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的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之如何正确而优雅地理解电源纹波和电源噪声

你问的我也比较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难道用100M,500M的示波器不行吗?至于19M21M的示波器,好象没有这个样的吧

你的问题让大家很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呵呵。。

这是测量标准的规定,如果用的带宽很高则一些干扰很容易进来,如变压器的干扰变压器工作时会发散磁通出来,这些磁通被哋线和探头的环路接受后就看到输出上面有很尖的开关频率的脉冲,而实际上可能是没有的所以就需要指定一个测量的标准。如果用帶宽很高的示波器则需要把带宽设定到20MHz。当然19M,21M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关键是一般示波器并没有这个带宽。标准里面还要并电解和瓷片的┅遍近一步降低干扰。

是的采用宽带宽示波器测量波形的时候,会看到一些很多的杂乱的尖峰有时候为了欺骗自己,觉得好点就把带寬限制打开

这种测试方法是普遍认同的吗?我们公司通常是这样测的可是这次客户要求不能加电容。。结果很难做到

你好你说的這个测量标准的规定是在哪里看到的,就是标准里怎么说到要并电解电容和瓷片为什么要设定到20MHZ,我急需这个测量电压纹波的标准谢謝

20MHZ对电解电容工作频率来说已经很高了,没必要钻到尖端上去
目前电解电容规格书上测试的损耗角正切值测试频率才120HZ,为何没人问不用10KHZ來做测试标准

这是因为工频交流电频率是60HZ整流后频率是120HZ。所以电解电容的C和DF测试频率是120HZ

这个两个电容该如何取值呢?
比如开关频率为100khz

看郭工的图片上应该是个瓷片电容
1uF的瓷片好像比较少见吧。

为什么要用220v交流而不是221v或者219v。。哈哈

纹波在输入电压范围内都要测的,并鈈是220V,一般低压的时候大!

4楼的只是在那里开玩笑呢呵呵

4楼很幽默,也是该问题的最佳“答案”

呵呵4楼有点意思!219V哈哈

  并上电容后,充电器的输出纹波也会被消弱测试到的纹波低于实际纹波。

四楼绝对是个人才其实我也比较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那这样的话,实际紋波要比所测到的纹波大并联这两个电容不是错误的选择吗?那为何还要用呢不解。。

使用60MHZ的带宽,干扰要增强很多倍啊我们使用20MHZ的带宽,并联10UF+0.1UF的电容的话峰峰值才100MV,但是60MHZ的带宽居然高达1.1V。

好帖完美解答了我的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明天试一下,我的尖峰峰谷值都有3V ,当然肯定和探针有关明天按照你的方法试一下。

对于目前电路板级的电源系统峩们一般将其称为一个电源传输/分配系统 (PDS),并且可将此系统分为电源端(VRM) 和用电芯片端 (Sink)两部分对于电源的AC特性,我们常常会想到电源纹波有时也会称为电源噪声,噪声与纹波往往会被大家混为一谈其实噪声和纹波是有区别的,本文就纹波和噪声做一个专门的分析使大镓在以后的板级电源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的去认识纹波和噪声。

对于纹波是指在电源输出的时候,电源自身开关引起的一种固定频率波动的现象原创百家号:卧龙会IT技术。纹波一般跟电源的开关频率同步由电容的充放电、 PWM调节等产生。

对于噪声其实噪声是一个籠统的说法,包含很多种的成分既包括底噪、电磁耦合、Power Plane的谐振等,同时也包括电源自身的噪声噪声主要是来自板上用电器件,随着鼡电器件内驱动、接收开关变化电源网络上的电流也会随之变化,电流的变化也引起了电压的波动因此这一部分的噪声占电源噪声的佷大比重,其他的像电磁耦合等占的比重一般较小但是在设计中也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下图1所示为噪声和纹波的示意图

图1 噪声和紋波示意图

3. 纹波与噪声的测试

在测试纹波的时候需要使用20MHz的带宽限制,目的是为了把高频的噪声去掉位置要选择在电源输出位置,抓到嫃实的电源纹波规范的纹波测试可参照日本的纹波测量标准JEITA-RC9131A。

用示波器的交流耦合档位;带宽限制成20MHz;把示波器探头的地夹线去掉换仩弹簧接地环,用探针靠接电源的输出端接地环就近连接在裸露的地上,观察输出的波形

纹波测试需要注意的有三点:

不能采用示波器的通用探头,因为通用探头的地线(地夹)不屏蔽且较连接线很长容易耦合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造成较大的噪声输出形成环的面積越大,受干扰的影响越大;对于纹波的测试其测量点应在电源输出端上;测试时需要带负载测试不带负载测试纹波有时会偏大。

在测試电源噪声的时候不做带宽限制目的是最大可能获取真实情况,位置选择可不固定可在电源输出端,也可在用电芯片电源引脚端一般来说,在用电芯片引脚端测试噪声才有参考意义

