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身体不佳。去医院也入院3天未确诊,治疗效果不佳不了。有人说我是虚病。想找个能看的好

蜂胶是一种珍贵的纯天然保健食品。由于我国蜂胶质控标准落后,蜂胶产量虽大但产值很低,严重影响了出口创汇。 

  记者最近从广州举行的蜂胶国家标准审定会上获悉,应用现代指纹图谱技术建立蜂胶质控平台的科技攻关项目获得突破,蜂胶新“国标”有望在年底前或明年初出台,将推动产业发展,提高国产蜂胶的国际竞争力。 

蜂胶原标准落后质量下降市场混乱 

  蜂胶是蜜蜂从胶源植物上采集的树胶,经加入蜜蜂分泌物调制而成的复合物。它也是蜂产品行业中附加值、利润率最高的单品,全球蜂胶的主要产地在中国和巴西。 

  广州宝生园公司总经理郑尧隆说,虽然中国蜂胶产量很大,但由于技术落后、质量难以保障,中国蜂胶售价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优质产品。据了解,目前国际上的蜂胶行业年产值17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中国产值仅为2.4亿元。 

  郑尧隆介绍说,巴西原料蜂胶价值为260美元/公斤,但中国蜂胶价值大约只有500元人民币/公斤。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蜂胶产量并不高的国家大量从中国进口蜂胶原料,然后将深加工后的产品再高价卖到中国获取高额利润。 

  我国蜂产品生产一直是传统性饲养,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规范性依据,尤其对蜂病的用药缺乏规范性和可控性。由于蜂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而导致的外商拒收、退货、扣留、索赔、撤销合同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我国蜂产品生产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我国蜂产品外贸声誉。2002年初,欧盟发出禁止进口中国蜂蜜的指令,中国对其他国家的蜂蜜出口也几近停滞。加之国内蜂产品市场混乱,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我国在加入WTO后本应成为优势行业的蜂业发展。 

  这位负责人表示,由于产品监控缺乏力度和依据,无法保证蜂产品安全性生产,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很大的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了尽快扭转我国蜂产品质量不佳状况,制定蜂产品中的兽药残留限量和进行控制标准研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步骤。 

科研攻关突破原标准落后“瓶颈” 

  目前,蜂胶质控标准指标较落后,无法科学地评价其质量,社会上以次充好、以假当真的个案屡见不鲜。 

  从2005年起,广州市宝生园公司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共同开展了一项名为“蜂胶质控平台及质量标准化评价平台的构建和应用研究”的科技攻关。这是蜂产品科研单位的联合攻关项目,应用现代指纹图谱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建立蜂胶质控平台,确保蜂胶质量稳定可控。 

  据资料介绍,蜂胶中含有不下数百种生药成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类黄酮。蜂胶中的类黄酮有34种之多,是蜂胶的精华,而如此丰富的成份是一般天然食物中少见的,也是蜂胶经济与医学价值所在,因此,类黄酮的含量一直是判断蜂胶品质的重要指标。 

  此研究项目综合利用新技术,分别对蜂胶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等挥发性物质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建立指纹图谱库,并通过应用色谱光谱技术对重金属、砷盐限量和农药残留量研究,制定限量标准。 

  今年8月21日此项目通过了广州市科技成果鉴定。广东省中药研究所所长朱盛山等专家认为,此研究制定了蜂胶的指纹图谱、指标成分、重金属、砷盐和农药残留量的企业质量标准,也为修订蜂胶国家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数据。 

新“国标”有助提高国产蜂胶的国际竞争力 

  由中国蜂产品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广州市宝生园有限公司、北京天恩生物工程高新技术研究所、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等单位参与制订的蜂胶国家标准审定会8月21日在广州举行。 

  中国蜂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子健说,过去的蜂胶行业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农业部的,一个是原国内贸易部的,标准不太一致,而且有的指标过于宽松,有的虽然作了量化但有很大局限性。旧标准对生产单位技术手段要求过于简易,最近几年国产蜂胶质量有所下降。 

  他介绍说,这次专家审定最新修订的蜂胶国家标准,相对旧的行业标准,更加符合目前蜂胶产业的发展需要,比原来的有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对感观鉴别进行了详细描述,因为有些情况下感观鉴别往往比技术手段鉴别更便捷有效;二是成分指标比以前有所提高、更加清晰。统一标准后,将对行业起正确引导作用,扭转质量下降趋势。 

  据了解,旧的行业标准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采用定性的方法来判定,而新的国家标准是采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来定量测定总黄酮,此方法更加有利于判定蜂胶质量的好与差。 

  李子健透露,目前,新修订国家标准已正式进入报批程序,已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经审批后,估计将于今年年底或下年初发布实施。 

