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全职高手小说免费阅读翻译英文!

1.小学生水平翻译,翻译有误务必指正,看不过去你就憋着

2.不给英文版链接,别问为什么

3.我也不知道英文版有没有授权,想知道自己去问呀

4.不对英文版翻译做任何评价

5.楼主脾气不好,讨厌ky,更讨厌跑到英文翻译贴里刷屏剧透的ky


原标题:中国网络小说走红国外:根本停不下来!!

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动漫《全职高手》经过自发的英文字幕组翻译后,竟把国外吃瓜群众深深震惊,歪果仁貌似都喜欢龙傲天套路(资料图/图)

全文共10233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 2015年初,正是中国网络小说在英语世界翻译热潮的开端。当日韩漫画与轻小说培育出的英语读者,逐渐对日韩作品的套路感到厌倦时,他们便顺理成章地,将目光转向在这些论坛上零星出现的中国网络小说。

  • 如何辨别一部小说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只要前几页常提到‘脸’,就知道是东方人写的。推动这些小说发展的情节,常常就是谁不给谁面子,或者要找回这个场子(即夺回这个地盘),这真的很东方。”

你看过《斗破苍穹》吗?

要是和你说,国外有好多网站上都有大量的中文网络爽文被翻译成英文,然后也有一群忠实读者每天追在后面哭着喊着求更新,还要给翻译者打赏……

海外贴吧reddit上有《斗破苍穹》的专门页面……

专门搬运中国网文的外国网站spcnet,热门帖子的浏览量都是20万+的……

这场景简直太魔幻了……

还有专门的爱好者论坛,名字就叫武侠世界。

对于这个网站名也是无力吐槽,该怎么和外国人解释:武侠和修仙和架空设定都是不一样的好吗!!!!!斗神不算修仙也不算武侠的啊!(网站评论区也惊现同胞)

但是它的流量,也就是每天的访客量,有这么高:

流量在全球排名1940,在美国排名1326……

每天访客量有17.5万以上,日均流量264万……

然而起点网自身的流量排名也才1116……

在这个网站里,随便挑部网文的翻译稿。

逆天邪神,评论就有13400多条……

翻译的章节列表密密麻麻,真佩服国外爱好者的毅力……

然而,真正让外国人们欲罢不能甚至通宵追文的,还是这种他们见都没见过的套路……

这些“扮猪吃老虎”,“种地逆袭”,“正派小师妹喜欢自己,魔教圣女也暗送秋波”等等对我们来说已经烂俗到厌倦的套路,对他们来说,却是——

哇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爽,我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握草还可以这么写??!!主角还可以这么玩!!??

升级流主角拿到宝物,歪果仁简直觉得爽呆了。

司空见惯的女主洗澡,两人独处桥段,歪果仁也表示喜闻乐见。

哒哒君就想问一句:你们听说过双修吗?

当然少不了一本正经的讨论剧情……

各种求推荐老司机类似作品……

也会对虐主角文的主角心疼不已,你们都不知道这种一般是越虐越强最后吊打所有人的吗……

也有科普帝,在《斗破苍穹》的稿子下面对着新人各种解释,像不像我们安利《权游》的画风?

好奇这个帖子里一楼最后有没有去学中文……

当然还有喜闻乐见的抢楼:

神奇的是还有华裔同胞贱兮兮的去剧透……

《盘龙》完结了,读者们在下面排队感谢翻译,然后各种不舍……

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后,成功地戒掉了毒瘾。

2014年,卡扎德失恋了,他心情苦闷,不愿出外见人,整日窝在家里,用毒品自我麻醉。一段时间后,他的胸口开始剧痛。去医院做了几次扫描,结果都是“没有异常”,卡扎德却不放心,总觉得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自己。

卡扎德喜欢读漫画。有天他正在网上读漫画,网站聊天室的对话框忽然不停地闪起来。卡扎德并不经常参与聊天,但这回的讨论似乎异常热烈。卡扎德终于耐不住性子进群围观,漫友们一窝蜂激动地劝他:“读过CD没?”“你一定得读CD!”卡扎德一脸懵圈:“CD是什么鬼?”

