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做熊孩子也不做乖孩子和熊孩子才是成功的孩子吗

原标题:熊孩子的抽象涂鸦竟被她做成可爱玩偶,还火遍了世界,用爱去守护孩子的想象力!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号“艺非凡”(ID:efifan)

熊孩子是个神奇的存在,

常常让人头疼不已又哭笑不得,

是小天使,也是小恶魔,

画出各种奇奇怪怪的画,

我们费尽心思努力解读,

只憋出了一句“这画得都是什么鬼?”

不按套路出牌的诡异画风,

放荡不羁的线条胡乱拼接,

毫无美感辣眼的色彩搭配,

只能当成废纸扔进垃圾桶。

这些随意涂鸦却是孩子们

对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

都不能称为“画”的作品,

缝纫成了一个个可爱的毛绒玩具,

用这种方式去鼓励孩子创作。

Wendy四岁儿子的玩具,

准备出门给儿子买玩具,

却在出门的时候无意瞥见

自己亲手做一个玩具出来?

Wendy不做任何修改,

完全按照儿子的作品来,

和怪异的表情都完全保留,

还原了儿子笔下的小怪兽。

当儿子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

非常地惊喜,抱着她又蹦又跳,

好像自己心里的朋友从纸上走了出来,

做好的公仔在网上和大家分享,

却没想到引得众多网友羡慕称赞,

纷纷问能不能帮自己孩子的涂鸦

热心肠的Wendy二话不说答应了,

她想要用自己的双手去还原孩子们的想象。

于是各种脑洞大开的涂鸦,

一身五彩龟甲的绿乌龟。

长着向日葵脑袋的奇怪动物。

雄赳赳气昂昂的五彩大公鸡。

来自外太空的神秘蝙蝠侠。

此后越来越多的人找她做布偶,

画作从世界各地邮寄过来,

希望帮助孩子们留住梦想世界。

因为每幅作品都寄托着孩子们的期望,

都是一份充满奇幻想象力的礼物,

所以她更加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幅画。

精心挑选舒适柔软的面料,

每个针脚每次缝纫都一丝不苟,

还给小朋友一个逼真毫无瑕疵的娃娃,

不管孩子们的画作多么稚嫩,

当孩子们收到他们做的礼物之后,

就像神笔马良点石成金一般,

画上的动物人物全都活过来了。

Wendy觉得一切付出都变得有意义了,

他们通过手心的温暖去传递爱心,

让孩子们感知到对他们梦想的支持与尊重,

鼓励他们在想象的空间肆意成长。

Wendy在网站上写道:

“每个公仔都是我和孩子的交流,

在那里我尽我所能捕捉到独特的方式

绘制出作品表达孩子的心灵”。

虽然孩子们的笔触很稚嫩,

但是却包含着孩子最澄净的心灵,

与最自由不受束缚的想象,

那是很多人成年后消失的一种能力。

笔画间流露着他们对世界的好奇,

有着最独特的自己看法。

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艺术家,

不被外界世俗影响的心,

带给人们一番最纯粹无瑕的世界,

一个最具生命力创造力的想象幻境。

毕加索曾经说:“我花了一辈子的时间

学着像一个孩子那样画画。”

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一个都具有鲜活的灵魂与生命,

她说:“这是一门艺术。

每个娃娃都是根据孩子们的画制做的,

孩子们也很乐意看到画上的娃娃们‘活’起来。”

很多孩子小时候喜欢涂涂写写,

却被一些大人严厉批评,

或者对他们的作品嗤之以鼻不加关注。

孩子们的兴趣便消磨掉了,

眼神里的那份光彩也黯淡下去,

逐渐变成大人们喜欢的“乖孩子”,

却再也不是那个最独特的自己了。

所以,保留住他们的快乐吧,

给他们多一分耐心,多一份鼓励,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样子去成长,

守住眼底的光芒与赤子的纯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还处于幼儿园时期的孩子由于年纪小,活泼好动,对所有新鲜事物都想动一动看一看,于是动多了孩子就成了令家长头疼的“熊孩子”。

熊孩子们可能会打翻餐桌、可能会划坏爸爸的pad,还可能乱翻妈妈的电脑……只有家长想不到,没有熊孩子做不到!

那么,面对天真无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熊孩子,家长们要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呢?

家长们首先要记住,打骂是切不可取的!