  技术标准是产品市场准入和技术壁垒的重要手段,也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筹码。广东省蜂产品质量检验站主任李立群说,本次蜂胶国家标准的推出,将有利于整肃蜂胶行业市场,为建立我国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凉肝涤痰、滋肝潜阳、清肝滋肾、泻肝安胃、疏肝理气、疏风明目、清肝降火、清肝化湿法。江西名医许寿仁,精通内妇儿科,尤以妇女病擅长。章氏为其归纳为治妇女病调肝十法,即疏肝解郁、疏肝理脾、疏肝软坚、疏肝化瘀、疏肝清火、清肝和胃、温肝通络、舒肝养血、肝肾两补、泻肝利湿法,使肝病治则更趋完备。综上所述,肝病治法经历代医家探索,内容更趋完善和系统化,为肝病治疗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值得后世发扬。
章氏在研究前人治肝诸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和体会,根据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原则,提出从肝论治四十法,颇便于临床掌握应用,兹分述如下:
1.肝理脾法本法适用于情志抑郁不畅,肝木乘脾,肝脾失调。主要表现为胸闷不舒,胁痛,腹胀,纳呆,腹泻,妇女月经不调,经前乳胀,脉弦细,舌暗淡,苔白。代表方如逍遥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补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为主。配伍入脾之茯苓、白术为辅,以达补中理脾之用。加少许薄荷、生姜为佐,助本方之疏散条达。炙甘草为使药,助健脾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虚得补,则诸症自愈。逍遥散对情志不适所致的疾病,如慢性肝病、肠胃功能紊乱、十二指肠淤滞以及妇女月经不调、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效果较好,如加郁金、楝子,其舒肝行气解郁的作用更为明显,如用于调经止痛,可去薄荷加香附、益母草;如热象明显,可加丹皮、山栀,即丹栀逍遥散。
本法适用于肝郁气滞,结聚不散,表现为胁肋疼痛,固定不移,暖气不已;或寒热往来,或胸脘气结;或气阻喉间,气与痰结,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谓之梅核气,脉弦细,舌红,苔薄白。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方中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调气为主药;川芎、白芍和血养肝为佐药;甘草甘缓和中,合用之,具有疏肝行气,止痛散结之功。柴胡疏肝散治胁肋疼痛,肝胃不和,吞酸嗳气,胃脘胀痛效果好。临床常用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喉头、胃肠神经官能症。如有梅核气可与半夏厚朴汤化裁使用,如兼慢性咽炎,可加玄麦甘桔汤。
3.疏肝和胃法本法适用于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表现为胃脘胀痛,牵引胁肋,嗳气频作,时有泛酸,即所谓肝胃痛,脉弦,舌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者。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汤(《金匮翼》),方中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白芍缓肝活血;川芎行气活血;枳壳、陈皮行气和中;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肝和胃之功即所谓治肝可以安胃也。柴胡疏肝汤是治肝胃痛要方,本方比柴胡疏肝散多陈皮一味,其行气和胃功用,略胜一筹。临床对浅表性胃炎效果效好,本方与沉香降气散(沉香、砂仁、炙甘草、香附、玄胡、川楝子)合用,疗效更佳。
4.疏肝温中法本法运用于肝郁气滞,寒凝中焦,表现为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遇寒则痛,遇暖则舒,脉沉弦,舌淡红,苔薄白者。代表方如良附丸,方中良姜温胃散寒,香附疏肝行气,气行寒散,胃寒即止。良附丸合平胃散(陈皮、半夏、厚朴、甘草)治胃脘作痛,效如桴鼓,常见有暑月露宿,贪凉饮冷,饮食不节,而发生急性胃炎,胃痛呕逆甚剧者,用本方有效。如肝胃火逆者,则不适用。另有吴茱萸汤亦属本法,该方一方三治,上可温寒,下可暖肾阳,又能温中补虚,降逆止吐。
5.疏肝养阴法本法亦称养阴柔肝法,适用于肝郁阴虚,肾水不足,肝失所养,肝气横逆,症见胁肋疼痛,脘胀满,口干口苦,脉弦细,舌红少津等。代表方剂一贯煎,方中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滋养肝肾;加川楝子疏肝理气,使肝体得养,肝气条畅。诸药合用,使肝阴得养,肝气条达,则胁肋之痛除。一贯煎是魏玉璜之名方,并有加减法,如大便秘结加瓜蒌仁,虚热多汗加地骨皮,阴虚过甚加石斛,胁胀痛加鳖甲,烦热而渴加知母、生石膏,腹痛加芍药、甘草;不寐加枣仁等。章氏临证常用此方治疗阴虚肝郁,并加白芍配当归,以加强柔肝止痛、养肝活血之功效,加郁金配川楝子,以增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作用,名日加味一贯煎。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他肝病,症见阴虚胁痛、脉弦、舌红者效果良好。
6.疏肝化瘀法本法亦称疏肝软坚法,适用于肝郁气滞,血瘀,痰凝,成核成块。症见颈项瘰疬,或乳核、痰核,或胁下痞块,或少腹块痛,或妇女经闭、腹中癜瘕,脉多沉弦,舌暗红,苔薄白或黄。代表方如消瘰丸(玄参、煅牡蛎、贝母),清肝解郁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陈皮、半夏、贝母、茯神、青皮、远志、桔梗、苏叶、栀子、木通、生草、香附、生姜),少腹逐瘀汤(赤芍、当归、干姜、玄胡、肉桂、炒小茴、川芎、没药、炒五灵脂、生蒲黄),膈下逐瘀汤(川芎、当归、赤芍、丹皮、桃仁、香附、五灵脂、甘草、玄胡、枳壳、乌药)。我们在临床常用消瘰丸治颈淋巴结核,清肝解郁汤治疗乳腺增生,膈下逐瘀汤治疗肝硬化,肝脾肿大可加丹参、鳖甲,如脾脏特大,兼用鳖甲煎丸,少腹逐瘀汤治疗附件囊肿等。恶性肿瘤不属于本法治疗范围。
7.疏肝利水法本法适用于肝郁气滞,血瘀痞积,水液不行,症见腹中胀满,腹大如鼓,四肢瘦削,小便不利,脉弦细,舌质暗红,苔白腻。代表方剂达郁宽中汤,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柴胡疏肝解郁;沉香化气;晚蚕砂除胀;鸡内金人肝脾二经,健肝理脾;厚朴、香橼皮行气宽中;茅根利尿;鲜葱中空性散,有利水催尿之力,合而用之,共奏疏肝、理脾、消胀、行气利水之功。达郁宽中汤是近贤何廉臣氏治臌胀良方,章氏运用此方常加大腹皮、牵牛子、白术治疗肝硬化腹水有一定效果,而且腹水消退后不易反复。
8.疏肝泄热法本法适用于肝气郁结,日久生热化火,克土犯胃,表现胁肋疼痛,胃脘胀痛,呕吐泛酸,嘈杂嗳气,脉弦数,舌质红,苔薄黄。代表方剂如左金丸,方中重用黄连之苦寒泻火,降逆止呕;少佐吴萸之辛温,开郁散结,下气降逆,前者是实则泻其子之义,后者是用以反佐。本方具有辛开苦降,泄肝和胃之功。还有金铃子散,方中金铃子能泄肝火、行气滞,玄胡行气活血止痛,合用则气畅血行,疼痛自止。左金丸辛开苦降,泄肝和胃。金铃子散调肝泄热,活血止痛。二方合用对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具有热证者效果好。
本法亦称育阴潜阳法,适用于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阳偏亢,表现头痛,眩晕,耳鸣,目赤,头面烘热,口苦口干,睡眠不好,脉弦,舌赤等,代表方剂如天钩藤饮。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镇肝潜阳;杜仲、桑寄生、夜交藤、牛膝滋养肝肾;栀子、黄芩清热;茯神安神;益母草通络,诸药合用具有平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具有肝阳上亢者,引起眩晕,头痛,甚至中风,半身不遂,角歪斜,舌强语謇,均有良好效果。如舌红无苔,可去黄芩、栀子。另有资生清阳汤(桑叶、丹皮、柴胡、天麻、白芍、白蒺藜、钩藤、石斛、杭菊、薄荷、草决明、生地)是本院经验方,对有肝阳上亢症状者,效果甚佳。
10.镇肝熄风法本法适用于肝风内动,手足瘼疲,或肝阳上亢,血与气并走于上所致之类中风证。症见眩晕,昏冒,肢体不利,眼歪斜,烦躁不安,或头摇,四肢颤动等,脉弦,舌质红,苔黄腻。代表方剂如镇肝熄风汤,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龙骨、牡蛎、龟板、白芍潜阳镇逆,柔肝熄风;赭石降逆平冲;玄参、天冬壮水涵肝,清金制木;茵陈清肝热而舒肝郁;麦芽舒肝和胃;川楝子疏泄肝气。镇肝熄风汤为张锡纯名方。章氏临床体验到,本方与天麻钩藤饮、资生清阳汤应参照使用。如肝阳上亢,热象明显,宜资生清阳汤;如病程延久,阳欲化风之际,宜天麻钩藤饮;如肝阳亢盛,风邪已动,宜镇肝熄风汤。以上系对高血压脑病而言,另如麻痹震颤,或脑炎后遗症等,亦可参用本法。
本法适用于邪热传人厥阴,阳热亢盛,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不退,神志昏迷,四肢抽搐,小儿高热惊厥者。代表方剂如羚角钩藤汤,方中羚羊角、钩藤、桑叶、杭菊凉肝熄风、定惊;川贝凉心解郁、化痰清热;茯神定心神悸动;芍药、甘草、生地酸甘化阴,清热凉血,以缓肝急;竹茹通络祛痰,清泄肝胆之热;诸药合用,则凉肝熄风、增液滋肝。羚角钩藤汤是退热熄风要方,对小儿发热惊厥效果较好,或用于脑炎高热期。
12.柔肝熄风法本法适用于温病邪热久羁,伤耗阴液和血虚生风之证。邪热伤阴,或血虚不能养筋,故筋脉拘挛;手足蠕动,头目眩晕,为水不涵木,肝风内动所致。代表方如阿胶鸡子黄汤,方中以阿胶、鸡子黄为君,取其血肉有情之品,滋血液,熄风阳;白芍、甘草、茯神为臣,酸甘化阴,柔肝熄风;石决明、生牡蛎为佐,镇摄浮阳;筋挛则络不舒,故用钩藤、络石藤为使,取其通络舒筋。合用则为养血滋阴、柔肝熄风之剂。羚角钩藤汤证,为风火相煽,热极生风,属热属实,故重在平肝熄风。而阿胶鸡子黄汤证,为真阴内竭,血虚生风,属虚而有热,故重在柔肝熄风。因此,上述二法均为流脑、乙脑或其他脑炎参考方剂。
13.清肝泄火法本法亦称疏肝泄热法,适用于肝郁生热化火,肝火内郁,症见胁胀疼痛,1:3干苦,或日哺潮热,自汗盗汗,或妇女月经过多,淋带杂下者。代表方剂如丹栀逍遥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补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为主;配伍人脾之茯苓、白术为辅,以达补中益脾之用;加入薄荷、生姜为佐,助本方疏散条达;炙甘草为使;由于肝郁血虚发热,故加丹皮、栀子以清肝之热。故诸药合用,具有疏肝清热泄火之功。本证常见于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早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本方为加味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血功效,加丹皮、山栀,增强疏肝清热之功,宜于肝郁而火盛者。
14.泻肝利湿法本法亦称泻肝利尿法,适用于肝胆经湿热内蕴,或肝气上逆。症见头痛,胁痛,口干口苦,小便淋浊,妇女带下黄臭者。代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方中龙胆草苦寒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木通、车前子、泽泻清利湿热;火盛必劫阴液,故用生地、当归滋养肝血,使邪去而血不伤;柴胡条达肝气;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泻肝火,清湿热作用。龙胆泻肝汤用于治疗热淋(急性泌尿系感染),以及妇女宫颈糜烂、阴道炎、带下黄臭等有一定效果。
15.养肝宁神法本法适用于肝血不足,阴虚阳亢,邪火上乘,虚热内亢,症见虚烦不眠,心神不安,心悸盗汗,头昏目眩者。代表方剂如酸枣仁汤。方中酸枣仁养血安神;佐以川芎调血养肝;茯苓宁神;甘草培土缓肝;知母清热除烦。共奏养阴平肝、清热宁神作用。酸枣仁汤对神经衰弱表现血虚、心烦、失眠者有一定效果,或与天王补心丹化裁使用则效果更佳。
16.养肝明目法本法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精气不能上输于目,症见视力昏瞀不清,头昏晕眩,双目白翳遮睛者。代表方如明目地黄丸,方中熟地、山萸肉、枸杞滋水涵木;山药、茯苓培土养木;当归、白芍补血养肝;白蒺藜、菊花、石决明疏风平肝;泽泻、丹皮利湿清热。合而用之,具有养肝明目功能。
