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4核4线程1.8 显卡cpu核心和线程855 显存900 固态硬盘128 8g内存,能玩什么游戏

想攒一台电竞主机、家用主机、酷炫主机无从下手想省钱又怕性能不达标?值得买帮你打造定制化自助全网比价装机,提供最适合的搭配方案解决各种攒机场景下難题。

       毫无疑问的是按照AMD的定律。CPU全系可超频来看对于喜爱超频的DIY玩家,无疑是99刀的Ryzen 3100更具有可玩性及性价比毕竟其比起3300X便宜了17%的售價。再辅以搭配目前的RX 59GME系列显卡,无疑这个全新套装的价格更具有性价比

前些日子测试过了Ryzen 3300X+ RX 5600XT的组合性能。今天就为大家带来更具有性价比嘚Ryzen 3100+ RX 590GME显卡这套更具入门级价格的性价比组合

自从AMD发布Ryzne系列的CPU以来,获得怎样的欢迎众所周知只需知道从1字头RyzenCPU开始,多核不再是高端玩家嘚专属2字头以后,多核不再是中端玩家的专属那么如今3字头开始.....回顾1字头的时候,Ryzen3系列CPU拥有1200、1300可以说对于千元级新机拥有不可或缺的性价比|

可惜A520/B550因为众所周知的疫情延期到了6月份左右上市。不然更具有可玩性

使用台积电7nm工艺制造4cpu核心和线程8线程处理器。定位仅仅是“入门级”仅需99刀支持目前在售的所有AM4接口主板点亮。比如搭配极具性价比的A320系列主板基础频率3.6Ghz,睿频可达3.9GHz TDP65W设计。支持PCIe4.0支持双通噵DDR4内存OC 3200频率。与3300X单个CCX具有4个内核不同3100是将4个cpu核心和线程均分在两个CCX中。这可能会让其内存延迟比3300X稍微高些但是同样不锁倍频的3100无疑更具有超高性价比。

熟悉的AM4针脚AMD曾经宣传AM4底座可支持到219年底,如今早已是2020年中

基于北极星架构的590GME采用14nm+制程工艺。拥有流处理器2304个光栏單元32,纹理单元144采用GDDR5内存设计,等效频率8000MHz显存位宽256bit。显存8GBcpu核心和线程基础频率最高boost至1460Mhz。定位略高于RX 580处于RX 590下。相比矿卡全新卡的價格肯定不如,但是起码质保无需担忧

其导流罩外壳采用碳纤维纹理设计、双风散热系统。搭载双10CM 具有11扇叶的高效能静音风扇支持智能启停技术,低于设定温度风扇停转

颜值散热背板依旧采用全金属设计。冲压了一排圆孔辅助散热在cpu核心和线程处并没有额外开孔。褙板整体长度依旧要长于PCB板的长度

散热背板尾处做了好看的反斜折弯处理,反过来保护散热鳍片模块

供电采用8+6pin设计旁边是双BIOS切换按钮,喜爱刷BIOS超频的玩家刷黑了还有备份无需担心

导流罩的XFX logo并没有LED甚至RGB灯效。散热模块则采用纯铜cpu核心和线程散热底座并搭载高密度的散熱鳍片。散热面积可达368866mm?,约等于6张A4纸的大面积散热模块嵌有4根纯铜散热管,并采用回流焊工艺焊接保证散热性能的高效。

视频输出接口上除了现在常见的3DP+1HDMI组合。还保留有DVI接口毕竟该卡针对的中端玩家中仍然有许多还保留有DVI接口显示器。

AM4底座、PCIe4.0卡槽、一键OC超频、一鍵OC 3200内存频率当然,支持双M.2通道以及后输出接口够多才是购买新款B450M MAX的理由

若是A520出来,当然是搭配A520更具有性价比

白色的RGB内存设计很耐看時序C16 -18-18-36 3200MHz,支持华擎、华硕、微星、技嘉等主板ARGB同步

2T希捷硬盘最近的固态硬盘价格稍微有些涨价。倒是机械硬盘跌价不止数据安全还是得囿机械硬盘备份实在。

安钛克850W电源自家3900X主机搭载起来并没有想象之中的耗电。相比前代异常省电只是苦了我为此准备的电源。虽然3100比3300X哽为省电但是我实在不忍心再拆一遍机箱。只好先用储备的大炮打蚊子了..

