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有10个工序,每个工序1周时间,共有三层,二分之一为普通标间,二分之一为豪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完整设计图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完整设计图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完整设计图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设计概念:酒庖高耸的塔楼犹如方舟之风帄,整座建筑则好像一座“巨舰”为闽侯的发展兴旺保驾护航。斜置的客房丌仅使每间客房都拥有了江景资源也使建筑立面肌理别有韵味。层层退台的板楼設计使酒庖具有的时尚气息将会使之不周边建筑产生强烈的对比使其脱颖而出,凸显本项目作为新型豪华五星级酒庖的标识性

  图紙包含:设计说明、效果图、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剖面图、分析图、

   包含:封面;平面图(地坪图,家私布置图建施图,配电图岼面图,天花图);立面图(电梯大堂入口,酒吧咖啡厅,商务中心中餐包房,中餐大厅中餐厅卫生间借餐厅,走廊公共区,會议室西餐厅,宴会厅贵宾厅,走廊报告厅,客房休息亭),大样图

[广州]一套超完整的白金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设计平面图

[廣州]一套超完整的白金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设计立面图

[广州]一套超完整的白金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设计立面图

[广州]一套超完整的皛金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设计立面图

[广州]一套超完整的白金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设计立面图

[广州]一套超完整的白金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设计立面图

[广州]一套超完整的白金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设计效果图

[广州]一套超完整的白金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设计效果图

[广州]一套超完整的白金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设计缩略图

[广州]一套超完整的白金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设计缩略图

《旅游饭店星級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lO)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替代标准:GB/T14308.2003)它更加突出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核心服务,弱化配套设施;突出了绿色环保的偠求;引导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特色经营强化了安全管理要求,对突发事件应有应急预案(如:发生火灾事故、饭店建筑物和设备设施事故等事件的处置应急预案)这一标准的实施,对我们电气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和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本文根据以往设计的香格里拉、万豪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皇冠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等工程,对电气的设计做一总结与同行共同探讨和分享。

五星级国际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建筑设计、设备配置、综合管理等均以人性化的服务为宗旨电气设计也围绕上述内容进行开展。

对於负荷的分类香格里拉和万豪等国际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要求的一二级负荷的范围都高于国家及行业规范:如:《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民用建筑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备用照明、消防控制室用电、消防电梯、消防水泵、喷淋水泵、防火卷帘门、排烟风机、正壓送风机等消防设备。

2)安防用电设备、通讯机房、卫星接收机房、电子信息设备机房、BA主机房等主要弱电机房用电、计算机(酒店装修工序鋶程管理收费)系统用电,服务中心、前台雨棚及车道、公共卫生间、员工更衣室和卫生间、水疗/健身房、工程/维修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停车场等均按一级负荷供配电设计

3)高级套房、总统套房,宴会厅部分餐厅、冷库及冰箱(包括水冷式制冷设备)、厨房排凤机、备餐/厨房区内的高低温冷库、冷藏设备、制冰机、排风机、鱼池、冰柜、厨房动力插座(如:香格里拉规定:厨房、洗衣机房的设备25%要接叺发电机电源)、污水处理机房,排污和地下排水泵、生活用水机房、所有分体式空调、擦窗机、航空灯、避难层照明、部分普通电梯、排污泵和生活水泵、重要的冷冻机及配套设备等均按照一级负荷供电。

部分厨房动力照明部分排水泵、自动扶梯、电影院照明及动力用電、部分客梯动力、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普通客房照明。

其余均按三级负荷供电

2.2 高低压配电系统

香格里拉:该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总设备嫆量为7561kW,总计算容量为5200kW设置三台2000kVA及两台1000kVA的干式变压器,变配电房设在地下l层

10kv系统采用10kV单母线分段接线,开关站设在地下l层用于供给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及办公楼用电(办公楼部分在此不做介绍),配出的10kV线路以电缆形式沿桥架向位于地下l层及位于塔楼机电避难层的10/04kV的变壓器供电,进线方式为上进上出10kV电源进线柜装设过电流、带时限速断、零序和欠压保护,变压器出线柜装设带时限过流速断、零序和温喥保护变压器低压进线柜设峰谷表及有功电度表。

在该建筑设柴油发电机房在低压母线失电后15s内,发电机便自动起动通过密闭式母線槽,将应急电源送至低压配电母线上此时需切断非重要负荷,只保证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正常运作所必需的电力当市网停电又有消防要求时,切断一切非消防电源只向消防及重要负荷供电。

变压器采用环氧树脂浇铸式千式变压器带IP20防护外壳和强迫风冷系统,绕组接线形式为DYnll。低压380v/220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两台变压器间设低压联络开关,采用手动操作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10kV系统图和高低壓配电系统图见图1

2.3 高低压及发电机配电系统

由于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一级负荷数量很大,本工程设计配置了2台1800kVA的柴油发电机组高低压忣发电机配电系统图见图2。

在市政电源失电时香格里拉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要求发电机在15s内恢复供电,而万豪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要求更为苛刻:lOs内恢复供电发电机室设在地下l层,设有日用油箱间总供油量不大干8h。为满足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要求的柴油储备量不少于48 h的全负荷工作所需要的用油量在主建筑物外设置储油库。

2.4 供电可靠性的分析

本工程高压丽路进线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正常时各承担50%的负荷,当一路市电停电时另一路担负起全部负荷。

三级负荷的切除:三级负荷在低压配电屏的馈出断路器均带失压脱扣(如图2)Φ标有*的MCCB)当变压器失电而发动机15s内恢复供电时,三级负荷已被切除

但在有的部位如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大堂、水疗、游泳中心、健身中惢、咖啡厅及厨房、后勤照明和动力、公众照明和动力、多功能厅和宴会前厅、小宴会厅及演讲厅、大宴会厅及厨房、特色餐厅及厨房、員工餐厅及厨房、洗衣机房、主厨房、空中餐厅、休闲厅等位置,虽是三级负荷但其部分用电设备有持续供电的必要性,需要维持正常笁作和营业;而剩下的部分三级负荷可以切除因此在其配电箱的主断路器上不能加失压脱扣器,则在其配电箱内设置2段母排将需要持續供电的三级负荷设置在第一段母排上,需要切除的三级负荷设置在第二段母排上在图2中标有宰n配电箱均分两段母排。图3为特色餐厅厨房配电箱系统图

图3   特色餐厅厨房配电箱系统图

在图3中,变压器失电后由柴油发电机供电时,切除部分三级负荷控制原理图如图4所示

圖4负荷切除控制原理图控制原理如下:

a)  旁通开关K一般处于打开位置,除商店及音乐休闲中心处的旁通开关选用锁匙式外其余均选用一般旁通开关。b) 正常情况下干触点1C处于闭合状态,接触器2C带电其触头2C处于闭合位置,保持全部供电c) 在变压器失电后,触点lC打开接触器2C鈈带电,从而切除非重要负荷此时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闭合旁通开关,继续对非重要负荷供电

d) 当主电源恢复供电后,干触点1C处于闭合狀态接触器2C带电,恢复全部供电

在市电供电正常的情况下,任何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柴油发电机将启动,以维持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囸常工作为保证发电机与市网,变压器之间不并列运行各主开关之间存在以下电气及机械联锁关系。

a)A1与E1不会同时处于合闸状态正常凊况下A1处于合闸状态,E1断开当A1失压时A1断开,E1合闸;A2与E2A3与E3,A4与E4A5与E5之间具有同样之联锁方式。

A12、A23与A45只能由值班人员手动合闸c)A1、A2与A12之间、A4、A5与A45之间最多只能有两个处于合闸状态。d)A23与E3、A3A45与E4B,E1与A12E2与A12之间,仅有一个处于合闸状态当市网停电又发生火灾时,消防联动切断一切由发电机供电的非消防电源图2中除标有效的MCCB外,其余MCCB带分励脱扣器供消防强切用。当某楼层火警确认后以分楼层的形式,人工切斷非消防电源在消防控制中心设置总控制屏,屏内设置切除每层非消防电源配电箱的主断路器的开关由此开关发出信号到消防联动系統控制模块,强切该层所有的非消防电源通过采取以上电气设计的措施,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供电可靠性得到了有效保障确保了一级忣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在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厨房供配电的设计中有许多厨房设备列为一级负荷,在市政电源失电后需要继续甴发动机供电

2.6 其它电气设计特色

香格里拉和万豪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在其他的电气设计方面也提出了不同于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设计的容量和宽裕度都高于国内标准的要求如万豪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电气设计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所有楼层总配电箱须采用浪涌保护器(SPD);各类型机电设施主支路须设置避雷器或浪涌保护设施;厨房,游泳池和洗衣房内额定电流超过100A以上的配电箱其主开关须有漏电保护功能。

2) 备用量配置:各类断路器的额定容量须有20%的备用量配电箱额定容量也须留有10%的备用量$配电箱须有10%的备用支路,各導体的规格选型须不大于75%的额定载流量各主配电柜额定容量须有不少于20%余量和不少于10%备用配电支路。

3) 配电箱:供电支路供电范围鈈超过30m

4) 在公共区域不允许设置配电箱、分路开关、电气柜等电气设备,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装修区域包括后勤装修区域的预留配电箱须集Φ安装在机电房或配电间、且隐蔽安装(如:各会议室、办公室、更衣室、厨房餐厅等)。

5) 公共区域的插座:每20A的支路中最多带5个插座;客鼡走道区域每支路最多带3个插座沿走廊墙间隔15 m。

6) 宴会厅配电箱主开关为400 A断路器且每个分隔区域的末端均安装一个100 A、三相4线制插座。宴會厅除正常/应急照明和一般动力用电外须在服务通道侧预留200A三相电源以供日后举办大型活动之用。

7) 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各楼层须从竖向接地干线上引出不少于两点在本层形成一个等电位环。楼层各房间的接地端子排亦须从等电位环上取两点连接以确保接地的可靠性。

8) 愙房:每一个客房内配电箱主开关为32A的小型断路器;配电箱不宜设置主漏电保护断格器各电源插座支路分别提供漏电保护断格器。配电箱设置于隐蔽处如安装在衣橱上方独立分隔内。客房应急照明除经由发电机供电外须由EPS独立供电}当发生正常供电中断时,不管开关是否在开启状态客房及其卫生间应急照明须自行点亮,EPS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

9) 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内在下列位置设置调光系统:大堂、大堂吧、Φ西餐厅、宴会厅、会议厅、行政酒廊等场所。

10) 电量的计量:除按供电局批准的计量方案设计外尚应在下列位置设置考核计量:洗衣房,厨房(包括员工厨房与饼房)、制冷主机房、健身中心(包括水疗及泳池)、水泵房

11) 后勤区照明与控制:控制支路:考虑节能需要,所有面积超过25m2的房间(特别是下列房间)均应有两套开关执行“两级灯控”:每一开关控制50%灯具交叉排列,以尽量保证平均照度如:办公区、洗衤房、厨房、大储藏间、员工餐厅、会议室等场所。双控要求:凡有两个出口的房间必须在每一个出口设一个双控开关,以便控制

12) 应ゑ照明,具体要求见表1

13) 厨房排风机及其新风(补风)空调机须配置变频器,以便平衡系统厨房排油烟罩须设紫外线除油装置。除油效果必須达到90%以上紫外线灯的安全安装使用及与排油烟风机的联动要求,需得到万豪确认

14) 酒店装修工序流程部分照明/动力布线须明确采鼡热镀锌金属线管而非塑料线管。

3.1 楼字自动化(BAS)系统的设计

在弱电设计中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对楼宇自动化系统(BAS)要求功能齐全,监視监控功能强大BAS系统的设计也有一定特色。BAS系统对酒店装修工序流程中建筑物的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及开关状态实行24h的自动监测或控制并同时收集、记录、保存及管理有关系统的重要信息及数据,达到提高运行效率、节能、节省人力、安全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设计范圍包括各种冷热源系统及其配套电气设备、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燃油供应系统设备、发电机、集水坑及潜水泵、大风机、通风及防排煙系统、新风处理机、空调器、吊顶式空调机等空调末端设备、冷冻机及其配套设备、厨房相关排风系统,所有消防系统水泵、游泳池系統及SPA队设备等

注:(1)可设于卫生间。(2)可用EPS代替个别电池(3)指消防逃生照明以外的要求。由于发电机启动时间一般至少为10s重要区域应急照奣在应急电源之外须同时自带电池或EPS(全部或部分),保证照明不间断单独电池容量要求为60~90min;EPS容量要求为30min.

万豪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在BAS系统嘚设计中,具有以下特色:

1) 每一直接数字控制器及整个系统将配置不少于15%的余量

2) 工作站/服务器及DDC将提供不间断电源/备用电池(不少於2h连续运行所需的容量)。

3) 每台DDC仅能用作监控一台空调/新风机组但可以兼控其他小型设备或监控点。

4) 每一监控主机房设备如制冷机房、变配电房、柴油机房、生活水泵房等须由独立的DDC监控,不得与其它系统/设备共用同一DDC

5) 生活水系统:生活水箱(包括屋面水箱)、热水箱忣热水补水箱需各设高、低水位报警点及电磁阀的监控信号点。生活变频水泵须有变频器频率反馈信号

6) 生活热水系统:须提供整个生活熱水系统的控制原理说明供审核。生活热水系统每一台容积换热器的供水温度须受BAs监视

7) 水泵:所有水泵,包括冷却水补水泵、热回收泵、热水变频泵、生活提升泵、生活变频泵、稳温循环泵及潜水泵均需有手/自动状态监视点。

8) 电信机房:电信机房室内温、湿度监视点取自具有报警及显示功能的温、湿度测量仪温、湿度超过设定值时“安防控制中心”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9) 空调水系统:须设压差旁通裝置(包括调节阀、压差传感器)及其相关监控点

10) 空调热水锅炉出水须设电动阀及水流开关及其BA系统监控点。热水锅炉无须自带群控系统BA系统须对热水锅炉及系统进行监控,并补充空调热水的供、回水温度及空调热水流量监视点作为启停热水锅炉的依据(实时负荷)。

11) 须监控熱交换器供水温度及加热阀

12) 锅炉:蒸汽系统锅炉给水泵、软水箱、软水器、加药箱须设监视点。

13) 每一组合式空调机组须设两个过滤网报警点供初效过滤网及中效过滤网用

14) 燃油系统(包括埋地储油罐的液位;日用油箱的高、低液位报警及每一输油泵的运行状态及故障信号)须受BAS监控。

15) 冬季防护措施:在冬季设计温度低于5℃地区至少一台冷却塔水盘中须设电加热器作防冻保护。在室外温度降至设定值时电加热器自动启动

16) 冬季节能措施:冷冻机房应有至少一台板式热交换器能于冬季时服务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区域。上述板式热交换器颂能通过电動阀门于年平时自动训换使川.以便提供“免费冷冻水”电加热器的JF/关挖制技机志与柑*电动阀门顼受BAS监控。

17) 消防排烟系统:所冉排烟、补风与正压机顽受BA系统监视m设{{r启悼则由火灾报警系统联动控制。

18) 能源计量系统:系统图需反映每热能表/能量表的安装位置座所计量嘚系统(酒店装修工序流程{}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系统)及区域的名称。缸一热能表能量表仅能计量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区域或lE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区域;各热能表/能最表的毓度数值的总和麻反映本项U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管理的空调净热水或垄气系统的总能量值。

沈阳某万豪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BAS控制系统如图5所示

在五星级国际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T程设计中.消防设计尤为重耍,建筑、通风水电气等专业相旺配台.囲州完成消防系统的15}计万豪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消防设计要求在国碌洒店中要求最为严格和苛刻。其消防报警系统程序砸阵表见表2

表2    萬豪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消防报警系统程序矩阵表

万豪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在消防系统的设计中,具有以下特色:

1) 在全部客房及提供睡眠功能嘚空间设置光电型感烟探测器包括睡房、起居室及房门通道。

2) 感烟探测器的布设符合制造商安装规范楼层顶板或吊顶平面上任何位置箌感烟探测器的距离,不超过64m

3) 感烟探测器距暖通空调开口至少O.9m,距荧光灯至少0.3m客房内感烟探测器安装于吊顶高处,而非入口门廊吊顶低处客房内感烟探测器避免安装在厨房附近。

4) 风管内感烟探测器设置于风机/过滤器至分叉综盆设计9管之间的正压送风管内以及各防烟分区回风管内。于方便出入容易查看处设置远程报警监视指示器

5) 设置于客房内的感烟探测器,都附带蜂鸣器底座如客房中的客廳沙发可以拉出做为睡床时,则客厅的感烟探测器也应带有蜂鸣器底座当感烟探测器启动时,立即启动所附带的蜂鸣器底座客房或提供睡眠功能的空间内任一感烟探测器启动时,启动该空间内全部的蜂鸣器底座但蜂鸣器底座不受其它客房的感烟探测器启动。蜂鸣器底座的响度在3m处至少85dB在枕头处至少75dB。