“CD”是中国玄幻小说《盘龙》(Coiling Dragon)的英文缩写,2014年,《盘龙》被美国网友“任我行”自发翻译成英文,在网上连载,令许多英语读者大开眼界。

“我们西方文化有哈利·波特和各种优质小说,我长这么大,什么样的小说没读过?” 自诩阅历丰富,卡扎德随意点开小说链接,结果“彻底陷进去了”。一整天,他不吃不喝,一连读了五六部(《盘龙》共二十一部),相当于中文一百多万字。

2015年初,正是中国网络小说在英语世界翻译热潮的开端,许多大部头小说的翻译才刚刚开始。一部小说译者,每天甚至每周才能更新几千字的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卡扎德的胃口。卡扎德很快找到办法:他多方寻觅,找到了三个翻译网站,同时追更15部中国网络小说,就像 “美国大妈追肥皂剧”

半年后,因为沉迷中国网络小说,卡扎德彻底戒掉了可卡因。 “过去我回家后只想着吸毒,现在我回家后满脑子想的都是中国小说,它们像毒品一样让人上瘾,但至少不会伤害身体。” 卡扎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像卡扎德这样“满脑子想着中国小说的”的国外读者越来越多。2017年3月,南方周末记者委托全美排名第三的网文翻译网站沃拉雷小说网站主艾菲尔(etvolare)在站内发布采访征集令。“6个小时之内收到上百封邮件。”艾菲尔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这些读者来自亚非欧美的18个不同国家,大部分是大学生,此外,多是软件开发等理工科职业的从业者。

“我要成为玄幻小说中的人物”

大概两年前,《盘龙》的作者、著名网络小说家“我吃西红柿”听说了卡扎德的故事。“当时我目瞪口呆。”“我吃西红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也有好些读者说,看了小说对生活有了新的认知,还有努力奋斗成就一番事业的,我觉得是不是在忽悠我啊。”

接触到中国网络小说后,卡扎德一度也被小说《逆天邪神》中的主人公云澈吸引,觉得他“很酷”。“他每到一个世界、一个新的城市,都会占有那里最好的女人。我是一个美国人,这在我们这儿是不现实的。”卡扎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当我发现小说里所有人物的生活方式都不现实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作者不太成熟,作者在生活中肯定不像他的小说主人公,遍地风流又战无不胜。”

相比之下,卡扎德还是更喜欢《盘龙》的主人公林雷——他在找到灵魂伴侣后,就专注于家庭,并时刻疼爱妻子,虽然活在另一个世界、拥有魔法,却有着现实的生活方式。

许多国外读者,先接触到《盘龙》的漫画,才开始阅读小说原著。有趣的是,漫画《盘龙》的官方译名是“CrouchingDragon”,而国外翻译组通用的译名是“CoilingDragon”。(腾讯漫画供图/图)

通过视频,卡扎德向南方周末记者展示了他左臂上的一个黑龙文身。黑龙是小说《盘龙》主人公林雷变身后的样子。

小说里,林雷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大家族。他出生后母亲失踪,十几岁时父亲又被人杀害。林雷刻苦习武,以图有朝一日报仇雪恨,振兴家族。

卡扎德生长在美国南加州的河滨市,出生后父母离异。母亲专门为他取了卡扎德这个姓,这个姓不同于他的父母和家族中的任何兄弟姐妹,母亲希望他将来开创自己的家族。卡扎德据此觉得,自己的身世和雷林有几分相似,他认真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比起文一个人物,我更想成为一个玄幻小说中的人物。”

卡扎德从小就喜爱中国武术,琢磨过太极等中国功夫。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当了几年美国海军,在军营里如愿以偿地学了些擒拿格斗。有回读杂志,卡扎德看到功夫明星李连杰的习武经历,又震惊又羡慕:“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专门教武术的学校?”

然而美国没有武校,海军退役后,卡扎德在大学学了计算机专业,后来成为了一名软件工程师,先后在AMD、亚马逊等企业任职。

作为软件工程师的卡扎德,是一位游戏迷。在生产显卡的AMD公司上班时,他就曾为自己组装过一台高配电脑,专门打游戏。而在《盘龙》这样的网络小说中,主人公一段段的成长故事,其实和网络游戏的打怪升级设定极为共通——尽管作者“我吃西红柿”本人并未明显受到网络游戏的影响。“同龄人在玩游戏的时候,我都在看小说。”“我吃西红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因为沉迷中国网络小说,美国小伙卡扎德彻底戒掉了可卡因。(卡扎德供图/图)

