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食道癌一年多了,因为有高血压心脏病晚期症状且上3公分无法手术,放弃治疗,这会一个劲的要喝水是什么情况,求解

大家好,我是李医,好久没有好好更新文章了,最主要原因是最近太忙了,确实没有什么时间。

这几天天气不好,风雪交加,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的原因,急重症的患者一拥而至,让人有点措手不及。ICU的同事们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忙个不停。前天晚上,值班的同事一夜收了11个危重病人,真的难以想象。暗自庆幸值班的不是我,可是我也没有好到哪去。连续几天几夜好几个危重的病人让人身心疲惫。

一直都认为有些疾病还是要平时做好预防,真正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再积极也是没有任何意义了。可是大多数患者都是普通人,他们每天都在忙着工作生活,却忽视了自身以及身边亲人的健康。

今天和各位分享的是一位刚刚查出来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目前一般情况较差,我们能做的事情已经不多。

早晨一大早,看到这位病人的女儿在外面撕心裂肺的哭着。她的母亲今年88岁了,昨天晚上收到ICU的。老人家来的时候胸闷、呼吸困难,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一般情况很差,来院已是病危。

老人家的女儿很孝顺,一夜没睡侯在ICU外面,只因为医生说老人家病情很重,随时有死亡可能,她不敢离去。

老人这是突发了急性心肌梗死,再加上本来就一身基础病,真的是雪上加霜、危在旦夕。

我们都知道,急性心肌梗死是非常危急的心血管疾病。大多数病人本身就有冠脉病变基础,在此基础上突发了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细胞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急性心肌梗死短期死亡率非常高。确诊后我们的主治医师急忙和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或介入?溶栓?保守治疗?等等情况分析给他们听。

女儿进去探视时,老人用了最后的力气和女儿说,她要回家,快过年了,不想死在医院里......

女儿已经涕不成声,她难以抉择,叫来了家里面的长辈。

最终家人还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他们选择放弃治疗,要求出院回家。在长辈们做了这个决定后、在家属签字后,女儿再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悲伤,在走廊里嚎啕大哭起来。

为此我们也很难过,但更多的是无奈、无能为力。想想我们的能力实在是太有限了,面对生死,我们真是很渺小......

住院没到24小时,老人家在120的护送下出院了,也不知道她能撑多久......

说实话,急性心肌梗死不做介入治疗,很多时候都没有有效的办法,很多病人也都在就医前不幸离世。对于这么高龄的老人,确实很难抉择,单纯的治疗只是考虑的一小部分。对于急诊手术的利弊,住院的花费,预后的情况等等都需要考虑。最后家人的决定我们也很能理解。

在医院见多的就是生死,很对时候我们都不得不去面对这些事情。这种撕心裂肺的痛真的是难以承受......

外面依然下着大雪,最近好像会持续几天暴雪......

各位注意保暖、注意防跌倒。

快过年了,希望都能平安。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这个将军了不起!12万例手术无一失败,还资助69名困难生

为给偏远农牧民送医送药

他曾被暴风雪围困4天3夜

为给沙漠腹地执勤官兵查体

他背着药箱徒步行走4个多小时

30多年行程40多万公里

12万胆囊切除手术无一失误

一个平均每天做20多例手术的将军

一个绝活让他的手术时间

庄仕华是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在新疆,胆结石是多发病,传统治疗手段主要依靠开刀,病人的痛苦大、恢复慢,而且费用高,不少困难群众因此放弃治疗。

26年前,庄仕华了解到一项手术时间短、刀口小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技术正从国外引进。在学习相关知识后,他建议医院引进了技术设备。

“当时完成首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用了4个多小时,太慢了……肝胆剥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庄仕华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剥葡萄皮的手法与肝胆剥离相近,他突生念头:如果能顺利地把皮从葡萄上剥下来而不戳破葡萄,那么把胆囊从肝脏上剥离下来就应该没问题了。

此后,他每天要提几串葡萄回家,站在镜子前,用手指套在手术钳上剥葡萄皮。在数不清多少次练习后,他对这项技术已是驾轻就熟。现在,最快的一次肝胆剥离他只需要40多秒。

12万多例胆囊手术无一失败

熟悉他的人说,他的时间是属于病人的。早晨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查看病房、反复看片、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晚饭后,花两到三个小时再去查看病房,与病人交谈了解治疗情况;出差回来,他第一个要去的还是病房。

多年来,对上门求医的患者,庄仕华从不因患者交不起费用而拖延,不因病情严重、风险大而拒收。

30多年来,庄仕华以精湛的医术,创造了12万多例腹腔镜下胆囊手术无一失败的医学纪录。即使担任院长后,不管院务多么繁重,平均每天他都要做20多例手术。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肝胆外科至今共收到一万多面锦旗,挂在科室楼道里连成了“红色长廊”。其中一面写着“三十九载鱼水情,心系牧民一家亲”的锦旗让庄仕华印象最深,那是哈萨克族牧民达汗老人和女儿用39000颗一样大小的彩珠,花费半年多时间,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

44年前庄仕华还是卫生员时,就曾与战友们帮达汗一家打柴、挑水。后来得知老人的女儿因贫困面临辍学,庄仕华主动承担起她的全部学费;老人患胆结石、青光眼,庄仕华又接她到医院治疗,并为她支付了全部住院费。

几十年的相处,留下了道不尽的情谊。当80岁的老人步履蹒跚地把锦旗送到庄仕华手中时,他和身边的人都流下了热泪。“我们医生就做了这么点事,她们却记了一辈子。”

默默资助69名困难学生

随着庄仕华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嗅到商机的商人们也纷至沓来。曾有一位香港老板专程到新疆,提出自己要投资办专科医院,以百万年薪聘请他;有的私人医院找到他说,只要答应医院招牌上写上“技术顾问庄仕华”这7个字,一年就给他5万元。

可在庄仕华的天平上,分量最重的始终是人民的需要。他说:“我生在四川贫穷山区,从小学到高中的学费全是政府减免,生活费和衣服是靠乡亲们和老师资助的。入伍后,又是部队送我上了大学。要知恩、感恩、报恩!”

也因为此,他入伍后便开始资助有困难的学生,几十年来,共有69名学生受到过他的帮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目前已组成幸福的家庭,同时他们也在向其他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让爱继续传承。

庄仕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快乐不在于你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你奉献了多少。我只干了力所能及的事却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快乐,一辈子也愿意这样去做!”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心脏病晚期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