耶鲁儿童健康组织调查发现,父母对儿童辱骂、训斥、等行为,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人体下丘脑会刺激分泌生长的激素,打骂会造成孩子神经过度紧张和压抑,进而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发育不良。

所以家长们应该尽量不打骂孩子,要知道沟通和鼓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既然打不得骂不得,那家长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熊孩子”们呢?

对于熊孩子的捣蛋,首先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这么做?行为本身不是重点,孩子们可能只是通过行为传达某些观点。

先搞清楚孩子的动机,家长才能更好地教育。

父母应该暗自多多留心孩子的行为,一旦发现有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表扬。现在的孩子早熟,与孩子沟通要真诚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千万不要有“他是小孩子的念头”。

父母与孩子相处在行为上可以儿童化,但与孩子交谈一定要生活化,跟身边的人怎么交谈就可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跟孩子交谈。

这样孩子能感觉到家长的尊重,有利于促使孩子形成自觉和自主的个性。

当孩子有模仿大人的行为时,不要惊吓或制止,同样可以当成家中最亲切的成人去对待去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身上很多隐性的优缺点都在无形的影响的孩子,多去鼓励孩子勇敢、独立、自主的去面对这个世界,可以大大的减少父母缺点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只有培养孩子勇敢的去面对世界,有责任感,有担当,未来孩子的人生只会充满阳光和成功。

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对于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不要让孩子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否则家长们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

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这些无形之中养成的不良习惯都将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切不可打骂,更不可对孩子能用侮辱讽刺的语言,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孩子还小还不懂,家长说话就可以无所顾忌。

很多时候言语的伤害甚至会大于肉体上的伤害,一句伤害讽刺的话很有可能就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抹平的床上创伤!

一旦孩子因此而对家长起了抗拒心理,家长要再教育孩子让孩子听话就难上加难了。

顽皮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还小,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多,难免做出让家长们头痛的事情来。

家有“熊孩子”,家长们应该耐心对待,静下心来好好引导孩子,只要家长们正确引导,“熊孩子”也可以变成“乖孩子”!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学生上课期间去厕所需要填写请假条,还要找两位老师签字,而且每天限量100张?近日,云南临沧市一中的一张课堂特殊请假条引发了网友热议。对此,该校相关老师回应称,这个请假条主要针对的是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防止他们在上课期间请假外出去厕所抽烟或进行一些和学习无关的违纪行为。(5月15日《云南网》《人民网》)

  媒体的报道,同时配发了这所学校的一张“上厕所请假条”。在事由里写着“拉肚子比较紧急”,这张“上厕所请假条”的审批程序十分繁琐,有两位老师写下的“同意”,还有一位保安写下的“同意”,从提出“上厕所申请”,到“同意下来”,需要很长的时间。

  为何要实施“上厕所审批”制度?这所学校的回应是:有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可能借助上厕所的机会做违法的事情,为了加强校园的管理,才实施了这样的审批制度,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孩子好”。说句实在话,我相信学校的“初心完美”,然而这种“上厕所要写请假条”也失去了人性化的光芒。

  首先来说,这是把所有学生都当成“熊孩子”怀疑,这种怀疑所有学生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固然,在学校里确实有一批学生是属于“熊孩子”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熊孩子”,还有很多“乖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将所有学生都当“熊孩子”来怀疑,就是失去了必要的信任,这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其次来说,这种规定会伤及无辜。“上厕所请假条”,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熊孩子”,可是也伤害了那些“乖孩子”。在需要上厕所的时候,“乖孩子”也会因为教条的管理模式,而受到深深伤害,久而久之,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校之间,就会产生隔阂感。

  再次来说,这种管理模式,完全不符合生理需求,有违科学精神。试想,当一个孩子确实闹肚子的时候,确实需要小便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是十分紧急的。而繁琐的审批之后,就会耽误了上厕所的时间。需要知道的是“憋屎憋尿”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一些学生会产生心理障碍。我本人就有这种经历。由于经常出差,在异地他乡上厕所十分不方便,以至于“看到厕所就想进去一趟”,主要害怕“需要上厕所的时候找不到厕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心理障碍。如今“出门之前蹲厕所”的心理障碍依然伴随着我,成为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上厕所要写请假条”尽管初心很好,却照见的是粗暴管理的臭气熏天。俗话说,管天管地不管屙屎放屁,如此管理方式需要好好醒悟了。正如一些专家说的那样:校方这样的做法会让学生心理有不愉快,生理受到了约束,心理就不会阳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乖孩子和熊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