在追更网络小说这方面,卡扎德有许多同好,他们彼此互称“道友”。一些沉迷较深的“道友”,和卡扎德一样,希望成为玄幻小说中的人物,并坚定地相信中国网文所描述的玄幻世界和神奇魔法确实存在。

“通过训练,人们是可以看到能量的。” 卡扎德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他的“研究成果”,“修行到一定级别,就能在人们身上看到不同颜色的波纹,由此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恋爱。”

“道友”们平时用网文中的设定互开玩笑,还会搜寻世界各地的“魔法书籍”,包括伊斯兰、冰岛、印度和西藏的民间传说,翻译后放到一个叫做“秘密文件”的网站上。卡扎德将这些传说理解为“历史上的事实”

也正是因此,在许多人看来重复无味的网文情节,在他们看来,其实是了解平行时空风土人情的渠道。通过阅读,他们时刻准备着迎接另一个世界的召唤。

当南方周末记者向网文翻译站主艾菲尔提起这些人时,艾菲尔想起了一部小说:《穿越与反穿越》。小说女主角生活在现代,却非常想穿越到古代,于是读了很多穿越小说,并且开始学习剑术、古诗和宫廷礼仪,为穿越做好准备——这部小说本身,也已计划被翻译成英文。

在翻译过程中,艾菲尔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在中国,男性一般倾向阅读玄幻、武侠、科幻等题材小说,即所谓“男频”;女性则倾向于青春校园、都市职场和穿越宫斗小说,即“女频”。但这些小说被翻译到英语世界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沃拉雷小说网在英语世界中翻译女频小说数量,读者常常会跟译者长篇大论地讨论小说,艾菲尔查看后台数据,惊讶地发现,这些读者中竟有很多都是男性。

“女性作家经常写到勾心斗角或者用智力取胜的故事,英文世界的男性读者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艾菲尔分析,“男频”和“女频”的概念还没有被英文世界大面积了解,这反而使他们的阅读不受固有成见的约束。

一个配角写10章,西方文学不可能的

“记者先生,请原谅我粗俗的词汇。”18岁的哥伦比亚学生卡洛斯·霍华德向南方周末记者描述他初读中国网文时的心情,“为什么我才知道还有这样的小说!”

卡洛斯·霍华德最初接触到的《盘龙》,是漫画版。按图索骥,霍华德找到了原版小说。“当我意识到与原版小说相比,漫画有多乏味的时候,我就不再阅读漫画。”霍华德说。

漫画读者,是中国网络小说的一大粉丝库。2014年,《盘龙》英译章节被网友上传到一家日本漫画网站,没过多久,这条帖子就炸开了锅,讨论热度很快力压该网站的绝大部分漫画贴,以至于管理员不得不出手把《盘龙》的帖子删除。

在中国网络小说进入英文世界读者视线之前,东方故事输出最成功的,就是日韩网络小说和漫画。当日韩漫画与轻小说培育出的这批英语读者,逐渐对日韩作品的套路感到厌倦时,他们便顺理成章地,将目光转向在这些论坛上零星出现的中国网络小说。

阅文集团总裁吴文辉一直关注英语世界排名前列的网络文学网站。阅文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网络生产平台,囊括了中国绝大多数的网络文学签约作家,包括《盘龙》的作者“我吃西红柿”。吴文辉的结论是:“西方自身原创产生作品的比例和数量相对来说很少,远远无法实现商业化。他们的网络文学概念很薄弱,甚至没有。”

“为什么中国网络文学风景独好?”在与作家李敬泽进行的一次对谈中,北大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这样分析道:“简单地说,在印刷文明时代,我们的商业类型小说不发达,没有培养起一支创作力旺盛的类型小说作家队伍,更没有形成一个充分细分、精准定位的市场渠道。1990年代‘市场化’转型之后,类型小说基本都是外来的。这时,网络进来了。网络文学吞下了印刷文学没有吃到的最大一块商业蛋糕——类型小说,再加上先进媒介蕴藏的巨大能量,经过十几年野蛮生长,就长成了现在这样的世界奇观。”

有一回,邵燕君问自己的学生:“你为什么写同人小说?”这位同学回答:“因为我不会画画。”“他们看动漫长大,但是不会画画,只能用文字写小说。”邵燕君解释:“其实在网络时代,文字艺术已经不是‘最受宠的艺术’,而是印刷文明的‘遗腹子’。网络时代是视听文明的时代。其实《来自星星的你》放在我们的网文里,也老套,但我们的产业链不配套,动漫、影视和游戏都落在后面。《琅琊榜》《甄嬛传》,都是十年前的‘老文儿’。

