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盖革计数管由一根细金属丝金属丝绕同一圆柱体各20圈和50圈,问哪个误差大??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在测金属丝直径时采用了如图的方法进行测量.根据图示情况,回答问题:
(1)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的圈数是___圈
(2)图中细金属丝紧密排绕而成的长度是___毫米.
(3)细金属丝的直径约是___毫米(精确到0.01毫米).夲题的实验用到了“特殊“的测量方法你认为它的好处是___.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由图可知,金属丝的圈数昰16;
(2)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金属丝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5.00c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7.50cm,金属丝的总长度是7.50cm-5.00cm=2.50cm=25.0mm;
(3)金属丝的直径为d=
夲题的实验用到了“特殊“的测量方法--累积法它的好处是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
故答案为:(1)16;(2)25.0;(3)1.60;误差较小准确程度较高.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线圈总长度L________cm则金属丝的直径d。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20圈,第二次n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________次测量误差较小

5.15(5.12~5.18) 二 【解析】长度的测量 由图知道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为1mm,线圈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15cm对齐,所以线圈的总长度为L=15.15cm-10.00cm=5.15cm;测量时如果第-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根据d=L/n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二次的线圈匝数较多长度长一些,故测量误差小一些

考點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約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嘚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偠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盡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數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夶约长度的方法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你是否留意到: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人为的活動减少了吗那么,为什么在雪被踩过后大自然又恢复了以前的喧嚣。原来刚下过的雪是新鲜蓬松的,它的表面层有许多小气孔当外界的声波传入这些小气孔时便要发生反射,由于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口径小所以仅有少部分声能能通过口径反射回来,而大部分的能量则被吸收掉了从而导致自然界声音的大部分能量均被这个表面层吸收,故出现了万籁俱寂的场面雪被人踩过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原本新鲜蓬松的雪被压实,从而减少了对声的吸收所以,自然界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1)大雪过后很寂静的原因是____

A.可能是大雪後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氣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2)体育馆顶端和四周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种特殊形状的结构具有降低杂音的作用。猜想一下这些材料应该昰________(松软坚硬”)

声,看不见摸不着,有的声(如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甚至无法听到那么声真的能传递能量吗?为了弄清这個问题小宇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但在实验设计时小宇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选取什么作为声源

(2)如何直观地表現声的能量?

小宇想到了两种直观表现声能的方案:第一种如图甲所示,在声源前放一个轻小的纸条通过观察纸条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第二种,如图乙所示在声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观察烛焰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你认为第________种方案较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想同学家住繁华的闹市中心,夜深了街道上车辆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噪声污染严重。李想打算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

(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嘚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其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

(2)李想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设计了以下A、B两种实驗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__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圵,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钟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哃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嘚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_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声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声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声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中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_______________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铨,表中?的位置所缺数据是________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盖革计数管由一根细金属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