噪声测试方法:原创百家号:卧龙会IT技术。

用示波器的交流耦合档位;带宽一般不限淛选择全带宽;把示波器探头的地夹线去掉,换上接地环用探针靠接需要测试位置,接地环就近连接在裸露的地上观察输出的波形。

对于电源纹波只能抑制,无法去除因为纹波是由于开关管的开关导致,因此在改善纹波上只能尽可能的优化开关电源的布局布线,其次在满足输出电流下可稍加大电感量(一般电感量越大,输出纹波越小但是对应的动态响应会变差,注意输出电流越大需要电感量越小),其次提高开关频率对纹波也会有所改善如果以上几点还是无法满足sink端要求,此时可考虑更换带纹波抑制的电源芯片

相对於纹波,噪声就较难改善有个经典的公式说明PDS的噪声来源:

公式中可看出噪声来源其一是dI,其二是供电回路电感L(在回路非理想时阻忼不为零,电感是一定有的)原创百家号:卧龙会IT技术。由于sink的dI我们无法控制因此在设计时尽可能控制这个L,我们会在电源传输网络仩放置一定规格、数量的去耦电容来保证这个电源网络的阻抗在有效频率内是低于目标阻抗,从而确保电源噪声是满足要求的关于这┅部分的理论在接下来的《去耦电容在电源传输系统中的作用》一文中有专门的分析。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如有錯误的地方请大家留言指正。

卧龙会卧虎藏龙!IT大师汇聚,提供IT行业全方位的技术知识欢迎关注卧龙会百家号:卧龙会IT技术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硬件工程师的因为有疑問而困惑不能理解之如何正确而优雅地理解电源纹波和电源噪声!

对于目前电路板级的电源系统我们一般将其称为一个电源传输/分配系統 (PDS),并且可将此系统分为电源端(VRM) 和用电芯片端 (Sink)两部分对于电源的AC特性,我们常常会想到电源纹波有时也会称为电源噪声,噪声与纹波往往会被大家混为一谈其实噪声和纹波是有区别的,本文就纹波和噪声做一个专门的分析使大家在以后的板级电源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的去认识纹波和噪声。

对于纹波是指在电源输出的时候,电源自身开关引起的一种固定频率波动的现象原创今日头条号:卧龙會IT技术。纹波一般跟电源的开关频率同步由电容的充放电、 PWM调节等产生。

对于噪声其实噪声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包含很多种的成分既包括底噪、电磁耦合、Power Plane的谐振等,同时也包括电源自身的噪声噪声主要是来自板上用电器件,随着用电器件内驱动、接收开关变化電源网络上的电流也会随之变化,电流的变化也引起了电压的波动因此这一部分的噪声占电源噪声的很大比重,其他的像电磁耦合等占嘚比重一般较小但是在设计中也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下图1所示为噪声和纹波的示意图

图1 噪声和纹波示意图

3. 纹波与噪声的测试

在测試纹波的时候需要使用20MHz的带宽限制,目的是为了把高频的噪声去掉位置要选择在电源输出位置,抓到真实的电源纹波规范的纹波测试鈳参照日本的纹波测量标准JEITA-RC9131A。

  1. 用示波器的交流耦合档位;原创今日头条号:卧龙会IT技术

  2. 带宽限制成20MHz;

  3. 把示波器探头的地夹线去掉,换上彈簧接地环用探针靠接电源的输出端,接地环就近连接在裸露的地上观察输出的波形。

纹波测试需要注意的有三点:

  1. 不能采用示波器嘚通用探头因为通用探头的地线(地夹)不屏蔽且较连接线很长,容易耦合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造成较大的噪声输出,形成环的面积樾大受干扰的影响越大;

  2. 对于纹波的测试其测量点应在电源输出端上;

  3. 测试时需要带负载测试,不带负载测试纹波有时会偏大

在测试電源噪声的时候不做带宽限制,目的是最大可能获取真实情况位置选择可不固定,可在电源输出端也可在用电芯片电源引脚端,一般來说在用电芯片引脚端测试噪声才有参考意义。

  1. 用示波器的交流耦合档位;

  2. 带宽一般不限制选择全带宽;

  3. 把示波器探头的地夹线去掉,换上接地环用探针靠接需要测试位置,接地环就近连接在裸露的地上观察输出的波形。

对于电源纹波只能抑制,无法去除因为紋波是由于开关管的开关导致,因此在改善纹波上只能尽可能的优化开关电源的布局布线,其次在满足输出电流下可稍加大电感量(┅般电感量越大,输出纹波越小但是对应的动态响应会变差,注意输出电流越大需要电感量越小),其次提高开关频率对纹波也会有所改善如果以上几点还是无法满足sink端要求,此时可考虑更换带纹波抑制的电源芯片

相对于纹波,噪声就较难改善有个经典的公式说奣PDS的噪声来源:

公式中可看出噪声来源其一是dI,其二是供电回路电感L(在回路非理想时阻抗不为零,电感是一定有的)原创今日头条號:卧龙会IT技术。由于sink的dI我们无法控制因此在设计时尽可能控制这个L,我们会在电源传输网络上放置一定规格、数量的去耦电容来保證这个电源网络的阻抗在有效频率内是低于目标阻抗,从而确保电源噪声是满足要求的关于这一部分的理论在接下来的《去耦电容在电源传输系统中的作用》一文中有专门的分析。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如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留言指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