17.养肝振痿法本法适用于肝肾有热,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以致筋骨痿软无力,腿脚瘦削,步履困难,或下肢截瘫,不能动弹,成为痿证。代表方如虎潜丸。方中知母、黄柏、熟地、龟板滋阴降火;白芍柔肝养筋;虎骨强壮筋骨;锁阳壮阳益精;干姜温中;陈皮理气醒脾。共奏养肝益肾、壮筋起痿作用。虎潜丸能养肝益肾,壮筋起痿,对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等引起的下肢麻痹截瘫,以本方为主加减治疗,会起到一定作用。古方地黄饮子可参考使用。
18.调肝解郁法本法适用于肝气郁结,气机失调,脾胃不和,升降失常之郁证,症见胸膈痞闷,运化失职,食少纳呆,两胁胀痛,心烦意乱,身热烦躁者。代表方如越鞠丸。方中香附开郁散滞;苍术燥湿健脾;川芎行气活血;神曲消食和胃;栀子清热泻火。合而用之,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丹溪制此方为治六郁而设,即气、血、痰、火、湿、食等相因郁滞,故用香附治气郁,川芎治血郁,栀子治火郁,苍术治湿郁,神曲治食郁,合而用之,诸郁皆解。本方对慢性肝病、慢性胃病、胃肠神经官能症有一定缓解作用。
19.调肝降逆法本法适用于肝气横逆,上犯肺经,旁及脾胃,而致气急胸满,烦闷不食,反胃作呕者。代表方剂为旋覆代赭汤。方中旋覆花疏肝降逆,下气消痰;代赭石镇肝逆;人参、甘草、大枣扶脾益胃;生姜、法夏降逆化痰。合而用之,调肝和胃,降逆化痰。章氏认为,旋覆代赭汤能调肝和胃,降逆化痰,对于肝胃不和引起的急慢性胃炎,如胃痛、嗳气、呕吐、呃逆等有一定效果。
20.平肝降逆法本法适用于肝肾之气循经上逆,或肝气挟寒上逆之奔豚气,表现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咽喉,惊悸不宁,恶闻不声,或腹痛喘逆,乍寒乍热者。代表方如奔豚汤。方中当归、白芍调肝养血,宁心安神;半夏、葛根、椿根白皮和中降逆;黄芩清热除烦;生姜温中行气;1芎活血行气。共奏平肝降逆、理气和营之功。奔豚汤平肝降逆、理气和营,临床所见奔豚气,类似某种神经官能症,因患者自觉有气上冲,心悸不宁,畏闻噪音,治疗时要注意暗.
21.补肝养血法本法适用于肝血不足,营血虚弱,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视力减退,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脉细者。代表方剂如补肝汤。方中熟地、当归养肝生血;白芍入肝养血;川芎行气活血;枣仁酸能养肝、安神;木瓜酸能人筋;甘草缓急调和诸药,为补肝血明目养筋之要方。肝血不足,实与肝肾不足相类似,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又因为肝血虚弱,具有面色不华、脉细,舌淡等,故用补肝汤或四物汤以生血为主,临床常见于贫血患者。
22.补肝通痹法本法亦称补血通络法,适用于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气血痹阻,表现为关节、肌肉痹阻疼痛,或怯冷,麻木,或酸胀不舒,或皮肤干燥,或四肢疼痛不举。代表方剂如四物五藤汤,方中熟地、当归、白芍补血养肝;鸡血藤活血通络;忍冬藤、络石藤清热通络;海风藤祛风通络;川芎活血行气;牛膝补肾利湿;木瓜敛肝化湿。共奏补肝生血、活络通痹、祛风利湿之功能。四物五藤汤以四物汤补血,五藤通络,临床可治老年性肩周炎、腰腿痛、足跟痛、坐骨神经痛,如属阴虚热痹,用滋阴养液汤则更佳。
23.补肝调经法本法适用于肝血不足,或肝郁血少,表现为妇女月经量少、少腹胀痛、头昏、心慌、面色苍白、脉沉细、舌淡者。代表方剂如参芪四物调经汤,方中以党参、黄芪补气;熟地、当归、白芍补血;枸杞、首乌补肝肾;枣仁酸能补肝;柴胡、郁金疏肝行气。参芪四物调经汤能补气血,滋肝肾,疏肝气,调经血,对月经不调、血少效果好,或用益母胜金丹效果亦佳。
24.疏肝解郁法适用于妇女心情郁闷,肝气郁结,上冲心胸,横攻胁肋,或下达少腹,以致胸胁疼痛,少腹痛,月经不调,或经血涩少。代表方剂如正气天香散,方中乌药、陈皮顺气散郁,香附、紫苏行血中之气,干姜温中散寒,合而用之,达到疏肝调经目的。正气天香散有通经活血、解郁除痛功能,临床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月经不调等,如同逍遥散化裁应用则更佳。
25.暖肝散气法本法适用于肝经气滞,寒凝下焦,疝气内结,表现为少腹疼痛,或睾丸肿胀疼痛,或狐疝出入无常者。代表方如暖肝煎,方中当归、枸杞温补肝肾,肉桂、小茴香温肾散寒,乌药、沉香行气祛寒,茯苓利湿降逆。张景岳原注云:寒甚者加吴萸、干姜,再甚者加附子。暖肝煎对阴寒偏盛之疝痛效果好,临床对睾丸结核、鞘膜积液、腹股沟疝均有效果,如能配合橘核丸,其效尤佳,但急性睾丸炎不宜用。
本法适用于阳虚有寒,兼见血虚瘀阻,表现为阴气不足,感受外寒,气血运行不利,不能温养四末,出现手足厥冷,疼痛,肤色青紫,脉细欲绝者。代表方剂如当归四逆汤,方中桂枝、细辛散表里之寒邪,温通血脉;当归、白芍补肝养血和营;甘草、大枣温养脾气;通草入经通脉。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当归四逆汤所治四肢厥冷,亦属寒厥,但不同于四逆汤证之亡阳危证,而是患者表现血虚,阳气不足,复感外邪,以致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温养四肢,而出现肢端厥冷,脉微欲绝者,临床常见雷诺氏征与本病相似,故用本方有效。
27.敛肝散寒法本法适用于伤寒中厥阴病之蛔厥,由于肠寒胃热,蛔虫上逆入膈所致。因蛔虫寄生肠内,喜温怕寒,肠寒不利蛔虫生存,窜入于胃,胃热虫扰,表现为烦闷吐蛔,时发时止,发则腹痛,手足厥冷。代表方剂如乌梅丸,方中乌梅酸能制蛔;蜀椒、细辛能驱蛔,且治脏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干姜、附片、桂枝温脏祛寒以安其蛔;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以扶其正。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蛔厥证属寒热夹杂而正气虚者,本方极为适合。本法所谓敛肝者,因病出厥阴,而其主药乌梅酸能敛肝故也。厥阴内寄相火,阴中有阳,故其为病,厥热相兼,寒热错杂。风木之病,常影响脾土,出现腹痛、下利、呕吐,本法寒热并用,木土两调,邪正兼顾,临床所见胆道蛔虫、吐蛔与本证吻合。
28.柔肝清热法本法亦称育阴清热法,适用于风劳病,由于感受风邪,失治传里,变生内热,耗损气血,表现为骨蒸劳热,潮热盗汗,肌肉消瘦,颊赤,脉细致,舌赤者。代表方剂如秦艽鳖甲散,方中鳖甲、知母滋肾清热,当归柔肝和血,秦艽、柴胡清热退热,地骨皮、青蒿清热除蒸,乌梅酸涩敛阴止汗,合而用之,具有滋肾柔肝,清热除蒸之功。风劳病即肺痨病,今称肺结核病,病位在肺,其病变则牵涉肝肾,因而是用柔肝清热法,以清除里热之证。29.缓肝和中法
本法运用于肝气抑郁或心虚所致之脏躁证。此证多见于妇女,常表现为悲伤欲哭,精神恍惚,不能自主,数欠伸,睡不安寐,烦闷急躁,或痉挛,或惊狂,或如痫证。或因郁乘脾,阴阳不和而致腹痛。代表方剂如甘麦大枣汤。方中甘草缓肝和中,以缓急迫;小麦味甘微寒,以养心气;大枣甘平,能补益中气,坚志除烦。合用以奏缓肝和中、养心宁神、甘润缓急之效。《金匮》所谓脏躁证,由于心虚及肝气抑郁所致,临床可见于痉病,或更年期综合征,用本治法有效。此乃宗仲景肝苦
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意。临床常加白芍、郁金、合欢皮等。
30.育阴调肝法本法适用于瘿瘤而表现阳亢之证者,由于肝经络于颈项,七情之扰,肝气郁结,血瘀于颈项喉结之间,日益渐大,表现出心烦易怒,多食而瘦,多汗少眠,目突手颤,脉弦细数,舌赤等阴虚阳亢之象。代表方剂如育阴制亢汤,方中生地、玄参、麦冬育阴平肝,当归、白芍养肝补血,海藻、昆布、海带、生牡蛎、黄药子清热软坚,贝母化痰,郁金疏肝行气,合而用之,可以发挥育阴调肝作用。瘿瘤表现亢奋,亦称瘿气,临床与甲状腺瘤、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符合,用本方能缓解症状,古方海藻玉壶汤加减亦有效。
31.滋水涵木法本法亦称滋肾养肝法,适用于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肾两虚,表现为头目晕眩,耳鸣耳聋,遗精,失眠,视力减退,记忆力锐减,腰痛腿软,皮肤干燥,口干口苦,少津多汗,脉沉细,舌红者。代表方剂如滋肾养肝汤,方中女贞子、旱莲草甘淡养阴,熟地、当归、白芍滋肾补血,龙骨、牡蛎、决明子咸寒滋肾,杜仲补肾,白蒺藜养肝,玄参、麦冬滋水涵木,诸药合用,为滋养肝肾有效之方。肝肾阴虚可以出现许多神经衰弱症状,用本方滋水涵木,会起到较好效果,而古方杞菊地黄丸效果亦佳。
32.清火泄木法本法亦称清心泄肝法,适用于肝郁化火,心火暴盛,心肝火旺,痰水内结的癫狂证,表现为狂躁不安,心神不宁,自言自语,语无伦次,不避亲疏,不食不饥,甚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者。代表方如生铁落饮,方中连翘、钩藤、玄参泻肝火,生铁落、丹参、辰砂、麦冬、天冬泻心火,川贝、胆南星、橘红化痰结,生菖蒲、远志开窍,茯神、茯苓宁神,共奏清心平肝之功。本方具有平肝、镇心火、化顽痰、开窍宁神功效,对治疗狂躁型精神分裂症有一定效果。
33.培土抑木法本法亦称补脾泻肝法,适用于肝木乘脾,脾受克制,运化失常,表现为肠鸣,腹痛,腹泻,痛一阵泻一阵者。代表方如痛泻要方,方中白芍补脾,健运中州,白芍泄肝木,酸苦缓急;陈皮理气,醒脾和中;防风散脾,疏通肝气。四药相伍,可以泻肝木而补脾土,调气机止痛泻。本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功能补脾泻肝,专治肝泻,临床可用于过敏性肠炎。吴鹤皋论本证日: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以此理论用于临床甚为恰当。
34.清金制木法本法亦称清肺抑肝法,适用于肝木过盛,木火刑金,表现为肺气上逆,而为咳嗽,损伤肺络,血溢;而咳血、咯血者。代表方剂如丹溪咳血方,方中青黛泻肝凉血,山栀凉心清肺,佐以瓜蒌、海石清热降火、润燥化痰,诃子肉敛肺止咳定喘,合用具有清肝火、敛肺气、化痰止咳之功。章氏认为,木火刑金表现证象,临床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丹溪创制此方,意在清肝火,而不在止血,因肝火清,而肺得宁,肃降有权,则咳嗽减而衄自止,实为治本之法。章氏有时用桑杏汤加丹皮、茅根、仙鹤草、白及等疗效亦佳。
35.和解少阳法本法适用于邪在少阳,邪正分争于半表半里,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者。代表方剂如小柴胡汤,方中柴胡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扶正达邪,合而用之,以达到和解少阳的目的。少阳胆经与厥阴肝经脉络相连,胆附于肝,互为表里,其发病亦有联系,故小柴胡汤对肝胆病变均有效果。
36.温胆降胃法本法常用于肝郁气滞,胆气不舒,从而不能疏土,症见胸闷呕恶,怔忡惊悸,坐卧不安,心虚胆怯者。代表方如温胆汤,本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吐,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和中补土,竹茹清热化痰,枳实宽中下气,共奏温胆降胃作用。温胆汤能和胃、降逆、止吐、化痰、清热、安神,临床用本方加减治疗癫痫、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失眠、眩晕等病有效。
37.清胆和胃法本法适用于少阳热重,兼有痰湿内阻之证,表现为恶寒发热,寒轻热重,胸闷,吐酸苦水,或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代表方剂如蒿芩清胆汤。方中青蒿苦寒芬芳,清透少阳之邪;黄芩、竹茹苦降清泄,以解胆热;陈皮、半夏、枳壳和胃降逆化痰;赤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之下行。诸药合用,可奏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效。蒿芩清胆汤功能清胆和胃,临床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胃炎有效。
38.疏肝利胆法本法适用于肝郁气滞,胆气不畅,木郁土壅,湿热内蕴,表现为胁痛脘胀,大便秘结,口苦口干,纳少厌油,或呕吐,脉弦,苔黄腻者。代表方剂如疏肝利胆汤,方中柴胡、郁金、枳壳疏肝行气,芍药、甘草缓肝和中,黄芩、黄连、大黄苦寒利胆,鸡内金健脾消积,山楂导滞,厚朴宽中理气,共奏疏肝利胆作用。疏肝利胆汤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化湿功效,临床治疗胆石症、慢性胆道感染、胆囊切除后综合征均有良好效果,对有黄疸者,加茵陈、山栀;对发热者加银花、连翘等。
39.清肝退疸法本法适用于脾湿胃热,蕴结中焦,熏蒸肝胆,胆液不能循常道,而引起黄疸。阳黄多因湿热蕴蒸,熏染肌肤而发黄;阴黄多因寒湿阻遏,脾阳不振而致。阳黄以清热利湿为主,代表方剂如茵陈蒿汤(茵陈、山栀、大黄)。阴黄以健脾化湿为主,代表方剂如茵陈术附汤(茵陈、附片、干姜、白术、甘草)。本法为治疗黄疸型肝炎主要方法,如属急性黄疸型肝炎,多为阳黄。但应区分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如湿重于热用茵陈五苓散(茵陈、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若热重于湿则用茵陈蒿汤合栀子柏皮汤(栀子、甘草、黄柏);如阳黄失治转为阴黄,多为c淤胆型慢活肝,或肝硬化,也有阻塞性黄疸者,肝功能明显损害,可考虑用茵陈术附汤。