在全部公共区域走廊、后勤区及残疾人房(睡床区及浴室),包括:大堂、门厅、公用大客厅宴会厅烸一分区、前厅、展览空间、大于32.5m2的会议室(若有隔屏则每一分区)、商务中心、餐厅、商店、超市、酒廊/休息交谊厅、酒吧、赌场、公囲卫生间(包括残疾人卫生间)、游泳池区,水疗理疗区、健身中心、走廊/走道、室外平台、车库、容留五人以上的办公室、更衣间/卫苼间/淋浴、培训室,员工休息室、员工睡房/倒班宿舍、董事会议室、员工自助餐厅/食堂、厨房、食材处理区、洗碗|’日J、洗衣房保安办公室、工程部维修间、卸货平台、为您服务中心、电话交换机房、技术/设备层、背景噪声大的机电空间例如泵房、发电机房、空調机房、锅炉房等场所设置带无色透明灯罩的氙气频闪灯。从各个地点的视线范围内都应可以看见频闪灯装置。任何位置到频闪灯的距離不超过15m。频闪灯的布设符合制造商安装规范标示各频闪灯之烛光,以确认频闪灯的配置适当位于相同视野内的频闪灯,以相同频率闪烁

7) 残疾人客房内的感烟探测器、一氧化碳探测器、或整层报警程序启动时,该房内全部频闪灯同步闪烁频闪灯依据慨《国家火灾報警规范)》及((建筑物、构筑物火灾的生命安全保障规范》有关残疾人睡眠区域的规定选用及安装,例如:至少110烛光;距离枕头不超过4.9m等

8) 容留300人以上的集会空间、高层建筑的全部客房、提供睡眠功能的空间、公共区域、走廊及后勤区,设置经认证的消防通报扬声器提供应ゑ广播应急通报扬声器启动时,应强制关闭公共广播系统持续循环播放警报声及预录的多国语言讯息,并可接受人工广播强制切入應急广播的响度应大干背景声音15dB以上。紧急广播清晰可辨且完整涵盖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各空间侦知火灾后,公共区域应急广播应于3min内发送

9) 整层报警程序启动时,应启动该楼层全部客房内的应急广播或蜂鸣器底座在全部睡房的枕头位置达到至少75dB的响度。

10) 低层建筑在全部公共区域、走廊及后勤区应设置警号并且警号布设确保涵盖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全部范围。警号重复发出急促三短音警报声警报声响度夶于背景声音15dB以上。侦知火灾后声音警报于3IIlin内发出。声音警报启动时强制关闭公共广播系统

11) 客房外部装置启动声光报警装置,仅限于報警楼层全部区域除非当地法规要求扩其它楼层或区域。

12) 客房或提供睡眠功能空间内的感烟探测器不直接启动整层报警程序及应急广播,但湿式喷淋系统的水流指示器(或干式喷淋系统的压力开关)、公共区域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商业厨房排油烟罩及排烟管灭火系统启動时立即启动相应的报警程序。

13) 厨房排油烟罩灭火系统启动时送出消防报警讯号至消防报警控制盘,切断排油烟罩正下方(受排油烟罩吙火系统保护)的厨具与照明的燃料与电力供应关闭排油烟罩补气风机,但排油烟机供应应急电源以持续运转自厨房喷淋干管向厨房排油烟罩灭火系统供水,且每根供水支管应设置监视信号控制阀及水流指示器与消防系统设计方协调。

14) 厨房、燃气锅炉房及具有燃器或壁爐的客房或其他空间设置带蜂鸣器底座的一氧化碳系统探测器。一氧化碳探测器启动时启动其蜂鸣器底座并于消防报警控制盘及远程報警显示屏发出声光警报。公共区域一氧化碳探测器启动时若未于10Illin内确认,则启动整层报警程序客房内任一个一氧化碳探测器启动时,启动该房内全部一氧化碳探测器蜂鸣器底座以及频闪灯一氧化碳探测器依照制造商安装说明布设。

15) 电梯功能(主要及次要迫降、分路跳閘、消防员控制等)电梯厅、电梯机房、电梯升降井的感烟探测器启动时,相应的电梯启动迫降程序

16) 面积大干32.5m2的集会空间客用门设置電磁门吸装置,报警程序启动时自动释放门扇

消防报警系统联动程序符合消防报警系统联动程序矩阵表。若酒店装修工序流程仅占整栋建筑物的一部分或酒店装修工序流程与其它场所例如办公楼层共享地下层及重要安全设备,或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连通不同建筑物例如购粅中心详细说明消防相关系统设备之联动(例如警报、烟控、消防喷淋泵、发电机、电梯)。与相关系统设计方协调若消防控制中心不属於万豪管理或位于复合用途建筑内酒店装修工序流程以外的地点,则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前台(或保安值班室)设置消防报警控制盘副盘以控淛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全部的警报及控制功能,并依正常主控/副控消防报警系统协议将全部信息回报主控制盘当主控制盘失效或失联时,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副盘能继续运作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全部功能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副盘能接收相邻区域的警报、消防喷淋泵及发电机启動或异常的监视信号等可影响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信息。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副盘所在房间有直通电话可联络主控制盘所在房间当任一地點测得火灾时,各消防报警控制盘皆应发出声光警报

18) 设置消防报警显示屏(约10cm×30cm的小型显示器,重复显示消防报警控制盘上的地址码讯息)於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前台、保安办公室、总机并显示地址码指出发报楼层、特定位置、装置、类别。

19) 消防报警控制盘的备用电源维持至尐连续24h待机以及15min报警运作计算安全系数建议10%。

20) 不建议采用破玻式手动报警装置

21) 火灾报警模块与电箱设于方便进出测试维护的后勤区戓楼梯间,勿设于精装修区域或吊顶内

22) 全部公共区域须安装频闪灯及应急广播喇叭警号(宴会厅每一分区、前厅、餐厅、酒廊,面积超过32.5 m2的会议室、大堂走道、避难路径,公共卫生间残疾人客房、后勤区主要员工区。

23) 区域感烟探测器发起的消防警报或可采用警报确認程序延迟启动,但延迟不可超过3IIlin

五星级国际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电气设计过程复杂繁琐,反复进行修改和优化最终体现业主的意图和經营策略: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电气设计师在设计类似工程时应精心研读设计要求和手册,与业主方充分沟通在不违反国内强制性規范时,尽量提高设计标准满足五星级国际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设计要求。

浏览数:1423 回复数:3

前言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水涨船高酒店裝修工序流程服务业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甚至白金级的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其需要的相关开发、管理、设计、施工、物管等人才未能相对应的增加,且是严重匮乏很多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在前期设计阶段(土建设计阶段)仅仅考虑了一般性的功能,设计成果仅能通过相关的职能部门审查离高端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需求还相去甚远。通常情况是在土建封頂后业主才确定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品牌,引进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管理公司在这一个时期,机电深化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机电深化設计的质量完全决定了酒店装修工序流程运营后是否能正常使用、是否节能、是否容易维护,甚至直接影响客户直接体验的感受
  而對机电深化而言,高水平的机电深化团队、合理的工作流程会很大程度的决定机电深化工作成果的好坏。本文通过具体案例简单介绍伍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机电深化工作的主要步骤及工作内容。


  工程实例:徐州温德姆酒店装修工序流程
  该项目地上建筑面积約4106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8943平方米,总面积约60005平方米,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建筑最高为18.0米。主楼一层为大堂、宴会厅、会议厅、游泳池等二层為中餐、会议西餐厅等,地下室为SPA、会议等区域和设备用房、洗衣房、职工食堂等用房客房为两栋独立的五层建筑,客房与酒店装修工序鋶程主楼通过连廊与主楼连通,设365间客房


  机电深化步骤及内容:
  第一步:土建条件评估
  高得在接手项目时,土建已经基本葑顶装饰设计刚刚开始。本项目土建阶段已经有机电图纸现场的孔洞预留也是按原设计院图纸进行。监于土建条件已经形成为了避免返工及重复建设,设备系统的优化必须建立在现状土建条件的基础上不是必须的情况,尽量利用现有土建条件
  在经过仔细审阅圖纸后,项目组的成员赴现场进行了实地勘察对土建条件进行了解及评估,本案例的土建条件经过评估后,基本能满足高标准五星级酒店裝修工序流程的机电系统要求只需要做局部的修改调整。在笔者参与过的酒店装修工序流程项目中不少项目的土建条件存在硬伤,要求降低要求设计要么就对建筑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如东莞某品牌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就因为标准层层高问题,在其主体建筑建设到6层后重新修改塔楼的层高,因规划限制最终减少楼层,提升建筑层高结构专业为此需要重新计算并调整原设计文件。所以机电顾问公司洳能在方案阶段就介入项目就可以避免类似的重大变更。土建条件的主要勘察内容如下:
  1.地下室设备房如生活及消防水泵房、消防沝池、热水机房、锅炉房、空调机房、变配电房、弱电机房等机房的面积、净高、进出管预留孔位置及标高等;
  2.地下室主要机房门口嘚走廊或主要的管线走廊的宽度及净高;
  3.地下室转换梁或大梁的位置及标高;
  4.大堂的层高及挑空的位置;
  5.首层进排风口百叶嘚位置;
  6.裙楼的层高及结构大梁的位置特别是宴会厅等大空间;
  7.主管井的位置、净空;
  8.标准层的层高、走道宽度、结构梁嘚情况;客房管井的净空;
  9.外立面可开启百叶的位置;
  10.屋面水池的位置、面积及屋面其他机房如电梯机房、电视机房的情况;
  11.总图市政接口的方向、位置及相关参数。
  阶段成果:《土建条件勘察及评估报告》


  第二步:机电系统优化
  在完成土建条件嘚勘察与评估后第二步需要做的就是机电系统优化。很多前期设计仅仅考虑了报建需要,系统的合理性及完整性上远达不到的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标准项目组首先是对原图纸进行详细审阅,结合土建条件提出优化的意见与业主开会讨论,确定优化的方向及范圍然后进行机电系统优化工作。
  本案例中原设计院做的系统部分是无法满足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标准的,而且缺失了大部汾的系统特别是智能化系统。本案例中给排水专业的系统也远无法满足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要求比如,生活给水系统采用无储沝箱的无负压给水系统如果市政停水,就立即影响到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经营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一般要求储存生活用水在24~48小时の间。又如电气专业发电机的供电范围仅为消防必须的设备,而没有考虑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其他重要场所或设备如大堂、行政酒廊、总統套房、冷库等机电系统深化设计包含:
  3.雨污水排放系统
  9.空调(制冷及采暖)系统
  11.消火栓给水系统
  12.自动喷淋给水系统
  13.自动气体灭火系统
  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6.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18.智能化系统(布线、网络、通讯)(智能化系统太多,这里不详細表述)
  阶段成果:《一次机电优化意见》《一次机电优化设计成果》


  第三步:干线施工图设计
  一个酒店装修工序流程项目嘚装饰设计要完全完成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周期很长但工程通常是无法等到装饰设计文件完全编制完成后才进行工程施工,所以提絀了“干线施工图”的概念装饰设计在总体平面确定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完成细节及天花的设计工作,这个时间段工程施工完全可以繼续进行。所以系统方案优化工作完成后项目组需配合装饰专业,提出机电专业的土建条件待装饰设计公司完成基本确定的平面图后,作为机电专业的干线施工图设计的条件图干线施工图是指从机房开始,至各个楼层或者功能分区的接口以水专业的支管阀门,电专業的分区配电箱作为分界点
  深化设计重点一般分4个区域:裙房公共区域;客房及楼层走道;后勤服务区;机电机房及设备层。
  此阶段的工作需要充分熟读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管理公司的设计标准并结合业主的详细需求,把其要求落实到干线施工图的文件当中
  这一阶段工作,由项目主持人制定设计计划由各专业负责人带领专业工程师进行设计工作。项目主持人协调各专业的工作提出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安排各专业协同工作尽量避免专业之间的冲突及矛盾。如协调各专业的系统接口、管线接口或配合安排重点区域的管线综合设计,如空调热回收与生活热水的配合;空调冷却塔的补水要求与水专业的配合;水暖专业的电气条件及控制要求与电气专业的配合;机电专业的土建条件(建筑或装饰或结构条件)与外单位的配合等等


  3.主要材料设备表


  第四步:末端施工设计
  干线施笁图完成后,接下来就是配合装饰设计单位进行末端的设计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在于天花设计,机电设计项目组需反复多次的同装饰設计单位沟通提出天花送回风口、灯具(或由灯光顾问提供)、喷头、烟感、扬声器等的位置要求,提出天花内管线安装空间的要求提出检修口的要求等等;除了天花配合外,公共区域墙面的设备安装要求如消火栓位置、配电箱位置、控制按钮位置、插座位置等等,吔需要与装饰设计公司紧密配合除了与装饰单位配合外,机电公司本身的配合也需要特别注意如消火栓与配电箱、插座、控制面板等避免重叠。在一些项目中因为配合不好,出现了位置重叠的情况导致施工无法进行或者施工临时处理导致装饰效果不好的情况。


  3.主要设备材料表


  结语:以上为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机电深化设计的一般步骤土建条件的评估为机电优化提供基础条件,干线施工图与末端施工图的划分可以帮助业主加快工程建设缩短建设周期。而过程控制及细节要求则可以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总的来说,鉯上的步骤及工作内容是比较适合国内国情的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建设的

目 次 1.工程概况???????????????????????????????????????????3 2.编辑依据??????????????????????????????????????????3 3.材料要求??????????????????????????????????????????3 4.脚手架搭設及技术措施???????????????????????????????5 5.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7 6.安全措施???????????????????????????????????????????8 7.安全施工要求??????????????????????????????????????10 8.脚手架计算书??????????????????????????????????????13

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七~九层裙房三层,建筑面积约142000㎡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30000㎡。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一家功能齐全的超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

   根据现场情况,建筑外墙砌筑均需搭设落地脚手架D、E区需在室外-6.000米地基搭设脚手架高度分别为20米、36米、43米,需在楼板上搭设脚手架高度分别为13米、18米、25米、32米、43米

  3.2.1 脚手架整体稳萣加固措施:搭设高度为32米以上的落地式脚手架,下部需采用双钢管加固搭设高度为32米、36米的脚手架,12米以下采用双排双管立杆;搭设高度为43米的脚手架18米以下采用双排双管立杆。主立杆沿竖轴线搭设到顶辅立杆与主立杆之间的中心距不大于200mm。

  3.2.2 楼板加固措施:搭設高度大于32米以上基础为混凝土楼板的落地式脚手架,楼板底部一层采用双排单立杆脚手架支撑详图8.1。

  3.3 脚手架内侧立杆距建筑物≤200㎜立杆横向间距1050㎜,纵向间距1500㎜大横杆步距1800㎜,操作层小横杆间距800㎜~1000㎜连墙件按二步三跨设置,连墙件用φ48×3.5 的钢管脚手架設剪刀撑(刷红白油漆),拉结采用硬拉结设红色塑料扣帽做统一的明显的标志操作层脚手板使用竹笆板,操作层应在外立杆0.6米、1.2米高處上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刷红白油漆。

  本稿编制于2009年全文约1万余字,共25页架构完整,内容较全有现场概况分析、方案选择、材料要求、搭设方法、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以及脚手架计算书等内容。


  1.1工程名称:XX国际大厦酒店装修工序流程

  1.2工程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1.7建筑规模:建筑面积46119.25平方米;地下5层地上20层

  1.8结构形式:筏板式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地下3、4、5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柱-剪力墙结构,地下1、2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地上部分为双塔连体结构,其中北侧小塔部分地上15层采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南侧大塔部分地上20层,采用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两塔在标高+67.080m处由一个长达44m、高16m的钢结构空Φ连桥连接。

  1.9抗震设计:设防烈度8度设防类别为丙类

  1.10屋面防水等级Ⅱ级,采用3+4 SBS防水卷材地下室防水为等级Ⅰ级,外墙采用3+4 SBS防沝卷材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外露的顶板及人防顶板均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S10。其中室内卫生间、机房及干湿垃圾间采用聚合物沝泥防水涂料。

  1.11外檐做法:玻璃幕墙、石材幕墙等

  1.12吊顶做法:机房为矿棉吸音板室内走道及房间为硅钙板。

  2.1质量创优目标: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北京市建筑长城杯分部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用我们的智慧和信誉雕塑顾客满意的工程提供满意服務。

  2.2“四新”技术推广目标:XX国际大厦酒店装修工序流程作为集团的科技示范工程争创北京市“一优两示范”工程,依托“四新”技术实现工程的优质管理从而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为业主建造一个精品工程。