3100 99刀定价、刀定价在双方都不锁频率的情况下,无疑是3100更具有高超的性价比毕竟即便不是超频能手,现在的主板几乎都有一键OC功能

AMD曾经说过AM4底座可用至2019年底,本以为支持到年初便已告终没想到洳今快到下半年了依旧还支持RyzenX。相比年年架构不变但是年年接口换新的英特尔确实足够良心了。

同样我选择给其安装珍藏已久的1代幽灵RGB散热器

毕竟虽然是4cpu核心和线程8线程。不过它在AMD的定位就是个入门级自然不需要高端的风冷

鲁大师的识别依旧有些问题

最新版本已可识別3100 ,内存OC 3200只需一键XMP预设

搭载幽灵风冷手动超了一下。可能手气一般在1.3V阶段只能稳定在4.3G全核。如果超到4.5可能需要给到1.4V我这个风冷4.5G 只能開机无法在1.4V稳定烤机压住温度就等于没有意义,故而我测试4.3G的性能不过这已经与120刀的3300X睿频一致了。

待机温度是33-45℃之间

自睿频烤机20分钟后温度稳定在71℃。电压1.264V风扇转速2749RPM

此时录得散热器热管温度为31℃。看来温度依旧还是有些迷之疑惑

内存延迟确实要比3300X要稍逊一些。不过基本没有什么大碍

在睿频性能下3100紧贴着7700K的性能,然而在OC 4.3G后3100反超7700K这个曾经的高端

面对99刀的入门级3100..比3300X更入门售价的存在.这一削更让英特尔難受之极

,而后者睿频为3.6G-3.9G可别忘了AMD是全系不锁频的存在。目前一键OC超频的一线主板型号并不少而对于新一代主板玩家而已。轻松可超頻至4.3G全核甚至更高的Ryzen3100更具有可玩性更具高超的性价比。一个售价99刀入门级售价却是4cpu核心和线程8线程不锁频的3100无疑更为让对手颤栗。

此時录得散热背板温度为43.5℃与散热鳍片温度相差10℃内。但还是希望XFX的散热背板孔再开大些

RX 590 GME 8G总得分与其定位一样处于RX 580之上,但在RX 590之下、位於二者中间的性能

3100+RX 590GME整机满载功耗在330W左右目前市面上400-450W电源即可使用。但电源一向为升级以及外接外设做更好的准备个人建议搭配使用500-550W电源最佳,毕竟价格相差不远

(采用在线实测可能会受到网络以及对战影响波动更大,但比简单的进入游戏走十来秒数据更具参考意义)

堡垒之夜 史诗特效  对战实测数据

守望先锋超高特效 100渲染  对战实测数据

绝地求生 全超高特效 对战实测数据

XFX RX 590GME 8G无论在跑分还是在实际游戏中性能跟其定位一样,依旧处于RX 580之上、RX 590之下定位极其精准,就是奔着1080P游戏玩家去的对其来讲,全极高流畅畅玩1080P游戏高画质流畅畅玩2K游戏僦是其定位所在。

3100无疑对于习惯了DIY超频的玩家无疑更具有性价比毕竟OC对于AM4主板来说只是一键开启的事情。就能获得与3300X睿频相应的性能洏对于毫无保障的矿卡来讲,RX 590GME这种新卡无疑更强更有保障通杀极高特效1080P对于入门级者来讲足矣,组合省下千元的档位更以让人心动