40.清肝泻胆法本法适用于肝胆三焦经风热疮疡,憎寒发热,胸胁生疮等证。方用柴胡清肝散,方中柴胡入肝,散风邪;黄芩、连翘、栀子清肝胆热邪;川芎行气活血;人参、甘草益气缓中;桔梗作为舟楫引药上行,诱邪恶下达,适用于皮肤疔疮疱疖等炎症。
刘某,男25岁,工人,1991年3月5日初诊。患者身目黄染,皮肤瘙痒有49天,元月20日初起似感冒,身热,纳呆,胸闷,四肢乏力。去市某医院门诊,检查肝功能GP45单位,黄疸指数30单位,总胆红素68.53pao1/1,直接胆红素25.9uo1/1,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淌存。千岳自苦由漳卸名夭中昔疽指数在30单位至85单位之间,全身皮肤瘙痒难忍。经B超检查:肝胆形态无异常,脾脏稍大。病毒性肝炎血清指标检查,甲、乙、丙抗原抗体均阴性,临床考虑为淤胆型肝炎。给予护肝退黄等中西药治疗,然身黄不减,反逐日加深,故前来我院诊治。诊见精神尚可,面色晦暗,身目黄染如烟熏,遍身皮肤可见抓痕,头昏,皮肤瘙痒,右胁隐痛,腹胀纳少,便溏如酱色,尿黄如浓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章氏诊断为阴黄,为肝经寒郁内阻,胆液外溢肌肤所致。故拟疏肝温通,化瘀退黄法,方选茵陈术附汤加味,处方:茵陈309,白术109,附片89,山栀109,虎杖309,当归109,白芍109,茯苓109,柴胡109,丹参109,红花89,桃仁69,5剂。
二诊:服药后身黄见退,头昏、腹胀减轻,食欲有好转,便溏、肤痒尿黄同前,舌暗红,苔薄黄。再拟疏肝利湿法,方选茵陈五苓散化裁,处方:茵陈409,白术159,茯苓159,猪苓109,泽泻109,桂枝89,金钱草309,山栀109,丹参109,红花89,柴胡109,内金109,藿香109,山楂109,5剂。
三诊:患者服药5剂,精神好转,身黄明显减轻,肤痒渐止,复查肝功能GP126单位,黄疸指数16单位,纳食尚可,但头昏时作,大便溏薄,尿色黄,脉弦细,舌质淡,苔白。治以益气扶脾,温中化湿,再选茵陈术附汤加味,处方:茵陈409,白术159,附片109,黄芪159,虎杖309,红花109,桃仁109,山栀159,郁金109,川楝子109,茯苓皮159,熟军89,5剂。
四诊:病情稳定,服药后自觉精神尚好,头昏见减,嘱继服上方10剂。
五诊:目黄已退,纳食如常,溲清痒止,但午后感腹胀,大便时溏,治以疏肝理脾,益气化湿,处方:柴胡89,茵陈309,附片89,黄芪209,茯苓159,白术159,山药209,薏仁309,茯苓皮159,当归109,白芍109,山栀109,虎杖159,鸡内金109,山楂109,10剂。嘱其若便溏未止,可继续服上方10剂。近期追访,该患者服上方30剂,腹胀消失,大便转正常,体力逐渐恢复。
【按语】《临证指南医案·疸》云:阴黄之作,湿以寒化,脾阳不能化湿,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于肌肉,溢于皮肤如熏黄。湿为阴邪,粘滞缠绵,本案黄疸持续7周以上,投药繁多,不见缓解,只以为其病情深重,不易速效。考古今医论,治黄多不离清、利、渗、化等法。章氏认为,病程缠绵日久,尤虑气之郁滞,虚赢与惊逆,与邪互结,疾难速除。必须调其气机,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古有气者,人之根本也,流行全身,无处不达,气畅则津行,湿邪得以化,其黄自退矣。故首方拟疏肝温通,化瘀退黄,切中肯綮,效如桴鼓,服药5剂,即身黄见退。《明医指掌·黄疸篇》日:瘀血黄者,大便黑,小便利,抵当汤、桃仁承气汤,量人虚实,下尽黑则愈。是谓去瘀生新,而黄自退矣。本案亦见便黑如酱,营阴受损之证,故在前四诊利湿之中先后佐以柴胡、郁金、黄芪、川楝子等人血之品,取其入血以通瘀,入气以解郁,利湿与调气理血并用,诸法兼备,何愁黄疸不自退。五诊时患腹胀、便溏,为湿邪滞留之象,故重用益气化湿、疏导之品,补中健脾,调理善后,亦正如《类证治裁·黄疸》说:若络脉瘀热发黄,疸久不愈则补脾。
王某,男,32岁,工人,1991年3月11日初诊。患者面目皆黄、尿黄2月余,伴剑突下持续性钝痛半年余,初以胃病投药罔效。1990年12月30右胁下疼痛,继身目黄染,尿黄如茶,伴恶油呕吐,纳呆,四肢乏力,入市某医院治疗。8超检查提示:①慢性肝病声像图;②胆囊肿大(9.0cm×3.5cm),伴泥沙样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③脾稍大。肝功能检查GPd02单位,乙肝三系阴性,抗枷阴性。诊断为胆石症胆囊炎。给予消炎退黄治疗,右胁疼痛减轻,余症同前,建议请中医治疗。患者精神疲惫,面色橘黄,诉右胁下时感胀痛,不思饮食,四肢乏力,腹胀满,大便灰白,尿黄如茶,舌暗红,苔黄腻,脉沉弦,肝右胁下2cm,质软,莫非氏征。证属中医阳黄,由肝郁胆热,湿热内蕴所致。治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方选茵陈蒿汤合疏肝利胆汤化裁,处方:柴胡109,枳壳109,赤芍109,生草89,茵陈309,栀子109,熟军109,黄芩109,黄连69,内金109,郁金109,金钱草309,炒麦、谷芽各109,厚朴109,5剂。
二诊:服药后右胁下胀痛减轻,目黄肤黄稍退,知饥思食,大便调,粪色浅黄,尿黄同前,效不更方,加玄明粉109,嘱以汁冲服,继服5剂。
三诊:右胁痛止,身目黄染明显见退,近日腹胀,纳谷不香,便溏不爽,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治以温中化湿,佐以理气通腑。处方:茵陈309,桂枝89,玄明粉109,熟军89,郁金109,鸡内金109,广木香109,厚朴109.
四诊:身黄已除,胃纳渐复,大便日2次,质软色黄,右胁胀痛隐隐,时作时止,继服上方10剂,以通腑为要。五诊:上方共服20剂,复查肝功能GP157单位,黄疸指数10单位,右胁隐痛时作,纳可,大便尚调,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治以疏肝利胆,处方:柴胡109,枳壳109,赤芍109,生草89,广木香109,黄芩109,黄连69,郁金109,鸡内金109,炒麦芽、炒谷芽各109,川楝子109,厚朴109,5剂。
六诊:服上方10剂,目黄退净,纳可,便调,胁痛渐止,肝功能恢复正常,黄疸指数亦正常。B超复查:胆囊不大,伴泥沙样结石。嘱继续服药,根治胆石症。
【按语】本案病位在肝胆,病理上多因各种内外因素所致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渗溢肌肤发为阳黄。我们认为,多因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酒食不节,劳倦内伤所致。《医学津梁.黄疸》篇说:疸者,湿热所成,湿气不能发泄,则郁蒸而生热,热气不得宣畅,则固结而生湿,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益积。《脉因证治·疸》谓:治法以疏利小便,清热或汗之。治疗阳黄不离先贤论述,用疏肝利胆汤,方中四逆散入厥阴经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再遣大剂清热化湿、导滞通腑之品,共奏行气化湿、泻热通腑之力;三诊时见热渐退,湿困中焦,脾阳不振之象,再以温中化湿,佐以理气通腑为法,调理而愈。
李某,男,46岁,工人,1984年5月11日初诊。患者
腹胀如鼓,下肢浮肿半月余,1983年4月因胃溃疡到市某医院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肝脾肿大,即作肝组织取样病检,诊断为肝硬化。手术后胃痛消失,以后逐步发生腹胀,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肝功能检查:GP42单位,碘试验,总蛋白6.299/1,白蛋白2.69/1,球蛋白3.89/cU,B超检查为肝硬化腹水。诊见形体瘦,面色不华,腹胀膨隆,下肢轻度水肿,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巩膜无黄染,腹围83cm,质硬,脾左胁下5cm,叩出移动浊音,诊断为臌胀,因肝郁气滞,血瘀水聚所致。治以疏肝解郁,行气利水,方选达郁宽中汤,处方:广木香109,当归109,赤芍109,蚕砂109,香橼皮109,柴胡109,鸡内金109,茅根109,厚朴109,大腹皮109,枳壳109,鲜葱5根,5剂。二诊:服药后下肢浮肿消退,腹胀稍减,食欲增加,小便尚多,舌脉同前,再守上方加白术109。
三诊:自服上方10剂后,小便明显增多,腹胀大减,大便秘结,B超检查侧腹可见1.0cm液性暗区,腹围78em,药已有效,再守上方加牵牛子109。
四诊:服上方15剂,腹胀消失,食欲、精神好转,量腹围74cm,肝功能检查GP恢复正常,总蛋白6.O9/cU,球蛋白2.5∥d1。B超检查未见腹水,脾在肋下3.5cm,脉弦细,舌质暗红,苔薄白,再拟疏肝扶脾。处方:广木香109,柴胡89,香橼皮109,蚕砂109,白术109,茯苓109,内金109,厚朴109,当归109,郁金109。
五诊:自服上方30多剂,饮食正常,工作、学习如常人,嘱其用逍遥散和鳖甲煎丸,调理善后。
【按语】本病亦称单腹胀。现代医学多见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腹水,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灵枢.水胀》篇谓:臌胀何如?日:腹胀身皆大,大如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张景岳说:单腹胀者,名日臌胀。本案系肝郁气滞,肝脾不和,气滞湿阻,升降失司,浊气充塞,脉络痹阻,水气内停所致,故拟疏肝解郁、行气利水为法,选用何廉臣的宽中达郁汤化裁,加牵牛子逐水利湿,腹水渐消,后期则以补脾为主,调治后天之本,可望康复。本案体质条件尚可,发生腹水较早,治疗及时,疗效才佳。对体质差,病程长者,疗效差。章氏历来以宽中达郁汤为主,随证加减,治疗不少病例,皆收预期效果。必须指出,本病容易复发,患者必须注意劳累、饮食、情绪的影响,病后常以调肝脾为法,以冀巩固,防止复发。
胸胁痛(胆一心综合征)
黄某,女,29岁,1984年4月6日初诊。病者患胆石
症3年余,经常心慌心悸,胸胁闷痛,胆区痛放射到背部,曾在市某医院B超检查,诊断为多发性胆囊结石,收外科准备手术治疗,但因心电图检查有频发室性早搏未能进行。出院后经常胆区痛,心慌。近年来不仅胆痛发作时伴心律不齐,而且胆痛缓解后依然心律不齐,曾服慢心律等药治疗也未见效。现右胁隐痛,心悸胸闷,口苦纳差,腹胀便秘,脉结代,舌暗红,苔薄黄腻,心率74次/分,无杂音,频发早搏,右上腹压痛,其余正常,诊断为胆一心综合征。中医辨证系肝郁胆热,上扰心神所致,拟疏肝利胆法,方选疏肝利胆汤加味,处方:柴胡89,枳壳109,赤芍109,木香109,黄芩109,郁金109,川楝子109,厚朴109,玄胡109,玄明粉109,鸡内金109,炒三仙各109,黄连69,甘草89,熟军89,水煎服,每131剂。服药15剂后,症状减轻,大便通畅,诊脉弦细,舌质红,苔薄黄,心率82次/分,律齐,药证相符,再守原法损增治疗月余,胆痛止,复查两次心电图均属正常,诸症悉除,随访一年多,未发胁痛、心悸等,嘱其清淡饮食,禁荤油,继服消石利胆丸巩固疗效。
【按语】现代医学认为,胆、心均受植物神经支配,胆道结石和感染引起的疼痛,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影响心脏,导致心律失常。我们观察到,长期胆石症的病人,常伴有心电图改变,对心悸、怔忡、胸痛者,往往从心论治,忽略治胆,故难以获效。章氏认为,胆心综合征虽表现有心悸症状,但病源于胆,多因肝胆气滞,郁而化火,煎熬胆汁结为砂石,阻滞胆腑降泄,日久影响脾胃运化,症见纳呆口苦,腹胀便秘。若相火旺,则君火不宁,此非心虚胆怯,而是胆火上扰心神,导致心悸等症,其本在胆,其标在心,故拟清热利胆法,直折相火。方选四逆散、郁金、川楝子辛散解郁;大承气汤清热泻火;黄芩、黄连苦寒利胆;木香、鸡内金、炒三仙和胃导滞,诸药合用具有清泻胆火、调理气机之功,俾肝胆条畅,胁痛止,脾胃运化,心神安宁,心悸自除。由此说明,虽然心为君主之官,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理论,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阴虚肝病(慢性乙型肝炎)
夏某,男,36岁,干部,1993年7月20日初诊。患者1976年发现乙型肝炎,经治疗好转。1982年初秋,又觉精力不支,胁下隐隐作痛,心悸失眠,口干口苦,头昏肢软,便秘纳差,肝功能检查GP55单位,BsA9阳性,BeA9阳性,抗Bc阳性,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脉弦细,舌红少津,苔少。辨证为肝病日久,阴液暗耗,加之工作劳累,肾阴亏损,肝体失养,肝络不舒,治以养阴疏肝,取加味一贯煎化裁。方用:生地109,北沙参各159,白芍109,当归109,枸杞109,麦冬109,川楝子109,郁金109,丹参109,五味子109,白蒺藜109,贯众109,服药3个月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B。AS、BeA9转阴,诸症悉除,脉仍弦细,舌质转淡红,嘱继服乙肝阴转丸以巩固疗效。