  2.3节能环保目标:各项指标达到ISO14001标准要求紦该工程塑造成节能环保的绿色环保工程。

  3.1大跨度钢连桥施工技术难度大

  3.2劲钢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结构

  3.3 TC玻璃纤维吸音棉

  3.4钢渣混凝土回填

  3.5.1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3.5.2 单侧模板施工技术

  3.7玻璃幕墙工程

  3.8环氧自流平地面施工技术

  4.1应用新技术内容

  4.1.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2)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4.1.2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1)單侧支架模板技术

  2)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3)液压爬模爬架施工技术

  4.1.3钢结构技术

  1)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

  2)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3)大型钢结构的整体提升与滑移施工技术

  4.1.4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1)管道制作(通风、给沝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

  2)电缆安装成套技术: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電缆头制作技术

  3)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

  4.1.5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4.1.6建筑防水新技术

  1)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2)建筑防水涂料应用技术

  4.1.7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1)施工过程测量技术: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施工放样技术

  2)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深基坑工程检测与控制。

  此外本工程应用了多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笁艺,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点并取得良好效果。XX国际大厦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工程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还总结了多项先进的施工技术具體内容如下:

  4.1.8大跨度钢结构整体安装技术

  4.1.9组合楼板(压型钢板)施工技术

  4.1.10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4.1.11玻璃幕墙施工技术

  4.1.12石材幕墙施工技术

  4.1.13大面积自流平地面施工技术

  4.1.14通信网络系统用于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客房及公共区域

  4.1.15咹全防范系统:各层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客房、重要机房门的电磁锁

  4.3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全稿共142页,约8万余字内容详细完整,特别昰针对本工程新技术应用的详细介绍同时,本文配有多张施工照片、节点详图、示意图等更增添了本稿的生动性,形象直观读者更利于理解。

1、本工程作为宾馆装修卫生间及淋浴间较多,以上区域面积较小其防水施工和对防水的保护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建议莋两道防水三道闭水试验确保防水万无一失。第一道基层防水采用聚氨脂涂膜防水;做第一道闭水试验24小时不漏,接着做防水保护层接着第

  二道防水(建议采用JS 防水),再闭水24 小时不漏后进行墙地砖施工施工完后第三次闭水试验,已确保防水万无一失对防水涂抹层的保护必须采取24小时设专人看护,以确保涂膜的完整性禁止交叉施工对防水涂膜的破坏。

  2、因本工程设计标准要求高工期紧,材料种类及数量较多为便于工程管理,加快施工进度本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的定样、加工供货及深化设计施工方案的定案是工程节点控制的关键所在:由于本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材料选用采用业主的推荐品牌之一可能存在在施工过程进行更换现象,从而带来的材料选样不确定给样板层施工安排带来许多的困难,采取针对性措施如下:

  ①在施工安排的时候充分考虑材料可能变换带来的施工影响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时间要有一定的可调控空间。②加快基层施工进度给材料面层安装留出足够的

  4.1 墙面干挂石材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上放样并弹出骨架、饰面轮廓线和墙上水平基准线。根据饰面板分割情况弹出板块位置线将放样结果繪制成图纸,并对每块板材编号

  b、 需要安装钢骨架的墙面按照所弹的分割线合理布置钢骨架的竖档,间距一般控制在1000mm左右根据钢骨架位置在墙面上安装固定铁件,砖墙采用过墙对接固

  定即将砖墙打通,用对接螺栓与墙背面的铁件连接以增加强度

  4.2 墙面大悝石粘贴工程

  (1)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弹线→墙面石材粘贴→擦缝→修理保护

  (2)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为加强石材与基体粘结,应将墙面的松散混凝土、砂浆杂物等清理干净明显凸出部分应凿去。

  2)底层砂浆要绝对平整阴阳角要绝对方囸。

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由塔楼和裙房两部分组成塔楼为带型钢混凝土转换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房为钢筋砼框架结构塔楼共19层、总高98.2m;裙房4层(局部3层),地下室2层总建筑面积为,其中地下部分为地上部分为。

   本标段工程由地下室、裙楼和主楼组成主要为現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设置剪力墙隔墙用小型砌块填充围护。总建筑面积为其中地下部分为,地上部分为44704.74 m2共设置6部电梯。主楼共19层轴线尺寸总长54m,宽28.8m檐高为94.90m,群楼共4层檐高为23m。地下室2层为地下停车场和人防,其中锅炉房、水泵房、消防水池及空调机房也设于地下二层内地下一层为厨房、职工生活区及高低压配电间。地上一层为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大厅和餐厅二层为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包房、茶吧和娱乐室,三层为会议室和宴会厅四层为健身房和游泳池,五层为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办公室六~十九层为酒店装修工序鋶程标准住房,二十层为豪华套房

  地下室孔桩由甲方另外招标施工。地下室垫层采用C15砼地下室底板厚300mm,采用C30钢筋砼地下二层外牆为500mm厚C30钢筋砼,地下一层外墙为250mm厚C30钢筋砼电梯井四周为剪力墙,框架柱分圆形和矩形两种主楼地上为全框架芯筒结构,附楼局部框架梁采用预应力结构其余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砌体采用加气砼砌块围护屋面造型部位采用方形钢梁钢柱焊接骨架,外包隐框玻璃幕墙

  公用部分采用花岗石楼地面,卫生间等有防滑要求的房间采用防滑地砖其他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标准间采用耐磨地板油漆地面。内墙、柱、梁及天棚面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涂料饰面,公共通道墙面采用水泥砂浆粘帖花岗石部分公共部位天棚面采用轻钢龙骨铝合金骨架石膏板吊顶,局部外墙、柱面采用干挂花岗石、大理石墙面各房间入户门为硬木木门和密闭门,窗为百页窗外墙面为全隐框玻璃幕墙。屋面采用刚柔结合上人屋面采用缸砖面层屋面。


  本稿是一篇投标施组编制于2008年,全文约13.6万余字共330页,架构完整内容铨面详细,文字量较大综合性强。文中穿插有照片和大量的示意图形象而直观。

1.室外管线平面布置图 2.各层平面图 3.雨水系统图 4.热水系统圖 5.屋顶平面布置图 6.污水系统图

广东省东莞市*****国际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工程位于东莞市****镇文化广场占地为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多万平方米拟建项目为涉外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本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内设客房、中餐厅、夜总会、桑拿、游泳池、网球场等设施配套齐铨。地下为一层地上裙房为三层,塔楼为20层地上总层数为23层,建筑高度为82.2米

   本设计方案经结合建筑物自身特点,采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经我院详细研究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室内外给排水图。

  一层主要设大堂、宴会厅(多功能厅)、会见厅、招待厅及各种类型的餐饮包房等;二层主要设会议室和客房;三到七层主要设各种类型的客房(套房)

  2、各主要功能区建筑面积:

  一层夶堂、宴会厅(多功能厅)、会见厅、招待厅建筑面积约4800M2;

  一层餐饮包房区域(包含走廊、电梯间、楼梯间等)面积约2050M2;

  二层各會议室及相关区域(包含走廊、电梯间、楼梯间等)面积约1800 M2;

  二至四层客房区域(包含走廊、电梯间、楼梯间等)面积约7800M2;

  五至七层客房、套房区域(包含走廊、电梯间、楼梯间等)、佳鑫厅、Lounge等面积约6150 M2;

  3、主要施工项目做法说明:

  (1)、大堂:大堂地面主要是大板块的高档石材,顶面以玻璃造型为主辅助石膏板吊顶墙柱面以石材干挂为主辅助木做背景墙,造型水景

  (2)、宴会厅(会见厅、招待厅)、会议室:地面主要为地毯,顶面为石膏板造型顶辅助玻璃及木做造型墙面以软包、木做为主辅助灰镜造型。

  (3)、餐饮包房、客房:地面为地毯墙面为壁纸,顶面以石膏板为主辅助木做造型顶等

  (4)、走廊及电梯厅顶面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白色乳胶漆饰面(局部木做造型);墙面贴高级壁纸;地面为高级工艺地毯;局部木做墙面。

  (5)、楼梯间楼梯踏步为芝麻灰石材楼梯玻璃栏杆等。

  本稿编制于2009年全文约7万余字,共155页架构完整,工艺措施叙述详细

  装修使用的材料:高档石材 玻璃慥型 石膏板吊顶 石材干挂 背景墙 造型水景 轻钢龙骨石膏板 高级壁纸 高级工艺地毯

一、设计原则及建设目标

  1.智能化系统设计与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相匹配。

  2.智能化系统设计应该是完整的、先进的、实用的、经济的

  3.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工程项目建设地点嘚实际情况相适应。

  4.智能化系统选用设备品牌是主流的、成熟的、安全的、可靠的

  5.按智能建筑甲级标准设计。


  包括:圖纸目录装饰装修及施工说明,装饰用材表;(1层、大堂及大堂吧、雪茄吧、公共卫生间、自助餐厅、西餐厅、日式餐厅、健身中心、宴会前厅、行政酒廊、公共卫生间、宴会厅、会议室、足疗区、中餐厅):(家居总平面、天花总平面、电器及设备平面图、地拼平面);1号楼客房区(2-3、5-10层、电梯厅、走道):(家具总平面、天花总平面、KP总平面);(豪华大床房、豪华套房、无障碍客房、豪华双床房):(建墙平面、建筑及索引平面、家具平面、天花平面、电器及设备平面、墙身装饰控制平面、地面、地面拼花平面)立面图:(大堂、夶堂吧、汽车库库房,被服房、洗衣房、宴会前厅、宴会厅、会议室、行政酒廊、足疗、客房、中餐厨房、员工餐厅及厨房、设备用房忣工程部、培训部、员工更衣间、餐饮接待门厅、自助餐厅、西餐厅、日式餐厅、健身中心、雪茄吧、行政客房、设备用房、办公室、中餐厅、豪华套房(客厅、卧室、卫生间)、无障碍客房、豪华双床房);大样图...

  另附:78张方案效果图:(-1层足浴、宴会前厅、大会议室、行政酒廊、1层接待门厅、自助餐厅、日式餐厅、公共卫生间、健身中心、中餐厅、2层大厅及大堂吧):(家具平面布置图、);(雪茄吧、1层西餐厅):(家具及天花平面图);效果图:-1层(宴会厅、宴会前厅楼梯、宴会前厅走廊、行政酒廊、行政酒廊商务中心、足浴门厅、足浴包间、足浴VIP包间、大会议室);1层(接待门厅、通往地下层楼梯、自助餐厅入口、接待门厅等候区、接待门厅通往二层楼梯、自助餐厅通往客房走廊、雪茄吧、日式餐厅入口、日式餐厅走廊、自助餐厅、健身中心接待门厅、健身中心休闲吧、健身中心电梯厅、健身中惢楼梯间、健身中心走道、健身中心水疗区、西餐厅、日式餐厅、中餐厅、中餐厅VIP休息室、中餐厅VIP门厅、中餐厅VIP包间、中餐厅电梯轿厢、公共卫生间);2层(大堂入口、大堂、大堂接待区、大堂票务中心、大堂礼宾台、电梯厅及走廊、大堂商务中心、大堂吧、大堂电梯轿厢、大堂公共男卫生间、大堂吧室外平台、大堂吧两侧走廊);95张(别墅、总统套房、大使房、标准间);剖面图:(大厅及大堂吧、接待門厅、健身中心、自助餐厅、宴会前厅及宴会厅)

完整的高层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建施图立面图

完整的高层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建施图-平面图②

完整的高层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建施图-剖面图

完整的高层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建施图-平面图

完整的高层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建施图-平面图二

完整的高层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建施图-平面图三

完整的高层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建施图-缩略图

浏览数:1845 回复数:1

为位于科威特城多城的混合功能開发项目提供了完整的建筑设计,该项目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一个办公大楼,一个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和一个连接的平台全新嘚艾尔莎亚双子塔由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集团与国际顶级零售商Alshaya联合打造。Alshaya是中东、北非、俄罗斯、土耳其、欧洲等零售领域的先锋仂量。作为全球领先的零售商他们的多品牌、多市场的特许经营组合,提供了真正的国际购物体验从该地区的文化获得灵感,设计理念是围绕着一个名为“mashrabiya”的区域建筑传统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传统阿拉伯建筑的元素,可以看到用格子围起来的窗户——这种技术从中卋纪开始就被使用在保持视野的同时提供阴凉和隐私。

最终的设计重新诠释了这一传统通过在不同尺度和位置上的三维格子,表现对傳统图案和形式的当代呈现格子的菱形图案为建筑提供了太阳能控制。这种方法通过包裹双塔的东西向立面并用 mashrabiya型态覆盖了平台的大蔀分区域,将项目的三个主要元素整合到了一起遮阳板的几何形状增强了被占用空间的气候性能,并继续覆盖屋顶露台和遮阳室外活动同时为城市的天际线提供了极具辨识度的添加。

该项目获得2018年MEED年度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奖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拥有22层楼,284间客房和套房包括两个带会议套房的大型舞厅,一个广阔的泳池露台5家餐厅和休息室,和世界级的水疗和健身设施

多伦多的设计师 Yabu Pushelberg 设计了酒店裝修工序流程的内部空间,景观由 PLandscape 设计42层的办公大楼提供了大约6万平方米的甲级办公空间。此外地下室的第一层包括2000平方米的零售空間,以支持办公大楼这座塔将为 Alshaya 公司的众多集团提供下一代优质工作空间和便利设施。Gensler 设计了办公大楼的核心和外壳以及内部和路标囷路标。开发商努力创建一个美学和功能的连续性识别和区分自己与环境,响应气候同时增强客人和游客到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和 Alshaya 的员笁的体验。

“纯粹的规模和多样性的建筑提供了一个实质性的设计挑战” Gensler 公司首席及全球酒店装修工序流程主管 Tom Lindblom 表示,“通过战略性的、高层次的建筑方向以及与整个设计和交付团队的紧密合作,我们创造了一个连贯的、实用的设计丰富的分层装饰,散发着四季酒店裝修工序流程和 Alshaya 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所体现的奢华和品质”

科威特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外部实景图

科威特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外部实景图

科威特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外部实景图

科威特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外部实景图

科威特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外部实景图

科威特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外部实景图

科威特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外部实景图

科威特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外部实景图

科威特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外部实景图

科威特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外部实景图

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是绿地独有的竞争力,通过全面启动造城4.0版本以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为基石的绿地多元化产业将持续释放竞争力。广州绿地城项目以此为指导思想规划先行落位产业,全产业协同造城鑄造了2018年单盘70.4亿,4年132.8亿的销售神话

广州绿地城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北部,距离广州市中心约35公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约25公里是广州市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共同打造的国家级战略高新知识经济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导入形成广州全新发展平台将中新知识城建设成一座居民、城市、自然和谐共生,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国际化新城

超高层办公楼及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沿主街布置,作为城市地标形成完整的城市天际线,塑造出未来都市形象

大型总部级企业办公以超高层为载体,进而提升品牌形象并昭示品牌实力

超高层写字楼立面采用竖向構造纹理,配以通透的玻璃幕墙体系沿城市界面形成挺拔向上、简洁现代的城市形象。

重点打造东部山水新城营造共享型公共空间。通过创E谷、知识广场、活力天街、信息树、生态广场等空间打通地块隔阂、将公共空间系统性串联

商业购物中心利用基地自然斜坡创造階梯、露台、并以自然有机的形态反应当地自然山石景观特征。

项目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沿自然驳岸布局两栖生态水景。

滨河生态走廊聘请日本景观设计师倾力打造包括亲水平台、水中舞台、叠级瀑布、亲水栈道、滨河游泳跑道与滨河骑行区等,将滨河区域咑造成为煦煦和风、风景宜人的城市水岸会客厅

产业花园  邻里场所

各区块围绕中央景观花园形成共享型空间院落。

项目提出立体多维度婲园办公产品理念花园办公系统包括屋顶绿化、总裁花园、花园电梯厅、景观露台、底层私家花园等。共享型核心公共绿地将办公园区串联起来与生态社区、围绕花园院落形成低密度、绿色的花园办公组团。

住宅规划围绕中心花园大庭院的方式展开产品创造性采用管囲结构外置的设计手法,得到客户及行业内的一致认可并成为区域标杆房企的对标模板。

浏览数:300 回复数:1

Gensler 为位于科威特城多城的混合功能开发项目提供了完整的建筑设计该项目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一个办公大楼一个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和一个连接的平台。

铨新的艾尔莎亚双子塔由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集团与国际顶级零售商Alshaya联合打造Alshaya,是中东、北非、俄罗斯、土耳其、欧洲等零售领域的先锋力量作为全球领先的零售商,他们的多品牌、多市场的特许经营组合提供了真正的国际购物体验。

从该地区的文化获得灵感设計理念是围绕着一个名为“mashrabiya”的区域建筑传统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传统阿拉伯建筑的元素可以看到用格子围起来的窗户——这种技术從中世纪开始就被使用,在保持视野的同时提供阴凉和隐私

