治好的机会大吗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原标题:重大发现!帕金森病竟有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通过对一个疾病“定性”,科学家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发治疗方法,或是在同类疾病上互相借鉴,得到一些治疗思路,否则疗法的开发就要走许多的弯路。而最新的一个研究提示我们,或许我们对一个大名鼎鼎的疾病——帕金森病的定性发生了错误!

大家可能知道,帕金森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之所以这样定性,是因为表面上来看,它很符合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定义,是多巴胺神经元内一种名为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蛋白错误折叠、堆积,不能被降解,神经元死亡导致的疾病状态,人体会出现一些功能障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

但是在《自然》杂志上新发表的研究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和拉霍亚过敏与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却认为,帕金森病应该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这里有个重点奇点糕要划一下:抗原。

是的,要有抗原的存在,免疫系统才会发动攻击,而几十年来的研究认为,神经元表面是不存在抗原的,所以免疫系统当然也不会去主动“找茬”。

然而这一观点在2014年时受到了挑战,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生物学教授David Sulzer(同时也是本次新研究的联合通讯作者)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文章,他通过解剖捐赠给哥伦比亚脑库的健康供者死后的脑组织,发现他们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上竟然有MHC-1蛋白[2]!

MHC-1是什么?它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家族中的一员。MHC-1的作用就是当有病原体入侵细胞时,MHC-1可以与其蛋白中的肽链结合,在细胞表面显示抗原,让抗原暴露,T细胞就会“闻讯赶来”,扑杀病原体和被感染的细胞。

既然有MHC分子的存在,是不是意味着神经元其实是可能会被T细胞攻击的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用小鼠和人的胚胎干细胞培养出了神经元,进行了体外实验。经过追踪,在帕金森病模型中,他们真的观察到了多巴胺神经元被T细胞攻击的现象!

当年的研究到这里就结束了,而对Sulzer教授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他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和临床试验才能给“帕金森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一观点“盖章”。

鉴于蛋白质自身的错误加工也会导致它们成为“抗原”,研究人员进一步怀疑,T细胞或许就是被错误折叠的α-Syn所“诱骗”,认为多巴胺神经元已经被“入侵者”感染,所以将它们一起扑杀了。

为了证实这个新想法,研究人员招募了67例帕金森病患者(48-83岁)和36例年龄相仿的健康人[1],收集他们的血液样本,将错误折叠的α-Syn和其他几种蛋白加入血液样本中,希望观察到哪些蛋白会产生免疫反应。

结果并不让他们感到意外,健康人对照组中免疫细胞的活跃度非常低,几乎没有发生免疫反应;而帕金森病组中有40%对α-Syn发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显然,这意味着,α-Syn作为“抗原”曾暴露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面前,所以当它再次现身时,免疫系统就会履行职责,毫不客气地将它清除。

40%这个比例研究人员认为也属于“正常值”,在经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中,发生“攻击”的比例通常在20-50%之间[3,4]。经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人员确定了α-Syn结构中,有两个区域可以与MHC分子结合,等待被T细胞扑杀。

α-Syn结构中39号区域和129号区域可以和MHC分子结合(点击可看大图)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MHC分子上一对儿重要的等位基因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达是健康人的2倍!它们在MHC与抗原结合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早已被证明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有关[5]。

虽然早在1998年,科学家就观察到了帕金森病患者脑内α-Syn在多巴胺神经元中的异常堆积和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6],但是两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却一直没有好的解释。而这项新的研究告诉我们,或许正是因为错误折叠的α-Syn以“抗原”的身份引发了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而多巴胺神经元作为它的“宿主”,被T细胞认作为已经“不能再抢救一下”的细胞,连同α-Syn一并清理掉了。

其实仔细想一下,如果按照这个研究的逻辑,多巴胺神经元被T细胞杀死,不能分泌多巴胺,而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一个方法就是补充外源多巴胺,这是不是与I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产生细胞被T细胞杀死,而需要终身补充胰岛素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被T细胞破坏的胰岛素产生细胞(左)和正常的胰岛素产生细胞(右)