【按语】素体阴虚,过度疲劳,或久病体虚,精血亏损,肝失濡养,则体阴不足而气不用,肝之阳(气)郁而不达四旁,阳郁致血燥,血燥必阴亏,症见胁肋隐痛,口干咽燥,失眠头昏等。我们从乙癸同源理论,提出阴虚肝郁,多因肾阴不足,精不主血养肝,而致水不涵木。加之肝气郁滞,日久内生虚热,灼伤真阴,其本在阴虚,其标为气郁,两者互为因果,也是慢性肝病的必然趋热。此论看似平淡,却寓有深意,从中悟出临床既不能单用辛散行气之品,也不宜以厚味滋腻妄补,须疏肝与养阴兼施,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用清代名医魏之瑗创制的一贯煎,加郁金配川楝以增强疏肝理气,活血散瘀作用,再加白芍配当归以加强养血柔肝,活血止痛之功,名日:加味一贯煎。其化裁之妙,堪称治疗阴虚肝郁之良方。
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
黄某,男55岁,1992年6月18日初诊。患者半月来肝
区痛,恶心纳差,腹胀便溏,尿如浓茶,到市某医院检查,肝功能G410单位,黄疸指数28单位,凡登白试验双相阳性,乙型肝炎抗原抗体阴性,B超检查肝肋下2cm,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脉弦,舌淡,苔自,巩膜及皮肤黄染。辨证为肝郁气滞,脾虚湿困,拟疏肝理气,健脾化湿,选逍遥散加味,处方:当归109,白芍109,白术109,茯苓109,郁金109,川楝子109,广木香109,丹参109,炒麦芽、炒谷芽各109,山栀109,柴胡89,茵陈309。病者服药15剂,目黄尿黄消失,余症渐除,复查肝功能及黄疸指数均恢复正常。
【按语】章氏认为,土需木疏,木赖土荣,肝之疏泄作用,参与脾胃之运化、吸收体系。饮食人胃,其精微输布,气血生成,津液运行,物质代谢,皆不能尽归于脾胃功能,而忽视肝的作用,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司,亦导致脾胃受纳、运化失常,而出现胁痛腹胀,纳呆便溏,四肢倦怠等木郁土窒之证。章氏谨守病机,灵活变通,擅长逍遥散合金铃子散疏肝补脾养血。正如张仲景所谓: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李某,女,39岁,患者于1981年5月2313初诊。1969年因饮食不节,突发右上腹绞痛,呕吐黄水,到某医院就诊,诊为急性胆囊炎,施行胆囊切除手术,术中发现胆囊和胆总管内有泥沙样结石。术后1年,以述症状反复发作,用西药治疗可以缓解。1980年作x线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增粗,边缘不光滑,可见一0.3cm
0.5cm结石阴影,提示胆总管结石。来诊时右胁疼痛,向肩背部放射,口苦纳差,腹胀便秘,右上腹压痛,脉弦细,舌苔薄黄,辨证为肝郁气滞,腑气不通,治以疏肝利胆,清热排石,投疏肝利胆汤。处方:柴胡、枳壳、赤芍、木香、黄芩、郁金、厚朴、玄明粉、鸡内金各109,甘草、熟军各89、黄连69。服药3个月,症状消失,x线复查胆总管增粗,结石阴影消失,半年后随访,健康无恙。
【按语】《内经》谓: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肝气疏泄,胆汁流畅,能助脾胃运化。若肝气郁结,胆腑降泄失常,郁气化热,煎熬胆汁,犹如盐汤在釜,久经煎熬,积而成石,阻碍气机,发为肝郁胆热,表现为胁肋疼痛,恶心,口苦,呕吐黄水,便秘腹胀,寒热往来,黄疸者,章氏积数十年经验,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肝郁胆热之胆囊炎、胆石症每获卓效。对阻塞性黄疸者加茵陈、山栀、虎杖等,对发热者加银花、连翘,每获疗效。
袁某,男,6岁,1991年6月6日初诊,患者自幼患佝偻病,形体瘦弱,鸡胸,近2月来眼胞频频眨动,两目干涩,食欲不振,曾到市某医院多次检查未见异常,给予滴眼剂消炎治疗无效,前来请章氏治疗,诊见两眼睑频频眨动,切脉沉细,舌质淡红,苔白,诊断为目眨。辨证为脾虚食滞,肝阴不足,两目失养,治以健脾消导、养肝明目,方用鸡肝散加味。处方:山楂89,鸡内金89,麦芽89,白蒺藜89,茯苓89,槟榔89,枸杞89,竹柴胡89,蔓荆子89,石决明159,生牡蛎159,鲜鸡肝1枚。服药5剂,目眨霍然而止,食欲好转,嘱家长注意调节患儿饮食,少吃油腻荤腥之品,再以健脾消导药调理善后。
【按语】鸡肝散系章氏经验方(山楂、麦芽、鸡内金、石决明、白蒺藜等分,放在鸡肝汤内煮服),主治曼疳,视物不清,目赤肿痒,白翳遮睛等证,临床治疗目眨也茯佳效。章氏认为,本病系脾胃不足,饮食停滞,脾不养肝,风动于上,两目失润,加之疳疾上目合而为病,故以鸡肝散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方中鲜鸡肝为君,滋肝养目,取以脏补脏之意,辅以白蒺藜调补肝肾,山楂、麦芽、鸡内金消食导滞,佐以石决明平肝熄风。《审视瑶涵》云:目旺者,肝有风,风干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任,放目连眨。章老临证见目干涩者,加蔓荆子、菊花等清肝明目之品,先天不足加枸杞,后天失养者加茯苓、条参健脾,竹柴胡疏肝,虫积腹痛加花大白等。
瘿病(亚急性甲状腺炎)
李某,女,33岁,1991年5月28日初诊。患者半月前突发咽喉痛,发热恶寒,以感冒治疗无效,逐渐右侧颈部肿痛,每晚寒战发热,体温38。C~39℃,翌晨汗出热退,到某医院检查,结果3、4高于正常,吸率低于正常值,血象正常,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因不愿激素治疗,遂来请章氏诊治。来时右侧甲状腺度肿大,可扪及3em×4em肿块,质软,边缘不清,触痛明显,左侧甲状腺无肿大,心率110次/分,律齐,血压14/10KPa,脉弦细数,舌质红,苔薄黄,辨为邪入少阳,枢机不利,痰浊阻滞,治以和解少阳胆经,化痰散结,选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89,黄芩109,法半夏109,昆布109,海藻109,大贝母109,板蓝根109,蒲公英109,沙参159,夏枯草159,生牡蛎309。
二诊:患者服药5剂后,寒热往来已除,精神好转,但日晡潮热,时感心悸,体温37.5。C-38.5℃,颈部瘿疼痛略减,舌脉同前,仍宗上方加生菖蒲109,以芳香化浊通窍。三诊:又服药5剂,潮热消除,心悸减轻,但颈部疼痛向左侧发展,睡眠多梦,食欲正常,脉弦细数,舌暗红,苔薄黄,再拟疏肝清热。选丹栀逍遥散加味,处方:丹皮、山栀、当归、白术、茯苓、白芍、黄芩、昆布、海藻、大贝母各109,柴胡89,玄参159,生牡蛎209。
四诊:服药8剂后,颈部瘿结明显消退,疼痛减轻,睡
眠转安,脉弦,舌质红,苔薄黄,药证相得,仍宗上法去柴胡,用竹柴胡109,丹参109,红花69。.
五诊:患者服药10剂,颈部瘿结消失,饮食、睡眠正常,心悸止,嘱其停药半月后复查,结果3、41311吸收率均恢复正常,病告痊愈。
【按语】亚急性甲状腺炎,以颈前结块、肿痛为特征,故属中医学瘿病范畴。章氏认为,瘿病寒热往来,系太阳之邪不解,传人少阳,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邪郁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故首以小柴胡汤化裁,加以气滞痰结少阳胆经之循行部位,有形之邪阻滞经络,不通则痛也,故丹栀逍遥散增损,意在疏肝清热,散结软坚,使结块渐消。由于气滞则血瘀,故终以少许丹参、红花活血祛瘀,疼痛悉除。综观本案辨证,分析病机,不落窠臼.辟瘿病寒热者,外邪所致也,阐发前人所未逮,此论与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感染引起甲状腺炎,确有合拍之处,故本病施治中,在和解少阳的同时,加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鉴于颈部结块,为气滞痰结,故治疗始终贯以软坚散结,用昆布、海藻、大贝母等,此乃宗张子和《儒门事亲·瘿》所谓海藻、海带、昆布三味,皆海中之物,但得二味,投于瓮中,常食亦可消矣。
痿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刘某,男,13岁,1990年10月12日就诊。患儿于7月份因洗冷水浴后突觉全身冰冷,四肢无力,不能支撑全身,家人抱至卧床上,遂双手不能握,脚不能站,行动时需人左右搀扶才能起步,否则随之倾倒,手臂无力举起,吃饭不能握筷,饮食、大小便无明显变化,当即到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经多种治疗,效果不佳,乃转请中医治疗。当时由家长背至本院门诊就诊,诊见患者营养不良,神志清楚,语言清晰,握其手则绵软无力,不能握物,足不能站,手足肌肉瘦削枯萎,皮肤松弛,饮食欠佳,二便正常,睡眠尚可,脉沉细,舌质红,苔薄黄。诊新为痿证,属肝肾亏虚,筋骨痿废所致。治以补肾温阳,抒筋活络法,选地黄饮子化裁。处方:熟地159,枣皮109,勾苁蓉109,巴戟天109,杜仲109,川断109,怀牛膝109,睦枝109,附片89,石菖蒲109,远志69,石斛109,天冬09。每日1剂,煎服。因患者家离医院太远,又行动不便,嚼其服10剂,如无特殊变化,患儿可以不来,只要家长反央情况,然后确定是否变动药味。
二诊:一个月后家长来院述说病情,在服完20剂时,患者手足有抽动现象,在原方中加蜈蚣3条,僵蚕109,服药10剂。今日患儿亲自来复诊,检查其两手握力有进步,脚略有力,两脚腓肠肌由松弛变为有张力,舌脉无变化,仍按原意增减。处方:熟地159,枣皮109,肉苁蓉159,桂枝89,附片89,巴戟天109,远志69,石斛109,天冬109,薄荷39,石菖蒲109,茯苓109,怀牛膝109。
三诊:患者家属复诊6次,共服药90剂,今患者来诊,已能自由活动,手能握笔写字,脚能起步,在诊室试走,行动很快,能自由上下公共汽车,并能走到医院,准备春节后上学读书,仍坚持服药。数月后追访,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活动,但阴雨天气,则活动欠佳,天气温暖,则手足运动正常。
【按语】痿证,是指筋脉弛缓,手足痿软无力,其原因有三:①肺热熏灼:即《内经》所谓:
肺热叶焦,发为痿。②湿热浸淫:即《内经》所谓: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③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无力。但临床病因证候错综复杂,不易截然分清,如本案患者,起病于冷水浴之后,其病因无疑是四肢筋骨为冷水所浸,风寒湿内袭,以致突然运动失灵,逐步肌肉筋骨脉络萎缩瘀阻,导致肢体痿废不用。临床根据上述病因分析,辨证为病程日久,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因此,效法刘河间治。风痱之法,应用地黄饮子,肝肾两治。本案虽非中风,然而中期曾有抽风,盖阴虚风动也,服药后阴复风熄,筋骨逐渐恢复,肌肉经脉得到濡润,而四肢运动自如矣。
章氏从肾论治临床各科疾病述要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液,为生命之本。因而临床各科疾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之病理变化,从肾论治可以广泛地用于中医学内、妇、儿、骨、皮、外、五官等临床各科领域,如老年疾病,尤为常用。本节摘要介绍章氏从肾论治临床各科疾病的主要经验如下:
1.内科疾病章氏认为肾与命门合而为一,在内科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命门之火,具温煦全身脏腑经络之重大作用,因此补肾法在内科临床运用较多。①温肾补气:用于肾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各脏,证见寒象者。方用金匮肾气丸,于阴中求阳。②温肾纳气:用于肾阳不足,摄纳无权,动则喘甚,喘促日久不愈,呼多吸少者。方用金匮肾气丸加沉香、五味子、胡桃肉、补骨脂,甚者可用黑锡丹。③温肾利水:用于肾阳不足,寒水内盛,或为水肿,或上凌心肺,喘悸不已者。方用真武汤、济生肾气丸。④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阳痿滑精,或有早泄者。方用五子衍宗丸、还少丹。⑤温肾补督:用于肾阳不足,督脉虚损,畏寒,腰脊尾闾冷痛,项背强曲者。方用右归丸。⑥补火生土: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用于五更泻者。方用四神丸、实脾饮化裁。⑦回阳救逆:用于热病大汗亡阳或命门火衰,脉微欲绝者。方用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等。⑧引火归元:用于命门火衰,阴寒内盛之格阳、戴阳证。方用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⑨滋肾养阴: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之阴虚内热证。方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丸)。⑩滋肾降火:用于肾阴不能上承,虚火上炎者,咳呛音嘶,口舌生疮,咽喉溃疡,可用玉女煎。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烦不得卧者,方用黄连阿胶汤,滋肾水而清心火。⑩滋肾熄风:用于温邪深陷少阴,肾液被劫,肝风内动者。方用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⑥滋肾润肺:用于肺阴不足,下吸。肾阴,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煎熬肺阴以致肺肾阴虚者。治以滋肾润肺,金水同治,方用麦味地黄汤。⑥滋肾填精:用于久病及肾,或房劳过度,肾虚精夺者。方用左归丸、大补阴丸。下肢痿弱不用者,可用虎潜丸。⑩滋肾通淋:用于肾阴不足,膀胱蓄热,尿频尿灼者。方用知柏地黄汤。⑩气阴两补:用于肾阴不足.阴损及阳,兼见脾气虚弱,头昏乏力者。方用大补元煎。⑩阴阳两补:用于肾阴阳两虚者,症见面色眺白,畏寒肢冷,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者。方用地黄饮子、河车大造丸、龟鹿二仙胶等。章氏认为,由于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补肾不仅用于肾虚,也用于他脏虚弱。以上补肾16法,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临证中各种慢性虚损疾病,以调理或培补肾中真阴真阳人手,只要辨证适宜,定会收到预期效果。