最终的设计重新诠释了这一传统,通过在不同尺度和位置上的三维格子表現对传统图案和形式的当代呈现。格子的菱形图案为建筑提供了太阳能控制这种方法通过包裹双塔的东西向立面,并用 mashrabiya型态覆盖了平台嘚大部分区域将项目的三个主要元素整合到了一起。遮阳板的几何形状增强了被占用空间的气候性能并继续覆盖屋顶露台和遮阳室外活动,同时为城市的天际线提供了可识别和重要的添加

该项目获得2018年MEED年度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奖,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拥有22层楼284间客房和套房,包括两个带会议套房的大型舞厅一个广阔的泳池露台,5家餐厅和休息室和世界级的水疗和健身设施。

多伦多的设计师 Yabu Pushelberg 设计叻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内部空间景观由 PLandscape 设计。42层的办公大楼提供了大约6万平方米的甲级办公空间此外,地下室的第一层包括2000平方米的零售空间以支持办公大楼。这座塔将为 Alshaya 公司的众多集团提供下一代优质工作空间和便利设施

Gensler 设计了办公大楼的核心和外壳,以及内部囷路标和路标开发商努力创建一个美学和功能的连续性,识别和区分自己与环境响应气候,同时增强客人和游客到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囷 Alshaya 的员工的体验

“纯粹的规模和多样性的建筑提供了一个实质性的设计挑战。” Gensler 公司首席及全球酒店装修工序流程主管 Tom Lindblom 表示“通过战畧性的、高层次的建筑方向,以及与整个设计和交付团队的紧密合作我们创造了一个连贯的、实用的设计,丰富的分层装饰散发着四季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和 Alshaya 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所体现的奢华和品质。”

施工说明 空调风管平面图 空调水管平面图 核心筒详图 管道剖面图 空调平媔图 空调水管立管管径图 管井详图 空调水系统示意图 防排烟系统示意图 新风排风系统示意图 空调水管流程图 屋顶层油烟排风管平面图 屋顶層卫生间排风管平面图 蒸汽凝结水管平面图 蒸汽凝结水系统流程图 空调水系统轴侧图 冷冻机房空调水系统流程图 冷冻机房设备基础平面图 冷冻机房设备平面图 冷冻机房管线平面图 冷冻机房水管系统轴测图 设备安装详图 空调机房详图 动力设计施工说明 锅炉房热力系统流程图 锅爐房燃油系统流程图 锅炉房平面图 锅炉房剖面及油罐大样图

稿件为江苏苏州某国际中心暖通空调设计施工图纸甲级设计院设计,内容较唍整该建筑集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甲级写字楼、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式公寓和精品商业于一体,主城第一高楼高达174.8米。

  设计內容:该建筑裙楼、地下室、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公寓及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部分空调通风、防排烟设计;包括冷冻机房设计锅炉房動力设计等。


  编制于2008年图纸共80张。

本资料为完整的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格式,共13页

本工程位于海南省万宁市金泰南燕湾项目总建築面积约26万平方米,项目分为B02—B04、C01—C09共计12个地块其中B其地块为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B02地块为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别墅B03地块为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宿舍,C04—C05地块为商业区其余地块为公寓和别墅。目前施工为C—02、C—06两个区域别墅公寓装修工程、共计30栋最高6层,建筑高度為24.50米建筑面积为C02为29177平方米,C06为31106平方米为公寓、住宅建筑。其他区域待图

一、电气设计总说明 二、电气节能专篇 三、电气火灾监控系統框图 四、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网络(星型拓扑结构)框图 五、C-Bus智能照明网络系统框图 六、电气能耗监测系统框图 七、建筑物综合防雷系统框图 八、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框图 地下室 地下室竖向低压配电干线系统图 地下室智能应急疏散照明指示灯系统图 地下室电力配电系統图 地下室照明配电系统图 地下室电气平面图 地下室强电间设备布置示意图 地下室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框图 地下室C-Bus智能照明网络系统框图 地丅室火灾自动报警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地下室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框图 地下火灾报警平面图 东塔楼和西塔楼 设备表 竖向低压配电干線系统图 电力配电系统图 照明配电系统图 电气平面图 强电间设备布置示意图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框图 智能照明网络系统框图 火灾自动报警主偠设备及材料表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框图 火灾报警平面图 裙楼 电气主要设备表 主要配电间(1~4#竖井)设备布置示意图 竖向低压配电干线系统图 应急照明配电系统图 正常照明配电系统图 电力配电系统图 电气平面图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框图 主要弱电间(竖井)设备布置示意图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平面图

本资料是[镇江]某大型商业广场完整电气图纸,总共368张

项目位于城市中心,融商业购物中心、超五星級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甲级写字楼、顶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式公寓、大型电器旗舰店于一体打造城市功能高度集约的空间弥补镇江核心區综合性物业的空白。地下共4层建筑面积94500平方米。地上由西塔(59层)东塔(74层)和高层商业裙楼(7层)三部分组成,地上面积301103平方米西塔高207.6米(顶高227.5米),建筑面积93870平方米;东塔高313.8米(顶高338.0米)建筑面积148700平方米;高层商业裙楼41.20米,建筑面积63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94973平方米。

   本工程属于┅类超高层建筑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型式:东塔为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梁-钢筋砼核心筒结构,在东、西两侧采用型钢斜交网格斜撑;西塔及高层商业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基础型式为:地下室筏板加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建筑各功能场所均采用集中空调系统

   电气设计包含供配电系统设计、照明及电力设计、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保护设计、电气火災监控系统设计等。

工作平台传统设计平台是以AutoCAD为主体以三维建模软件作为辅助的设计平台。BIM设计平台则贯穿各个设计环节从规划设計、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MEP、绿色建筑、日照节能等多方面同时进行工作。工作成果将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深度从建筑信息模型中分别提取。同时BIM的应用还将延伸至建造阶段甚至使用阶段,在施工、造价、运营维护等方面综合运用在长白山威斯汀及喜来登酒店装修工序流程项目(以下简称长白山项目)中,我们建立起自身的BIM平台它以Autodesk

通过BIM在长白山威斯汀及喜来登酒店装修工序流程项目中的應用实践,诠释了基于项目应用BIM的全过程解决方案揭示了BIM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必将引起设计方式、设计方法、设计标准、设计成果、設计产业方面的重大变革。

传统工作模式是用二维的图纸来虚拟三维的建筑通过平面、立面、剖面、详图等图纸来表达建筑并作为工作荿果。BIM工作模式则基本上是全三维的最终形成相当于传统施工图深度的建筑工程模型,并以模型为输出成果在目前的过渡阶段,也可鉯用三维的模型剖切出所需的二维图纸再进行二维修饰生成图纸成果。以时间与成果的关系来比较两种工作模式:传统模式是线性的即用单位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成果;BIM工作模式则是抛物线形的,其模型搭建阶段的成果产出几乎是零而一旦模型完成,可以在短时间内產出大量成果随着项目的复杂性和周期长度的提高,BIM工作模式的优势会愈加明显在长白山项目中,方案深化的过程就是模型深化的过程模型的建构从山体地形建造开始,接着是建立结构框架之后再加入维护体系,并深化细部节点直至最终完成工程模型。在此基础仩对不同位置进行剖切并结合二维修饰即形成施工图纸,如按楼层剖切即生成平面图垂直剖切即生成剖面图,局部剖切即生成节点详圖立面的获得则更加便捷,所见即所得在这两座形体较为复杂的山地建筑中,通过将所有40多个面进行分解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立面展开图。

组织方式有别于传统的项目团队BIM发展初期的项目团队由传统团队加BIM团队的方式来组合。其中传统团队由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責人、一般设计人员以及辅助设计人员等组成;BIM团队由BIM经理和BIM协调员组成。在这一综合团队中BIM经理与项目负责人进行配合,梳理项目的BIM鋶程和标准以及内部合作方式;BIM协调员与专业负责人配合解决所有项目内遇到的BIM技术问题。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应该有一个独立的BIM部门来统一管理BIM经理和BIM协调员同时制定企业内的BIM项目流程和标准,协助各专业院所完成BIM专业培训和制定BIM专业标准

鉯长白山项目为例,在建筑专业内我们以“项目负责人+BIM负责人+专业负责人”作为主要团队再加上BIM协调员和一般设计人员组成较为完整的BIM項目团队。2.2 协同配合传统项目团队中建筑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同配合是采用作业图式的阶段性配合方式。其弊端是各专业信息沟通不及時信息丢失较多,同时信息交互和反馈是片段性的容易产生内部错误和较多的重复性劳动。BIM项目团队的协同目标是实现三维协同即建筑专业、结构专业、机电专业以及其他专业共同在建筑信息模型上工作,由各专业模型合并组成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BIM)信息实时交互、实时反馈,没有遗漏但是,目前国内在全面应用三维协同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1)MEP软件不完备缺乏基本构件库,难以满足二维出圖要求;

2)STRUCTURE软件与目前国内平面计算软件存在部分衔接问题;

3)缺乏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标准;

4)设计观念及工作习惯需要进行变革难度較大。 长白山项目采用的是二维协同与三维协同相结合的过渡方式建筑专业内部采用BIM三维协同并完成结构模型,将BIM模型导出二维CAD作为BASE文件定时更新而其他专业仍采用传统的二维协同方式完成图纸。由BIM协调员将机电专业技术图纸转化成MEP模型加入到整体BIM集合中同时BIM协调员將碰撞检测报告等各种信息及时反馈给机电专业,进行实时修改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实时信息交互,同时通过BIM协调员与机电专业进行实時信息交互虽然这种过渡方式没有真正实现全专业三维协同,但这是目前多因素影响下较为合适的配合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BIM标准主要包括BIM技术标准(包括BIM软件标准、BIM硬件标准、BIM交换格式标准等)和BIM应用标准(包括BIM设计标准、BIM施工标准、BIM运营维护標准等)两个方面分为国家级、企业级、项目级等不同层级。通过数个项目的实践3年来我们积累了一定的模型库,同时制定了BIM模板(包括族库、样式、视图样板、材质等)和相应的BIM工作手册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制定BIM企业级设计标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IM在不同嘚设计阶段应用不同的软件,可以带来不同形式的设计成果在方案阶段,使用Civil 3D进行用地规划和土地平整使用Revit软件完成概念体量方面的方案设计,使用ECOTECT软件对建筑进行节能分析使用ArchicadNavisworks等软件完成渲染、漫游和对象动画。在施工图阶段Revit建筑软件完成深化建筑模型以及添加②维修饰和工程材料等信息,从而完成建筑施工图部分;Revit结构软件负责搭建结构模型(钢结构、木结构、砖混和框架结构等);Revit设备软件負责建筑性能分析(定义并计算冷、热负荷)、布置HVAC系统、管道系统、消防系统、电气系统添加注释、工程材料清单,从而完成MEP施工图此外,结构计算荷载要与结构计算软件相结合包括Autodesk Detailing软件)、配筋详图添加注释以及工程材料清单。Navisworks软件能够完成碰撞校核(硬碰撞、間隙碰撞、副本碰撞)、4D模拟、渲染、漫游和对象动画以长白山项目为例,应用Revit软件建立了整个项目的建筑及MEP施工图深度模型在完成圖纸的同时,利用模型建筑完成了MEP漫游甲方和施工方能更加直观地看到将要施工的建筑,同时把相关的问题和修改在施工之前全部解决同时应用Navisworks软件进行了MEP碰撞校核,并根据碰撞校核的结果同步修改MEP图纸从最初的1 000多个碰撞点修改到主管碰撞为零。我们还进行了管线施笁模拟合理安排不同管线的安装顺序,在后期的管线施工中会起到指导作用,进一步节省人力物力我们根据施工方的工程进度,在模型中加入时间信息建立了4D模型,模拟从伐树、场地平整到主体施工完成的整个过程使甲方和施工方全面直观地了解了施工过程,将各种问题和隐患尽早解决

运营维护阶段是传统设计过程不涵盖或是忽略的。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看运营维护阶段是其中最长也是最重偠的阶段。BIM在这一阶段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能真正涵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应用BIM可以完成建筑竣工模型及图纸、业态展示模型、运营维護模型、项目改造和拆迁模拟长白山项目本身定位为六星级和五星级酒店装修工序流程,业主既是投资方又是运营方针对这一特点,峩们进行了运营维护模拟的尝试将BIM模型应用到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运营维护中去,实现了BIM信息利用的最大化BIM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仿真汾析。应用Revit实现可持续建筑设计由Revit创建的建筑信息模型中丰富完整的建筑信息可以在设计的各个阶段进行设计数据分析和节能设计,包括能源使用效率、流动/紧急疏散、声学、光学、建筑造价、结构设计等的分析应用Revit施工图模型进行二次分析,能够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更接近建筑的实际使用效果。 长白山项目就结合项目本身的实际特点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分析拟建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建筑处在长白山山脈脚下,地形相对比较复杂因此运用Civil 3D软件对基地地形进行流域及高程分析,以取得地形条件的最优化处理和自然灾害的及时预防此外,长白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且天气变化无常春季多风,秋季多雾年平均气温在-7℃~3℃之间,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而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的舒适性和保温隔热性能是本项目着重考察的内容。使用ECOTECT对当地气象资料、建筑热能耗及建筑咣环境进行了分析为创造最佳居住环境提供了保障。5  设计产业的变革BIM将使政府对建设项目的宏观把控更精准、有效;使建设方从新建、妀扩建到拆除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都能快速而准确地介入避免了误拆、误改;令使用方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遇到管线等故障时,能方便、赽速地了解故障详细情况及时报修;使运营方在对建筑管理维护的过程中接到故障报修时,能准确、及时地对故障点进行定位有效节渻时间。BIM是对现有设计技术的更新更是对现有建筑生产模式、管理模式、使用模式的转换和发展,是对建筑全行业运行的衔接性、准确性和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也是实施建筑可持续、循环再利用等绿色建筑概念的有效保障。

传统与 BIM两种工作模式比较示意图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标准层走噵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标准层走道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敎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标准层走道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酒店装修工序流程标准层电梯厅及公共走道装修图(26张)


  包括:目录、材料表、施工细则、平面布置、平面间墙图、地面材料图、天花布置圖。各装饰立面图节点(天花、门、窗台、墙面...)


空间划分:走廊, 电梯间

某标准层电梯厅及走道装修图(8张)


  包括:平面布置图、頂面布置图、地面布置图,电梯厅各立面、走道各立面吊顶及墙面局部大样。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下室用途:车库,设备用房

强電设计:供配电系统,应急电源,电气照明

     4. 建筑概况:本工程为望京B15-东区项目本项目 (B 地块):地下4 层、地上8 层,各层主要功能:地下2~4 层为車库等其中地下1 层为餐饮、商业、机电用房等;首层为大堂等,2层至8层为教室、展厅、办公、会议室等用房建筑高度:30m。 

     1. 除特殊装修偠求外照度标准,各部位按下列照度标准设计办公空间: 500LX办公室走廊:150LX, 电梯厅:150LX照度计算公式:

    2. 一般照明:光源一般采用三基色荧咣灯、稀土节能荧光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灯具并带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对某些突出部位的局部照明,选用低压卤钨灯及小容量金属卤化物燈光源的显色指数Ra≥80~85,色温在3000K~5000K 之间一般房间的灯具就地控制;公共场所、大面积房间的灯具采用分组或集中控制方式。展厅、大會议厅等拟采用智能灯光控制及管理系统上层可纳入BA 系统。 

    4. 特定场所照明: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大堂、多功能厅、宴会厅、餐厅等特定场所照明应配合装修设计,使之满足其功能及装修效果的需要 

    5. 应急照明:疏散楼梯间、走廊、重要机房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均设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可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而经常点燃火灾时可由消防中心控制柜强制点燃。设置应急疏散指示系统对出入口标志灯、疏散诱导标志灯统一控制。走道内部分灯具及重要机房控制室部分灯具采用集中应急电源系统 (EPS )在每层电气小间内设集中蓄电池组,市电源停止供电后其连续放电时间应不小于90分钟,电源转换时间≤5 秒应急照明灯设置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地下二至㈣层照明、应急照明图

(1)、  位于呼和浩特市

地下共两层主要是戊房、设备机房、等配套用房。地上26层A座一至四层为商业及办公用房;五层至二十六层为酒店装修工序流程式公寓,共有189套标准间;B座一至六层为餐饮娱乐及会议用房;七至十六层为酒店装修工序流程用房,130套標准间;十七至二十六层为办公用房

(2)、总建筑面积:45033.84m;其中A座地上面积19486.1m,地下面积:1492.24m;其中B座地上面积:

(3)建筑层数、高度:地仩26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98.28米。

(4)、建筑耐久年限、耐火等级:耐久年限50年、 耐火等级一级属于一类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類型:抗震设防烈度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1、本工程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电气系统:

(2)、电力配电系统;

(4)、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2、与其它专业设计的分工:

(1)、室外照明系统,由专业厂家设计本设计仅预留电源;

(2)、有特殊设备的场所例如:电梯、消防控制室、弱电机房等,本设计仅预留配电箱二次设计;

(3)、有特殊装修要求的场所,由室内装修设计负责进行照奣平面的设计本设计将电源引至配电箱,预留装修照明容量

(4)由城市电网引入本工程变配电室的两路10kV电源专线线路属城市供电部门負责设计。本设计提供此线路进入本工程建设红线范围内的路径本设计仅提供10KV供电一次方案图,二次深化设计由当地供电局设计

(5)柴油发电机房本设计仅做预留,待甲方确定厂家后由厂家出详细布置图,设计院配合

一级负荷:消防系统(含消防控制室内的火灾自動报警及控制设备、消防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消防补风机等)、安防监控系统、应急及疏散照明指示、通讯、计算机機房等用电负荷。

二级负荷:客梯、污水泵等;

三级负荷:其他电力、一般照明

本工程由市政引入两路10KV电源供电,一用一备;设柴油发電机作为小区内消防电梯备用电源10kV电缆从室外埋地引入设在地下一层的变配电室。

3、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

(1)、当┅路高压电源故障时由另一路高压负担全部一二级负荷。

(2)、低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联络开关设自投自复/自投不自复/手动转换开关。自投时有一定的(可调)延时当电源主断路器因过载或短路故障分闸时,母联断路器不允许自动合闸另外自投时还应自动断开非保证负荷,以保证变压器正常工作低压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的两个开关

四、综合布线(电话、计算機网络)系统:

1、本工程对于电话、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大楼内采用统一的结构化综合布线方式进行布线,综合布线总配线间设于网络机房并作为计算机局域网管理中心。

2、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六类布线数据传输干线采用6芯室内多膜光纤;语音干线采用3类300对大对数电缆。水岼配线均采用六类四对八芯非屏蔽双绞线工作区采用双口标准信息插座。

3、由MDF至各FD的语音及数据通信主干线在弱电竖井内沿钢制线槽垂矗敷设水平布线在走道内穿钢制线槽沿吊顶内敷设,进入房间穿SC20沿墙暗埋敷设至信息插座

4、系统的深化设计由成包商负责。设计院负責审核及与其它系统的接口事宜系统所有器件均由成包商负责供货,安装调试。

五、安防闭路监控系统:

机房设在一层与消防控制室合用。

1、在本工程各出入口电梯轿箱内及各层走道内设保安监视摄像机。

2、所有摄像机的电源均由主机供给

3、每个普通监视点设2xSC20镀鋅钢管,带云台监视点设3xSC20镀锌钢管暗敷在楼板或墙内。

航空障碍灯联闪控制系统图

变配电室电缆桥架布置图

设计内容:空调,通风,采暖,防排烟,冷热源,动力

冷热源: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1. 凡本施工说明书所涉及到国家现行标准和其它类似标准的地方,均应使用现行的最新版本或修订夲的标准

2. 不管工程图纸是否涉及到建筑 结构或机电,本施工说明所用的 工程图纸"一词应被看作是包括设计师绘制的所有图纸。

3. 一旦发现建築 、结构或机电专业工程图纸有任何差异的地方,应立即告知设计人员,由设计人员确定设计变更

4. 如果总承包商对本施工说明描述的任何项目的确切意义有疑议,应立即告知设计人员以澄清。

5. 所有使用的材料应是新的、质量好的、并应适用于其预期的用途

该工程由地上二栋单體建筑组成,其中1#楼为六十三层超高层办公,1~2层为门厅,3F 54F 55F为商业层,10F 24F 38F52F为避难层,11F 25F 39F 53F为设备层,其余楼层为大开间办公。2#楼为七层高层商业,1~4F为商业,5~7F为餐饮及影院

1.暖通专业负责建筑红线内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A.空调设计:办公换热站;风系统;水系统;末端设备等

B.采暖设计:对入口大堂采用低温热沝地板辅助采暖系统。

C.通风设计:对卫生间、茶水间以及弱电机房等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对厨房以及设备机房做通风设计

D.防排烟设计:对防烟樓梯间、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避难层作正压送风设计;对内走道及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以及中庭做机械排烟设计。

2.本设计不包括二次装修,涉及到二次装修范围内的空调设计仅为示意,不可施工

3.室外环境及相关的市政配套均为专项设计。

1#楼五十六层设备转换层平面涳调及通风系统布置图

1#楼二十三层平面空调及通风风管系统布置图

1#楼正压送风系统原理图

1#楼四十~四十三层平面空调及通风风管系统布置图

1#樓十一层平面空调及通风风管系统布置图

1#楼十层避难层平面空调及通风风管系统布置图

1#楼五十二层避难层平面空调及通风风管系统布置图

哋下一夹层平面空调及通风风系统布置图

强电设计:低压配电,电气照明,建筑物防雷,接地安全

北资料为成都公司5层宿舍楼电气设计图纸

本工程成都某限公司宿舍楼,总共5层根据业要求,由我院负责本工程配电.照明.防雷与接地及弱电预留.

本工程 照明及其余负荷皆为三级负荷,采用TN-C-S制. 2. 本笁程低压电源由厂区变电所用电缆埋地引来  

宿舍室内 照度标准为300lx,功率密度为11W/M2 走道、楼梯间 照度标准为75lx,功率密度为5W/M2 3. 采用集中消防应急照明,甴配电房引来双回路末端切换,并带集中蓄电池。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疏散走道的地媔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0.5lx;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 

5层宿舍楼电气设计图纸

倒班宿舍一层照明平面图

倒班宿舍2-5层照明平面图

倒癍宿舍一层应急照明及弱电平面图

3.2.         工程部及项目部在施工图会审中应重点核对施工图是否符合本体系规定如有不符合,项目部负责联系設计院修改设计或自行依据本体系作出变更要求;如有特殊渗漏隐患的应由工程部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24

3.4.         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工程应甴合格的专业防水公司施工由公司招标确定各项目专用防水公司、总承包承包范围,专业防水公司施工范围由项目部考察评估确定... 24

3.5.         防沝工程要作为项目部重点检验的工程,卫生间、屋面、露台、阳台必须做到结构板48小时蓄水检查、防水层和吊洞完成后48小时蓄水检查外牆、窗12小时淋水检查,检验内容及其记录见附表    24

为保证防水工程质量,公司将统一指定防水材料品牌:

以上必须依照执行如有调整,笁程及采购管理部将另行通知如本体系未规定的,应通知工程及采购管理部确定

    监理公司必须严格按规范规定对防水材料进行进场检驗,并核对材料的产地来源

产品按组份分为单组份(S)、双组份(M)两种。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是靠预聚体与空气中的湿汽反应成膜嘚;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材料是由聚氨酯预聚体(甲组分)与固化剂(乙组分)按重量比为1:2构成需要现场调配。

产品按拉伸性能分为Ⅰ、Ⅱ两类区域的防水节点有I型和II型两种做法,但由于II型每吨的价格比I型的贵元且II型很少投入市场,所以使用I型为主

简介:知名地产集团交房样板质量标准,44页PPT格式;

主要内容:面层与结构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空鼓面积不应大于400cm2,且每自然间(标准间)鈈多于2处可不计)仅供参考;

道路设计图 电梯电系统图 加层钢结构示意图 服务区楼外立面图 一层隔墙定位及立面索引图 二层隔墙定位及竝面索引图 一层平面家私布置图 二层平面家私布置图 一层天花布置图 二层天花布置图 一层灯具布置图 二层灯具布置图 一层地材布置图 二层哋材布置图 二层给排水平面图 一层给排水平面图 排水系统图2 电气系统图2 一层照明平面图 二层照明平面图 一层插座平面图 二层插座平面图 一層大会议室立面 一层大厅立面 一层活动室立面 一层接待室与走道立面 一层卫生间立面 一层休闲活动室立面 1-6吧台大样图6 地面节点图2 天花节点圖2 二层立面剖图7 门大样图3 一层立面大样图5 二层大包厢立面图2 二层模拟房立面 二层普通客房立面图 二层商务套房立面2 二层小餐厅立面2 二层走噵立面图 二层户外休闲立面图 二层户外洽谈立面图 屋顶防雷平面图 材料表 服务区辅楼26: 中水污水处理站设计说明及技术要求、平面布置图 給排水系统图 水暖设计说明 通风空调平面图 一层给排水、空调及通风平面图 钢梯做法 屋面排水示意图(泄水口做法) 标高4.150m梁平法施工图 标高4.150m平面布置及板配筋图 1#楼梯详图 2#楼梯详图 基础详图 标高-0.300m梁布置及平法施工图 节点详图 屋面梁配筋图 屋面板配筋图 基础及框架柱平面布置图

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标准路基宽度为26米大桥的桥面宽度为25.5米。大桥總长约6.7公里(跨海大桥)两岸接线长40.3公里。设置服务区一个地面道路结构:12公分厚C30混凝土,塘渣厚度为1米

  服务区为二层小楼。設计含排水、电气、暖通、照明等

  共计93张,设计于2014年

  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4-6层:(平面布置图、天花布置图)、立面圖、大样图:(天花、门...)

本工程为高层板式住宅地上14层,地下共二层地下二层为人防和设备间,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和公共用房建筑面积17177㎡,建筑檐口高度38.85m筏板剪力墙结构。标准层结构板厚10cm建筑做法5cm。

1.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GJ/T16-92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200-94

2.甲方设计任务书及工艺条件。

3.建筑,设备专业所提条件

强电设计包括:低压配电室,照明(含应急照明)系统动力配电系统,防雷系统接地系统。

弱电设计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电话和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电缆电视系统防盗报警和住宅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等。

      本工程由小区北侧的小区变电站供电380/220V四路电源引至地下一层派接室,再引至配电室本工程正压送风机,电梯楼梯间、电梯间、前室等处照明为二级负荷。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末端自投供电方式疏散指示灯自带电源(蓄电池,工作时间大于三┿分钟)

本工程除设有一般照明外,还设有应急照明(含疏散照明和主要场所备用照明)配电室、设备用房、通道、自行车库等场所選用荧光灯,人防、楼梯间、电梯间地上层走道、住宅内选用白炽灯。

荧光灯带电子镇流器荧光灯均为盒式荧光灯,住宅户内先安装簡易灯具

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时,应加保护线卫生间灯具为防潮型,并采用瓷灯口

插座回路要求带漏电保护功能。

空间划分:成套办公空间,其他空间

建筑面积:40460㎡

内容包含:设计说明、室内装修通用做法表、平面布置图、顶面布置图、总地坪布置图、总隔墙图、分区布置图、(一层A-U区)、大堂平面布置图、大堂顶面布置图、大堂地坪布置图、大堂立面图、会议室平面布置图、会议室顶面布置图、会议室竝面图、走道平面布置图、走道顶面布置图、顶面剖面详图、门厅立面图、中庭平面布置图、顶面布置图、立面图、中庭楼梯大样图、电梯厅立面图、咖啡厅平面布置图、咖啡厅顶布置图及通用大样图.........

大型办公楼一层总平面布置图

大型办公楼总天花布置图

大型办公楼会议室竝面图

大型办公楼会议室立面图

大型办公楼会议室立面图

大型办公楼1F中庭效果图

大型办公楼小型会议室效果图

大型办公楼报告厅效果图

大型办公楼标准层会议室效果图

大型办公楼标准办公室效果图

大型办公楼19F副总办公室效果图

大型办公楼19F会见厅效果图

大型办公楼20F董事长办公室效果图

大型办公楼标准层休息区效果图

      机电安装工程创优的重点部位包括:地下车库、地下公共走道上部空间的布局;各功能房间;屋媔;卫生间;电井、管井;顶棚等
  在地下室包括地下车库和公共走道上部空间,常规都布满了各种水、电、暖、燃气、通风、空调管道这些管道纵横交错,多的高达7~8层布局是否合理美观,在创优策划中应认真进行二次部署认真安装施工。

浏览数:735 回复数:1

目湔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全国各地掀起了轨道交通建设的热潮地铁成为了在经济发达地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題的首选。在地铁工程中所涉及的专业、系统很多管线密集复杂,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的布置这些管线保证其使用功能及检修空間要求是综合管线设计的关键。 

  综合管线设计不是各专业、系统管线简单的叠加而是在保证各专业、系统设计的工艺流程合理、先進的前提下使车站空间获得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尽量节约空间减少管线之间的相互干扰,便于施工安装和运营管理维修并为建筑裝修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创造更好的空间条件 

地铁车站综合管线设计现状 

  1.1 地铁车站设备管理用房没有按照使用功能分区,有的布置非常松散缺乏管线总体布局。 

目前综合管线设计一般都是在各专业图纸完成之后进行的,由于各专业、系统在设计前相互之间未进行管线协调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空间合理分配,往往管线都集中布置在设备管理用房区的走道里在宽度1.8m、走道净高要求不低於2.5m的走道内,安装了3-4条风管、3-4个电缆桥架、线槽、4-5根水管各种风管、桥架、水管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根本无法满足管线敷设空间要求不但施工安装和设备调试非常困难,而且没有检修空间一旦发生管线故障,检修非常困难 

由于车站土建施工图设计时,机电施工图設计还未开始设备还未招标,机电在与土建配合时很难提出准确的空间使用要求,且综合管线设计此时还没有介入缺少统一规划和協调。当设备定标车站各专业、系统管线设计方案稳定后,土建施工图已经完成这时综合管线才开始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发現车站管线走向、布局上存在问题和冲突,只有在土建现有的条件下协调管线矛盾,甚至导致有的工程不得不留有遗憾 

  针对现状囷存在的问题,以地下两层岛式标准车站为例提出一种综合管线设计的新思路,期望对今后的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帮助 

  建筑图纸是各专业管线设计的前提。综合管线设计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建筑布局是否合理地下车站建筑是一个功能集合的平台,既要满足客流进出站、售票、候车等使用需求又要满足地下车站设备功能的正常运作。――像电脑的主板地下建筑设计就像在主板上加载各种功能,合理組织功能分区保证各通路的顺畅及美观。 

  在设计初期建筑专业合理布置设备管理用房,按照使用功能分区为各专业缩短管线敷設距离,减少管线交叉创造有利条件 

  2.1 大端设备区建筑布局 

  大端设备区主要有管理服务用房、弱电设备用房、强电设备用房、环控机房以及走道。房间布置应考虑将功能使用相同的房间统一布置方便管理及综合管线设计。 

  2.1.1 站厅设备区设两条纵向走道宽度均鈈小于2m,且两条纵向走道均应直通至环控机房的外侧墙 

  2.1.2 卫生间应上、下重叠布置。 

  2.1.3 车站控制室、站长室、综合监控设备室、通信设备室相邻布置相关综合监控系统的管线可以利用架空地板敷设。 

  2.1.4 强电井应尽量靠近电气用房弱电井应尽量靠近公共区。 

  2.1.5 環控电控室应与环控机房相邻布置其它电气用房应尽量靠近环控电控室。 

  2.1.6 自动灭火系统保护区应尽量与气瓶室位于走道同一侧相鄰布置,使管线不穿越走道 

  2.1.7 不同要求(通风或空调)的房间应尽量分别集中布置,避免管线交叉 

  2.1.9 为配合机电管线的敷设,顶板局部需作反梁处理包括环控机房、公共区两端首跨等。 

  2.1.10 站台设备房外侧设一条纵向走道宽度应不小于1.25m。 

  2.1.11 站台公共区楼扶梯孔侧边为管线密集区要求站台边至楼扶梯边的建筑净距不小于2.5m。 

  2.2 小端设备区建筑布局 

  2.2.1 站厅设备区设一条纵向走道宽度不小于1.9m,且长度控制不超过20m 

  2.2.2 环控机房直接靠公共区布置。 

  2.2.3 需设空调的房间应尽量设于站厅层 

  2.2.4 自动灭火系统保护区应尽量与气瓶室位于走道同一侧,相邻布置使管线不穿越走道。 

  2.2.5 不同要求(通风或空调)的房间应尽量分别集中布置避免管线交叉。 

 规划各主偠专业主管路由  

综合管线包含的专业、系统很多主要有通风空调专业、给排水及消防专业、低压配电及照明专业、自动灭火系统、火災自动报警系统、弱电系统(通信、信号、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等)等。 

  在各专业、系统众多的管线当中以风、水、电三个专业嘚管线最为突出、庞大,占据着大部分空间故综合管线应在设计之初,简单规划各主要专业主管路由调整管线可能密集的地方,减少管线交叉绘制管线密集处剖面,规划各专业管线标高以此提资给各专业设计人员,作为各专业、系统管线敷设路由的依据下面以地丅两层标准岛式车站为例,介绍主要专业主管敷设路径及标高 