艾菲尔是由西方奇幻小说“叛变”成中国网络小说读者的。艾菲尔最喜欢的西方奇幻作家是梅赛德斯·拉基(著有《鬼影骑士》等)、安德烈·诺顿(著有《巫术世界》等)和塔莫拉·皮尔斯(著有《母狮之歌》等)。采访时,艾菲尔不时看一眼书柜墙,由某个书脊上的名字信手拈来地谈到书中的故事,如今书架“超载”,她要读的新书已经没地方放了。

艾菲尔读到的故事主要有两种:这个世界被邪恶笼罩,有天出现了一个救世主;一个很平凡的小女生或者小男生,历尽千辛万苦,成长为伟大人物。

中国网络小说讲的故事们也大同小异。但艾菲尔还是能够很快辨别一部小说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只要前几页常提到‘脸’,就知道是东方人写的。推动这些小说发展的情节,常常就是谁不给谁面子,或者要找回这个场子(即夺回这个地盘),这真的很东方。”

西方奇幻作家如《魔戒》作者J·R·R托尔金,总会不遗余力构建一个世界,甚至为此发明一种新的语言。相比之下,中国网络文学作者的着眼点,总是更多围绕人物感情、人际关系。甚至对每一个配角,都不惜笔墨。

“哈利·波特系列故事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作者会写到一些次要角色,比如隆巴顿,但是你并不完全了解他的故事。”卡扎德举例,“在中国网络小说里,你可能会对这样的角色熟悉得多。作者甚至可能用5-10章的篇幅,专门写这个次要角色。”

这种写法,显然受中国网络小说获利方式的影响:以点击量和字数计算,越长越好。“所以你常常会发现,一个章节三四千字,实际上根本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不仅如此,艾菲尔在阅读中国网络小说时时常发现,有的配角写着写着就被作者遗忘了,莫明其妙地消失。

吴文辉曾经在一年时间中阅读了排行榜上所有网络小说。至今,他还保持着每周读一部网络小说的习惯。

在吴文辉看来,中国玄幻小说受到英语读者欢迎的大背景,是整个世界文化市场的转向。

“漫威带来了超级英雄和多元宇宙的文化思潮;好莱坞电影近十几年来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原来的动作片转向科幻片,能够迎合年轻人的科学加幻想的元素大行其道。”吴文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显然,对英文世界而言,中国的奇幻、仙侠小说不但符合他们的幻想需要,而且呈现着与漫威故事很不一样的东方色彩。

“色即是空” 怎么翻译

艾菲尔是台湾人,高中毕业后到了美国。小时候她爱读金庸小说、看武侠影视剧,高中时,她接触到中文网络小说。

2015年以前,艾菲尔一直是一名华尔街“金领”,工作内容是金融与并购咨询。2015年底,艾菲尔开始翻译第一部中文修仙小说。

翻译网络小说前,艾菲尔兼职翻译过一些商业文件、音乐教材和电脑游戏文案。艾菲尔发现,虽然中国有一些不错的网络小说和游戏,但它们很少被翻译到英语世界。而她小时候爱看的华语影视剧,配的英文字幕也常常十分糟糕。

2015年,她读到中文网络小说《三界独尊》,小说开头,主人公因在大殿上放了一个屁,便被处以极刑,投胎转生。这个荒诞的开头把艾菲尔逗乐了。她决定动手翻译这部小说。

最初,一章3500字的小说,艾菲尔要花两三个小时才翻完。

翻译网站的编辑不懂中文,但英文水准很高。他们通读译文,遇到难懂的地方,就让译者详细解释原文的意思,修改理顺。

仙侠、武侠小说里常会提到佛教概念。“比如‘色即是空’,天哪,我怎么翻啊。”艾菲尔对南方周末记者感慨,有时候四个字的经文,她会翻出一整段,先解释宗教,再解释这个句子的原由。

中国网文里常常出现的“道”,已是英语读者熟悉的词汇,翻译时可以直接译成“Dao”。武侠世界网站专门设置了栏目,介绍阴阳、八卦与“道”相关的知识。书迷们聊天,都像卡扎德一样互称“道友”(Daoist),论坛时兴的问候语是“May the Dao be with you”(愿“道”与你同在)。