2.妇科疾病章氏认为,肾与妇女生理、病理有着密切关系,妇女从生到老整个生命过程,特别是月经、胎产,与肾息息相关,故傅青主有经本于肾之论。肾精是月经和妊娠之必要物质基础,肾中精血不足是崩漏、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流产、难产等病证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妇女天癸欲绝之年,因肾气衰微亦常引起月经紊乱、情志失调等病变,所以从肾论治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妇人经、带、胎、产诸病变,亦有肾中阴阳,水火偏胜偏衰程度之异,主要病证归纳为:①肾阴不足:阴虚则阳亢,可见经水先期量少,崩漏久治不愈、不孕及妊娠子痦诸病。经水先期者,多为水亏火旺,虚热蒸迫所致,治宜滋水养阴,方用地骨皮饮、二地汤。崩漏日久,必致虚阳失潜,症见头目眩晕,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大补阴丸。婚后多年不育,经来量少,治宜滋水益精,方用养精种玉汤。妊娠子痦,乃肾水滋胞胎,不能上荣舌本,肺金失润,出现声嘶,治宜滋补肾阴,方用六味地黄汤加玄参、麦冬。肾气虚弱,不易受孕,即便得孕,亦有数坠者,名日滑胎,宜养血安胎,方用千金保孕丸。②。肾气不固:因其不足也,可见女子二七应月经来潮,若经水不至肾气不足,影响冲任,治宜补养肾气,使天癸充盈,以疏通冲任二脉,施以河车大造丸。若产后溲频失禁者,多与肾气虚损有关,治宜温补肾气,固摄膀胱,方用金匮肾气丸合桑螵蛸散。③肾阳不振:妇女肾阳衰弱,多见久崩、久带,若在天癸将竭之年,变证甚为复杂。久带者,带下清冷,乃肾阳不振,不能温煦下元,以致带脉失约,任脉失固,治宜温肾束带,可用补宫丸。崩漏日久,属肾阳不振,冲任虚寒,难以约制精血,治宜温肾摄血,方用鹿茸散。妇女久婚不育,兼有经水后期,小腹虚冷,治宜温补肾阳,兼调气血,方宜景岳毓麟珠。妇女七七之年,每见情绪不安,畏寒肢冷,腰痛肢酸,是肾气衰沉,命火无焰,无力温煦奇经,治宜温肾养血,助阳添精,可用右归丸。④肾亏水泛:妇人素禀阳虚,妊娠后火不生土,脾阳不运,水湿泛溢,形成子肿。治宜温肾健卑,利湿化水,方宜济生肾气丸。⑤肝肾阴虚:妇人由于出血过多,久病耗阴,或产育较多,或人工流产过频,可使经少经停,治宜调补肝肾,方用归芍地黄汤;或经带淋沥,肝肾受损,治宜补益肝肾,方用滋肾养肝汤加龟板、菟丝子、金樱子、阿胶、茜草等。⑥肾虚土衰: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脾土,以致运化失职,症见经行腹泻,治宜补火生土,方用四神丸等。
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简要指出: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必得肾之温煦,方能生化无穷,但肾精必得脾土以为充养,始能源泉不竭,小儿生长发育正常,全赖脾肾相互为用。因小儿阴阳脆弱,气血未充,卫外功能未固,每易为外邪所犯,幼稚之体,易实易虚。邪气留连,则常令元气亏虚,久病及肾,则使根基失固,小儿久病未愈之证,莫不与脾肾相关,特别与肾更为密切,故治肾之法,于儿科甚为重要。章氏认为:儿科临证用药,应注意药性不能过偏,补肾之品当刚柔相济,气血相生,从而使阴阳互生则诸虚可愈小儿单纯肾虚较少见,以脾肾两虚见证居多,常见症如久泻不止,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肾。若属脾运无权,治当健脾化湿,方用七味白术散类;若谓火不生土,治当补火生土,温固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四神丸化裁。佝偻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治宜补肾益脾为准则,方用六味地黄为合参苓白术散,或左归丸、右归丸化裁。遗尿,责为肾气刁己,下元虚冷,不能制约水道,治当温补肾气,固摄下元,用巩堤丸化裁。
肾主骨之机理,是指导临床骨折外伤疾病内治法之重要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肾生骨髓,在体为骨。肾主骨生髓,是促进生长发育功能之重要组成部分。章氏认为:骨伤内动于肾。临证骨伤患者骨痂生长迟缓,骨节活动无力,皆因骨损伤后,肾元受伤,气血不足,筋骨失于营养导致肌筋表现瘦弱,上肢则手臂不举,下肢则步履无力。因而在治疗上必须采用补肾续骨方药以促进断端之修复,滋养肾精生新长骨,补。肾固本以强壮筋骨,同时尚辅以外用药和导引锻炼,以改善全身虚象和局部关节功能活动。常用方药有补肾壮筋汤、壮筋养血汤、健步丸等。
章氏认为,早在《内经》即有皮毛生肾、肾主外之论述,皮外科疾病虽大多数发生于体表之皮、肉、脉、筋、骨某一局部,但均与脏腑有关,因人身是一个完整统一之有机整体,皆能有诸内必形诸外。因而,疮疡痒痛,虽生于外,而其根源皆与内脏相关,其中尤以与肾联系最密。因肾元虚亏,骨骼空虚,皮毛疏松,使风湿热毒等外邪有可乘之机,特别是肾经本身之功能,受到一定损害时,所属器官,将会受到相应之病变。如耳为肾窍,当相火过旺,或肾经湿热上浮,耳先受累,必然产生醇耳、脓耳;另如油风脱发、斑秃等,亦多由于肾精虚亏,营血不足而致毛发病变。附骨疽、流痰、阴疽等,古人多用温经通阳法,多选用补肾、治肾之肾经药从肾论治。皮外科之常见证红斑狼疮,皮表可出现燥热皮损现象,中医称为鬼脸疮、红蝴蝶,其辨证多为。肾阴虚,热毒内盛。论治早期多滋肾养阴,清热解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银花、菊花、牛膝、茅根等;后期宜温肾通阳,解毒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黄芪、赤小豆等。总之,皮外科临床从肾辨证论治范围是比较广泛的。
6.五官疾病人体五官--眼、耳、鼻、喉、齿,莫不与肾密切相关。如眼本于肾,瞳仁属肾。现代医学一些眼科疾病,如中心性视网膜炎、脉络膜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临床辨证多为肾阴不足,或肝肾阴虚,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耳为肾之外窍,肾气上奉,温养耳窍,以司听觉。因此,耳鸣、耳聋,皆由于肾气虚弱,或肝肾两虚所致。治宜补肾益聪,方用杞菊地黄丸、耳聋左慈丸。鼻为肺窍,上通于脑,脑为髓海,为肾所主。如鼻渊脑漏,流出臭浊鼻涕,为风寒入脑,郁久化热,实际与肾火上升有关,治宜滋肾降火、疏风解郁,方用滋肾丸合辛夷消风散。肾脉上贯咽喉,若肾阳虚于下,阴虚结于上,寒滞咽喉,则可见喉痹,治宜补肾壮阳、温通上下,方用金匮肾气丸。肾主骨,齿乃骨之余,故齿病多与肾有关。肾气盛衰,直接影响齿之荣枯,故牙龈肿痛治宜滋肾泻火,方用知柏地黄丸、玉女煎等。若齿牙动摇,或齿牙枯槁脱落,治宜补肾固齿,方用六味地黄丸、安肾丸、还少丹之类。
7.老年疾病章氏认为,人之衰老关键,莫不联系到肾,肾气虚亏,标志着衰老的到来。肾中元气,具有人体免疫功能,老年体弱,百病易攻,宿疾时发,疾病繁苛,其所以然,是肾中元气亏虚,免疫功能衰减所致。而老人疾病缠身,促使元气耗损,从而加速衰老死亡进程。所以,肾虚与衰老,二者紧密相连,临床上除积极预防衰老外,从肾论治老年疾病,仍属必要。如老人癃闭,以其肾气虚弱,小便不利而涓滴难下。属脾气虚者,治宜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属肾气虚者,治宜滋肾利尿,方用六味地黄汤;肾阳不足者,治宜温肾利尿,方用金匮肾气丸;老人消渴者口渴多饮,饮一溲一,治宜补肾益气,方用金匮肾气丸;老人多尿或遗尿,治宜补肾固摄,方用左归饮、桑螵蛸散、缩泉丸;老人便秘,因气虚血少,津液干涸,治宜滋肾生津通便,方用增液承气汤、麻子仁丸;老人喘咳,乃肾不纳气,治宜补肾纳气,方用麦味地黄汤、都气丸、参蛤散化裁;老人眩晕多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治宜滋阴潜阳,方用资生清阳汤、天麻钩藤饮加减。
综上所述,章氏积多年研究肾学的经验,从肾学理论至肾学临床实践,都反复证实了章氏肾学理论之实用价值。章氏指出,人是一个整体,肾亦不能孤立存在,从肾论治并不是孤立地讨论肾的问题,从肾论治诸病,也并不是单纯地从肾论治。因为,五脏六腑之间,均有联系,如心肾相交,肝肾同源,脾肾相关,金水相生,肾与膀胱相表里等均说明一肾与其他脏腑息息相关,肾病也必然多与其他脏腑病变相关,有肾病累及他脏的,也有其他脏腑疾病而与肾有关的。因此临床辨证,绝不能就肾谈肾。常见的肾病,必然要从肾论治,如水肿、淋证、癃闭、尿血、遗精、阳痿等。而非肾病也有从肾辨治而获殊效者,如哮喘、肺痨、心悸怔忡、眩晕、消渴、痿证等。所以,从肾论治绝不是单纯地从肾辨证和从肾论治,其中以谨守每一病的病因病机,切中疾病之关键为要,这就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下附章氏从肾论治部分验案。
肾小球肾炎有急、慢性之分,慢性肾炎又有急性发作,出现肺卫症状者。章氏主张,急性期治肺,慢性期治脾肾。因为肾炎急性期,水肿较明显,发病迅速,病程短,中医称为风水,其病位在肺。病机是:水湿内伏,风邪外袭,肺主表卫1-,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气化,肺先受病则肺气失宣降之职,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发为水肿。清·叶天士谓:邪干阳位,气!治宜及时开启上焦气分,使肺气肃降则治节令行,三焦水道通调,溺畅,肿亦消,越婢汤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慢性期治脾肾,慢性肾炎以浮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变主要责之脾,。因为一方面脾不运化水湿,肾不能主水以致水溢经络、肌肤,水肿持续难消;另一方面,水湿浸渍,困脾伤肾使脾虚气陷,肾虚不能固摄而精微下泄,正气日益耗损,脾肾更见虚亏。此时健脾就能培土制水,输精于肾,益肾温阳就能化精为气,气行则水行,气旺才能摄精,所以慢性期扶脾固肾,势在必行,实脾饮、桂附八味丸出入。
对肾炎患者,章氏认为,小儿应治脾为主,因为,多脾虚,成人则以治肾为要,因为成人多肾虚。治脾由其生理特点所决定,小儿有如草木之方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又如旭日初升,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全靠后天脾胃水谷之精微得以充养,小儿往往乳食不知自节,脾胃易伤,故小儿脾常不足。而水肿之本,虽然其本在肾,但肾精未足,亦必得脾土以为充养,始能精足气旺,增强主水之职能,药力之敷布,亦藉脾胃纳运之功,方能发挥其作用,故小儿实脾则可培土强肾。有谓:州肾之蛰藏,必藉土封。理在于此。强后天而养先天,扶正祛邪,肾病可愈,导水茯苓汤、参苓白术散主之。