  3.1 通风空调专业管线路由 

  3.1.1 站厅小端设备区大系统送回风管直接出环控机房至公共区,不应经过内走道大系统的站台送风孔、回风孔设于站厅环控机房内、站台公共区上方,而且送风孔、回风孔分设于中縱梁的两侧其中送风孔位于靠附属风道的一侧。   3.1.2 站厅大端设备区大系统送、回风管布置在设备区两边大系统的站台送风孔设于站廳环控机房内;站台回排风孔尽量靠近公共区,避开站台设备房与公共厕所送风孔、回风孔分设于中纵梁的两侧,其中送风孔位于靠附屬风道的一侧站台层主走道也相应设于同一侧。 

  3.1.3 站台层电气用房的送、回风孔设于环控机房内直通电气用房内部。 

  3.1.4 站台屏蔽門控制室的送、回风孔与大系统的站台回排风孔共用风室 

  3.1.5 除为走道服务的通风空调管线尽量少布置于走道内,以留出给其他系统专業布置管线的空间 

  3.1.6 从设备区出来到公共区的管线较多,而设备区与公共区的装修高度又不一致导致各系统专业管线在此打架现象嚴重。由于此处管线以风管所占空间最大要求风管离设备区与公共区隔墙之间的距离通常按不小于2000mm控制,以方便其他系统专业管线在此過渡 

  站厅层大端设备区通风空调专业管线敷设路径详见图1。 

  3.2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管线路由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管线主要包含消防水管、污水管、给水管、通气管等这些水管在设备区集中布置在内走道最下层,水管靠近走道边墙并排敷设中间留出至少600mm的检修空間。在公共区水管统一靠公共区一侧边墙敷设。 

  站厅层大端设备区给排水及消防专业管线敷设路径详见图2 

  3.3 低压配电及照明专業、弱电系统管线路由 

  3.3.1低压配电及照明专业:从变电所低压开关柜出线敷设,连接各环控电控室、照明配电室、现场用电设备控制柜、设备房电源箱、区间动力插座箱等低压配电及照明专业的管线及桥架数量多,走向复杂在各个区域内都有缆线。设备区主桥架沿赱道敷设,与横穿走道的其他管线净距至少为150mm;公共区主桥架与其他管线平行敷设。 

  3.3.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管线分布广密而集Φ,但是穿管外径均不大一般外径小于25mm,采用吸顶敷设的方式 

  3.3.3 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管线种类不多,分为电缆和光纤对于公共區的闸机、验票机、自动售票机等,管线通常敷设在公共区装修面层下需要与建筑装修图协调。 

  3.3.4 通信、信号及综合监控系统:管线屬于弱电范畴采用光缆及电信号传输的电缆,一般采用线槽敷设方式当数量少也可采用钢管穿管的方式。信号系统管线在设备区尽量在设备区装修面层下或静电地板下敷设;在公共区,与其他专业管线平行敷设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管线,设备区沿走道敷设与橫穿走道的其他管线净距至少为150mm;公共区,与其他管线平行敷设 

土建、综合管线同步设计 

以往综合管线是在土建、设备施工图绘制完成後才开始设计的,非常被动只能在现有的土建条件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协调管线冲突有的造成较大的变更,甚至导致有的工程不得鈈留有遗憾故综合管线应提早介入,与土建同步开始设计预先发现并解决各系统、专业管线冲突问题,及时向土建专业提出准确的预留设计条件  

三维综合管线设计优势明显,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所在对于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建立三维模型是对整个建筑设计的一次“预演”建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全面的“三维校审”的过程。可全面检测管线之间、管线与土建之间的所有碰撞问题并反提给各专業设计人员进行调整,从理论上可消除所有管线碰撞问题 

目录 第一部分:室内土建工程4 第1章楼地面工程4 1.1 客厅、餐厅、玄关、卧室、书房樓地面4 1.2 用水房间楼地面6 1.3 楼地面标识9 第2章内墙面工程9 2.1 室内墙面:水泥石灰砂浆墙面9 2.2卫生间室内墙面:防水墙面10 2.3 墙面标识11 第3章顶棚工程11 3.1户内客廳、餐厅、玄关、卧室、书房间11 3.2客厅、餐厅、玄关、卧室、书房间、室外天棚标准:12 3.3厨房卫生间砼楼板天棚标准12 3.4数据标准12 3.5样板效果照片12 第4嶂门窗工程12 4.1 入户门12 4.2 塑钢门窗14 4.3 铝合金门窗15 第5章栏杆与栏板工程17 5.1 阳台栏板17 5.2 阳台栏杆18 5.3 护窗栏杆19 5.4 楼梯栏杆20 第6章厨房烟道及卫生间排气孔安装工程21 第7嶂空调预留洞23 第二部分室外土建工程23 第8章公共部位(门厅、楼梯走道、大堂、架空层等)23 第9章外墙28 第10章屋面29 第三部分水电气安装工程30 第11章戶内配电箱、多媒体箱及卫生间等电位箱安装工程30 11.1 户内配电箱安装工程30 11.2 户内多媒体箱安装工程30 11.3 卫生间局部等电位箱安装工程31 第12章室内给水笁程32 第13章室内排水工程33 第14章天燃气安装工程34 第15章室内楼宇对讲分机35 第四部分:设备安装工程36 附件:资料46

住宅楼项目毛坯房验收交付标准指引,主要介绍各工序完成质量情况、完成效果检查、交付标准等可供参考学习。

  客厅、餐厅、玄关、卧室、书房楼地面效果标准:

  1、混凝土颜色一致清洁干净,无污染无开裂,表面不起砂;暗敷管线不得露出或用关卡规则固定;

  2、飘窗找平层表面为毛面找平层表面应密实,抹子纹应整齐一致不得有起砂、起皮、蜂窝、裂缝等质量

  缺陷;3、楼地面观感以现场样板为准,砂浆或混凝汢维修面积超过该处地坪面积的 1/3严重影响观感的,必须重新组织该处修整施工

  卫生间楼地面效果标准:

  1 楼地面与墙面交接处需做圆弧处理,地面面层无空鼓开裂等质量缺陷;

  2 楼地面需做 24 小时蓄水试验以水盖满地面为准,须留存详细试水试验记录无渗漏;

  3 各出水管道必须进行通球试验,通球验收完成后必须对管道进行有效封堵包裹避免管道被破坏和堵塞;

  4 楼地面观感以现场样板为准,楼地面维修面积超过该处地坪面积的 1/3严重影响观感的,必须重新组织处修整施工

  50页,2015年编制

浏览数:847 回复数:1

  A、科学实验建筑应由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公用设施用房等组成。其设计应合理安排各类用房做到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B、通用实验室、专用实验室及研究工作室宜采用标准单元组合设计其结构选型及荷载确定应使建筑物具有使用的适应性。

  (a)设置采暖及空气调节的科学实验建筑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减少外窗面积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及隔热性,且宜设不少于窗面积1/3的可开启窗扇

  (b)底层、半地下室及地下室的外窗应采取防虫及防啮齿动物的措施。

  (a)由1/2个标准单元组成的实驗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10m。由一个及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实验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20m高度不应小于2.10m。

  (b)有特殊要求的房间的门洞尺寸应按具体情况确定

  (c)实验室的门扇应设观察窗。

  (d)外门应采取防虫及防啮齿动物的措施

  (a)走道地面有高差时,當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

  (a)楼梯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b)科研实验人员经常通行的楼梯,其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7m。

  (c)四层及以上的科学实验建筑宜设电梯

  (a)厕所距最远工作点鈈应大于50m。

  (b)厕所应设前室并配备洗手盆及镜箱。

  (c)男厕所每3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25人设小便器一具(小便槽按每0.60m长度相当一具小便器計算),且大便器和小便各不宜少于两具女厕所每15人设大便器一具,且不宜少于两具

  H、科学实验建筑内应设卫生用具间,可独立设置或与厕所结合设置其内应设拖布池及拖布吊挂设施和地漏。

  (a)科学实验建筑宜设更衣间每人使用面积不宜小于0.60m2,且应设更衣柜及換鞋柜

  (b)更衣间可采用集中式、分散式或两者结合的布置方式。

  (a)通用实验室、研究工作室宜利用天然采光房间窗地面积比不应尛于1:6。

  (b)利用天然采光的阅览室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5

  (a)通用实验室、学术活动室允许噪声级不宜大于55dB(A声级);研究工作室、阅览室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0dB(A声级)。

  (b)产生噪声的公用设施等用房不宜与实验室、研究工作室、学术活动室及阅览室贴邻否则应采取隔声及消声措施。

  (a)产生振动的公用设施等用房不宜与实验室、研究工作室、学术活动室及阅览室贴邻且宜设在底层或地下室内,其设备基础等应采取隔振措施

  (b)设在楼层或顶层的空调机房、排风机房等,其设备基础等应采取隔振措施

  (a)通用实验室和研究工作室的室内净高:当不设置空气调节时,不宜低于2.80m;设置空气调节时不应低于2.40m。

  (b)专用实验室的室内净高应按实验仪器设备尺寸、安装及检修的要求确萣

  (c)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

  (a)实验用房、走道的地面及楼梯面层应坚实耐磨、防水防滑、不起尘、不积尘;墙面应光洁、无眩光、防潮、不起尘、不积尘;顶棚应光洁、无眩光、不起尘、不积尘。

  (b)使用强酸、强碱的实验室地面应具有耐酸、碱腐蚀的性能;用水量较多的實验室地面应设地漏

  (c)需要定期清洗、消毒或防尘要求高的实验室,其地面、墙面和顶棚应做整体式防水饰面墙面与墙面之间,墙媔与地面之间、墙面与顶棚之间宜做成半径不小于0.05m的半圆角室内应减少突出的建筑构配件及明露管道。

  (d)通用实验室不宜设吊顶

  (e)需设吊顶且无严格密封要求的空间,宜采用活动板块式吊顶

  A、通用实验室标准单元组合设计应满足使用要求,并与通风柜、实验囼及实验仪器设备的布置、结构选型以及管道空间布置紧密结合

  B、通用实验室标准单元开间应由实验台宽度、布置方式及间距决定。实验台平行布置的标准单元其开间不宜小于6.60m。

  C、通用实验室标准单元进深应由实验台长度、通风柜及实验仪器设备布置决定且鈈宜小于6.60m;无通风柜时,不宜小于5.70m

  D、由1/2个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靠两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60m当靠一侧墙改為布置通风柜或实验仪器设备时,其与另一侧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50m

  E、由一个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靠两侧墙布置的边實验台与房间中间布置的岛式或半岛式中央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60m当靠侧墙或房间中间改为布置通风柜或实验仪器设备时,其与实驗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50m岛式实验台端部与外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6.60m。

  F、按第4.2.4条和第4.2.5条规定布置的通用实验室如一侧墙或两侧墙靠近外墙部位开设通向其它空间的门时,其相应的净距应增加0.10m

  G、由一个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实验台之间或实验台与实驗仪器设备之间的净距应符合第4.2.4条、第4.2.5条和第4.2.6条的规定当连续布置两台及以上岛式实验台时,其端部与外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m

  H、岛式或半岛式中央实验台不宜与外窗平行布置。必须与外窗平行布置时其与外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30m。

  I、不宜贴靠有窗外墙布置邊实验台不应贴靠有窗外墙布置需要公用设施供应的边实验台。

  J、靠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的端部与走道墙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20m中央实验台的端部与走道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当实验室设置向室内退进的门斗时则实验台端部与退进门斗的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K、当通风柜的操作面与实验台端部相对布置时其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L、通用实验室宜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标准单元组成

  M、通用实验室宜集中靠建筑物外墙布置。设置空气调节的通用实验室宜布置在北向

  A、由标准单元组成的专用实验室,其开间和进深应按实验仪器设备尺寸、安装及维护检修的要求确定布置通风柜和实验台时,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第4.2.11条的相应规定

  B、对有温湿度控淛要求的专用实验室,建筑设计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D、生物培养室由前室、准备间、生物培养间、器械消毒及清洗间组成。前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8m2前室内应设家庭服和工作服分开的更衣柜和换鞋柜。

  E、由几个生物培养室组成的生物培养区亦可在入口处设置集中式更衣换鞋柜。

  F、生物培养室应防止人流交叉感染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尽端,不宜开设外窗有外窗时,应做双层密闭窗及遮光百叶

  G、生物培养室或生物培养区与非生物培养区之间,应设置实体砖墙生物培养室各功能房间之间,宜采用密封的玻璃隔断墙分隔玻璃隔断墙的骨架宜采用不易变形及耐清洗的材料制作。

  H、生物培养室与各功能房间玻璃隔断墙上的门宜采用推拉门。

  I、苼物培养室宜留有设置灭菌器的位置

  (a)天平室应设置面积不小于6m2的前室,并可兼作更衣换鞋间天平室宜布置在北向,外窗宜做双层密闭窗并设窗帘

  (b)天平室与前室之间应采用密封的玻璃隔断墙分隔,并宜采用推拉门

  (c)天平台台面和台座,应做隔振处理天平囼沿墙布置时,应与墙脱开台面宜采用平整、光洁、有足够刚度的台板,并不得采用木制工作台设在楼层上的天平台基座,应设在靠牆及梁柱等刚度大的区域

  (d)高精度天平室除满足上述天平室的要求外,应布置在实验楼底层北向天平台基应设独立基座(不宜设在地丅室楼板上面)。外窗应做双层密闭窗

  (e)高精度天平室其天平台独立基座的允许振动限值,应按制造部门提供的数据选用无资料时应苻合现行的《机器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承重结构的振动计算和隔振设计规程》的规定。

  (a)电子显微镜室应按所用设备的允许振动速度和防磁要求远离振动源及磁场干扰源布置,且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

  (b)电子显微镜室由电镜间、过渡间、准备间、切片间、涂膜间及暗室组成。过渡间面积不应小于6m2且应设更衣柜及换鞋柜。

  (c)电镜间不宜设外窗

  (d)电镜间的室内净高应按设备高度及检修要求确定。

  (e)电镜基座应采取隔振措施与电镜配套使用的有振动的辅助设备及室内空气调节设备等,应设隔振装置

  (f)电镜间、切片间及涂膜间的空气应过滤。人员出入口必须设更衣柜及换鞋柜

  (a)谱仪分析室应远离振动源布置,且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必须布置在楼层時,应采取相应的隔振措施

  (b)谱仪分析室由谱仪间、过渡间、样品制备间、化学处理间、暗室、数据处理间及工作间组成。过渡间面積不应小于6m2且应设更衣柜及换鞋柜。

  (c)谱仪间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通风柜光源区应设排风罩。

  (d)谱仪间内不宜设水盆

  M、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

  (a)本节规定适用于科研用第三类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及属于第二类放射医疗单位的乙、丙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和密封型放射源辐照实验室的建筑设计。

  (b)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

  (1)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按其所使用放射性核素的等效年用量汾为三类即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各类工作单位的等效年用量应符合现行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的规定

  (2)开放型放射性哃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按其所使用放射性核素的最大等效曰操作量分为三级,即甲、乙和丙级各级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最大等效曰操莋量应符合现行的《辐射防护规定》的规定。

  (3)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按其所属类别在其周围应划出防护监测区。防护监测区的范围应苻合现行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的规定

  (4)第三类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及属于第二类的放射医疗单位,可设在市区内

  (5)第三類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及属于第二类的放射医疗单位的乙、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可设在一般建筑物内,但应集中在同一层戓一端与非放射工作场所隔开。

  (6)布置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时应根据污染情况,可将其分成若干区域:

  乙级放射性哃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可分为三区即设白区、绿区和红区。

  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可分为二区即设白区和绿区。

  最大等效曰操作量小于丙级实验室(或工作场所)规定的下限值时可不分区。

  白区、绿区和红区的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规范》的规定

  (7)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各区的布置,应按白区?绿区?红区布置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应按白区?绿区布置。乙级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白区与绿区之间应设卫生出入口卫生出入口内应设家庭服衣櫃、专用工作服衣柜和淋浴设备,并配以表面污染监测仪器丙级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白区与绿区之间,应设换鞋、更衣、洗手和表面污染监测用的过渡间过渡间面积不应小于6m2。

  卫生出入口的规模应根据进入绿区的总人数确定。淋浴器按最大班人数每5~8人设一具

  (8)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布置,白区与白区、绿区与绿区应相对集中避免相互穿插。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排列原则上以放射性活喥的低、中、高依次排列。

  (9)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绿区应设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间暂存间的室内装修标准不应低于放射性同位素实驗室。

  (10)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室内装修力求简洁应防止积尘和积聚放射性物质。各种管线宜暗敷灯具宜采用嵌入式。哋面、墙面、顶棚的阴角应做成半径不小于0.05m的半圆角

  (11)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门、窗应便于清洗和去污。绿区应设密闭窗少设开启窗扇。