然而绝大部分“修仙术语”在英语世界没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这通常让译者很犯难。比如“修炼真元”,“真元”就很难解释。

经过两年积累,现在,翻译3500字的章节,艾菲尔只需要一个小时。即便如此,翻译700多万字的《三界独尊》仍是个庞大的工程。

当艾菲尔翻译了20多万字的小说时,她获得了第一笔收入。这笔钱来自一位读者的赞助。“真的是可怜的少,大概是买了一个礼拜的菜就没有了。但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也许真的可以往这方面走走看。”艾菲尔说。

在华尔街工作的时候,艾菲尔每天的上班时间是朝九晚九。开始兼职翻译后,她每晚下班回来稍稍休息一下,就开始三个小时左右的翻译“加班”,每天凌晨一点才睡。2016年7月,艾菲尔彻底转为全职翻译。她的月均收入,因此减少了一半以上。

当艾菲尔成为一个全职网文翻译的时候,“任我行”创办的“武侠世界”翻译网,已经成为全球点击排名1253名的网站(2017年3月15日Alexa统计数据),它的日活跃用户数高达300万-400万,甚至在全球综合排名上超过了建立近20年的中文网络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

“任我行”是一位美籍华人,18岁时因为喜爱中国的武侠小说开始学习中文。2014年,一位越南网友向他推荐了英译版的《星辰变》。之后,“任我行”就开始翻译作者“我吃西红柿”的另一部小说《盘龙》,并建立了翻译平台网站“武侠世界”。

而在那之前,早在2012年左右,英语世界就有了第一批中国网络小说翻译,当时,这些译作零散地出现在论坛和博客上。“‘任我行’出现之前,大家都是玩票性质的。这两年,陆续有很多不同的翻译组、翻译网站加入其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全职。”艾菲尔说。

十八国读者谈中国网络小说

中国网络小说的粉丝,遍布世界。2017年3月,南方周末记者给全世界18个国家的20位读者做了份同题问答。他们为何会爱上中国网络小说?小说里最让他们费解的内容又是什么?

南方周末:中国网络小说里有哪些让你费解的内容?卡洛斯·霍华德(哥伦比亚):在一开始难懂的词汇和短语太多了, 比如“绿帽子”这个词,我看不到实物不知道那到底是顶什么样的帽子。现在我懂了。“有眼不识泰山”这个成语很棒,我真想把“泰山”两个字纹在自己身上来吹嘘我的卓尔不凡。

奥拉夫·莫顿·埃尔斯塔德(挪威):可能东西方对女性抱有不同的看法吧,在你们的小说里,男主角最后总是左拥右抱,妻妾成群,而西方的奇幻小说仍然坚持清教徒式的一夫一妻观念。

阿苏·雷德邦(俄罗斯):事实上,我是个受过良好教育和文化熏陶的人,所以并没有什么内容我读不懂。但是我觉得有很多东西在翻译过程中损失掉了。比如中文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在英译本里你只能看到这个:Hi shucho, zho zho cho, zho cho zho lu。F yn zhng, chng chng zhng, chng zhng chng xio。胡里奥·卡拉斯科·阿玛斯(西班牙):有趣的是,愚蠢的敌人总是低估男主角的实力,结果发现男主角比他们强大得多。若昂(巴西):“道”。小说里阐释的这个概念我至今半懂不懂,好复杂好艰深啊。南方周末:中国网络小说有哪些让你讨厌的地方?

拉胡尔·伊耶(印度):我必须为每天的更新等待24个小时。

奥斯卡(赞比亚):哈哈哈哈,有一句废话在每个章节都出现:“他甩着袖子”。一个毫无意义的花哨动作,呵呵呵。索斯滕·伯克(德国):唯一让我觉得讨厌的就是,大多数小说里的大部分人物总是因为误会别人,二话不说就开打。也许这就是这类小说的套路吧,但是也太不近人情了。南方周末:中国网络小说吸引你的是什么?卡洛斯·霍华德(哥伦比亚):其中人物总是亦正亦邪。主角会为生存不遗余力,但同时又保持自尊,我觉得这样的主角比虚构的“白马王子”更加人性化。同时,中国文化渗透到这些小说里,让它们读起来趣味盎然,这些小说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想象图景交织在一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小说类型。埃利迪奥(巴西):它们太棒了,与我喜欢的“哈利·波特”系列和《冰与火之歌》是一个级别的!不过“哈利·波特”系列和《冰与火之歌》缺少作者的观点,而中国网络小说里有许多奇妙的见解。