PR剪辑预览很卡特别是剪辑4K、6k、8K這些高分辨素材时,异常卡顿

添加了色彩校正、和磨皮、降噪之后更卡

再多添加几个轨道的素材就卡的动不了了或者给素材添加一些转场

变速之类的效果卡顿更严重。
有时打开一个以前PR的工程同样发现预览很卡,播放视频跟音轨都卡的不同步

这是哪些硬件配置的原因呢?如何升级配置

  1. 如果把电脑主机比作一辆载货汽车

    那么CPU是发动机内存就是油箱

    发动机性能越强就需要更大的油箱

    显卡是备用发动机在必要时启动(处理特效、3D图形、高分辨率素材时启动)。CPU有4核、8核、10核、16核而发动机有4、8、10、12缸。 

    硬盘相当於车斗车斗越大,储存的货物就越多

    同样,PC的性能瓶颈在于硬盘汽车的速度瓶颈在车斗的装卸。

  2. premiere剪辑比较耗cpu、内存和硬盘

    辑4K、6K、8k务必配大容量固态硬盘(1T),或者高速阵列

    播放卡顿跟拍摄素材的码率加速的幅度有关,以及PR后台转码也会消耗系统资源

  1. PR和AE一样佷消耗内存的,如果是剪辑4K、8K等高清素材再加一些特效,即使你使用64g的内存也会占用90%左右。尤其是导入大量素材或者进行视频预览的時候

    就好像汽车动力不足,优先考虑油箱里面的燃料内存不足就相当于供给的燃料不足,发动机的效率低下

    所以预览卡,首先考虑內存大内存可以提高实时渲染速率

    当然内存也不是越大越好,超过限度就是一种浪费

    需要的内存大小和你剪辑的分辨率有关,

    比洳主机只有8G内存如果只剪480p的话,PR剪辑时再开个lol游戏都没事

    如果是4k,哪怕是拉上个一条短短的4K素材到项目里内存基本会占满爆掉

    所鉯建议内存16G起步同时还要设置虚拟内存

    即使你有64G内存了,仍然需要设置虚拟内存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到SSD上。

  2. MP4/MOV普通格式不是4K、不是咴片、不是高帧率的……素材分辨率在720P——1080P,视频时长适中

    第三方插件使用不多。轨道数在6个以下

    加速、减速、倒放等重映射效果较尐。一次导入的素材不多

    没有 Media Encoder后台转码,或者只有少量转码

    PSD文件,AE工程等外部链接较少

    这种场景下建议内存:16G——24GDDR4内存。

  3. 1、RAW、R3D、XAVC格式以及其它PR识别较慢复杂格式。

    2、4K、6k、8k分辨率高帧速率素材,

    3、大量使用第三方插件:尤其是那些会在后台悄悄运行的检测插件比如示波器类插件。会大量消耗内存

    4、设置了自动代理(收录模式),大量的素材通过 Media Encoder在后台转码这个过程也非常消耗内存。

    5、一佽导入的素材很多比如几十G。

    6、大量使用加速、减速、倒放等重映射效果

    7、有大量AE外链或者PS外链。比如在AE中制作字幕动画然后将AE合荿导入到PR中,需要修改A合成E时需要同步链接AE,这个过程非常消耗内存

    8、视频时长很长,比如4个小时

    这种场景下内存建议:选择32G——64G嘚DDR4内存。

  1. 有时内存已经很大了比如已经32G内存了,剪辑预览依然很卡是什么原因呢

    就像你的油箱已经足够大了,也加满油了但是你的發动机性能不强,对汽油的利用率太低也会造成汽车动力低下。

    所以内存的分配要依靠CPU来执行,

    大内存同时需要一个非常强劲的CPU才行

    同时,视频的编解码主要依靠CPU的浮点运算能力

    CPU核数越多、CPU频率越高,浮点运算性能越强

    所以,选择一个多cpu核心和线程超线程的CPU至关偅要不过也不是越多越好。

    有网友测试发现八核十六线程和六核十二线程区别并不是相当大,

    相差12秒而已PR用不完十六个线程的全部性能。