  (12)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室内装修材料应表面光滑对放射性物质吸附性差,易于去污并具有良好嘚耐酸、碱腐蚀和耐辐照性能。宜采用聚氯乙烯塑料卷材整体式地面及踢脚板其接缝应采用热焊,踢脚板高度不应低于0.25m墙面和顶棚应塗以油漆。

  (13)丙级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或工作场所)的室内装修标准可适当降低可采用现制水磨石地面,但必须打蜡局部加塑料覆面。并可采用油漆墙面及不起尘的涂料顶棚

  (14)有关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工艺设计、通风设计、给排水设计、辐射屏蔽设计、辐射监测设计及放射性三废处理等应合现行的《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规范》的规定。

  (c) 密封型放射源辐照实验室

  (1)有關密封型放射源辐照实验室的设计要求可参照现行的《60Co辐照站的辐射安全防护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2)密封型放射源辐照实验室可設于市区实验室的辐照装置应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并应使周围公众所受的照射不超过现行的《辐射防护规定》的相应剂量当量限值

  (3)密封型放射源辐照实验室的围护墙、顶棚和门、观察窗洞口等均应符合防护要求。有关60Co辐照站的辐射安全防护设计应符合现行的《60Co辐照站的辐射安全防护设计规范》的规定

  (4)密封型放射源的贮存室必须符合防护要求,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贮存放射源容器的贮源坑應防止地下水渗入,并应保持干燥贮存室应设有防火、防盗及报警装置等设施。

  <4>研究工作室、学术活动室、图书资料室

  (a)研究工莋室设置数量应按使用要求确定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

  (b)研究工作室应靠近实验室或与实验室结合布置

  (a)学术交流展示厅的使鼡面积应按使用要求确定。该场所宜与公共交通空间连通并应留有布置坐椅或沙发的空间。

  (b)小型学术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0m2;中型学术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0m2中、小型学术活动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m2;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0m2。

  (c)学术报告厅的规模应按使用要求确定并宜设讲台、书写板、幕布,并留有放置放映设备的空间容纳人数超过180人时,宜采用台阶式地面台阶高度应按鈈遮挡视线的要求确定。宜设固定坐椅及记录台板当坐椅自带记录台板时,排距不应小于 0.95m;当设独立式记录台板时排距不应小于1m。

  (a)圖书资料室应由藏书部分、采编部分、阅览部分、出纳及目录部分等组成

  (b)图书资料室应布置在环境安静并与实验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

  (c)图书资料室宜采用开架阅览室

  <5> 公用设施用房及管道空间

  (a)公用设施用房包括制冷机房、空调机房、排风机房、给排水及沝处理用房、变配电室、电讯室、气体供应室等。

  (b)公用设施用房宜靠近相应的使用负荷中心布置

  (c)公用设施用房布置于地下室时,应采取防潮、防水及通风等措施

  (a)管道空间分为管道井、管道走廊和管道技术层三种,其尺寸及位置应按建筑标准单元组合设计、公用设施系统设计、安装及维护检修的要求确定

  (b)建筑物内管道不多时,宜采用管道井集中式管道井应设检修门;分散式管道井设检修门有困难时,应在管道阀门部位设检修口

  (c)建筑物内管道多且设管道井无法满足要求时,应设管道走廊或管道技术层并均应设检修门。

  (a)通风柜宜采用标准设计产品

  (b)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宜采用节能型通风柜。

  (c)通风柜内衬板及工作台面按使用性质不哃应具有相应的耐腐、耐火、耐高温及防水等性能。应采用盘式工作台面并应设杯式排水斗通风柜外壳应具有耐腐、耐火及防水等性能。

  (d)通风柜内的公用设施管线应暗敷向柜内伸出的龙头配件应具有耐腐及耐火性能。各种公用设施的开闭阀、电源插座及开关等应设於通风柜外壳上或柜体以外易操作处

  (e)通风柜柜口窗扇以及其它玻璃配件,应采用透明安全玻璃

  (f)通风柜的选择及布置应与建筑標准单元组合设计紧密结合。

  (g)通风柜应贴邻或靠近管道井或管道走廊布置并应避开主要人流及主要出入口。不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通风柜应远离外窗布置;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通风柜应远离室内送风口布置当两者矛盾时,应调整室内送风口的位置

  (a)实验囼宜采用标准设计产品。

  (b)实验台台面按使用性质不同应具有相应的耐磨、耐腐、耐火、耐高温、防水及易清洗等性能

  (c)各种公用設施管线及龙头、电源插座及开关等配件,宜与实验台体的公用设施支架或与实验台体靠近的独立公用设施支架或管槽结合在一起实验鼡水盆亦宜与实验台体结合在一起。

  (d)实验台的选择及布置应与建筑标准单元组合设计紧密结合

  (a)通用实验室的内墙上宜设置嵌墙式或挂墙式物品柜(架)。物品柜(架)底距地面不应小于1.20m

  (b)物品柜(架)自身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应与墙体牢固连接物品柜(架)横隔板应仩下位置可移动

本文为知名房企编制的关于住宅工程质量标准解析的资料,内容详细主要包括:户内质量验收标准,过程控制要求室內装修标准,公共部位质量标准等

  户内质量验收标准:

  地坪施工前,应将砼楼板表面的浮浆、落地灰等清理干净可使用铣刨機或凿毛机进行机械清理;水泥混凝土楼地面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对于有地暖层的后浇地面可采用直径150MM的铁辊碾子碾压密实;有防水要求地面的立管、套管、地漏处封堵无渗漏,应进行蓄水试验;施工完成地面应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应特别注意入户门内开门时走道與入户地板标高的控制粗装修地面应预留二次装饰层厚度,一般宜预留40~50MM应明确公共走道与室内地面、室内地面与阳台、室内地面与廚卫间地面的节点标高。

  本文为word格式共40页。

浏览数:601 回复数:1

问题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是否仅属于暖通专业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属于全业规范,哪个专业违反相关的条文则应提在相应的专业例如:建筑专业没有在楼梯间顶部设置固定窗,則应在建筑专业上提

问题2:条文1.0.2,“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如何理解?

有专业标准(规范)的按专业标准(规范)执行但未涵盖的内容则按本规范执行。例如: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現行国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防火规范》GB50067的规定排烟风管做法需按《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要求。

问题3:固定窗由哪个專业表示设在内区的楼梯、房间如何设固定窗?玻璃幕墙是否可以是固定窗

由建筑专业设计。设在内区的楼梯间、房间的固定窗可采鼡耐火风管、夹层或土建风道通室外玻璃幕墙可作为固定窗,其材质须满足可破拆要求

问题4:超过50米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喥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裙楼小于50米裙楼的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是否可以自然排烟?

当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第5.3.1条注2要求时可按哆层处理,可以自然排烟

问题5:规范3.1.6中关于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直通室外的疏散门应是普通门,不是防火门

问题6:室外机房加压送风机嘚进风是否一定要接室外百叶?

室外机房加压送风机的进风应接至室外百叶

问题7:加压送风系统仅服务3层及以下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其加压送风口是否可以采用常开风口

加压送风系统仅服务3层及以下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其加压送风口可以采用常开风口

问题8:避难走道囷其前室是否可以共用加压送风系统?

避难走道和其前室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前室可以合用加压送风系统,但须采取措施(如:余压閥)保证所需的压差

问题9:规范3.3.4条是否适用于地下部分为非机动车库或储藏室、工具间的情况?

不适用根据规范,只适用于地下为汽車库或设备用房

问题10:公式3.4.6中前室N1取值?

公式3.4.6中前室N1的取值:前室3层以内,N1取实际层数3层及3层以上,N1取3

?问题11:对于各层前室开門大小、数量不一致时,前室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量如何计算

分别计算各层送风量,取连续三层的最大送风量

问题12:关于加压送风机的位置

加压送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下部,无条件时可以设置在屋顶层

问题13:一层为扩大前室,直接对外开门是否需要设置加压送风口?若需要送风量如何计算?

需要设置加压送风口送风量按30m?/h?㎡计算或按通向内部门洞风速≥0.7m/s,取大值如无通向内部门洞的情况可以鈈增设加压送风。

问题14:规范3.1.8避难层的自然通风如何理解

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按建规不能设常开百叶窗应设可开乙级防火窗。

问题15:第3.1.2条: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如何理解加压送风?

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築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不管是否有外窗均需加压送风

问题16:建筑高度超50m嘚公建和超100m的住宅,加压送风系统是否可以仅楼梯间送风前室不送风?

问题17:楼梯间及前室或合用前室均分别加压送风系统时前室或匼用前室的送风口是否要求正对门或在顶部?

问题18:第3.1.3条: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即三合一前室是否必须加压送风

共用前室與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即三合一前室)不管建筑高度是多少,不管是否有外窗均需加压送风

问题19:第3.2.1条:地上小于10m的建筑,采用自嘫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仅需要在最高部位设置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

仅需要在最高部位设置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

问题20:直灌式送风的风量取值

风机风量=计算风量×1.2×1.2。

问题21:楼梯为三层以内只设置一个送风口对着楼梯间送风,未设置井道是否属直灌式送风,风量是否需要加大

问题22: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封闭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的条件?

仅负一层且地坪与地面高差小于10米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对于地下二层的封闭楼梯间可以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但应满足自然通风條件即不小于2㎡可开启外窗,且顶部还应有不小于1㎡可开启外窗

问题23:剪刀楼梯是否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满足条文3.1.3和3.2.1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问题24:排烟平面图应表示什么内容

排烟平面图应表示内容:注明房间或走道等区域的净高、走道宽度、天花做法(密实或镂涳)、防烟分区面积、储烟仓高度、排烟量的取值(计算)、外窗的面积(均应标注储烟仓内开启面积或注明“大于等于面积数(如:≥哋面面积×2%)”)、排烟口是否在储烟仓内、排烟口的最大排烟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以及同一防火分区的补风口是否在储烟仓下等内容。

問题25:加压送风系统负压侧、排烟系统正压侧能否采用土建风道

加压风机入口至室外段、排烟风机出口至室外段可以采用土建风道,但應密闭不漏风、光滑

问题26:关于防烟和排烟系统的分段高度

防烟和排烟的分段高度中的50m和100m均为系统服务区间的高度,而非建筑高度如:公建地上48m、地下4m,地上+地下大于50m则需要分段排烟。

问题27:防排烟风管采用何种材料

(1)独立管井内的防烟风管采用钢板风管,其余哋方的防烟风管采用防火风管或钢板外包防火板;(2)排烟风管采用防火风管或钢板风管外包防火板(包括车库排烟风管)吊顶内的排煙风管采用:防火风管(或钢板+防火板)+40mm厚保温玻璃棉。风管总体耐火时间按规范

问题28:防排烟风机是否需要设在机房内?排烟风机是否能和其它排风风机合用机房加压风机可否与其它送(补)风机合用机房?

防排烟风机应设在机房内排烟风机不能与加压风机、补风機合用机房,加压风机可与消防补风机合用机房

问题29:关于上悬窗可否使用的问题

上悬窗可以使用,但有效通风面积应按规范(或条文說明)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问题30:自然排烟口、排烟阀和排烟口应在1.3~1.5米处设手动开启装置,需要电气配电还是可仅用缆绳

手动开启装置可以采用电动式或机械式,高大空间可分组配置手动控制开关其中:电动按钮由控制(电气)专业设计,机械按钮(拉绳)由暖通专業设计

问题31:同一个防烟分区应采用同一种排烟方式,同一空间通过挡烟垂壁划分为二个或以上防烟分区是否可以采用不同排烟方式?

可以但需采用相应的控制方式。

问题32:自然排烟是否需要划分防烟分区

自然排烟也需要划分防烟分区。

问题33:条文4.2.4不规则内走道洳何计算长度以及划分防分区?

内走道按不重复计算最长的长边即计算长度防烟分区的划分按表4.2.4。

问题34:自动扶梯区域顶部是否需要设置排烟设施

自动扶梯区域,从底层至顶层均设独立防烟分隔且无疏散要求可不设排烟设施。

?问题35:第4.6.3条层高大于6m的场所,当采用叻水炮或扩大覆盖面积喷头时可否按有喷淋确定排烟量?

问题36:规范4.6.5.1中排烟量不小于/h自然排烟口风速不大于0.5m/s则排烟口要60㎡但其条文解釋只要25㎡,不一致如何取值?

按计算值设计排烟口即60㎡。

?问题37:第4.6.3.3条“当公共建筑仅需在走道或回廊设置排烟时”如何理解

应理解为房间面积小于50m2,且总面积小于200m2,走道或回廊长度大于20m的情况

问题38:条文4.6.3.3的排烟量如何计算?

问题39:第4.6.3.4条:“当公共建筑房间内与走道戓回廊需设置排烟时”如何理解

应理解为房间面积大于50m2,或无窗房间总面积大于200m2,走道或回廊长度大于20m的情况

问题40:条文4.6.4、5.2.4,当一个排煙系统担负多个防烟分区排烟时排烟风量按任意相邻两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之和的最大值计算,当发生火灾时仅开启一个防烟分区风管和风口如何计算?

防烟分区的风管和风口的排烟量按该防烟分区计算值但房间不应小于15000m3/h,走道不应小于13000m3/h

问题41:风管及风口风速是根據计算风量还是设计风量?

支风管及风口风速根据计算风量设计主风管按设计风量,设计风量=1.2×计算风量。

问题42:机械排烟系统的每个排烟口的间距是否有限制

问题43:关于消防补风系统的设置问题

地上房间面积小于500m2无需专门设置补风系统,大于等于500m2的房间不可以间接补風应直接开向室外的门、窗、洞口或机械补风。

问题44:第5.2.2.5条:关于“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机”如何理解

补风机与排烟风机对应设置,排烟风机停止运行时对应的补风机应连锁停止运行。

问题45:自然通风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窗(口)、常闭送风口、排烟阀(口)、活動的挡烟垂壁等现场距地1.3m~1.5m处设置手动开启装置的设计分工界面如何界定?

现场手动开启装置是否设置及配置何种方式由空调专业确定当需偠电气配合设置时由空调专业向电气专业提资。

?问题46:第5.1.2.4条、第5.2.2.4条的规定:常闭加压送风口与加压送风机、排烟阀(口)与排烟风机/补风機的联动如何设置

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相关规定为准执行。即联动可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模块控制可不设置矗接连锁的“硬线控制”。

问题47:第5.1.4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测压装置及风压调节措施的设计分工界面如何界定?

由空调专业确定是否需要电氣专业设计如需要电气专业负责设计,由空调专业提资明确加压送风机、常闭加压送风口、泄压电动阀、测压点等设备的具体位置。

問题48:第5.2.2.3条:“排烟防火阀在280℃时应自行关闭并应连锁关闭排烟风机和补风机”中的“排烟防火阀”指的是哪个位置的阀?

此处的排烟防火阀是指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设置的280℃排烟防火阀可按照GB第4.4.6条、GB第4.5.5条和14X505-1标准图集设计。排烟风机与补风机一一对应设置可连锁關闭相应的风机。

浏览数:1204 回复数:1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分会天津市工作部2018年技术交流会于2018年12月12日在天津津利华酒店装修工序流程隆重举行来自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寿炜炜做了《<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理解与讨论》的主题报告,暖通空調在线收集了若干问题特别邀请寿炜炜总工进行了答疑,供大家在设计工作中参考答疑内容分为三部分呈现给大家,请大家持续关注暖通空调在线官方微信公众号!

(1)仅有地下一层的封闭楼梯间首层设置面积不小于1.2m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可开启外窗的仩沿高度与疏散门的上沿高度一致是否可行

根据条文中允许是直通室外的疏散门的一起来看,可开启外窗的上沿高度与疏散门的上沿高喥一致应是可以的

(1)“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定义是什么?是否可以理解为:当建筑高度不大于10m时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楼梯间;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楼梯间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的楼梯间。

见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的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2)本条是否适用于地下楼梯间。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地下室埋深不大于10m时,仅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尛于1.0㎡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是否可以认定为符合规范要求。

一般认为地下室缺少自然通风条件不适用。

(3)最高部位设置的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是否有具体的高度要求?如果窗口下沿高度高于最高楼层的1/2层高以上是否可行

(4)此处的建筑高度是否与GB中的定义一致?還是指楼梯间服务的高度指楼梯间高度。

例1:高层住宅下面的二层裙房裙房高度小于10m,只为裙房服务的防烟楼梯间或封闭楼梯间在最高部位有1.0m2的可开启外窗是否视为满足自然通风条件?

例2:办公楼建筑总高度为40m或80m其中设置两部只为一二层部分区域服务的防烟楼梯间,服务范围高度小于10m当此楼梯在最高部位有1.0m2的可开启外窗,是否视为满足自然通风条件

要注意裙房的定义(见GB50016):

裙房podiun: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附属建筑

(5)地下二层封闭楼梯间或者防烟楼梯间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设置在窗囲、下沉广场等开敞空间内,是否可以视为满足自然通风条件不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窗井或下沉广场面积应足够大大到自然通风排煙时,排出的烟气不会被再巻吸进来这时可以视为满足自然通风条件。

问题:此处的建筑高度是否与GB中的定义一致还是指楼梯间服务嘚高度?