成人治肾因其病理病机而立法,人体在漫长的生活中,外邪之扰,药食所累,操劳伤肾,房室损精,诸脏之伤,穷必及肾,时而既久,肾元亏虚,在所难免。肾为水火之脏,藏元阴而寓元阳,肾阳蒸化水液,使水能化气,又能使气聚为水,以利水液在体内升降出入,布施排泄,从而使水液代谢通利正常。肾气内损必然导致肾失开阖,封藏失职,水液代谢失常,清浊相混而出现水肿、蛋白尿之变。故维护肾气,加强肾脏之气化功能,是治疗肾炎的根本原则。成人治肾在于治病必求于本也,金匮肾气丸、真武汤为主化裁。章氏认为慢性肾炎,治有两难,一为正虚难复,病多反复;二为内外合邪,邪实难除。法有两则,一是扶正,二是祛邪,主张补泻互用,集于一方。因为肺、脾、肾三脏之虚,可使水液不归正化,或凝集成痰,或停蓄成水,或浊毒成瘀浊,水邪与毒瘀反过来妨碍肺、脾、肾三脏之化,有鉴于此,用药之机贵在补正必祛邪,邪祛则补药得力。清·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利尿渗湿有助于阳气通达,脏腑功能恢复,则水湿祛而气血旺,邪有去路而正自安。又如补肾祖方六味丸常用桂附地黄丸加黄芪、牛膝温阳益气,同时并用茅根、赤小豆、薏米等专利小便之品。其中桂、附用量较小,6~89即可,取少火生气之意,使扶阳而火不升,水去而阴不伤,以泻为补,达补正之目的。案例一:王某,男,13岁,1994年2月19日就诊。1周前患重感冒,发热咽痛,在某医院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予抗菌素治疗3天,发热咽痛好转。第四天,突然眼睑面部浮肿,下肢亦肿,小便短少,四肢乏力。检查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脉细数,舌红苔薄白。诊断:急性肾炎。辨证:风热犯肺,肺气壅滞,失于肃降,累及脾肾,气化失司,发为水肿。治则:宣肺利水,佐理脾肾。麻黄、桂枝各69,白术99,黄芪109,薏仁159,通草69,茯苓皮129,赤小豆159,山药109,木香、桔梗、牛蒡子各69,3剂。水肿渐消,再拟益气健脾之药调理月余,病瘥。
【按语】水肿初起,邪未深入,及时治肺,宣邪外出,
兼理脾肾,截断邪气下移之路,气机一转,病乃速愈。
案例二:苏某,女,15岁,1994年5月17日就诊。幼时曾患急性肾炎,经过治疗病已痊愈。9岁以后,眼睑颜面浮肿,反复发作,多次查尿,均有蛋白(+~++),中西药杂投,均难获效。精神不振,容易感冒,脉沉细,舌淡苔薄黄。诊断:慢性肾炎。辨证:湿困中州,脾阳不振,脾气虚弱,运化不力,水溢肌肤,头面皆肿。治则:健脾利水,渗湿消肿。赤茯苓109,黄芪159,白术109,泽泻109,陈皮89,赤小豆209,苡仁209,条参109,山药109,扁豆109,砂仁59,每日1剂。治疗1个月后,眼睑浮肿渐有减轻,效不更方,坚持治疗2个月,颜面浮肿基本消失,复查小便蛋白。原方加党参109,防风109,健脾益气固表,增强御邪于外之力。此后患者因故中断治疗,半年后面部浮肿复起,再次来诊,考虑顽疾久羁,正虚邪恋,扶正祛邪非一13之功,拟丸剂缓图为宜。处方:熟地1O09,山萸肉609,山药809,泽泻609,丹皮609,附片609,桂枝409,怀牛膝609,黄芪1O09,防己809,白术809,甘草409,薏仁809,赤小豆1O09,防风609,广木香609。研末,制成蜜丸,每服69,日服3次。3个月后,眼睑浮肿消失,查尿蛋
白,精神好,纳食香,二便调,虽遇感冒,亦可不药而愈。
【按语】本例水肿,缠绵难去,证属阴水,发自脾虚无健运之能,其治贵在益命火助运,培土生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
案例三:罗某,女,24岁,1992年7月18日就诊。患慢性肾炎有3年之久,头面四肢均肿,按之凹陷不起,便溏尿少,食欲不振,形寒怯冷,脉沉细,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肾功能检查尿素氮21.4mmo1/1,二氧化碳结合力13.5mmo1,血压16.9/11.3(kPa)。辨证:水湿久犯,肾阳衰微,火不生土,脾阳不振,母病及子,肺气失布,肺脾肾三经皆为邪困,隧道不通,水液泛滥。治则:温肾助阳,扶正利水。桂枝69,附片89,熟地159,萸肉109,山药159,丹皮109,泽泻109,茯苓109,黄芪159,赤小豆309,薏仁309,广木香109,5剂。
二诊:服前方后,小便微通,全身较温,脉沉细无力,原方再进5剂。
三诊:小便逐步增多,精神有好转,饮食得增,病机已转,效不更方,再进5剂。
四诊:每日尿量最多可达2000~3000m1,水肿大减,患者如释重负,食欲增加,脉亦由弱转为有力,仍守原方再进。
五诊:治疗一月,服药30余剂,水肿基本消退,精神好转,食纳增加。血压18.7/12kPa。尿检查:蛋白,红细胞,管型。脉沉细有力,坚持从肾论治。更方:桂枝89,附片109,熟地159,萸肉109,山药159,丹皮109,云苓109,泽泻109,仙茅109,淫羊藿109,10.41a;小便莅鱼:虽口似亘尔止币同纠日匕但且州、习3氮3.75mmo1/1,二氧化碳26.9mmo1/1。一切恢复正常,曾二次感冒,并未发病,为了巩固疗效,按前方配成丸剂与服。
【按语】本例为重症肾炎并发尿毒症,病情危笃,但坚持从肾论治,终于转危为安。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也。从肾论治皮毛疾病
章氏从肾论治皮毛疾病经验:章氏认为皮毛包括皮肤和毛发二部分,肺主皮毛,人所熟知,然而皮毛内应脏腑,非独肺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谓:肾者,其华在发。说明毛发为肾之外候。生理上,虽然发为血之余,毛发的营养需赖于血所润养,但血之源头在乎肾,因为肾主藏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精血,精血同源,互为资生,精足则血旺,血旺则毛发荣华,其生机实根于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皮毛生肾。反映皮毛与肾关系密切。生理上,皮肤柔软润泽,固表卫外有赖于卫气之温煦,津液之滋润,血液之滋养,然而卫气根源于肾,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化为气,精气互化,肾为元气之根,精盛则气旺,气旺则津生,气行则津行,精血同源已如上述。因此,气血精津对皮肤的营养,皆禀之于肾。有鉴于此,生理上皮毛与肾息息相关,病理上则必然内外相因。如:肾病者,颧与颜黑,肾者水脏,主津液,肾气虚弱,气虚则阴弱,津液化源不足,五脏津亏,皮肤失润而干痿,同时,阴虚生内热,热淫津涸而化燥,肾气衰,发堕等。总之,皮毛之变,可内应肾虚。若从肾论治,培补根本,亦能恒取效验。黑变病案:邓女,43岁,1991年11月25日就诊。孕产2胎,人工流产5次,三年前颜面始若蒙尘,渐至变成黧黑,两颧、颊、鼻、唇、下颌等处初为点、片状黑斑,不痛不痒,继之色素逐渐加深,斑块扩展连接成片,并向颈部、手腕、躯干及腰围发展,月经停行一年,某医院诊断为黑变病,以强的松治疗半年,尚可控制病情发展,但身体表现虚胖,气短乏力尤甚,神疲纳呆,嗜睡懒言,不耐劳作,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胎产过多,损血耗精,肝血不足,子盗母气,肾精亦亏,精亏则气弱,病及于肾,肾气虚弱,血运不畅,脉络瘀阻,黑斑乃成。治则:补肾化瘀。处方:熟地159,当归109,肉苁蓉159,巴戟天159,益母草109,丹参159,红花89,桃仁89,黄芪209,枸杞子159,每日1剂。服15剂后,精神有进步,面黑由晦转明,病见起色,守法再进。1个月后,黑色斑色素变浅灰黄,效不更法,原方加减,治疗7个月,服药150余剂,面黑退净,斑块消失,精力复健,诸症霍然。其治疗全程不离温润补肾,益气填精,活血化瘀,方用右归饮、四物汤、二至丸、二仙汤等化裁,行瘀之品如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等贯彻始终。
干燥综合征案:史男,60岁,干部,1995年10月9日就诊。一年前,双目干涩发痒如有异物,滴消炎眼药水,屡用罔效,继之咽干舌燥唇裂,鼻衄,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口渴多饮,晚间尤甚,致使夜尿频多,难以安寐。尿糖检查:阴性;空腹血糖正常,舌质暗红,舌苔花剥,脉沉细;证属。肾阴亏虚,相火偏炽,灼津耗液,脏腑失养,肌肤失润,燥由内生。治则:滋阴降火,生津润燥。处方:黄柏10,知母109,生地109,山萸肉159,泽泻109,云苓109,丹皮109,山药159,石斛109,花粉109,麦冬109,乌梅109。5剂药后,口干减轻,津液增多,药已中病,原方出入再进。10剂药后,目干涩亦止,饮水量减少,治疗月余,诸症悉除,晚间也不渴饮,夜寐安宁,3个月后随访,病已全瘥。
脱发案:魏男,42岁,厂长,1993年1月2413就诊。半年来,因烦劳思虑、工作紧张导致脱发严重。现头皮瘙痒,发问稀疏,伴巅顶胀闷,腰酸腿软,口渴尿黄,证属劳伤过度,心血暗耗,子病及母,损及肝血,精血同源,盛衰与共,血少精亏而致肝。肾两虚,毛发失荣而枯痿脱落。治则:滋养肝肾。处方:女贞子159,旱莲草159,熟地159,当归109,赤芍109,玄参159,麦冬109,白蒺藜109,何首乌159,黑芝麻109,黑料豆159,沙苑子109,并嘱其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起居有常。20剂后,脱发明显减少,梳头时,脱发极少,洗发时发落亦减,原方继服40剂,间或增用桑、菊、丹参等疏风清热、活血止痒之品,脱发基本停止,兼证亦解。
肾盂肾炎以尿频、尿急、小便赤热灼痛和腰痛坠胀等尿路刺激症状为特征,与中医淋证极为类似,其病位在肾,病因病机可从中医热淋范畴求之。《诸病源候论》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积热所致,认为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证治准绳》日:淋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湿浑凝,结而为淋。
《医家四要》日:热淋者,大抵乃由湿热注于膀胱所致。因此,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常,水道不利是本病之直接病因,而要着重讨论的是,《类证治裁》指出,肾有两窍淋出溺窍病在肝肝之病理生理与淋证病因病机的形成密切相关。因为肝肾同居下焦,统司相火,热郁于下,或在少阴,或在阳明,而肝之经脉布于下焦,本病之发生常伴有少腹拘急,尿时茎(阴)中作痛等症状,均与肝经循股人毛中,过阴器,抵少腹之循行部位相同,说明湿热蕴遏肝经,气机不利,热移下焦而致膀胱气化失调。其成因在于肝主疏泄,若肝之功能正常,可使水道和转输运行不息,一旦肝气不舒,疏泄失常,膀胱之气,滞而不利,湿热不化而下渗则小便涩痛淋沥,因此,本病与肝相关。
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湿热邪气,循经可上犯于肾,久病不已,必致肾虚。肾水肝木,母子相关,子能令母实,热郁肝经,湿阻膀胱,病损及肾,实则泻其子,有如《医宗必读》日: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之所以泻肾。所以,对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均应从肝论治,清泄肝木,使疏泄功能恢复,气化复常则小便自利矣。章氏习用龙胆泻肝汤主之,获效甚捷。此外,根据章氏经验,对急性尿道感染,拟用泻肝通淋方法治疗,临床疗效也颇为满意。
刘某,女,58岁,1993年3月29日初诊。患慢性肾盂肾炎十余年,时有急性发作。一周前,尿频尿急尿痛复发,少腹坠胀,小便短少伴咽痒咳嗽,胸闷痰多,咳甚则小便失禁,淋沥灼痛而下。尿分析:B1D(++)。尿常规检查:红细胞少许,白细胞少许,鳞状上皮细胞。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细。辨证:肝经湿热,下注膀胱,上犯肺金。治则:泻肝利尿,佐以肃肺止咳,方用龙胆泻肝汤化裁:龙胆草109,黄芩109,山栀109,泽泻109,通草109,车前子109,怀牛膝109,白茅根309,柴胡89,当归109,生地109,桔梗109,生草89,牛蒡子10克。
二诊:服上方5剂后,尿频、尿急、灼热痛明显减轻,咳嗽止,但小便量短少,少腹仍感坠胀不适,原方去桔梗、牛蒡子,加忍冬藤109,郁金109,再进5剂。
三诊:症状全部消失,小便常规检查正常,遂以六味圭也黄丸巩固善后。
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慢性血吸虫肝病以及各种区素引起的早期肝硬化,中医辨证往往认为以肝气郁结为多。根据章氏经验,肝气郁结多见于肝病早期,有的还合并有湿热内蕴现象,但慢性肝病,病程长,疗程亦长,大多经过长期治疗,实邪已去,虚证居多,证见肝气郁结者少,临床恚现多为两胁隐痛,或灼热痛胀,头昏,面色黧黑或不泽,口干而渴,食纳尚好,睡眠较差,大便偏干,脉弦细或数,舌赤或暗红,苔薄黄,唇红等一派肝肾阴虚之象。审其成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早期若因湿热内蕴,情志抑郁,肝失条达,自易出现肝气郁结的征象,但时日迁延既久,肝郁佳火则生热伤阴;肝旺乘脾,脾虚生湿;湿热蕴结亦可化火径阴;肝为藏血之器,本体属阴,若久服疏肝理气药过多,陟血暗耗而致肝阴虚损;肝病既久,子病及母,累及肾水,饲水不足,肝木复又失养,母能令子虚,肝肾两亏,精血俱损而阴伤也;若素禀阴虚之体则诸因结合,肝肾阴虚自不待言。因此,章氏认为,慢性肝病,病位在肝,病因则在肾。生理上,肾主水,肝主木,木生于水,木乃水之子,母实则子壮,水涵则木荣,肝木赖肾水之滋养,则木荣肝健。而在病理情况下,若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木失养,肝气郁滞,湿热化生之火自炎耳,水涸木枯则肝病生焉。且肝气不可犯,肝气自当养也,血不足者濡之,水之属也,壮水之源,木赖以荣。故而主张从肾论治慢性肝病,补母之虚,即所谓: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之所以补肝。滋肾水以涵养肝木,养肝阴兼疏肝气。