对于新的研究成果,阿拉巴马大学的神经学家Andrew West表示:“和其他很好的研究一样,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但同时又面临了更多的问题。如果在更大型的队列研究中复制了这个结果,那么我很想知道,免疫细胞被激活发动攻击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7]

当然,这也是Sulzer教授他们接下来想解决的问题之一。他还表示,这项研究为帕金森病的研究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或许可以通过免疫疗法增加免疫系统对α-Syn的耐受性,减少对它和神经元的攻击,以此改善或预防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进展[8]。

原标题:【专家在线】帕金森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哪些?该如何治疗呢?今天老年科的在线专家给您支招哦!

帕金森病大多数患者于50-60岁发病。国外男性发病多于女性(2:1),我国的资料也表明,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两者之比达2-3:1。帕金森病的症状发展一般比较缓慢,发展的顺序各患者之间不尽相同,大多数患者已有震颤或运动障碍数月甚至几年后才引起重视。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四主征)等。

帕金森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1、静止性震颤(颤抖):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有此症状,但是轻微震颤都有可能发生,通常首发子一只手、一只手臂或一只腿。静止性震颤很可能发生于患者休息或行走时,心情焦虑或兴奋时更显著。震颤通常不影响正常的动作、行为。当一用手或手臂工作时,颤抖通常会减轻,甚至消失。典型的震颤以肢体远端部分为著,通常从一侧手开始,随着病情的进展,对侧的肢体、头颈、下领、口唇及舌部均可以出现。患肢的震颤主要是由肌群出现每秒4-6次有节律的收缩与松弛所引起,以手的拿指关节和拇指震颤最为明显,呈所谓“搓丸样”动作。严重震颤导致患者失去书写和进食的能力。震颤具有静止时发生、随意运动时减轻、人睡后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各患者震颤出现的早晚、频率、幅度、部位等临床表现,差异可以很大,一些患者震颤可以出现较晚或始终不出现(约占15%)。

2、肌强直:与偏瘫、截瘫引起的肌张力增高有所不同。帕金森病所致的肌张力增高,其特点是:伸肌和屈肌肌张力均增高,屈肌更为明显。在检查时如伸屈关节所受到的阻力比较均匀一致,称“铅管样强直,’;若患者合并有震颤成分,在被动伸屈关节时感到阻力不均匀,不是一种流畅的运行,有断续的停顿感,称为“齿轮样强直”,活动肘关节和腕关节时更容易体会到齿轮感。肌肉强直可导致患者转身、从座位上站起、解开纽扣和其他的日常动作会变得缓慢,且越来越困难。肌张力增高可出现在四肢、颈部及面部的肌肉,面部肌肉肌张力增高可表现为面部表情呆板,称为“面具脸”;吞咽肌肌强直,表现为吞咽困难和流涎;与言语相关肌肉的强直,表现为言语单调而缓慢、声小及重复。

3、运动减少(少动):表情呆板、很少瞬目、流口水,即使面部有苍蝇自己也不擦拭和驱赶,躯干运动时上肢伴随运动减少或消失,姿势即使处于异常状态时却不主动矫正;跨越低门槛也很困难;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主动运动缓慢,如穿衣、扣纽扣、刷牙、洗脸、系鞋带等动作缓慢、不流畅,常常呆坐;写字过小,往往是越写越小,称为lf,J、字征”;讲话语音低沉,语言单调,不清晰;后期可有吞咽困难、流涎、进食呛咳,晚期甚至需下鼻饲管。其表现在各患者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4、姿势与平衡异常:由于四肢、躯干及颈部肌肉强直,患者出现特殊的姿势,站立时头颈与躯干前倾,驼背弯腰,肘关节、膝关节呈不同程度的屈曲,即“三屈征”;侧弯姿势(肩膀一高一低)、姿势不稳定,因为患者调节身躯和四肢方位的能力障碍。平衡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帕金森病分级的重要标志(H·Y II级和uI级的分界)。患者做以下动作时有困难:直立弯腰摸脚、行走时摆动双臂、碰撞时保持身体平衡。上肢连带(或伴随)运动减少或消失。患者行走时越走越快,呈前冲姿势而不能突然停下来,以较小的步伐向前冲,越冲越快,不能及时停步,“刹不住”称为“慌张步态”。也有行走时两步之间的距离缩小,呈小碎步,转弯困难。某些患者在病程某一阶段,由于下肢伸、屈肌张力失常,不能正常向前走,但可以倒退行走。上述主要症状的相互影响还会导致一些其他症状,如易疲劳等。