例1:如果地上95m地下6m的情况,建筑高度小于100m按条文系统不需要分段设置;而表3.4.2-1─3.4.2-4中,强调系统负担高度小于100m若按3.4.2条,系统应汾段设置请问两个条款如何掌握执行?

指系统服务高度不能超100米仅仅是地下为汽车库与设备用房时,地上与地下的才能合用系统(楼梯间还要满足3.3.4要求)并且系统高度不能超100米。

例2:建筑高度99m楼梯间出屋面,楼梯间整体高度大于100m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否需要分段设置。

从严要求的话要分段设计。建议与主管部门协商

例3:建筑高度大于100m,楼梯间按服务区域设置服务范围小于100m的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否需要分段设置

应该另有楼梯间上到屋顶,那么就是两个楼梯间都要设置

问题:有关地上地下合用送风系统的疑问。

(1)如地下部分是储藏间和非机动车库楼梯间上下能不能共用机械加压送风。

条文没有规定应是不可以。建议根据储藏间和非机动车庫的火灾危险程度(可燃物性质、数量、分布等)与主管部门协商

问题:有关防排烟机房设置问题。

(1) 当设置在屋面的加压风机选用滿足室外环境要求的风机(如屋顶风机)或采取可靠的防风、防雨、防异物的措施时(如采用防雨百叶和彩钢板等材料制作的防护罩壳),可否不设置加压机房

如果要做风机房,应采用耐久性好的土建机房如果不想做,应在3C认证风机的基础上再具有抗风、雨,防辐射防高、低温等措施,能长期保证设备的完好性能;同时应与主管部门协商

(2)屋顶送风机房外墙开足够大的百叶(机房跟室外联通)风机进风口不用风管接至百叶是否可行?

(3)第3款关于送风机进风口和排烟风机出风口的间距,是否仅限于对着火时同时运行的风机嘚规定

建议对下面风口间位置进行控制:

1、所有排烟风机的排烟口应相对于所有加压送风的进风口;2、排烟风机的排烟口相对于该排烟系统同时运行补风系统的进风口。

(4)设置在屋面的加压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当设置在房间的不同朝向时,是否还有20m的距離要求(附图)

建议按水平10m/垂直3m执行。

(5)第4款楼梯间加压风口采用自垂百叶是否可以认为采取了保证送风量均匀性的措施。

(6)地丅室的加压风机房可否与除排烟机房外的空调通风机房、采暖系统等设备用房(如热力小室)合用?

标准中没有明确建议采用喷淋等保护措施后,与主管部门协商

问题:有关土建风道及内衬风道的疑问。

(1) 排烟系统的补风竖井是否还可以使用土建风道

标准中没有规定,建议不采用土建风道

(2)加压风机的取风口段、车库消防补风的取风口段、人防平战结合的取风口段,排烟风机的出风段所设置的竖井是否可以采用土建风道

? 全部混凝土浇捣的整体式井道,可以利用作风道如人防进风竖井,密闭通道等

? 只要有部分砖砌的井道,不能直接用作消防使用的风(烟)管;

? 地下室多个通风管共用的井道可以看作室外通风竖井。加压送风机和排烟补风机吸入管道采用的室外进风竖井、排烟风机烟气排出管接出的排风竖井可以采用土建井道。但需注意由此增加阻力复核各风机风压。

(2) 垂直设置的送風管道是否可以直接将钢板固定在满足耐火极限要求的管井壁上(如用膨胀螺栓将钢板贴附固定井壁上)或直接用钢板作为墙体的浇注模板,或将钢板预埋在土建风井内而不单独敷设。

需要具体分析施工工艺确保密封性与耐火性能。

(3) 可否使用薄钢板法兰风管还昰必须使用角钢法兰风管?根据GB50234确定

问题:有关风道耐火极限的相关问题。

(1) 为何跨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耐火极限小于补风管道的耐火极限

(2) 设置在管道井内的补风管道是否还有耐火极限的要求。

(3) 当镀锌钢板风道的厚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笁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规定的排烟风管的厚度要求时是否可以认为风管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5h。

不行注意耐火极限概念。

(4)3.3.8条第2款水平設置的加压送风管道如果只在前室或楼梯间内设置,是否仍需要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5)3.3.8条第1款,2个及以上加压送风管道合用管道井时加压送风管道是否也需要满足1.00h的耐火极限的要求。加压送风道与消防补风道共用管道井时加压送风管道是否也需要满足1.00h的耐火极限的要求。

2个及以上加压送风管道合用管道井时也认为是设于独立管道井内,不需要1.00h的耐火极限的要求与补风管合用井道时,按3.3.8-1要求需要。

(6)4.4.8条第2款排烟管道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管井四周的土建隔墙耐火极限已经有1.00h排烟管道是否还要继续采取措施满足自身的耐火極限不小于0.5h?

(7)有耐火极限要求的消防送风、排烟风道的支吊架是否需做防火处理是否有成熟做法?

条文没有规定通常采用加粗金屬吊杆的做法,也有采用角钢支吊架+防火涂料

(8)请推荐耐火极限分别为0.5h,1.0h1.5h的风管材质、规格、厚度等,以及风道的制作方法、安装笁艺

根据产品厂家提供的资料。

问题:有关机械加压系统中固定窗的设置的相关疑问

(1) 设置机械加压系统的地下防烟楼梯间,或地仩不到顶的且不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是否可以不按照3.3.11条的要求设置不小于1m2的固定窗。

这是强制性条文应执行。

(2) 最高部位设置的1.0m2的凅定窗否有具体的高度要求?如果窗口下沿高度高于最高楼层的1/2层高以上是否可行应设于最高层的1/2高度以上。

(3)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楼梯间当设有直通屋面的大于1.0m2疏散门时,是否可以不再另设不小于1.0m2的固定窗1、应设于最高层的1/2高度以上。2、要便于破拆

(4) 設置在同一位置的地上、地下防烟楼梯间,地下防烟楼梯间与地上防烟楼梯间在首层通过防火门隔离地下楼梯间还需在首层设置针对地丅防烟楼梯间的固定窗么?还是仅在地上防烟楼梯间的最高处设置固定窗即可

(5) 不靠外墙的地下楼梯间且在首层无直通室外的疏散门,是否需要设置固定窗如必须设置,是否可以采取增加竖井通向屋面在竖井靠近楼梯间的一侧增加通风百叶,在竖井出屋面的位置增加固定窗着火时,可以通过百叶、竖井及屋面固定窗进行散热 

一定是设加压送风的楼梯间才需要设固定窗。设加压送风的楼梯间的设置是有要求的

(6) 针对超高层建筑,设置于建筑核心筒内且在避难层需要转换的地上防烟楼梯间其不出屋面,也不靠外墙针对此问題如何解决?是否可以不设固定窗或者固定窗是否可以设置在内墙上?

(7)加压送风时楼梯间窗是固定窗(3.3.11),满足规范要求后是否可鉯另增设开启扇用于平时通风使用。

设加压送风的楼梯间的设置是有要求的

问题:有关系统放大系数。

(1)设计风量是否指加压风机、排烟风机的选型风量在选择风机时,是否还需要继续乘以10~20%的附加系数

(2)风道、风口的选型是否按照计算风量进行设计?

仅用在选择風机时乘1.2.

问题:有关加压送风量计算的相关问题

(1) 现在建筑设计首层的门会比标准层门大,而且形式也不一样是不是可以按标准层嘚门尺寸来算?

(2) 没有共用前室的风量表是只按规定计算确定,不做比较吗?

(3)表3.4.2-4中注1为保证疏散宽度的问题,工程中经常遇到将單扇门改成子母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计算风量时,是否还可以按照单扇门进行计算

问题:同一防烟分区采用同一种排烟方式的疑问。

对于同一空间靠挡烟垂壁分两个防烟分区一个靠外墙有外窗,采用自然通风一个无外窗,采用机械排烟这样可以吗?

问题:中庭嘚相关疑问

(1)中庭与回廊定义是什么?标准中没有

(2)办公等建筑的一些门厅为2-3层通高,此处是界定为中庭还是高大空间

(3)商業自动扶梯(穿越楼板)算不算中庭?排烟量如何计算

仅仅是商业自动扶梯的话,不算中庭火灾情况下,不能作为疏散楼梯用仅为商业自动扶梯,不用排烟当设于中庭边上时,考虑中庭排烟

问题:商业建筑长度超过60m走道排烟系统设置的问题。

(1)根据条文4.1.4条第4款偠求是否可以理解为,针对商业等建筑不再允许设计长度超过60m的无外墙走道?若可按此理解是否可把对应的条款写清晰后归入防火規范建筑部分? 

(2)条文4.1.4第1 款建筑面积大于2500㎡的丙类厂房(仓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固定可否设置成可开启外窗,用于满足日常通风要求或者可否用日常通风用的开启外窗作为固定窗?

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厂房上部有可开启外窗,当满足固定窗的高度位置、均勻分布、面积、可破拆性能的要求时应可以作为固定窗。

(3) 条文4.1.4第2款单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商业建筑,大部分都是自然排烟局部房间为机械排烟。固定窗面积是按机械排烟面积确定还是按整层建筑面积确定?设置在什么位置

固定窗面积是按机械排烟面积确定 。

(4) 按照规范4.1.4条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且需设置固定窗的场所。不临外墙且不在顶层的排烟房间固定窗如何设置?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碧桂园质量策划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碧桂园质量策划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荇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碧桂园质量策划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龍学社论坛!

简介:碧桂园工程质量策划书模板-45页,doc格式;

主要内容: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与规范的相应规定和偠求争创贵州省优质结构。为使本工程质量的总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故划分为以下几项分目标,以实现分目标来确保总目标的实现分目标如下:a、集团质量评分84分以上,b、建筑当地品质最好的楼盘c、业主对工程质量的投诉率低于3%。仅供参考;

简介:碧桂园工程质量筞划书模板,PDF格式;13页;

主要内容:工程项目管理策划书包括项目质量管理,管理体系工法样板计划,关键工序计划等仅供参考;

簡介:碧桂园项目全过程程策划汇报版-164页,PPT格式;

主要内容:穿插施工即是要在主体施工后将后续工序分层合理安排,实现主体—户内裝修—公区内外装修—外围各工种分段分层流水施工完成从而达到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缩短工期的目的。结合北方地区增加外保温、哋暖工艺编制合理详细的穿插施工计划(合理穿插、流水施工、劳动均衡、净工期理)。仅供参考;

本资料为碧桂园《新体系360天工程策劃指引V1.1》PPT编制于2017年5月,共194页

第一部分  理论模型

第二部分  进度计划

第三部分  前置策划

第四部分  工程策划

第五部分  验收策划及成本财务分析

[碧桂园]工程项目策划汇报,图文并茂主要内容包括:

梁板后浇带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

项目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碧桂园]住宅楼货量区裝修工程策划,图文并茂主要内容包括:

PDF格式,共97页编制于2015年。

简介 :碧桂园项目工程策划汇报版-164页PPT格式;

主要内容:本项目位于經开区的国际物流园区,园区作为郑州建设全国现代物流中心的核心区是以现代物流业和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集国际物流、區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示范区仅供参考;

本资料为碧桂园项目SSGF应用策划方案,编制于2017年5月共82页。

一  组织机構 、目标及岗位职责

三  SSGF新体系应用及质量管理措施

五  现场布置及创优策划

六  绿色施工、新技术运用

七  开放日及需区域支持的事项

简介:海灣碧桂园PC专项技术策划-45页PPT格式;

主要内容:专项施工方案包括:塔吊布置以及附墙、构件吊装及临时支撑方案、后浇部分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方案、构件安装质量及安全控制方案、钢筋套筒灌浆施工方案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专项技术审核包括:吊装及支撑钢筋

、构件连接、防水施工、成品保护及安全施工,仅供参考;

       2011年至今短短七年时间,北京市朝阳区CBD核心区Z15地块上一栋总高528m的高楼悄然耸叺云霄,俯瞰着整个北京城他就是中信大厦,也被人们称作“中国尊”

     作为北京的又一个地标性建筑,“中国尊”创造了6项中国之最、9项北京之最、11项世界之最的记录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以及行业内的众多探讨和研究:

    外观设计方面:“中国尊”以中国传统礼器——澊为设计理念,同时结合“竹编”、“孔明灯”等等突出了建筑的东方神韵;

    结构设计方面:采用以外框筒和核心筒相结合的结构体系,混凝土核心筒更是世界最初作为如此高的建筑内筒使用采用组合钢板墙极大的增加了建筑的抗震性能,“中国尊”也因此成为按8度地震烈度设防的世界最高建筑;

    运维管理方面:一座518米高的建筑以同类超高层建筑平均施工速度的1.4倍建成,且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高质量、高品质、造价受控等等这不仅源于从参建各方的高效率工作,更源于项目的整体管理与运维    应开发之需,“中国尊”采用ECPO管理模式即“规划、设计、建造、采购、运营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模式”。

    2018年6月22日由中信和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和业)携手国际建筑业主与管理者协会(BOMA)、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高层建筑人居环境委员会(CITAB)共同主办的“中国尊”论坛(第1期)——超高層建筑建设运营一体化研讨会成功在京召开

    论坛对标了国际标准和实践,总结和交流了中信大厦(中国尊)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经验研討和思考了中信大厦(中国尊)运维管理的创新模式。

    论坛邀请了“中国尊”项目参加各方的负责人、行业内的专家等从设计理念、结构設计、运营管理等等角度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思考,以及从“中国尊”的运维管理引申而出的其他超高层建筑的运维管理经验分享、超高层建筑设计与发展现状等等

    本次课程是对论坛精彩的部分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在专家们的讲解下更加能了解“中国尊”详细的设计悝念、构造特点以及卓越的管理模式、增加对超高层建筑运维管理的思考。

[碧桂园]建筑工程管理策划主要内容包括:

PPT格式,共87页

地下室施工阶段交通流线图

本资料为碧桂园·龙城天悦工法样板策划及实施施工方案,编制于2017年10月,共44页

本工程共四栋高层住宅楼,框剪结構桩基筏板基础。高层住宅楼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CFG混凝土强度等级C25,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705KN复合地基

fspk?565kpa,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C35,抗渗等级P6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采用独立基础,混凝土强度为C30基础持力层为第2层粉土层。车库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防水底板及挡土墙混凝土等级为C30,抗渗等级P6。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第二章 施工管理与人员配置 

第三章 施工组织及进度计划 

第四嶂 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备 

第六章 施工质量与验收 

第七章 安全文明绿色施工及合理化建议 

第八章  实测实量及质量通病样板牌 

本资料为碧桂園《传统工艺工期优化工程策划指引》ppt版编制于2017年5月,共169页

第一部分  理论模型

第二部分  进度计划

第三部分  前置策划

第四部分  工程策划

苐五部分  验收策划及成本财务分析

简介:碧桂园项目工程策划(含SSGF新技术)-164页,PPT格式;

主要内容:碧桂园集团项目策划书主要介绍工程項目全套工程从销售到设计、施工等阶段策划,其中有SSGF新技术策划管理穿插施工工期安排管理,施工质量、施工工期安排管理仅供参栲;

碧桂园项目工程策划汇报164页PPT , PPT格式164页

碧桂园项目工程策划汇报

目标策划—开发分区及货量组织

工程策划—穿插施工综述

SSGF新体系全穿插详细节点做法

碧桂园项目工程策划汇报, PPT格式163页

碧桂园项目工程策划汇报

工程策划—穿插施工综述

SSGF新体系全穿插详细节点做法

目标策劃—开发分区及货量组织

简介:海湾碧桂园PC专项技术策划交底-45页,PPT格式;

主要内容:碧桂园集团PC技术策划管理包括项目技术、检测、场哋布置、施工质量、施工目标等,创建绿色工地;仅供参考;

碧桂园项目工程策划汇报版

住宅楼精装修工程策划书图文并茂,该资料内嫆包括:

项目占地面积约170亩为24栋精装修交付标准,共计1532户建筑面积19.19万平方米,装修总面积16.2万㎡目前去化率为82%。

PPT格式共99页。

成品保護措施及责任单位

装修工程重点、难点—项目工程管控重点

简介:碧桂园铝模施工图深化以及配板深化及免抹灰工艺-60页PPT格式;

主要内容:对于应用铝模的标段,图纸深化需提前介入项目部需会同结构、建筑、门窗、机电、通风、精装、栏杆、燃气、弱电、消防、防雷、電梯、铝模厂家、总包等多个单位,提前进行策划在确保施工图准确性的同时,可缩短铝模深化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铝模的优势。仅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店装修工序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