章氏临床擅用魏玉璜之一贯煎加白芍、郁金,自定名为加味一贯煎,治疗慢性肝病,效果显著。原方以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滋养肝肾,加川楝子疏肝理气使肝体得养,肝气条畅,则胁肋之痛自除矣。章氏增郁金以助川楝子疏肝解郁,添白芍酸甘敛阴以加强滋肾柔肝之力,其养阴疏肝作用更优于原方,因而具有更好的疗效。若胁痛明显加玄胡、白蒺藜;有低热者加银柴胡、地骨皮、知母;便秘加麻子仁、郁李仁;舌红而干加石斛;纳呆加鸡内金、山楂、炒麦芽、炒谷芽;腹满加枳壳、厚朴;不寐加枣仁、夜交藤;肝脉瘀阻,胁下痞积加丹参、鳖甲。
病例:林某,男,35岁,1992年2月25月初诊。诉1987年体检时发现BsAg,因当时无明显体征,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未作任何治疗。1991年8月感右胁疼痛,体力下降,检查肝功能异常,遂入某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半年。出院后,肝区隐隐作痛,经常口干口苦,头昏,两目胀痛,巅顶疼痛,纳食一般,四肢乏力,精神不振,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近期肝功能检查,硫酸锌浊度15单位,GP正常,谷草转氨酶26单位。乙肝三系检查:抗Bc。辨证为:肝病既久,情绪焦虑,以致气郁化火,上犯巅顶,累及双目,灼耗肝阴,病损及肾,肾水不足,水亏不能滋润肝木,肝肾阴虚,经脉失养则胁痛隐隐。治则:养阴疏肝,滋水涵木。方用加味一贯煎化裁:沙参15,生地109,麦冬109,当归109,五味子109,丹参159,白蒺藜109,贯众109。
二诊:服上方20剂后,肝区疼痛减轻,口干、目胀、头痛均有缓解,但仍感头昏,四肢乏力,苔脉无变化,效不更方,原方再进。
三诊:以上方治疗1个月后,肝区痛止,巅顶痛除,口干口苦、目胀现象消失,精神为之一振。复查肝功能:硫酸锌浊度3单位,GP正常,GO
24单位。乙肝三系BsAg,BeAg(一),抗Bc,BsAg(A)1:128。因患者经常出差,不能坚持煎剂治疗,改拟自制乙肝阴转丸巩固疗效,嘱定期复查肝功能与乙肝三系,坚持治疗。糖尿病证治述要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内分泌病。其特征为血糖过高,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临床上早期无症状,到了症状期才有多饮、多食、多尿、口渴、易饥饿、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久病者常伴发心血管、肾脏、眼部及神经系统等病变。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从而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常伴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大多数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章氏认为及早防治,糖尿病患者的寿限可以明显延长,体力的恢复可接近正常。
糖尿病与中医学消渴病基本吻合,对其病因病机,文献中早有精辟的论述,如《素问·奇病论》指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高热量饮食与肥胖,均可导致消渴病发生。《外台秘要》在消渴门中引《古今录验》中记载: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足以说明我国唐代医学家就已知道消渴患者的小便是甜的,对诊断糖尿病提出了可靠的依据。
阴虚内燥,津液亏耗,消渴乃成
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多饮属肺,中消善饥属胃,下消多尿属肾。但临床很难截然分开,往往肺、胃、肾兼而有之。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劳累过度、房事失节、七情过激、膏粱厚味、饮食所伤,或感受外邪,化热伤阴,使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久之经脉、脏腑失养,而形成本病。
1.阴津亏损阴津包括人体内各种体液,其作用是滋润、濡养人体的皮、肌、脉、筋、骨,以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由于燥邪消烁或酒色劳伤过度,皆可使阴津耗损,而致消渴病发生。
2.燥热偏盛燥热是指人体已有或新生的病邪,常分为外感燥邪,或外感风寒暑邪化热生燥和内生燥热,伤阴耗津,促使消渴病病情加重。
3.阴津亏耗与燥热偏盛的关系
从因果关系来看,阴津亏耗是因,燥热偏盛是果,但燥热偏盛,能促使阴津更为亏耗。从标本关系来看,阴津亏耗是发病之本,燥热偏盛是发病之标。因此也给临床定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基本法则,所以在治疗消渴病时,必须审度因果,权衡轻重缓急,决定治疗方案,以阻止病情发展。
4.阴津亏耗与燥热偏盛产生机制
素体阴虚: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这是由于在母体时胎养不足所致。②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③化源不足:如生化阴津的脏腑受损,则阴精无从生化,如《外台秘要·消渴门》说: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④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阳必偏盛,阳太盛则致消,如《医门法律.水肿门》中谓:肾司开阖,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盛则关门不阖,水直下则为消。肾阳偏亢,使胃热盛而消谷善饥。
饮食不节,形体肥胖:①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燥热,消谷善饥加重。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的是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就是说胃肠中积滞化热,胃热则消谷善饥,热邪上熏于肺,使肺热津伤,出现烦渴多饮。大肠热结则大便秘结不畅。②因为肥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
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由于长期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能消灼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
阴虚燥热日久,必然产生气阴两虚,消渴患者始则阴虚燥热,多饮,多尿,善饥,时日既久,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如全身困乏,精神倦怠,甚至形寒怯冷,语言无力,食少难化,大便偏溏,口干不欲多饮,夜尿多而白天反少,脉细无力,舌质淡,苦薄白或淡黄。这是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既虚,阳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
益气养阴,随证施治,方能获效
章氏认为,历来治疗消渴,首先辨别上、中、下三消的主次,然后分别论治。实践证明,消渴患者有上消多饮,必然有下消多尿,三消往往同时存在或同时减弱,三消分治,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而临床只须辨清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若是阴虚燥热者,则以养阴润燥论治,消渴既久,气血阴阳均已亏损时,应当气血阴阳并补。另外应注意并发症,未发现前,应早预防,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要重视饮食治疗和适当体育运动的预防作用。目前有些患者已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后三消症状不甚明显,因而无证可辨,应当从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辨证处理。正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依赖型者不能马上停掉,因为用中药治疗不足以代替胰岛素,也不足以代替某种降糖药,而是从整体出发进行辨证论治。通过调节整体机能,逐步改善全身情况,从而使症状逐渐减轻,慢慢消除,以恢复健康。
1.糖尿病治疗原则一般认为消渴病就是糖尿病,
虽言之有理,但不尽然。消渴病虽然多数为糖尿病,古人对消渴病也有尿甜的记载,但糖尿病人并不都具有三消症状,消渴病也并不会都是糖尿病,例如尿崩症,大渴而多尿,属于中医所称的消渴,但不属于西医的糖尿病。因此,对于消渴一病的概念必须明确。不过,本节所讨论者,是属于西医所称之糖尿病之消渴病。古人将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属肺,口渴多饮;中消属胃,多食善饥;下消属肾,多尿如脂。因而临证从肺、胃、肾辨证,并采用三消分治之法。但从临床看,有上消渴饮,就必然有下消多尿,治疗上也不宜截然分开。近代治疗糖尿病广泛使用降糖剂,许多患者的消渴症状不够明显,有的患者甚至无任何消渴症状,无形中给临床确诊造成困难。章氏近年来设立糖尿病专病门诊,在总结前人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制订出治疗本病的四项法则,即既消又渴,法在养阴;不消不渴,法在益气;渴而不消,气阴兼治;消而不渴,重在补肾。现分述之:
既消又渴,包括口渴多饮、多尿、善食易饥且瘦,多见于病久失治者,暴病者间或有之,其人皮肤干燥,全身肢体肌肤有如针刺样疼痛或麻木,咽燥唇干,四肢困乏,甚则发生痈疡,视力昏蒙,脉细数,舌暗赤,苔干黄,其病机为阳明热盛,蕴结化燥,消烁肺胃津液,或肾燥精虚所致。治宜养阴润燥,方用章氏自拟之养阴润燥汤(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花粉、沙参、玉竹、地骨皮、山药、萸肉、黄精、枸杞)。加减法:渴甚者加生石膏;心烦、胃中灼热、失眠者加黄连;舌赤苔反白者加苍术。
按说不消不渴者不应诊断为消渴,但事实上许多消渴患者,由于病程日久,治疗时间较长,又长期服用各种降糖的中西药,特别是采用胰岛素治疗后,成为胰岛素依赖型患者,消渴症状以致全无,不消不渴,实际上阴伤气耗,出现精神困倦,肢体乏力,食纳不佳,面部虚浮,睡不安寐或嗜睡,少语懒言,脉沉弱无力,舌淡苔薄白。尽管形不消,不渴,尿不长,食不多,但因病久耗气伤元,肺、脾、肾元气皆亏,机体失养。治以益气扶元,方用章氏自拟之益气扶元汤(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苍术、山药、黄精、枸杞、萸肉、白芍、何首乌)。加减法:食纳不佳者加鸡内金、砂仁;睡不安神者加枣仁、夜交藤。
渴而不消者,一般病程较长,在长期时断时续的治疗中,往往有渴而欲饮,或不多饮,并不消瘦,小便偏多,饮食基本正常,精力较差,不能耐劳,午后疲乏较甚,控制饮食较严格,从表象上看病情不十分严重,血糖、尿糖接近正常或起伏不大,脉沉细或弦细,舌暗红,苔薄白。其病机为病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治则为益气养阴,方用章氏自拟之气阴固本汤(黄芪、山药、花粉、生熟地、麦冬、地骨皮、生牡蛎、苍术、茯苓、五倍子、葛根、南北沙参)。加减法:口渴多饮者加石斛;头昏神疲者加党参。
1.消渴病久,病情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正所谓穷必归肾。本病后期,以肾消方面表现突出,其证形寒畏冷,精神萎靡,形容枯槁,肢体困乏,阳痿不举,语言无力,食少便溏,口干不欲饮,颜面及下肢浮肿,四肢末端麻木,视力锐减,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白。其病机为肾精暗耗,损伤气津,阴阳俱亏。治则为补肾益元,方用加味金匮肾气丸(肉桂、附片、熟地、山药、萸肉、泽泻、丹皮、茯苓、黄芪、苍术、枸杞、肉苁蓉)。加减法:食滞纳呆加鸡内金、砂仁;大便稀溏去熟地、大云,加补骨脂、吴萸、肉蔻;下肢肿甚加牛膝、车前子。
2.谨守病机。随证分治
消渴这两个字的含义,形象地概括了患者体液消耗与体型消瘦的情况,以及渴而多饮、多尿善饥的证候。消渴病是内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但由于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院3天未确诊,治疗效果不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