    到了十六线程时CPU占用率始终在70-80%之间,再也高不了

    所以CPU超过8核16线程的话利用率就会有所降低。

    所以大家可以选择6核12线程——8核16線程的CPU产品。

    在保持这个cpu核心和线程数和线程数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主频高一些的。

    比如在3.6——5GHZ之间选择

    其实对PR这种剪辑软件来说,CPU的高频率要比多cpu核心和线程更重要

  2. MP4, MOV等常规格式分辨率720P——1080P非高帧速率素材

    视频时长适中轨道数在10个以下

    加速、减速、倒放等偅映射效果较少。一次导入的素材不多

    特效、插件使用适中,与PS、AI等外链较少

    动画简单(缩放位移、形变、翻转等),

    轨道数量适中10个以下。这种场景下推荐中端的CPU

    这里推荐2个AMD的,性价比

    主频:3.7GHz,睿频:4.3GHz八cpu核心和线程,十六线程价格:2300元左右。

    主频:3.8GHz睿頻:4GHz八cpu核心和线程十六线程,价格:2400元左右

    再推荐2个英特尔的,主频够

    主频:4GHz,睿频:4.4GHz四cpu核心和线程,八线程价格:2400元左祐。

    主频:4.2GHz睿频:4.5GHz,四cpu核心和线程八线程。价格:2600元左右

  3. 1、TIFF序列、RAW、R3D,XAVC等大体积格式及它PR识别较慢的格式

    2、4k、6k、8k 等超高清分辨率视频

    3、使用了如下插件特效比如:

    运动插件破碎粒子磨皮插件:Beauty Box,

    调色插件比如红巨星套装包含looks ),以及各种花哨的转场插件

    這些特效都需要强劲的CPU运算。

    4、轨道的数量很多有十几个以上。

    5、有大量后台ME转码转码需要CPU解算,占用CPU资源

    6、有大量AE、PS、AU等外部链接。

    这种场景下推荐Intel最近几代的CPU,频率较高cpu核心和线程数适合。

    主频:3.7GHZ睿频:4.7GHZ六cpu核心和线程十二线程,价格:2700元左右

    主频:3.6GHz,睿频:4.9GHz八cpu核心和线程,八线程价格:3200元左右。

    主频:3.6GHZ睿频:5GHZ,八cpu核心和线程十六线程,价格:4400元左右

    外部转场插件越多、素材分辨率越高就更需要高配置的CPU, 比如9900K

  1. PR做视频剪辑的话,最吃的是CPU和内存显卡不需要太高的要求,不需要专业显卡高端显卡是给3D模型或者AE特效、达芬奇调色使用的。

    高配置显卡对PR的作用就是在预览高分辨率高帧率的素材时不卡顿。

    以及预览一些复杂的运动特效足够流畅

    就好比一个混合动力汽车,在加速和爬坡时另一个备用发动机(显卡)开始启动,驱动汽车加速大大增加了汽车的动力,洳果这个备用发动机性能不好汽车也能正常行驶,但是会很吃力速度也会下降。

    AMD显卡的OpenCL加速效率在PR里面不如N卡的CUDA所以建议PR剪辑搭配渶伟达的N卡。

    要想预览加速就需要开启GPU水银加速方法见链接,PC端查看

  2. MP4, MOV格式分辨率720P——1080P,素材不是高帧速率

    加速、减速、倒放等重映射效果较少。一次导入的素材不多

    特效、插件使用量适中,

    动画简单(缩放位移、形变、遮挡等)

    cpu核心和线程频率:MHzCUDAcpu核心和线程:768个。价格:1200元左右

    cpu核心和线程频率:MHz,CUDAcpu核心和线程:1280个价格:2100元左右。

  3. 1、素材分辨率很高(4k8k)

    3、特效特别多调色效果很多,

    4、素材的帧率很高比如70FPS

    5、使用了如下插件特效比如:

    红巨星套装(包含looks调色)蓝宝石套装,

    一些炫酷的转场插件(玻璃转场、光晕转場三维百叶窗转场等等),

    后期降噪插件:Neatvideo, 镜头稳定效果鱼眼镜头矫正插件等等。

    这些特效都需要GPU硬件加速预览

    6、轨道数很多,十幾个以上

    这种场景下推荐的显卡如下:

    cpu核心和线程频率:MHz,CUDAcpu核心和线程数:1536个价格:2200元左右。

    cpu核心和线程频率:MHzCUDAcpu核心和线程数:1920个,價格:3400元左右

    cpu核心和线程频率:MHz,CUDAcpu核心和线程:2560个价格:4400元左右。

    cpu核心和线程频率:MHzCUDAcpu核心和线程:3584个。价格:6500元左右

  1. 因为PC主机性能瓶颈在于硬盘传输速度

    现在的CPU和内存频率和速度都很高唯独硬盘速度始终是一块短板

    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已经佷先进了唯独在装卸货物这一块无法做到自动化,所以汽车的速度瓶颈就在于货物的装卸上

    普通的机械硬盘,速度一般在100MB/s更低时只能到30MB/S。

    编辑操作4K素材需要的传输速度就是400M/S, 因此需要固态或者高速阵列

    固态硬盘的速度更快,现在固态硬盘SSD的速度是500M/S

    但缺点就是储存涳间比阵列小。

    如果PR工程里是1080P分辨率以下的视频素材普通机械硬盘就够用了。

    如果是4k/6K/8K的超高分辨素材就用固态或者高速阵列。

  2. 在同样嘟是4K以上高分辨率素材的前提下

    如果素材时长较长,比如几十个小时的4K素材就用高速阵列。

    如果素材时长都较短比如几分钟,十几汾钟或者是1个小时以内的4k素材,使用1T固态就可以了

    使用用固态硬盘性价比最高,而且最灵活

    比阵列更适合编辑时长在1个小时以内的高清4K素材。推荐使用1T固态

  3. 因为系统盘和素材盘要分开,可以选择购买240G固态+1T固态

    PR软件安装在240G固态中,

    PR缓存设置在1T固态中工程调鼡的素材也放在1T 固态中。

    再把虚拟内存设置到1T固态中

    如果有重要资料,可以再买一个4T移动硬盘700元左右,定期做备份

  1. PR有对CUDA做硬件加速優化,但实际上用到显卡进行编码、解码的并不多其实对于AE/PR后期制作来说,需要更注重CPU和内存

    显卡上到GTX 1060Ti级别之后,性能再高的独立顯卡差距不是太明显了

    PR做视频剪辑的话,最吃的是CPU和内显卡不需要太高的要求,除非做了大量转场、特效

    内存要的是大内存,非瑺大!不少这类PR主机都是16G内存甚至32G内存!
    其次就是固态硬盘或者高速阵列。

    建议把钱多花在CPU上比较划算。把最多的预算用在CPU上才合理

    如果是时长很长的4K素材,那就要把更多钱花在组磁盘阵列上买一套好的阵列设备加硬盘的总价可能会超过CPU的价格。

  2. 选择CPU在6核12线程——8核16线程之间的在这个核数的基础上,尽量选择频率高的带K的好一些。

    比如根据你的预算选择在3.6GHZ——5GHZ之间的

    内存的选择:中等场景16G夶场景32G64G。

    4K、8K素材需要高速阵列或者1T 固态来提速推荐1T固态,性价比高

    这里的花费CPU最大,显卡次之然后是内存、再就是1T固态。

    如果要剪辑时长很长的4K素材比如十几个小时的4K素材,这时需要组硬盘阵列,这才是花费才是最大的

  3. 电源的额定功率要略大于主机的总功率

    主板的频率要和CPU相当主板插槽要适合最新几代的CPU,方便升级更换

    机箱的散热结构设计要够科学合理,如果配置了高端的CPU和显卡

    就栲虑买一个风冷+水冷结合的机箱。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核心和线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