5、其他表现:包括流涎、皮脂溢出多、多汗、便秘、口齿不清、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低落、吞咽困难、消瘦、下肢抽搐、呼吸困难、尿急、嗅觉减退,以及性欲低下、阳痰、直立性低血压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但本病一般不累及直肠和膀胱括约肌,不造成大小便失控。智力、情感反应大多数正常,但晚期可有痴呆或精神症状等。

今天下午14:00—17:00,我们邀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老年宋长城副主任医师坐诊12320。

欢迎市民通过南京卫生12320网站、微信或拨打免费咨询电话025-12320转3号键进行咨询。

届时,新浪微博“南京12320卫生热线”还将通过#微直播#为广大网友提供老年科疾病相关知识指导,赶紧关注吧!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常见老年病的临床诊治。

现在,南京12320卫生热线联合健康新7点一起为你提供帮助:预约挂号你可以拨打025-12320;咨询问题,您可拨打免费咨询电话025-12320转3号键专家在线咨询;专家在线时间是周一~周五的下午2~5点。同时,您也可以每天早上7:00至7:30,19:00至19:30收看《健康新7点》节目获得帮助!

小伙伴们,现在通过全国卫生12320的微信公众号,就能一对一免费咨询专家。

各领域的医学专家,专业大咖齐聚全国12320专家在线咨询平台。

速速来看看今天有哪些专家在线免费一对一咨询!

(双击图片可以看大图哦)

亲们,是不是还想了解下每位专家的擅长领域

别急,且看我们一一道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参与心脏外科手术2500余例。可完成常规/微创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常规/微创瓣膜置换/成形手术,冠脉搭桥手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儿童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在儿童过敏性相关疾病和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孟强,46岁,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成人心脏中心58病房,病房指导医师,副主任医师。 简介:具备心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正确处理的能力,成人心脏外科的工作以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替换和修复为主要工作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常见老年病的临床诊治。

采用新九针疗法,尤其擅长火针、员利针、锋勾针、埋线治疗各种关节病、慢性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部分杂病。

亲们,如果你想咨询的内容不在今天这些专家的领域范围内,也不要着急哦,真的不要着急呢~

小编这里悄悄告诉你,我们的专家领域覆盖了妇产科骨科内分泌科皮肤科耳鼻喉科风湿免疫科肾科脑外科肝胆外科口腔种植科呼吸科心内科儿科烧伤科。。。。总之很多的科室呢!小编就不一一罗列啦,亲们只需要点击专家排班就可以找到自己想咨询的专家啦!

对了,如果亲的时间和专家在线的时间正好冲突的话,亲还可以提前提问哒,亲的问题都能得到解答的!

亲们,是不是很激动?总之小编很激动,小编这就去提问啦!

好,主任! 右下腹隐隐作痛,经期结束白带不干净,呈褐色是什么情况,去医院开药,没见效果。

您好,右下腹疼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盆腔炎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者是阑尾炎,都有可能会发生右下腹隐隐作痛,另外褐色白带的原因有很多,建议那个时候到医院去查一下,血来源于哪里。

您好,主任!阴道口有些密集的小疙瘩 有时候硬 有时候摸起来软 还会少一点 有霉菌阴道炎的病史 这个要去看妇科吗 还是皮肤科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很可能是一种叫假性湿疣的,建议到妇科去看一看。

解答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 妇产 主任医师 骆文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