南方周末:跟你们国家的小说相比,中国网络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埃米尔·福斯伯格(瑞典):我读的主要是仙侠小说,没读过太多其他类型的中国小说,我觉得最大的特征是故事的时间跨度。我最爱的英文小说《邪恶》(Ondskan)讲的是一所学校几年里发生的故事,而我读过的许多中国小说动不动就横跨几十年甚至上千年。拉胡尔·伊耶(印度):中国小说的人物更加冷酷残忍,不过我喜欢。同时许多中国小说都会写到后宫,比起一夫一妻制,我更喜欢妻妾成群。南方周末:你所在的城市很流行读小说吗?拉胡尔·伊耶(印度):非常流行。不过大多数人都读西方小说。我只遇到过一个和我一样读中国小说的,也读《盘龙》《星辰变》《斗罗大陆》等。后来我俩安利了我们的五六个朋友一起读中国小说。埃利迪奥(巴西):他们喜欢逛商场、开派对、听乡村音乐,而我不喜欢。南方周末:这些小说给你带来了什么?若昂(巴西):读了这些小说我认识到人类的渺小。比如《莽荒纪》里的人物,在这个时空里他是个神,到了另一个时空他简直就是渣渣。我们对这个充满神秘的浩瀚宇宙所知太少,中国小说仿佛开启了我的新视界。南方周末:你觉得中国网络小说里描写的人物和魔法真的存在吗?奥托·里弗拉·桑切斯(哥斯达黎加):作为一个科学家我应该说不,然而我倾向于相信这些人物和魔法会在另一个宇宙时空里真实存在。迈克·艾马德(埃及):根据史蒂芬·霍金的理论,世界上存在许多平行位面,也许其中一个位面里就住着各种使用魔法的武林高手呢。斯科蒂·邓肯(英国):如果你问一些比我聪明很多的人,他们可能会说:世界上有多重现实,所以当然可能。但是愚钝如我,我会说应该不存在,哈哈,尽管我希望他们存在……异时空巫师斯科特啊,请召唤我到你的世界!南方周末:你想不想让中国网络作家写一部关于你家乡的小说?奥拉夫·莫顿·埃尔斯塔德(挪威):哈哈!我无法想象在挪威这样荒寒小国能写出多少故事。他们也许只想尽快逃离这里。阿苏·雷德邦(俄罗斯):如果是仙侠或者武侠作者,绝对不要,因为如果我读到俄罗斯的武林门派、古代先贤以及武林高手们如何撕破脸皮的故事,我会哭到眼泪干涸。南方周末:你是否因为读中国网络小说而想要学中文?拉胡尔·伊耶(印度):我买了个教中文的网络课程,唯一的目的就是不用再等翻译,而是可以直接去起点中文网读小说。奥斯卡(赞比亚):我还没开始学,但是为了亲眼见到那些中文网络大神,我最近在申请一个来中国留学的奖学金项目,但愿今年年底我能如愿来中国!西奥·弗朗西斯(英国):我有想过,那一定会很难吧!我只会说几个词,也学了一点汉语的声调,以便更准确地念出小说的中文名字。你愿意教我吗?
  • 法语系女硕士乔菲,从小立志做一名翻译。偶然一次机会她邂逅了翻译天才程家阳,而乔菲为躲避前男友高家明,误打误撞与程家阳结下梁子。不料在第二日的高翻院面试中,乔菲发现程家阳竟是自己的考官。两人带着对彼此的误会开始了一场较量。最终乔菲通过不懈努力,得到了程家阳的肯定;而两人在历经种种波折后,也终于确认了对彼此的感情。正当乔菲事业、爱情都如沐春风时,一场变故突袭而至,高家明也在此时再次介入乔菲的情感生活。种种现实和猜忌令乔菲与程家阳矛盾丛生,最终不得不分手。乔菲此后远走他乡进修法语,程家阳亦接受事业上的新挑战。两人各自历经成长,面临生死考验后,最终涅磐重生。乔菲终愿直面自己的感情,追求更高的职业理想;程家阳也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职高手小说免费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